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快樂的秘訣,是選快樂〉


時間的巨輪,依舊緩緩的在推動!
歲月的腳步,從來不曾為誰停留!

不管今後還要承載多少傷痛,我們也要帶著笑容,迎接每一天的日出與日落!

如果習慣終日反覆地複習自己的悲哀,是的,你絶對是天地間最悲傷的人!

原因不在你所遇見人生中的悲劇,而是在被苦境囚禁了心。

孤獨也是我們自找的,因為我們太珍惜這個 "自我" 了!

有些事情,你想記得的就會記得;
有些事情,你想忘記的就會忘記;
如果忘記不了,那就不要忘記了?

因為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所以,珍惜你還記得的 ...
傷痛雖然難忘,卻可以讓你珍惜現在的幸福!

〈想太多〉

唯一不變的就是 "變"!

想要快樂要學會遺忘,想遺忘就必需要看淡 ...

「是你想太多,如果你硬要這樣想,那算了!等你冷靜後想一想這句話吧。」

領受到各種複雜的情緒,也讓我更懂了自己!
有過心痛,有過偏執;讓我學會成長,學會選擇跟放棄!

曾經走過心中的狂風暴雨,才換來了如今的雲淡風輕 ...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何必為痛苦的悔恨而失去現在的心情,何必為莫名的憂慮而惶惶不可終日。

因為今天心,今日事和現在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也是感覺美好的。

當然,過去的經驗要總結,未來的風險要預防,這才是智慧的。

昨天已經過去,而明天還沒有來到,今天才是真實的。

只要你願意打開心,努力給自己新的路,你會發現世界變得不一樣了。

我們都是自己命運的化妝師 ...

再來 ...

要懂得「轉念」,將逆境看成一個快樂的契機,於是便沒有那麼害怕,甚至可以笑起來。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的順逆,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情的好壞。

愛,是要學會包容;不是改變另一半!

進而是從愛中讓自己成長,找到更適合彼此的相處模式,

然後,一起分享快樂;享受幸福 ...

還有 ...

永遠是你採取了多少行動讓你成功,而不是你知道了多少,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因為行動才有力量。

很多人都知道哪些事該做,然後真正付諸行動下去做的人卻不多,樂觀而沒有積極的行動來配合,就只是一種自我陶醉。

沒有付諸行動的一天,自我沈浸在自我陶醉的幻想裡,然而夢想這件事最難的卻是:『付諸行動』。

不是想不想,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人生的奮鬥重點在於行動!

其實想要什麼樣的人生都取決於自己,只有自己才可以改變自己 ...

每個表面上看來微不足道的小行動,會匯集成改變命運的轉捩點。

所謂的人生,就是讓我們探尋那個使命的漫長路程。

既然成功不可預期,我們可以控制的,就只有自己的心。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于心。」這是個老掉牙的道理,但我們誰又能做到?

就像 ...

原來多年之後,想回到那個很單純地童年的心,還是不見了!

但該死的 "長大" 讓我們再也沒有機會找個爛理由當藉口,可是這一切都沒辦法阻止我們的內心還想當個孩子,如果真的有哪麼一天,那,那一天才會是我們童年的忌日?

其實,有時候,不是關係不在!而是心已遠 ...不是對方,而是自己?

現代人常常會這樣,遇上不心動的,覺得遺憾!

一旦遇上,又覺得不安 ...

在決定投入與付出之前,都想首先要安頓好自己的心,然後,在心還沒安頓好前 ...

人就走了,機會沒了,時間也過了?

等著急躁,心又慌了起來;又想將它停留在一個安全的位置?

我們都會覺得自己 "醬" 很愚蠢,而這樣的情緒卻會周而復始的出現!

人生是乘法計算,如果你自身是 "零",那麼機遇再多也毫無意義!

因為總是想要勝過别人。但我們卻没有想到,自己本身也是依靠著他人在生活。

零 ...可能是品性,可能是能力;也可能是自己拒絕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裡丟掉了快樂--在遼闊的生命裡,總會有一朵或幾朵祥雲為你繚繞。

與其在你不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人那裡苦苦掙扎,不如在這幾朵祥雲下面快樂散步!

天底下賞心快事不要那麼多,只一朵,就足夠了。

不要對過去緊抓不放。
過去曾經發生的事不管好的壞的,感覺喜樂或忿怒,都讓它們走吧。
過去已經結束了。
把注意力擺在眼前,這樣你才能够去創造你所追尋的未來。
這是一個活得有意義的方法。《就在當下》

釋論:

“無知就是痛苦”!

宗教,只是一個名字,重要的是人性、品德、對生命尊敬,這是最基本的,没有這些就談不上宗教了。

修行要看到原因、了解意義、發自內心去做,不然只是一種表象、一種造作。

當然修行一開始,心和言行都需要做出一點改變,似乎要刻意做點什麼,但也不要太過份,很多人都忙東忙西,裝著做很多其他事情,卻忘了本具的善心。

即使心中牢記、身體晃動的誦經,終其一生學習三藏,如果不能無誤證悟的話,也是没什麼用的。
死亡時自己仍是凡夫,什麼也没有幫助。
即便有多少所謂“智者”、有多少所謂“成就者”、有多少所謂“大修行者”作為助伴也没有助益。
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心中能如理結合對心義有幫助的口訣。

個人由於有宗教的信仰關係,努力修行做到隨時安心、隨念安心、隨遇安心,隨時隨地把心收回來,讓波動的心安定下來,就能身安、心安、家安、業安才是真正可靠且究竟的平安。

受苦、吃苦是無明習氣的「個性」所致;知苦、離苦則是在開發佛性。

有句話,說得好 ...
其實生命或許沒有我們想中的那麼好,但真的,許多時候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