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修法就是在不清凈的地方修清凈。

明明白白一顆心,有知不覺成癡人。

尋吾心,不見心,尋者亦是心本身。

騎驢找驢入夢幻,夢裡千尋怎逢真?

人一生,幾十年,若不知心為誰活?

一生難過三萬天,不知真心必輪迴,不歸正覺必錯覺。

心在哪?道在哪?

知者明明眼前是,盲人白白空錯過。

道在哪?非經中,老子之語引人夢。

將把大道作道理,引入頭腦無底坑。

道理如鑰解一鎖,大道如天本無鎖。

道在哪?魚問水,把道當理神變鬼。

心,是何物,在何方,以念當馬逐聲色,如今我覓怎茫茫?

行者如今處何方?將把幻心當實心,夢中捉夢空一場。

心,是何物?在何方?悶煞人!

從古佛,到如今,千古傳唱不停吟,說的都是一顆心。

你我正活真心裡,肉身是那一粒埃,山河大地一撮塵。

說有便落幻化中,說無又落無記空,不是有,不是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

不是佛法繞口舌,說清實在太難耶!

說來道去一顆心,又可給名曰一真。

山河大地和念頭,紛紛落之成前塵。

一真心,與前塵,合離變化成萬森。

一真心,與前塵,合成如來藏本身。

如來藏,萬花筒,因緣如手巧轉動,生成幻象諸無窮。

萬花筒,在眼前,迷者不知迷幻裡,空把幻相當作真;知者知是萬花筒,手握花筒賞趣生。

你我迷人何時知,大千世界一心變,生生無生是真心!

還有…

修行人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時,不管是遇到禪宗公案、某些詩偈或一些生活的難題……——無論什麼,都一樣,我們的心既不是離開它,也不是黏著它,而是如實的觀察它。

如實觀察,是修行人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和方法。

不逃避,也不黏著事物的方法,是如實觀察。

也可以稱為觀照。

不管如何稱呼,修行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 “ 觀 ”,離開了 “ 觀 ”,簡直不可以再稱為修行人,或不可再說為修行。

如果沒有觀照的品質在,專心思考研究,那是世間人的用心方式,那將被法塵黏住;如果就此逃開,那是迴避問題,那是世間人對待問題的另一個極端,也不是修行人所為。

觀的要領是如實。

如果不如實,那就不是觀,而是進行思考了。

觀,讓你保持站在岸上,保持一個客觀的身份看事物;而如實觀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如實觀,或者沒有觀,那你就涉入水、濕了鞋,或完全掉進意識的坑裡掙扎了;如此一來,你所有的思考只不過是掙扎,那掙扎也只不過是為游出那個坑。

如果這樣的話,那是掙扎,不是修行。

修行不是掙扎,修行是觀自在,是遠離死命的掙扎。

如實觀的意思是,事物有什麼你就觀察到什麼,照著事物本來的樣子觀。

事物有的你不能沒觀到,沒有的你不能觀察出來。

這就是如實觀的意思。

也就是,“ 就身體觀察身體 ”、“ 就感受觀察感受 ”、“ 就心觀察心 ”,或者 “ 觀身如身 ”、“ 觀受如受 ”、“ 觀心如心 ” 等說法的相同表達。

“ 就身體觀察身體 ”、“ 就感受觀察感受 ” 等,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觀察方法,由此你也可以延伸出,“ 就樹觀察樹 ”、“ 就花觀察花 ”、“ 就杯子觀察杯子 ”、“ 就手機觀察手機 ”……

這樣的觀察能讓人息心,而不是起亂意。

這是一個真正的止、觀雙修的好方法。

這種觀察法是智,或者說,這種看待事物的方法就是智。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識了。

關於禪宗公案,有些是專門製造某種懸疑的,它根本不在乎其答案是什麼。

它製造懸疑的目的,是為把我們引到心中來,建立穩固的觀察物件,打造清淨的觀心平臺,也是讓我們止觀雙修的,並非為讓我們得到某個答案,而讓我們思考的。

如果那樣的話,和世間小學生、中學生解決思考題,或科學家解決某個研究難題,沒什麼不同。

不加入心的品質,沒有如實觀察的要義,不是修行,只是普通人普通的心理活動。

不管自己的內心有沒有疙瘩,有什麼樣的疙瘩,因什麼結起來的疙瘩——訓練自己如實觀照,客觀觀察。

遇到這樣的心理事件,既不是逃避它,也不是干擾它,只是如實地看它,就念頭觀察念頭,就感受觀察感受,觀心如心,觀想如想,於自己的一切心行(心理活動),不增不減,這樣就夠了。

再來:

最近閒忙中,順便思考了…關於『放下』的理念。

有宗教信徒認為,人死後會到天國、地府或會輪迴,換句話說,死去的人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只是用不同的生命形式,在其它異度空間存在著,他們可能還會偷偷的看到你,又或者在另一方等著你,甚至是來世可能還會在無盡輪迴中再見的概念。

那,這是否放下了呢?

反之,無神論者卻是真的要面對至親至愛,在死後,就是全然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記憶。

他們真的是要面對放下。

外觀,有靈魂信仰的,好像是未能全然接受放下之前,先讓你相信親人還是個別獨立的存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就好像離婚前的分居般的法條。

分居到對方已經開始面對事實時,才再全然簽字放下。

看起來,好像無神論者比較要直接面對放下。

不過,我認為若靈魂論存在的話,而且還能很科學的確定,你的至親至愛的人投胎成另一個人,而且你也知道你這至親至愛的人就轉世到你家附近。

你能在每天都見到他的情況下,也放下,讓對方繼續他的新生命,完全不把這個人當成是你至親至愛的人所轉世,還會把他當作一個新的生命來看待,你就可能是真的放下了?

受本身好奇心的觀察力影響…

當我觀察到臨死前的呼吸節奏時,推測應該在我認知的三大修行派別中(佛家、道家、瑜伽)中,應該會有祖師爺留意到死亡呼吸法,進而創出 " 逆死 " 的呼吸法。

(不是逆式ㄛ!)

結果…………

先在藏傳修行法中,發現其中一種呼吸法,是死亡前呼吸的相反。

(我相信其他修行派別中可能也會有)

雖然在科學的角度,這是很粗略的推斷,但,不失為建設性創意的開端。

若你會觀察,你會發現傷心時,呼吸往往是淺薄,而且是在肩部的!

開心的呼吸又是另一種?

問題就到這裡了,有興趣,下回有空再闢專欄研究唄!

呵呵呵…

— 波文 —

根據科學的研究,憂鬱的心情會把專注力的範圍縮小,開心會把專注力範圍擴大。

我發現心情低沉一段時間後,看電影時,每個畫面好像變成高清版,每個表情都展現出很明顯的內心戲。

感性和感受,全面昇華。

難怪不少的藝術家是憂鬱症患者。

在禪修的領域,有兩種專注力,一種是專注者和所專注的,融為一體;另一種則是專注者和所專注的,還有分別。

前者的焦點越來越小,直到忘我,後者焦區則是越來越大。

所以,禪修時的兩個主要障礙是:心亂和昏沉。

昏沉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是沒有雜念,其實是已經很像昏昏欲睡,這時候的對治方法,是思維人身難得、禪修的利益等的開心事情,把心情提起來。

心亂時,思維人生無常、自己隨時可能會死去等憂鬱的題材,把紛飛的心情壓下去。

在傳統的禪修,它的目的不是平衡,但,平衡確實禪修的入門。

但,正面和負面兩種心情,負面比較有機會深度和永久性的讓人格突變,應該就是其專注力的尖銳度高。

粗略的想法是只要專注力的尖銳度高,焦點夠小,突破的機會就很大。

但,深層一點的想法:負面情緒帶出的專注力小焦點,和純粹專注力焦點小,是兩回事。

前者能啟動人格突變,後者未必。

所以,佛家臨濟的話頭禪,專修的時候,外人看到他的樣子,覺得不是開心放鬆的,反之,是壓力重重、眉頭深鎖。

那麼,是否沒有負面、憂鬱,就不能突破呢?

科學界也發現:性高潮和愛的專注力範圍也是不同的,性是焦點式的,愛情則是範圍大的。

這有可能是藏傳無上密的部份禪修,會走慾樂路線的科學理由。

目前很多佛教界的大師或修行人會不屑學術界和科學界對禪修的研究,但,我的看法是科學界一直延伸下去的研究,會逐步的改善佛家禪修的效率。

科學功德無量量!

如:

還原諒不了對方,也要先原諒自己…

道理說的很簡單,要做卻很難。

任何事都是這樣,你只能盡力,而不能勉強。

也就像是跟父母家人的相處互動,從來都不是原不原諒的問題。

還忘不掉的時候,不要逞強說已經遺忘;心裡頭還有傷的時候,也不要勉強自己去原諒。

要先對自己好,自己要先好了,才能有餘力顧及其它的好不好。

就像:

當情緒走到一個無處宣洩的地步,所有的啟動,都像是進入一個制式化的模式,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

好像習慣把自己塞進一首歌裡,難過的時候覺得歌曲情境唱的都是自己,單曲循環聽到只需要一個前奏,就能在腦中把那首歌完整演繹。

不停再次按下播放,也許只是企圖讓自己相信,還有人是懂得的,雖然,當自己這麼想的時候,只是表達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把自己關在歌詞和旋律裡面,好像就能透過別人的眼睛,檢視自己的傷痛,好像就可以從那樣的泥淖裏面被釋放出來,儘管其實把自己關起來的就是自己。

記起有一陣子的低落,像是著了魔似的,不停地聽著同一首歌曲,直到連無意間都會哼唱出來,直到不論看到怎樣的風景,都想起那個旋律,直到意識了自己的深陷,直到我開始以為不介意了!

一個軟弱的人,很多時候不是不勇敢,只是為了想要抓住…

決心擁抱,那些未曾經歷過的痛苦,只因為我自己,不想忘記?

單曲循環的意義,也許只是一遍一遍的問著,那些等待被回答的問題。

就是:你還再倔強什麼?!

聰明人不斷學習自控。

笨蛋不斷想控制他人。

分享…

所謂的「正向思考」,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沉重的負荷。

每個人,都無法永遠面對獨自一人!

很少有人㑹想到,可以從每天侷限自己的小方格裡出走。

我們每天都被強迫學習著,學習去遺忘過往。

你是靠邏輯決定,還是靠直覺行動?

還是,從錯誤的地方思考!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