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在我小時候可能會發生 ...怎今在部分國家的華人區還殘存?
任何文化其實就是瞎子摸象,沒有一個比其他文化差,也沒有一個比其他厲害的。
拜託也別把你最熟的文化標榜為最厲害的文化!
我聽過不少老輩的華人,還要借用自己所謂的“華人五千年文化”來讓自己覺得驕傲,這跟一個大叔常把『想當年』掛在口上的情況沒什麼分別。
假如你目前的驕傲都是過去,而且還是你民族的過去,那你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
一些華人看到有老外學華文,還會為自己的語言覺得驕傲,這是最笨的!
一個民族要學其他語言,可以有很多理由,有可能他們是欣賞其他的文化、對不同語言的興趣,但更可能的是為了 —— 利益。
人家不一定特別欣賞你的文化,人家學你的語言是為了方便。
另外,一些華人覺得華人選擇用英文來溝通,就是刻意要彰顯自己高人一等或看不起人,其實都是自己的自卑問題的投射。記得,有時候人家要用英文,就是為了方便。
如果,你覺得你只需要會中文,就的坦然接受有時候你會不方便,不是你低人一等或人家高你一等。
語言的高低不代表知識的高低,我只認同這點 ...
其實盲目的去支持追隨一件事,就是很可怕的行為!
就像以下的案例 ...
不少人認為儒家思想就有說到『以德報怨』這句話,而華人小說故事中的武俠思想,其實就是活生生的儒家英雄:能文能武、武功高,但又寬容,跟要殺害他的壞人交手到對方脫劍,然後俠士的劍峰抵著壞人的喉嚨時,往往都是俠士會好言勸善的放過對方一馬。
但,往往一轉身就被壞人又出陰招要殺他。小說中的劇情需要,俠士不會因為壞人被赦後以怨報德而死,但要記得,現實中是沒有劇情需要的規矩。
孔子也沒有講過以德報怨,以德報怨是孔子的後人要將自己偉大化而講的。孔子本身是講 —— 以直報怨。
意思是——你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你。
以德報怨的話,那你要以甚麽來報德?
以德報怨,不但不會讓人尊敬你,還會訓練著傷害你的人,繼續傷害你,因為反正傷害你過後,只要你的氣一過了,你還會以更好的東西來回報他。
那麼,請問對方哪裡還有甚麽理由要對你好?
同時,你身邊對你好的人,得到的東西也跟那個害過你的人一樣,你說對你好的人會不會心理不平衡?
記得,現實中的世界,不容許小說中的俠士存活。現實中的社會,沒有保護俠士不死的『劇情需要』。
不管是要以德報怨或以直報怨,要了解,自己才是問題發生的主因!
再來 ...
這個是要來敲一敲大乘佛教徒的頭!
南傳佛教的立場 —— 佛就是羅漢 ...
我曾參訪過不少的南傳道場和師父,每一個都是說佛就是羅漢。我不可能聽錯,人家也不可能講錯。
如果你覺得很驚訝,只表示你是個孤陋寡聞的大乘佛教徒。你可以辯論南傳認為佛就是羅漢的觀點錯誤,你可以辯論你大乘的立場才是對的。
但,不要笨到要辯論南傳有沒有認為佛是羅漢。
你要告訴人家你是笨的,也要有個限度。
以下引述網路上某篇...
那是已故聖嚴法師跟龍應台對談的場合上講的:
龍應台:我倒不是關心這個。而是說,我一旦去思索生命的根本問題,寫作這件事就變得無關緊要、沒有意義。難道您不鼓勵我乾脆不要寫作,而去思索生命更大的問題?
聖嚴法師:我還是這麼講:寫作是有用的。你點了一把火,帶動很多人的反應、討論,形成一種影響。寫作是你的特長之一,宗教探索則是另一種態度。你不能以寫作的思索態度,去探索宗教的深層內涵,這兩種態度是不一樣的。
譬如說,我是佛教的宗教師,也是佛教學者。當研究經典文獻時,我是抱著做學問的態度,進行文獻的研究考證;可是信仰不同,信仰是我的生命。
像我手上經常拿著一串念珠,時時刻刻都在念佛──念“阿彌陀佛”,如果從學術考證上來講,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根本沒有“阿彌陀佛”這樣一尊佛。又譬如“觀世音菩薩”,並非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佛經上記載由釋迦牟尼佛講出的,再繼續考證,“觀世音菩薩”並非一開始就有,要到公元前二世紀左右,“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才出現。自此以後,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的事跡愈來愈多,加上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非常豐富,於是漸漸形成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
如果從學術的角度去探究,觀世音菩薩的信仰是不成立的,阿彌陀佛的信仰也有問題。但我還是經常念佛,經常念觀世音菩薩,我甚至常說,法鼓山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卻是信仰的功能,不僅對我自己非常有用,也幫助了許多人。許多人在失意、絕望的時候念觀世音菩薩,藉由信仰的力量通過難關。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
信仰有效的主因在選擇信仰的人,非信仰本身的真偽。所以,只要有效,在怎麼荒誕虛假,也有人信。反之,若是無效,在怎麼真實不虛,也是個屁 ...你說呢?
來源: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