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喜歡打坐,以為打坐就是修行!
事實上,如果帶有覺知,行、住、坐、臥都是修行。
修行的目地是什麼?
去除痛苦和恐懼的。
修行的目地並不是為了長生不老,因為一旦你能夠瞭解生命的真相,你會發現你不需要長生不老,而事實上生命本身也沒有長不長的概念;修行的目地也不是為了死後到哪裡去,因為一旦你瞭解生命的真相你就會發現,並沒有一個生或死存在,有的僅是對一切的投射及認同,人生有的僅是一場夢境或一個故事。
生命中的一切僅是念頭製造的幻覺——各種各樣的幻覺。
修行就是為了識破這,並能親自體會到這。
打坐是一種很好的瞭解和體會這的方式,因為打坐能夠拿出專門的時間和功夫去做這件事。
很多人都知道打坐,並也喜歡往那裡盤腿一坐,但你知道你坐在那裡幹什麼嗎?
當然它的第一個目地,並非是讓你放鬆休息了。
如果你是衝著放鬆休息的目地去打坐,那麼打坐和睡覺沒什麼兩樣。
如果你這樣坐著睡還不如躺著睡呢?
打坐的目地主要是觀想,觀想的主要目的是去看 “ 誰是我 ”,從而達到知道 “ 我是誰 ”。
通過 “ 看到 ” 誰不是我,來瞭解誰是我——這就是觀想的主要意義。
觀想就是觀想法,觀察念頭。
修行一路上的目地並不是光對治貪、嗔、癡,而是瞭解最終的 “ 那 ”——當然,在你這樣做時,它卻起到了對治那的作用,這是它美好的 “ 副作用 ”,但它的目標是瞭解你的本來面目。
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可說、說不出、什麼都不是它、但它曾什麼都化現——什麼都出自它、那超越一切、無限自由、不可限制、沒法限制、限制不了的 “ 那 ”。
時間限制不了它,所以它不生不滅,它比時間更久遠,它是和時間無關的、不動的永恆;它等同於虛空,但它不是虛空。
那就是它,你的本來面目。
在去掉了你所有的認同,打破了你所有的角度,走出了你所有的故事,離析了你所有的念頭……,你將見到 “ 那 ”——心的本來樣子——你的本來面目。
打坐的目的是為了瞭解這的,看到念念來,生念念境,產生念念相……,但念念境、相都不是我!
那一切僅是 “ 路過 ” 我,那一切僅是我的化現,那一切 “ 我 ” 僅是我的應用。
一旦你能夠瞭解這些,你不生不滅了,誰也傷害不了你,誰也污染不了你,誰也變化不了你。
無論誰用什麼樣的方法,拿火燒你,刀砍你,煙燻你,他也傷害不了本來的 “ 你 ” 半毫。
你成了那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 “ 那 ”——哦!
不!
並非你 “ 成了 ” 那……,你見證了那!
一旦你見證了那——你生命本來的樣子,你本來的我,你平生中的煩惱苦愫、我執、貪念嗔恨,就立刻在刹那放下。
但悟到這還不夠,因為諸萬年來,那不明的我妄心太過認同一個個念頭,一個個 “ 我 ” 了,而那一個個 “ 我 ” 又和外在的事物 “ 連 ” 的太緊(簡直是一體,它就是我、我就是它),因此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又忘了自己的本來,而再次於無覺之中捲入那痛苦的、認同末枝葉梢是你的狀態。
佛叫這為 “ 業 ”,叫習性——事實上這是妄我認同的慣性。
對於這,你必須日日小心翼翼,像走薄冰一樣的不成為那認同,必須時時保持警覺。
一旦你陷入無意識,一旦在某個時刻忘了這警覺,忘掉了你的本來,就將再次陷入那認同之中,然後你再次被捲入輪迴,受無邊的苦。
無論你有沒有見證自己本來面目的 “ 了悟 ” 都不要緊,最終都會帶你來到那 “ 空 ” 性上。
當然,如果你了悟過你本來樣子的空性,覺悟,加功課(針對念頭的四個提問與反轉的練習),真是成佛最快捷的方法。
無論做什麼事最關鍵的是瞭解那些本質,一旦瞭解了,它就變得簡單不複雜。
修行中的種種方法或法門是平等的,不平等性或神秘性是不明白的心所製造與創造。
密宗或顯宗、禪宗或淨土宗、道教或佛教、氣功或瑜珈功、閉關或打坐……,都是平等的、一樣的,所有 “ 二 ” 中的 “ 一 ” 都是一個樣,一旦瞭解那本質,它們完全一樣。
神秘從來都起源於無知,複雜從來都只是事物本來樣子的外衣,一旦你瞭解真相,萬有均平等,萬法皆簡單。
修行是破幻覺,千萬不要打著去破幻覺的目標,醬會又是進入新的幻覺。
生命之中,一切所見都是自心的投射,一切觀點角度都是自我認同,如果沒有投射或認同,那會是什麼樣?
收回你的投射,取消你的認同……,你將回到心本來的 “ 空 ”。
心中沒有一物,沒有一念,只有空寂,這就是心本來的樣子。
見證這個心,叫覺悟;成為這個心,叫成佛;回到這個心,叫涅槃。
一切創造都是那心的創造——包括時間、空間。
“ 我 ” 和 “ TA ” 都只是一個概念,一位佛並不與概念為敵。
他利用它們,他使用它們。
“ 我 ” 和 “ TA ” 是一位佛無我心智的兩個立足點,就像茫茫海域裡的兩個小島,兩個瞭望塔。
過度地讚美你手上的花,
你將忘卻你自己;
你在任何外物上看到的美,
必然來自於你自己。
當佛陀注視著他手裡的花時,
他並沒有忘記他自己;
他把花輕輕的送至迦葉的手裡,
藉著那枝花,在那芬芳裡
又一顆心認出了它自己。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他是對的。
見色迷色,聽音迷音,聞法迷法,
世人六根不壞才怪呢。
聖人不用出自己的家門就能知道天下的事,
因為天下沒有事。
天下有事,都是一顆相同迷惑的心所造。
在小的時候,我的天性指使我不愛看書,長大以後我的心告訴我 “ 看書無用 ”,我仍然不去看它們。
我寧願走入大自然看花、看草、看石頭、看一條小河流過,也不看那些大師們所謂的經典言論;我寧願聽鳥叫,聽蟲鳴,聽風聲,聽一隻狗汪汪叫,也不去聽那些大師們的演講……,因為那沒多少意義。
你越認同一個人的觀點,你越被他牽入頭腦而疏遠心。
不可控制地,你進入他的頭腦,跟你自己的頭腦。
假如你走進森林,你聽到一隻小鳥在叫,一隻青蛙在呱呱,一烏鴉哇哇……,你聽不懂它們在 “ 講 ” 什麼——你從那些聲音裡聽不懂任何意義,很顯然你的頭腦會放棄再去理解或解讀它的意義……,那麼,發生了什麼?
你放棄了頭腦,你開始只是聽那聲音;再繼續覺察,發生了什麼?
那優美的聲音穿過頭腦進入了你的心!
哇,多美。
如果一個聲音你知道它的意義,那麼你會停在頭腦,它會帶你進入頭腦;如果你聽不出它的任何意義,然後你仍然在聽,那麼機會來了……,這美麗的聲音將帶你進入你,將領你進入自己,這股音樂將帶著你進入自己的本性。
你知道老子或佛陀跟隨誰學道?
他們跟隨他們自己,他們跟隨天地自然,一花一草一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誰?
自然。
通常人法大師,而大師法誰?
大師法自然!
你知道了嗎?
跳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中間過程,直接,人法自然。
你想跟隨一個大師學習,而大師跟誰?
大師跟著天地自然日月星辰學習。
嗯,如果你聰明一點,你會直接去拜宗師——天地自然萬物學習,而不是某個人。
真正的大師們都在拜天地自然這大宗師們學習,顯然,如果你能直接拜它們為師,你也將成為大師,無可懷疑。
注意,一個故事對人的啟發不在於講故事的人,不在於故事,而在於聽故事的人——而在於聽故事的那顆 “ 心 ”。
你意識到了嗎?
要想學習真正的道:如果你 “ 向內 ” 看,就看你的心和念吧!
如果你 “ 向外 ” 看,就看天地萬物自然吧!
當然,一個大師本身也是自然之物之一,你可以學習他,但小心的是,別被他的言詞迷惑了。
天地的語言是修道的利器,人類的語言往往是修行的障礙,注意到這一點。
謝謝你,分享我講的 “ 故事 ”。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