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心生人象
沒有 “ 前塵 ”,就沒有覺知。
也就是說,離開一切事物,即無心。
當沒有 “ 色 ” 時沒有色心,當沒有 “ 受 ” 時沒有受心,當沒 “ 想 ” 時沒有想心,當沒有 “ 行 ” 時沒有行心,當沒有 “ 識 ” 時沒有識心。
也就是說,當你五蘊無時,心也無。
當色身消亡,心無須再繼續顯示它自己,它沒那個必要。
因緣不能生心,但因緣能夠顯心。
當 “ 因緣 ” 散去,心還回它的無。
心本來就是無,非有非無之無。
修行是 “ 自覺 ”,你必須 “ 自 ” 覺。
我們該不該修行?
該怎樣修行?
這不用你想,你的因緣決定著,你該走你既定的路。
就像將一杯水倒在地上,雖然水有無限的流向可能,但地勢、地形、水量等因緣,決定著一杯倒在地上的水,只能流出一種固定的 “ 形態 ”。
真心無性,無性是性。
因其無性,故能萬用。
於所用處,心性乍現。
不用之時,無心無性。
悟其無心無性之時,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上以來,一切大菩薩得,一切佛得,餘則不能。
真心者,非言語所能引見,非自證不能見了。
見真心時,真心在一切處。
何以故?
非心不能見一切,非一切不能顯心。
佛教所說的 “ 中陰體 ” 是什麼?
它真的存在嗎?
在我看來,一切非色都是中陰體,比如,你頭腦中 “ 想像的人物 ”、你的 “ 感受 ”、你 “ 內在的變化 ”、你 “ 內心的概念、判斷 ”……都是中陰體。
也就是,五蘊中,除色陰外,其餘四陰都可稱為 “ 中陰體 ”。
它存在嗎?
猶如夢境,非存在,非不存在;這種說無還有,說有無處可捉的存在,就是 “ 中陰體 ”。
猶如…
無常是個很深的假象,諸佛隨順迷惑中的眾生說無常,諸佛為醒悟的菩薩說常。
較之於無常,常更加接近真相。
說到最究竟,一切法離四句、絕百非,超言絕語,自性寂靜!
修定要修到什麼時候算得真定?
見一切法是常,而不是無常;修慧要修到什麼程度算得真慧?
見一切是常,見一切非常非無常!
諸法的常,不是你修為的結果,是諸法本來是常;因為我們著相起自性見,才看見無常。
若是不迷相、如實看待事物,則天下無萬種法,亦沒有生滅。
故萬法成一法,一法不生不滅。
對於觀察事物的本體( 心 )——若我們息了自性見,不隨相流轉生滅,自然得本來慧。
心的本來慧也不是你所造就的,是你息了日日逐相的心,自知自現的。
所以,修慧不必造作,息心回本即可;修定不是造定,認出本來即得。
定是真理,慧是真知,一旦你認出這二者,就沒有誰能夠毀壞它了。
就像礦石提煉成金子,就再也回不到礦石;木頭燒成了灰,就再也變不成木頭一樣。
菩提即慧,涅槃即定,諸佛菩薩經由對定慧的修持認出,就再也不會失去它們了。
諸佛菩薩擁有涅槃及菩提,如同萬物擁有它的本性及本性的一切一樣。
定是諸法的真理,慧是對真理的真知。
能知真定、得真慧者,即身成佛,不在來世,當下即是!
有情的慧從未失,一切法的定從未變!
所謂得者,實是未得;所謂失者,只是迷失。
諸法自定,諸慧自生,因緣具足,一切自明。
如水中現月,如鏡中顯像,如空中花開,如夢中見色。
如夢如幻,至趣至樂。
就像:
我想說的是,你們是怎樣理解 “ 佛陀 ” 這個概念的?
難道…
它是指一個具體的、特定的、物質形態的身體存在,還是指一個無相的、普遍的、根本的、超精神的 “ 心 ” 存在?
弄清這個概念或這概念所表示的是什麼,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來說,佛陀是內在的,找尋佛陀必須從自身開始。
否則,你遇見的並不是佛陀,而是能迷失你心性的假像——最逼真的幻相!
人們將 “ 佛陀 ” 理解為,兩千五百年前誕生在印度,他是淨飯王的兒子。
在我看來,那只是一個象徵,一杆標誌,一盞修行海上的航燈,一例最顯然又最隱藏的比喻,一個活生生最世俗又最超世的人類的故事。
就我的認識來說,佛陀從沒有消失於世。
也不需要別人告訴你,誰是佛陀,佛陀在哪?
當你開始修道,當你認出存在及自己的實相,你知道佛陀就誕生在自己的 " 家 " 中。
在我眼裡,我們的色身,只是無相之身的一個象徵、一個表示,當你認出它,悉達多和你並無差別。
當你認出自己的本質,你和悉達多相同的部分並無差別,而差別的部分也並不重要。
— 分享 —
粉久以前就聽說過,這人世間有兩種事,最難分得清楚,第一種是愛與恨,第二種就是恩與怨。
起初時,搞不懂,認為愛就是愛,恨就是恨,恩是恩,怨是怨,沒有什麼分不清的。
後來,隨著時間長久,經歷的事情多了,漸漸地覺悟到一些道理。
先不說愛恨,只談恩怨,什麼是恩?什麼又是怨?
以前,一定會說恩是恩,怨是怨,現在看清的是,恩的確也是怨,怨的確也是恩,是同時並存,也同時消亡。
恩恩怨怨,在人世間,誰也說不明白。
— 波文 —
有時候我們看到或聽到一些他人不幸消息的時候,雖然心中生有同情。
但是我們會想到,這是他自己業力所感召的,這是他的果報。
所以雖然心不動念了,但還是會想,這是不是另一種冷漠和麻木?
是啊,想想我們作為大乘修行人,要心懷慈悲,所以不要冷漠。
你知道這都是他自己業力的感召,是他自己業力現前,這叫覺知,不叫冷漠。
若是我們能力所及的一定施以援手的幫助。
有這樣的慈悲之心,不叫冷漠。
目前肯定有你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要知道這也是他個人的業力,你心裡明白這樣的道理,這是一種覺知,不叫冷漠。
我說的冷漠…
是冷淡無感地漠視你的存在!
( 就是明明知道,不幫忙表述就算了!
更有些是為了保全對自己的利益,而成為加害者的共犯!
還冷眼旁觀看著,你被無言的對待… )
念頭…
當你堅固地相信自己的想法,就成了是百分之百的愚癡者或暴力的邪教徒。
堅持一個念頭想法之力量是驚人的,如:一場長達數十年的夫妻間的冷戰;或一場數百萬人生死存亡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可能就起於某位妻子、丈夫或某個國家領導人刹那間相信了自己的一個認知想法。
人們看來似外部的鬥爭,其實只不過是自我內在 “ 信念與信念 ” 鬥爭的結果。
相信一個念頭使頭腦充血,每一個念頭都代表一個頭腦,當你相信它,你在試圖將虛假變為真實,並在做瘋狂的、無畏的、不可想像的努力。
頭腦是孤立的、分離的,每當你能量上到頭部,你將面臨孤軍奮戰的狀態,體驗孤獨、壓力或危險的感覺;當你落回,像雨點掉入大地,你體驗和平、美好和自然。
人類的一切問題都是意識產生出問題,解決好意識問題,則無問題。
無問題,才開始接近本性的狀態。
你想體會自己本性的生活嗎?
超然在 “ 色、受、想、行、識 ” 之上!
如何做到?
一一如實觀察,並安住你觀察的結果!
徹底解脫,不著一物,不離一物,即體是有,當體是空。
非無念、亦非非無念,五蘊在身周轉,如蓮花開旋,而你只是靜靜的看。
煩惱,有時是自己想出來的;痛苦,則是與人比出來的!
現實中,我們都習慣,讓別人看到 " 偽裝 " 的幸福?
事實:
( 粉多人喜歡,用已經," 過去式 " 的認知邏輯語言,攻擊人!)
在意見與意見到對峙時,有些人會採用一個叫做人格打壓的方式。
舉例,你用了過度嚴厲的方式,體罰孩子,有人看不過眼,就跟你說了一些 " 現代科學 " 教養的模式。
然後,你會生氣的認為,自己教孩子要得你管,而脫口說出:『你以前坐過牢 / 你曾經在學校是問題學生,你教的東西就不能採信。』
還有,你家的長輩們也常會冷眼冷語的說句:你,小的時候,不是也是這樣!
又或者一些宗教人士在討論著道德的課題,你發出了對道德的看法,宗教人士就說:『宗教就是導人向善的,你都是個沒宗教信仰的人,你的道德理念肯定會有問題。』
又與人講道理時,對手說你是個講粗口的人,講粗口的人的價值觀和腦袋不是文明人,所以你的道理是不文明的。
又或者與人辯論時,你的對手說你連小學都沒畢業,你的言論肯定有問題。
但,事實上,就算是一個小學沒畢業的跟你辯論,你是講道理的人,就要找出他言論上的漏洞來挑戰,不是拿他的身份來批評他沒資格。
同樣的這些人,若覺得對方的社會地位或資格比他高,就會說你不要以為你有錢,有讀過幾年書,你講的就都很厲害。
確實的,跟上面例子一樣,一個人是沒讀過書很窮的人,或者是有錢有讀過書的人,我們都不是看他的身份和錢財,而是看他講的話有沒有道理。
意見不符合你的價值觀時,拜託尊敬一下自己,不要用打壓人格的假邏輯來否定對手,不蘭…你只是在證明著自己是腦殘!
來源:網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