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
心驛動
流浪,是我滋潤生命的養份。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瀏覽、擄獲(拍照)風景,而是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放空自己,感受自己、享受一個人的孤獨。
出不去沒關係,因為也可以在工作中流浪,在家庭中流浪,在生活中流浪,全都可以成為轉換心境的養份。
( 淚眼轉身,洗衣、拖地去… )
快樂很簡單,就是知足和隨喜!
但就是不能 " 放浪 " 形骸,㑹脫矩…
我們修行的目地,不是向外去得到什麼神通;修行的目地,是降伏煩惱,調伏自心。
問:佛49年沒說一句話,佛要說法,他就有思想了,佛沒有思想。
所以佛經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你用思想去研究,變成你的胡思亂想。
佛的意思 “ 願解如來真實義 ”,離開思想,沒有思想,你就能體會到佛的意思。
這是真實,圓滿的智慧!
讀經決不能思維經中的意趣……
答:佛四十九年,沒說一句 “ 法 ”,並非沒說過一句 “ 話 ”;若佛沒有說過一句話,那麼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從何而出?
佛說,從覺悟到涅槃,四十九年間,從未說過一法;我的理解是:佛從未說過一句假話,從未說過一句自造的話;祂所說的法,都是經由祂如實觀察,早已存在的、本然的事物之理。
不管佛在世或佛不在世,那些真理就在那裡。
佛並沒發明一法,祂只是諸法真相的發現者。
“ 佛從沒發明一法 ”——這是佛說 “ 從未說法 ” 的真實含義。
佛並不是沒有思想,若諸佛沒有思想,豈不成了草木瓦石嗎?
只是祂們超然在思想之上,不為所轉,駕馭思想而不被思想所迷惑。
思想,是人與客觀世界的接軌,是人深入事物真相的觸角;若不藉助於思想,則不能開啟人智,獲得覺悟解脫。
因此,思想是人類的好工具,應該好好地利用它,而不是捨棄它或批判它。
用思想去研究佛教,也是親近佛心的一種方式,它與其他的修證途徑和工具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思想沒有過患,過患在於對待思想的依賴和執著。
一切人類的見聞覺知,皆是思與想的結果,學佛聞法,我們不但不能捨棄它,還要更加深入它、瞭解它,完全明白它而超越它。
佛說了一句話,我們根據自己的程度和理解聽到了 “ 佛說 ”——雖然是相同的一句話,你在哪個層次,你聽到哪個層次的意思;你怎樣理解,你便聽到怎樣的佛說。
一切眾生,在沒有和佛齊量之前,我們都從未聽到過佛在說什麼;我們聽到的,只是我們自己對佛語,個人理解的聲音。
讀佛經是 “ 聞 ”,嘗試去理解佛所說的意思是 “ 思 ”,依照佛說的去做是 “ 修 ”。
聞、思、修,是三世一切佛成道解脫的三步路,就連釋迦牟尼佛也不例外。
我們要踏著諸佛的足跡,走好這三步路。
我們不要在語言文字上落腳,諸佛言語都僅是一塊墊腳石,目地是助你過河的。
一切經文、說法等,皆是指月之指,由指望月,莫著於指。
一切文字無咎,咎在我們對待文字的態度及反應。
善加利用文字,而不是被文字黏著你思想的手腳!
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自己變傻;人變聰明似乎是容易的,變傻好像粉難!
也似乎覺得走在一條和世人相反的路上,喜歡人人都比我聰明,有什麼不好?
這是得以容易生存的方式;生活中聖人似乎看起來都很傻,因為他們瞭解傻的好處。
這就是我想要的樣子…
擁有平靜的心,生活在寂靜的物中間。
心不亂逐任何妄念,它時刻了了分明於它自己。
就這樣作個安靜的傻瓜…
那甚麼是我執?
撇開佛家所講的五蘊皆空之類的言論,所謂的『我執』就是以『我』所判定的重要性。
所以『我執』就會變成你不放手的執著。
一些人是以自己的面子為『我』,會奮不顧身的要保護自己的面子。
例如:不能接受眾人視他為婚姻失敗者,所以就算婚姻再怎樣的爛,都必須毫無條件的忍下去。
一些人是以自己所屬團體或所領導的團體為『我』,所以他所作所為都必須顧及團體的形象。
就算公司的生意再怎樣爛,都得貸款,甚至是貸不到款,就會去借錢來讓生意看起來能夠繼續下去,以期買到足夠的時間等奇蹟的出現。
一些人是以一些理念理想為『我』,就算堅持自己的理念時會為群眾帶來更大的傷害,也得維護下去。
例如:一些人維護的大愛思想,在遇到一些不斷佔大愛便宜,還用你的大愛來成為他們行傷害的方便時,他們還是擺不脫大愛的執著,繼續的裝傻下去。
一些人是以賺錢為『我』,能賺錢的,他才有心有興趣,不是直接能賺錢的,就拋棄或應酬。
佛家是叫人要超脫這些所有的我執,但,也只適用於出家修行或想現世解脫的人。
若你還是活在塵世中,你就得依塵世的遊戲規則,你是不能沒有我執的。
在塵世中,我不是說上面的這些我執不對,而是你能否在塵世中靈活的切換你的『我執』。
在塵世的遊戲中,看破『我執』的意思是:沒把自己面子、團體形象、理念或賺錢視為自己的『角色』,反而代入了另一個角色不能自拔。
反之,是把個人面子、團體形象、理念和賺錢視為『工具』。
前者被『我執』駕馭,後者則是駕馭了『我執』。
來源:網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