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人生難得,且行且珍惜


有人問得道的老者:“智慧哪裡來?”
智者說:“精確的判斷力。”
又問:“精確的判斷力哪裡來?”
智者說:“經驗。”
再問:“經驗哪裡來?”
智者說:“錯誤的判斷。”

"戲" 數人生再多的幸運、再多的不幸,都已是曾經,都是過去了。

人生就是道場,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內心就是信仰,靈魂就是圖騰。

你把內心修成什麼樣,你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應學會隨緣自在。

隨緣是一種進取,是智者的行為。

聰明是能力,智慧是境界;聰明得於遺傳,智慧緣於修行。

再來 ...

有些風景,是孤獨一人去欣賞的;有些道路,是孤獨一人去行走的;有些責任,是孤獨一人去承擔的;有些事情,是孤獨一人去完成的;有些勇氣,是孤獨一人去堅持的;有些願望,是孤獨一人去發心的;有時候,眼淚,是一種無法言說的幸福。

有時候,微笑,是一種說不出口的傷痛。

心有多近,言行才有多近。

我們都不是歲月的勇者,付不起失去光陰的代價。

多想風雨無懼地走下去,在白髮蒼顏之時,還有一顆明淨若秋水長天的心。

那麼不要怕老去,現在就珍惜,塵世的種種。讓每一天都過得安寧簡靜如水。

就像 ...

一位老人對孫子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兩隻狼,他們殘酷地互相咬殺。
一隻狼代表憤怒、嫉妒、驕傲、害怕和恥辱;
另一隻代表溫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愛。
小男孩著急地問:“爺爺,哪隻狼最厲害?”
老人回答:“看你餵養的那一隻。”

知識改變不了你一生,只給你改變的機會。

工作改變不了你的一生,只能養活你。

婚姻也許能改變你的一生,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

夢想也許能改變你的一生,但成功要付出太大代價。

想改變人生,就要拋棄舊生活。

沒放棄就沒獲得。

所以要想好,你要的究竟是全新的人生,還是安逸的生活。

安逸中也接受點小冒險,冒險中也可以求穩定安全 ...

人生不是什麼都是二選一的,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願意!

但是,如果可以,請不要放棄!

因為只有熱情,你才能找到生命的價值。

總有方法的 ...

只是因你做出一點點改變或換一個角度思考!

一生的果效是從心而發,你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 ...

"其實紓壓不用到很遠的地方,只要你真的想放下壓力!"

不安定的靈魂總想找一個出口,在易逝的歲月裡,找回一份安然自在。

在歲月的光影裡,時間留給我們的是,那一片片難忘的回憶。

有些時候,我是你的故事,你是我的風景,在生命的旅途中!

愛過的心,依舊是溫柔,演繹著人世間;多少的荒煙漫草,多少的煙雨斜陽!

您,多久沒有自己一個人散步了呢?

「今天,我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否有意義。
有時候,甚至會覺得自己很愚蠢,但是到了後來,卻發現所有的成就都跟之前的經歷有關係。
表面上看起來,過去的日子平淡如水,但是這卻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自由、詩歌和美德都來源於此。
所有的這些都並非你我計劃所得。」 ---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現在的你,是過去的你所累積;

總會有意義 ...

只是深淺差異,眾人各異!

還有:

你(妳)幸福嗎?

談論男女關係的時候,兩性不會用相同的字眼。最典型的就是『幸福』這兩個字。

幸福是很女性的字眼,當姐妹淘坐下來炫耀或訴苦時,不時會拋出幸不幸福的話題。

反之,一班兄弟坐在一起討論男女關係,我是沒有聽過所謂男人幸福一事。

這不代表男人沒有追求男女關係的快樂,只不過他們不是以幸福的角度來詮釋男女關係。

只有一種情況我會聽到男人講男女關係的時候是用上幸福的:就是當他在跟女人講男女關係的時候,特別是他跟對象交流的時候。

男人的腦袋比女人簡單很多,幸福這角度不是他最關心的,呵呵!

到底 ...

是我化萬物,還是萬物化我?

有天練了道家西派煉神還虛口訣的概念而有所領悟後,忽然夢中得到一資訊。

午間打瞌睡時依資訊的口訣入睡,夢中有人告訴我一個修行的密訣,在夢中聽的時候,內心已經對這秘訣有另一詮釋。

醒來後對於自己適才在夢中的詮釋又有另一種詮釋。

我是不會認為這些是甚麼天啟或有天命之類的話,這純粹是潛意識的創意精靈的效率,不過,創意歸創意,現在就得做試驗來看這多重的啟示到底有沒有效了。

不過,明白了這個還虛的口訣,就可以把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東西還虛。

而且應該也能幫助貫通很多個不同門派的修行和心理療法。

我們光談解脱是不行的,還要講到解脱的因,解脱的因就是利他及不傷害。

心要轉向法,如果我們的心一直停在輪迴裡,是没有辦法得到解脱的。

如果風吹蠟燭,它就没辦法清晰明亮的燃燒。没有風吹,蠟燭清晰明亮。我們的心也是一樣 ...

其實我們開始修行佛法最好的地方就是家庭。

我們和家人的業力關係是最深的,有很大責任去培養關係。

如果對家人都没辦法培養慈悲心,惶論對其他眾生?如果我們真想打開心房,對象必須是與我們直接有關的人,譬如配偶、孩子、父母等。

這永遠是個困難的功課,我們必須克服根深柢固的行為模式。

心靈的層面是一種自我探索與發現的過程。

你無法去發覺那些不在你自己經驗中的事物。

心靈層面的特性必須要在你身上去開展。

只是,我們想證明什麼?

釋論:

觀音不是一個歷史上出現過的人物,祂是人類慈悲心被神格化後的神祗。

千手代表能力無量

千眼代表智慧無量

所以,所謂的慈悲不是一味地唐僧式的苦口婆心,而是滿腸慈悲配上大能力和大智慧。

那虛構的東西就是假的嗎?

人類的思考,除了真和假以外,還可以有很多選擇。

有聽到一個對「慈悲」最好的開示,是這樣說的:

慈是能夠了解問題,

悲是能夠解決問題。

感恩和同情心,是這些年來一直都被濫用成為慈悲的!這才是目前讓人一直詬病宗教的問題存在重點吧?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