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摘錄自法鼓文化出版 _《快樂禪:上班族40則快樂指引》
◎練習前的小叮嚀
1.良好的溝通與傾聽,對於上班族的人際互動,以及創造和樂的職場相當重要。想要化解溝通障礙,不妨學習運用溝通禪,鍛鍊對交談狀態的覺察力,讓溝通訊息能完整交流。
2.溝通時,試著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想,我們將發現彼此之間的異同。差異的是每個人的個性、想法,以及能力,而藉由包容與學習,即可擴大自我的心靈;相同的是,對方和我們一樣,也希望能擁有幸福和快樂,這是開發同理心和慈悲心的基礎,同時,能讓我們的心更加柔軟,溝通更加無礙。
◎溝通的要領
溝通,其實就是互相了解的過程,除了理解他人,也能更深入認識自己。討論意見時,要放鬆身心,如果緊張不安,容易爭論是非,萬一不合己意,還可能發生口角,反而看不見真相。
與人交談時,可從自己與他人兩個不同角度來觀察人際溝通情況。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觀察自己能否放鬆,清楚自己的身心狀況,不以自我中心的立場做回應,遇到煩惱用智慧化解。從他人的角度來看,觀察自己能否同理他人的感受與立場,以慈悲待人。我們的溝通態度,只要有慈悲與智慧,就能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和樂無諍,消融對立。
◎溝通的步驟
一、放鬆身心:
首先,練習放鬆身心,心中不預設立場,聆聽的時候放鬆,講話的時候也放鬆。
二、覺察過程:
溝通時,清楚對方所表達的內容,同時保留部分覺察力在自己的身上,以放鬆的身心與恰當的表情做回應,覺察溝通當下的過程。在放鬆身心時,要保持專注力,以便不錯解對方的意思與表情,並覺察因談話內容所產生的種種想法,試著鬆開自己固有的觀點。
三、確認意見:
接收對方的訊息時,不要急著做反應,先讓對方把內容完整表達後,再複述歸納自己所聽到的意見,釐清正確與錯誤的部分,核對自己所聽到的內容,以確認對方想要表達的意見,避免因理解的落差而造成誤解,並且讓對方感受到貼心與誠意,更了解對方的立場與感受,無形中就培養了同理心。
四、溝通心態:
要以慈悲心祝福對方,慈心是能給予快樂,悲心是能拔除痛苦,希望每個人和我們一樣,遠離煩惱執著,獲得究竟自在的快樂。如此,溝通時不但能利益他人,更能逐漸放下自我中心,提昇生命的品質,快樂成長。
*************************************************** 這是分隔線,哈哈哈!
就像:
認識佛法、了解佛法的難處在於佛法深而廣大,不是我們自己看書或思考就可以懂得領會的。
有時雖然我們會感覺好像到了某個階段、某個境界,好像有了些慈悲的感覺或證悟空性的感覺等等,但當我們去想時,發現還没有真正了解佛法,没有真正進入佛法的宮殿,只是在門外想像。
佛家有云:完全由貪嗔痴引起的業,如果還没有形成動作或語言,稱為意業;如果有了具體的行為形式,則為身業或口業。所有的業,都是以意業開始。
還有...
一個家庭維繫在一起的時間最多只有一輩子,而通常的狀況是家人相聚的時間往往比一輩子少很多。在這短暫相聚的時間内,我們應努力維繫彼此之間的完美和諧,這也是我們應不惜代價地避免爭吵、和諧共處的原因。
所以 ...我們都要放下BLUE,轉個念,一起來學習運用「溝通禪」,讓溝通無障礙,自我更提昇,才能真和樂!
如果沒有仔細咀嚼過生命的本質,沒有看過種種人間事,也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感受到自己是活在幸福、幸運的人生中吧!
知道機會不再有,才會懂得好好選。
人生只有一場,但是可以有好幾幕,只有懂得活,才能活得好。
人生的最後一場,不是謝幕,而是讓人期待另一個續集的開始,讓愛能繼續延續。
心累的時候,換個角度看世界; 壓抑的時侯,換個環境深呼吸。
困惑的時候,換個角度去思考;猶豫的時候,換個思路去選擇。
鬱悶的時候,換個環境找快樂;煩惱的時候,換個思維去排解。
抱怨的時候,換個方法看問題,自卑的時候,換個想法去對待。
換個角度思考時,你的世界會更美。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
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
留一點好處讓別人佔,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
就像任何創作,都會有部分留白,減少壓抑多點美麗 ...
生命也是一樣,留點空白給自己;讓心靈有空間可以呼吸!
來源: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