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梅油
人世間許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沒有所謂的和諧,對立和共生是永遠存在的主題。
在佛教傳統的供養布施裡,一個佛沒有什麼要佈施給眾生的,祂把祂的喜悅和法給予眾生;而眾生也沒有什麼能給予佛的,他把他們的米、麵、布或財富給予佛。
有智慧的人或許看似平凡,慈悲的人或許看似寡言。
小道理可以用文字來說清楚,大道理卻只有沉默不語!
在那個重要的時間點過了,就是過了,不會再有了!
身心的平靜安頓,並不是要整個人變得麻目不仁、毫無感覺。
保持心情的平靜、安寧,並不是逃離一切或變成真空狀態。
其中包含著高度的知覺與感性。
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釋放生命的「無限可能」。
有些人對修行很拚命,這非常好。
但如果不先對教法有全面性的了解,單單只跟隨某個口訣、教授而修,僅依此要得到較高的證德是很難的,也有走偏的危險。
差別只是在於方式不同而已。
沒有聽聞,卻想要修行,這是會有困難的。
我們都被自己的感官所限制,被關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頭,從錯誤的感官得到了錯誤的結論!
真正使自己蒙受損害的,是我們自己心續內的煩惱。
真正的敵人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一直害我們受損的煩惱。
凡夫的敵人,頂多就一輩子而已。
就我們的一生而言,某人今天是我們的敵人,但他會因為一些因緣的轉變成為親友。
而對於煩惱,我們則必須要全面的看它的過失,依止對治品,不然自願取受煩惱是很難有利益的。
我們有時會管著他人的閒事,總繞著閒事跑,從來不會往自己身上想,這不對的,這說明缺少對法的希求。
若內心是染污的意樂,別人再如何讚美,也是自己騙自己,更何況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
佛教重視因果,自己所作應由自己承擔,真正的證人是自己,因果不是選舉,不是從他人對你的觀感與票選決定果報。
自己終將是自己的證人,自己的所作所為,將感得何種果報,自己最明白。
很多事情會改變,你的態度、你的習慣、你的性格,你的人生也將被改變。
我們常常說到 “ 道 ” 這個詞,——“ 道 ” 是什麼意思呢?
道,就是每種存在自己要走的路。
“ 道 ”,就是路。
風的路在天上,水的路在地上,鳥的路在空中,樹的路在它垂直的方向上,那麼,人的路呢?
事物要走的路,就是事物的道。
所有的事物都在它的路上,因此,所有的事物都在它的道中。
沒有不在它路上的事物,因此沒有不在它道中的事物。
沒有事物不在它本該的路上,因此沒有事物不在它正在的道中。
道躲不開萬物,萬物也繞不開道,所以,道包容一切,而一切事物也皆有道。
一條路:它始終是一個 “ 點 ”,一個 “ 空 ”;它和一切無關。
它存在於 “ 空 ” 中。
它是空、它是非空,它是非非空,它——是不可說。
路的品質,就是道的 “ 德 ”。
老子說 “ 道德 ” 經,那是講一條路的品質。
道的 “ 德 ”——即是路的品質。
老子《道德經》的思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自然無為,不管是處世為人,注重對是無為而為 —— 即沒有絲毫的刻意或作意。
在佛家也有類似的概念,即修行到很高的境界的時候,是達到無學道或無修的境界。
簡單的說法,不是說你亂來的意思,而是你的修行已經進入一個不需起心動念也是活在修行當中。
很多人以為無為而為這種高境界的東西,是從有為而為入手,最後才能達到無為而為。
但,這只對了一半。
真正的答案是,從一開始就要無為而為。
開始的無為而為,是一個雛形。
在這個無為雛形的基礎上去『而為』,最後才能達到無為而為的『完形』。
我不是說從有為而為開始是進不到無為而為的境界,而是它容易入手,但學習過程的時間會相對的長,難度也相對的高。
反之,一開始就要求無為入手的,會很難找到門,不過一旦入門後,之後的發展,從外觀就會有點像這個人怎麼才學會走路不久就已經在飛了。
一般的做法,叫做『漸法』,另一種則叫做『頓法』。
用會道家的詮釋,就是無為而為。
兩條路線都是學同樣的技術!
前者逐步的把身上的任督二脈奇經八脈,一條一條的打通,後者是找到了一個總開關,一通則百通。
— 分享 —
《我決定認真地,瞧不起人生!》
仔細回想,我們出生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受到父母及身邊長者的價值觀洗腦。
上學之後,植入腦中的;則是世間一般的價值觀。
我們在周遭的人影響下,扮演著「周遭的人塑造出的自己」而活。
不信?
你們仔細觀察一下……
有太多人 ( 你自己 ) 在說話時,用的都是別人的詞彙。
幾乎所有人掛在嘴上的,都是別人說過的話。
尤其是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每天暴露在大量資訊之下。
或許正因如此,比起身體本能的感覺,我們更容易以腦中的語言詞彙為優先。
然而,反觀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呢?
舉例來說,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即使是要上餐廳吃飯或去看電影,都會事先上網查詢餐廳或電影的相關資料後,才會付諸行動。
就連這種原本應該用身體感受而獲得感動的狀況,都變成事先接收以語言詞彙為主的資訊,因此,進入我們腦中的資訊幾乎都是別人篩選過、描述過的東西。
也可以說,那是透過他人價值觀獲得的資訊。
然而,最後我們卻掛在嘴上侃侃而談,彷彿那些資料全都出於自己一般。
一味模仿強者,最後奴性可嘉!
現在這個時代,數位技術已是稀鬆平常的事物,然而在進入這個數位時代之前,能對人們傳播資訊的,幾乎只限擁有特定力量的人。
出現在電影裡的人、電視上的人、唱歌的人、演奏樂器的人、出唱片的人……都只限於一小部分厲害強者。
而且,那段只有厲害強者,能提供其他人資訊的時代實在太長了。
在那段漫長的期間中,不知不覺決定了什麼是常識,什麼是非常識,價值觀也統一了。
此時,兒童與年輕人接受的教育體制又偏向提倡「塑造出相同的人」。
於是擁有相似價值觀、相似思考模式、相似生存方式的人越來越多,簡直就像量產出一群溫馴的「奴隸」。
在這一類人日漸增加的同時,「厲害強者」說的話,不斷經由傳播而擴散,形成了一種崇拜。
當特別厲害的人說的話或思考方式逐漸散播開來時,對某些人而言也會成為人生中特別重要的事物,在不知不覺中拿自己的人生與厲害強者的人生做比較,然後自己也試圖成為接近那樣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那樣的話,自己就不用思考如何度過人生,輕鬆多了!
然而,光是這麼做,真的就能擁有滿意的人生嗎?
愚蠢的正向思考及詐欺心靈大師,不會把力氣花在改變每個人面臨的現實,而是不斷倡導「做自己就好」,「原本的自己最好」等聽來順心順耳的話。
他們總說「發生的每件事都有其意義」,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正向思考。
說得極端一點,如果對我而言非常重要的人被殺害了,還要我在加害者身上找出一點正面意義,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事,不是嗎?
像我們這樣的平凡人,如果不只是拿某個特別厲害的人的思考模式或生活方式來參考,而是誤以為那就是自己的目標,最後等著我們的只會是對自我的懷疑,終至失去自信心。
到最後,一輩子只能持續被別人操弄,過著只知隨他人鼓動起舞的人生。
其實試著回溯自己的成長過程,就會知道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孩童時期的我們,在父母的價值觀中發展思考,可說處於被父母洗腦的狀況下。
無論動作、詞彙、言行舉止、對事物的思考方式、接觸人事物的態度……都會受到父母影響。
尤其是最近的父母總急著提早給孩子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孩子本身的思考判斷能力就這樣變得越來越淺薄。
這不但影響我們對善惡的判斷,長遠來說,也會影響到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
繼父母之後,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喜惡呢?
學校同學、鄰居好友、公司同事……這些人對你的印象是什麼?
他們帶著心目中對你的印象與你相處,而你為了回應這些印象,也會下意識地扮演某種「形象」。
說得更清楚一點,你只是努力扮演著周遭為你創造的「角色」,依據這個角色的喜好而活。
所以才會有人總覺得活得好累,總覺得活得有氣無力,總覺得人生無法過得隨心所欲……
尤其現在的年輕世代,因為本性溫和,從小到大只要盡可能扮演周遭眼中的「好人」,就能過得無風無浪。
等到過青春期,到了該被稱為「成人」的階段才發現,過去那個回應周遭期待而活的自己,與本質的自己落差太大,因而痛苦不堪。
於是,有不少人突然做出令周遭跌破眼鏡的極端舉動。
並非完全沒有自己的情感。
情感本身是有的,只是下意識地認為不能表現出來,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壓抑。
因此,現代人往往很難學會如何表達情感。
這也不是某個人的錯,或許只是說明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社會系統,長久下來是如何製造出壓抑情感而生的人類。
只能壓抑自己的情感,扮演周遭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角色……
在這兩種壓力之下感覺逐漸麻痺,環境使我們罹患無法坦然感受的「無感症」。
自己的感覺麻痺了,也找不出真正喜歡的事情是什麼,更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
以我的實際經驗來說,那些說著「我喜歡那個」,「我想做這個」的人,大多不曾付諸行動,或者幾乎不會立刻採取行動。
或許不需要那麼嚴格的自律思考,不過只要是真正喜歡的事,也有值得去做的動機,自然就會採取行動。
社會上明明已經量產出這麼多「無感症患者」,世間的潮流卻還是強推這些概念:「人不能沒有喜歡的事」,「人不能沒有想做的事」,「如果沒有想成為的目標就是不正常」。
在這些大道理的疲勞轟炸下,聽的人也會受不了。
因為他們根本是無感症,沒有自己的感覺,怎麼可能輕易找到喜歡、想做的事或想成為的目標。
所以大家都很痛苦,都在掙扎,摸索著想要找尋自我。
有人留言這麼說:就像咖哩,如果沒有先吃過超辣口味和超甜口味,就無法體會什麼是中辣口味。
這個比喻真是說得太好了,令我十分讚嘆。
真的就像這個網友所說,如果不先知道兩極,就無法做出判斷。
不先了解兩極,就等於什麼都不了解。
就這層意義來說,不了解兩極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別人左右。
你呢,還記得你的初衷嗎?
很多人以為記得,但早就忘記了⋯
人生四輛車:娃娃車、腳踏車、摩托車、汽車,最後電動輪椅不是車!
人生四張證:出生、畢業、結婚或某專業證書、退休 or 死亡!
祝大家春節快樂…
來源:網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