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禺心


高人都隱居在山林嗎?

哦,不!

真正的高人,沒有了隱與不隱的概念。

高人沒有概念,除此,他什麼也沒有。

沒有走,不是不走。

沒有修,也不是不修。

沒有概念的他,無法再次用概念說出。

唯一擁有的:自由。

盤坐的地方:當下。

他在永遠的這裡、這裡、這裡——
沒有名稱、沒有夢、一無所有的這:當下。

叫他高人,或叫他凡夫一樣,因為他什麼也不是。

早上當我 “ 醒來 ”——它在時刻不停地找尋它身體,心時刻不停地找尋它的身體(容器),心一刻也沒停。

當心遇到什麼的時候,什麼就是心的身體。

那時存在的,便在那短暫的時刻充當著心的身體。

它還在找尋它的身體。

心在流動中活出它自己。

它對著它遇到和停下的每一個 “ 身體 ” 說話,它甚至也喜悅在悲傷處。

心的身體和我所遇到的天空和大地,花和樹木完全相同。

除了 “ 認同 ” 不同,所有的都相同。

心何時、在哪 “ 駐 ” 呢?

一個經驗是:心沒有固定的身體,所有的一切都是它的身體。

你有一個身體,只是說,你有了一個被頭腦說是它身體的身體。

除了這個認同,你有一個固定的身體嗎?

心從我 “ 知道 ” 的時刻出發,到我不知道的時刻止息。

在心的流動中,我的身體在哪裡?

為什麼我們會呼吸的身體(色身)常常被忘卻呢?

那是因為心,不僅僅認同那是它的身體,它,對於心來講,和外在所有的一切一樣,是平等的,同是它的身體。

所以,心,常常忘了這個,被我們叫作身體的身體。

頭腦只是個萬花筒,知識和概念是在它裡面的玻璃片,透過它你雖然看到一個世界和那婆娑的景緻,但那是虛幻的;且實質它的裡面僅是幾塊玻璃片,一些知識及概念。

再來:

舉凡要修解脫路線,不管是南傳的,或漢傳的禪宗或楞嚴,甚至是藏傳的大手印等,走的是如何駕馭自心,鬼神信仰是可有可無。

我會認為沒有鬼神信仰,會更適合修這些駕馭自心的法門。

因為有這種信仰,會容易出障礙。

若修駕馭自心的法門,修到看到鬼神或菩薩告訴你;你已經修到甚麼境界,你的前世又是何許人!

這個時候,你就會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了。

為什麼,我會醬講!

修行人若內心有鬱結、陰影、嚮往或羨慕等,在進入禪定時,腦袋下意識會利用裡面的內容,來弄個故事給你。

最後你會變成不是修行,而是做故事的劇情發展 :很專注前世的?

修行人開始通靈的話,跟越多鬼神互動,他的自我就會越膨脹,『祂們』會餵大你的自我。

我的答案是 —— 我不研究鬼神存在否,也不關心這課題。

不過,我會說若你選擇了鬼神信仰,記得要策略性的信。

即信了後,能把你變得更強,就信下去吧!

若信了鬼神後,又沒財沒色,沒權沒利,還會被鬼上身又生理出病,心理出症。

我會張大眼睛問你:你還他奶媽的娘信來幹嘛?!

信仰是工具,工具非真理。

每天,每時每刻我們看天、看地,看人、看物,看遙遠銀河裡的星星,看眼前微風中搖曳的花朵……,最重要的,我們要看見自己的投射。

什麼是投射?

心生的概念,心生的故事,附加於一個事物,就叫投射。

一個人看見自己的投射,叫明;看不見自己的投射,叫無明。

看見自己的投射,叫作具備慧眼;看見自己的投射,隨之看見不被投射所污染的事物本身,叫作具備法眼。

慧眼,法眼,是解脫的必要條件。

看見自己的投射,觀察自己的投射,是最重要的修行練習之一。

從即刻起,修行看見自己的投射,觀察自己的投射。

要看見投射者和所投射的物件,莫迷失於來往在這二者之間的投射裡。

修行:看見和看著自己的投射——二六時中,處處如是。

















來源:網路…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木既今心


關於對宗教信仰的看法。

其中對宗教最大的意見就是 —— 宗教都是控制人的工具。

控制的意思,就是讓你的腦袋對於一些想法,會變成膽怯不想去思考。

歷史上的證據與你信的佛教經典有矛盾,要怎麼辦?

否定歷史,不只是佛教徒,基督徒的某些也一樣是否定歷史兼否定科學,有不少是認為地球只有六千年歷史,因為根據聖經的記錄和角色的歲數推算出來的,還搞到要硬逼學校把地球被造論放在與進化論同等地位來教。

佛陀本身採用了印度本來就有的術語,然後重新定義,這沒有甚麼大不了。

全世界的宗教歷史演化,都不斷的發生。

講得好聽,就叫做重新定義;但,若從原創者的角度,講得難聽一點,你就是扭曲了人家的原意。

你有權力重新定義嗎?

當然有啊!

每個人都有創作自由。

別說佛陀重新定義了,印度本土信仰當年對解脫和涅槃詮釋,就連佛教內部對涅槃的定義,也經歷重新定義多次!

從南傳佛教的角度,佛陀時代的修行最究竟解脫,就是羅漢,從此不再輪迴。

大乘佛教後期崛起的時候,就說羅漢的涅槃解脫是不究竟的,經歷不知多少劫之後,還是會再輪迴。

最高境界也一直隨著時間往上提!

大乘佛教就說羅漢之上,有菩薩,而菩薩的修行又分十地(十個階級),之上就是佛了。

無上密思想一崛起時,成佛是十三地。

大圓滿思想出現時,是十六地才是最高境界。

這個就是宗教界的真相,都是不斷在重新定義著。

但,宗教信徒一旦信了後來居上的,都認定自己的才是最究竟。

但,從一個宗教圈以外的人來看,這不是究竟不究竟的問題,而是宗教思想學說的發展!

宗教信徒有好的涵養嗎?

哈哈哈,看。情。況。吧!

只要你講的東西,是符合他的信仰的時候,他會很有涵養。

但,只要你講的東西不符合他的信仰,涵養是可以完全拋掉不要的。

宗教都是天下無敵的,你信了一個宗教後,你的版本才是最究竟的天下無敵!

山谷中微風拂盪,我坐在石頭上,我靜靜的思想……

山谷裡好靜,一個念頭劃過的聲音都能聽到!

沒有我的念頭,我與整個存在一體;當有一個念頭,我是我的念頭,那念頭是什麼我就是什麼。

在沒有一個念頭在與你和那存在之間升起之前,你和那存在是一體。

一旦念頭升起,你們便分開了!

那兩個自我之間的交流是困難的,因為兩個自我之間根本沒有橋。

不管我們知道不知道,我們每個人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在體驗著佛的生活,只有百分之十,我們偏離了。

但我們卻把這百分之十讀成百分之九十,而那百分之九十讀成百分之十。

在沒有一個痛苦的念頭升起之前,我們都正過著佛一樣的生活呢!

只是你還沒有認識到這點。

當頭腦發話時,心會想笑。

你是不是修了個假境界?

直斷竅訣的標準,是上座和下座都能夠安住在本性上,或者安住在一切諸法,如夢如幻的境界當中。

當我們安住在本性中,任何起心動念都能變成智慧,妄念也不會有連續性。

這就是智慧轉為道用、煩惱轉為菩提,這些都是一種智慧的力量。

有時,雖然知道一切都如夢如幻,但在遇到敵人或親人等各種令人生起貪嗔的對境時,心裡還會生起貪嗔痴慢等煩惱。

如果一切顯現還會影響到你的心相續,那你這種如夢如幻的境界就只是一種了知的概念,還沒有把妄念轉為智慧的力量。

這就只是對聞思的一種了知,這種境界還不夠。

在這種了知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實修,通過打坐來轉變自己的思想,認識如來藏,最後外界的一切就不會影響到你。

如果基礎沒有打好,就要從加行開始,然後到正行,每一部分最好腳踏實地去修,去下功夫。

大家要日日夜夜學習,不要間斷菩提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

小我,是大腦經過長期的思想過程,虛構建立起來的一種不真實的自我意識,它就像一場夢中夢見的某個人物一樣。

自我意識是不真實的——然而,它背後的感知,也並非真實。

且,那個感知,沒有任何 “ 我 ” 的概念;不但沒有 “ 我 ” 的概念,一切概念它皆沒有。

它包容一切,但不沾染一切,佛經說 “ 猶若蓮花不著水 ”,說的就是這個覺知,這個感知。

那,小我為什麼不是我的?

小我的背後沒有持有者,諸法沒有自性故,所以小我不是 “ 我的 ”。

你或許有一個真諦的故事,但絕沒有真諦。

人生的一切都是心地上那念頭的建立。

如果心不起念,念不製造故事,故事不被你相信,人生有何惱呢?

人生是有真諦的,真是這樣嗎?

你能百分之百的確定嗎?

如果沒有那個關於真諦的念頭呢?

每隔一陣子就會流傳醬的話題...

很多人都曾迷信於一個傳說:外星人將幫助地球,地球人將進入XX次元,人類將有第X次心靈提升與覺醒,人類的DNA將由兩條變成四條,三分之二的人將如何如何……

人類換了各種形式、轉移目標、更換故事內容和演出的平臺,但頭腦和故事的性質沒變。

即使人的DNA都變了,生、病、老、死等問題仍然存在,有什麼意義呢?

不要再迷信外星人,佛陀不回答生死、輪回、前生今世、宇宙時空等問題,在今天,他仍舊沉默——向你示現如何覺知的吃飯、呼吸、行住坐臥、一舉一行,他仍以寧靜和靜默告訴你 “ 回到當下 ”。

你真的想瞭解宇宙嗎?

那麼先來瞭解 “ 心 ”。

明白 “ 心 ” 如何創造自己的世界,便瞭解心就是心的宇宙,和實際的宇宙沒有任何關係,根本就沒有一個 “ 外部世界 ”,只有內部世界。

內部世界、外部世界,是對頭腦來講;對心一切都是 “ 內部世界 ”,它有的只是不斷升滅的念頭。

我們都活在一個概念的世界——就是頭腦的世界,而這世界是出生後不斷被自己構建的——它的本質是虛妄、不真實。

但因為不瞭解真相,沒人識破它的假,除非覺悟到這一點。

能出離、走出自己的應該叫心靈的提升或覺醒吧(如果有這麼一回事的話)。

記住一個覺醒的結論:你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和外在無關,和你的念頭或信念有關,一切都是你自己創造的。

心念是所有問題的根,也是解決的根。

記住,重點是心念,不是外在事物。


















來源:網路...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讓心打坐


很多人在打坐的時候,感覺很有壓力,那是因為,當你安住在本性中的時候,有一種力量讓你感覺壓不住,這就是覺悟的力量。

覺悟的力量非常強大,否則我們的貪、嗔、痴、慢就無法轉變過來。

當生命中出現這種力量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發熱、出汗……很多剛開始實修的人都有這種感覺。

當我們的習氣、煩惱出現的時候,自己感覺好像是實有的東西,也會出現心裡憋悶、胃不舒服等現像,好像生命裡有種東西一直在攪動一樣……這就是我們過去的習氣。

我們的妄想、煩惱、意識,看起來有,實際上沒有。

再粗大的煩惱,也沒有任何實質性,它本來就是空性的,如果內心如如不動,它自然會消失。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體會到心的空性本質呢?

當你安住於本性的時候。

安住於本性,會感覺很有 “ 壓力 ”,這就是覺悟的力量被釋放出來了,這種力量能吸收我們生命中的造業,降伏我們的貪嗔痴慢。

因為它的力量太強,所以你才會感覺壓力大,不喜歡打坐、喜歡下座的原因就在這裡。

打坐也是這樣。

哎喲,太累了、很多妄想、心又開始悶起來了。

哎呀,身體又開始沒感覺了,堅持不住了……不要緊!

你不要執著這些感覺,直接安住在本性中,所有的感覺都會慢慢消失在覺悟的境界裡。

這就是大圓滿法的力量。

當下解脫、快速成佛,就是大圓滿的 “ 直斷 ”。

“ 直斷 ” 的力量就是那麼廣大。

在遭遇困頓痛苦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平常那種清淨、歡喜、開心、快樂的心情,沒有任何力量,心裡只想逃避,儘快離開這些痛苦。

但當你修行的境界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不管是去天葬台,還是在其它任何地方打坐,環境越是惡劣,大圓滿的境界就會越高。

所以大家要懂這個禪修方法,非常重要。

讓它安住在樂明無二的境界。

樂是清明,沒有煩惱;明是明白一切道理、通達一切道理。

雖然明了一切,但心無所住,沒有任何煩惱和執著。

生命內在的故事並不真實,那只是頭腦自己虛構,用來自我餵養的夢幻。

如果你能瞭解這點,扎根在這個認知裡,則不管什麼樣的故事,都不能真正打動你。

你退出所有的故事之外,彷彿虛空一般的存在。

你看著自己內在的故事,彷彿天空看著自己內在的雲蒸霞蔚一樣。

那裡有所有的人間顯象,唯獨沒有傷害。

因為什麼幻象的劍,也傷不了如虛空一般的覺。

你就是那個覺,無形,無相,包含於所有的故事,但不在那些故事裡。

你就是那個覺,扎根在那個認識裡,靜靜的體會它,是它,全然的成為它。

記住,在各方面條件越來越好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越來越愚痴,所以我們要勤於苦修。

對生活的要求不要太高,懂得放下就是快樂。

我們要把生命中的力量發揮到最高的 “ 平靜狀態 ”,安住本性,斷除一切煩惱。

這樣,不僅可以降伏生命中控制不住的業力,也讓我們的境界變得更加廣大。

就像有些人,一在外面受到委屈和打擊就想回家,因為回到家可以得到平安,以及親人的安慰,因此覺得家是最可靠的地方。

可是,家中住久了又想往外跑,因為夫妻有時也會吵架;父母子女之間有時也有意見的摩擦;與親人相處久了亦會發生糾紛。

想往外跑,即是想離開老地方,換個新鮮的的環境。

那麼,究竟換到哪裡去呢?

是不是有個永遠平安、清淨、愉快、和樂的地方可以住下去呢?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樣,希望有一個更高超、更美好、更安全、更清淨的地方可去,但這種地方是不容易找到的。

因為,如果我們的心不改變的話,環境是改變不了的。

有時,佛法的很多道理和知識我們都能懂,但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這要下功夫啊!

繼續努力,不斷地努力,有一天一定會做得到。

不努力的話,你光是懂道理確實是沒有用的。

做不到,也不能放棄。

你真正想做的話,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改變自己,慢慢從自己身上開始改變,才能改變一切。

「夢想不是未來,夢想就在當下。」

如果你一直追求圓滿,你知道圓滿在哪?

圓滿就在當下。

當下就是圓滿。

你唯有安住在當下才可以實現圓滿;只要你一離開當下——哪怕只有半步,圓滿就會喪失它自己,不圓滿隨之就會被你“創造”出來。

自由從不自由的地方出發,朝向它自己。

你是那個被自由的人。

看起來你能為自由做點什麼,而實質,你不能為自由做任何事,你做的越多,你越不自由。

當自由成為完全的它自己時,你即成道了。

你不是找尋成道嗎?

成道就是成為完全的自由。

什麼樣的人才是完全自由的人?

我們是心,擋住我們自己的是一些古老的概念或信念,一個擁有一顆什麼概念也沒有或不被任何概念或信念所擋住的心的人,就是自由人。

阻礙我們自由的不是外在的某事或某人,而是我們的心所相信的念頭或信念。

要想讓自己作一個自由人,找出阻礙我們不自由的念頭或信念,了解它,穿過它,我們自由了。

自由事實上就那麼簡單,不被自己的念頭或信念障礙,就不可能不自由。

所以,不要害怕死掉或失去一樣東西,舊的東西死去,那意味著新的東西到來。

你知道嗎?

生命就只是個新老交替的幻覺。

清醒時透過禪修可以照見我們的本性,睡夢時分我們也同時可以延續禪修訓練的技巧而認知清明夢境,如同清醒時一般,了了分明。

無數聖者都曾透過睡夢瑜伽契入心性而不再受制於二元存在。

如果有人向您保證,就算錯過了生時禪定或修夢瑜伽,還可透過臨終的過程達到解脫,您將如何思考?

有人把一棵樹畫在紙上,你看到後非常驚訝,非常讚賞,非常喜悅和興奮;可是,你每天遇見和路過那棵真正的樹木你卻視而不見,目中無它。

有一個事實是這樣:頭腦是個超級傻瓜,它往往對假的感興趣勝過那真的。

所有內在的事,都是家務事。

如果還有精力,就好好地處理自己的家務事。

把自己的家務事,打理清楚了,打理妥當了,撒手西去,清淨自在,安詳安然。

如果你沒有精力處理那些 “ 家務事 ” 了,就安住於清淨的覺,如橋觀水,如天觀雲,如樹觀風,如醒觀夢。

不用擔心任何事,不用害怕任何事,即使最嚴重的事,也只是此刻滾過頭腦的一個念頭而已;即使最嚇人的情緒,也只是一種感受掠過身體,如一陣風刮過一棵樹。

古德云:“ 朝聞道,夕死可矣 ”;我說:“ 朝成佛,夕死可矣。”

前一刻成佛,下一刻即死,歡歡樂樂。

為什麼呢?

沒有一切概念,虛空不死,死的只是故事——死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活著沒有領受活著的人,死時也沒有承擔死亡的人,這就是一種認識和體驗。

如此體驗,生又何樂,死又何悲?

生死平常,如風吹門開,風吹門關一般。

佛是一個無身分者,佛是一個無故事者。

無身分,誰死?

無故事,何謂死?

朝聞道,夕死可矣。

到達彼岸,我不上岸,我更喜歡船和水。

道像是一條龍,頭腦騎在它的背上試圖駕馭它,結果它不是墜到落雲裡,就是被丟到塵裡。

因為駕馭道,頭腦離開了道。

駕馭龍是糊塗的,而變成龍才是修行的正確道路。

但試看當今那修道之人,他們還在一直做那駕馭龍的努力呢?

善哉!善哉!


















來源:網路...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宿命,觀,人生


那天和一位從事命理業的師兄、老朋友敘舊,其中一個話題是有談到所謂的宿命論。

佛教是宿命論嗎?

肯定不是!

不過,我也提出了一個佛陀當年建立自己教義系統時的可能性動機。

佛陀的輪迴思想與印度本有的投胎思想,是不一樣的。

佛陀的因果思想也跟印度本有的因果思想不同。

這有可能是佛陀悟出的宇宙真理,也有可能只是宗教傳達的過程中,市場差異化的現象。

一個新興的教主,若投胎思想和宇宙觀皆跟原有的傳統宗教一樣的話,那我身為 " 宗教消費者 ",為甚麼還要跟你這個新人學?

因為反正新人教的也是舊教義,你的存在就沒甚麼意義了,我跟源頭學不是更好嗎?

我這師兄他也不完全是宿命論的,所以在幫別人批命後,有一些人就會非常擔心或在意自己的不好的命運,這時候他會盡量灌輸一些所謂正面思維給對方。

我就建議他,這世界上是有一些人是宿命論信仰的需求者,特別是命理市場的消費者,會更有這個需求。

簡單來說,來命理市場尋求的是命理角度的詮釋,不是要來聽你告訴他,你要心態積極或勸他努力工作。

要聽你講心態積極或努力工作的,是自我成長市場的人,他們會去上激勵課程。

你定位在甚麼市場,就用該市場的模式來跟你的市場互動。

專業的意思是,你要提供客戶所期待的。

我再講得白一點:命理市場的客戶群是要聽命理的道理,命理道理不一定是真的道理。

你沒有足夠的命理道理提供,他們就去找另一個有命理道理的大師。

再一次:手指指月指非月,別以為每個客戶想喝水!

更多客戶是想望梅止渴...

了解,很多人為什麼不願意實修呢?

就是因為這個是最難的。

他一看太難了,所以就放棄了,然後從法本上找個念誦,或者拿個念珠,一邊散亂,一邊念咒。

這樣的修法就是一種形式,與調伏內心的煩惱和消業障沒有多大關係。

覺知上的無知:“ 我知道 ”——是你附加在覺知上的故事...

"覺知"只是覺知,它單純無比,它純粹至極。

它單純到近乎無知,它純粹到只是它自己,除了它自己別無他有。

任何 “ 我知道 ” 都是頭腦故事;不是"覺知",都是你加在它上面的意識分別,是你加在它上面的故事。

它們是故事,不是"覺知"。

故事可以出現千萬個,但它絲毫不影響"覺知"。

故事出現的越多,越發顯露出"覺知"的單純和無知。

"覺知"是無知的,它不分別,不判斷,它只是保持簡單的它自己。

生命即是故事——除了製造故事、講故事,你沒有其它的事可做。

頭腦說:“ 生命一定有個什麼東西藏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

” 它創造了一個虛假的假設命題為前提,然後它再去證明它的假設命題是虛假或真實,哈,無論它求證的結論是虛假還是真實,它都是虛假。

你不需要知道哪個是本覺、哪個不是,也不需要選擇性的安住在什麼上面,你只須知道故事是故事就可以。

知道故事是故事,是唯一知道"覺知"是"覺知"的途徑,也是唯一安住它的有效路徑。

"覺知"是虛空般的,無形也無相,任何出沒於它的,都是塵。

當塵出現,只是簡單的知道。

簡單的知道,是唯一不進頭腦故事、頭腦遊戲的方法。

當你看到虛空和塵,虛空與塵那麼清楚。

你怎麼不知道自性?

虛空與塵,不相障礙,它們非依非倚,又不離不棄。

覺知與念頭,虛空與塵,它們不異於此。

涅槃是念頭止息之時,輪迴是念頭升起之初。

覺悟的心知道那是怎麼回事兒。

不著念頭構不成修行,所有的修行都是妄修。

無念不用修,著念便修念;修念終知覺,修念是實修。

寧靜和混亂從同一個地方升起,要修行者,向那兒走去。

修念和修覺,走路從兩頭。

對於禪修,理上明白沒有功德,活出道理活出明白才算功德圓滿。

道,你說它淺,對了...

如果你說它深,你迷了。

以為道深,你深在自己的頭腦裡;說它淺,你開放在如來的世界。

修行之路,你前世沒走此世走,今世不走來世走,反正沒人代你走。

正修行時,既不背覺合塵,也不離塵向覺,應覺塵共時,等一觀之。

你認為自己有同情心,悲哀嗎?

所有的同情都是同情自己,不存在同情別人。

同情別人只是同情自己的一個藉口。

同情的目光注視著別人,在心裡那目光卻回向了自身。

你同情的那個人——只是過去的你、未來的你、曾經的你或有可能的你。

你們在內在經歷相同的情況,所以同情發生了。

同情是內在凍結的歷史的融化;同時是過去相同悲傷念頭的輪迴;同情是再一次針對自己的流淚;同情是那顆心還沒有走出的故事。

同情就是這樣。














來源:網路...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晰辨


有思辯能力的宗教信徒,會知道他的宗教只是一個信仰。

沒有思辯能力的宗教信徒,則認為他的宗教是唯一真理。

信仰不等於真理。

信仰只是信徒的意見,他們知道意見是不能在法庭上作證的。

已經得到真理的信徒,會認為他們的真理是凌駕於法律之上。

就好像你覺得自家的毛孩(寵物),是全世界最可愛的,你應該是知道,這只是你個人的意見。

你認了『你家寶寶(寵物)是全世界最可愛的』為真理時,有天你聽到另外一個人說自己寶寶(寵物)是全世界最可愛時,你會不由主的生氣、發怒火,你會覺得她羞怒了你,完全不顧你的感受?

基督徒和回教徒可以選擇『上帝是創造世界的神』為自己的信仰,佛教徒可以選擇因果輪迴為信仰,你也可以讓自己身體力行這些信仰,是沒問題的。

這就好像有些人認為愛情是她人生最重要的,只要那是信仰,都是沒問題。

問題是出在當有人把『上帝是創造宇宙』、『這世界是有因果輪迴』或『人生的目的就是愛情』視為真理時,這些人就會變成腦殘,因為他們開始會把自己的意見視為全世界都該接受的。

要解決人類的腦殘現象,其實不是要尋找真理,而是要學會放棄這個世界是有真理這回事。

真理,只是古代某個腦殘想出來,想要支配他人的藉口。

請拒絕帶腦殘式 " 唯一真理 ",察覺人性腦殘存在的弱點!

修行之路的盡頭,是幻象的寂滅和升起處。

無知?無知:就是很容易相信自己的想法。

因為天空是空的,所以你只能看見雲朵;因為生命是空的,所以你只能看見自我(念頭)。

很多人都不懂什麼叫實修!

總是說:“ 哎呀,我現在很忙,沒有時間修法。”

修行是一個內心的功夫,是出離。

修行要從自己的身上改變,改變別人是很難的。

懂得了這個道理,要不斷地在內心當中訓練,敢於面對。

從究竟的角度來看,萬事萬物的本體,本來都是空性的,本來就是如幻如夢。

我們修出離心、菩提心,就是為了放下對萬物的執著。

我們不論是佛堂打座、或做家務事,或與人攀談之時,都應該時時刻刻、不論是在行走坐臥時,即使是繫皮帶時,都要看這當時的心態是否有參雜煩惱!

不論所做何事,都要去對治時時刻刻生起的煩惱,以修法的勇氣,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都和對治法一同去應對煩惱。


















來源:網路...

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男女平等?!?


在這邊提醒諸位男人,若有女友、老婆後,每當女友、老婆跟你訴苦,在說公司、家人或朋友怎樣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候,她們不是要你告訴她甚麼解決方案,她們只是要你聆聽!

男人的腦袋大都會很直接想,他奶媽的娘...講出煩惱痛苦,不就是要探討解決方法嗎?

很明顯的不是,女人訴苦的目地,其實就是要你聽!

甚麼叫做要你聽?

醬代表你有用心!

為何要用心聽你的訴苦呢?

在她腦中有證明到你了解她的痛苦。

講的白一點,就是要你陪她一起同樣的痛,她的情緒G點就被你碰觸到了。

(就是有 " 苦同享 ",不是要你當資源回收桶、諸葛亮...)

女人是不能接受男人,不斷的在她訴苦的時候,都只是跟她討論如何解決,長期下去,她就會覺得你沒有真正的了解她。

(化惹化?)

男人可能會抓頭大呼:他奶媽的娘!

妳每個問題我都記得,也都給妳幾個不同的方案去應對解決,妳現在卻指控我不了解妳?

(再說,你的痛苦煩惱,也不是因為我,啥最後是我成了你的假想敵?)

對!

男人不需要了解女人,你只要接受女人是醬子就行了,你往後的日子就會比較容易相處。

她這個需求是她身體上 " 催產素 " 所使,男人是不需要了解到。

男人認為幫女人解決問題就是在愛她!

但,事實上一點都不是!

那麼倒轉過來呢?

男人的需求在於睪酮素,也一樣是女人所不了解的。

男人是要女人在背後支持他,不是在前面。

換句話說,如果妳準備拿錢支持妳男友、老公的生意,或妳準備用人脈或其他資源技能支持他,必須是在背後,不是在前面。

是的,就算妳男朋友也會告訴妳,他不介意自己女友比自己能幹或有錢,或不介意妳在錢財上支持他,千萬不要相信!

(那只是男性荷爾蒙尊嚴的哀痛,又叫 " 蛋蛋(淡淡)的哀傷 "!)

那是他的尊嚴在講話。

還有妳幫了他而沒成功還好,妳幫了他又成功,才是麻煩!

正常男人很難接受別人講他,是靠自己女友、老婆才成功的。

但,他又不會把這個不滿的真相告訴妳,他只會挑其他看起來好像不相關的龜毛事來跟妳吵。

這有邏輯嗎?

一點都不邏輯。

你的男友被人家誤解、被批判、被對著幹時,妳身為女友要為他辯護嗎?

要。

但,不是在眾人大家的面前。

這動作是表面上女友很支持男友。

事實上從男人的角度,豈非變成:他奶媽的娘!

我是男人,難道也要妳女人保護?

就算女人要站在男人一方,是不需要跟人家大打出手,只要告訴妳的男人妳愛他,就是不需要甚麼事都成為他的貼身保鑣。

這只是很簡單的男人尊嚴,同樣的女人就算私下(沒有對外),常教導男人,一樣會有問題。

有甚麼事妳就來護駕、來教我,我豈非是笨蛋?

同樣男人的尊嚴是不理智的,女人也不需要了解,接受就可以了。

會講道理都不是愛,正義凜然也不是情!

倆人相處從來都不是用講道理的,只是當時賀爾蒙發酵出費洛蒙,腦袋都變笨了!

慾望是沒有邊際的,很多人精神上都沒有幸福感,就是因為慾望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我們買到喜歡的東西時,剛開始可能很開心,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消失,又被其它的慾望代替。

物質只能滿足身體的所需,但是解決不了精神上的煩惱、焦慮、憂鬱。

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有錢才幸福。

如果沒有智慧,我們就真的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還有...為什麼以前感覺都好好的,一旦有了錢、有了名以後,反而出現各種狀況呢?

這就是古人講的:“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現在很多修行人的福報都粉有限。

或者很少有機會聽聞到佛法,依止善知識,有機會實修的人更是少而又少。

每當想要修行的時候,障礙就會出現:或者是他人阻礙你;或者是外在條件不夠;或者是自己的勇氣和發心不夠;或者是各種疼痛,疾病的出現。

即使好不容易聽聞到了佛法,卻又產生錯誤的理解……種種的障礙,都是福報有限的表現。

所以,修行人要懂得,為自己積累福德資糧。

當我們的福報具足時,修行的各種因緣也自然會圓滿。

福報和智慧是可以修出來的。

我們只是在講自己關於它的故事。

瞭解存在是怎麼回事時,當一個人不再執著任何,就像呼吸時不執著於呼或吸一樣,一切進入都那麼簡單,生活也變得容易多了。

就當我們自己不再障礙我們自己時!

每一個人在生命的錯覺當中,造成我們痛苦的不是法身,不是報身,而是化身——念頭。

有問題的永遠是化身,我們的問題源自化身。

色身是客體之身,獨然於心外,生滅自有其道。

修行之人,所修是心非身。

身體有它自身的道,它生、它長、它老、它滅,你無法掌控——你只能順應它的道走。

順應身體的道走,身體就會為你提供它所能及的支援。

成、住、壞、空——會造成我們痛苦的,永遠不可能是身體的變化,而是我們對身體的變化所堅持的看法。

一顆堅守自己僵固不化的心,是我們唯一痛苦的來源。

只要我們不太堅信自己的念頭,對抗如實的存在,任何外部存在或外部存在如何變化,那都不會引起我們的苦。

苦永遠由心生,由一顆不願意接受真相的心所生出。

開悟成道和身體無關,任何試圖在身體層面努力達到開悟,或成道的行為都是枉費功夫。

但如果沒有對心念的瞭解和認識,你仍然不會開悟;你可以是開悟的或成道的,但如果你的身體沒有符合它的道,你仍然會得到身體之疾。

身體和開悟沒有任何關係,身體有它自己的道。

身與心和道的關係是:身體有它自身的道,而心就是道。

我們修行,順的是身,修的是心。

其實對於身體來講,不存在一個 “ 修 ” 與 “ 不修 ” 的問題,身體不用 “ 修 ”,你只是順它的道走就行。

假如你身體得了病怎麼辦?

第一個最重要的治療就是,趕快讓你的身體走上它自己的道。

跟著身體的覺受走,心跟身走,符合於身體那個狀態下的身體之道。

符合於身體之道,讓那個狀態下的身體走它自己的道,是身體治療它自己的捷徑。

讓身體治療身體,是身體治療的至簡與至捷之路。

身體就是個物質的宇宙,它是宇宙全息的一個細胞。

法天地之道,即是活用黃帝內經;做個自然人,即是華陀孫思邈。

成為道即是成為老子,順天應天地就是大神通。

自然就是自在,隨順就是道理。

逍遙就是莊子,不拘就是佛陀。

執念必是凡夫,無心即是存在。

分享...

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讓人有假的安全感,只要自己繼續的滑,可能看到一個有用的資訊、可以看到一個精彩的新聞或可能找到一個短暫的娛樂。

為何說是虛假的安全感?

因為只要還在滑,自己就好像還是一個沒有浪費時間的人!

走路、吃飯、喝茶、陪家人和約朋友,都在滑手機,好忙的人生啊!

可惜的是這些人都倒果為因。

成功或生命豐盛的人可能會很忙,但,不會因為你忙你的生命就會豐盛或成功。

一些迷信了這種虛假的『我是個沒浪費時間的人』的形象,會以為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同時兼顧幾樣東西。

歡迎來到大環境很有效率浪費掉你生命的年代!

習慣刷手機的人,連面對簡單的悶都沒有勇氣!

感覺悶時,就簡單的靜下來,做做人生思考...

虛假的沒浪費時間,會讓人覺得自己有虛假的效率!

虛假效率,讓人錯覺自己有用腦思考!

另外:

唐卡裡面蠻有名的蓮師化虹圖,在藏傳佛教徒中是象徵了修行者的理想修成正果的境界。

不過,據我所知,化虹的其中一個原理是行者已經把五大(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淨化昇華了。

讓我好奇的是:這是東西兩方古代神秘學派的共同之處。

西方的神秘學派的一個做法是奉請四大天使(Michael Gabriel 等)站在自己的四周,而這四大天使也是表地、水、火、風的。

印度教的四大元素也有地、水、火、風的主神(Agni Vayu等),道教的四靈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也表類似的金、木、水、火。

只不過這三派中,四種元素在地理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詮釋。

其實若再講深一層,這周邊四尊還可以代表心識上的變化或煩惱等等。

而密宗真正的修行精華,是在於如何把抽象的心識變化兌換成具體的操作。

不過,沉長的演變過程中,讓很多人都忘了手指指月指非月,開始把能表徵的符號當作所表徵的實相。

(這也是為甚麼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是要把符號全部拋棄的原因。
呵呵,也是為甚麼南傳的禪修中會有演變到把禪相變成指標的問題。)

把符號變複雜,是可以針對一些自己意識上過不到自己那一關時,能夠用來騙自己的方便。

但,一旦你成功騙到了自己過關後,就要開始學習放下這個拐杖。

要搞宗教的,要越來越複雜,你的信仰才多姿多彩。

要搞修行的,卻是要越來越簡單。

符號的目地達到後,就要放下。

船划到了彼岸,就要把船、槳都放下。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來源:網路...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以"答案"辨道


很多事情沒有答案,就算有。

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答案,或是適合你的答案?

一些人就如電影星戰般,把自己劃分入光明的絕地武士或黑暗的西斯武士。

他們劃分站方的原因,不是他們不知道世界非非黑即白,而是他們的受到的灌輸所致。

若用時間性來探討,光明面的人,希望能看到長遠的利益,黑暗面的人只想在最短時間內,盡可能佔完便宜就對了。

所以,基本上光明面遇上黑暗面的人,是黑暗方最具快感的事情,因為對方還一直相信長遠好處而妥協,故可以不斷的剝削下去。

不管這是老闆對員工、家人朋友對你,抑或是夫妻間的剝削,能夠長期呆呆待在一段被剝削的關係中,往往是被剝削的一方要負上較大的責任 —— 人家不斷要蓋你一巴掌的時候,你可以蓋回對方一巴掌,也可以用手臂抵擋對方那一掌,可以躲閃,也可以用刀來抵擋。

重點是你的選擇權很多?

這些光明面的人,不是不明白有很多選擇,只是他的價值觀,只相信一個選擇!

很多人以為我們看這世界,可以用『有道德』角度,這就是光明面;也可以用『不道德』角度,這是黑暗面。

事實上,在這種關係裡面,兩方都認為自己是『有道德』。

是的,就算是剝削的那一方,他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剝削,反之他覺得自己對你很好了,『他』才是『有道德』,因為他覺得你沒道德,所以不斷的要管好你。

這世界的鬥爭,都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站在道德一方。

你們認為他們貪污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是貪污嗎?

那是他份內的啊!

人,要活得理所當然,就必定會認為自己是道德一方。

這就是為何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

當我們定義了何為道德過後,每個人都會斷章取義的;把自己的價值觀,歸納入被崇尚的道德殿堂,把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就判為不道德的邪惡?

那麼,這是否代表鬥爭不好,所以大家要放下自己的價值觀?

非也。

鬥爭是免不了的,鬥爭是常態。

認為可以從此不再鬥爭,是妄想。

鬥爭的問題,只是在於鬥得太認真。

鬥得太認真,是因為你腦中;迷信只有一個道德標準。

道德,簡單來說就是執著於對錯的認知。

灰色地帶的行者,從來不關心對錯,他不是『有道德』,也不是『不道德』。

他是『非道德』。

非道德不是沒有了道德,他知道對錯;只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卻不是事實的全部。

因為有道者,善惡皆為他所用!

如你那覺遍及整個存在,它不生不滅,本來就在一切虛空,無窮大也無窮小。

你此刻走在大地的感覺,那根本不是走在大地,而是走在你的心上,因為大地雖然大,那也只不過是在你的心上;你看到整個虛空都是你的覺,山川大地,日月星宿,一切都在那兒。

你看到你的心比宇宙還大,把宇宙裝在你的心覺裡,那只不過是把一杯水倒進一支杯子裡。

這時你發現你的覺本來就在那,你是動的還是靜的?

你本來不動。

有些大師說,他們入定的功夫很好,一入定就是半個月,一個月,甚至半年,而此時你瞭解到,他那個 “ 定 ” 還是個小 “ 定 ”。

因為他還有個定與不定,入定出定,他還有個 “ 門 ” 在那兒,而真正的 “ 定 ” 是什麼?

本來就如天地一樣的不動。

這時你發現,你根本不需要打坐或禪定,時時刻刻,你的 “ 定 ” 像老天一樣的大無邊和從未動,而你發現自己的身體寧靜的就像一座山、一塊石頭、一棵樹一樣,雖然或許你的身體是走動的,但它那寧靜性一點也沒有變。

雖然它是移動的,但它的寧靜和一棵樹相同,和一塊石頭相同,和一座山相同。

你發現你的身體是一棵移動的樹,是一座移動的山,是一塊會走動的石頭。

你的寧靜品質和它們相同,雖然你的身體在移動。

你發現了那不用持,本來就在,遍及天地一切的覺。

從你最初開始保持覺知、持覺訓練到突然有一天,你的覺知突然嘩地一下擴展開、大無邊、不用持、遍天地、本來在的體驗時——佛說這叫 “ 放大光明 ”。

我們持覺訓練到一定時候,會有那麼一種叫作 “ 放大光明 ” 的覺地擴展時刻存在,要知道我們的覺性,不僅僅是侷限在肉身旁邊或身體之上的覺,它的本性遠遠超過這,那才是真正的覺呢!

修行者應尋找這種大覺,找見了這種大覺就望見了那種大定,有了這種大定,你就不用再打坐、坐禪或念佛入定之類的,你會發現你的 “ 定 ” 是不可破壞了——無論你如何,你跑,你跳,你運動,你都破壞不了那 “ 定 ”。

到此刻你發現你的 “ 修行 ” 結束了:因為你意識到,你本來未動,不需要入定;你本來清淨,不需要去染;你本來圓滿,不需要找尋;你本來是這樣又是那樣,不需要成為。

法身無染,報身圓滿,化身不住——人人具備三身,三身本來就是,何修何證?

如果再去修證,那是沒事找事,畫蛇添足。

所以到這裡,你的修徹底結束了,因為你確確實實的體會到,那本來的那,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凡夫修行皆在夢中。

修行者們,雖然我這樣說,但你該進行的事;還要進行,因為我講的這些只是我的體悟,不是你的。

雖然修行最後證得的結論是一場夢,但你必須自己親自證明它是一場虛夢,沒有人代你證明這一點,因為那體悟不是別人給你的。

修行發現生命是一場宇宙的玩笑,但因為你發現了這玩笑,你的生命更加喜樂了。

每當談到「修心」、「調伏自心」時,很多人會帶有誤解,認為「修持」代表就是放棄俗務、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

另外的誤解,則是認為修行是在「壓抑痛苦」,當心中過於痛苦時,就以修行來壓抑等等,這些也都是對於「修行」的誤解。

當我的眼睛注視著,我面前的咖啡杯,在我的心和那咖啡杯之間,存在著一條看不見的 “ 路 ”,它就是道。

道就是路,看看有什麼奔跑在 “ 心 ” 和那咖啡杯之間?

當你注視著某一種外物時,注意觀察有什麼奔跑在心和那事物之間的道上?

來往在心和那外物之間道上的行者是誰?

誰創造了這條看不見的 “ 道 ”?

誰又創造了那道上的 “ 行者 ”?

當我注視著一個咖啡杯時,我觀察到,來往在那心與事物之道上的行者是念頭,那看不見的隱藏的 “ 道 ” 由心創造的,來往在那道上的行者——念頭——是心的化現。

心創造了它的道,
心以它的化身走在那道上,
我注意到,翻來覆去都是心的能動或創造,
沒有心就沒有我們的一切。

“ 道 ” 是一條看不見的路,
它的起點是 “ 心 ”,它的終點是 “ 存在 ”,
在心和存在之間它存在著。

它是這起點、終點以及這其中的一切。

當道在它的起點——心——這端時,
它虛空的、流動的、變化的,
當道抵達它的終點——存在——那端時,
它是真實的、確實的、具體的。

道是所有的一切,
瞭解心的人將瞭解道,
瞭解道的人將瞭解一切。

在我們的生命中...
當你知道那個 “ 不痛 ” 的是誰,
當你知道那個 “ 不餓 ” 的是誰,
當你知道那個 “ 不苦 ” 的是誰?

疼痛、饑餓以及生命中的諸多苦,似乎並不是多大的事兒,甚至,打一開始你就注意到了它們的虛妄性,你甚至可以餓著並飽著,痛著並樂著,甚至是苦著並喜悅著。

這在常人似乎是難以理解的,如果你從不知道生命中,有那 “ 不餓、不苦、不疼、不生、不死 ” 的存在時,這確實太難理解,你甚至會認為這很荒謬,甚至你會認為說這話的人簡直是 “ 自欺、欺人”,但它是那樣的實在,一代一代諸佛所教導人們所要找尋、尋覓和成為的,就是它!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有時能看到一些真正有修為的大德,可以在疾病、饑餓、甚至死亡正在經歷身體時,是那樣的安詳鎮靜的原因,彷彿樹影移過牆,他們經歷一切恐懼、災難、痛苦,沒有一絲一毫的紊亂。

修行者,在你的生命裡:

當你疼痛,你認出那不疼的了嗎?

當你饑餓,你認出那從不饑餓的了嗎?

當你苦,你認出那從不苦的了嗎?

當你死,你認出那從不死的了嗎?

哦...

去認識吧!

這個 “ 存在 ” 無法以頭腦來理解,縱使你的頭腦是天下最聰明的,對於認識它也惘然,且可能的是,你的頭腦越聰明,你認出它就越困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先覺者,為什麼一遍遍地告訴我們:“ 放下你的頭腦,放下你的頭腦,拋開你的聰明 ” 的原因。

聰明或頭腦,對於世俗的學問或事情有用,但對於覺悟修道,它似乎變得益處不大,並有可能還是障礙。

所以天下聰明的人,若想止息你由聰明帶來的苦,把你的頭腦放在一邊吧,以無頭腦來運作你的修行、你的生活,這樣,你可以儘快得道——見我本來面目。

老子也曾勸世人說,做學問,於頭腦上你要做加法;但修道,於頭腦上你就得做減法。

減了再減,以至於成無。

我知道的東西空了,見到本來面目的路就近了。

就是這樣。

修行者,覓你生命中 “ 不餓、不饑、不疼、不苦、不死 ” 的那個,尋找掩藏在你生命中似乎被 “ 聽、視、嗅、觸、味、知 ” 覺分成六份,
但本沒 “ 分割 ” 的那(大圓鏡智)……。

不生不死在那裡,朗朗分明在那裡,不迷不惑在那裡,如如不動在那裡,以你本來的樣子存在!

打所有的妄相中抽身,從所有的錯覺中回來!

修行人!

這就是你要做的。

不要思考道,不要辨析其真相,因為道是不可以思考的,真相一辨析就要被遠離。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