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窗外。朋友


人生沒有所謂的失敗,挫折只是生命要你轉個方向。

別一心只想登上高峰,卻忽略了有山可以爬,就值得感謝。

不要過份貪著親友,因為往往為了小小因緣得罪了,剎那間由密友變成仇敵。

既然不是永遠美好,隨時會改變,何必貪著硬抓著不放呢?

少了貪著,不反而自在一點?  --達賴喇嘛

有句話說: " 我慢 " 的瓶子裡裝不下功德的水。所謂功德不是嘴上說的,而是內心所升起的功德。

我們修法聞思不是為了能出名,也不是為了什麼證書,而是為了獲得利益、改變自心。

就像…

每個人的人生是如此不同,自己是由無數個不為人知的種種經歷,才成為現在的自己;相對的別人也是一樣,總有許多故事。

一出生就是皇宮貴族人生的勝利組,但為什麼悉達多王子就能看破榮華富貴,懂得去修行呢?

一樣都是平民布衣,為什麼孔子卻能有極為深度的人生體悟呢?

自己的際遇都是如此獨一無二,別人永遠無法經驗,那些也是我們怎麼樣都無法想像的世界。

每個人是那麼樣的獨一無二,所以也是那麼平凡。

人生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功課,而這些根源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是一個人的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怎麼走。

或許人無法決定他會面臨什麼際遇,但可以決定這些際遇的發展傾向。

若能決定自己的心,就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一個人,絕對不能輕易的把自己和別人定型。

對於人的成長與改變,絕對要有信心,要相信只要能把握到自己的心的主宰,就能改變。

別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周遭的人對自己滿意而已。

為了搏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途中才忽然發現,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於其,成為別人喜歡的,但是自己卻不喜歡,那麼倒不如好好成為自己喜歡的,儘管孤芳自賞,但至少心情逍遙快活。

實相既非束縛,也非解脫,然而,眾生卻為業力、煩惱和痛苦所捆縛。

但是,捆縛我們的是我們自身的迷惑,如同在夢中為迷惑所捆縛。

還有︰

曾經有次自我研討著,儒家的各種學派,其中八卦資訊涉及已故﹍南懷瑾先生的儒家學派是受哪家的影響,不同學派的儒家是推崇哪個經典。

然後…忽然就有個念頭,如一記重拳打過來:『其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多人以為是順著先修身,後齊家,再治國,最後平天下。

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這是倒轉過來走的:先要平天下,平不到的時候,退而治國,治不到國,再退。。。』

這念頭…可謂顛覆一般的見地。

所以,目前一般市民的目光,會認為堂堂一國之君,怎麼會連家裡的人都管不好?

又或看到某大企業總裁離婚或與孩子關係破裂,就會說連家都管不好,怎麼管大企業?

從來就不會認為把管好家裡,等同管好公司或國家,因為這兩者是兩回事,沒有必要認為是有能力管家才是管公司的基礎。

管自己、管家、管公司、管國,是四套不同的系統,能管好國家不代表就能管好自己,能管好自己的也不代表就能管好國家。

那些自以為的看法,儒家的野心是很大的,因為一開始要你立的志就是以天下為座標。

王陽明跟他的老師曾經辯論過為甚麼要讀書,老師說讀書為了做官(只是古代大部份讀書人的目的),我們現代人讀書為了賺錢或為了求知,但王陽明卻認為他讀書是為了要做聖人(現代講法,就是偉人)。

野心和偉大之間的重疊與區分,已經是模棱兩可。

各位做大事的朋友,大家一起共修『野心禪』吧!

再來…

曾經的歲月,是一頁灰濛濛的詩句!

曾經的靈魂,是一個無處可寄的心情…

生命裡的殘缺,是人生中最不捨的一頁!

翻與不翻都是痛,然而卻在淚水裡,堅強的走完自己未完成的路,寫完自己未寫完的故事。

等待,是給生命最好的名字,可以找回生命的原色!

如雨後的彩虹般,高掛在湛藍的天空…

一首小詩,送給你我:

白日已盡,當我站在您的面前,您仍能看見我的疤痕,了解我受過創傷,但已痊癒。------泰戈爾

另外︰

現在的年輕人最缺乏什麼?

自認為是朋友,缺少一個不會指導人的朋友,缺少一個跌倒時不會在旁嘲笑的朋友。

因為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想過自己的生活方式。

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會被嘲笑。

若在生活中,難過時找個朋友可以傾吐,開心時可以分享,再難熬的日子都會有力量撐下去。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痛苦,有可能只是缺少一個朋友,在得意時會教你謙虛,難過時會扶住你的朋友而已。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國外遇見異鄉朋友,大家關心並尊重彼此的生活,心中沒有「好壞」的區分,甚至不替對方感到擔憂。

雖然大家在不同土地上面臨不同難題,但卻像一家人不時給予鼓勵與支持。

也會讓你對生活的價值觀,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變更懂得享受這種生活的感覺。

--- 經典一下 ---

佛教認為強迫別人信仰什麼並無益處。

佛教是理性的,不是信仰,而是教導我們了解真實義。

我們研究生命本質時,會發現所有的現象(萬法)是非有非空的,應該取其中道。

這樣的觀點並不是一種迷信。

那…禪修要達到什麼標準呢?

就是經由一再練習讓心柔軟自在。

所謂的禪修,是一種練習,讓我們的心得到一種自在和自主性﹔透過禪修,我們以前那很剛硬、很頑強、硬梆梆的心,變柔軟了,當它柔軟下來,就有了彈性,是很靈活的,當你的那一念心變得靈活而柔軟,這就是到位的禪修!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