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知,不知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修行是一件和 “ 知道 ” 有關的事。

它是,在一開始運用 “ 直接知道 ” 的智慧,然後證知 “ 我知道我不知道 ”,最後活在 “ 我不知道 ” 裡的過程。

這裡說的,我不知道,非同於孩童的我不知道,那是諸佛菩薩的住地。

直接知道的智慧。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痛苦是因為我們陷入了 “ 知道 ”,我們為自己的 “ 知道 ” 而受苦。

假如凡事處在我不知道裡,我們將從苦中解脫出來。

認為自己知道,好比我們行走在軟泥上,我們的腳陷進去了;有一種知道,像走在軟泥上,但沒陷入,這種知道稱為 “ 直接知道 ”。

修行要練習這種直接知道的能力和習慣,保持自己長期走在泥上而不陷入。

直接知道,是不經過思維的知道,就像你抬頭直接看見眼前的一朵花或遠處的一棵樹一樣,不經過複雜的思索而自然知道。

可以這樣說,直接知道是一種超越 “ 想 ” 的知道,超越 “ 思 ” 的知道。

修行中,我們要花時間花工夫練習這種直接的知道。

這種知道,能將我們從知識的淤泥裡解放出來,從而出離苦。

我知道我不知道。

由經 “ 直接知道 ” 的練習,我們會自然發展出另一種認知:山無始以來不叫山,水無始以來不是水,樹不是樹,花不是花……

一切我們為之命名並稱作那的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不是它那個樣子,都不是那種事物。

我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我們活在一個 “ 我不知道 ” 的世界裡。

此時你的體會,你的的確確對一切都不知道,你知道你唯一知道的是 “ 我不知道 ”;過去我們所常說的 “ 我知道我不知道 ” 只是一種概念上的認識,而現在它是你所體會、正體會著的實然。

這時期,你的貢高我慢、我知、我見等,不做任何動作就自然瓦解了。

因為知道 “ 我知道我不知道 ”,從而你自然知道了另一種實相:你所知道的世界,一切皆如夢幻,沒有實性,一切事物與夢見沒有什麼差別。

活在我不知道裡。

由於對上述知見體會的熟悉與加深,最後,你完全活在 “ 我不知道 ” 裡了——我不知道的世界,我不知道的狀態。

活在我不知道裡,那是任意平面上三百六十度的開放,到處是自由,到處是新鮮,好像你重新來過這世界,剛剛來過這世界似的。

因為我不知道,你對你小孩的未來不再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你不再強令你或你的家人該怎樣生活;因為我不知道,你從對未來的恐懼和掌控中解放出來。

那自由是空前的,那生活的豐盛不可想像。

活在我不知道裡,是每一位智者的實際生活。

沒有人知道,所有的知道無不是一種沉入個人的夢幻。

活在我不知道裡,世上沒有比我不知道的智慧更高的了。

穿過 “ 知道 ”,到達 “ 不知道 ”,是修行者之旅。

完成這樣的旅程。

解脫的要點是,從 “ 我知道 ” 裡出來;從我知道裡出來,入住我不知道的狀態。

從我知道裡出來的方法是,練習直接知道的智慧。

入住在我不知道的狀態、我不知道的世界,便是出離,超越數量的快樂和自由就發生在這裡。


問:多年前我在讀《西藏生死書》時,讀著讀著,突然有那麼一瞬,我體會到我消失了。
這就是空嗎?
是證悟嗎?
如何達到證悟?

答:當你體會到 “ 我 ” 消失了,那麼留下的是什麼?

如果它是空,那麼 “ 空 ” 就意味著不生不滅;而當我又 “ 回來 ”(從那種感覺裡出來)時,那麼那個能出現、能消失的 “ 我 ” 是誰、是什麼?

當那個你以為的 “ 你 ” 回來後,空去了哪裡?

如果能證悟的 “ 空 ” 是生滅的,那麼它就不是真正的空;如果有一種東西它 “ 出現 ” 然後又 “ 消失 ” 了,那麼,這種東西一定是個幻象——不管你感覺它多真實。

感覺 “ 我 ” 消失了,是體驗到一次幻化。

藉借這次幻化體驗,當你感覺你 “ 回來了 ” 而那 “ 空 ” 不見了時,這說明你沒有 “ 利用到 ” 這次幻化成空的體驗。

你錯失了!

你見到了 “ 空相 ”(虛空般的形象),卻沒有見到 “ 空性 ”。

要知道,空性和空相是不同的。

對於和空性 “ 結合 ” 的人來說,“ 空相 ” 是一位介紹人,它介紹你認識空性。

就像媒婆或紅娘一樣,它是介紹你去認識你伴侶的人。

但有些人見到空相後,卻沒能見到空性。

就如紅娘給你介紹一位對象,但因為紅娘長得太漂亮了,你一見她,就喜歡上了她,並把她當成新娘,這樣你就錯過真正的新娘。

凡以為自己經歷了 “ 空 ”,後來又不見了的人,他所見到的都是 “ 空相 ”,並非 “ 空性 ”。

就像你把紅娘當新娘——被紅娘擋住,而沒見到真正的新娘一樣。

空相是見到空性的媒介,如果沒有空相,空性就無法顯示出來。

空性在空相裡顯示,但空性卻不是空相。

空性是我們 “ 覺 ” 的特性,它藉著萬事萬物顯出它自己,它像水一樣,在方器時為方,在圓器為圓,借著三角形,它是三角形;借著不規則形,它是不規則形。

我們的覺性也一樣。

藉借著空相,它顯示空的樣子;縱然它顯得像任何事物,但它不是任何事物。

它不離物,不是物,它與萬有一切不離不即。

這在眼睛的世界(眼界)猶為明顯,空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如果你體驗到的是自己的覺性,這叫見到 “ 空 ”。

如果你的所見不關自己的覺性,那麼你這種空的感覺的體驗不叫證悟空,叫著了空相(空魔)。

如何證悟空性呢?

證悟空性,以六根為基礎,以五蘊為道場,以六入為門戶,以十二處為道路,以十八界為法界,以七大為法性,以此來體會和驗證 “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 的佛法事實。

任何解脫或證悟空性,都必須以此六根、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為基礎、為道場 、為門戶、為道路、為法界、為法性。

否則,修行沒有依託,修行無法展開。

具體怎樣做呢?

在六根之處,在五蘊之中,在十二處、十八界裡覓得同一覺性,然後發現超然於六根、五蘊、六塵和六識而又離不開它們的覺,這樣就能夠逐漸體會到空性的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空性就是淨性,修行者安住空性,也稱進入淨土。

這些不是理論,是事實,是每時每刻每一個人正在處的地方和正在發生的事。

只是許久以來,我們被外塵轉得太甚了,我們暫時還無法注意到和體驗到而已。


從某一根開始,認出覺知;然後認出超越六根的同一覺性;然後安坐其中;然後以此大覺為我、為在。

這就是證悟空或空性。

要想體證空性,就這樣實實在在的進行。

這其中沒有任何玄妙思維的東西。

空性不藏在某個角落,不管你想起或不想起,不管你認出不認出,它一刻也沒離開你、它正在你那、它正是你。

多麼明顯的事實,當你認出它,就像看到自己手中的蘋果一樣簡單明瞭。

作為虛空一樣存在,像虛空一樣存在,多麼美好?

包容一切而又不為一切所動,這是怎樣的安全、放心;像虛空一樣的不生不滅,不毀不壞,這是怎樣的自由、自如。

認出並體會到這的快樂超越一切快樂的概念,佛命名為 “ 極樂 ”。

在此極樂中,這種覺之空或空之覺下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不是虛構,不是想像,當你證悟本來的自己:它,就在那兒,它就是你!

你認出自己了麼?

完全認出自己,就是證悟。

當你所有的疑惑消失,所有的根本煩惱消散,當全然的安然到來,當永不能撼動的定、不用創造的慧和本來自成的戒顯出,你證悟了。

這些是證悟的表面顯象,通常,當你紮根在空性裡久了,這現象會逐漸呈現出來。

別人無法體會你的體會——無法確定你有沒有證悟,但他們可以看到你因紮根在空性日久而生發出來的品質。

這是空無的美麗,空無的芬芳,當你成為寂靜一樣的存在,那美和靈空的芬芳會洋溢出來。

證悟者以 “ 空 ” 貢獻這個世界,如同器世以 “ 有 ” 貢獻這個世界一樣。

我喜歡兩者。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