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金竟心


你必須主動地想辦法,讓自己暫時擺脫忙碌,很多事情都可以改變時間或地點,但是學習獨處,必須成為你生活中定修課,成為你對自己必須履行的義務,每天的生活都會有不同,你在獨處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也不應只是表面形式上的修持,例如唸唸儀軌,而是要在心中生起證悟,生起修道的體證。

如果沒有這樣,我們可能以為自己,是走在開展遍知果位的道路上,但很可能只是在過日子,浪費了很長的時間而已!

話說當年華嚴宗的法藏大師,為了讓武則天明白甚麼叫做華嚴境界,結果在一大殿裡面擺上了恩多 ( 也叫N多,就是粉多的意思 ) 面大鏡子相互對照,然後在裡面點上燈火跟女皇帝解釋,這就是華嚴境界。

也這麼巧的,武則天時代才出現的《楞嚴經》裡面的佈壇法,也有外八鏡對照內八鏡。

然後在壇裡面修上 21 天,在鏡光交匯處,就會有感應現象出現。

目前已經幾乎沒有人做得到,因為大部份的都只是內把鏡對著外八鏡就算,連鏡也用過小小的對照就算。

根據某大和尚的說法,修行人在壇中修行經行時,必須置身於雙鏡之中間。

換句話說,你必須看到重重無盡的自己。

為甚麼鏡子這麼重要呢?

如果有學過漢傳準提法的,就知道它是要用一面鏡子來修,最後修道要在鏡中看到菩薩現身才成功。

但,若你看經典的話,再看東密的文獻,你會發現修準提的法師,是不需要用鏡子的,經典裡面確實有記錄到鏡子,但,它是用來修類似道教圓光術的。

漢傳準提法師透過華嚴宗的祖師,經歷了一次的改變,從不需要用鏡子來修,變成一定要用鏡子來修。

不過民初時期的南懷瑾先生也傳過準提法,他卻把它又改成不要用鏡子來修,而且他是有原因的。

重點是用鏡子來修的話,容易有離神現象。
(用現代的心理學術語,Dissociative Experience )

是的,看鏡子中的自己,會可能對一些人產生精神分裂的狀態,也容易看到幻覺。

南懷瑾目的就是要門人不要再碰幻覺,所以在他所傳的準提法門裡面,混進了藏傳的圓滿次第 —— 即是把想像出來的境界化空的做法。

不過,我看到今天就算是走南懷瑾修正版的人,一樣也是在壇中供上準提鏡。

這種鏡子啟動的離神狀態,在道家的修行裡面,其中一個訓練元神出竅的方法,就是要用一面鏡子的。

不過,話說回來,西藏過去的一位著名的祖師,有傳下一個口訣(鑄鏡法)給禪修多年而沒有任何境界的人,這口訣也是用鏡子來達到禪境,不過他的做法又跟華嚴、楞嚴、準提和元神出竅法完全不同。

印度教裡面的一尊女神是跟催眠有關的,當中有一個很特別的口訣 —— 要催眠群眾時,先催眠自己的鏡影形象。

鏡子除了會讓人有離神現象,還有其他的一些好處:在公眾地方擺上大面的鏡子,會減少偷盜行為。

我本身在做運動時,發現有面對鏡子和沒有面對鏡子,也有細微分別 —— 沒看到自己的鏡影,運動得比較機械化;有看到自己的鏡影的運動,會比較專注、比較清醒。

動物和嬰兒在看到自己的鏡影時,是會認為鏡中倒影是另一個動物或人。

小孩要接近兩歲才開始意識到倒影是自己,這也是自我意識(我知道我存在)的開始。

以後你照鏡子看到自己的樣子,而有了一些特別的想法,你就可能已經被我催眠( 下心錨 )了!

因為我還沒波這篇文之前,已經在鏡前催眠了我自己。

呵呵呵呵……

快樂不快樂的感覺,只是心態問題。

當你在安住時,就不要再去分別"這是不是覺性?

這是不是昏沉?

妄念會不會來?

這是法身還是阿賴耶識?"

等等……

不要被任何妄念束縛自己的境界,心的本體本來就是遠離一切所緣對境的清淨自性,當下就是本性。

如果再去分別自己的境界,當下已經不是本性了。

當認識本性的時候,束縛的繩子就已經被拿掉了,徹底離開輪㢠了。

每個人本性都是 “ 小孩般的 ”,大師尤其顯得像 “ 小孩 ”,因為大師沒有妨礙他做自己的信念,因為大師更靠近他的本性——我們共同的天性。

當我們說到一位大師時,我們容易想像,他是一位坐在椅子上,比較安靜,比較深沉,又比較覺知的形象;他不言不語,等待被問和被回答。

事實上,這不是大師,這是一個為創造和保持某種形象的大自我。

我眼中的大師,他是個 “ 一念行者 ”。

每時刻,他內在單純的只有一個念頭,他隨那一個念頭自由的行動。

他像孩子一樣不假裝,他像孩子一樣自由,但他像佛陀一樣有智慧。

每個真正的大師都是一位老子。

所謂 “ 老子 ” 的意思是,一個老小孩——一個身體是成人,但心像孩子一樣的人。

每一個老子都是普通的,他普通到他永在普通之中;每一個老子都是平凡的,他平凡到他就是平凡本身。

他沒有假裝,他沒有故作姿態,他是一個依天性而活著的人。一個老子一個天真的人。

一個能一輩子天真的人,已是老子。

我喜歡把一個說話的我和一個行動的我分開,因為那樣做是出於仁慈。

人們喜歡從一個人的言論來看待那個人,他們沿著自己理解和附加了的那人的言論走去,卻希望看到那人是自己想像中的 “ 他 ”——而他們永遠也看不到他,因為他們只能看到他們投射出的、那個被判斷和理解過的不夠完美的自己。

這讓出來說話的聖人成為人們投射的螢幕,藉由他,人們品嚐到自己的苦惱。

世上大部分聖人處於 “ 隱沒 ” 狀態(那只不過是和平凡保持一致),是出於仁慈。

在一個不需要聖人出現的時代,聖人出現是為社會帶來 “ 混亂 ” 的。

在一個不需要聖人的時代,如果聖人們出現,那是有 “ 負 ” 作用的,“ 道德出,倫理喪 ”,聖人們都知道這點,所以他們悠隱於世外,不去打擾天下,不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混亂。

難怪…我常會被人怨懟、被人厭、惹人嫌!

就因為有一顆心,如稚童不返的行徑,這才招人罪惡感了!

哈哈哈哈……

有一些聖人只去 “ 說話 ”,不去做。

為什麼?

是他們沒有行動力嗎?

他們是一個知行不能合一的人嗎?

當然也不是。

聖人們說話,只是提醒人們;如果他們去做,就是改變人們。

改變就是強力,強力就是暴力,暴力不是聖人之愛;而提醒喚起的是自覺,自覺引起的是覺醒。

聖人們對人的目的是覺醒的——讓他們覺醒,他希望人們因覺醒而改變,而不是因強力而被迫改變。

這就是有些聖人在世上只是 “ 說話 ”,而不是去 “ 做 ” 的原因。

說和做是有 “ 使命 ” 的,聖人知道那分別。

引例…

史上,理學家們都認為王陽明是聖人,但王明陽不知道 “ 說和不做 ” 的道理,他只知道 “ 說和做 ” 的道理。

所以王陽明離老子還差一截。

王陽明推行的 “ 知行合一 ” 被世人所接受和推崇——被頭腦所接受,但這學說永遠也不能完全被世人所實行,因為它還不知道心的另一部分——頭腦竭盡所能也不能理解和知道心的那一部分。

全明的聖人說著教導人類的 “ 大話 ”,卻過他自己的 “ 小日子 ”。

他看起來就像個 “ 知行不合一 ” 的假聖人,而事實上它才是真聖哩!

那些說了也去做的 “ 知行合一 ” 的聖人卻是一個假聖人——比如孔子——因為他們只知道 “ 做 ” 的好處,卻無明於 “ 不做 ” 的好處;他們只知道人類需要不需要聖人,卻不知道老天需要不需要聖人。

他們在人間 “ 逆天 ” 行道,故而首先他們個人的精神肉體吃了很多苦,這是妄心和無明的結果啊!

孔子行道於世的情況,就是這種狀況的最好的說明。

人們稱孔子為聖人,也稱老子為聖人,但從孔子到老子的距離,還有十萬八千里遠啊!

因為,孔子還在善惡中,孔子還在是非中,孔子還在掌控中,孔子還在 “人間 ”,孔子還著於 “人” 相……,孔子離老子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大聖人是大小孩,他保留在 “ 不知 ” 中。

因為知道不知,他的天真被存留下來;因為知道不知,他的妄為減少到近零;因為知道不知,他與這個世界完全沒有分離;因為知道不知,對人沒有建議、意見、對立、衝突;因為知道不知,他成為一個全然快樂的人;因為知道不知,他沒有什麼可擔心也沒什麼可操控的……。

那些真聖人是 “ 土 ” 之至極的人——他們 “土” 到,他們完全平行於大地,沒有一點 “ 突出 ” 於大地的地方。

去掉了所有的概念,空掉了所有的知識,真大師回歸了完全的本性,他們完全依本性而活著,這看起來和因無知而依本性活的小孩相似,所以他們看起來像 “小孩 ”——大師像 “小孩 ”,所以他們被稱為 “ 老子 ”——一個身體長大了,但心依然像嬰孩的人!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