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新年快樂
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一直都沒存什麼錢,因為我的錢一直都花在自己想做的事上面,也努力繁忙工作到後來…才慢慢轉變成業餘性---心靈課程的 " 老摘 "。
我不知道,所謂不貴的貴人 ,是什麼模樣?
咱老中國人總是說,對一個人有重大助益的人就叫「貴人」,且通常是指那些身份顯赫、不可一世的名流,的確,似乎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只有那些身價非凡、地位崇高的人,才有資格與本錢去當別人的貴人。
然而,貴人也可以一點都不貴,因為要激勵、幫助一個人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靠權位與金錢,而是給人自尊心,給人存在的價值感。
也許,你我都沒有顯赫的身份,但只要有愛心,我們都可以當一個〈不貴的貴人〉為旁人帶來希望與勇氣,您說是嗎?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活的累,並非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別輕易埋怨,世間清濁不由你;莫動輒自棄,眾人醉醒由他去。
只要一生無愧,人生不公平但依然是美好。
經驗值是由三個部份組成:事件、價值觀和情緒。
我們看到外面的某人對我們做了一些事,這事件是要透過我們的價值觀的過濾,才能啟動內在特定的情緒。
除非是你的價值觀改變了,而且價值觀的改變有時候也不一定是永久性的,真正主宰你哪個情緒被啟動的,是你的價值觀,不是你的性格。
價值觀就是已經預設好的排行榜。
情緒管理是廢話,價值觀管理才是王道。
就像...
前陣子因為回教徒的一些極端行為,引發一系列的人來表態是挺中庸的。
看到他們這樣,令我心生四個感慨:
一.若所謂的中庸,是一個唯有他的神才是真的宗教所定,而且這一神教是目前世界上最多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話,他們制定出來的中庸,根本就是一個諷刺。
二.挺中庸是廢話,是一個彩妝的表面活動,只是流於表面的公關。極端主義者會說:你有你挺,我有我極端。
三.如果沒有法定的『中庸』定義,沒有制度和政策上的管治,極端主義者照樣極端。
四.這是最重要的:沒有一個極端主義是認為自己是極端的。
還有,一種比恐怖分子更恐怖的事...
有人看了之前分享的『笨女人只會想到要怎樣管好老公』,問說:『男人很花心,很賤,不管是不行的,難道真的縱容他嗎?』
其實說穿了,所謂的管老公,其實用著還是『嚴母管敗兒』的策略。
(離不開:檢查對方的手機、電郵、社群帳號)
有的還會要求你把帳號密碼交給她,美其言說是相愛的人不應該有私隱。
(這其實就已經是情感勒索了)
相信一些女士看到說那是 " 勒索 ",她們會振振有辭的說愛本來就不應該有私隱。
那請問...難道你的男人跟你說:『愛就是要接受男人是好色的,如果你愛我的話,就讓我間歇性找外面的女人洩洩慾。』
妳會因為愛他,所以就妥協嗎?
其實,說穿點,這女人講『愛就不該有私隱』其實是廢話,她根本就不是愛,她只是很幼稚的霸占。
她不是要用愛來讓男人留在她身邊,她只是用一條鎖鏈和監牢來留著她的男人。
可是,通常當事人,不管是老公還是老婆,都是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老公只會覺得自己無助,老婆覺得自己正義。
但,旁人都清清楚楚看到完全不是那回事 —— 男的不是無助,女的也不是正義。
--- 新年的經典一下 ---
觀音的故事還有野史、別傳。
(註:根據藏傳佛教,觀音發願要救渡一切眾生,但眾生屢屢被救,屢屢再墮落。
結果觀音說算了,我不再救了。
結果心碎導致身碎。
身體碎成一千片後,阿彌陀佛現身安慰他,叫他不要退失菩提心。
然後加持他,把一千片破裂的身體結合在一起,變成千手千眼觀音,同時觀音心中一股黑光,化現了憤怒相的大黑天,阿彌陀佛就說這傢伙是幫忙你救渡那些很X麻煩的眾生。
講不聽的時候,就打。)
這種從心理療法的角度來看,它不失為一個可以釋放情緒的方法,至於釋放得完善不完善,則是另一回事了。
那麼,是否代表靈氣療法沒效呢?
記得,假藉的傳承和有沒有效是兩回事。
有時候,一些修行人看起來傻傻的,他可能在這些事情上看起來傻傻的,不是很聰明、很機靈,但是,一談到甚深空性的時候,你可以感覺到他是真正了解空性的意義。
現在的人是聰明多了,但其實是鈍根性,因為各種疑惑、不相信的雜念愈來愈多。
原因是什麼?
就是因為我們太喜歡在表面上引經據典、咬文嚼字,但卻都没有真正深入抓到要旨。
大師___竹巴昆磊說 “ 根器愈鈍,想法愈雜 ” 現代人真是這樣,表面看很聰明喜歡問很多問題──為什麼是這樣?這個原因是什麼?道理是什麼?
可不可以最簡單快速告訴我它的要旨是什麼等等,但這些没完没了的疑惑雜念,最終都無法幫助我們看到究竟的實相。
再來...
勇氣被認為是一種處於壓力下的優雅,但那其實是一種面對無法改變事實的從容。
真正的勇氣不只是在事情對你有利時保持堅強,更是在事情對你最不利時保持堅強。
為什麼不能讓心從新歸零開始學習,真正的幸福就是不怕失去,『堅持』才能看見人生不一樣的風景。
請記得...快樂是選擇與成功無關!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聖誕快樂!!
已斷的傳承,很難再接!
文化大革命後,出家眾還俗,密宗修行者也很難修行,這樣的災難,是古所未有的!
因為是把密法連根拔起,移往國外,有不少傳承現在是滅絕了,接不起來了!
但時間更是不等人,老一輩的密宗大德又紛紛凋零,僧才不及培養,密續也沒全部講修,這對密法的威脅很大!
老一輩的密宗大德,是很努力的把佛法傳到各地,這大家有目共睹......
前一些日子,至尊___達賴喇嘛的基金會發表了!
嘎當派(綠教)接不上阿底峽的法脈,這是無庸置疑的......
有許多傳承消失(子孫斷絕).....
被消滅(政治或軍事原因)...
更常見的是被併購,因西藏寺院沒錢時,一般會把寺產典當出去,當廟產全部當光光...
又沒錢時,就被債主併購,其實原來的傳承,還是可以繼續修,但要冠上債主老闆的新傳承....變成某某派的寺院!
因此,阿底峽的法脈嘎當巴,在格魯派很常見,因為都被併購了!
---也許是護法不靈跑掉了!
亦或上師沒加持力了...
但....總總原因使寺廟沒錢被購併後,
舊傳承當然可以在原先的廟修習(因不修會破三昧耶戒),
但這新廟...就不是那舊傳承的。
而成為某某派的寺院!
----所以,這種經濟原因也是一種對傳承很好的考驗!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四大教派,大都就是四個併購了,許多寺的最大傳承,這也是經濟等情勢下,優勝劣敗的必然,天意如此...奈何!
近年來台灣有不少,這種搞沒有傳承的復興,想再自立門戶!
敬告:
沒有傳承的復興,想自立門戶,在台灣一個公寓就有中心!
就算每一歷史上消失的派又出現,那是哪門子的寺院呀!
要叫公寓寺嗎?
呵呵......
搞沒有傳承的復興,要把斷掉的接起來...
在同時就算是改宗,說不好聽就是 " 叛教 "!
---客氣點來說這樣原傳承就斷了!
如果搞成了四大教派,八大傳承混著修...
---那對原有的教派是不是腳踏兩條船?
---您與大眾用心想就很明白!
---只要大眾用心想就能明白!
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光怪陸離的傳承,那不都要回去印度與西藏看能接上舊傳承嗎?
看四大派的領導者與一般大眾會說啥?用啥眼光看?
不是光搞一些已斷的傳承再復興,那真把廣大的人當笨蛋!
---這樣可以的話,拿希解派啦、博東派啦,一些已斷的傳承或近消失的傳承,法本再刪刪改改,(還不是原貌)...
那每個人都能當法王赤欽!
每間公寓都是一個傳承!
已斷的傳承,都不該在台灣再接上傳承!
那沒有菩提心可不可以修密宗?答案是:不行!
話又說回來: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菩提心,菩提心是修出來的......
因為," 大樂 " 是眾生所共有,要修密法一般是讓你順水推舟,修得很舒服,而發心是逆水行舟,與自己的天生本性背道而馳,這才是修行!
發心的所依,又分為二:
1.是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所以,當有一個人不在你菩提心的名單中,就要多次數數觀察,想:這人前生一定是我的老母,我們之間的欠債超多!
或是我的妻子、愛人,不然我為何如此討厭他?
2.是修對一切有情生起悅意之相。也就是覺得所有眾生都是可愛的!這一點就更難!
想滿街的眾生都是你的情人,碰上都給他一個微笑!
或是正格的如密法觀想,一切眾生都是壇城眷屬或本尊(這就叫淨相,或是顯空無別,現空無別)
或是,某師父教的口訣:
1)看到每個眾生,第一念頭都說:你好嗎?(現量)
2)第二念頭,心中默念說:媽你好!因為都是我們的親人!(比量)
大部分人,在第二念生起二元執著,覺得他是對我好的,對我壞的,有美有醜,有缺失等,若有分別心,你的無分別智也同時完蛋了!
其實,一個事實是:世上永遠沒有100%一定會對你好的好人,也沒有100%永遠會對你壞到底的仇人!
就算是永遠對你好的媽媽,也會因為情緒不佳,拿棍子打你,出口罵你....不是嗎?
因此,大圓滿的___九住心(九斷法)---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
嘎舉派帕嫫竹巴的 " 俱生合和導釋 " 是以之為九住心最後階段證果的最高必修...
以外道來說 " 住心 ",每個次第就相應四禪八定等天的果位...所以,也就是你今生後世的果!
西藏就有一幅著名的唐卡《調象圖》,所描述的內容就是「九住心」。
透過連環圖示,再配合《阿毗達磨集論》與《經莊嚴論》,我們更能夠清楚地瞭解,成辦「安止」的方式。
道路六彎,象徵「六力」:
聽聞力、思惟力、正念力、正知力、精進力,與串習力......
以調伏大象,來比喻調伏自己的內心......
以火燄的強弱有無,代表「念、知力」的大小......
「九住心」:
1.『內住』──心依止於佛像等任何一種所緣,安住修三摩地。
2.『續住』──持續同一個所緣,安住修三摩地。
3.『安住』──當心已從先前的所緣渙散的時候,心再度專注於先前的所緣,安住修三摩地。
4.『近住』──令所緣逐漸增廣,安住修三摩地。
5.『調伏』──修三摩地時,若生起昏沉的話,透過思惟三摩地的功德,來產生修習三摩地的興趣,心能持於所緣上,安住三摩地。
6.『寂靜』──修三摩地時,若生起掉舉的話,透過思惟渙散的過患,來止息不喜歡修習三摩地,心能持於所緣上,安住三摩地。
7.『最極寂靜』──修三摩地時,若生起貪心和憂愁的話,令其馬上止息,安住修三摩地。
8.『專注一境』──透過認真努力的方式,讓心能按照自己所想要地安住於所緣上,安住三摩地。
9.『平等住』──不須努力,任運而成的,心能完全如自己所願地安住於所緣上,安住於平等住三摩地。
依止安住心的方式「九住心」,心能完全如自己所願地,平等安住於所緣上的,被「輕安」所攝持的三摩地──「安止」的性相。
在止的狀態之下,被觀察自己所緣的力量,引出的「輕安」的樂所攝持的,對自己的對境加以分析考察的智慧──「勝觀」的定義。
已能駕馭,得「止」,身心「輕安」。探求緣空性之「止觀雙運」。
嘎舉認為在這裡是最接近 " 俱生合和導釋 " 的最高階段!
就像:
“ 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
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
日後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
每天走同一條路,去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完成一成不變的工作,相信不少人都是過著這般重複的循環人生吧!
沒有任何懷疑,迴避可能遭遇的風險,不想擔負任何重責大任,只求過著平凡安定的人生就很滿足了……
但真是如此嗎?
現實中真的存在著如此備受呵護的人生嗎?
就算有,也只是幾個小時的錯覺罷了。
一如我們所知,現實中的人生一點都不安穩。
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一天天的「生成」,無論是努力、頹廢、創造、懈怠、退化、獲得、喪失、愛、捨棄、培育、扼殺……
就算停滯也不可能漫不經心地持續著,因為人生是流動的,這就是現實人生。
我們在「生成」的過程中是否要追求更高遠的目標,端看個人選擇。
若不想追求任何目標,就是隨波逐流,不斷被世俗的濁流翻弄;若追求的是安逸,結果就是墮落,步入衰敗一途。
因此,尼采說:
「你所擁有的力量絕對超乎自己的想像,能讓你飛得更遠、更高。
不自我設限,你實現的理想會比想像中更高遠。」
「全心投入工作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因為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會猶疑、慌張、退縮、動搖、不安、怯弱。」
還有...
想要快樂就必須傻,想要釋懷更是要傻...
不讓昨天的內疚與悔恨控制情緒,成為包袱!
因為痛苦悲傷永遠改變不了事實,
流淚也無法創造奇蹟!
更不想再當後悔的奴隸,被過去苦苦糾纏...
因為人生沒有回頭路,我只想快樂的釋懷!
現在,是最公平的起跑點...
往事,卻只是過眼雲煙...
別讓自己為搶不回的過去歲月一再自責,要讓奪不走的現在與未來更美麗而幸福!
再來:
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選擇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其實只要是路,就已經被人走過了,
我們要做的,是應該在別人走過的路上,
比別人走得更久,比別人走得更遠,
走得更久就能夠走出別人沒有走出的距離,
走得更遠就能夠看到別人所沒有看到的風景!
-- 經典一下 --
Merry Mithra Day Everybody!!
Mithra是耶穌的原型,神話比聖經更早,祂是太陽神,從處女出生,12月25日為生日,有 12 門徒,行神蹟,死了三天後復活,禮拜天為祂的祭拜日。
祂的儀式中有象徵式的,喝祂的血和吃祂的肉,宣揚博愛......
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所有的記錄都比耶穌更早。
基本上你能控制的,只有當下你有的東西。
你不能控制過去,不能控制未來,你能控制的只有你現在所有的這一分鐘。
而如何控制呢?
不是持咒,不是把它們綁在念珠上。
只是看著並欣賞著,就是這樣!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失去是為了突顯擁有
人生最重要是:謙虛得只剩下炫耀。
不少人還有閒空去思考『有錢重要?還是開心重要?』的問題,其實這問題就好像在比較著到底是蘋果好吃,還是鳳梨美味。
我不知道哪個比較重要,但,我知道哪個比較有用。
有些人會說錢不是永恆。
但,我會提醒他們:開心也不是永恆的。
而且錢有用的時間,通常是會長過開心好多,好多。
其實,這個問題範圍蠻廣,但,一被問時,就有一個很突出的印象。
這印象大都是粉 " 男人 " 的。
首先發現:香港的年輕一代男生,已經出來工作者,他們給我的氣質是有一個共同點。
感覺上氣場是內收,(不是內斂)。
判斷可能是香港人口太密集,所以自然的把自己的氣場往內收,因為平常要跟很多個不認識的人擠在一起,你不希望你的氣場入侵別人,也不希望別人的氣場入侵你的個人範圍,所以大家的共識就是內收。
也留意生活在台北,同樣年齡層的男生也有這個現象,但台北的人口密度沒有香港那樣擁擠。
這種氣場內收的感覺,有一點點像是烏雲蓋頂,唯一想到的可能性就是房地產的價格:台北和香港的房地產是天價。
想:一個剛進入社會工作的大學生,幾乎一生人是沒有可能,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
在香港和台北,就算是高薪的打工者,也未必能夠擁有自己的房子。
在網絡上有一篇文章瘋傳,是說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台北坐辦公室工作,千省萬省辛苦後,每個月基本上是存不到任何錢。
把心一橫,好像是移居台南還是台中,開貨車。
後來居然能夠買到房子,還每個月都能存到為數不少的錢。
當然,人也開朗了。
可以想像到,進入社會工作後,如果沒有父母支助下,完全看不到自己有能力,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那種無助感,特別是華人的文化也很重視這一塊。
對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雙失的選擇:買或不買,你未來幾十年的壓力都會非常大。
再來...
不少人會做房地產的發達夢:在一個會紅的地段買個產業,短時間內地產起了價,轉了個小圈,賣出去的時候,就已經是轉了個幾十萬。
這就是市場上所謂的 Greater Fool Theory(更大笨蛋理論),市場的價值是由無腦的群眾信念所促使而成。
只要每個人相信地產的價值是只起不落,就有下一個傻瓜會以更高的價錢來買。
但,我看到更多的是有價無市的情況:
永遠要記得價錢是假的,地產起不起價,和你賣不賣得出,或有沒有下一個笨蛋要跟你買是兩回事。
投資,雖然話說要做很多研究,下到戰場時,還是撇不開賭的成份,甩不掉運氣的份量。
那麼,我是在叫人不要投資嗎?
不是。
我是在提醒人,當你覺得你的投資計劃是幾乎無瑕可擊的時候,就是你化身成笨蛋的前夕。
還有:
當一個文字 " 散 " 客,最大挑戰是被更多人質疑與討厭,這幾年真的感觸良多。
只要看見陌生人留負評,情緒難免波折。
幸虧我的記性不好早被訓練過,立刻一夜忘,因此很少帶著雜念來上網 " 波 " 文字。
帶著憤怒與悲傷寫出的文字,就像燒焦的食物難吞嚥,為了防止陌生人食物中毒,一時難過會躲起來,我最喜歡躲進黑暗的網路電影院裡。
然而,在我剛踏入這裡時,卻是好戰人士,想藉條理的思緒與邏輯與人筆戰,來者不拒,口無遮攔。
後來卻發現反抗的戰爭必會導致兩敗俱傷。
或許會有人說,總不能一昧被人挨罵。
的確,無止盡的包容是放縱,也是自我傷害,到底該怎辦?
有朋友說,那就把對方當空氣或是別當人看。
可是依照我過去的經驗,此人會愈罵愈兇,罵到情不自禁,因為人類最恨被忽視。
我是這麼認為的,被人挨罵正是學習「傾聽藝術」的最佳途徑。
若別人不喜歡你,要能接受別人不喜歡你,要先尊重才能自重。
接著,我們有同樣的權利,不喜歡別人的不喜歡,反正他不喜歡你,你不喜歡他,正好打平互不相欠,最終不至於到討厭對方的地步。
如果能化敵為友,是傾聽藝術的至高境界。
當然,更大愛的角度來說,讓對方罵完並且感到舒坦也算功德一件,若以天主教而言這是告解。
不幸遇見情緒壞掉,亂罵一通的陌生人,用不著我來修理,因為我這不是修車廠。
有天,若你討厭我,我不會謝謝你,因為你不姓謝;若你不這麼討厭我,真是謝天謝地,並且謝謝你。
以後,開始接納別人的質疑與討厭,但我不用強迫自己;去喜歡別人的不喜歡,我寧願把時間拿去多喜歡自己一點。
人不能自卑,自卑把自己看得太低,什麼事都做不成;人不能自傲,自傲把自己看太高,最後沒有人能看得起你。
人最重要的是別太關註別人的眼光,不斷和自己比,和自己較勁,讓自己成熟和進步,取得自己的天地。
在別人眼中活自己,永遠是別人眼光的附庸,在自己眼中活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也就是說,依我們的外表,當下未必有觀眾,但我們說話的表達方式,當下卻一定會有聽眾的。
未必有人在看的外表,我們卻如此重視,而必定有人在聽的說話,我們卻不加修飾、很少檢點,只憑著與生俱來的本能,加上成長過程的習慣,就這麼一路說過來了。
有些餐廳、銀行、百貨公司,以及客服中心,都會好好訓練服務人員的音量,但也只限於服務用語,其餘的個人說話方式,公司當然也就管不到那麼多。
我自己的遭遇,是因為小學開始,就被 " 訓練 " 成,要長時間對著鏡子自我演講,檢查自己的表情、手勢。
後來,參加了辯論社又繼續研究:如何在說話時佈下陷阱讓敵手中計,以及如何防範敵手佈下的陷阱。
我是一點也不喜歡這些訓練過程,也極力避免使用那些我曾經學到的、僵硬的技術。
也許就是這些經歷,讓我有立場告訴你:說話是可以練習的......
在練習的過程有點勉強、有點辛苦,但也絕對不會比節食減肥或把臉削尖來得更勉強、更辛苦。
還有一種更好的 " 鏡子 ",就是請那些聽過你講話、跟你聊過天的熟人,坦率的告訴你,他們平常聽你說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畢竟,話...本來就是說給別人聽的。
就像...
管他奔跑還散步,不都是往前嗎?
常聽到話:「從小就是個溫和的孩子,安靜貼心,與一般孩子最不同的特點,並善於思考的小孩...」
我經常懷疑自己的身體裡藏著一個古老哲人的靈魂呢!
因為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來看世界的......
不過說也奇怪,眾親朋好友眼中乖巧無比的孩子,自從上了幼稚園開始,卻百般不得老師喜愛,家人屢屢接獲學校的「故障通報」,頻率之高幾乎讓人手軟。
也很感謝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客訴」,這不但激起我積極尋找方向的動能,也反思了台灣教育的單一性。
是不是只有學習狀況良好的孩子,才稱得上是個好孩子呢?
是不是成績好,人生才有價值呢?
是否每個孩子都得像樣板機器人般符合程序,才能受老師疼愛呢?
認清了這種偏頗的教育觀點,正以一種不可逆的價值長久存在於社會之後,於是我學會改變先前的學習態度...
我告訴自己:「請慢慢走,就算有能力奔跑,那也不代表我不能散步。
這樣慢慢走著,或許能見識更多別人看不見的風景。」
後來,老實說我不確定,是否有誰能認同?不過能確定,找到自己專屬的「風格」了。
就算不被認同也沒關係了!其實,這只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讓自己能心安理得的方法......
我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的不完美。
因為,能坦然地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坦露那份不完美。
年輕時,其實你不會想到自己正處在見證世界轉變的關隘......
即使走了這麼多地方,年輕時,我缺乏足夠的知識跟經驗去理解世界,生命對我來說依舊陌生、模糊。
我的人生很平凡,但年輕時總是不甘心平庸。
年少的放浪,深掘我對生活的欲望,我貪婪的靈魂永遠想要更多,想看更多、想得到更多。
可是,我慢慢發現,那些想要的一切,好像沒有這麼必要。
一天當中,只要有東西吃、有地方睡,我就已經覺得非常滿足。
而我就正走在夢想的路上,一點一滴地消融了,自己對世俗的渴望。
如何克服恐懼、不安?
當你的心愈開放,你就愈能控制你的意識。
恐懼不是一種固態的東西,我們要了解恐懼不是來自於外在事物,且無法傷害我們。
問問自己,恐懼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它的本質是空的不存在的,恐懼是一種心念,是由我們的内在意識,所變化而來的一種現象!
朋友,你今天醒來的時候,是懷著感恩的心情,懷著盼望,還是像個孩子般一樣的耍賴,懷著疲勞和失落,甚至抱怨哭訴著起床呢?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剛好遇著你〉
臺灣人喜歡窩在家談論世界,從經濟、政治、文化與教育、創業談到失業,然而,臺灣媒體又擅長製造對立與仇恨,導致我們經常活在恐懼中,最後只能把憤怒當盾牌來保護自己。
這陣子大家情緒都特別惆悵,心中滿是替下一代的擔憂。
大家都想讓孩子出去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很多種選擇,能走得出去都是機會。
與其待在家罵人,不如去外面的世界探索,創造更多機會與可能。
或許,此時會有人冷嘲熱諷,沒錢哪都去不了,不然又是回頭抱怨臺灣有多差,政府有多爛,某天卻發現自己也爛掉,特別是嘴巴。
以前,總看著臺灣新聞罵臺灣人。
我認為國際觀很重要,語文很重要,不然就是只會在考研補習班裡聽著講師看世界。
有時會開玩笑,若嫌臺灣差就出去看看世界,你遲早會發現臺灣沒這麼差。
國外喝到的珍珠奶茶都沒臺灣好喝,這也是一種臺灣沒這麼差的概念吧......
「走出臺灣,才是真正看見臺灣的好。」
旅行,是為了培養看世界的習慣,希望不要老窩在家談論世界。
很喜歡的一段話:「在走過了長長的人生路後,更有了深刻的明白。」
年少的自己,總把眼光看著別人,總想著只要努力追逐一定可以擁有美好。
漸漸地明白,追逐...是很辛苦的事,也常忘了所謂何事的茫然追尋。
「追求」是從自我的角度考慮,忽視了事物内在的微妙規律,所以常常事與願違。
「吸引」則是從完善自我、奉獻自我出發,順應了天理,投其所好,皆大歡喜。
有人說:
如果從沒有品嚐過溫暖的感覺,也許就不會這樣寒冷。
如果從來不曾離開過自己的房間,就不會知道原來自己是這樣的孤獨。
可是,我說啊...
如果你從來沒感受過寒冷,也許不會明白溫暖的滋味。
如果你從不曾孤獨過,也許永遠只會關在自己的房間。
就像:
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
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
或許,我們要好好珍惜的是這輩子,因為不一定會有下輩子......
人生有著許多矛盾:
人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人們以健康換取金錢,然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人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人們活着,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仿佛從未活過。
人生就是一本長篇大書,你必須有畫出章節的能力,沒有幾個人真懂得生命的節奏需要有所起伏。
太想要風平浪靜,反而會陷入一種過度掌控,以為乖乖的壓抑情緒,就是遵守承諾,以為我控制你、你控制我就是平衡。
是的,醬子也許就是教育部認可的模範生,但這個分數的標準不一定和學校以外的人生一樣。
畫出章節的意思,是可以給個時間做出段落。
這個檢視的方式,也許就是聽聽對方的感受,只要傾聽,不要辯論,更不要想征服。
不論對方說的有沒有道理,都是他的感受,要和他繼續生活下去,都沒有這種耐性,那所說的愛又在哪裡?
這個檢視沒有目地,不是跟對方乞討什麼或控訴什麼,而是要聽了沒有假設結果的傾吐,才會幫助雙方找到純粹的感覺。
檢視之後,設法讓每個結果都是好的結果,就是給自己的心遼闊。
然後,才是全新一章的開頭,你要學習改變相處,不要害怕你的想像超越了你的經驗,也不用擔心離原先的那個傳統太遠,這是你的心,不是大家的娛樂,知道自己自有分寸,需要被鼓勵去大膽想像,因為你失去想像的能力很久了。
不管上一個階段有多苦、多慘敗、多倒楣,那都是上一個階段了。
想,也不會只有一次。
很簡單,就是一張白紙,請盡情揮灑,嚴謹實驗,相信人性就是這麼不完美。
請不要再以淚洗面地抓著,你所謂的「永遠」不放。
為什麼同為人類,男人就不能哭呢?
男生要哭的話,還得要受到別人的冷眼嘲笑。
也許,是千百年來的觀念讓男人承擔慣了,所以...淚,不會這麼容易就流下來,因此能讓男人會流下淚來的,都是對他萬分重要的人或事。
如:
一個在戰場上歷盡過生死的士兵,卻會為第一眼看到的初生子女而流下淚;性格再剛強的男人,都會在父母的喪禮上失聲痛哭。
女生的眼淚包含的總是委屈、不滿、失望,而男人的眼淚就是不捨、感動和愛。
能讓男人流淚的女性,都在他的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份量,亦是因為他完全信任你,才願意在你面情盡情釋放。
男人的確通常都是剛強的一方,但在這樣的男生的心目中,都有好幾個對他特別重要的人值得讓他流下眼淚。
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個的話,好好地珍惜他,讓他在你的懷裡盡情流淚。
男人的強硬是留在外面,而不會對著自己珍惜的人,能讓他在你面前流淚,那你就是他最信任,最重視的人了。
所以:男人的眼淚比女人的更值錢。
別再用不夠完美來折磨自己!
或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揮別完美主義」的實踐者。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有所謂好的工作者都是好人;也不是在國外工作,就能證明自己有夢想,有行動力;更不是拋下工作去旅行,就真的能夠改變人生。
可是,一個對世界沒有好奇心的人,臉書上的打卡也還只是鼎泰豐,一樣吃阿Q桶麵配著味全花生麵筋,所以很明顯地,旅行、出國工作這些事情,本身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而是熱情,讓每一趟旅程都顯得超讚。
如果覺得只要去旅行,人生就會變好,這樣的人不但會鍛羽而歸,還會忿忿不平地說:「旅行有什麼好?根本都是騙人的!結果還不是一樣!」
這樣想的人,其實忘記一個重點「完美就是用有熱度的生命,做你認為對的事......」,而不是...只要踏出這一步出去旅遊,讓人厭倦的上班族生活,彷彿就會像轉開一個神奇扭蛋,從此迸發出一道美麗的彩虹,劃向天際,指引出人生的方向。
或者,你是個相信自我成長的人,說是找到對生命的熱情也好......
總之,請不要再用「不夠完美」來自我折磨,專注將生命花在值得浪費的美好事物上,逐漸變成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再來...
佛法應變成通識教育,能讓初學者省下很多傳統嚴苛的師徒條件,例如:視師如佛、上師所做皆恩的觀念。
只要是跟隨一位對佛法有基礎知識的老師,初學者都能學到佛法知識。
當他對佛法有了解,下一步才可能找到具格老師。
希望大家不是跟著一個傳統,形成一種外在形式或儀式來修行佛法,這樣不是很圓滿。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需要一些感覺,這樣才能很圓滿如法的修行。
禪修技巧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到如何安住自心,跟心互動,而不是被心牽動。
不然,就只是跟著一種傳統。
還有...
在華人的父母,通常孩子表達方式讓父母目瞪口呆的無語時,通常父母就會罵他『頂嘴』,有的會大發脾氣,更有些會動手打人。
原因無他,父母會說這是父母的尊嚴,孩子不尊重他?
但,如果孩子不是無理的反駁你,他只是用講道理或問問題的方式把你問倒了。
你生氣的話,說穿了,就是你不能接受自己比孩子笨。
特別的提醒父母們:如果你的小孩很會講話,能夠找出你說辭的漏洞,導致你無話可說,確實是你比孩子笨。
但,這卻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這證明了,你的基因是會進化的。
你的下一代比你聰明,絕對是好事。
但,華人父母卻視此認為對方不孝、不敬!
難道,你要以後的每一代都比上一代笨嗎?
-- 經典一下 --
網路上有人問我有沒有死後的世界,我不知道。
不過,好幾年前有人問我有甚麼咒可以唸給他的婆婆,因為她已經在醫院裡病得很重。
根據我所知道佛教咒語,很多都可以唸,有紅教的六道金剛咒,有往生咒,或阿彌陀佛咒等等。
不過,當時我給他的建議是唸藥師佛咒。
原因是藥師經裡面的官方宣言是:任何眾生臨死前若聽到有人唸藥師佛的名號,或用手按著亡者的頭頂而唸藥師佛的名號或咒,八大菩薩會他們的誓願來把他帶去淨土。
藥師經中節錄:『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花中,自然化生』
大概的意思是:有人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因為功力不夠的話,臨終前可以自己唸或聽別人唸,八大菩薩會來做導遊。
當時這位網友就上網下載了藥師佛的咒,錄在 MP3裡面,然後用耳機給他的婆婆聽。
那麼,她死後也沒有去到極樂世界,我不知道。
但除了一些人說自己發夢或陰陽眼看到亡靈以外,我相信沒有人是能夠知道他的婆婆是不是去了極樂世界。
不過,據這網友的觀察,他的婆婆臨死的時候,一直聽著耳機,臨斷氣前,雙手伸出來一下,好像要接待人。
(她一邊的手其實好像已經不能動了)手一放下,然後斷氣。
網友檢查她的呼吸,確實已經斷了。
不過,全家人之後的觀察,是說婆婆看起來好像是閉目養神睡著了一樣。
如此,好像是家人看了之後,比較容易放下,覺得婆婆好像是去了一個好地方。
以佛教的觀點,死的時候,最好是清醒的經歷死亡的的過程。
當然,從一般人的看法,最好是睡眠中或昏迷中就去世了。
但,以佛家的觀點,這不是真的善終。
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是藥師佛的咒,它不只是用來給亡者用的,經典還揚言有很多世間的利益。
藥師佛咒 Tadyatha Om Bhaisajye Bhaisajye Maha bhaisajye Bhaisajya raja Samudgate Soha
(他呀他,嗡 白殺借 白殺借 馬哈 白殺借 白殺加 啦炸沙目噶爹 所哈)
藥師佛的梵文名號 : Namo bhagavate bhaisajya guru vaidurya prabha rajaya tathagataya arhate samyak sambuddhaya.
(那摩 吧噶哇爹 白殺加 古魯 外度日呀 帕啦吧啦炸呀 他塔噶他呀 啊日哈爹 三呀克 三不打呀)
(註:我不是藥師佛咒的專修者,只是提供資訊分享者...)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悉(息)解 / 覺宇派
論見概述:
帕丹巴桑傑認為,他所傳授的教法有自己的不同特點,《帕丹巴桑傑與瑪久拉仲(瑪吉拉[腦]尊)傳》記載道:我與藏地僧伽的不同之處在於:
1、帕丹巴桑傑以追求過去果,而分離世間俗人;藏地僧伽卻喜好人間八法。
2、帕丹巴桑傑將不順法轉為道用,以作密宗修持者的特別方便法;藏地僧伽卻以對治捨棄煩惱或無明者。
3、帕丹巴桑傑將逆緣生為助友,作為瑜伽行者之道;藏地僧伽卻以惡境逃避。
4、帕丹巴桑傑認為慾望是煩惱的根本;藏地僧伽卻不修法而修福澤。
5、帕丹巴桑傑認為修持或修煉的教授秘訣來源於癡語;藏地僧伽卻以黑字充滿器具。
6、 帕丹巴桑傑認為聽聞的目的是為了調伏,以求溫和善心;藏地僧伽卻以習法作為增加傲氣之力。
從息解派的這些特點不難看出,息解派不直接逃避和否定現實,而是將現實生活中的生老病苦等諸煩惱,以利樂相識,將逆緣轉為道用,作為助友,並通過它來認識心性,瞭解境義領悟事物的空性,從而捨棄世間的所有貪慾、斷除無明煩惱,息滅痛苦,成就正覺佛果。
但是,息解派最終強調的是事物在本性的「虛幻」和 「空」而不實,體現了般若「空」的思想。
覺宇派的教法,主要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為宗義,結合大手印覺法修持的一種法門。
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來斷滅自利心,以般若性空來斷除我執——人世間一切苦惱的根源。
故覺宇派的教法,又稱般若波羅蜜多魔之覺宇法或大手印覺法(phyag-rgya-chen-mo-gcod)。
覺宇派的教法,據藏文典籍《宗教源流史》記載道:「覺宇派教授之實質,乃以般若波羅蜜多隨順密教而修行,該宗派對待世間萬物的態度和方法,有別於其他諸宗派或他人,覺宇派認為,由於人們不能認識「我執」之故,特別注重或愛戀個人的享樂、名利、權勢和地位。
而且對待給自身利益造成危害的所有人、及餓鬼非人等,往往力求於猛咒式咒術等,以忿怒驅逐,退轉厲業——諸魔。
而覺宇派對待諸魔,即不利於自身的所有人和非人等,則是以慈悲和憐憫之力,將他們召引為眷屬眾。
覺宇派注重供養施捨,上至佛法僧三寶,下到六道有情眾生,尤其是那些遭受厄運的男男女女和威脅性命的兇惡、恐怖的餓鬼,及非人等,均以豐盛之資財供養、佈施,而且以一種獨特的施捨法,把人體觀想為「食料」,即餓鬼、非人等食料或食飼加以供養和佈施,從而斷除「身體」之「我執」。
並認為以慈悲和憐憫執受惡魔、非人等,以及從「熱血肉」 調伏、教化,並可獲得無上之菩提。
(一)、大手印覺法
大手印覺法,專指覺宇派修持的一種教法,是覺宇派的基本教法。
它不同於藏傳佛教其他諸宗派,諸如噶舉派等修持的「大手印」。
瑪從拉仲將一般意義上講的「大手印法」分為:正法大手印,業之大手印,三昧耶大手印,樂空大手印和明空大手印等。
具體而言,由情器世間所攝的諸法,就其本體或元始而言,皆無自性,即自性空,因此,其自性為空性者便稱作正法大手印或法印。
如果瑜伽行者能對此義理解,對「空」純熟,且能使「空性」轉為道用,便可發揮脈、風息、明點之輪的作用或功能,並通過依止有學問的智慧母,將大樂轉為道用從而以大歡喜增強體力,這便稱作業大手印或業印。
諸如這樣的瑜伽行者,以隱閉的方式並通過與外在實行 之三昧耶不分離的途徑,修持驗證所有功德,這便稱作三昧耶大手印。對諸如此類不貪戀殊勝大樂,從而流露出空性暖流,這便稱作樂空大手印。
諸如這樣的瑜伽行者,因斷離煩惱染污或所有覆障之故,證悟一切現分,不實而空,猶如夢幻一樣顯現,這便稱作明空大手印。
藏傳佛教覺宇派修持的大手印覺法,則是依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空性大手印與內無上密教二義和合而進行修持或修煉的一種能斷大手印。
覺宇派的「大手印」,其中 「手」指所有境現分,「印」則指由於所有現分境或顯現境本體元始,本性皆無自性即自性空,所形成的內大空之現分和自性不實之空的無別雙運。
所以覺宇派認為,此亦是位分境外之大手印。
就覺宇派而言,如果瑜伽行者通過證悟內、外二者「無我」, 並運用使得風心攝入中脈之道之力,從樂明直穿的殊勝修煉中,明鑒過去、未來和現在三世,從而增長 善識諸法的光明,同時依賴講、辯、著貫通無阻或嫻熟等果位的若干功德資糧之光明,教化眾多芸芸有情,具備能做此意義事之強大能力,即可稱大手印。
因此,諸如這樣的瑜伽行者,即稱大手印覺巴(意即大手印能斷者)。
諸如這樣的教法,即稱大手印覺法。
覺宇派修持的大手印覺法,就具體而言,可區分為外、內、密與本體性或真實性四行相,四行相又有各自的斷除之境或斷除對象,即四斷除之境,其中,外之斷境,為 「年巴」即各種凶煞類。
內之斷境,為疾病和妖魔。
密秘之斷境,為諸分別生受。
本體性之斷境,為三毒,即貪、嗔、癡和五毒,即貪、嗔、癡、慢、妒。
攝收四斷境的方法是:瑪久拉仲認為,若能分離貪戀、愛慕、可攝收「外」之斷境鬼神等。
若能分離利、害之意想,可攝收「內」之斷境病魔等。
若能分離善、惡心住所緣,可攝收「密秘」之斷境諸分別。
若能分離心之根本,可攝收諸本體性。
但是,四斷境的攝收,定斷或決量及圓成,均由瑜伽行者在其修持過程中依次逐步修行而完成的。
如果修持者對所出現的鬼神之各種恐怖幻術或神變,毫無畏懼,則獲「外」之定斷位即決量。
如果修持者對所產生的任何疾病、痛苦、煩惱,能以「業」識知,即獲 得「內」之定斷位。
如果對所生起的任何分別,不論好、壞、不起分別心或心不思慮,即獲得「秘密」之定斷位,如果對內外出現的任何各種欲樂,能分離「我執」,則獲得「本體性」之定斷位。
四斷境的圓成位,每一斷境可分為上、中、下三個圓成階位,其中,四斷境的第一圓成階位,即:如果對所顯現的任何各種不同幻變或神變,能以平靜心相持,則為證得』外」斷境之第一圓成位。
如果對鬼神所示現的各種恭敬、信奉、能賜施各種悉地或成就,即證得「內」斷境之第一圓成位。
如果對疾病、妖魔,分別以和靄公 平相待,使身心安寧,即證得「秘密」斷境之第一圓成位。
如果以慈悲和憐憫,出離、厭離無常煩惱,且能信法入法,即則證得「本性」斷境之第一圓成位。
四斷境的第二圓成階位,即:如果對所產生的任何恐懼、畏怖,能分離危險、駭怕,即證得「外」斷境之第二圓成位。
如果對所產生的各種疾病、妖魔和痛苦煩惱,能自行寂滅,即證得「內」斷境之第二圓成位。
如果對所產生的五毒等任何煩惱,能從自地解脫,即證得「秘密」斷境之第二圓成位。
如果能分離內、外一切之「我執」,即可證得「本體性」斷境之第二圓成位。
四斷境的第三圓成階位,亦是四斷境的最高圓成階位,具體如下,即如果能威鎮殘暴、惡毒的幻變和大恐怖,即證得「外」斷境之第三圓成位。
如果對所產生的疾 病、煩惱、妖魔等任何災害和罪惡,能分離「我執」,即證得「內」斷境之第三圓成位。
如果對所產生的任何逆緣、災難不幸,能以助友待之,或示現為友,即證得 「秘密性」斷境之第三圓成位。
如果能現證「無我」本性為自性空,法性無垢無味自性空,即證得「本體性」斷境之第三圓成位。
總之,覺宇派大手印覺法認為,只有證悟心之自性,才能威鎮「外」斷境之「煞」地,從而斷除各種恐懼。
只有分離慳貪,愛戀之執,才能鎮服「內」斷境之病魔,使得身心安寧。
只有分離「是」、「非」算計,才能威鎮「秘密」斷境之分別,從而安住心性,斷除一切煩惱痛苦。
只有分離偏心或偏離之心,才能鎮服世間一切,證悟世間諸事物「無我」,所有一切「自性」皆「空」,世間萬物並非實有,並不存在真實的實體,因而也就無自性可言。
產生所有煩惱之總根源——「自我」,也隨之斷除。
這就是覺宇派大手印覺法的內在含義和修持目的。
(二)、四魔覺宇法
「四魔覺宇法」,是瑪久拉仲依據帕丹巴桑傑之舅父聖天的《般若波羅蜜多秘訣》,並結合自己獨特的實踐而創立的一種教法義理、四魔覺宇法,亦可稱作四魔斷境法,是覺宇派教法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教法義理之一。
覺宇派認為,「我執」是無明的根源,它像「魔」一樣非常可怕,倘若不斷除「我執」魔,它的侵擾就會不斷。
覺宇派所說的「魔」,並非一種體大而十分恐怖的實體,它產生的根源是「自我之心」。而四魔覺域法,就是針對「自我之心」,把「心」作為「境」或「對境」, 並分別為「四魔」而修持的教法。
具體如下。
覺宇派四魔覺宇法中的四魔分別為:有礙魔、無礙魔、喜樂魔和執著魔。
其中:
1、有礙魔及其斷除法
有礙魔,是一種依賴於外在之境,即外在客觀物事物,並由感官或感覺器官產生的魔。
覺宇派認為:當外在客觀事物成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等感官把握和感覺的「境」,或者對像時,所產生的善、惡、貪、厭等感覺,是以破立,即否定和肯定來辯識、見識的,故稱之為「有礙魔」。
關於有礙魔,瑪久拉仲解釋道:「當眼根觀見『色』境時,以善、美之『色』,會產生貪著、愛戀之感;對惡、醜之『色』則會產生厭惡、憎恨之心。
以此類推,由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諸根所識的聲、香、味、觸。
如果各自的境或對象是美的、善的,便產生貪著、愛戀之感,反之,是醜的、惡的,則生起厭惡、憎恨之心,故此,謂之為『愛、憎二取(執)之魔』。
由於這種在諸感官之境中真實存在,而就此生起的貪著,愛戀、憎惡,已真實地掛礙,牽制諸根,即各感受器官遂侵犯了眾生有情,且構成束縛世間有情,即輪迴流轉之基因,故此,謂之為魔。
因為它已掛礙,牽掣了實有的善的,或者惡的外境對象,由此成為魔,故又稱之為有礙魔」。
覺宇派認為,各感官或諸根所識,所感覺的境或各種對象,也就是說外在客觀事物,不論善惡,凡是由此產生,生起的所有一切感觸,或者感覺,諸如貪著,愛戀,憎惡等等,都是魔,即都是侵擾眾生有情的煩惱、痛苦,是覺域派斷除的對象。
如何才能斷除有礙魔,即由諸根與客觀存在相觸所產生的善、惡、美、醜的各種感覺或執著。
瑪久拉仲認為,就根識所觀見的外在對象,即「色」而言,本體本無自 性,它顯現的只是一種「假有」,實際上並沒有能夠構成「我」,並非真實存在。
因此,對這種「假有」所執的貪著,或者憎惡,也是虛空的,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能以此,即自性空觀想修行,就能斷棄對「假有」所執的貪著、憎惡等,並從「色」境中獲得解脫。
同樣的道理,耳識的對象,即境,是聲音,鼻識的對象是香,舌識的對象是味,身識的對象是觸,就聲、香、味、觸諸境而言,本體本來就沒有自性,即自性空,諸根識之境顯現的只是「假有」,所以,對諸根識之境產生貪著、憎惡等,實際上是虛空的,如果能以自性空觀想修行,即可斷除對諸根識之境所生起的貪著,憎恨等感情,從而從諸根之境中,獲得解脫。以達到斷除一切有礙魔。
2、無礙魔及其斷除法
無礙魔,是一種不依賴於外在客觀對象,而是由自心分別善惡,並以善為神,以惡為鬼的魔。
它與有礙魔的不同之處在於:有礙魔是由感官感觸的對象而產生的;而無礙魔則是由心境或分別心生起的善惡分別而產生的,有礙魔產生的根源是外在客觀對象,即外境,而無礙魔產生的根源是內在心境,即自心。
用瑪久拉仲的話來說:「心,即無礙魔。」
瑪久拉仲認為:「所謂無礙魔,它雖然在根識之境中不真實存在,或親自顯現,但是在自己心中卻能生起諸種善惡分別。
而且把自心生起的恐怖、畏懼,謂之為鬼,並以鬼為惡;如果心 境清淨,生起快樂,愉快,則謂之為神,並以神為善,如是在心中執善、惡二分別。
因此緣故,心變得雜染不淨或煩惱。
然而,對這種煩惱雜染盡管不真實掛礙,而使其倘不成為實境,但是,它對不善之業必定造成轉移,潛流的侵害,故此,謂之為魔,正因為它倘未成為真實之境,亦不真實掛礙,所以,稱之為無礙魔」。
這就是說無礙魔,不是與感官對象,即外在客觀存在直接發生關係,或者直接掛礙而顯現、生產的,它是發自於自己內心,即意根的諸種思慮。
由於無礙魔來源於自心,是心所創造出來的,而不直接接觸感官或諸根認識的對象,故此,謂這為無礙魔。
無礙魔以善、惡二分別相執之,並把意根發起的快樂,認為是善,而謂之為神,則把意根發起的恐怖,認為是惡,以此為鬼。
因為自心中執有善、惡,神、鬼二分別,自心或意根就自然變成雜染煩惱。
這種雜染煩惱之心, 對善業且能產生障礙,故此,謂之為魔,成為覺宇派斷除的對象。
如何斷除無礙魔?
瑪久拉仲在她的《般若波羅蜜多秘訣覺宇教理佛言大品》中說道:「認為神善,並以神相執;認為鬼惡,並以鬼相執的這些所謂的神、鬼,就是心中生起的慾望,恐惑等諸意念,實際上不過是自己的魔生起於自己,除了個人的自生心之外,它的發起不涉於彼他任何事物。
正如《法性廣大淨信》中所言:『任何意念皆為心之發生 』它好比平靜不動的大海,能掀起萬頃波浪等,如是這樣體悟的士夫,就不必造作任何意念,僅從自地便可破滅,斷除所有意念,即無礙魔」。
瑪久拉仲認為,以善惡神鬼二執的心性,本體無始並非真實,它沒有自性,自性空寂。
心中生起的善惡神鬼的分別,實際上就是這個自性為空的心的產物。
如果能體悟到這一點,自己的心就能持於清淨狀,由心生起的各種慾望、恐惑和思慮等,將在其中自行斷滅,就像平靜的大海中掀起的波浪,最終在大海中消失一樣,斷棄心之執著, 使心身置於安寧自如狀態,無礙魔便在其中得以斷除。
3、喜樂魔及其斷除法
喜樂魔,產生於自心貪著的各種事物,諸如名利、權勢、錢財、功德等,對這些事物生起的愛慕、貪戀以及自心貪著的各種事物得到滿足,而由此內心生起的快樂,喜悅等,覺宇派稱之為喜樂魔。
瑪久拉仲認為,不論是共同的喜樂魔,還是殊勝的喜樂魔,皆來源於理念幻化的心。
這種心緣起於對名利權勢,家眷財富的愛慕、貪著,以及對各種成就,諸如親見本尊神,修煉獲得驗證,夢有先兆預兆,能調伏眾有情,鎮滅各種疾病等一切成就的執著和渴望。
因為由此生起的歡樂、喜悅可以滋生傲慢,矜驕之故,遂習成為解脫道的斷障或魔障,因此,謂之為魔和喜樂魔。
喜樂魔有又共同魔和殊勝魔之分,共同魔中包括由傲慢心滋生的喜樂魔,以及對福澤財物發起的敬逸魔,對名利敵友發起的慾望魔和對子女配偶家眷發起的歡喜魔等。
怎樣才能斷除這些魔呢?
瑪久拉仲認為,不論這些共同魔給我們提供什麼樣的功德,如果一個人具備心境不二的明智,他就不會把這些功德持為常有。
應該意識到這一切只不是虛幻的夢境,本性不存在任何貪著,它就像美麗的外表在顯示自己美麗,實際上就是自生裝飾或包裝自己。
因此,對這一切並不值得生起矜誇之心,假若既使生起矜誇,傲慢之心,那也只不過是理念虛幻的執著所造成的。
倘若能認識和體悟到所有功德都是虛幻夢境,虛而不實,一切皆無常,並以這種無執清淨的本性行之,即可斷除所有共同魔。
殊勝魔,是相對修行者或瑜伽行者而言的,它表現在道和果位兩個方面,一般來說殊勝魔分別有:正見離戲論,即空性見生起的快樂修平等性生起的快樂,行無分別生起的快樂,入修持道生起的快樂等。
瑪久拉仲認為,這些快樂倘若被瑜伽行者稍許在境中受用,就不能進入正道而成魔之業。
如果瑜伽行者能意識到正見、正修只是在暗中表現外,不完全在心中所作,但在心中會生起不滅的種種意想。
對於各種意想,只要瑜伽行者不改變自己正見的思想觀念,能使生起的諸種意想改變成現示平等,不偏不倚的空性,從而斷除不正見果位之魔。
亦復如是,倘若瑜伽行者能意識到所有一切是自性心所造作的,這樣修行者既使不去修持,也能分明心中生起的任何意想,並不改變其義,完全領悟,自地解脫,就像在燃燒的酥油燈中放入酥油那樣,溶化於其中,不修持便獲得靜慮,即殊勝修持,遂不正修果位之魔由此斷除。
倘若瑜伽行者能使自己的正行從中自我解脫,就不必專門正行,亦不必執平等為對治。若能意識到所有魔都自生,自己就會無礙無阻自我解脫。
若是證悟殊勝,正行就必無遮。
但是,不得修不悟之行,應該按次第加持,依次正行,最終獲不行而行的殊勝正行,這樣即可斷除不正行果位魔。
瑪久拉仲認為,倘若瑜伽行者不作任何修持,而修煉實踐,這也是一種修煉,它是一種學問、知識、明智的修持。
這種修持在實踐過程中,不急求功利或急功近利,而 要依實踐或長期的修煉求得正實義或正確義。
不旁取、近取無所生或不生,依此修持,故謂法性修持。
又因為明智在現分境中斷除之故,明智在境中便能得到無貪著的修證,即入解脫或涅槃殊勝道,從而斷除不入修持道果位之魔。
4、執著魔及其斷除法
執著魔,是上述三魔,即有礙魔,無礙魔和喜樂魔的總和。
覺域派認為,由於對客觀對象的執著,而生起了有礙魔。
如果能體悟到由於客觀對像所生產的諸貪嗔之根源 是執著,並在體悟中自行斷滅執著心,即可斷除對客觀實體的執著,即無明。
就是說可斷除有礙魔。又如無礙魔的五毒等雜染煩惱,以及對不見之鬼生起的恐懼和對不實之神生起的各種希求等;又如喜樂魔的對諸功德生起的快樂、傲慢、矜誇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於執著而產生或造成的。
因此,瑜伽行者應該意識到所有一切 只不過是自己所幻化的,並非真實存在。
倘若瑜伽行者能在自地解脫諸種意想,諸如貪嗔、愚癡、傲慢等,便可斷除執著之根本,並從地獄、餓鬼、牲畜、人等流轉 輪迴中解脫,從而獲得別別分別、成就、平等性、自我解脫等各種智慧,具足這種見、行的瑜伽行者,必使諸魔或執著魔在無執空性中,徹底斷除。
覺宇派認為,斷除四魔,所有一切煩惱痛苦便無從生起。
瑜伽行者,如果能斷除我執,並從根本上分離四魔,就不必專門修習正覺果位,即獲現正覺,便可成就利樂事業,使眾生有情獲得解脫。
總之,四魔覺宇法著重宣揚了《般若經》的「無分別」、「空」的思想等,認為所有的外在客觀事物或現象,不過是人對這些事物的虛假不實的「分別」或「執著」, 實際上不過是「假有」,並非真實存在,是人的主觀意識中的假象,是一種夢境般的虛化,是自身的幻化。
因此,人對世間所有事物的認識,都是虛妄而不真實, 「夢幻泡影」,而非真實。
只有通過《般若》「無分別」來把握事物的「實相」,即「諸法實相」,才能斷除「我執」,對世間萬物無所執著,不為事物的假象所迷 惑,不為世俗的苦樂,功過所妄癡,從而證悟「性空」,自我解脫。
如上所述,對覺宇派的基本教義作了扼要的論述。
由此可以相知,覺宇派教法義理的中心,在於宣揚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虛幻無常,是「自我」幻化出來,只有斷除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源「我執」,才能消除』無明」,從流轉輪迴中得到解脫,證得性空,進入涅槃境界。
由於覺宇派之教法,主要源於廣、中、略三品《般苦》和《集經》等,所以瑪久拉仲又稱其教法為「大中觀」。
她認為一切法,皆集於心性中,如果能識心性,便可通達一切法性,故為』大中觀」。
瑪久拉仲又稱其教法為 「果位正法大圓滿」,她認為聚集世間萬物有寂之一切法,皆成就或圓滿於心性之上。
因此,若能識知心性本義之圓滿方法,則為成就一切法義,故為「大圓滿」。
只有通過修煉,證悟性空,才能徹底斷除「自我」和「自身」,即「心」、「身」的所有「執著」,即「我執」,獲得自我解脫,即生成佛,達到佛的境界。
另外...
我是一個喜歡音樂、電影、旅行的平凡人。
喜歡笑,那不代表就很樂觀,有可能還蠻壓抑的。
遇事常說不要想太多,卻是在矇騙中自我安慰,卻偏偏說是很樂觀。
一個有正向能量的人。
是,清醒的接受人生的苦痛。
是,沉靜的面對自己的逆境。
但同時,在不平順中,卻仍然不斷的,用愛,來消弭人世間的不幸;用欣賞,來感受細微的美好。
當平凡人的好處是,脫口一些不中聽的話語,被人批評與指教時,可以不帶自責心的抓頭向人賠不是,因為非專業人士嘛!
就像路邊乞丐被人罵窩囊,只會搔耳朵當做蒼蠅飛過,最後還是會帶著職業道德請對方行行好,給個銅板也好。
身為一個專業的平凡人,我想大膽的說:「生活中不能沒有音樂、電影與旅行,當然還有書本的閱讀,金錢最為次要。」
因為「錢先生」很挑朋友,少有機會與平凡人深交。
至於音樂、電影、旅行、書本,經常把平凡人當摯友,陪著我們渡過難熬的苦日子,要教我們苦中作樂的藝術。
有機會在世界上的走走停停,去了所謂的落後國家,發現窮人活得自在又開心,反而是活在富裕世界的假窮人最不開心。
真富人活得開心與否,我仍一知半解。
然而,窮人有了音樂、電影或閱讀,離富有也就不遠了。
這種富有不是大魚大肉,而是「知己知足」。
覺得自己不貧窮,即是富;覺得自己不富有,即是貧。
雖然這樣的邏輯既愚昧又膚淺,賺錢、國籍政治問題看似重要,但它如生命的浮雲,虛實難分。
我們都是來地球到此一遊的平凡人,必會曲終人散,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拚命讀書工作爭取自由之餘,多聆聽點音樂,多看些電影,多走些國家,多閱讀幾本書,減少貪財的慾望,或許才能在平凡的苦日子中創造甜味。
活在一個人人都想當超人的世代,愈能享受平凡,愈是不凡。
就像:
在佛法裡,唯有專注帶給你某種喜悦和放鬆時,那才是專注。
如果一個精神狀態没能够給你喜悦,就算它看起來像是非常集中精神,也不是真正的專注,它只是執迷,這二者僅有一線之隔。
再來...
如果你為了要有神奇的能力,而願學佛、成就菩薩,這是不正確的動機。
正確的動機是為了要利益眾生而欲成就佛果。
神跡只是個副產品,它只是證悟道上發生的一些事,並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
如果你為了要有神力而學佛,那是又錯誤又浪費時間的事。
還有...
當談到修心、調伏自心時,很多人會帶有誤解,認為「修持」代表就是放棄俗務、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
另外的誤解,則是認為修行是在「壓抑痛苦」,當心中過於痛苦時,就以修行來壓抑等等,這些也都是對於「修行」的誤解。
「壓抑」並是不正確的修行方式。
如果你看到境界在内心中起伏,而不去執著其過程,透過正確的修行,了解事物是如何生起與逝去的,你就可以只保持覺醒:而讓它們隨其自然。
這就是...為什麼嬰兒的笑容會如此動人?
因為單純,就是單純高興,沒有一點做作。
為什麼孩子的讚美會令人開心百倍?
因為單純,就是真的喜歡,不是為了討好。
如今,我們都曾經為了找回那種單純,而跌得頭破血流......
前塵往事太沉重,簡單的,就卸下包袱,讓心自由。
當習慣於異常時,就會變成正常;當正常不常出現時,又變成另一種異常!
這輩子也可能不會再相遇,但我並不遺憾,因為我們都在那路上,等到空間、時間與方向都對了,遲早會再相遇。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拿著別人的地圖,怎能找到自己的路
至今,如果遇到人生重大問題,都鮮少問別人意見,都盡量自己去找答案,因為別人給的答案不一定對自己的問題有效,所以我除了思考、研究、觀察、實驗之外,還會大量看書,讓自己成為自己問題的唯一解答者。
有一句座右銘:“ 自己的書單得自己找,因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看著菜單為自己點菜,而不是照本宣科吃別人推薦的東西。”
辛棄疾有句話,“ 事無兩樣,心有別。”
人面對的最大困難始終是自己。
有時候是一根羽毛落下來就不行了,有時候泰山壓下來都沒問題。
人的耐性比想像中的還要強,但,有時候卻會因為一句話,而脆弱得令人難以想像!
但也因為一句話,再次鼓起勇氣,站立堅強……
當你說一聲「已經放下了」,口不對心是正常的,直到有一天,你不再提任何與其相關的事,代表你是真正的放下了。
人生似乎沒有答案,因為答案在你心中,沒有人能為你解答……
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成事實的。
用自己的心去觸摸人生,用自己的雙眼去解讀人生,用自己的經歷去體會人生真正的含義。
人生總會有許多磨難、坎坷、失意。
然而,人生中不論是逆境的傷悲,或是順境的快樂,一切都會過去的。
我們不必活在過去的因緣裡,也毋須活在未來的盼望中;我們不做過去與未來的奴隸,而是要活在當下的理想事實裡。
重要的是,我們在自卑跟羨慕中,能不能彼此找到一條路,互相依界雙方特質共同去開創一條路,或許這就是真諦。
別老是羨慕別人,你也要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
別老是自卑不如人,其實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取代的好。
但這個好,你要自己知道。
一直覺得很孤單,心裏藏着許多傷口,害怕被誤解所以一直掩蓋着,直到知道其他人心裏其實也有傷口。
但最終會失望的發現,每個人的傷口都不相同,有深有淺,誰也安慰不了別人,理解不了別人,只好沉默着把它們再藏起來。
於是,變得比從前還要孤單。
因為我們都需要有自我療癒的時間與過程……
情緒需要一個安全發洩的出口,不控告別人也不傷害自己,流完淚之後,擦乾它!
有時候覺得淚水是世間最不需要強忍的東西,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堅強,但總有忍不住的時候,後來才明白堅強只是一種內心的感受,愛哭不是不堅強,哭過之後還能站起來,能清醒地明白該走什麼樣的路,做什麼樣的事,我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人。
千萬不要做意見或是現成答案的乞討者,請做自己生命的拓荒者,請去探尋自己知識與智能的上游,如此你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走出不一樣的第一步。
因為只要開始掛念著想去哪兒,想去哪看看,想去哪探險。
心就容易不安,彷彿被某股力量綁架,急著要脫逃。
希望大家知道:修行的重點是改變自己的心,所有的改變都是從心開始,不是外在的改變。
不然只是會說自己學佛、學佛,說自己是佛弟子,但若没有抓到要點,只會光嘴說,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現在欺騙自己,不要到死的那一刻都還在騙自己,那就太可惜了。
有一位修行人曾經對佛陀說:這一世的家人和朋友,就如同在同一家旅店住宿的旅客。
短暫的相聚之後,是長久的很多世的分離。
這是多麼地令人悲哀啊!
佛陀說:這是財富,非常寶貴的財富啊!
對於我們的存在而產生的悲哀是了不起的財富啊!
它讓我們產生出離心。
讓我們想出離輪廻的苦。
或許,「人生旅行」就是這樣吧!它從來不會順著旅人的意思走。
我們總是將自身堅持為我,把自己關在自己一手打造的監獄之中,然後讓自己的親朋好友在狹小的環境内走動,與眾生毫無互動的活著......
本應砸碎我執的手銬和脚鐐,而現今即使已經蹲坐在牢中,自己却絲毫未覺,我執的監獄,可說比世間的實體監獄,更為閉封,更為恐怖。
人生該怎麼抉擇?
不用想,不用管,自然而然!
隨著年紀增加,漸漸懂得隨遇而安....
但也不要只是 “ 過一生 ”,要用感恩、真誠、無懼、樂觀的態度來引領你的一生。
那,你的人生就不會再有遺憾。
如果我們能把所遇到的問題轉變為修行的道而修行的話,我們不必特地尋求修行的順緣,所出現的問題自然會變成修行圓滿的因緣。
現在很多人喜歡學習禪修,身體坐直,手持定印;但是,真正禪修的要點是什麼呢?
就是認識自心動機的善惡而作取捨。
因此,禪修的入手處就是觀看、審查自心。
就像...
因為有怕跟不上別人的心態,所以才會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人的生活也一樣,許多人怕跟不上別人,所以看不見真實的自己,於是過著以錢為重的生活,希望幾歲時可以買房,幾歲時換更好的工作,然後換更好的房子,或是買股票,最後希望能到國外,過一個中產階級、高品質的生活。
在這些人眼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以錢來計算,所做的事情,都是「我不要比別人少」。
在這種追逐物質的慾望下,很多人沒有了生活,也不要生活,對他來說,有錢就是生活,搶到了錢,生活就很扎實了。
但這樣過日子,又可以得到什麼?
整天汲汲營營地追著錢忙碌著,累到不行時,再花大筆鈔票去買名牌精品,做全身按摩舒壓,再有錢,也只能這樣用。
但人真的能這樣 " 使用 " 自己嗎?
因為心不真實了,所以才會去找那些不真實的事情去做。
在我心中,寧願人生可以比一般認為要達到的再少一點,好比有人的潛力可以賺到幾億,但我只要做到夠生活就好了,不用事事做到極限,這樣就會有多餘的時間與心,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什麼又可以不需要。
或許在有些人眼中,我的生活缺乏成就性的目標。
但我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知道自己的身分,自然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
不用金錢來定位自己,讓自己一開始就不陷入麻煩,也就能有欣賞人生的餘裕。
再來:
就算阿基師真的出軌,我們還是要相信世界上有真愛的存在!
經典金句分享:
『對男人來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會性無能,兩者皆可抛。
坐擁十個如同死魚的女神,不及一個失控強姦你的蕩婦!
純粹情慾 —— 是那些壞女人和色男人都不肯說出口的 " 性 " 福!』
所謂愛情,並不是找到那個完美的人,而是在愛的過程中,發現對方不完美中的完美。
注意:台灣就是喜歡用下體,控制媒體的一個社會現象!
說那些所謂 " 官方 " 的場面話,就是想繼續再 " 馬扁 " 你!
這股複雜的思緒,目前還在作用中……
來源:網路……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你累了嗎?
人生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到底是幾歲?
我反覆思考這個問題,回憶和時間不斷朝著過去奔跑,越想越覺得好笑,原來,過去的自己,對於變老這件事情,那麼畏懼。
但畏懼是一回事,歲月並不會因為你畏懼而站在原地不敢動,所以害怕變老的畏懼,變成毫無用處的多餘。
有一天,在偶老娘家,見讀國中的姪子從外面玩回來,一回到家,所有東西丟在地上,整個人趴在沙發上,好像一隻扁掉的壁虎,孱弱的聲音,嘰哩咕嚕不曉得嘮叨什麼,仔細一聽,才聽清楚,13歲的他,竟然哀嚎著,「我老了,走不動了!」
一個國中生感嘆自己老了,這事情真有意思,人啊,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到底是幾歲?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覺得六年級的學生好老;國中的時候,覺得同班男同學暗戀的高中學姐,明明就很老;曾經也有醬想過,如果不趕在28歲之前結婚,好像就來不及了。
什麼事情來不及,也說不上來,類似青春列車就要離站,再不上車,就永遠等下去,等到廢站,連普通列車都不停靠。
30歲開始擔心40歲,會不會來不及?
40歲之後,想說自己看起來應該比同年齡的人還要青春吧,不斷麻醉自己是娃娃臉應該沒關係。
快50歲的時候,赫然發現「年近半百」原來說的就是自己,而且不是「近」,是「已經」,快要完成式了……。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是逛百貨公司的超市,被熟食攤位上試吃的工讀生叫「阿桑」?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是買衣服的時候,拿起一件花格子襯衫或合身T恤時,店員猛然問「是自己要穿的嗎?」明明沒別的意思,卻像萬箭穿心。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是發現頭上出現一根白髮,而且第二根和第三根相繼出現的間隔越來越短......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是過去只要挑M號的衣服都沒問題,現在連XXL都覺得腰好緊,大腿好繃,然後默默在心底OS,你們這些成衣廠商都只會打瘦子的版型,這還叫做專業嗎?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是看到年輕時期喜歡的偶像明星被媒體雜誌取笑身材走山容貌崩壞,而那位偶像的年紀竟然比自己還要年輕幾歲,所以自己也走山崩壞了嗎?真不想承認。
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到底是震驚、還是認命、還是乾脆束手就擒啊,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那是一連串詼諧的黑色幽默喜劇,畢竟我也算是老到某種階段了,才有膽量氣魄跟足夠的厚臉皮,敢大方揭露這些面對青春不再的證據,且意識到自己已經是個「完熟的老人」,甚至覺得有眼袋、細紋、贅肉都不必費事去處理了,那就跟定存利息一樣啊,欣然收下即可。
但好像也不是一瞬間感覺變老,有可能是慢慢累積,譬如:發現自己好像已經快沒辦法從盤腿坐姿一躍而起,或是漸漸發現上下樓梯沒辦法如過往那樣蹦蹦跳跳,走路常常踢到尖物或石頭(意思就是很容易踉蹌),手拿東西會不經意掉在地上,即使是很普通輕微的口水吞嚥都會嗆到,眼睛好像很容易感覺沈重痠痛,肩膀突然就變得僵硬彷彿是鬼片裡面的疆屍……諸如此類的身體警訊!
話說...
「這傢伙明明就很年輕,為什麼看起來這麼老?」
「這傢伙明明這把年紀了,但為何看起來很年輕?」
褒與貶,刀刀見骨,無論哪一種說法,放在自己身上,好像都輕鬆不起來。
前陣子閱讀直木賞作家「櫻木紫乃」的小說《玻璃蘆葦》(時報出版),書中有一段話:
「人所以會害怕,或許是因為還有想要守護的事情,而我幾乎已沒有任何要守護與害怕的東西了。」
懂了,以前之所以怕老,是想要守護青春的外在形體,而接受「老」的種種,或多或少都已經不是負面的畏懼了,只要承認老了,關於「老」的一切表現,都已經變成身體的養分了吧!
來到人生下半場,該守護的,已經不只是青春外貌,而是親人摯友相聚一天又一天的日子了。
比起這世間許多不公不義,變老,是很公平的事情,一旦這麼想,會覺得恭逢其盛,實在欣慰。
所以,第一次感覺老的時候,無須懊惱,就一路往前,一路老去,越老越青春,這樣的人生,才夠意思。
靠近中年時的種種心理狀況,進而又把思緒引導到一個達致自我舒緩的出口。
猛然感到年長並不可怕,因為隨著外在美的流逝,換來的可以是更可貴的氣質與閱歷。
而這盛年,就正是處於青澀與暮年之間的黃金時期。
我是真的如此就學會了生活嗎?不得而知。
反而是某些觀點為自己帶來了一些覺悟。
然而,這些所面臨的真正敵人並非眼前的問題,但往往都會陷入「找答案」的移動迷宮中。
以前我也是成員之一,每天都在找答案,只為了填補心中被焦慮感燒出的洞,卻也意外被洞吞噬。
找答案與不找答案,都會使我焦慮。
最後把自己變成一個束手無策的人,不得已把自己放逐到安全的邊境,情緒的邊緣。
經過幾年的自我觀察,我認為「找出問題的根源」比「找出答案」更為重要,這是為了避免不斷陷入二元對立的困境。
問題的根源,可能出自「得失心太重」,越想得到,越怕失去;越怕失去,越想得到。好像我們一生永遠都在「得到與失去」間擺盪。
有沒有可能是我把過去抓太緊,導致更害怕放手。
這道理就像溺水的人只要手中抓到東西,死都不會放。
這個問題使我冷靜下來,因為:「我太害怕失去,所以更想得到。」
因為某個事件,我看見「得失心」的可怕,除了會讓人的情緒亂竄,還會製造更多負面能量。
倘若你是經歷大風大浪的人,你也有可能即將對抗這個看不見的敵人,小心別被「找答案」所擊倒。
又或者,人的想法本來就存在,而文字就恰恰具有一種是把思想整合的威力。
以下是一些在閱讀時摘下的金句,我相信是心領神會,不需要多解釋的:
:莫讓自己習慣了「不需要珍惜」
:生命中的好運是可以自己修煉而來的
:真實的自我不在感覺的境界裡,而在理性的生活裡
:能「付出」才有熱情,生命並不依賴競爭之間的來回擺盪
:掙脫牢籠不在於撐開出口的框限,而是適時地側身,縮小巨大的自我
:有創造性的工作是充實心靈的最佳途徑
:我們不是要刻意過困苦的生活,而是要揀選經得起考驗的概念
:我們一直以為有一個更可愛的自己停留在愛情的起點,想把她找回來,其實自己是可以與過去同樣完整甚至更完整的
:我們一向重視年輕,忽略了生命中的午後時光,甚至假裝它永遠不會來,就好像試圖把時鐘上的指針撥慢來延長早晨一樣
:愛自己,盛年在青澀與過熟之間轉眼即逝
你辛苦了!
到底從哪個時候開始你的他(她)已成爲你「可有可無」的另一伴?十年?五年?三年?或......
經過一段漫漫長路的生活磨擦後,那「可有可無」的夫妻狀態,到底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的婚姻裡是佔有多少的比例呢?
我猜,可能高過離婚率。
那爲何「可有可無」的婚姻還是被大大的供奉著?
因為你必須要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負責,若有孩子更要為孩子樹立典範為這個家庭負責。
雖然現今的社會已不再強調婚姻就是忍、忍、忍、、、(也許在婚姻的暴力下忍到最後會出人命)甚至還給了「離婚」是一對怨偶成就了倆對佳偶的祝福。
今處在這形形色色地環境裏,男男女女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
現在要維持一個鶼鰈情深到白頭諧老的婚姻,困難度遠遠超過以前單純的農業社會好幾倍(因外在的農業工作大部分都是男人對男人),尤其現在的經濟社會要養兒育女更是神般的挑戰,據估養一個孩子到成年約台幣八百萬元,所以要向全天下的婚姻維持者說:你辛苦了!給你自己一個讚!
《看見日出,便是希望》
一天之中,我們可以有多少怨懟、悲傷、自憐,就在日落之後,日出以前,何不閉上疲憊的眼簾,任由時間為我們療傷止痛。
我們之所以等待,是因為我們都知道:今日的盡頭,或許是悲傷;明天的開始,卻一定是希望。
如果沒有休息,沒有等待,我們又怎樣能為著更好的明天做好準備?
日落是休息的訊號,人生能看到多少次日出,就如同看到多少次希望。
就像:
憤怒時我會用力哭、用力生氣,但是哭完、生氣完,我要學會兩個功課:
第一,是饒恕這些誤會我、傷害我的人,要放下,不然這些「不饒恕」,可能會成為毒根,讓我心裡有怨懟。
第二,是我不可以自責。
自責和反省不同,我當然可能犯錯,但我要做的,是反省它,以至於未來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不斷活在自責的循環裡,它只會消磨我的能量。
有聽過一個專門走鋼索的表演者說法,他能走過去,最重要的祕訣是只看前面,絕對不看下面。
很多時候我會害怕、生氣,是因為我看到下面,所以要趕快把自己拉回來,專注在前面的目標上。
有一天,會看到小學最不羈的的人,安靜的經營着一家店;
有一天,會看到初中最文靜的女生,風塵的吸着煙;
有一天,會看到高中最野心的男生,滿頭大汗的給孩子換着尿布;
有一天,會看到那些曾經最叛逆的人,用最保守的方式教育孩子;
有一天,會看到那些曾經早戀的人,繞着操場追打他們孩子的對象;
有一天,會看到那些曾經發誓,會改變歷史改革制度的人,慵懶的坐在公務員辦公室註定草草一生;
有一天,會看到那些曾經高呼分數是有啥屁成長要緊的人,因不及格暴打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會看到初中就在一起的情侶,在某個電話中提了分手;
有一天,我們終於都成了與想像中截然不同的人。
我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道路與結果,
有一天,相信我們可以驕傲地看著過去,
那些我們所努力過的,不因現實妥協放棄了自己!
再來...
這是以前Post過的文章,不過有網友說很喜歡,所以就再度上演:
印度教文獻中有一很過癮的金句,大概的意思如下:人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種念頭。
過去就是記憶力,現在就是當下的觀照力,未來就是幻想力。
所謂的智慧 (prajna) 就是三種力的結合。
當『智慧』創作了新的事物時,這就叫做 Pratibha= Talent=才華。
還有:
關於唸咒,本身也唸過不少,也閉過關唸上百萬個,研究了近三十餘年,所觀察到、體驗到的也不在少數。
下面分享的是一些簡單的心得:
要唸咒的人分兩大類,
一是要專注修行解脫,對世間利益沒興趣的人;
二是希望用咒來得到世間利益的。
如果你是前者的話,唸甚麼都沒問題。
如果是後者,就要選擇適合的。
若是對男女姻緣或生意興隆或要做闖番事業的,金剛薩埵、大白傘蓋咒、滅定業咒之類的,暫時不要唸。
常修這類咒的話,適合出家人或隱士。
會把紅塵的東西 Block 到你清心寡欲的修行。
只是隨口唸唸,應該不會這種反應。
唸多的,人就會喜歡靜,喜歡離開人群,不想鬥爭或競爭,這對一個人的靜坐靜修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適合出家人或想全職修行的人。
特別是百字明咒,是舉凡專修,十個有八九個會有『不飽不餓』,即錢包不會餓死,但也不會飽。
對男女關係是沒有幫助的。
Anyway, 我是從世俗角度來說。
如果,是要清淨解脫的,大白傘蓋和金剛薩埵是我高度推薦的。
曾有個師兄說想消業障,所以他專修金剛薩埵。
就問他有沒有如此這般的『不飽不餓』現象,他說有,而且和女友間感情常有摩擦,有幾次還摩檫得很厲害。
有一兩次,是接近要分手了。
就建議他暫時不要再唸,唸另外一個,看看會怎樣。
結果,他不唸金剛薩埵,改唸觀音六字大明在第三天後,女友一見到他時,第一時間就說:你感覺不同了。
討論之下,女方是說他看起來順眼了。
他跟我說後,我笑問他:『那,你還唸不唸金剛薩埵?』
他也笑說:『哈哈,不唸了。』
六字大明咒是觀音的主要咒,是和渡眾生有關,讓你走入人群,與他人聯繫。
(建議:自閉症或不喜歡社交的人,可以試試...)
後註:這師兄,後來也改唸蓮花生大士咒,還跟女友結了婚,也有自己的事業。
覺得最好笑的一次是很多年前認識某傳銷公司的某老闆,又後來,再回到他們公司的老闆辦公室聊天,有看到他擺了個爐教主的照片供奉。
就多事的問他有沒有修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他說以前有,後來也懶了。
我就問他專修金剛薩埵百字明咒時,會不會有『不飽不餓』的現象。
他說有,而且他修金剛薩埵的過程中,公司倒閉,還破了產。
(哈哈,朋友,這會讓你體會四大皆空和人生無常)
破產後,自己修行也懶了。
他說:『說起來也奇怪,我沒修金剛薩埵後,我的事業又開始起步,然後越做越大,還進了大陸開廠。』
結論是:很簡單。看破紅塵和眷戀紅塵的人,要唸的咒是不同路線。
或許我們都拼過夢想,或許還在拼,或許為了麵包,為了家人,我們只是在拼讀書,拼工作,拼生活。
但你快樂嗎?
如果你所追求的事情,是那麼有意義,那麼值得,為何你疲於奔命後,得到的,不是清晰明確的平安和喜樂?
如果你總是不快樂,那你還在拼什麼?
-- 假文青 --
【美麗的襯托】
蘆葦的美,給人一種滄桑孤獨的氛圍,
那份挺拔的滋味,是因為有風的吹拂,
有藍天和白雲的陪襯,才顯得如此特別。
有時候美,
是因為周遭一切的陪襯,
才顯出它的獨特,
偉大若沒了平凡,
怎知它的不同。
-- 經典 --
南懷瑾:順其自然的人,沒有明心見性!
一切唯心沒有錯,這個身體也是唯心的,如果只認為心理狀況屬於一切唯心,這個身體還是轉不了,這是第一點。
真的認為包括身心的一切唯心,此身沒有轉不了的道理。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此身也是唯心中間的重要東西,此身既不能轉,這一種修養最後還是靠不住。
順其自然的人,不能叫做 “ 了 ” 了生死。
因任它生自來,任它死自去,生怎麼來,何必問!它已經來了嘛!將來怎麼死,何必問!到死的時候就死了嘛!這並沒有徹底的明心見性。
現在告訴大家,為何需要打坐修定。
打坐盤腿修定,與明心見性沒有多大關係。
真的明心見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絕對的關係。
若想回到本來清淨面目,進一步轉換這個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
除此之外,無第二條路可走,而且非經修持功夫不可。
為什麼?明知那個是自然的東西,但是這個自然的東西,被無始以來的塵埃塗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
因此修各種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後,才能見本來。
禪宗、大手印,等等都對,先見本來,慢慢再談清理。
但是這樣的人,會產生一種毛病,就是往往落於自然外道,只求自然,不做功夫了。
所以後世一般禪宗,像剛才說的,用放任自然這個方法,以及密宗大手印的方法,最後充其量只轉心理狀況。
真到要死的時候,身體痛得哎喲、哎喲叫,鼻孔上了氧氣罩時,空不了啦,那個能照的東西,意識所造的沒有了,還是黑茫茫的過去了。
所以學唯識要知道,六祖也講過: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六七識容易轉,念頭一空,三際托空,第六識轉成現量的清明境界;功夫再進步,第七識也可以空掉,這容易,是在因位上轉的。
很多修持的人,充其量到了因位菩薩,果上就難了。
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包括了這個肉體;第八阿賴耶識除了包括肉體外,也包括了整個物質世界。
五八要果上圓,要證到了果位才能轉,談何容易!
要修就修個全的,修一半只好來生再來,如果來得及,最好這一生完成了它。
重點是一句話:心物一元。
他的重點以調整四大為第一要務,四大沒有調好,而想求得定境,求得性空的境界,都只是第六意識的幻想而已,事實上就有這麼嚴重。
四大調整好了,才能夠到忘身,轉化第六意識,初步可證得人我空。
拿禪宗來講,才是破初參,破初關。如果你念頭上偶然出現一點清淨,那只是意識狀態,並未證空,這一點千萬要注意。
要調整色身,第一個是戒律的問題,而且偏重於小乘戒律,就是如何去淫欲之念、愛欲之念。
要去淫欲念,首先要不漏丹,這些修證程序是散置在佛經裡,不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這條戒律並不易做到,真做到了,又要了解如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唐末五代以後,中國道家的丹經特別多,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學佛的都斥之為外道,看都不看,如以華嚴經的偉大境界來說,你就不會不看。
為什麼道家的丹經特別多,因為修禪定的經驗,而偏向於講氣脈。
你懂得了以後,看道家的東西也都沒有錯。
不過有一點,密宗講的三脈七輪,道家講的奇經八脈,都是在定境中自然起來的現象。
古人把這個經驗、現象告訴我們以後,後世人又倒因為果,打坐時,拼命在那裡搞氣脈,這就完了,精神會分裂的,古人傳述是對的,你卻搞錯了。
來源:網路...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停心就會看見真心
必須明白世界越來越小,所以腦袋要放大,心胸要打開,才不會把自己困住。
對 “ 自己是誰 ” 和 “ 自己在做什麼 ” 保持覺察。
讓這個覺知一直都存在,是心靈成長的一股極大支持力量。
精神生活的一個面向就是要有意義地活著。
為了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盡可能充分覺察。
没有了覺察,我們最終就只是在生命中夢遊,我們在行動,但卻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
我們都太習慣忙得團團轉,放假在家也一樣,甚難培養停下來的習慣。
我們整天忙碌,回到家來還繼續忙,現代人粉愛窮忙。
做飯、收拾、到處閒蕩,要不然就不想再忙下去了,想做點不用心或很簡單的事,像看電視或打個盹。
然後,我們又繼續忙。
打造家庭修行空間的關鍵是:創造一處忙碌止步的空間。
只要我們停下來,把心帶回身體,就可以全心專注當下所有的事情,這稱為「正念」,正念就是在此地,完全親臨,完全活出生命,不會被過去或未來的念頭、憂慮或工作計畫所阻礙。
只有停下來,才能碰觸到生命,一停下來,身心就可以統一,我們可以感覺到身心一體。
停下身心的活動──只是靜靜坐著,吸氣呼氣,內心安靜,釋放緊繃和憂慮──我們就更充實、更專注、更有智慧,於是我們可以深入觀察內在和周遭的現象。
快樂的基礎就是正念,快樂的基本因緣條件就是覺知。
如果我們不能覺知快樂,我們就不會真正快樂。
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有目標導向的傾向。
我們知道要上哪兒去,非常專注地要到達那裡,有時候,這很管用,卻往往忘記享受一路的過程。
起初,「停下來」好似抗拒現代生活,其實不然,這不是被動反應;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人類要生存,得靠我們不再往前衝的能力。
停下來是禪修的第一個層面,第二個層面是深入觀察。
一旦身心冷靜、平靜和喜悅,我們就可深入觀察困局,看到它的根源,融入智慧,促成轉化。
停下來,會給我們一些空間來觀察負面的念頭,卻不致陷入,這稱為純然的覺知(mere recognition),也讓我們感受到正向和療癒。
我們修行的目的並非逃避生活,而是體驗並展示生命中的快樂,現在、未來皆有可能。
我們太習慣忙得團團轉,在家也一樣,甚難培養停下來的習慣。
最好的停下時機就是現在,要覺知當下。
另外...
他跟已逝的李小龍都是我的英雄偶像...
甄子丹之前的電影,從葉問2開始,近乎所有的電影中,他的對白全是那種毛骨悚然的生硬。
《一個人的武林》中就改變了策略,因為這套電影中,每個角色的對白都刻意的生硬。
這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失望的,面對最大的敵人,即將被殺時,女警官趕到開槍幹掉壞人。
當然,他說有前科的,在《武俠》中,他面對他最大的敵人,完全不夠對方打的時候,對方被雷電劈死。
這種結局,被編劇家貶稱為 Deus ex machina,即上帝之手。
只是我不知道自己要防禦什麼?
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羅曼·羅蘭
【誠實的善待自己】
如果你想要做什麼就盡量去做吧!趁你還有力氣的時候。
不是表明自己有多厲害,但是,我一直都在夾縫裡面做自己,知道雖然選擇回到原地,但如果沒有任何努力,最終還是會回到過去。
我覺得自己就跟大部分人一樣,懷抱夢想卻不知道該怎麼去執行,心裡有一萬個念頭想突破現狀,卻發現有兩萬隻手把雙腳牢牢綁住,常常苦悶的人生是否就這樣一成不變,但又希望有人能來給自己一點建議。
以過來人的我寫的那麼多,往往都不是想告訴你們該怎麼去做,或是訴說人生該有多美好,常常也分享當下迷惘的自己對於人生的徬徨,最終發現還是要誠實的善待自己跟別人,才能擁有走出去的決心。
有多少野心,就不要隱藏你的念欲。
有多少決心,就不要忍住你的衝動。
有多少想法,就不要逼迫自己不想。
有多少出口,是需要你跟我一起努力去尋找。
或許曾經我就認為自己平凡活一生就好,但平凡的界定不應該是從別人的眼光去衡量,而是面對自我真實的感受。
因為,憤怒,它不但讓我們得不到想要的,還讓我們浪費氣力,承受更大的痛苦。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
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
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
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幾米
我不鼓勵你叛逆,但我支持你的勇氣/知名作家 小野
《我是難民高中生》這本書讓我讀的熱涙盈眶,激動得不能自已。
那本書作者仁藤夢乃和她難友們的遭遇,比我們曾經歷的反抗和迷惘更多、更深、更悲慘。
也讓我不禁想起,八歲的自己也曾有過懷疑和想自殺的企圖、還有兒子在讀中學時,不斷被老師羞辱的痛苦過程。
休學得到自由,卻更沉重、絕望...
我在上高中後,才啟動對自己人生的懷疑和反抗。
父母師長對自己的期待也愈來愈高。
那些期待,無非來自傳統社會價值中成功者的範例,但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嫌惡大人建構的虛偽世界,討厭大人嘮叨著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教訓與規範,更對同學的虛情假意感到失望,於是我用奇裝異服偽裝自己,用翹課反抗體制。
漸漸地反抗方式愈來愈激烈,還曾幾天不回家。當家庭和學校都容不下我時,我終於決定休學。
雖然高二還沒讀完,卻想早一點進入社會,靠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但休學後,還是只能找兼職的工作,在這裡,只看到非常殘酷的社會現實,還有一個年輕靈魂正在墮落、變得不再純潔。
很想改變,卻無力改變,只能尋求宗教上給點心靈的慰藉,來掩飾自己的脆弱和悲傷。
內容繁長不再備註,話就說到這裡......
我們不要為了滿足「那個人」的期望而活著!
相信這是會被討厭的勇氣......
所謂「認同的需求」的危險性就在這裡。
究竟為什麼要尋求他人的認同?
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
在猶太教的教義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你過的是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如果要問為誰而活,毫無疑問是為了你自己。
又如果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那麼到底是誰要去為你的人生而活?
我們終究還是要顧著「自己」過日子,而且也沒有道理不這麼做。
也許你們會覺得這種說法太自私了!
還有,我不是虛無主義者。
每個人都會怕死也會死,父母陪你前半輩子,兒女陪你後半輩子,但是這世界上,有一個人,那個人會給你整整一輩子!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什麼是深情?什麼又是豁達?
但是,請記住,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
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地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當然,我不是鼓勵你叛逆,但我百分百支持你勇敢地懷疑、勇敢地反抗,甚至勇敢地行動。
因為,這才是一種認真面對自己人生,真正愛自己的勇敢行為。
你懂你自己嗎?
這個問題總是要...
問上一輩子!
努力一輩子!
學習一輩子!
別急著覺得自己失敗,很可能,你只是還沒找到你會成功的那塊領土而已。
古斯巴達社會,討厭算術,認為學算術,就是想賺錢,很可恥。
如果你很會算術,在那裡一定覺得自己很失敗。
換成現在,算術好,絕對被當優點了。
世界很大,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找到你的戰場之前,別輕易說自己是失敗者。
——蔡康永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你最後總會失去它。
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 假文青模式 --
微醺記憶
快樂時,請你看看那蔚藍的天空
跟那些悠閒的棉花糖打招呼
用你那雙明眸跟小鳥玩捉迷藏
悲傷時,請你馬上抬頭看這漆黑的天空
跟那些黑如炭灰的烏雲道謝
沒有烏雲,你就不會知道天空藍得有多美
請你勇敢地面對那隆隆作響的銀龍
沒有雷電,你也不會從震懾靈魂的傷感中覺醒
絕望時,請你目不轉睛地看這灰濛濛的天空
不放棄從那令人低落的迷霧中,等待一絲刺眼的曙光
請你堅信曙光必會把那擾人的陰霾驅離
人常變,月有陰晴圓缺
然而,天空仍舊蔚藍。
你們不用噁心,因為連我自己都吐了!呵呵呵......
閱讀、汲取別人的生活經驗,體會他人面對心情轉折的方法:" 寫作 " 觀察周遭事物對我們的影響,抒發內心最直接的感受。
分享很棒的註解~~~
*********************************
*胸口摸得著的尺寸叫--胸圍
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襟
*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視線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視野
*嘴裡說得出來的話叫--內容
嘴裡說不出來的話叫--內涵
*手比劃出來的動作叫--手勢
比劃不出來的動作叫--手段
*腦子裡測得出的東西叫--智商
腦子裡測不出的東西叫--智慧
*耳朵聽得到的動是--聲音
耳朵聽不到的動是--聲譽
*証件上印出來的叫--文憑
証件上印不出的叫--文化
*溫度計量出的熱呼叫--溫度
量不出來的熱呼叫--溫暖
*手指寫得出的文字叫--文章
手指寫不出的文字叫--生命
*鏡子裡看得到的是--自己
鏡子看不到的是--自我
*金錢衡量出的是--價格
金錢衡量不出的是--價值
*存款顯示得出來的叫--財產
顯示不出來的叫--財富
*牽掛在嘴上的叫--情話
牽掛在心裡的叫--情感
*********************************
讓我們一起來看見「看不見」的,活出由內而外有「深度」的生命!
來源:網路......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如何學密,使修行抵達終點的順緣...
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具體修法這裡暫時不講。
在具體修行時,首先不要操之過急,而倉卒地去修密法,目前最重要的,是穩紮穩打地修出離心和菩提心。
特別是菩提心,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我覺得並不是很容易。
我們學佛那麼長時間了,也比較精進,但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圓滿世俗菩提心。
顯而易見,菩提心的確是得之不易的。
發菩提心的頌詞念滿十萬遍,是否就意味著菩提心圓滿了呢?決非如此!
念誦這個偈子雖然有加持,也有善根,但念完後到底有沒有菩提心,卻不能以此為準繩。
偶而生起“ 我要為度化眾生而成佛 ”的念頭不難,但是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去實踐這種理念卻並不容易。
雖然平日打坐或平安無事時,我們也會真誠地發願:我要為度化眾生而成佛!
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在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卻不一定能看到“ 菩提心 ”。
比如,在為了利益他人自己反要痛苦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猶豫不決,甚至退避三舍。
此時此刻,我們的菩提心在哪裡呢?早就無影無蹤了。
作為菩薩,必須能夠無條件地付出,我們能做到嗎?有多少人敢面無愧色地拍胸保證?
所以,千萬不能輕視出離心與菩提心,以為在此之上還有更好的法門。
出離心與菩提心,就是淩駕于一切修法之上的無上大法。
以前的高僧大德在引導弟子的時候,首先只為弟子傳出離心的修法,並告訴他們:“ 在這些修法之上,沒有任何更高的法,所以你們應當精勤修持。”
弟子們也堅信這是唯一的解脫道,並嚴格依教奉行,最終修出了真實、穩固的出離心。
這時,上師又告訴弟子:“ 在出離心的上面,還有一種叫做菩提心的無上修法,你就去修菩提心吧。”
作為本分的修行人,仍然會一絲不苟地依從上師教言,毫不遲疑、潛心專注地修菩提心,並最終修出了真實無偽的菩提心。
最後,上師告訴弟子:“ 這些都是很好的,但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空性,這個法修好以後就真正沒有再高的法了。”
弟子於是又再依密宗或顯宗的修法而修空性。
因為前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證悟空性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只有不玩弄技巧、不耍小聰明,視上師的一切教言為究竟的弟子,才能夠窺探到與上師智慧無二無別的奇妙風景。
也許有的自詡為上乘根基的人,會對這種作法不屑一顧,認為這是針對下等根基的迂回之途,就自作主張,徑直趨入正行修法,修了幾年之後,不但沒有收穫,反而每況愈下,最終連原有的信心都喪失殆盡。
勞而無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以為是,不重視基礎的鋪墊。
有些居士會自命不凡地說:“ 某某上師已經開許我不修加行,所以我不用修了。”
於此,我不得不再次提醒道:這樣的所謂開許,就是開許你不走解脫道。
如果不能得到最終的解脫,這樣的開許又有何意義呢?
如果上師們只是一味地傳講高深法要,居士們也是千方百計地想儘快得到灌頂,以便翻閱只有灌頂之後才能看的法本,在了解法本的所有內容後,仍是永無饜足地追求所謂“ 更高 ”的法要,卻將基礎修法棄置不顧。
這種棄本逐末的作法,無異於緣木求魚。最終結果,只會自取其咎。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出離心和菩提心,是與證悟空性相輔相成、形影不離的良伴,我們一定要對此加以重視。
要知道,只有從出離心和菩提心出發,才能抵達究竟實相的終點!
現在…還有聽說某派藏密的師父再說:金剛地獄!
止貢第二世---瓊贊法王《寶藏諫論》書中說真話:沒有金剛地獄!
沒有金剛地獄這點!在很早以前,其實就知道了!
真話與真相是:沒有金剛地獄!
" 金剛地獄 " 是密續 " 獨 " 有的,要找顯教或是印度教的典籍當佐證的話,也是完全不可能!
這獨有的 " 金剛地獄 " 其實也撐不了多久!
特別在於許多 "很爛 "、" 超級爛 ",現在年輕人說很噁爛的上師……
在台灣南洋與漢地都用 " 金剛地獄 " 四字來 " 私 " 設刑堂圖謀自己的私利,現在台灣的教育也慢慢從 " 威權式 " 的改變成民主,因此修行、學佛還搞這套,也就真的落伍了!
異哉!唉瑪吙…所謂:功德主,就是用錢買功德的人!(不應該說是出錢較多的人)
買賣佛法須知:你會找個自證分已失能的人來給教授嗎?
將佛法拿來作買賣,當然是完全不對的行為……
當然台灣自認是世界貿易的王國,都自以為買賣我們最行,當然萬無一失!
買法原本就不對,但也要觀察出買的是真貨好貨,胡亂買個灌頂與法教,那就是連買都不會買!
當然,台灣人做生意很行,在修行上卻常是比較傻的,傻傻的修行,還一直被騙,也常想騙人,最後常常自己騙自己!
不過,最近一些買賣佛法的,看起來卻是非常好笑!
學佛與其它宗教不同:你要先有自信……
你是自生的外道嗎?
諸法不自生是很常見的詞,但是,自生這種錯的觀念在是漢人很常見的。
表面上佛教徒,但是骨子是自生外道台灣人卻多的很!
不靠自己努力,想要由天上掉下來佛的賜福--你也還就是個自生外道。
學習密法!本來就應該是要建立在最少 " 八年顯教的基礎上 " 為學密的基礎條件!
早期在西藏修持密法,必須先修顯教12年!原因是學密宗必須先了解修心,及發菩提心的道理,而此部份在密宗實際修持裏面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學密宗沒有顯教教理是不行的,且早先密宗的修行者,為求一法,往往將所有財產供養師父或將最好的珍寶供養師父!因為他們了解密法的可貴,所以學佛同修們必須要好好珍惜學密法機緣!
但現在想學密宗的人對 " 佛教 " 的認知度好像一點都不了解!" 佛教 " 是什麼?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南傳與北傳都搞還不清楚,只有道聽塗說學密宗很時尚、很利害,學佛也比較快成就一世就可成佛!
又比較兇猛用咒語手印去除障!灌財神頂招財又快!認識到一些仁波切,堪布大喇嘛等連走路都有風似的!
甚至自己也裝扮成西藏人的西藏風,有模有樣的!唉…根本就不知在做什麼!心到那去了!
還有聽過…
「密宗裡面的咒多半是鬼神的名號,所以念密咒,常常把些鬼神都找來,我們中國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你把鬼神都招來了,你再沒有本事把他送走,這以後就很麻煩,所以學密的人著魔的機會多?」
說出這番話的人實在缺乏對密宗的基本知識。
《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解釋密咒時云:「梵語曼達,譯為救識或救意之義,立名密咒,即是識為智慧,救為方便故,此二雙運者,或此安樂速時能救護意識者,總之是一種殊勝方便名為密咒。」
密咒祈禱的大部分是佛菩薩,也有的是已皈依了三寶的世間善神,他們的時時隨身護持正是自己迅速證悟的保證,豈還有因害怕而躲避的道理?
因此不知「學密人著魔的機會多」這一結論有什麼事實根據!
其實不論學密學淨,參禪學教,只要修學的人見地不到,執著深重,都會使魔得便,產生著魔的機會,而不在所學的是哪一種佛法。
恰恰相反的是,修學密宗著魔的機會更少,因為密宗裡有著許多降魔的殊勝方便法。
各個儀軌中都有不同的降魔咒、驅魔咒、止魔咒等,密法中還有諸佛菩薩變化成金剛橛、馬頭金剛、大威德金剛等忿怒本尊護持行者。
即使沒有很高的等持,僅僅是作觀想、念心咒,依憑心咒的巨大加持力也能遣除邪魔的擾亂。
只要行者真有正規師承,又如理如法地修習,即使即生不證悟,也能增加許多世出世間的不共功德。
我們在解釋甚深的顯密經論以及評判別的宗派時必須有教證與理證的根據,以及掌握因明、中觀的基本推理方法,而不能以有些無信仰人的民間說法破斥佛語,否則民間中有對念佛參禪說為「迷信無智」,是否也應該承認呢?這樣就真的很麻煩了。
所謂閉關是指三年閉關,那些短期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啦!
這邊說的所謂閉關,都是指有三年以上所有的閉關,短期式的露營絕不在此之列…
如:早上放關石閉關,下午就出關的半天關,黃昏放關石,明晚出關的一天關,乃至於台灣與漢地洋人搞的週五放關石閉關,周日晚上或下午就出關的週末關,或一星期,兩星期,一月,兩月,到三月的月關,或一年兩年的關,都算短期閉關,像那些短期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啦!
唸咒的次數只有閉關時計數的才算,如:老愛搞些短關,還洋洋自得以為本尊會賜悉地,或能改變凡庸,那是不可能的!
閉關是上師或寺院要付錢的,很多藏人來台就愛打這招牌…
但如今閉短關反成一種殮財的工具,或是以短關作為教授某些密法,口訣,甚深法要的機制--這都違背了四大派的傳承,與中國印度祖師的密意,龍天必不會擁護!
在閉關上想搞鬼,藉機發財等的是極其惡劣的行逕,想拿閉關當一種殮財的工具當宣傳等手法,以短關作為教授某些密法阻絕大眾學習的話,基本上,傳承與祖師龍天都不是瞎子,會睜眼看…
在西藏基本沒有閉滿三年,不能出來教學,也不是甘心坐關就可自閉,蹲牢三年就可出來教學,如:嘎舉修拙火,你穿的濕衣服不能用體熱噸間烤乾就不算,那有現在說的這樣簡單!
漢地安太歲消災,這是比較有趣的宗教、民俗學問題……
漢地安太歲是佛、道共用共有,並且都以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木星土星為歲星作攘災的對象。
漢地對於每年太歲攘災是以十小咒的〈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咒〉,以大威德金輪佛頂熾盛光如來消除一切災難。
西藏文殊地神哈薩嘎巴是以文殊顯現的地神法身哈薩嘎巴,作為觀修本尊,此法原是對於贖死防瘟疫祟鬼與惡人詛咒有特別功效的,但哈薩嘎巴肚臍上也有中國的九宮----故於每年尾修此法,有事先遮止太歲功德-----現在漢族在台灣也開始流行啦!
哈薩嘎巴與太歲都是在文殊菩薩加持之下進行的除災法門……
是要具備見修行果!不是無見就盲修道次第?
以下是很錯誤的……
有人覺得不需要見就可以修,不需要修就有行與果?
因為輪迴與涅槃無分別,所以道上沒有見地而果上就能成就……
這都是很錯誤的!
在修行時,首先,必須要在見地上面,有很好的確認,有了很好的見地之後,那麼你的「行」就能修持得很好,這就好像當我們在禪坐的時候,首先,身體如果能保持正直,那麼進一步的,我們的心念,也就能夠保持正直,所以,相同的,在修行之中,於「見地」與「行」二者之間,也是類似這樣的關聯。
無見就盲修道次第!那就是像盲人騎瞎馬,啥也沒有……
世俗想法與佛法是有很大差別的!
有人覺得藏密三灌很色情,其實,三灌呀!
男的功夫修到家時是馬陰藏…即男根密隱於體內如馬陰(或象陰)之相。
此相係由斷除邪淫、救護怖畏之眾生等而感得,也表示壽命長遠,得多弟子之德。
若施衣服隱過蔽惡。得佛馬陰藏相。
這與一般男人要的很大很長很粗的大性器真是背道而馳!
男根如 " 童子 " 矣!即《華嚴經》所謂:具丈夫形,成就如來,馬陰藏相!
這在今天一定被笑死……
因古代如柳庄相法是覺得男人的陽具是越小越好,古代男人的陽具是大長則賤,今天要你有如此大概就很自卑了!
馬陰藏相在佛教界用來檢驗一個行者是否已證漏盡,得漏盡智……
佛在世時,阿難尊者為了證實馬陰藏相,故而現 " 寶 " 給眾人看,為此佛制定了「突吉羅罪」,不准出家男眾比丘超出戒規道範。就是不給你看……
但是今天大概一堆人都拍在手機給男女朋友分享了!
在實際的造像中因佛著衣而不表現,再加上經典原意即指密藏於體內,所以即使薄依貼體的佛身像,亦無隆起的造型體表現出來。
所謂曹衣出水的畫佛法就是針對此相……
現代的男人大概要很失望了!
另外最好的蓮花空行母,可要紅髮的,肚臍有紋路,手足有紋路,今天有金髮棕髮紅髮各色的老外……
倒反而都覺得紅頭髮的人脾氣不好,是不好的人,完全與古代不同?
所以,藏密三灌很色情嗎?
修到氣縮到陰藏也變小!
哈哈……
消瓶蝕知道大概要氣死,原來釋迦佛也修藏密!
金翅鳥本尊是可以對治颱風的
一般修金翅鳥法時對當地的龍神會有威脅,而龍是財富的地下守護者,因此擅長金翅鳥的行者,因為對龍族多少有點傷害,大部分都蠻窮的!
(我大概也是那位本尊修得粉不錯了!)
對治颱風修金翅鳥就不必太緊張!
颱風是外來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並非本地的龍族引起!
所以如果有放颱風假的話,或是沒法出門,在家念念金翅鳥,將平常沒修的金翅鳥放出來,也是可以的!
網絡上看到一個『金句』,大概是說:『不管你多有錢、多有名、多美麗,你死的時候還是一樣的葬在七呎之墳地,所以,做人要保持謙卑。』
其實,你擁有錢名美,和你選擇要驕傲還是謙虛,沒有直接關係。
無錢無名無貌的人,也不一定是謙卑,也不一定是好人。
要驕傲或謙虛,只是生活風格(Lifestyle)。
撇開了生活風格,大部份的時候,別把驕傲和謙虛當成是那個人的本性。
更貼切的說法是:驕傲和謙虛只是不同環境、面對不同人、要達到不同目的時的處世技巧。
上面的金句說有錢的人,最後還是會死,所以要謙虛。
我倒想問:撇開死後的世界存在否,既然有錢無錢最後還是死的話,驕傲又有甚麼問題?
我根本沒興趣問該不該驕傲或謙卑的問題,反更想問自己活得自不自在?
認為自己一直是最耐不住性子的人,偶爾會有前輩或朋友叫我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聽多後也以為這是壞事。
所以,過去求學時,讀書不快樂的時候,身邊的人會說再忍一下,以後可以出社會工作賺錢就會開心一點了;進入職場時,工作不快樂的時候,身旁的人會說再忍一下,賺錢後去實踐夢想,人生就會開心一點;離職後,失業不快樂的時候,身旁的人都會說再忍一下,退一步才會海闊天空。
「忍耐」就像一種病菌,全面入侵我的生活與生命。
與家人、朋友、長官爭執時,我會忍耐。
當心中浮現奇怪的聲音時,我也會忍耐。
身旁的人以為我變成熟了,好像越懂得忍耐,離成功才會越近。
就如同一個耐用的悶燒鍋,被人讚美。
若突然不耐熱,立刻會被人批評與淘汰。
直到,我發現自己已殘破不堪,幾乎快壞掉!
我從此不再把忍耐當成美德,反而是缺德,是一種對自己情緒不負責任的缺德行為。
想哭卻不能哭,想笑卻不能笑,想怒卻不能怒,這種情緒的忍耐會轉化成無奈。
我讓自己任性,不代表放任自己。
在做任何衝動的非理性決定之前,還是會經過冷靜的理性思考,但最後的選擇權會交給靈魂的野性。
前幾天,有個網友人在臉書上寫著:
「壓力好大,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
這幾個月連運動的時間都沒有,累積的負能量也不知道該如何排解。
每回都告訴自己『加油,只要再忍一下就過去了。
做久了就會越來越輕鬆的。』
但是,現實哪有這麼美好!
即便這個案子結束了,下個案子又接踵而來,怎麼也脫離不了這種無力感。
想想,一份工作做了十年,也算是功德圓滿了吧。
看到一個人為工作忍耐十年的,我立刻想低頭雙手合十,打從真心敬佩。
但認真想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苦衷,總不能不開心就離職,那肚子與家人怎麼辦?
如果你是那個習慣「再忍一下的人」,我只能說:「認真的尋求下一個階段,更好的我。」
「達賴喇嘛」的經典對話~十問
以下是轉載香港某記者和「達賴喇嘛」的幾組經典對話......
【一問】;
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
達賴說:「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
【二問】;
生活太累,如何輕鬆?
達賴說:「生活太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小半源於欲望與攀比。」
【三問】:
昨天與今天,我們該如何把握?
達賴說:「不要讓太多昨天佔據你的今天 。」
【四問】;
如何對自己,對他人?
達賴說:「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五問】;
您如何詮釋禮貌?
達賴說:「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係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六問】;
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達賴說:「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七問】;
怎樣平衡快樂與悲傷?
達賴說:「一個人只有一個心臟,卻有兩個心房。
一個住著快樂,一個住著悲傷,不要笑得太大聲,不然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八問】;
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
達賴說:「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九問】;
有人說愛情會因為時間而沖淡,您認為呢?
達賴說:「愛情使人忘記時間,時間也使人忘記愛情。」
【十問】;
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麼辦?
達賴說:「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實一輩子也沒那麼長。
很有禪意ㄛ!
來源:網路……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窗口
笨蛋的幸福, 在於發現自己之前所做的愚蠢決定,神推鬼擁地巧合之下,竟然是給它做對了。
笨蛋的偉大,在於能夠讓一個普通的正常人,在自己淡然無味的世界中,品嚐到一絲絲地優越感。
做人外傲內謙,叫做吹牛。
處事外謙內傲,叫做城府。
人生縱橫的智慧,在於靈活的拿捏吹牛與城府間的平衡。
案例:
男人喜新厭舊的秘密:
一般的男人都會說再好吃的東西,如果每天吃,最後也一定會悶。
悶了就想吃些新東西。
跟一個女人在一起久了,不管她多漂亮,床技多厲害,久了就會悶......
所以這時候男人一就是偷吃劈腿,再不然就是開始物色新獵物,然後分手。
然後他發現跟新的女人在一起的時候,啊!那久違的感覺回來了,爽啊......
但,熱戀期一過,你會發現又不知怎的又悶了。
但,我要提醒男人們所犯的一個很關鍵錯誤:
你覺得天天吃揚州 " 炒飯 " 很悶,你飛到巴黎的高級法式餐廳,坐下後你跟侍應(服務員)說:excusez-moi,揚州 " 炒飯 " s'il vous plaît。
頭兩三次確實會有另一番風味,但接下來你還是得面對回同樣的問題:你,還是吃著揚州 " 炒飯 "。
你只是在一個不同的地點、人物、文化、氣氛之下,重新再吃揚州 " 炒飯 "。
醬說你有聽懂嗎?
當你用心生活,你就會看見生活處處有驚喜,感動隨時都在......
很多宗教界的跟人辯論時,不管是佛教還是基督教的,建議他們不要辯論教義。
因為教義是純信仰,無需邏輯,無需智慧。
那麼,你們可能會好奇,若不辯論教義,那辯論甚麼?
其實,只是靜觀其變,就能看到他們自打嘴巴的時候,只要捉著他們自打嘴巴的笨蛋行為而已。
為甚麼會說他們是笨蛋?
因為只有笨蛋才會發現自己被人揭發後,會如強迫症般的越描越黑的自捶嘴巴。
然後,就根本不需要用甚麼技巧,就只是捉著他犯的第一個邏輯矛盾錯誤,對方就只會越來越證明自己是笨的。
宗教沒甚麼厲害,厲害的地方是製造一大群無腦,但自認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其實佛教徒喜歡用『他這個人的我執很重』來批判他人,彷彿自己的看法辯不過別人的看法時,或別人不接受自己的認為是真理的看法時,就表示人家很自我。
同一時候,不少的佛教徒也誤會了『無我』的意思。
無我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意見或個人的看法,若用這些佛教徒對無我的詮釋,佛祖也就不需要當年在印度弘揚佛法,更不需要常與他教的人辯論。
無我是指萬物沒有獨立存在的意義,一切的人事物都由無量的緣起交替而生。
所以,所有的萬物都是不實的。
包括了自己的『我』的意識,也是不實的。
一直都沒講過無我就是不能有自己的看法,沒講過無我就是要無私的隨順他人,更不需要完全把自己的身口意奉獻給自己的師父才叫做無我。
無我不是『我』的意識消失掉,如果是的話,白痴或石頭就是佛了。
既然『我』的概念是假的,所以在不同的情況下,更能靈活的啟用合適版本的『我』。
許多對佛陀教法不甚了解的人認為佛教是病態的,認為佛教徒否定快樂,只想到痛苦,他們設想佛教徒排斥美麗及身体的享受,因為這些是誘惑;佛教徒應該是純淨而節制的。
事實上在悉达達多的教法中,並不特别反對美麗和享樂甚於其它的任何概念,只要我們不認為它們是真實存在的而迷失其中。
佛教是一個很包容、很真誠的教法。
由於佛法升起的信心和歡喜心,讓我看到佛法和其他宗教是不相違背的。
佛教的精隨是因果業報。
-- 釋論 --
關於禪宗的其中一個修行方法,就叫做參話頭。
但,初修的過程中必須參加群體打禪七。
目前大部份的禪七,其實是方便禪七,是比較舒服的。
古法禪七最後的制定是在清朝,南懷瑾跟袁煥仙學禪時,也學了這套古法的禪七,但他之後主持的也是方便禪七的做法。
大陸有些廟已經恢復,其中一個已經恢復的就是少林寺。
古法禪七是需要一整個團隊來管理參禪者的一切。
南傳的集體閉關,是過午不食,但禪宗的禪七,卻是一日五餐,不然你會無力參禪。
飲食方面,吃的粥,要用筷子一劃,能劃出一條軌道在粥面上。
劃不出的話,水份太多,參禪的人就要常去尿尿。
如果吃飯,消化起來就容易昏睡。
而且要一餐比一餐豐富,味道是要一餐比一餐好。
晚上那一餐是最豐富最好吃的,但,弄得那麼好吃,其實是要測試參禪的人。
你需要在吃的同時聽法師開示,同時一定要用半個小時吃完,不能太早,不能太遲。
吃飯的時候是有一套器具的,頭幾日會搞到你戰戰兢兢的,因為你若不留神或昏沉,這器具會打破。
幾天過後,你就會自然的被逼與眾人一起剛剛好半小時吃完。
(不要問我那是甚麼器具,要注意,這不是代表這廟是用古法禪七,只代表他的廚房團隊有夠標準的廚藝!)
整個禪七的生活,是以團隊的訓練來帶出你的悟境,你不能有個人化的作息或修行。
其中的原因是團隊生活和有老師的指點,你的悟境會比較少個人主義。
團體生活會把你的個人意識磨化。
參禪中所用的香板,不能用上好的木,就算打在徒弟身上斷了,也不會傷到人的,才及格。
凡是初修的人自己一個人去參禪的話,若參不出悟境還好,參出悟境的話,近乎全都會自我膨脹!
過去的虛雲或南懷瑾,都是團體禪七有了悟境後,才開始個人閉關。
沒有團體禪七參悟的,都不准自己閉關參禪。
那些凡是自己看經、看書學禪宗的,還沒問題。
如果你的師父是自己看書、看經學參禪而有悟境的,沒有傳承師父印證,也不是團體禪七磨練出來的,請對他有更大的保留空間。
如果學了三年後,你想跟另一個師父學時,他會不鼓勵、批評、責備、恐嚇你的話,你要一走了之。
在古代學禪宗的,跟一個老師三年內沒有突破的話,你的老師會把你轉介紹給另一師父,就算另一個師父的門路是不被你老師認同。
成為一個佳話的是當年禪宗兩派互相批判的曹洞和臨濟,前者是走坐禪路線,後者是走參話頭路線。
當年臨濟最出名的大慧宗杲禪師,批判曹洞走到是默照邪禪。
曹洞的也批判臨濟的是狂慧。
但,這兩位大師的廟,相距只是街頭街尾。
如果你跟臨濟路線走了三年沒消息,臨濟的會轉介紹你去曹洞學。
你學默照三年沒消息,老師也會把你送去臨濟的。
老師們絕對沒有山頭主義。
山頭和叢林是有分別的,為甚麼四祖開始就下令所有的廟都歸國家的?
因為一旦有了廟產,就會有較多的權力鬥爭。
所以,嚴格的說法,禪宗是不能搞山頭的。
法鼓山目前的當家,不是聖嚴的本意。
但,他去世後,就有人用權,採取投票制度。
所以,投出來的人,是有人際縱橫能力的人。
西藏的修行人,在沒有活佛轉世的制度之前,只要聽到哪個修行人很厲害,就會有人去跟他學。
後期有了活佛轉世制度,偶像崇拜的味道越來越重,有一些是嚴重到變成如同恐怖份子那樣......
不是說現在的活佛都是這樣,朋友有遇過一個西藏師父,西藏師父也打算給一條龍的服務,把他從最基礎的訓練到最深入。
換句話說,是要訓練他成為合格的 " 傳法 " 師父。
當我朋友問起他關於化虹法的時候,他的師父就說他沒有這個法,不過,只要他有心要學,要進西藏找另一派的師父,他會寫一封推薦信給他。
完全沒有派系之分,這就叫做胸襟。
但,反觀現在的一些佛教山頭,很明顯的是慈X。
他們是不鼓勵信眾到其他道場,官方內部言論是說去不同的道場學習會亂,也不鼓勵信眾靜坐,說靜坐的話就沒有時間行善(換句話說,信眾們就不能去法鼓山了)。
而且信眾們還會互相監視你,若你被發現到其他道場,被報告上去,你在慈X教團裡面的位階就會被降級?
有沒有胸襟已經很明顯了,他們還反其道而行,積極控制信徒的思想行為言論!
所以,你若到一些正常一點的教團,跟他們的教友們交流,會發現大家各有不同的性格。
但,若你一到慈X,你只會看到一種性格。
講好聽點,叫做規律;難聽點,就是一個邪教組織。
記得,邪教組織不一定是做傷天害理的事,(相信已有不少人認為慈X有),邪教組織最大的特點是所有信徒的言行已經被控制和複製。
爐教主和消評蝕,雖是附佛外道,標榜個人偶像崇拜。
但,他們對信眾行為性格的控制卻遠遠不及慈X(雖然慈X也開始弄了個證嚴佛像)?
奉勸各位,若想搞修行的,任何一個不讓你參訪其他門派的師父或團體,請馬上遠離!
另外...
安忍是讓我們能變得圓融隨和的一種智慧。
安忍的意思不是指强迫自己去忍受我們不喜歡的東西,或只是把我們的憤怒和不滿留在心裡囤積起來。
它的意思也絕對不是在面對傷害時保持消極被動。
相反,安忍包括主動運用智慧的推論,有意識地去消融我們心中可能會對他人有的怨恨。
修持不是靠威脅恐嚇,也不是無理的強迫接納,而是自己看清修學的利益,由道理的認知,歡喜自願的依教奉行,此乃正確的修法精神。
例如:為何捨棄瞋心,修習忍辱?當瞭解修忍辱的利益,自然想修學忍辱對治瞋心。
瞋心有許多過患。
瞋心生起後,很容易就會傷害他人,自己內心也不安寧,更摧毀過去的善業。
罪惡當中就屬瞋心最嚴重,所以它的正對治是忍辱,在修心中也最難行。
應該透過各種角度與道理思惟為何要修忍辱,進而歡喜地去做。
也見過不少搞身心靈(靈性)的朋友會關心自己有沒有淨化、功課有沒有學習到之類的。
不過,要提醒大家,身心靈(靈性)只是看生命的其中一部份,不是全部,也不一定是最準確的一部份。
不少熱衷這一門派的會認為若不清除、淨化或學習了生命給的教訓,就算你在怎樣的去進入一段關係、感情,或進入一個事業想賺錢,就會有很多的阻礙。
所以,有時候他們會模糊了,到底是真的要淨化或學功課?
還是,讓自己對過去愛情或事業的恐懼,有多一個理由來讓自己不改變行動。
再次的提醒大家:假設淨化和功課是真實存在好了,你的功課和淨化是要在一段實體的感情和事業裡面打滾、面對、磨練,才能得到真正的淨化和學習。
沒有真實的在戰場中的淨化和學習功課,就只是模擬淨化和模擬學習。
你得拋開所有的前提假設,有弄髒手腳身臉的魄力,才能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身心靈(靈性)只是一棟生命大廈的其中一扇小窗口,宗教又是那棟生命大廈的另一扇窗口…
我們不需要把一個窗口看到的內景,就認定為整棟大廈的全貌(如同井蛙觀天)。
有本中文版的《山居法》(英文版是:Mountain Dharma),是對修行人,特別是藏傳佛法行者,非常有參考價值的一本書。
作者是幾百年前的 Karma Chakme,他宣稱這一本著作,從最基礎的,到最深奧的,都已經具備在書裡。
他還說,要侍奉一個師父,來得到他的口訣,有時候還是有難度,因為人都是有脾氣的。
但,他說這一個師父(山居法這本書,是沒有脾氣的)
英文版目前是出了四本,但中文翻譯版,我沒詳細看,但,我看了中文版的第二本,發現它的第二本中的內容好像還是英文版的第一本。
如果英文是要四本才出完,中文版要八本,也不要緊。
我擔心的是:中文版只是節錄部份內容。
英文版已經是刪減版了,中文版又是英文版的刪減版,那就很『那個』。
但,若你不是深入研究藏傳佛教的話,你的腦中只是留下更多的問號。
我很不明白這本書的中文翻譯版,有甚麼重要的內容可言?
我知道藏傳密宗雖說所有咒語要口傳或要有傳承之類的宗教官話,但,原版者就已經沒有這個包袱了,都直接寫完出來,你只是翻譯出版的,搞啥甚麼鬼還刪減咧?
(所以,建議可以看英文的話,就不要買中文版的。)
就像…
當一個人的時候,你曾經覺得旁邊有人、甚至直覺那是鬼嗎?
雖然目前為止科學無法證明鬼魂存在,但至少可解釋某些見鬼的體驗,可能只是因為大腦被騙了。
瑞士科學家就設計了一套簡單的機器與實驗,告訴我們「感覺有鬼」其實是在「感覺自己」。
再來:
目前看到那些父母把中小學生送去甚麼補習班的,他們只是一味的以為小孩子是白紙,我們灌輸甚麼給他,他未來就會變成甚麼,完全不把他當作是人。
身為父母的,撇開東方對分數文化的窄視,放下高分高文憑就是賺錢的迷信,若真的要灌價值觀的話,不要灌輸甚麼用來奴化孩子的洗腦,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欲。
學習欲強的人,只要再培養多一個價值觀 —— 所有問題都有解決方法,只是你有沒有想到而已。
兩個價值觀配搭在一起,這個人就可以堪稱 —— 人類。
記得,人類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他會進步、會思考。
而不是那種擁有被改造成僵化人腦,非黑即白的世界觀。
學習欲是很純粹的,你不能用威逼的,不能透過講某些道理來說服一個孩子硬生生的『接受』。
學習欲是生活態度,從興趣和應對挑戰者著手,才有機會達到。
父母的責任在於給予魚以外,還要先跟他們一起釣魚,然後逐步的教會他們怎樣自己釣魚。
網絡上一些文章說臨死病人最後悔的需求是家人的親情、和諧人際關係等等。
又或者某整容醫生的遺書,說明他如何發現錢並不能給他帶來快樂,又或者馬雲發達後說他是個失敗的父親和老公等等的資訊。
請大家先不要不經思考就囫圇吞棗的相信,然後還傻到去實踐。
要知道,臨死的人自有臨死的人該有的體悟,如果你是活著奮鬥的人,不要笨到以為臨死之前的人所說的話就是人生真理。
因為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一個自認有才華、有商業眼光的人,如果迷信人生的真理就是與家人有很好的關係,他花了整人生的時間去搞好他的人際關係,壓抑或埋沒了他事業上的戰鬥欲望,他臨死的時候就會後悔的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忠於自己的熱忱和自我實現。
人,就是賤。生前輕視哪樣,臨死就會後悔哪樣。
但,這只是他成功的騙到了自己。
發達後的人也會經歷同樣的自我欺騙。
你,是活人,就你他奶媽的娘好好的活在當下。
臨死前後不後悔,留給臨死前才去思考。
人生所有的意義,都是對號入座的意義。
如果你覺得你的人生意義沒有對號入座,你只是在證明著你,已經對號入座了而不自知。
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後,你會很悲傷、很無奈、很憂鬱等等?
那是你第二層的對號入座。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 經典 --
在不少的激勵演講和一些書裡面,相信大家也看過這句話:要成功,就要與成功的人在一起。
講這些話的名人,相信還有更多......
他們說成功人士或有錢人友善,肯教人,不自私。
所以只要你常與成功的人在一起,你學會如何成功,或被他們的成功所感染到最後自己也成功了。
但,這種說法有關很嚴重的缺口。
別說成功的人,只要是人,就會有階級觀念、圈子觀念。
這不是他們自私或狗眼看人低,而是時間和資源管理。
但,這結論是很粗糙的:
第一,你搬到豪宅區住,你的經濟能力是屬於他們那個階級的,他就會比較放心的認識你這個鄰居。
第二,他有可能是把禮貌視為等同接受了他。
事實上,禮貌不等於友善,友善也不等於接受了你。
就算在有錢人的圈子裡面,也有階級觀念。
在這圈裡面,你能夠對同一階級的有錢人,常常在一起做朋友的,你對上層階級的是希望他們能接受你,你對下一層次的是友善、禮貌。
你之上和你之下的,都不是會常常跟你在一起的。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你想成功,就得常跟成功的人在一起。
那麼你為甚麼不問問自己,那些成功的人為甚麼要跟你在一起?
他們跟不成功的你在一起,豈非自作賤的敗壞自己?
他們想失敗嗎?
為什麼我們的幸福,要取決於別人腦中的想法?
--愛默生
來源:網路…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全面啟動
Interstellar 星際(咱這翻譯成:星際效應--《全面啟動》)觀後感:
第一個印象是:導演很大膽和聰明。
大膽私指他敢拍出太空的外面是沒聲音的,因為沒有空氣。
就算大爆炸,你也不可能聽到任何聲音。
不過,他聰明的地方是,外面太空的滅聲,和太空船內部所聽到機器的聲音,銜接得很好的交替。
小學時已經看書知道光速、時間放慢等資訊,所以,對影片裡面的科學資訊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看這套電影,第一個讓我感觸的是地球上的氣候敗壞。
你要拍全人類變成喪屍或 2012 般的天崩地裂,我會覺得這是娛樂性,因為跟我們目前的現實有段差距。
但,影片裡面中的氣候災害,會讓我覺得這很有可能會發生,若不在我們這一代,有可能兩代內就會發生這種氣候災害。看到有一點心寒。
不過,也發現電影最大的漏洞:據說,蟲洞,是未來進化到已經住在第五度空間的人類所賜得,用來幫忙人類度過這氣候難關。
既然是這樣,這就表示人類不會因為這災難而絕種,所以才能進化到第五度空間。
那麼還要回來放個蟲洞幹嘛呢?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想搞亂本來好好的歷史嗎?
最值得讚揚的是:看過一些嘗試把科幻和感情戲結合的電影,大多數是科幻元素很強的時候,感情戲只能是非常次要。
若硬要結合,通常會不倫不類。
但 Nolan 諾蘭兄弟的 Interstellar 應該是我看過電影中,科幻和感情戲結合得最好的一部電影。
非常少見,極之難得。
露西外傳...
其實當 Lucy 在 Lucy 的電影中,進化到成仙後,羽化歸空而講了一句話:『I'm everywhere。(我無所不在)』
多年後,她就是把蟲洞,放在土星附近,來拯救地球人的五度空間生命體,引誘到 Cooper 進入蟲洞,再引誘他進入黑洞,讓Cooper 能夠用地心吸力跟過去的地球上的女兒溝通,進而拯救世界。
換句話說,Lucy 是 Interstellar 的前傳。
那麼,你可能會問:『那麼 Lucy 裡面的 Morgan Freeman 拿了 Lucy 留下給他的 USB,他應該擁有了能夠拯救地球的資訊吧?為甚麼沒在 Lucy 2 出現呢?』
其實 Morgan Freeman 已經拿了 Lucy 的資訊,修煉成神。
他的故事記錄在 Bruce Almighty 和 Evan Almighty 這兩套外傳 (Spin Off)裡面。
(註:腦袋被 Lucy 入侵後,終於破解了好萊塢密碼,呵呵呵...)
還有:
看到一些網絡上講因果的文章,一些說辭真是夠笨的,揭露四句:
1)能當國王大臣,地位尊貴有權勢的人,都是從禮敬佛法僧三寶中來的。
2)講話聲音清徹的人,是從歌詠三寶中得來的。
3)地位卑賤的人,是由於前世不禮敬三寶之故。
4)長得又醜又黑的人,是由於把佛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緣故。
三寶是佛陀出世後才存在,那麼佛陀的爸爸淨飯王不可能有禮敬過三寶,他是怎樣投胎成為國王呢?
沒有三寶(三千年以前的時代),這世界上就完全沒有講話聲音清徹的人,更沒有地位卑賤的人,更神奇的是:完全沒有又醜又黑的人!
那這三種人,是這世界有了三寶過後才產生的?
佛教徒!你兩肩之上,眼睛後面,雙耳之間,有樣東西叫做頭腦。久久不用,會變成腦殘。
學習去接納別人的瑕疵、不完美,似乎成了我們這輩子的人生重要課題。
再來...
對岸迎接11/11的光棍節,有人買99台愛鳳排成立體的心型,對心儀的女友告白;結果...還是被拒絕了!
除了傻,也只能講他傻到撲街(東南亞、香港的華人,常用唪喻人的語詞:趴街),甚至還傻到撲街時,連街也要閃開。
不清醒的男人,把不到妹是活該的。
以為送 I phone,就能把妹者,笨也!
以為要告白才能把妹者,笨。
-- 經典 --
所以,修行是要開啟智慧幫助人生有意義。
如不了解修行的意義就會淪於怪力亂神。
有些網路上的法友說,他們修行後家人都不太喜歡。
但我們自己要想想:是不是我們一修行就馬上變得 “ 怪怪的 ”,弄些人骨念珠、大腿骨法器回家,家人當然嚇死了怕你走火入魔。
太執著外相的修行就會這樣 ......
當然也千萬不要以為禪修個兩三天,就認為自己可以安然無事地在水面上行走或飛越高樓。
你最可能注意到的第一個改變是,你會體驗到更大的開闊感和自信,能够更誠實的面對自己,並且能够比以前更快速地認出旁人的念頭和動機。
這可不是微不足道的成績,這可是智慧的開端!
就像,祈請文若只是在嘴巴上念念,是無法調伏自己内心的,一定要實修,而能出自内心的法喜、喜樂。
如果可以身心合一的修持,自己一定會生起很强的覺受。
-- 假文青 + 番外篇 --
當生命又變成了空白題,再填空格中......
可不可以只有填上我自己?
你說未來好遠,誰都不要和誰告別!
在你離開的那一天,我將記憶選擇遺忘......
昨夜,我越過了這片熟悉的土地,抵達了另一個時空。
昏黃的街燈照出孤單的背影,聲音在空蕩的街上形成了迴音。
然而距離卻沒有改變,只是再次於街道間形成迴音。
猛地向前一撲,不料只抱到身邊的一個舊枕頭......
沈默,是為了鎖心......
----------------------------------------------------------------我是分隔線!
久未見面後,大家都會問說好不好,如果是以前,我會回答『沒事。』
但是現在都粉想回答『不好!』
『不好』這兩個字的回答,不代表整個生活都不好,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點會出現不安穩的情緒,大多的時間還是照常吃飯拉屎跟看電視,聽到好笑的事情會笑,只是偶爾不經意眼淚會自動滑下來。
原來才發現不是只有失戀人才這樣,生活遇到挫折也會,有些事情真的沒有解答,要等時間慢慢癒合傷口後,才會漸漸的好。
離家工作後,也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過得不太好,一度很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做這種工作,當身邊的人都很興奮要工作賺錢,只有我不明白待在這邊工作有什麼意義存在!
身體在那一刻散發出強大的無力感,認為時間就不應該浪費在你不想要的生活上,也突然意識到,原來忍著做不喜歡做的事情好痛苦,想賺更多的錢,是因為錢的關係,所以不會得到真實的快樂。
於是在默默下定決心後改變方向,對我來說真的是人生很重要的歷程,也常想起那年腰痠背痛的日子,有歡笑有淚水,但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長什麼模樣。
我好不好,其實自己心裡最明白。
能幫自己找解答的,也只有我而已。
每個人情感的根,都長在不同的土地,不同人對不同土地總有不同的愛,或許覺得感慨,但其實也不用感慨,畢竟——我們不能強求別人也愛我們的,如同求你也去愛別人的一樣,我們只能各人愛各人的。
這一切只因我們生來就是不同的種子,不同的落葉,所以,歸不同的根。
我們都是獨立個體,有時候勉強不來,也不能勉強。
快樂不是未來式,而在每個當下。
每天若能跨出一小步,你就會越接近幸福。
生活,就是理解,就是理智,就是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所能做到的與自己所應該做到的。
----------------------------------------------------------------我是分隔線!
「轉變,不是未來事件,而是當下活動。」 --- 朱利安‧麥可思(JulianMichaels)
----------------------------------------------------------------我是分隔線!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
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
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 賈伯斯
----------------------------------------------------------------我是分隔線!
當大家都說要「做自己」,其實我們又有多了解自己?
我們一直在堅持的,是什麼?值得嗎?
個人認為,盲目追求保持自我,而不先了解自己,繼而修練品性的,那是自以為是,是不思進取,是放縱,是人云亦云,而非卓爾獨行。
所以,在學習做自己之前,先好好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自己在世界中找一個定位,為世界將自己活得更美麗,認清什麼應該及時捨棄,尋找一些真正值得你固執的東西。
----------------------------------------------------------------我是分隔線!
一句話的體悟,「守不住的寶藏,收集了也沒用。」~《卡通:海賊王》
來源:網路 ...
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給佛教歷史譜上幻想曲
有天晚上讀佛教歷史時,突然對佛教歷史發展有不同狂想。
因此,這次再來一個 " 玩轉 " 佛教的狂想曲。
佛教到底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其實,短短一句話就能夠大概搞清楚佛教由古至今不同人物,不同宗派的發展時間線與及他們的立場。
先聲明,有些笑話可能會讓人摸不著頭緒,但是假設能明白所有笑點,就證明你的跨宗派佛教知識已合格。
(以下對白,只是對該角色和宗派立場的刻板印象加以創作,不能完全代表他們,僅此通告...)
佛陀:起來,放下,打坐 ......
阿難:佛說,我們可以放鬆!
大迦葉:不!
部派:心態是什麼?
般若中觀:你的思想和世界都是空的!
瑜伽唯識:你的思想和世界都沒有空的,其實世界是你的心?
如來藏派:你的頭腦既是空,不為空,其實世界是你的心,讓世界既是空,不空過?
中觀應成派:去你的世界,天空,大地,空間,應有盡有!
中觀自續派:去你的,應成派!
菩薩道:我忙到不能聽見你,難過的母狗!
淨土:閉嘴,誦佛的名字,再見殘酷的世界,輪廻!
華嚴:世界是大於這個世界本身,但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在說什麼!
天台:世界是空的,假的,沒有空也沒有假,所以讓我們默想......
禪宗:世界與你無關,所以閉嘴,要嘛打坐,或悄悄問自己你在哪裡,在你出生之前......
北宗:清潔鏡上的狗屎!
南宗:有沒有狗屎或鏡子?
曹洞:只是打坐......
臨濟:只要問一些無法回答的問題,不管你做什麼我還是會叫你是頭驢!
律宗:你們剛剛打破誡律第10.34,所以根據誡律第112.45,大家都犯僧伽戒?
唯識,三論,俱舍,成實,地論,攝論,涅槃:是否有人還記得我們嗎?
東密:詠佛的名字,可視化佛的形象,一起結合你的手指,直到他們打結,大大!你現在是佛,不,你總是佛......
寧瑪:大圓滿,大眼睛,大休息......
噶舉:大手印章,大火災,大睡眠,大光,大幻覺,大中陰,大滅絕時間!
薩迦:從一開始到最後,你是佛......
格魯:規則是註定不會被打破,讓我們照著一切步驟做!
覺囊:有人幫我!
事部:我在有下陣雨的同時,也正在高唱......
行部:喝清朝的青稞酒也渴望聽鈴噹的響聲!
瑜伽部:這麼多的東西要記住,啊哈哈哈哈!
無上瑜伽部:我太高興了,但我仍然感到空虛?
馬哈希:內觀是不夠?
帕奧:薩曼莎也很重要!
葛印卡:坐著而且得到通電!
阿姜曼:再淘氣些?我就叫你是頭驢!
阿姜查:阿姜查,我是阿姜查,但又沒有阿姜查,我還是會大聲叫你是頭驢!
阿姜蘇美多:哦,媽的,哦,是!
阿姜布拉姆:禪定才是王道!
曾銀湖:按照最古老的傳統,沒有等待,我們已經失去了傳統,沒有傳統!
達摩悟陀:遵循4大阿含+6/18小部+戒律,阿毗達摩!和清淨道論
錫蘭+緬甸派:不!
月溪:在那裡有這麼多的冤大頭向上看?
南懷瑾:你是最大的傻瓜!
淨空:難道我說2012年是世界末日?我的意思是,但沒有!
印順:伙計們一些學習歷史......
證嚴:對不起,老師!我想我只是在做好善事?
聖嚴:是啊!我在歷史上得到了A+!
蕭平實:你們都是冤大頭,聖嚴是騙子,印順見鬼去吧!再等一段時間,我就會叫西藏 “ 下地獄 ”?
盧勝彥:我是本尊!
毗濕奴:不!我是佛的真實身份......
佛陀:你這個騙子!我怎麼能是藍色的,但我擅長冥想?
盧勝彥:那我就是真正的佛!
佛陀:那我不就是一個笨蛋白痴?
以上,純娛樂閱讀觀眾笑笑就好......
就像 ...
網友問的問題,從神聖的到 " 下流 " 的都有。
前面有人問我關於楞嚴咒,後面有人問我關於 AV。
楞嚴咒其實是大白傘蓋佛母的大陀羅尼,是直接的移植過去。
而關於楞嚴經被傳聞是放進一個人祖師的手臂而走私進中國的,我會質疑技術做不做到,因為楞嚴經有七萬多字。
這不是現代的電腦科技,古代要整部經,就算你寫得再小,也不可能可以切肉嵌入一本經典,再把皮補回去。
而且這個切手運經的做法,有點畫蛇添足。
其實古代的經典,很多是用背誦的方式保留。
所以,就算祖師記憶力不好,要把經典走私進中國,叫兩個弟子個背一部份,自己又背另一部份,走進中國後,再每人把它寫下,就已經走私成功了。
另一網友問到關於男人愛看 AV 的程度是否能成正比的推斷他是否更容易出軌?
答案是:不能。
一些超愛看 AV 的男人,是守身如玉的,他只是對自己的身體不規矩。
一些男人少看或沒看 AV 的,也會出軌。
AV 是替代品,有些人有了替代品,就很滿足,他精神勝利就足矣。
有些人則是 AV 成了推動自己出軌的春藥。
所以,女人們不要過於簡化的認為妳的男人有偷看 AV,就表示他準備出軌,也不要因為老公不看,就表示他會專情。
這完全是兩回事。
不過,楞嚴咒 / 大白傘蓋佛母咒,在佛教界裡面,有些派別是用來在靜坐時,克服心魔。
佛陀成道前禪坐的時候,有見到非常漂亮的魔女色誘他。
這是有閉關自修的人,會經歷過的。
個人體驗跟大家分享:嚴厲獨自閉關禁語靜修時,你的慾望會更放大倍數的浮現腦中,屆時,幾乎跟看 AV 沒甚麼分別,而且情緒和慾望的衝動,遠比看 AV 更強大好幾倍。
所以,神聖和慾望的課題,並不是扯得很遠,而是很相近的課題。
如果修行沒有經過內在 AV 的煎熬,你還沒正式開始。
再來:
人生根本沒有輸,或,贏。
也不一定要避免輸、追求贏。
人生太複雜,也太有趣,無法簡單分類、輕易評價。
我們只能去定義、並追求自己的價值觀中的勝利,同時對別人的選擇,多一點寬容。
你沒有你想得那麼優秀,也沒有你想得那麼不堪。
籌碼最後都要收回去,就別太計較輸贏。
我們都還在牌桌上,那就勇敢地翻牌吧。
這個世界裡,你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當你改變了你自己,世界也隨之改變!
還有 ...
在佛教傳統教法中,我們談到四諦法。
第一是苦諦,它乃是來自一切我們惡業的果報。
第二是集諦(苦源),它說明了惡業的種子和業力的軌跡。
第三是滅諦,談的是痛苦的止息。
第四是道諦,指的是滅苦之道,也是累積福德之道,要過善行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更有用處,它就是一種解脱之道。
如果你是個有正念的人,你會觀察到,煩惱的生起是有次第的。
我們所造每種惡業,從一個念頭開始到發展成整個行為,都是有步驟的。
對有覺性觀察自心的人來說,比較容易馬上認出這是煩惱,然後就有機會消除它。
如果能在第一時間,注意到貪嗔念頭生起,就有機會控制自己的心。
當負面思想與陰暗的情緒找上你時,請記住,你是有選擇的。
密乘有很多儀軌,但是如果没有道次第做為基礎,會只是隨聲附和、做做樣子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法修持。
「我們常害怕擁抱靜默,為了說話而說話。
但安靜的時光,往往更能讓我們聽見內心的聲音。 」
靜下心來,探索自己內心對生活的追尋。
當最後一棵樹被砍倒,最後一條魚被捕,連河川也都被汙染,我們才會領悟錢不能吃! --- 古老印地安諺語
來源:網路 ...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呆玩郎的,愁!仇?
以前的出國讀書是為救國,現在是要先救自己。
我討厭學校生活,至少在22歲前我是如此想的。
可笑的是,後來發現真正討厭的是「制度」,只要是需要制服、需要規範、需要分數的地方,我會全身發癢之外,還會恨得牙癢癢,甚至搞不懂為何我要付錢請別人來管制我。
後來開始自食惡果,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個乞丐,不斷向世界乞討,向世界要美麗風景照,向世界要美味食物,向世界要可以收留我的人,向世界要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曾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看世界,就像有粒惡魔果實在我體內運作,可能是經過無知胃酸的作用,終於把這粒惡魔果實消化完全。
有個機會用校外人士的身份,使用開放式課程網站。重新學習如何學習。
學習的時間成本與價格真的會隨年紀成正比升高,這是件可怕的事實,大家要小心。
如果說「無知」是一份禮物,那它肯定是我最大的收穫。
我反倒覺得是一種啟蒙教育,啟發我對學習的渴望與主動的心,以及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倘若,有個臺灣男生還沒當兵,在美國拿到碩士學位,已順利在美國工作五年,工時合理又符合人性需求,只要再工作個幾年就可以拿綠卡。
講到這,我想九成的人都會叫他繼續留在美國,除非父母臨危或駕崩,否則千萬別回臺,因為回來就要面臨兵役、工作環境差、未來不明確的相關問題。
這是許多「留」浪學生最常遭遇的兩難,因為家鄉環境不好,所以只能流連海外,甚至遇親友不允許回臺。
假使今天換作是我,也不一定有勇氣回臺,即使有滿腔熱血,也只能自行放血。
我們聊著臺灣有許多優秀的廠商與年輕人,都想嘗試做些改變,但大家都有傳統價值觀的包袱、過度保守與自私。
然而,我們沒有因此陷入抱怨與批評,反而覺得這些都是機會,傳統與框架就是拿來打破的,年輕人最喜歡搞破壞,最適合他們來做,我們不入天堂誰入天堂,誰叫我們是一群樂觀的傻子。(OS.我們都不想入地獄...)
原來,出國讀書和出國旅行有相同情,都是因為鄉愁,讓人更接近臺灣。
也許臺灣早已被聰明人掏空,但我相信有更多聰明的傻子準備填滿臺灣。
如果你對臺灣感到鄉 " 仇 ",那就離開吧!到越遠越好,悲觀到極至時,必會返回。
最後,建議儘可能把悲觀留在國外,把樂觀帶回家鄉。
現在的我 ...有種不是怕累,是怕累了,沒人體諒的感覺。
有的付出讓人心甘情願,久了、累了、甚至沒人體諒到你的付出,開始覺得自己何必為那些人事物這樣付出?
不怕累,只是怕辛苦了、沒人體諒!
所以才常醬子講 ......
人性本賤,這是我執此的領悟。
在職場時,辦公室、主管、客戶、上下班時間,都是自認為的可怕控制源。
尤其是鬧鐘,也極度討厭鬧鐘,但更討厭它隔天沒叫醒我!
七點、七點五分、七點十分,睡前我都如此設定手機裡的多組鬧鐘。
日復一日後才發現可怕真相,其實都是自己在控制自己!
基於前述理由,所以我非常嚮往自由業,沒有一天不渴望離職,離職的念頭已經成癮,又捨不得戒。
如果真投身自由業。(自由業其實就是創業)
我怕又會羨慕職場的上班族,偷懶可以是合法的休息,偷懶依然有薪水、有年終、與同事享受罵主管過程、學習分工合作、遇見許多荒謬的事物,因為覺得這些才是有生命力的素材。
人性真賤,真的賤到骨髓裡!
雖然看似悲觀,但換個角度想,自由業正是化懶惰與消極為力量的藝術家,投入自由業之士也都有異於常人的樂觀。
如果世界上多點這類的藝術家,社會也才更有色彩與層次感。
總而言之,是羨慕職場上班族,但更享受自由業的生活。
人性超賤,賤到骨髓細胞裡了。
還有 ...
你價值觀裡面把錢或權擺在甚麼位置,會影響你的事業成就。
錢重要過權,或權比錢重要的人,要選不同的舞台。
做生意的人,錢一定要比權重要。
如果你的權欲大過錢欲,你比較適合在大公司裡面,當主管或總裁。
問題是:大部份人會認為自己喜歡錢多過權,但,這有可能是被灌輸的!
唯有旁觀者才能看得出這個人生愛錢還是愛權。
站錯舞台,你就不能渾身解數的發揮你的才能。
再來 ...
我們都會對別人生氣,大多是誤以為「只要強硬一點,對方說不定會改變!」或「好想改變他!」
但人是無法輕易改變的。
就算生氣,也無法改變別人,與其生氣,不如改變自己的行為。
但人是無法輕易改變的!
「人只有自己主動想改變的時候,才會改變。」
對別人投射太多期望,往往會帶來失望!
人是獨立個體,你不該用你的期望去控制他 ......
你唯一能給的只是方向,不是結果!
當你學會感同身受,你才會看見一顆顆真心。
放慢步調重新生活,放開心胸,接受一切的不完美、不精確、不可預期!
就像:
佛陀談到貪嗔痴三毒就是痛苦的内因,三毒起源於我執,所以痛苦最深的根源其實就是我執;在我執的基礎上,三毒從自心生起,由於經歷三毒並做出回應,我們嘗到了各種不同的痛苦。
在佛陀開示中詳細描述了這三種心毒及其他衍生情緒,諸如嫉妒、羡慕、傲慢、害心、欺瞞他人、蒙騙自己等。
許多人在修法時希望得到種種體驗,如看到光等境界或身體產生種種感覺等,以為有這些體驗就表示修行有成就,與修行相應了。
實際上這些體驗没任何意義。
如一個人在按壓他的眼球時,看到外界的東西都是雙重的,就以為外界東西都變成兩個,然而這只不過是由眼壓而引起的幻覺而已。
念頭就是念頭,情緒就是情緒,感官知覺就是感官知覺;這一切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輕易且快速地來來去去,正如同夢境一般。
因為你自己的輪廻,取決於你自己目前的行為,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養成修持佛法的習慣。與其日後哀傷,何不現在開始修行!
如果没有真實的想要出離全部輪廻的心,就算如理持守清淨梵行,修持聞思修,安住在密咒乘的憤怒壇城中,灌頂、修持、供養、觀修生圓次第等等行持,都不會成為有力的解脱的因。
最好是活在當下,無悔於過去、無求於未來。
對於任何出現在眼前的事物,我們必須能够看到它的好;能看見它的好,這樣好事才能從中而來。
我真覺得一個簡單的人生觀會有幫助。
外境之樂本是變換無常,想要的又得不到,已有的又怕失去。這些本于於貪瞋痴而追逐的財富、名聲,即使能得到,往往成為日後更多痛苦的導因。
内心真正的喜樂則使我們要將佛法融合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在現實人事中來修持慈悲心、菩提心與空性,這便是最好的修持。
我們還要斷除一種叫“ 遍計我執 ”的執著,這是日後從生活中加入的我執,就像貼標籤一樣,這很容易了解 ...如:你要成為這樣才是好的、你要擁有那些才棒!各種遍計、標標籤、意識型態,讓我們的生活不再輕鬆,讓我們活得更沉重。
-- 節錄 --
號稱:一篇價值百萬的古藥方, 這可不好找呀!
但是卻很好笑...
古藥方裡面會講到:手機、T Shirt、打乒乓等等!
難道是小叮噹 / 哆啦A夢也是用此方?
一、
1、早喝鹽水如參湯,晚喝鹽水如砒霜。
2、一日兩蘋果,毛病繞道過
3、一日一棗,長生不老
4、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5、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養生不健康
二、
1、胡蘿蔔,小人參;經常吃,長精神
2、西紅柿(番茄),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3、小小黃瓜是個寶,減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很管用
三、
1、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2、晨吃三片薑,如喝人參湯
3、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薑
4、蘿蔔出了地,郎中沒生意
5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四、
1、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2、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
3、飯前喝湯,勝過藥方
4、吃麵多喝湯,免得開藥方
5、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五、
1、寧可鍋中存放,不讓肚子飽脹
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常吃素,好養肚
4、寧可無肉,不可無豆
5、吃米帶點糠,營養又健康
六、
1、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巧
2、暴飲暴食會生病,定時定量可安寧
3、吃得慌,吞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
4、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飢餓三分
七、
1、有淚盡情流,疾病自然愈
2、丈夫有淚盡情彈,英雄流血也流淚
3、先睡心,後睡眼
4、藥補食補,不如心補
5、飯養人,歌養心
八、
1、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2、笑一笑,十年少
3、一日常笑,人生難老
4、笑口常開,青春常在
5、哭一哭,解千愁
0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0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03、雞的臀部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較好。
0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0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0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最好飯後吃。
0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0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流到腸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睡前30分先服藥。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髮因素:熬夜,壓力,菸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髮生長:多食用包心菜。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藥,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乾乾淨淨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蔔素-A維他命的一種),會致癌,儘早戒菸。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係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不拚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鹽醃。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生活與運動。
45、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正確飲食習慣:
早上吃的像皇帝,
中午吃的像平民,
晚上吃的像乞丐。
01,涼水洗腳有損健康.
02,夏季多吃苦味有益健康.
03,多喝水能防腎結石.
04,夏季不宜光著上身睡覺.
05,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
06,冬季洗澡次數不宜多.
07,冬季不宜長期待在溫暖房間.
08,不宜長時間停留在冬季霧氣中.
09,冬天不宜把圍巾當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頭.
11,健身前熱身活動很重要.
12,運動損傷應"冷"處理.
13,步行適量能使大腦更年輕.
14,步行最有利於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練應先進食.
17,運動後應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緒不暢會導致胃病.
20,手機貼膜會傷害眼睛.
21,員工不宜在辦公室吃午餐.
22,午睡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藥.
24,服中藥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過三小時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損瓷磚輻射較大.
28,臥室窗戶留縫有助於睡眠.
29,清晨不宜開窗通風.
30,熱水袋比電熱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32,筷子最好半年換一次.
33,牙齦出血要盡快更換牙刷.
34,正確刷牙比選擇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馬上疊被子.
36,曬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醫講究早喝鹽水晚喝蜜.
40,素食為主更適合中國人.
41,海帶可預防高血壓.
42,涼水洗臉好處多.
43,刷牙宜用溫水.
44,洗腳宜用熱水.
45,腳寒容易感冒.
46,幹嚼食物可防止大腦老化.
47,上午曬太陽有利於冬季健康.
48,翹二郎腿會影響健康.
49,戴帽子不宜過緊.
50,常梳頭有益健康.
51,長時間微笑和利健康.
52,強忍淚水等於慢性自殺.
53,小便時咬緊牙齒有益健康.
54,打噴嚏時不能摀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開水超過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處多.
58,咖啡要趁熱喝才好.
59,酒後喝咖啡易發高血壓.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強記憶.
61,綠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62,胖大海泡茶不宜長期飲用.
6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64,不應用保溫杯喝茶.
65,晚飯後兩小時飲用酸奶最佳.
66,不宜空腹喝酸奶.
67,喝完牛奶應喝口白開水.
68,常喝豆漿更健康.
69,豆漿不應與紅糖雞蛋同飲.
7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71,吃海鮮不宜喝啤酒.
73,魚刺卡喉不宜醋療.
74,膽固醇高者少吃魷魚.
75,海蜇皮能治高血壓.
76,食肉過多對身體有害.
7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頭湯.
78,燉雞湯不要先放鹽.
79,發燒時不宜食用雞蛋.
80,茶葉蛋不宜多吃.
81,饅頭比米飯更益補鋅.
82,煮粥和燒菜不能放鹼.
83,粽子的營養全面.
84,飯菜不宜"趁熱吃".
85.多吃黑色食物可以補腎
86,多吃玉米好處多.
87,不宜吃開口的糖炒板粟.
88,多食核桃有益心臟.
89.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
90,常吃花生可預防膽結石.
91,常吃生花生可治胃病.
92,醋泡花生可以軟化血管.
93,西瓜不宜長時間存放冰箱.
94,吃葡萄有利於護肝.
95,吃草莓有助於防止輻射.
96,甘蔗被稱為"補血果".
97,蘋果營養全面.
98,蘋果可降血壓,降脂肪含量,保護前列腺,預防肺癌.
99,紅棗有增強肌體免疫力的作用.
100,山楂易致胃結石.
101,腎病不宜食楊桃.
102,香蕉是廉價減肥藥.
103,菠蘿可以護胃.
104,芒果保健作用大.
105,爛水果不爛部分也有毒.
106,水果不如蔬菜有營養.
107,木瓜可增加胃腸動力.
108,蘆薈能緩解亞健康.
109 ,胡蘿蔔有降血壓作用.
110,胡蘿蔔下酒會中毒.
111,蘿蔔白菜不應混吃.
112,人參和蘿蔔不能一起吃.
113,西蘭花營養價值高.
114,香椿渾身是藥是寶.
115,香椿需用開水燙.
116,多吃番茄可防曬傷.
117,泡髮乾長香菇最好使用溫水.
118,吃飯應先吃青菜後吃肉.
119,常吃大白菜好處多.
120,韭菜可補腎助陽.
121,茄子有益降低膽固醇.
122,洋蔥可保護血管.
123,做菜勾芡有助保護腸胃.
124,黃瓜,西紅柿不能一起吃.
125,豆芽一定要炒熟吃.
126,飯前不宜吃西紅柿.
127,山藥是冬季滋補佳品.
128,豆腐吃多對身體有害.
129,油炸臭豆腐不利健康.
130,紅薯葉是寶.
131,紅薯有了黑斑不能吃.
132,日常飲食應少吃胡椒.
133,多食味精影響視力.
134,多吃鹽會使血壓升高.
135,乾海帶長時間浸泡才能除砷.
136,海帶不是越"綠"越好.
137,黑木耳補鐵效果最好.
139,香油更適合中老年人吃.
140,腐竹在豆製品中營養價值最高.
141,枸杞能"強精壯體".
142,當歸能增強腸胃吸收.
143,天麻燉雞不可取.
144,男人不宜趴著睡.
145,飯後吸煙危害更大.
146,孩子厭食多吃醋.
147,兒童常吃麵包好.
148,使用筷子能促進幼兒神經發育.
149,學生不宜補償式晚餐.
150,兒童不宜多用魚肝油.
151 ,果味維C不能讓兒童當糖吃.
152,早餐吃燕麥有助於記憶.
153,鼻子出血時不要抬頭.
154,兒童開燈睡覺患癌率增大.
155,打乒乓球可預防兒童近視.
156,兒童不可多吃山楂片.
157,兒童吃糖多了愛發脾氣.
158,兒童喜食甜食容易體弱.
159,幼兒不宜經常服用止咳糖漿.
160 ,遊戲對幼兒心理髮展很重要.
161,白天需要讓寶寶運動多一些.
162,幼兒服藥時要多喝水.
163,給孩子餵藥不能用牛奶.
164,彩色T卹更能抵擋陽光.
165,浴後不宜立刻化妝.
166,曬後不能用熱水洗臉.
168,束腰過緊可引發痔瘡.
169,吸煙也會傷胃.
170,不含尼古丁的香煙仍有害.
0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
02、心血氣不足,桂圓煨米粥。
03、蘿蔔小人參,常吃有精神。
04、常吃蘿蔔,不用醫生開藥方。
05、常吃蘿蔔常喝茶,不用醫生把藥拿。
06、吃蘿蔔,喝熱茶,郎中改行拿釘耙。
07、九月九,大夫抄著手,家家吃蘿蔔病從哪裡有?
08、蘿蔔抗癌,降福消災。
09、蘿蔔纓子不要錢,止瀉止痢賽黃連。
10、蘿蔔、乾薑、梨,治咳有效又便宜。
11、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喊得應。
12、黃瓜鮮脆甜,常吃美容顏。
13、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14、多吃紫茄煮米飯,黃疸肝炎好得快。
15、多吃番茄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16、胡蘿蔔,小人參,常吃長精神。
17、紅蘿蔔,顯神通,降壓降脂有奇功。
18、韭根韭葉,散瘀活血。
19、鹽醋防毒消炎好
20、青龍白虎湯,喉病保安康。(俗謂橄欖是治喉病的“青龍”,蘿蔔是治喉病的“白虎”)
21、包飯用荷葉,清香又解熱。
22、鮮藕止血,熟藕補血。
23、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姜。
24、紅棗芹菜根,能降膽固醇。
25、紅棗黃芪湯,補血養氣好效方。
26、酸棗加白糖,安眠幫大忙。
27、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28、常把核桃吃,潤膚黑髮須。
29、早晨喝杯淡鹽湯,勝過醫生去洗腸。
30、一日不吃薑,身體不安康。
31、姜開胃,蒜敗毒,常吃蘿蔔壯筋骨。
32、冬天一碗薑糖湯,去風去寒賽仙方。
33、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34、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35、晨吃片姜,賽過人參鹿茸湯。
37、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
38、平常綠豆芽,通便催奶下。
39、赤豆利臟腑,祛毒又滋補。
40、熱天一塊瓜,強如把藥抓。
41、一天吃點棗,氣壯身體好。
建議參考就好,因為那發文者打字也粉辛苦!哈哈哈哈 ......
來源:網路 ...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靈光?
關於,有一些人論說:看人體光 (Aura),其中一些方法是;叫人站在一面牆前,然後盯著對方,直到你看見他的身體有吋許的光包圍著!
然後當然功力越深厚時,就會看到越多的色彩?
在這邊就不討論,人體有沒有靈光,但,一些現象是可以用生理反應來解釋的 ......
首先,如果你在人背後;看著他前面那一個人,視線沒有移動,也沒眨眼,大部份的人過了不久,會看到前面這個人體外有一層薄薄的白色包圍著。
這個現象,叫做 Counter Color After Image。
我這裡上載了兩張圖片,給大家方便做實驗,一張是白底黃團,另一張是白底黑團。
你只要盯著白底黑團的那張,不眨眼,大概半分鐘到一分鐘,你就會看到黑團外面好像圍著一層白光。其實,那不是一層白光。你只要把那圖拿掉,你會發現眼前會有一團白影,特別是你眼看白牆壁或天花板,你會更清晰的看到。
若那圖是一白底黑方格,盯了半分鐘後,你轉去看天花板,就會看到一團白色的方影。
這團白影,就是你視網膜留下的殘餘印象(After Image),它的顏色和實體的顏色是相反的(Counter Color)。
那麼,你為甚麼會看到人頭的部份有白影?
因為,你盯著一個人的頭部,(不能動來動去),久了後這個人的人頭形象,已經留下印象,即一團人形的影子。
此刻,若你的頭部稍微微微的後移,這影子也會後移,所以白影子是比實體的人形稍微大那一點點。看起來就像這個人的頭肩部,包著一層光。
我給你們的第一張圖片,是白底黃團,它的殘餘印象色彩會是紫藍色。
那麼這是不是代表你看到了人家的體光?
依照某一些人的說法,就是你要在這些殘餘印象色彩中繼續看出來的,才是對方真正的體光。
這個暫時是沒有人,可以證明到底是真的?還是不是。
不過,也讓大家知道,南傳修的十遍處禪定法,裡面有弄某個單一顏色的色彩盤,用眼觀看,再看到那印象清晰而長時間的留在眼裡,然後繼續的專注於這殘餘印象,知道這印象變得越來越清晰和高清,最後會高清得很漂亮、很光亮,然後再借用這視覺幻像來帶動自己進入禪定。
生活中,我們做各式各樣不同的事情,就只是為了表現自我,不只是對他人,也對你自己,表達你的存在。
教育、升職、名片、穿着的顏色,基本上就是追求成為重要人物,一直都有這個證明自己存在的煩惱。
這很具諷刺性,因為依據佛教哲理,事實上,自我並不存在!
所以,如果你在這邊聽我 " 演講 " 時,不斷的盯著我的照片看,忽然間看到照片上的我發光的話,不是你天眼通厲害,也不是我法力高強而發光。而是你太久沒眨眼跟沒移動過視線。
當然,如果你這中間有眨眼,又有移動過視線,但還是看到我相片發光的話,快點向我跪拜,但,請不要把你看到我魔光普照的真身,公諸於世。(記得馬上約個眼科醫生檢查一下!)
在這裡介紹個《數息法的修持:流水三昧(摩地)》
「禪修」是以心來修持 ......
開始禪修的時候不要急,起一個妄念,就安住其上;又來了一個妄念,就再安住其上,不要煩惱,不要求定在某一個念頭上,安住每一個妄念,來了又去;像河流一樣的禪修,一剎那就有很多妄念,安住的心就如河流一樣一直在流動,不想過去,不追未來,但河的本質不變,從不間斷 ......
剛開始你或許很熱誠,然而,一旦你的熱心有了減退的跡象,甚至消失不見,你就違反了修心的箴言。
你的努力應如同水流一般,平穩、持續,而不間斷。
有時某些人即使在急迫匆忙中,也會强迫自己禪修,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如此狀況下禪修,但是在此情形下,很難令自心一心地安住或止息,當我們在匆忙之際,建議還是不要强迫自己禪修,最好等到比較方便的時間再做。
還有 ...
剛剛網友傳給我看個影片和資訊,是關於拉達克人要製造冰佛塔的計劃。
還以為是甚麼宗教的東西,後來看了影片後,還蠻歡喜人類克服艱難環境的創意:利用了水力的自然定律,這位拉達克工程師,能夠以冰佛塔的方式,存水存了好幾個月。
這對拉達克這種乾旱地帶,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創意得很漂亮!!
我對這種創意的敬意,遠比對菩薩的敬意更大。
就像我們應該保持對法教的信心和敬意,不可在事情不順遂時便抛棄法教。
法教的基本原則不可動摇,其實用的方法也經過了歷代修行者的精煉與證實。
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念頭都是不善、不如法或者無記的(不好不壞),當能够覺察自己不如法的念頭並予以制止的話,就有可能讓自心轉向佛法。
同時,這訊息也告訴我們,地球氣候的變化已經正在進行中了!
請看過的朋友們多多重視地球環保問題 ......
再來:
越來越相信一些人說不思考的年代已經降臨了:彎彎、九把刀都是小說家,寫的都是虛構的東西。
寫了一些感人的愛情故事出來大賣後,如今發生了劈腿事件,就會有些傻瓜說要罷買他們的愛情小說。。。
這些人類啊!你該不會是認為寫小說的人,平時的生活就一定要照小說裡面的情節演吧?
難道,有一天,你發現李安,原來不是同性戀者的時候,就不能接受他導拍的《斷背山》?
或者你發現金庸、古龍是不會武功而失望到腦羞成怒?
Grow the fuck up(他奶媽的娘,成熟點!) ......
哈哈,你真的認為九把刀會因為劈腿事件,而從最頂尖小說家的地位跌下來嗎?
每天很多人劈腿,劈書這個人,真的每知道一個人劈腿,就要做出類似的行為嗎?
劈了書還放上網示眾,這就是繼續的免費幫九把刀再打廣告。
九把刀的醜聞,根本不會對他的書銷量地位有影響,短期內若沒有另一個寫得比他厲害的人出現,他依然會在一哥的地位。
只有,一個醜聞是他會真的倒下:就是他的小說被揭發是抄襲的。
所以,強烈的鼓勵任何討厭我、看不起我的人,都來我的網站、論壇、部落格、FB(臉書)上來罵我!
不過,記得,一定要拍照上傳公告大眾。嘿嘿嘿 ...
-- 再節錄 --
九把刀之前的第一次發言,講了一個很矛盾的話而被人圍剿。
基本上他說他是喜歡小三,但希望未來結婚時跟女友。
他選擇矛盾的說法,是他以為可以兩邊討好:對小三說:『我不是玩妳的。』
然後又對女友說『我也不是玩妳』。
所以,這樣講才有問題。
之後他說他又講好像還放不下小三之類的話。
其實九把刀愛誰或不愛誰,已經很明顯了。
至於他之後要保留一個對自己和對其他人都沒意義的關係,以期能夠保留到一個對其他人也沒有甚麼意義的形象?
有人可能會說他劈腿已經傷害了女友,那麼現在跟她分開,不是傷她更甚嗎?
朋友,別單純的認為他留下來跟女友結婚就能療癒傷口,他跟女友在一起的話,會更傷她。
一個是短痛,另一個是長痛,而且是兩個人一起痛。
(註:在美國加拿大,同居三年以上的就叫做 Common Law Couple,分手的時候,女方有權跟男人分產。錢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一些不能用錢完全解決的問題,有錢會好過沒錢。)
就像 ...
小孩子在學齡期的畫畫,會經過一個如抽象畫的階段,但開始成長後,要適應社群生活,就會開始畫得傾向寫實。
但,大部份教小孩子畫畫的補習班老闆都知道,客戶是已經成人的父母,所以當孩子來學畫畫的時候,老師是取巧的逼、誘、騙孩子畫出寫實的東西,以討得其父母歡心。
如果你的孩子只會不斷的畫抽象畫,或者長大後可能成為巫(靈媒、通靈人),或者會難以契入社會的社群生活。
但,如果太早用後天的東西來壓下先天的,這孩子長大後的創意可能會受損。
-- 經典 --
我們覺得貪婪難以控制,並不是因為它是天生的,而是因為它是長久而未被制止的習慣所產生的。
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雖然要打破老習慣很困難,但是所有的習慣都是可以被打破的。
有研究道教的朋友,都知道《金光咒》(天地玄宗,萬炁本根.....),這咒語在不少坊間的書和網站上都有。
而且網上也有一些氣功師,還講出一些觀想!
但,這個金光咒還有前半部一直沒被公開過,就算有金光咒的符,也沒用。
不但,沒用,不斷常唸還會消耗的自己生命能量!
咒的前半段是先匯集能量,金光咒只是調動和發放能量的媒介。
問題是這些氣功師,或自己閉門造車自修的,都是不斷的發放沒有匯集到的能量。
(這邊有聽到一些比較正統的資訊,別問我這東西怎麼修,我完全不想回答。只是在這裡好意提示一些喜歡搞這些東西的朋友,要謹慎。因為這咒裡面的意境,超屌的。)
這裡不希望有外界誤認,我自讚自己的修行有多高、多厲害!
我只是懂得在生命中,堅持,活下去,不忘初衷的努力。
這種人生的經驗,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
一個人要有足够福德資糧,才會相信有來生,但無論如何我們要懂得放下,離開執著,這是很重要的。
----------------------------------------------------------------我是分隔線!
專注他人的過錯,是得不到什麼益處的。不如查看自己的過錯,那樣會得到更多。—— 法師阿姜.放
----------------------------------------------------------------我是分隔線!
你的心不要繫留在任何 “ 所依 ” 之上,亦不遮止任何接觸;不陷於任何方所,亦莫墮入任何邊見,或為語言所役。這樣修持下去,有一天你即會得到一個最殊勝的證悟。—— 密勒日巴
----------------------------------------------------------------我是分隔線!
如果你有習慣喝咖啡的話,一定要喝喝看 Greek Coffee(希臘咖啡)。
它是用一個很特別的小銅杯來炮製,煮到滾燙的時候,侍應(服務員)會拿著這小銅杯來把咖啡倒進你的杯子。
特色是除了濃郁外,它是煮到上部會有泡沫(不是奶的泡沫),煮到滾燙就倒,是連所泡的咖啡研磨出的粉,也倒進杯裡。
所以你喝的時候,杯底會有厚厚細細的咖啡粉。
喝慣了星巴克或商場咖啡粉,希臘咖啡會讓你有原汁原味的口感。
我喜歡跟現在的年輕人聊天,尤其是看見年輕學生的眼神裡,透露著對未來的迷惘與恐慌時,真心覺得這些年輕人;才是臺灣的希望,最令人放心,因為「有感」才能「勇敢」。
但這群年輕人卻經常一臉擔憂的追問:「不知道未來要幹嘛?出社會要做什麼?」
老實說,唯一有答案的人,是五年或是十年後的自己。但年輕人都聽不進去!
對未來感到焦慮,不如放心體驗世界所帶來的挑戰,培養對世界的信任感。
聰明與優秀,不等同有能力解決對人生的焦慮,這是我出社會多年後深信不疑的。
無賴派,小說家 __ 太宰治,應該能解決許多學生的煩惱。
他有次遇到二位年輕學生的拜訪,有感而發地說:「對於當今的學生諸君,不禁心生憐憫。
學生不屬於社會的任何部分。
我頑固地堅信,學生是思考的漫遊者。
是晴空的流雲。
若成為老成的社會人,對學生而言是可怕的墮落?
這大概不是學生自己的罪過。
肯定是被誰如此安排的吧!
學生本來的面貌,就是詩人、文青的模樣,要好好珍惜這段時間,切勿玷污自身......,在你們的人生中僅此一次。」
如果,恐懼是一片花園,請灌溉...別砍掉!
----------------------------------------------------------------我是分隔線!
修持長壽佛三尊的法門,最主要是幫助我們積聚福德資糧,消除各種障礙和逆緣,開展出我們心境上所具備的無死力量。
因此,具備一個慈悲的心,來修長壽法,這才是重要的 ......
對於最高根器的行者來說,煩惱會展現為幫手;能够將煩惱以為道用,而無須捨棄煩惱的人,比優曇波羅花還要稀罕。
如果你能真正修持,一切佛法都是修持方法;如果不真正實修,把大手印、大圓滿的教法放在你手裡也是没用的,就算金剛總持示現在你面前來教你,你自己不修也不會了悟。
修持佛法並不是要來計算我們獲得了幾種法教?
或作了幾座禪修?
如果我們只在意我們接受了多少數目之法教或坐了幾座之禪修,這樣的結果只會帶給我們障礙。
因此我們必須了知修持佛法,是為了要來對治我們自心煩腦及五毒,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分隔線!
-- 誰,吶喊 --
有些東西以為會一直保留下去的,卻沒想到漸漸就不見了痕跡;再美的記憶,再難的割捨,卻不知道哪一天,就彷彿只是上輩子的一個夢,醒了,就沒了。
爭論,總會有累的一天,藉口,總會有說完的一天,計較是因為還在乎,如果不是那又與你何干?
直到無力承受,無心理會的時候,所有的「理由」都顯得那麼的無力 ......
昨天,是曾經!
今天,是現在 ......
明天,是未來?
曾經的美好,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在的距離,距離輸給了時間,我們輸給了現實!
所謂的永遠,就是沒有時間、距離的終點......
----------------------------------------------------------------我是分隔線!
《抄不來的緣分》
從很久以前,就相信「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句話。
尤其是近年在網路上,有關勵志的文字,更彷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更是覺得千篇一律,興趣索然!
其實,文章,尤其是勵志的文章,其道理不都是人人皆懂嗎?
理想、勇氣、堅強、信任、守望、愛,這些形上的價值,是每篇勵志文章的靈感之母。
那為什麼還要寫著同一樣道理的文字?
後來,遇到的事多了,經歷過高低起伏,對從前這類文章本就不抱好感的,竟然也開始寫起來!
然後才發覺,文章的道理;從來都是舊的,新的是作者所遇到的事,和所抒發的情懷。
把這些事和情,傾注在文字(就字句而言,只有匯聚、表達而已)裡,把心中的說話和感受體悟寫出來。
舊的道理,新的事情,就是引起讀者共鳴的秘方,也是勵志文章得以長壽不衰的原因。
如果某一次,你的傷痛和疲累,恰好被一篇文字撫平了,那,就是和作者建立最大的緣分了。
----------------------------------------------------------------我是分隔線!
如果只是坐著等他人帶來的變化或更好的時機,最後將無法改變。
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等待的人,我們自己就是我們找尋的改變。
—— 美國總統 _ 歐巴馬
----------------------------------------------------------------我是分隔線!
-- 番外篇 --
據說,有 Spontaneous Remission(突發復瘉)的癌症病人,通常在復原之前會夢到死。
之後幾天內會發燒,而且會燒得很厲害,但神奇的在發燒後,癌細胞會消失了。
原因:是病人的免疫系統,忽然間察覺到癌細胞,原來不是屬於自己身體的外侵物,拉起了警鐘,馬上把他消滅掉。
除了,日有所思之外,夢到任何跟死亡有關的題材,通常是代表改變或面臨改變。
死亡,雖不是每個人每天要面對,但死亡的含義卻是我們常需要正視的。
就是有一個叫:截止日期叫做 Deadline (直譯:死線),它讓我們知道時間的資源的限度,我們才不會犯賤犯懶。
有限性,就是死亡。善用了資源限度的人,會活得比較有效率、精彩。
所以,外國有一句關於創意的金句是:What is the best way to boost your creativity? A deadline!
突破性的創意來自於截止日期!
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這種美麗的錯誤,是一生中最值得冒險的投資,也使許多人的生命帶來改變,這條路雖然辛苦,但是需要有人跟我們一起傻傻地投入!
來源:網路 ...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走走停心
散步能激發思想,因為它讓人暫時脫離寫作、譜曲或計算之類需要專注的繁重工作,又不會讓心靈完全跳開。
對思考複雜問題的人來說,熟悉的小徑能占據部分心思,又不會全數取走,正好可以提供足夠的刺激,幫助潛意識斟酌兩難問題、檢視答案或打破思考的僵局。
朋友,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就像 ...
最近和一位網友 " 賴 " 訊,他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認為什麼是愛?」
心想 ...這個問題很好答,在詩人的信集、宗教典籍的經文中,隨處可以拈得佳句。
起初,我選擇用最簡單的方式回答:「愛是從對方的角度,為對方的好處無條件地付出。」
我還以為他會就此滿意「收貨」,怎知道接下來他又問:「你怎樣証明,對方是真的愛你,你又是真的愛他?」
ㄟ............
對呀,愛要用什麼來証明?
用感覺嗎?最容易受欺騙的正正就是感覺了。
用理智推斷?把愛當作一場思考的實驗,徒有情感的外殼,愛早已在中間蒸發掉了。
無意中,在網絡上看到美國心理學家 Joyce Brothers 說的一句話,我才恍然大悟,那句就是:「愛的最好証明,就是信任。」
也有人說愛可以用時間証明,付出只是愛的配方,信任才是愛的藥引。
信任既是一種原始的托付,也是一種經過千錘百鍊的結晶。
你愛他,並不代表你全無質疑,而是在疑問過後,你還是選擇相信他。
愛的最好証明,就是信任。
懷疑是信任的過程,在懷疑當中仍然選擇相信,那就是真愛。
在婚姻中,愛就是接受對方的不完美,而不是只想讓對方成為你所要的完美!
於我而言,
我最喜歡和重視的,
從來不是什麼景色,
或者哪一個人生階段,
而是當下陪伴著我的人。
-- 番外篇 --
對於禮俗,華人的婚娶中,以前是沒有求婚一事,這很明顯是西洋老外的東西,(包括鑽戒)。
以前是提親、媒人,透過父母的。
另外,馬來西亞、香港華人的那些甚麼兄弟幫去迎娶,姐妹幫要刁難,根本也不是華人習俗。
當然,現在的華人是結合了東方和西方文化,再受媒體炒化,到底要跟東方還是西方,才叫做對?
我想問的是:若地球發生大災難,只剩下你和另一個異性。你們偶遇對方,然後從惺惺相惜到性性相吸,最後你們愛上對方,結婚還重要不重要?
如果要結婚,還需要不需要禮儀?
如果需要禮儀的話,你會選擇怎樣進行?
還有:
漢傳佛教的地藏王菩薩,和密宗(藏傳和東密)的地藏菩薩,是兩個不同的人物。
就好像漢傳佛教的觀音和印度傳承的觀音,也是兩個不同人物。不是因為名字相同,人物就是相同。
漢傳的地藏菩薩是講孝道,住地獄中救渡眾生的。印度大乘的地藏菩薩不是住地獄中,也不是專救地獄的。
或者漢傳佛教徒不知道,你們所讀的《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是只有漢文版,沒有梵文版,更沒有藏文版。
更不可能有巴利文版(真X宗爐教主的書中《密宗羯 " 磨 " 法》裡寫他靜坐時,看到了巴利文版的密教經典,是胡扯。他這本書的內容是根據一個日本人寫的密宗書籍而修編的。)
地藏菩薩的各種咒語中,所謂的滅定業真言,也是只有漢傳裡面才有,密宗裡面是沒有的。
漢傳的地藏菩薩,會和老外的萬聖節 Halloween 比較應節。
日本佛教當然受東土的影響,也用地藏菩薩的形象來祭拜墮胎後的靈魂。
西藏密宗的地藏菩薩的功能卻是如同財神,做祈福用的,你幾乎是看不到有人用地藏菩薩來做超渡的。
前者是白事,後者是吉慶的。
到底哪個版本才是真的?
從歷史文獻的角度,漢傳的地藏菩薩是經不起考驗的。
--- 經典一下 ---
地藏菩薩有幾個版本的咒語:
Om ksim hiraca sarva siddhi hum 嗡 清 嘿啦茶 薩瓦 悉地 吽
Om Ksim hiraca raja samudgate svaha 嗡 清 嘿啦茶 啦雜 薩姆噶爹 所哈
Om sumbha nisumbha hara cara maha pasa maruta amogha vajra sattva svaha 嗡 送吧 尼 送吧 哈啦 茶啦 嗎哈 怕薩 嗎如他 啊磨噶 瓦之啦 薩特瓦 所哈。
沒記錯,上面兩個的應該是紅教的(有可能是岩傳伏藏法的咒語),第三個是印度密教傳承,四派皆有。
東密一般是 Om ha ha ha vishmaye svaha 嗡 哈哈哈 微士嗎也 所哈,還有一個是 Om ha ha ha sudhanu (素大努) svaha
如果,再看大藏經裡面的一個地藏咒,它根本就是大威德金剛咒 Om yamantaka svaha
十輪經裡面還有一個超長的,這裡我就不分享了。
這些咒我都沒有專修過,所以不要問我有甚麼效果。
但,有一個地藏咒,就是漢傳佛教地藏滅定業咒,如果你不是出家人,我不鼓勵唸。
我所認識的朋友,若還想在紅塵中有正常的事業、家庭、姻緣等,通常唸這咒,會不順利的。
所以,有興趣實驗的人,以我個人對梵文的詮釋,它是 Om pramani dhare svaha 嗡 怕啦嘛尼 達咧 所哈。
最過癮的地方是上面的第三條咒,裡面的 Sumbha Nisumbha,出現在降三世明王咒裡面,降三世明王是用來做驅魔結界的。
不過,最早的時候,Sumbha Nisumbha 在印度教裡面,是兩位修煉成魔鬼的阿修羅兄弟。
修煉成魔後,他們在宇宙間橫行無阻,為所欲為,後來被印度的女神殺掉了。
為甚麼佛教中驅魔的明王叫做 Sumbha 明王?
而為甚麼地藏咒裡面又有兩位成魔的阿修羅名字?
天知道!
我認為的修行:是修我們自己的心。
任何的修持,都不應該只是嘴上的修行。
離心之外,一切外相的修持都不是究竟,這才是真正的修心。
從效果論的角度來看,就不需要理會它的真假,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在網上看到一篇老外的言論,很特別:他的度假時間很長,他需要度假來解除他工作上的壓力,當他回到美國後,他需要另一個小度假來解除他這個大度假的壓力。
聽起來有點像是懶人說辭,但,回想一下:去旅遊的人,如果去了一個有大時差的國家,你的睡眠、飲食和大便的時間都會受很大的影響。
若是長時間度假,又在幾個不同時差區域的地方住一段時間,生理和心理上都要對不習慣做出調整。
回國後,其實又是另一個時差了。
短時間內橫跨多個時差區域的旅行,真的好像有周遊列國的虛榮,但,你的身體必然是第一個受巨大衝擊的。
如同禪修是學習如實面對自心,而不是强迫你的心,套上某種佛法束身衣。
你千萬不要到處收集(皈依)上師,成為許多上師的弟子來增長你的 " 我執 "。
-- 節錄 --
我喜歡將暮未暮的原野,
在這時候,
所有的顏色都已沉靜。
而黑暗尚未來臨,
在山岡上的那叢鬱綠裡,
還有著最後一筆的激情。 --------《將暮未暮》_ 苑子米
-----------------------------------------------------------------------我是分隔線!
「而我也喜歡將暮未暮的人生,
在這時候,
所有的故事都已成型。
而結局尚未來臨,
我微笑地再作一次回首,
尋我那顆曾彷徨悽楚的心。」
秋風雖然未起!
看著窗前在下雨...
雨滴填滿心中的孤寂,雨中望著遠方街上的濃霧,似乎更讓心又看見不一樣的景致。
大概也能細數許多的故事,好讓浪漫的細胞釋放一下!
許多地方的特色,都源自於一段期間的生活而累積成爲文化。
聽到地方性歌曲,總會泛起思愁的情緒!
有時候知道了一首歌它的歌詞後,就會發現還是比較喜歡自己想像的版本。
那種感覺就像...
一種復古色的美;守護著不被揭開的故事,一個可以回到過去的地方,好像只要過了這個轉角就會看到!
-- 憶趣 --
一位老友突然猛學算命,由生辰八字、紫微斗數、姓名學到占星術,沒一樣不研究。
他學算命,當然不是覺得算命靈驗,而是想證明算命是騙人的東西。
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師為他算命,
算他活不到四十七,他發誓,非打爛那大師的招牌不可。
你猜怎樣?
他愈學愈怕,因為他發現自己算自己,也確實活不長。
這時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
說「反正活不久了,好好運用剩下的歲月,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很積極的投入,人人都說他變了,由一個焦躁勢利的小人,變成惇厚慈愛的君子。
不知不覺,他紅光滿面、生氣勃勃,活得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師的招牌了!」我有一天開他玩笑。
他眼一亮 笑笑說:「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個性,確實四十七歲非犯心臟病不可啊!
現在想想,我才真的要感謝他啊!」
換個選擇,人生就會不同 ......
來源:網路 ...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你在忙些什麼?
如果人生是個選擇題 ......
人生是要因著努力而痛苦?
還是因著遺憾而痛哭?
曾經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就是因為留不住,所以才會記得住。」
平平淡淡的一句,內中卻包含了多少思量,點滴追憶,幾分無奈。
因為留不住過去,所以要珍惜現在。
記得,不知道在哪裡看過 ...
有段話是醬寫著: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
但這樣的人,似乎就失去了感受!
是過去成就了現在的你,是未來讓你擁有盼望的可能,
感念過去,對未來戰戰兢兢地去努力踏實,
人生才會有更多豐富的回憶!
由上兩段論述,可以反映了 " 人 " 其實很有趣 ......
這個世界有沒有命運,一件事,你追著它,一直追著它,追一年,追十年,你最終也得認了。
如果,你總能為生命轉向,試著讓自己徜徉在新的風景裡。
那麼,任何命運的無常,都奈何不了你。
「為了生活,我們需要工作;然而,別讓工作吞噬了生命。」
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生活寫照。
漸漸地也就發覺工作變成生活的大部份,再變成生活的全部。
忘了夢想;
忘了自我;
也忘了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如果為了工作,連什麼重要的都能忘掉了,那就代表我們的生命已經被工作所吞噬掉了。
值得嗎?
「如果你很有錢,你還會選擇要工作嗎?」
這是我平常有機會跟工作夥伴在交換意見時,最常討論到的一個問題。
結果一如常理所意料的,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如果我很有錢,我就不用再這麼辛苦工作了。」
但是進一步了解,卻發現相同的答案背後,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尤其有趣的是,當問到:「如果不工作,會選擇怎麼樣過日子?」的時候,大部份人的答案,最後其實都還是要工作的。
只是或許不想做得那麼累,或許不希望被迫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喜歡受約束,或是不希望只是為了錢而工作。
有句話說:「因為有選擇,所以破壞規則!」
其實能有選擇,是最幸福不過的了。
很多人,或許因為不在熱門的產業裏,但是為了養家活口,不得不守著一份別無選擇的工作。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能夠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工作的意義在那裏?
「年紀輕輕當上高管跟身價上億」,是每一個人的工作目地嗎?
如果是,那麼它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
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個人相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希望自己「是有用的」!
學習才是一輩子的事。兩者之間取個平衡吧!
在《無所執泥》一書中 ...
提醒大家:「我們想要控制的東西,控制了我們的生命。」
當你學會捨棄執著,不再緊抓不放或全力抗拒時,你的生命就會開始流暢。
放棄每一個瞬間的執著,心扉自然敞開。
原來是這種對事務的執著,妨礙了原本內心的清明和自在。
一剎那間,心它就開悟了。
心不靜,那就是它匱乏,被困難重壓的時候。它把鼠丘變成大山。
不過,當心靜止時。就没有苦,因為根本没有什麼事。根本没有大山。
心裡多事時,那只是雜染多,使心受苦。
我們不能單純地想要抑壓着痛苦,或者永遠地快樂,因為那只是另一個我們不可以得到或感受到的夢想而已。
智者,總是會選擇,因為這將決定我們明天會看到什麼樣的畫面。
還有在修持法教時,虔誠固然重要,但如能了悟法教内涵,則對法教將更具信心。
讓我們仔細想想,像有些人就覺得自己在修行,但他不知道自己修行的動機在哪裡!
很多人變成佛教徒以後,尤其是跟藏密有接觸的人,他們開始會帶很多奇怪的東西到家裡來,家人都没看過的什麼嘎巴拉、骨頭那些 ...
把宗教儀式、法器帶到家裡來,這不是修行佛法的重點,重點是要把佛法慈悲、智慧的精神和力量帶到生活中。
就像佛陀對於宇宙科學這個主題,有漂亮精辟的解釋。
他說整個宇宙是每位眾生個人業力的反映,這也使得宇宙成為每個眾生的家。
心以身為家,身以宇宙為家,宇宙也有一個家,那就是虚空。
在密續裡是被這樣描述的。
其實我們的本性都是寂靜的,只要恢復本來的自然平靜即可,這樣就是禪修。
帶著覺知,看著自己的心,就能恢復本然的寂靜。
讓事情保持單純。
精神生活其實是非常基本而輕鬆的,但是我們通常卻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當怒氣爆發時,不要追著它,轉而注視憤怒的本性。
它只是心的空界中一個虛有的捏造。
嗔恨的真正目標應是嗔恨本身,而非有所謂的怨敵。
佛陀說過: “ 我只能教你解脱之道,但卻全靠你自身去達成。” 可知任何精神修行的成功只有藉自身的努力,絕不是自身以外的其他力量可以賦予的。
常常會聽到這句話──「我是來幫忙的」,我自己也常常這麼說,並且這麼想,還有這麼認為。
但是很多年下來,自己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之後,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不是別人的需要,而是我們自己需要被需要;才發現,原來「來幫忙的」這樣的思想,也可能是一種我慢,一種需要被幫助,卻不肯承認的驕傲。
或者,是一種想要試試看,卻又不敢承諾的過渡期。
當我們帶著自己是在幫別人,為別人而做的心情時,就容易產生一些覺得自己犧牲或委屈的心理,或是期待著對方,能夠時時給予溫暖的回應與感謝。
長此以往,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是給予者、是付出者、是幫助者,而相對的,也會感到,自己是委屈的、是犧牲的、是吃虧的、是不得已的……
當這一切情緒生起之後,幫忙,就不再單純了,我們一方面幫助,也在一方面不斷地索取。
這也就是我常在說的:" 物質等價交換!"
就像 ...
小時候常問自己,來這個世界所謂何事?
當然一路來,很少人能給我答案,但在求學中老師給我們的期許,總以為長大就能做些不同的事物,做一個更有用的人。
但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我們大半的人成不了大事,人生面對的極其平凡的人生事物。
但年紀漸長後,才發現能把平凡的事做好,也是一件人生成就的事啊。
人生前半段,我們一直努力追逐成功的方向,生命是奇妙的,許多人生原以為可以成就的大事業,有一天發現自己只是這樣微不足道的存在著,回想著人生的片段裡,記憶最深刻的,正是那些匆匆而逝的人生行脚,那些生活的噓寒問暖,那些聚散離合與久別重逢,所謂的成功早已無法久留心頭,於是我才剎那間明白,人生成就,原來就在那微不足道的美好上。
再來:
好久沒聯繫的朋友,第一句總是喜歡問『最近在忙些什麼?』好似現在你的人生總要為一件事情在忙碌著!
不管是忙戀愛、忙工作、忙著追夢,很少人會問『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人生好像一輩子都在追逐著什麼,就像年少追逐著青春的尾巴,青春追逐的夢想的可能,拿起公事包之後追逐功成名就,談起戀愛後追逐著穩定的家庭。
男人追逐的房子、車子、孩子,女人追逐的穩定、家庭還有幸福。
但真正的幸福又是什麼?
有時候你是否靜下心來想想到底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或許你也不太明白自己到底在追逐些什麼,然而人生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或許,你是否想過我們一直追逐的忙碌,是否是真正喜歡的生活?
還是只是順著別人的眼光去做他們覺得對的事情?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還是未來的生活?
不要被忙碌侵蝕了靈魂,只剩下軀殼在遊走。
如果不能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或更順利,但可能會遇見另外一個真實的自己,指引告訴你生命不該只有追逐著忙碌,更需要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
如果你問我:『現在你在忙些什麼?』
我會毫不猶豫說:『認識自己,跟自己約會,還有學習做自己!』
我們經常以他人的想法作為自己意見的基礎,因為如果每件事都要自己判斷,會花掉我們太多時間,但沒有多少人喜歡對自己承認這件事。
看看身邊多數人怎麼想,哪些似乎是常態,然後就相信那可能就是最好的選項。
只要越多認識的人似乎都有著同樣的想法,我們就越容易做決定。
遺憾的是,我們似乎不大清楚自己實際上有多常聽到或看到別人表達某種想法,反而根據我們對那想法的熟悉程度來判斷其真實性。
突然浮現出:『幸福生活的基礎,答案正是「自尊」!』
「重要的價值觀有很多,我認為自尊是其中最基本的,擁有一顆尊重自己的心,在任何狀況下便能夠變得幸福,不是嗎?」
自尊,即尊重自我,了解到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談論自尊的人很多,維持自尊過生活的人卻少之又少,擁有自尊真有這麼難嗎?
我的標準在哪?
我認為自尊的最大阻礙應是教育。
歐美教育秘訣:少了很多規定,就會多了很多自信 ...
但是,我們的教育並沒有針對孩子的特點設立不同的標準,必須遵循固有的框架,進入名校、以升學為目標、考上好大學、找份好工作、當個讓父母親友開心的好孩子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
說白一點,標準不是「我自己」,而是要跟父母朋友的小孩相比。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一味的與別人相比,就無法展現出自己的特點,更遑論「熱愛命運」呢?
然而從小接受這種教育的我們,害怕「跟別人不同」,無法想像自己跟既定的標準不同,脫離隊伍就會感到不安。
別人是怎麼過的?
我能否跟別人一樣?
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無法走自己的路。
我們是不是早已習慣順從旁人的「眼光」,而忽略尋找「自尊」?
身處這樣的社會,真的能找到自尊嗎?
在跟別人稍有不同就會感到莫名不安的環境下,想要帶著自尊生活必須要不斷地努力。
我們永遠都在崇拜著那些閃閃發亮的人。
他們用強大而無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著世界。
但是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用什麼樣的代價,去換來了閃亮的人生。
更多時候大家總忘了,閃亮下的他們也是人 ...
還有 ...
有些書或是故事裡,常常要人放手或是放下心!
但很多人或事不能說放就放的,
你口頭說放了,但問題仍舊存在!
最好的方法不是放下,而是面對與解決...
放下,是在事情結束後才應該說的話!
而唯一比留下更不可能的事,就是「離開」!
如果有一道缺口,我想「勇氣」可以取代膠帶和膠水貼合所有故事的裂痕。
但其實,人生的玄妙,常常超出你的想像及預料。
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個人都在忙,忙著追名逐利的你,忙著柴米油鹽的你,
停下來想一秒:你的大腦,是不是已經被體制化了?
在該 " 走 " 的那一刻…你希望自己…還剩下些什麼?
-- 憶趣 --
記得,那些年 ...
天亮了 ...有天和友人聊了整夜,聊那些曾經我們各自認知的純純愛情,每一個曾經和過往回憶。
在當時沒有啥定律可參考的世界裡,我們年少惶惶不知 ......
所以,要是再次碰到哪個命中註定就慌亂了!
以前的我們只會被動地等,好像除了等之外就無能爲力。
戀愛,失戀。
看似兩個字就能輕鬆表達,其實,那些曾經以為自己很好,一直都沒改變自己的認知;最後才走到分手下場的我們。
或許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契機而已,走出來的契機。
現在我更能理解,因為傳統的思想還在!
當時還有醬一段的對答:
「我等了她那麼久,她都不做我女朋友。」他抱怨。
「那,她有跟你保證過什麼嗎?」我問。
「那又沒有......但這不是很可惡嗎?」他埋怨。
「你說你可惡嗎?」我笑道。
然後,時間就在我們各自取笑聲中走過 ......
只是當時,我在自己的心中有一段獨白:
『或者沒有誰應不應該,只有誰願不願意。
承諾,代表自身的同意和應允;儘管只是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口頭承諾。
很簡單明瞭的,不要輕易許下承諾,尤其是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情。
然而,容許我這樣的講一句:人總是輕視承諾的。
有時候,人們即使有能力,亦會因著種種「原因」而打破承諾。
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請別忘了,要先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
也許,我不是在等待她愛我。
我現在等待 ......
我不再等待她的那一天。
然而,我不曾把這些苦當是一種犧牲。
誰讓你笑得最開心,你就和誰在一起,
誰讓你最放鬆,誰就是你最想珍惜的人,
誰讓你可以再次找到自己,你就回到誰的身旁。
相愛的人不必問那麼多,快樂就好,
相守的人不需要,要求那麼多,舒服就好。』
-------------------------------------------------------------------------我是分隔線!
-- 經典一下 --
前幾天在散步,頓時覺得某些畫面很熟悉。
原來,在二十年前唸了密宗的軍荼利明王咒,有夢到類似的場景,一條斜下坡的小路,彎彎曲曲伸延到海邊,然後看到海中有巨龍翻騰。
(大部份唸軍荼利明王咒的人,會夢到跟蛇有關的內容,朋友中有夢到飛蛇、在交溝中的五色蛇,跳躍過來的蛇等等...)
所以,為了紀念我的潛意識給的 Symbol (訊息) 符號 —— 根據榮格學派的,蛇代表蛻變,我就在這邊做了一場供養的小法事。
在編劇或寫故事時,如果是先入為主的有了一個要傳達的訊息或意義,然後用故事來圍繞著這訊息,通常會把故事寫得很俗套、很說教。
一個故事寫得好,它的意義不是由預設而來,意義上在故事的發展中『被發掘』出來的。
同樣的,你不是要先找到了人生意義才去生活,而是在生活中才能找出屬於你的人生意義。
我放眼所看到的,凡是積極尋找人生意義的,你看看他事後還是尋找同一樣東西,也還沒找到。
要先找人生意義,就好像故事要先預設涵義般,往往只是活得不切實、或者虛偽、甚至是活得不耐煩。
我可以告訴你,賺錢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還沒賺到錢之前,一直思考賺錢的意義,甚至給自己一些特定的『偉大』賺錢意義,你通常會做得很辛苦。
賺錢的意義上非常的個人化,而且一定是賺錢後才能夠如實的講出屬於『你自己』的意義。
離開了這個,就如同你跟阿宅老處男講,自己要如何與范冰冰大戰三百回合一樣,就算你每一回合的講得繪聲繪影,你還是在騙自己。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功能就是自己的思想能夠在宏觀和微觀之間自由靈活的走動。
文化和傳統是有分別的,文化是活的,傳統是死的。
這跟宏觀微觀有甚麼關係呢?
就是人生處世,別因一棵樹,而忘記森林的存在,也別因為你看到森林,卻看不到特定一棵樹的功能。
要更全面看世界,必須宏微兼顧。
-----------------------------------------------------------------------我是分隔線!
-- 假文青 --
在歲月的風塵裡,是場迷濛的境界,讓惆悵幾許的浮雲往事 ...送走一湖煙雨!
醉了的情懷,渲染著心海,掬一抹詩意,替代紅塵的滄桑 ...
那遠山一脈翠綠,
那秋波一灣如碧,
有多少的貪嗔癡,
如今不願再提起!
-----------------------------------------------------------------------我是分隔線!
可惜,換不成,改變不了。
也不是看不到,也不是看不透,而是看到了,看透了,就是難於改變。
有的人一輩子都在改變上掙扎著。
明明知道,人生的希望在未來,但未來太遙遠,當下太值得迷戀。
好多人甘於平庸,不是眼光不夠長,而是眼光永遠在遠方,人始終在身旁。
因為人生本是不知何處為終點的一趟旅行 ...
與其在意太多的是是非非,不如慢下腳步停看聽,記錄每一個當下。
讓結局不是結束,只是下一段美好的開始...
如果有一天, “ 夢 ” 沒了,只剩 “ 想家 ” !
就讓我最後也慶倖自己曾經是個夢想家。
來源:網路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