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我所


問:挾菜時沒留意說話聲,吃時覺知放在 “ 味覺 ”上,看菜時只是 " 看菜 ",而不去留意其他的 “ 感覺 ”,只是覺知每一個當下,這樣來練習正確嗎?

我的經驗:

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在這幾個心智功能裡,“ 視、觸、味、嗅、聽 ”,屬於 “ 塵 ”,屬於 “ 識心內容 ”,屬於 “ 覺 ” 的物件,它們不是我們覺知的重點,我們的覺知重點是 “ 覺 ” 本身。

也就是說,當我們吃飯時,如果我們要練習覺知,在此等發生一系列的心功用中,“ 忽略 ” 掉 “ 視、觸、味、嗅、聽 ”,直接在 “ 覺 ” 本位上。

也就是說,當視覺發生時,我們的重點在覺不在視;當觸覺發生時,我們的重點在覺不在觸;當味覺發生時,我們的重點在覺不在味;當嗅覺發生時,我們的重點在覺不在嗅;當聽覺發生時,我們的重點在覺不在聽。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的 “ 視、觸、味、嗅、聽 ” 不 “ 分割 ” 我們的覺時,它就是一面大圓鏡。

它是一面名副其實的、真真切切的大圓鏡,我們在覺知的修行中,最終要找的就是它!

為了找到它,我們必須時刻注意,我們的覺要在覺的本位上,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不要被 “ 視、觸、味、嗅、聽 ” 所牽走。

如果你被 “ 視、觸、味、嗅、聽 ” 所牽走,那麼你就被法塵所轉了,那麼你就由 “ 覺心 ” 跳入 “ 識心 ” 了,而 “ 識心 ” 是個幻;那意味著你進入了幻海,而非覺岸。

覺知的重點一直莫離覺本位,若離覺本位而進入識心的領域,那就是顛倒了。

在修行中,倘若我們把覺的重點,聚焦在識心內容上,那叫 “ 專注 ”,不叫 “ 覺知 ” 了。

專注和覺知,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專注是將意識聚焦在某個地方或某個物件上,而覺知只是將意識放回意識。

專注是緊張的、收縮的,覺知是放鬆的、發散的。

專注導致我們覺知的範圍狹窄,而正確的覺知會使我們的覺心回到本覺——恢復它無限大的能力。

這是它們的不同。

在覺性訓練中,如果你把覺知的重點放在所覺的對象上了,這叫 “ 背覺合塵 ”;如果你從所覺的物件上,反流回來,回到覺知本身上,這叫 “ 背塵合覺 ”。

“ 背塵合覺 ” 是正確的修行,“ 背覺合塵 ” 是不正確的修行。

有人曾問我什麼叫 “ 歸覺 ”,如何 “ 歸 ”。

歸覺就是,始終 “ 覺在覺上 ”,覺不糾纏在識心範圍,不被識心內容所轉,例如前面所講的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的重點始終在 “ 覺 ” 而非 “ 視、觸、味、嗅、聽 ” 上一樣,如此,覺在 “ 識 ” 不斷的出現和變化之中,始終 “ 返流 ” 回本,就是歸覺。

如何歸呢?

如此返流,如此還本,如此背塵合覺,這就是歸覺的方法。

歸覺法是我們找到生命 “ 大圓鏡 ” 的根本方法。

日常修行中,被覺察的對象叫 “ 塵 ” 。

“ 塵 ” 的意思就是變動和搖晃。

依據我們根器的不同,塵被命名為 “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前五者,我稱為 “ 外塵 ”;後者,我稱為 “ 內塵 ”。

我們修持覺知,就是要做到:時刻 “ 歸覺 ”——將覺放回覺……,這也是禪定修行。

外不著五塵,叫禪;內不住法塵,叫定。

我們修行,如果能始終處在 “ 覺 ” 本上,這就是禪定了。

修行覺知也是一種 “ 出離 ”,因為什麼也套不住 “ 覺 ”。

只要我們持覺不失,任何無明也蒙蔽不住它。

例如…

我們吃飯時,眼睛看到菜,要知道看到菜,識心為它命名時;要知道為它命名:“ 這是茄子 ”、“ 那是芹菜 ”、“ 這是辣椒 ”……,但心不要住在這些判斷上,而要守在那個知道的 “ 知 ” 上;筷子挾菜時,“ 觸 ” 覺發生了,知道 “ 觸 ”,也知道那個 “ 知 ”;菜放入口中時,“ 味 ” 和 “ 覺 ” 都在那 “ 覺 ” 中;鼻子聞到 “ 香塵 ”時,“ 覺 ” 就像鏡子一樣地照耀它;傾聽家人的談話聲,“ 聲音 ” 穿過覺知就像音流流過太虛。

我們的本覺像一面大圓鏡,它在時時刻刻照耀一切,不關乎所照的內容,也不黏著其上。

能認識到這面 “ 大圓鏡 ”——這就是 “ 六合一 ” 了,六識合成了一,變成了 “ 智 ”(大圓鏡智)——這就 “ 轉識成智(知)” 了。

一旦我們能以 “ 大圓鏡 ” 活著時,我們就能深刻地體會到經典中所述的 “ 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做而未曾做,終日走而未曾走,終日吃飯而未食一粒米 ” 是什麼意思了。

日常生活,如果我們能夠持用覺知,這就是 “ 以禪為味 ”;如果我們能夠觀照心念,這就是 “ 以法為食 ”。

修行莫離覺,離覺非修行。

我們持覺修行,最後一定要找到這面 “ 大圓鏡 ”,找到這面 “ 大圓鏡 ”,諸識上性覺合一了,才算有些成績。

知覺辨識,諸識覺合,循目歷歷,聽聞聲聲,皆是鏡中有情生;香味觸法,來去蹤影,大圓鏡裡任演形。

與現實存在對抗,你會失敗。

聖人始終熱愛他眼前的現實存在,
所以他沒挫折和懊惱。

他從不想掌控什麼事物存在,
所以他也從未曾得到或失去過什麼。

這是聖人的掌控:無為之為。

聖人騎在正念之馬上,
走在覺知之中,
他走過天地也沒走過天地,
做過一切也沒做過一切。

他順著河流行走,
他從未遇到過洶湧的浪頭。

沒 “ 大 ” 存在,也沒有 “ 小 ” 存在,
有的僅是整體存在。

在覺悟者那裡,
只不過是 “ 我 ” 的集合。

善於育人的智者,
教導人們覺知,而不是教導人們使用妄念。

人們之所以生活得不愉快,
是因為妄起的念頭太多。

調節身心,
就是對待一個小小的念頭。

當覺知照耀身心的世界,
妄念就沒那麼大的力量了;
不是妄念沒有力量,
而是妄念不再造成痛苦;
妄念不再造成痛苦了,
就沒有人再被傷害。

妄念不再產生力量、創造痛苦,
人也就自然了,也就成道了。

在機體還沒出現可顯示的症狀時,
治療它。

這是掌控之道,也是掌控的基礎。

念頭和覺知,是生命的全部。

瞭解了這兩方面,就瞭解了生命,
道即是念頭,也是覺知。

念頭是道的動和用,覺知是道的虛和靜。

生命,
在念頭上是變,在覺知上不變;
在念頭上並相信念頭,你體驗到無常;
在覺知上你體驗到恒常不變。

常樂我淨的是覺,
無常、苦和創造混亂的是念頭。

在念頭上就處在生命大海的風浪之中,
在覺知上則處在寧靜湖面的映照裡。

帶著覺知去做事,
用正念去行事,
那空無的心,不會升起困難或失敗的概念。

體會那空無寧靜的味道。

你知道心是誰?

你知道那心有多大嗎?

把整個宇宙放進去,
只是把水倒進杯子。

心是大地,覺是天空,
念頭是眾生,
生生滅滅的是我的化身
不生不滅的是真我,
我是那一切。

我像水一樣的道,
不來,不去;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
千百億化身,
都是一個我。

我們有時候總是感覺自己 " 缺法 ",所以總是想不停地在 " 求法 "。

其實我們不缺法,我們缺少的是精進心、恭敬心和希求解脫的心。

存在,不是什麼神秘的事件。

修行人常說人生三境界,開始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後來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再後來又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了,這是為什麼?

在開始我們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經過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的階段後,我們又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那麼前後這兩次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一個在完全的無明中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個是完全清醒中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個兒童式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個是佛式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個是完全無覺知,一個是有覺知……。

這就是人生前後兩次同樣是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但不同的地方。

在開始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和後來的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的狀態裡,我們的生活都是簡單的、自由的、當下的、無痛苦和煩惱的,我們所有的痛苦、複雜、不自由、掙扎等都發生在我們 “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山 ” 的狀態中,透過修行,透過認識心和瞭解心,來讓我們由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重新來到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的有覺知的狀態中,再次過上簡單、自由、當下、無苦和無煩惱的兒童式的生活——老子的生活。

記住,修行是一個瞭解心,瞭解心所投射出來的世界,透過瞭解心所投射出來的世界來瞭解心的過程。

學會認識你的投射,學會掌控和應用你的投射,這就是修行的內容。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