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隨時隨地的修行



隨時隨地的修行


在行持善法方面,很多人都喜歡固定時間——什麼時候該念佛、什麼時候該磕頭,不需要重視的偏偏很注意。
其實什麼時候都可以,長的話,閉關兩三年,像麥彭仁波切和一世敦珠仁波切的傳記中說,他們每年都會月修或季修,有時候還會閉關一兩年。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每天只要有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修。
所修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有相的善法,如磕頭、唸經、轉繞、作供養;無相的善法,像入於禪定或安住於中觀的境界中,這些都是可以的。
而環境方面,在寂靜的地方可以,在散亂的地方也可以,家裡、上班、車上……哪裡都可以修,都可以念。
可是現在很多人非要專門固定自己的修行,覺得時間一定要空出來,什麼干擾都要遠離。但這樣的話,能有多少時間修行也很難說。
人的生命非常短暫,再加上欲界眾生一天至少要睡4—8個小時,還要散亂、說話,真正能抽出來的修行時間又有多少?所以,修行的時間和環境不要定下來。
有些人經常說這個地方不可以修,那個地方不可以修,為自己的懶惰找許許多多藉口,這樣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


我們所修的法可以是中觀、禪宗的甚深道理,也可以是念佛法門等等。古代修行人的精力、時間盡量用於善法方面,而末法時代的很多人,非要認為因緣圓滿具足以後才能修行,這是一種很愚癡的行為。
記得《百喻經》中說,有個愚笨的人,有一次口渴得不得了,正好遇到一條清澈的河,但他卻呆呆地望著河而不喝水。旁人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河水這麼多,我怎麼能喝得完呢?」


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就像口渴的人即使只喝一口水,也能緩解自己的口乾舌燥,一口水也有一口水的作用,如《水木格言》云:「諸法縱難知全,少知亦得大利,江河雖難全飲,少飲亦能解渴。」
佛法雖然博大精深,但學一句話、一種道理,對你也是有利益的;佛教的戒律雖然多不勝數,但只要守持一分戒律,如皈依三寶或不殺生,也會有無量的功德;十方眾生雖然無窮無盡,無法一一幫助,但哪怕對一個眾生做一點饒益,即使做不到也很想幫助他,有了這一顆心,功德也是無邊無際的。


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說:「我們平時應該想,自己是入了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與其他人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在家居士,工作也好,跟別人說話吃飯也好,始終要不忘這一點。
比如今天餐桌上有十個人,其他人都不學佛,你就應該想:「我跟他們是不相同的,我的所作所為若能幫助他們,那可以隨順他們。但若對他們沒有利益,吃完飯後我就要回去,好好地念我的經、修我的法。」
自己對自己有一個約束,這樣行住坐臥都可以行持善法。
所以行持善法沒必要專門空出一個時間、空出一個地方。現在漢地的有些居士,一定要空出大大的佛堂,一個月跟任何人都不見,「你們全家人給我出去!」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


修行的時候,只要自己的心能約束,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從佛教歷史上看,有些修行人在監獄裡成就了,有些修行人在人群中成就了,也不一定非要待在山洞中。
行持善法的時候,當如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所說,應像飢渴者遇到飲食般,有一種渴求心。如今末法時代的很多人,表面上是出了家或者在家學佛,實際上並沒有強烈的欲求心,這是修行最大的障礙!


------<入行論講記>

八種自在歌



密勒日巴大師所著[八種自在歌]:



顯境空性若無別,則于見地得自在。



睡夢醒覺若無別,則于修觀得自在。



空樂雙融無差別,則於行持得自在。



現在未來無差別,則於實相得自在。



心與虛空無差別,則於法身得自在。



苦樂二者無差別,則于口訣得自在。



煩惱智慧無差別,則於證量得自在。



自心佛陀無差別,則於果位得自在。




「不要把文字的了解當做智慧,不要把覺受當做證量,不要把證量當做解脫。」

密咒不輕示人之由



密咒不輕示人之由


在某些純密的經典裡有談到,密咒密法不能隨意透露給非法器之人,否則引起「劣根謗法」、「毀自他慧命」、「墮落惡道」中,其重點說明如下:

所謂「勿妄傳」的對像有如下幾種:

1.「無智」、「不信」、「惡人」、「不守口」人等。

2.未受「具誓」者。

3.妄相付與「下劣賤人惡性」眾生、「破戒」眾生、「懈墮」眾生、「邪見」眾生、「小乘」眾生、「貪欲」眾生、「我慢」眾生。如斯之類,不須為說。

4.及於佛教「無信重者」宣說,乃至不入「曼陀羅三昧」者。

5.或有「大愚迷者」、「深貪愛」,亦不得傳付。

6.苟無「頓悟」之機,則不入其手。

7.如來密傳大菩薩,不與「聲聞劣慧」。

8.非「鈍根、薄福」之人所能遭也。

9.「斷三寶族者、不親近善友者、無福無德者、親近惡人者、親近罪友者、遠離佛法者、一切虛妄者」。

10.惟須「好心直行」之人,乃可相與。除此以外,勿「妄傳」之原因是:

a.恐有誹謗之罪。

b.生疑不信,反益其罪。

c.恐未來眾生輕慢法故,不能諮訪善知識,未蒙三密加持。

而自師心執文,輒自修學,久用功力無所能成,反謗此經謂非佛說。

修行就是在--修自己



修行就是在--修自己(再PO版)
摘自《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修行篇第75條目》pg.57.


曉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


修行就是要從一切境中去調整、磨鍊自己,去除無明、煩惱習氣,要心能轉境而不被境所轉,所以;修行從心修,就是在「修自己」。


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


往生極樂世界的兩個違緣



往生極樂世界的兩個違緣〔警惕!〕


—節選自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殊勝法寶《阿彌陀佛修法》


需要遠離的兩個違緣是什麼呢?《佛說阿彌陀經》中講道:第一是五無間罪;第二是謗法、捨法罪。
除了這兩種罪業以外,其他如殺、盜、淫、妄等等所有罪業,都不會障礙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罪業雖然也很嚴重,但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對極樂世界的嚮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這些罪障;而上面所說的兩個違緣卻是極其嚴重的罪業,必須通過其他方法才能懺悔清淨。


一個違緣是謗法或捨法罪。它有很多種,其中最嚴重的,是指妄說不存在因果、輪迴,無所謂善惡報應,也沒有西方極樂世界等等;簡單地說,就是認為佛教所講的都是虛假的、欺騙人的。若這樣想就是捨法,這樣說就是謗法,這是最嚴重的。假如我們曾經有過這種想法或說法,就一定要勵力懺悔,使其清淨。


另外一個違緣是五無間罪。五無間罪雖然有五種,但其中惡意出佛身血與破僧和合這兩種,現在不會發生了。當前有可能違犯的,是弒父、弒母與殺死阿羅漢這三種罪業。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沒有故意殺死親生父母(如果不是故意,就不是無間罪)。至於殺死阿羅漢的罪業,我們也可以通過推理得知,因為阿羅漢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沒有殺死過人,就不可能殺死阿羅漢。


現在墮胎的事常有發生,於是有人會問:被墮胎的胎兒當中會不會有阿羅漢呢?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阿羅漢是在現世當中修出來的,他證悟之後,就不會再投生。這一點不像菩薩,胎兒當中可能會有菩薩,卻不會有阿羅漢。因此可以排除因墮胎而殺死阿羅漢的可能性。


而故意殺人的情形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沒有殺過人,即可確定沒有殺死過阿羅漢。通過如此觀察,可以清楚地了知自己這一生當中是否造過五無間罪。那麼我們上一世有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呢?


在上一世,我們應該是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即使造過也已經清淨了。要是上一世造了五無間罪而沒有懺悔清淨,這一世就絕對不可能獲得人身。因為造五無間罪的人在死亡的當下,可以不經過中陰而直接墮入無間地獄,而不會有其他的投生機會。


將以上罪業都一一排除後,我們要特別留意的,就是謗法和捨法的罪過。


學佛以後我們肯定沒有造過最嚴重的謗法或捨法罪,而以前是否造過就說不清了;對我們來說,最易造作的是較細微的謗(捨)法罪。


一種比較容易發生也比較危險的情況,是佛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相互詆毀。比如:學顯宗的人認為密宗不是佛陀宣說的,是邪教,並數落密宗的種種不是;或者學密宗的人認為顯宗低劣,修學顯宗得不到佛的果位等等;還有學藏傳佛教的人誹謗漢傳佛教,學漢傳佛教的人又誹謗藏傳佛教;另外,因為藏傳佛教內部有不同的教派和傳承法脈,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淺陋眼光去看待這些教派,在這樣的基礎上,以貪、嗔、癡為起因,相互之間進行爭論和誹謗。這些都是謗法或捨法。


佛陀在經中還講到另一種更細微的謗法,即認為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有些法好,有些法不好,這樣的分別念,也叫作謗(捨)法。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各種不同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是不是同一個層次呢?層次是不一樣的,但層次的不同並不代表法的好壞。就像小乘的一切有部,雖然從層個次的角度來說沒有密宗的法高,但有些人只能用這樣的法來度化,而不能以大圓滿等其他方法去度化。對於這些人而言,一切有部的法就是最殊勝的。為了適應每個人的根基,就需要各種各樣的法門,所以,對任何一種法,我們都不能輕視或誹謗。


這是比較細微也比較容易犯的謗法罪。


西藏有些學者,執持片面的門戶之見,喜歡議論自他教派的長短;漢地有些格魯巴、寧瑪巴的追隨者,也愛談論這種是非,這種人還不在少數。


現在幾乎每個城市的佛教徒都分成了好幾派,相互之間不能團結友愛,卻喜歡去比較各自上師的好壞、傳承的清淨與否……,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這就是謗法的罪過。所以上述這些行為是很危險的,我們絕對沒有必要去爭強好勝。


自己想修哪一個法就修哪一個法,無論是在顯宗或密宗,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或者是寧瑪巴、格魯巴之間都可以作選擇,這是個人的自由。選擇的時候,還是需要先觀察,再修學。即使修不了其他的法,也絕不能對它們持有任何成見。


對所有佛法,我們都要有恭敬心;凡是修行人,就一定要團結。如果所有的修行人都團結起來,定能成辦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反之,經常進行無意義的爭論,造成派系林立的局面,會使一些本來就很缺乏真實佛法的小城市,更難受到珍貴的佛教教育,這都是自己造作違緣的結果。這種糟糕的情況在漢地比較多。


我們一定要斷除這些壞習氣,雖說不一定要依止所有的上師,也不一定要修所有的法,自己選擇一個法就可以了,但必須對所有的佛法都有恭敬心,對所有的上師和出家人也應如此,這是作一個佛教徒的最基本的原則。


很多地方的人作不到這一點,這和他們沒有系統化地接受過這種珍貴的佛教教育有關。若沒有受過這樣的教育,就會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佛法,而用世俗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也是非常世俗的東西!


以上所講,是非常細微、十分危險、也極易造作的罪業,可是這些罪障是可以清淨的。以前法王如意寶廣弘淨土修法的時候,首先就要求我們通過簡單的金剛薩埵修法——念誦十萬遍的百字明,或念誦四十萬遍的金剛薩埵心咒「嗡班雜薩埵吽」,來斷除這些違緣。

如何見性四法...



見性四法


★看一切物,是用眼,但何以眼不見眼。要見自己的眼,只有閉目沉思。而這個見是什麼?假名藉想為思,此即是心。


★但何以有心,心如影像。但又何以能鑒照呢?這影像是所照得的果,因在何處呢?這能照的因,又是什麼呢?


★能力是兩事,能是本能的體,力是所發的用,那影像是心力,那本能又是什麼呢?


★外相固然可見,那心中的影像內相亦可以意見,獨有無影像的本能實相,不可以眼見,不可以耳聞。以心見亦且不似,但離了心又不得見,又要離了見,見才可以見,這是靈妙的見,然又本來如是,並不稀奇。

佛學和學佛



佛學和學佛(紙上談兵,和上戰場)


佛學和學佛不一樣:考「佛學」問答,問三學是什麼,就寫上「戒、定、慧」這並不難。
但用境界考「學佛」,可能就「三學總休」甚至「總丟」。
在順逆境界,真用上戒定慧三學,才是學佛,否則,都是紙上談兵,不堪上戰場。


有人抱怨,當他再三犯錯時,師長指正他的口氣不禮貌,不委婉,大言不慚地說:「就算我常做錯,錯都錯了!師父也要很和氣好禮來教我怎麼補救!」
這令末學十分驚訝:闖紅燈撞死人,竟然還要罵交通警察對他不夠禮貌委婉,不知自己亂闖亂撞之心,多麼不禮貌,不委婉。
這樣的「勇士」,犯過墮地獄,也會怪閻羅王和牛頭馬面對他不夠禮貌委婉吧!這樣的心態,做人都有問題,欠缺了一份慚愧心,學佛如何得利益?



檢討上道場(上學、學佛)的態度


如果一個孩子去上學,都只是帶便當水果去給老師吃,然而卻不肯好好「求學」,老師講課也不諦聽,東張西望,甚至只顧和同學聊天,老師考試也不好好作答交卷,老師交代功課也不作,既不管自己哪裡不會,也不肯虛心請教,甚至不學又妄自批評老師,只愛管同學家閒事,愛和同學到校園玩玩一起吃便當,討論飯菜尋開心,荒廢光陰,這樣的孩子,不但包管會受大人的責備,還可能會被退學!
然而當今很多大人上道場目的也只是想帶些食品、水果去供佛僧(帶便當給老師吃)並和道友閒話家常,根本就沒想學佛,沒想修改自己,和上述的孩子上學狀況差不多,而奇怪的是,大人們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上學是如此,必定知道孩子錯了,可能會痛加責罰也不一定,但大人自己以此種態度上道場(上學),卻很難發現自己有問題,很難回頭修正;平時責罵孩子成績不好時,也很少回頭檢查自己各科成績單,這是很可惜的,若把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法,這樣錯過了,到底是誰能承擔這份過失呢?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由最基本的佛法進入



學佛由最基本的進入


佛法修分次第,如同階梯一般,一步一步的修行,並由最基本的佛法次第進入!


然而若要獲得豐富而圓滿的生命價值,其基礎便是來自於戒律。


善知識們!一切法功德之基本、即由戒律中得,故應當先行皈依三寶!以前沒有得到皈依的就必須好好接受皈依戒!今生想要皈依三寶者,乃是累世修行而成,因此更需好好把握機會。受皈依戒,不單受戒即可,尚需好好持戒才行。


蓮花生大士說:「一切戒律之根本、基礎便是皈依;受皈依戒,做一切善事皆變成福田功德,可消除暫時之障礙,並減輕痛苦,也不會墮落到外道歧路!」


最起碼,佛法也能讓我們瞭解生命的真諦與意義,從而提升生活的品質及依循的方向。學佛的生命是充實而美好的,時時體會到感動與啟發。


殊勝難得的圓滿人身,我們今世得到了;殊勝難得的佛法,今天我們也很幸運地遇到了!擁有這麼大的福報及機遇,我們應該善加珍惜,認真學習、實在修法、斷除惡習,以解脫輪迴,趣入菩提。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何謂成就?



何謂成就


學佛的人都知道「證受用、得成就」但不明白「成就」二字的詳細之義,為此當作淺解。


成就是一個廣義詞,對某咒、某法或某具體一部法的儀軌程式達到要求的境界,即名成就。


在這裡我們所指的成就是向了生脫死的彼岸於行途之中所取得的若干不同等位的成就境。


譬如修四臂觀音,自身能持咒感應,進入持咒三昧境,得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名四臂觀音初悉地之成就。


但四臂觀音境還當繼續持修,乃至自身肉體亦能化現莊嚴之四臂觀音像,三界縱橫,神通變幻,無可阻隔,此成就則高於初悉地之成就,而亦非最高成就。


最高成就應是從證德、證境圓滿境相,均與四臂觀音菩薩無二無別,爾時,觀音為我相,我為觀音體相,法性本源無分,自境即名觀音,此為圓滿之四臂觀音成就。亦屬成就中的境界之一。


世所現相亦名成就之表現:


(一)證初成就者能生死自由,六通具備,圓寂時可火化出堅固子。


(二)進一步之成就,除上述境界之外,又有更高之境,圓寂時肉身不壞。


(三)又再進一步之成就,不但肉身不壞,而且所留肉身能生長頭髮和指甲。


(四)再進一步之成就,不但肉身不壞,凡火無法焚燒其體自身光明三昧體火即能焚燒,化為五彩舍利。


(五)又再進一步之成就,能修至肉體化為虹光飛向報土,唯留指甲和頭髮。


(六)更高之成就,可將肉體修成透明體,任運變化莫測,法界甚樂無阻,與佛同等無分。


以上世所現相之成就舍利境大略可分為六類,細分持為更多,此不贅敘,擬作世相參究。

自淨其意



自淨其意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自初入門學佛,一直到成佛,都是做這一下功夫.人見地要真,要走大道.眾生心靈飄零已久,不知平常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真正的道,治心難.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佛家講戒律,戒是規律自己身心的法度,不是顴(ㄑㄩㄢˊ )雖人.由戒生定和慧,應該數十年如一日.都要從小處檢點起,檢點自己的身口意,不使他絲毫放逸.魔與佛的神通變化是一樣的,佛魔所以不同者在心.大乘菩薩要首先去掉驕慢心,自己不用功,專求老師特別傳授什麼秘訣,不會有成就的.


戒定慧不夠都是癡,驕慢心由知識來,道理見不清就是癡,一肚子理論證不到,就是癡,貪嗔癡慢疑這些都沒有了,變成慈悲祥和,平常心是道!要檢束身心,規律自己,不要放逸啦!不要散漫啦!「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切稀奇玄妙是方法、是取巧、是化城.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用各種不同的法門誘導你,使你成佛. 佛經說: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如孔子的循循善誘.

對治各種天災的法門



對治各種天災的法門


(天災指龍捲風、颶風、豪雨、暴風雨、水災、地震、火災和其他災難等...)

梭巴仁波切開示


一、向傳承(資糧田)供茶(包括佛法僧三寶、心印本尊、菩薩、阿羅漢、空行、空行母和出世間的護法)


二、向天龍八部(碟記)供茶,尤其是八部世間天神,他們與四大密切相關,製造這些風、水、地、火等元素所引起的具大破壞力的暴行、災難。


三、辦藥師佛法會及修持藥師咒


四、修持自他相換法合修的觀音咒


五、受持二十四小時的大乘八關齋戒


還有,希望大家都能非常清楚,不要被「天災」這個字眼混淆。因為可能有人會誤解「天災」是指存在自然環境中毫無「人為」因素的災難,大家必需了解的是,這些都是由眾生所造的共業導致的結果。這些災難並不是從它們自己那一方面毫無原因就發生的,它們展現為自然界的力量,但是有情身語意業的果報。

四依法



《大智度論》卷九揭示了四個要點,稱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師不以自我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個人為權威,是以共同的原則、規律為依準。律教的法就是因緣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師所說的道理與開示,違背了因果和因緣的法則,就不是明師。因為因果是要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緣是教我們對一切的現象不起貪瞋等執著心。否則,雖眾人尊其為聖人,也和邪師無別。


第二、依義不依語︰凡是真正的法則,一定是放諸四海皆準,古往今來皆同的,不會因民族、地區、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別。如果說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語言上的神祕,便都不是正法。正法應注重義理的相通,而不當拘泥於語言上的相異。例如說︰回教徒重視阿拉伯文,猶太教重視西伯來文,都與此準則相背;佛教徒重視梵文、巴利文,只是為了考察原典,以追求原義,並不是說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別的神力或神聖。當然,印度教是重視梵語、梵音的,此與佛教有別。


第三、依智不依識︰智是聖人的智慧,乃從無我的大智、同體的大悲中產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論為己為人,乃至於為一切眾生,或者為求成就無上的佛道,不論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個別的我與全體的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屬於知識及認識的範圍。知識是從自我的學習經驗中產生分別、記憶、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則只有客觀的現象,沒有主觀的中心;只有運作的功能,沒有主體的中心,如果與此相違,就不是明師。


第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無法可說、無法可執、無法可學、無法可修,也無法可證。正如《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不為什麼,也沒有什麼,只是照樣地吃飯、穿衣、過生活、自利利他、精進不懈。

四分者



四分者,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 「證自證分」是本性本有的般若智慧,「自證分」是本體、是法性;「見分」、「相分」是從法性裡變現出來的。見分是見聞覺知,相分是色聲香味。故知,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森羅萬象,全是心現識變,確實非一非異。從相上看森羅萬象;從性上看,都是本乎一念。


◎ 阿賴耶識裡的「見分」,就是心、心法,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相分」是色法,我們現在講的「物質」。精神與物質是一不是二。心物同源,同一個自證分;自證分就是真心、就是本體。宇宙萬有只有一個本體,本體即是佛法所說的「真如本性」,也稱為「真心理體」。


◎ 「見分」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相分」是十一種色法。色、心二法都是自性變現之物。


◎ 我們通常講「佛」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證自證分」是自覺,「見分」是覺他,「他」就是相分。


◎ 見分緣相分,也緣自證分。證自證分只緣自證分,不緣見分,也不緣相分。這就說明,自證分是本體,見分是從它這裡生的,相分也是從它生的。經云:「見相同源」。


◎ 大乘經云:「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起心動念。一念不動即是真如自性。一念不覺而動,即是無明,即是阿賴耶識,是阿賴耶的業相(沒有業相,則為真如本性;一動就叫阿賴耶)。賴耶一動,業相起來之後,馬上連著就產生轉相(見分)、境界相(相分)。


◎ 十方世界的「相分」怎麼來的?唯識裡講得很清楚,「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裡第一個「無明業相」,這是迷惑妄動;第二「轉相」,有無明妄動,它就產生轉變;轉相也叫做見分,能見相。既有能見相,它就會變成一個所見相,所見相就是「境界相」,就是諸佛國土的相分。這種相叫「真妄和合」,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一合相」。換句話說,它是真如本性起了無明以後,變現出來的境界相。


◎ 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即是本覺、覺性、覺悟。此是自性本具作用,亦即阿賴耶四分裡的「證自證分」!


◎ 六根對六塵境界,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乃至意對知;能對的六根、所對的六塵都不可得,根、境皆屬空寂。六根裡的意根是精神,除意根之外,其他五根(眼耳鼻舌身)、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全是物質。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精神是阿賴耶的見分,都不是真的。


◎ 易經云「精氣為物」,物質從哪來的?佛在經論上告訴我們,物質的世界是阿賴耶識的相分,靈魂是阿賴耶識的見分,是阿賴耶見分裡的一分。經上把阿賴耶比喻作大海,那一分好像大海的水泡。凡夫執著那個水泡就是自己,這是錯誤看法。如果發現整個大海全體就是自己,即是大徹大悟,見性成佛。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先有見分,再有相分,所以依報是從正報生的。真正的原理是依報隨著正報轉,也就是說物質的世界、自然的現象是隨人心在轉變,這是正理。


◎ 唯識說明,心心所都有四分,八個心王各有四分,五十一個心所法也各有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我們離一切相,所離的是心心所的相分,不是離外面的境界相。應知,這心心所的相分是第七識以下的。因為八識的相分性德的相分,這個沒法子離,唯識家稱之為「本質相」,也就是經上所講的「諸法實相」。我們應離的是離虛妄相,七轉識以及五十一個心所裡的相分,這是虛妄相,那不是真的。


◎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是講性體,『隨緣』是現相,講五塵,五塵是會變的,這就是阿賴耶識的相分,在唯識裡面講的本質相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賴耶的見分就是真如本性,迷了叫阿賴耶,悟了就是常寂光土。


◎ 『耳根發耳識』,「耳識」就是阿賴耶的見分,在耳根門頭起作用就叫做耳識。所以前五識與第八識相應,是直接的不是間接的。它起麻煩是第六意識,把耳識的相分轉播過去,這一轉播過去之後,裡面就起了分別了。第七識再從第六識轉過去就變成執著。這裡面還有許多相應的心所,那這個境界是相當的複雜,這個地方暫時不談那個,只談阿賴耶的見分在耳根門頭起作用,這個作用就是「聞」。

用"心"觀想助丹田成形



用"心"觀想助丹田成形


一、觀想的作用


眼開的人,能以空體來觀想,想中化成有相。而密宗行者的修法,是先觀想有相後再來將它化空,此是有相密法,尤其如藏密者。另如密法準提法門,除了念咒,還有觀想佛像、日輪、月輪、梵字、…..等等,從無中化有相,再將觀成的有相化為空相。

禪宗與有相密修的不同點是直接趨入本性,了解空相,守住空體,不執著後便能不起一法。因為當初起滅因緣法時有執著心,修禪悟入後,了解空性,能分別真心與妄心,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妄想,成天守住空寂後,其後便不在乎這些妄想、妄念,慢慢就不會再執著,當妄想越來越淡泊時,空性就越顯得堅固,煩惱境便越能排除,隨後要化為有相,也一定要有基礎才化得出來。

初學者閉眼睛時,頭蓋骨一片漆黑,當心光開始外露時,閉眼始可見微光,此時方可學觀想,化成有相,但初機行者亦可用心想,來協助丹田的成形。



二、利用觀想培養丹田契機


密宗觀想氣從海底輪起,由後督脈繞到前面任脈循環不斷,久了以後可打通任督二脈。 而我們打坐也是要讓氣打通任、督二脈,要讓氣隨意走,心守在哪裡,氣便走到哪裡,如守會陰、命門後,再守身柱、眉間、鼻尖、人中、檀中後守住丹田,由督脈到任脈,觀想哪裡,氣就到哪裡,以守定點的心繫緣在不同的穴道處。

當心觀想在丹田時,心守在丹田,氣要如何發起?可用觀想帶動身體契機的轉動,誘發丹田。初學者的丹田範圍是小的,練到一定程度(如有胎息)會有拙火升起,此時會形成略大,再來變成大修行者(開悟者)的大丹田--全腹部均是丹田。雖說密宗是從有相密開始修,但身體有七個輪脈要通過的,淨土宗要求念佛念得一心不亂,亦能生起氣機,此與禪宗三者手段雖不同,但目標與身體的變化皆會是一樣的。以下由觀想練習丹田輔助成形的方法:


(一)觀丹田處火球圓圈轉動法


坐在椅子三分之一處,雙手放在膝蓋上,頭與身體向前傾約45度左右。

觀想時,先吸八分滿的氣後閉氣,將注意力集中丹田。

以丹田為中心的橫切面,觀想有一顆紅色或金色的火球,依順時鐘方向,沿著腹腰腔之肌肉層內緣行走,約一至兩秒的時間轉一圈。

火球轉一圈數一,轉二圈數二,直至氣憋不住時為止,然後坐著調息。

初學者平均一次的閉氣約可數至25次為佳,練兩週可數至三、四十次後,氣感就會很明顯了!

此種觀想若遇粗心時,火球會不見,所以一定要專注。


(二) 觀丹田處火球左右直線運動法


坐在椅子三分之一處,雙手放在膝蓋上,身體向前傾斜約45度左右。

觀想時,先吸八分滿的氣後閉氣,將注意力集中。

以丹田為中心的橫切面,觀想有一顆紅色或金色的火球,依直線方向由左往右,再由右往左,左右擺動為一次。

直至氣憋不住為止,大約要做24次以上較好。

停止後坐著調息,把呼吸調順。



三、協助丹田堅實感的功法


做完以上兩種觀想後,可躺下來做另外的觀想法,此法可練丹田的堅實感,躺下面朝上時,臟器會往下(背部)墜落,如此較容易吸入氣。

1.吸滿一口氣後,用一隻手五指端壓住丹田部位,另一隻手壓住第一隻手的手背上,呼氣時慢慢的向下壓沉下去。待再吸氣時雙手仍要施力,雖在雙手的壓力下,肚子還是會因吸飽氣而凸頂起來,這動作雖不若船式激烈,但仍會有幫助丹田成形的功效。

2.做定點觀想:觀想丹田定點,丹田觀想間,局部定點會擴大,丹田會有發脹、發痛的感覺,若沒有此現象,則表示內氣不具足,更要多用呼吸增長法和瑜珈的船式來用功,較會有助益丹田早日成形。



四、用功得利後的現象


前兩種觀想方法可交互配合運作,效果會更好。以上數種方法每人的反應不同,有的人氣會由下往上帶動旋轉,有的會與丹田契合在一起跳動,最重要的是閉氣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所以打坐的時間要能長久,丹田定要練起來,才能再進一步來調理風大。

當打手印時,手印結起會幫助氣到手,到上半身,仍因而不覺得累。而僅打坐時,若以定心手印打上兩小時以上,更是不簡單,此時風大的控制很重要。上次講到地、水、火、風四大,打坐時四大不調,如地大不調時腳就會僵硬而痛,地大要柔軟不痛,風大就要調得好。風大調得好,火大溫柔,則水大微微上升,口乾舌燥的問題就沒有。氣能往上身,且佈滿了全身後,氣就會往下到大小腿、腳尖等處,如此腳就不會發麻。所以丹田一定要練起來,才可以說學好了打坐的功課。

練丹田時,呼吸會隨著練習的期間越來越長,當呼吸延長到頂點時,又會逐漸慢慢地縮短變小,此時就是要調理風大的必要時候,到後來只要吸一點點氣(百分之1、2而已)就悶在那裡,丹田則仍在那裡轉運那一點點的氣,由下往上,再往下走,這樣腳就不會痛,所以到最後的關鍵點就是在調風大。

不管怎樣,丹田一定要讓它成形,丹田成形後,上座要馬上打開丹田,打坐的成就與打坐的時間長短成正比,要突破的關鍵點時,就要在黃曆大月時(有30日的),從晚上九點起每座打坐6小時,再休息2小時,再打6小時一座,如此一天總共要打坐3座18小時,且連續七日才有機緣開悟。故長時間打坐才能突破色身、得開悟,故到後來一定要長時間的用功修法或打坐,才會有成就。

打坐與內臟對應時辰口訣表



3~5 5~7 7~9
肺 寅 大(腸)卯 胃 辰宮,


9~11 11~13 13~15
脾 巳(4) 心 午 小(腸)未 中,


15~17 17~19 19~21
申 胱 酉 腎 心包 戌,


21~23 23~01 1~3
亥 焦 子 膽 丑 肝通。



經絡與時辰關係


子時(23~1時)膽經最旺,人在睡眠狀態下,膽可以新陳代謝,防止膽結石膽囊炎症發生。


丑時(1~3時)肝經最旺,人的思維和行動需要肝血的支持,肝像一個血庫,即<肝藏血>,人在睡眠狀態下,人才能換掉舊血產生新血。


寅時(3~5時),肺經最旺。中醫稱<肺朝百脈>。肝產生的新鮮血,由肺輸送於百脈。


卯時(5~7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得到休息調養,有利於大腸蠕動,人排大便暢通。


辰時(7~9時),胃經最旺。人排完大便,胃經旺時有利於消化。如果人辰時不吃早飯,消化液會腐蝕胃粘膜。


已時(9~11時),脾經最旺。脾將食物精華提取,有利於造血。


午時(11~13),心經最旺。中醫稱<心神相通>。此時睡上一覺(15分鐘以上即可),養心怡神,有利於滋養人的氣血,故午覺又有<養顏覺>之說。


未時(13~15時),小腸經最旺。中醫稱<心與小腸>互為表裡,睡個午覺,心氣充足,有利於小腸吸收,有利於皮膚的紅潤。


申時(15~17時),膀胱經最旺。此時排尿可把體內<火氣>排出。


酉時(17~19時),腎經最旺。腎通腦`腎主智`腎主骨。此時是人休精力較好的時候,靜下心來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切不可以耗費在酒席桌上。


戊時(19~21時),心包經最旺。心包是心臟的外圍保護組織,進入心臟的病起初被擋在了這個系統。心臟有不適的人此時調病,可將病消滅在心包,不至於傷及心臟。


亥時(21~23時),三焦經最旺。三焦能百脈。此時人的百脈處於興奮狀態,應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莫沉浸於酒色之中。如需養生的人這時睡覺,百脈受益,一生身無大疾。


以上是一天12個時辰人體經絡的興衰,其中睡子午覺尤為重要。

九節佛風練功法



九節佛風練功法


第一組

一、封住左鼻,自右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右鼻,自左鼻強而長地吐氣。(長而有力)

二、封住左鼻,自右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右鼻,自左鼻強而短促吐氣。(短而有力)

三、封住右鼻,自右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右鼻,自左鼻緩而長地出氣。(自然柔長)


第二組

一、封住右鼻,自左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左鼻,自右鼻強而長地吐氣。(長而有力)

二、封住右鼻,自左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左鼻,自右鼻強而短促吐氣。(短而有力)

三、封住右鼻,自左鼻深、緩吸氣,然後
封住左鼻,自右鼻緩而長地吐氣。(自然柔長)


第三組

一、兩鼻深、緩吸氣,然後 自兩鼻強而長地吐氣。(長而有力)

二、兩鼻深、緩吸氣,然後 自兩鼻強而短促吐氣。(短而有力)

三、兩鼻深、緩吸氣,然後 自兩鼻緩而長地吐氣。(自然柔長)

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利用身體七個支撐的要點來靜坐。
換言之,當我們在打坐時,有七個重點要特別注意。

第一個要點,是在兩隻腳。這兩隻腳最正確的坐法就是 "雙盤坐",無論你 是左腳在上、右腳在下,或者是右腳在上、左腳在下都可以。

當然兩隻腳可以隨意換來換去,這兩種姿勢各有它的宗教名詞,或叫如意坐, 或叫金剛坐,就是腳踝這個關節的部位,要放在大腿與小腿之間,這是最標準的位置,當然這種雙盤的坐姿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另外一種是"單盤坐",就是一腳在上、一腳在下,兩隻腳可以隨意換來換去。單盤也有兩種坐法,一種是以腳跟為標準,把它頂到大腿,另外一種則是以腳尖為標準,讓腳尖與膝蓋平,你可以試試看那種坐姿舒適,就選擇那種姿勢來靜坐。 要這樣交互的訓練,換到習慣了,等到氣滿了要通過的時候,身體才不會偏向一邊,現在開始學靜坐,就要養成這個正確的習慣。

如果有些人連單盤都還坐不住,那麼還有另一種散盤的坐姿,散盤是兩隻腳前後放好坐著,一隻腳在前、另一境腳在後,當然也是一樣要換來換去,這樣坐應該更輕鬆了。

第二個重點就是在背脊骨。市面上一般寫靜坐的書,寫到背部時,都說要"背直直",其實這句"背直直"是很容易誤導人的。

我們看一些生理圖畫的背脊,都是自然直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男性跟女性的前胸後脊是不一樣的,男性前胸平,後脊則較彎,女性正好相反,她的背脊骨比男性要直一點,但是前胸反而不平,所以說背脊骨要直,應該是自然放直,只要打坐時把背脊骨放好,不要駝著背,也不要故意挺起來,這樣坐著就可以了。

肩宜平
第三個重點講到肩膀的部位,"肩宜平",話雖如此,但是幾乎每一個人的肩膀都不平,所以一般做衣服的時候,都要墊肩才會好看。過去我們初學打坐的時候,前面都要擺放一面黑色的玻璃,這樣可以一面調整自己的姿勢,如果肩不平,則稍微抬一下,糾正一下自己的肩膀,現在則沒有這樣講究了,但是我們打坐時,還是要注意"肩宜平"。

手臂自然垂直
第四,兩隻手臂要自然下垂。兩隻手掌在小腹前也是一樣上下做著,但是那一隻手放上面,那一隻手放下面,我們不去管它,而是看你的肩膀那一層低或是那一層高來做決定,何況兩隻手也有長短不一,同時也要看你的腳是屬於那一種盤坐法,如果你以雙盤為主,若是左腳在下、右腳在上,那麼這時候就要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這樣兩個肩才會比較平,如果你是左腳在上、右腳在下,那麼雙手就要變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方式才會比較適當,只要你自己調整坐到身體端正舒適就可以了。兩隻手做好之後,兩個大拇指輕鬆放著、頂住,也叫"掛著",完全輕鬆而不用力的。全身上下任何地方都要不用力,千萬不要用一個心去抓住它。

涵胸拔背
第五,講胸部,胸要"涵胸",靜坐的"涵胸拔背",跟軍人立正姿勢不一樣,軍人立正姿勢是挺胸收小腹,而我們靜坐卻是涵胸,胸部一點力量都沒有, 但是也不能掛那裡,像老僧入選定似的,這樣掛著是不對的,要涵胸,但也要拔背,挺拔的拔,背部看起來很有精神才對。

頭宜正
第六,"頭宜正"。什麼是"頭宜正"我用最通俗的說法來說,就是把頭放在脖子上,啊呀!這不是白說了嗎7我們的頭本來就在脖子上呀!話雖如此,由於我們平時工作或擺姿勢的時候,都沒有端端正正的把頭放在脖子上,所以在打坐時 "頭宜正",把頭自然的擺好。

閉嘴合牙
第七,"閉嘴合牙,跟收視"。注意!是"合牙",而不是咬牙。打坐的時候,嘴巴不要張開,或許到了某一個程度,或在某一個過程會形成嘴巴張著,但是初學者最好是 "閉嘴合牙",若是有些人牙合不起來也沒有關係,只要注意這個原則就好。"舌要捲",把舌尖頂在上顎,上頭是指牙根部位,當然還在初期學打坐時沒什麼意義,可是等到你練很久後就有作用了,在道家來講這叫" 搭鵠 橋" 。談到這裡,就不能不運氣脈問題,我們的督脈,是從背後尾閭一直上來到玉枕關,也就是後腦勺處,然後翻過來到泥運宮,再從額頭往下走。至於任脈,則從身體正面下面的氣海往上走,經過五臟六做到喉嚨,氣脈要想再往上走,中間就非靠舌頭不可,當然旁邊也有路,只是中間這一段上不去時,就要靠舌頭,把喉嚨口封住,以後當奇經八脈都打通時,氣會內斂,自然而然的舌頭就會把 喉嚨口封住,當功夫做到二禪程度時,就叫做"氣住",可以不呼吸了,這是要有相當的程度才做得到。所以當我們打坐時,呼吸讓它自然,千萬不要看了坊間靜坐書上寫呼吸要細長不斷,你就在呼吸上作文章,這可是功夫到某一個程度時自然而然的現象,大家現在不要著相,不要特別去練呼吸,呼吸讓它自然即可。

閉眼收視
至於"眼晴"這個部位也有很多道理。按傳統靜坐書上說,"眼睛垂簾三分目",也就是說眼睛只開三分目,十分之三,同時眼睛看前面三尺地方,書裡面還加上註解,"跟觀鼻、鼻觀心" ,我告訴大家,如果你貿然照著這樣修的話,會得高血壓、會中風的。我們不要採用這種方式,因為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眼睛視力平時用的太多了,畢竟這個花花世界好看的東西太多,我們整天都在用眼睛,所以趁著打坐的時候,把跟晴閉起來,"閉眼收視" ,"閉跟"容易,"收視"難。什麼叫"收視"?就是把眼晴的視力都收起來,不用它,大家以為眼情閉起來,就不會看東西了,其實不然,因為還在看眼皮,還在用眼力,大家要慢慢訓練,訓練到跟皮都不看,根本沒有眼晴這個官能,要把眼晴忘掉才可以。
為幾個後靠,收下巴

最後我再提醒大家,最重要的還是在頭部位置,雖然你懂得"頭宜正",但一般人在打坐時沒有弄清楚,一坐下後,頭部雖然擺在脖子上了,似乎姿勢是擺正了,但卻沒發現後頭的這條而是直的,這裹面的毛病很大,現在先不講其中的道理,只告訴大家該怎麼坐,後腦要稍微往後靠,注意要收下巴,壓住兩個大動脈,從側面看起來,頭好像有一點點往脖子裡縮。七支坐法就是這樣子坐,我再重覆提醒一次,你把七支坐法坐好了,這時候後腦往後靠最重要,全身通通放輕鬆,但並不是將身子垮下來,而是內心一點都不用力量,這一點很不容易做到喔!

至於七支坐法的姿勢是否正確,則要靠自己慢慢去體會。每人的程度不一,有的坐一、兩個鐘頭沒問題,但有些可能坐不住,如果坐不住了,千萬不要勉強,就把腿放下來,如果連腿放鬆了,也還受不了,就站起來活動一下,不要客氣。靜坐時千萬不要壓抑,不然兩條腿會受傷的:心理也會產生排斥,可能以後就不敢坐了。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本尊三昧、念佛三昧和十遍處定的關係運用



我之前修淨土時,聽到的資訊是:念彌陀直到臨終那一刻彌陀就會來接引。

念觀音求生亦複如是...除了本尊親臨,就算是釋迦牟尼現身也不能跟隨的。

類似這樣的理論算不算是本尊思想的一種?

這種往生的理念確實是淨土思想的一種,密宗的本尊思想和淨土的往生思想是相通的。

不過,這種到了臨死前才知道本尊有沒有來接引,我覺得有點危險。若臨死前彌陀沒來呢?

安全一點的做法應該是在生的時候,念佛已經能唸到入定,進入止觀的境界。平常沒定力,臨死前我就認為危險了。
你在生的時候以為自己有信心,但問題是你還沒有死過,你不知道死的時候,你念頭、情緒、狀態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大手印或大圓滿行者,平日修心性定已經純熟,所謂的前念斷、後念不生的境界已經實習多時,所以臨死時,應該還可以維持定境而亡。

依黃教的記錄,歷世的達賴喇嘛臨死的時候,大都是修金剛誦的呼吸法入「淨光 」定而亡。

那麼修本尊生起次第或修念佛三昧的,應該有共通之處。念佛三昧是修到要見佛的,但,這見佛和一般通靈人說的見佛又有甚麼分別呢?

通靈人見的往往是不在定境,沒有三昧或定力可言。

要明白見佛如何才叫做見到是有修到定力,可以參考十遍處定的修法。是南傳的經典,但,修本尊生起次第,或修念佛三昧的人應該要參考的作品。

十遍處定是先以一顏色或地水火風來修。

例如:先取一藍色盤放前方,眼觀之一段時間,然後閉目而保留藍色盤的視覺記憶,不斷的開目視、閉目觀的做到閉目時眼前如同看到藍色盤。

這就是初步的禪相,往後就修精神集中在這腦海中的藍色盤,一直集中到該藍色盤變得越來越晶瑩剔透,甚至光明燦爛,這就表示行者就來要進入「未到地定」,這時若初禪的五支具足(尋、伺、喜、樂、定),那麼行者就進入初禪。

這個禪修技巧在《清淨道論》中有詳盡的描述,它們就是「十遍處 」和「念佛(不是淨土法門)」。

十遍處的修法就是製造一個某色或某物質(地水火風空)的圓盤,然後注視圓盤而修「止 」,直至開目閉目皆見其圓盤,栩栩如生,這就是「禪相 」。

然後在繼續的集中在這栩栩如生的禪相,直至此禪相會變得比栩栩如生的圓盤更清晰百千倍,這個時候你看到的圓盤會發光和透亮的,然後再借此超真實的禪相入定。

而「念佛」其實就是想念佛的功德,是傾向較抽象的冥想,不斷的冥思到入定為止。

根據南傳的說法,「十遍處 」是能修到四禪八定的,但「念佛 」是只能修到初禪。

修本尊也好,念佛三昧也好,確實是要修到見相,但見相後卻是要借相入定。能入定的人才有把握臨死前心神穩定。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六和敬



止(禁)語的好處

一'真正做到「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使自己能盡最大的努力修好十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二'能夠避免犯破六和敬(註1),破壞正法道場的重罪。諺語有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易經上也說「吉人寡語」。凡夫喜歡雜心閒話,其實是由於內心裡貪瞋癡慢的煩惱習氣太重,不說話就難受,總要找話題來消遣消遣,太喜歡說話的人確實是心不在道。而且可以說明他幾乎還沒有覺悟,還沒有真正生起了生死出三界之心。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心裡常存慚悔,一定會珍惜光陰,把精力用在聽經`講經`看經`念佛`拜佛。凡夫說出來的話既然是由煩惱習氣所引發,就難免對他人的害處遠遠大於好處,而且又缺乏真誠恭敬心。言談當中不知不覺就會誤導人`傷害人,於是由許多的小磨擦而演變成大磨擦,終於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和諧,於是就在犯了破六和敬的罪過,而自己往往還不知不覺。既然破了六和敬,當然也破壞了正法道場,干擾了他人的正常修學,製造了惡劣的修學氣氛,這個罪過當然不輕。

三'能夠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凡夫煩惱習氣很重,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情就會發牢騷,看人不順眼就想去糾正人`批評人。譬如見人說話太大聲,就想去制止他,見人關門動作粗魯,發出巨大的聲響,又想去糾正他,見人上廁所後不沖水,就想去批評他。止(禁)語就可以避免這些過失,逼著自己樣樣都要忍耐,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慢慢地就會做到「不見他人過,只見自己過」,逐漸就會懂得「境緣無好壞,好壞在人心」,心漸漸不再被外境所轉了。

四'能夠提升自己的誠敬心,能夠得到佛菩薩更大的加持。誠敬心多一分則多消一分罪,多增一分福慧,多得佛菩薩的一分加持。止(禁)語是佛菩薩之所歡喜,是依教奉行的表現,比起不修止(禁)語,對佛法`對護法`對眾生`對道業的誠敬心是大大地提升了許多。

五'能夠提升自己的警覺心。因為止(禁)語,受到別人的干擾會比較小,於是就有更多的精神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煩惱習氣生起之時能比較迅速地察覺,並且令其息滅,久而久之,煩惱習氣就會被控制住。同時也常常比較容易覺察出自己的毛病和過失,也能較快地改正過來。
能夠比較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不跟人說話時間久了,人家也不會找自己說話,不用常常應付人,受到的影響就小,就有更多的時間聽經`讀經`看經,凡事不聞不問,心裡沒有憂慮牽掛,心常能保持空性,心就愈來愈清淨,心愈清淨就愈有智慧。

六'能夠更好地學習隨緣度日。因為止(禁)語,人自然就不得不老實,不得不放下種種的要求和意見,凡事合自己的意思很好,不合自己的意思也很好,有也好,沒有也好,得也好,失也好,漸漸地就學會了隨緣度日,同時也不斷學習在一切順逆善惡境緣中保持心平氣和,久而久之,煩惱就能伏住了。

七'能夠放下種種恩怨。與人多說,談得投機則生感情,談得不投機則免不了產生磨擦,就很容易與人結下怨仇,這些恩怨就會對往生造成很大的障礙。常常找人說話,有時無意中也會得罪人,如果特別喜歡和某人說話,另一個人也許會想怎麼就不跟我說話,是不是看不起我,所以也產生讓人生煩惱的過失。同時也使自己失去了平等心,不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一切人。

八'能夠增長謙卑`恭敬的心。因為不再發表意見了,人家也不會再問您這樣那樣的問題,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的煩惱習氣漸漸就會淡了下來,人人都不再對您多加注意,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之人,謙卑`恭敬的心不知不覺也漸漸地增長起來了。
不提供機會讓人與自己談話,也減少了別人造業的機會,同時也能防止有人煩惱起現行而找藉口來障礙自己的正常修學。
止(禁)語其實是在享清福。止(禁)語久了的人,會覺得說話是很麻煩`很辛苦的事,請他說話他會感到很不願意,也很不自然。

註1:【六和敬】僧是和合的意義,而和合復具有二義,即理和與事和,理和是證擇滅,就是大家一同修證此共同選擇的寂滅的道理,事和共有六項,即所謂六和敬。


一、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

  二、口和無諍,是言語的不起爭論;

  三、意和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

  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

  五、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

  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霑。
 
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樂,而無有乖諍。  

  佛法所說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或在一起共修。世尊為之制定六條戒律,要大眾皆遵守這六條戒,這就是佛法的僧團,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六和敬」,是團體共修的基本守則,無論是出家團體,或是在家團體,都必須要知道遵守的。在道場裡,六和敬一條都不能少,否則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

學佛重在修心



學佛學得不快樂,是方法的錯誤,是不知如何修心故!

常聽人說:「不知如何修行。」

我聽了怪可憐的,其實是您們聽法聽得少,聽了又不會用,若會用,只要一句話,就能化解一切的煩惱境。

人因為不快樂才要來學佛。

若學佛學得更不快樂,是妳不知如何學佛,方法不對、習氣不斷,才會覺得痛苦。

若修到平等法,快樂無覺、痛苦無覺,怎麼叫做快樂、痛苦?

心對境如如不動,還有分別心嗎?

學習「活在當下」是斷您胡思亂想的好方法。

好好用功,一切逆境都是考驗您的信心,抱著一心無著、無欲、無願、無求、無念,好好修行吧!

境起靜觀.專心無染.勿隨境轉.起心動念.
一切對境.順逆境緣.內心所起.甘之如貽.

人類因思想病態障礙佛性顯現



人類六種思想病態障礙佛性顯現____張澄基教授


人類的心識形態及思維方法有什麼缺點或特性,障礙人類原具的佛性呢?人類的思想大致講來,有六種特性:

第一.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累積性的

這話怎樣講呢?我們在兒童時代,父母教我們認字,認一個個的字, 例如一、二、三、四。長大一點,進小學,先生教我們一句句的句子。
進中學,先生教我們讀文章。進了大學,我們研究論文。再拿數學來做例, 我們先學加減乘除,再學代數幾何,三角微積分。
我們學習的方法是漸進的,是一點點積聚起來的;亦即是我所謂的累積性的方式, 用這種累積性的方式,是否能得到「盡所有智」呢?當然是不可能的, 這不是因為知識太多了,我們不能完全知道,而是因為我們求知的方法不對。
試用累積性的方式,怎能達到盡頭呢?一點點的往上面堆,是永遠也堆不到頂的。

第二.人類的思想方式是有限性的

人類的心,只能在一個時間內,思想一件事物或幾件事物,而不能思想無限的事物。
依佛教唯識學者的看法,人有八識,也就是說,人的「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
這八種不同的功能皆有其先天的有限性。如眼識,只能見色法中的某一部份,色法中的無表色,是普通肉眼所不能見到的。用近代科學常識來說,普通眼識及耳識, 所能見到與聽到的,只是在波長中極小的一段,在眼識及耳識中所感覺出來的顏色和聲音, 高波及短波的「色」及「聲」,就都看不見聽不到了。鼻、舌、身三識,也是一樣。
至於第六意識,表面上雖較其他前面所講的五識活躍銳利,實際上它的功能, 也是很有限的。第七識只緣假像的我,使什麼都以我為中心,當然更屬有限性的。
至於第八根本識,是否有限這一點,許多人的看法,頗不一致。我認為說第八識的功能, 在眾生位是有限的,恐亦不太過;如果從「大圓鏡智」的無限性來看這八識——阿賴耶識, 就很明顯地反映出阿賴耶識的有限性了。

第三.人類的思想方式是矛盾性的

人生的苦痛,原是多端的。這千萬種不同的苦痛當中,有許多苦痛, 是因了理智和情感的衝突所產生的。我們的情感,要我們這樣做, 可是我們的理智,卻告訴我們不應該這樣做,人生的悲喜劇, 無非是冷酷的理智和熱烈的情感這兩個導演衝突決鬥之下的產品。
可憐的人類,在這兩大相反的巨流沖激之下,真是嘗盡了辛酸。
如果我們說人生一生的經歷,無非是情感和理智反復消長的紀程,亦不為太過。
理智和情感,在人類的心中,是兩個水火不相容的東西:一個是冷的,一個是熱的, 情感是先天本能的衝動,理智卻大半是後天學習及經驗的結論。
人類心中的理智和情感,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這個冷的理智,和這個熱的情感, 不能在同一時間存在。理智到了高潮的時候,情感總是低潮。
例如,我們專心地思想一個數學題目,或哲理上的困難問題時,我們當時的情感總是很微弱的。
可是當我們與人戀愛,或是吵架的時候,那也就是情感發揮到高潮的時候, 那時的理智,總是非常低弱的。因此我們證明,理智和情感這兩個東西,在眾生位時, 是互相抵消,同時不並起的。以這樣一個水火矛盾的心,怎能達到悲智無礙的佛境地呢? 這是決不可能的事。

大悲與大智並起,是諸佛的不可思議境界,也是我們學佛的所努力的目標。
如果我們的心是矛盾性的,悲智不能並起,圓滿佛位是無法成就的。

第四.人類的思想方式是顛倒性的

我面前有一張桌子,靜靜地站在那兒,我們看不出這張桌子,有任何的動態, 換句話說,眼識告訴我們,這張桌子是靜止的,可是我們的意識卻告訴我們說, 根據科學的證明,這張桌子不但時時刻刻跟著地球在太空中運動, 而且組成桌子的原子電子更是時時刻刻地在那兒運動。眼識和意識,及其他各識之間, 其實是經常在那兒打架的。打架打得太多了,人類就養成了一種協調的本能, 不去追究各識之間爭鬥衝突的孰是孰非,只要各識能相安無事,各盡其能就算了!
如果我們認真推敲,人類的心識,真是一堆亂糟,一篇糊塗賬!
這種各識各自為政、各是其是、先入為主、不求真理的現象,我稱之為「顛倒性」。

第五.人類的思想方式是虛弱性的

人如果不能集中力量,來應付一件事,是很難成功的。
力量集中,實在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力量分散,也是失敗的主因。
人類心識既有八個(注:八識是一抑異,為一頗費推敲之問題,此處所謂八個, 亦只是為了說明而已,並不執定人真有八個心識,特此聲明)。這八個識,又各行其是, 力量自然就分散了。我們工作最有效率的時候,也就是諸識集中力量,向某一問題進攻的時候。
我們在應付一個大問題時,或遇見一個重大難關時,我們總是全神貫注的。
普通人的心識力量,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是分散的或消費了的。
再進一步說:人的行動與思想,是都受「習氣」所支配的。
無量的「習氣」或「潛能」,都潛伏在含藏識之內,一遇機緣, 這種潛伏著的種子,即會發生作用(名為現行)。
於同一?那,各識的種子,既都能遇緣而起現行,而事實上又往往是諸識並起, 因此力量自然分散。諸「智」同時並起,在「佛位」是妙用功德;諸「識」同時並起, 在「眾生位」卻成了過患,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事情。
佛法裏有一句話:「眾生以菩提為煩惱,諸佛以煩惱為菩提」。
是很有意義的。話不要扯得太遠。總之,人類的心識,是虛弱性的,沒有大力量的, 要成就諸佛的大力用,以這樣虛弱的心識形態,是絕對不行的。

第六.人類的思想方式是執實性的

這一點,是六種特性中最重要的一點。簡單說來,就是人類的思想,無論何時, 都是「執實」的。執實者,執萬法為實有,或執萬法有定相及自性。
至於怎樣「執」,又怎樣的「執以為實」卻是個極複雜的心理間題及哲學問題。
西藏中觀學派及無上密宗,對這一問題,有獨到的精闢論說,希望以後有機會和大家再研討。
在這個廣泛的園地裏,今天只想提出一點來談談。

我們看見這是一張桌子,那是一根柱子。我們任何人都會肯定的說:這張桌子不是那根柱子, 那根柱子也不是這張桌子。人類思想的執實性,說來雖千頭萬緒,但如能瞭解, 「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這個不是那個,那個不是這個」,這一基本執實形態, 也就對執實性有一相當的瞭解了。人們出生以後,所受的教育,都是教你執實。
教你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是是是,非是非。一天到晚,儘是裝些這種執實的觀念。
我想再舉一個有趣的故事,來幫忙各位瞭解人類思想的執實性。

從前有一個老和尚,在房中無事閑坐著,身後站著個侍者小沙彌。
那時門外有甲乙兩個和尚在爭論一個問題,雙方堅持不下。
一會兒甲和尚氣衝衝地跑進房來,對老和尚說:「師傅,我說這個道理,是應當如此這般的, 可是乙卻說我說的不對。您看我說的對,還是他說的對?」老和尚對甲說「你說的對!」
甲和尚很高興的出去了。過了幾分鐘,乙和尚氣憤憤地跑進房來,他質問老和尚道: 「師傅,剛才甲和我辯論,他的見解根本錯誤。我是根據佛經上說的,我的意思是如此這般, 您說還是我對呢,還是他對?」老和尚說:「你說的對!」乙和尚也歡天喜地地出去了。
乙走後,站在老和尚背後的小沙彌,悄悄地在老和尚耳邊說:「師傅,要就是甲對, 要就是乙對,甲如對,乙就不對;乙如對,甲就不應該對;您怎麼可以向兩個人都說你對呢?」
老和尚掉過頭來,對小沙彌望了一望,說:「你也對!」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同時也極為深刻的故事。這個故事,活現地說明瞭佛的無礙境界, 與眾生的實執境界的大不相同,把華嚴的無限哲學,描寫得淋漓盡致!

由於以上所分析人類思想的六大特性,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以人類現有的思想方式,是絕不能得到佛果的。
用人類現有的思維方法,心識形態,是絕不能得到佛的 「如所有智」、「盡所有智」,佛的「無緣大悲」和佛的「無邊大能」的!
然而全智、全悲和大能,是不是不可能達到呢?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 拿他自己的修行過程作榜樣,明白地指示我們:如果我們能將現有的心識形態、 思維方法轉變一下,把六個毛病都治好,本來具有的佛性,就能自然顯露。

基於這個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學家對於研究現象界的努力, 或佛學家們對於考據經典的努力;佛法卻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 擴大和發展到最高峰,全智、全悲和大能,都會自然而然地顯現。

一師,一法,一本尊...



密乘中無論哪一傳承都特別強調「一師一法一本尊」、「一沙一花一器一法界」。
只要你對任何一位具德上師有信心,並專一依止他精進修學,必定會有所成就!
若是心不專一,四處攀緣,結果將會事與願違,自添障礙,許多密乘行者由於依止的信念不專, 以致修學了十幾年還在前行裡打轉,一直達不到修本尊法的要求。

同樣,上師教導弟子也要事先觀察弟子的習氣和相應程度,再用各種善巧方便加以對治。
可是由於你的三心二意,導致所有的上師都不瞭解你,更難以深入地教導你,只能傳你一些結緣的法。
你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到處拜師求法,可是收穫甚少,修行不見明顯的進步,反而違緣不斷。
你更因此埋怨上師沒有加持,甚至妄自分別上師的功德大小,議論上師的過失,如是違犯三昧耶戒,種下違緣的惡因。

專一依止一位上師並不意味著你去排斥或譭謗其他上師,我們對任何具清淨傳承的上師都應生起皈依心和恭敬心,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所謂「一法」指的是專一修持某一位上師所傳授的法,也就是說,上師怎麼傳,你就怎麼修。

有些弟子修法不踏實,盲目貪求高法、大法。什麼是最大法?於你的習氣特別有對治力或對你極有攝受的法就是最大法!

現在不少人好高鶩遠,未經任何傳承上師的傳授,自己看一些大圓滿、大手印、道果等無上密部的著作,但真實的受用有多少?
真實的本來心悟了嗎?既不懂得正確依止上師,還說「依法不依人」。
這些人不但自己錯解了佛陀講授「四依四不依」的原意,對依止善知識持不以為然的態度,更以此誤導他人,而他們對法的理解,只不過是自以為是。

總之,修行者應當遵照「一師一法一本尊」的原則修行。等你獲得一定的成就之後,你也可以參拜各宗派的傳承上師以法利生。

經驗談...



密法說靈驗快速也非虛言,依末學經驗。

求世間財部分,末學感覺最為快速的是煙供法,貴人和財運出現的很快。

其他各類修法中,除疾病最快速的是"火供"。

求事業發展則是獻"龍王寶瓶"。

修持得力則要天天供養護法。

若你覺得需要渡化怨親債主,用藏傳的「施身法」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想要在世間法上得到利益的話, 建議,可專修_蓮師`度母`摩利支`孔雀明妃`準提`藥師佛等...

德瑪日時


凡行法`供養時間:

晨(3~9)5~7,其次是7~11點

黃昏(4~6)5~7,其次是7~9,

三吉時:寅時~辰時,午時~未時,酉時~亥時,

三不堪時勿行法,極寒`熱,狂風暴雨`天災,

供養通常以每月農曆:4日供藥叉部,5日供天部,

8日供金剛部,14日供菩薩部,15日供佛部;此乃三部聖眾,最為重...

每年農曆1月15日,8月15日,應設廣供

可參閱-吉凶時日

吉凶時日


《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

宿曜曆經序黑白月分品第六中有云:

凡月有黑白兩分從。

一日至十五日為白月分(月出)。從十六日至三十日為黑分(月沒)。
每月白月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日十一日十三日。
黑月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日十一日十三日。
所向皆成就名為吉祥日。

又白月四日夜。八日晝。十一日夜。十五日晝。
黑月三日夜。七日晝。十日夜。十四日晝。
為凶惡時。所作不成就。

又白月二日六日九日十二日。
又黑月二日六日九日十二日十四日。
此等平平時。隨立宿曜為吉凶。

又白月四日十一日夜。
八日十五晝黑月三日十日夜。七日十四日晝。凶惡氣生時。 所作反招殃咎。
凡凶惡之日。日中已後卻成吉時。
凶惡之夜夜半已後。卻成吉時。
乃為頌曰。
 一三五七十  十一與十三
 於二白黑分  所作皆成就
 黑三夜七晝  十夜十四晝
 白四夜八晝  一夜十五晝
 於此白黑分  晝夜不成就
 日中夜已後  所求皆成就

每入月。
一日三日五日七日十日十一日十三日十六日十八日二十日二十二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二十八日。
已上是吉日。所作吉祥事必成就。

摘錄至-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一冊 No. 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