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會讓人明白自己的情緒,和有效的了解他人兼溝通,哲學則訓練小孩學會思考。
把這兩課變成如學校裡的數學科般的必修,這些人長大後,才是真正帶動社會改變的群眾勢力。
宗教和道德教育,是可有可無,因為不經嚴密思考的道德和宗教,就是迷信。
( 現今的社會,不能光一味的教孝、講善… )
先學會思考,再學道德,那個道德才是真的,那些人云亦云的道德觀念,是經不起考驗的。
先有道德,再學思考,那個思考能力是有缺陷,因為你只要一有了對、錯論,就沒有任何深造的緩衝空間了。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小學和中學的教育,就能把心理學和哲學納入教科裡面。
當然,我這個只是夢想,跟現實還有很遠的距離。
在這個夢想世界還未蒞臨之前,現在的父母們要自己想辦法了。
因為…
從究竟上說,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 “ 無 ”。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它沒有形象。
任何對它的觀察和描述都不是真正的它,真正的它都存在你的一切故事之外。
就像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臉,我們照鏡對臉的種種觀摩,已經是它的 “ 虛像 ( 反面 ) ” 而非它自身了。
但縱然你無法直接看見它,卻不能說它不存在。
我們的 “ 心 ”、我們的 “ 本性 ”——我們的 “ 本來面目 ”,即是如此。
一切能見、所見皆是意識造作。
清淨本心,無為無不為,如虛空般地在那裡。
當我們對它 “ 認識 ” 時,化身出現了;化身出現了,它變成了我們對它本身認識的第一道障礙。
當我觀我時,化身——當作為觀者的我存在時,緊接著另一個化身——作為被觀的我也存在了。
二者之中,皆是假我。
相對那最真實的,兩者一個稱化身,一個稱報身,然而報身化身皆是幻身,並非本體。
當我們開始認識真我,它們同成真我的障礙。
把化身當作真我的是凡夫,把報身當作真我的是菩薩,相對於徹底自覺的佛來說,他們都處在凡夫位。
但菩薩相對於凡夫,足可以稱聖了,因為他們不被百千萬億幻象迷惑了。
菩薩不被百千萬億幻象迷惑,但卻被一個幻象迷惑:那就是真心或真我——他們被一個稱作 “ 真心 ” 或 “ 真我 ” 的東西所迷惑。
擋住菩薩的那個東西叫 “ 正知 ”,也叫 “ 覺 ”,也叫 “ 報身 ”,也叫 “ 淨土 ”,有的人也稱 “ 真我 ”。
然而,這實不是究竟本來,那是第一幻化。
執著於真我,就會有假我出現,然而,能被感知的真我假我同是一心化現。
執著於真我、假我,讓你不能圓滿,讓你被 “ 正知 ” 套住,而不能成為 “ 如如 ”。
執著於真我,你還在一真一幻的世界。
然而,世界實是個唯心、一真的法界。
執著於真我,你還在 “ 修 ” 的地位,唯有你變成 “ 如如 ”,修行才真正解除。
當 “ 修 ” 的概念還在,顯示著你還沒真正認識到自身的圓滿,或你還沒真正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實相。
執著真我、報身或淨土的人,還處在 “ 守一 ”、“ 守心 ” 的修持中,然而真實本佛實在無修無不修。
對於有出體現象的人而言,當你不管出現什麼情境內容的出體景觀,只是注意到就行了。
注意到那都是幻化,觀與所觀皆是幻法,本觀不離能所,實不是能所。
內在的覺與諸幻象的關係,就像外在的虛空和萬物的關係一樣。
對於修行中出現各種狀況的人,我喜歡對他們說 “ 你只是注意到就行了。”
注意、注意、注意……
當該明的自明,不該明的等待。
不要深入地研究或思辨那些東西,因為那很容易讓人往幻象裡鑽。
你只是注意就好了。
注意,能讓你保持站在岸邊。
只要保持站在岸邊不溺水,不與幻象不停地糾纏,有一天你就能認出實相。
再談…
有關唯識學,我很個人的看法是:你不必太深入鑽研它,除非你準備做學問、考試用或者是極喜歡它。
否則,深鑽它,很容易入頭腦、進幻化,親近塵而遠離覺。
作為修行除苦覺悟的實際利益,意義不大。
研究唯識學而不注重覺知的訓練,那是做學問,不是修行。
因此,在這方面我並不想繼續說更多的打算。
就大體而言,我對唯識學的看法是:不管唯識學再怎樣將識心分辨,不管它將心識分別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乃至更多更細,然而它還是一顆心。
且分得越多越細,越落入思窠與妄計。
總體而言,前五識是非想非非想境界,第六識是大幻主,第七識是大幻屋,第八識是諸幻根。
來到第八識——“ 識 ” 和 “ 覺 ” 將見一:真識即覺,真覺即識,不二不別,為真命主。
幻起又幻落,當生又當滅,本不相續生,因刹時時起,故覺有流動。
流動實幻象,迷了千古客。
覺識本是一,說識為起滅,說覺離生滅。
一體兩用性,化顯妙功德。
識是諸幻因,覺是悟真果。
帶覺入因地,便名修行者。
世上修行者,以覺出諸幻,出幻要棄覺。
出幻覺不棄,覺成大幻覺。
世間修行人,要想離諸幻,千萬莫離覺;要想不入幻,識洞莫輕著。
關於 “ 逃避 ”…
就內在的真實情況而言,對心來說,它一次一個念頭,它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的覺知,不存在逃避或不逃避。
逃避是你的心,當下對自己說的又一個故事,只是它讓你相信了。
你逃避的感覺就越真實!
如果心不相信它,那麼,它就只是平等的一個念頭。
逃避的觀念,就是一個欺騙人心的念頭。
試問!
就算你相信,逃避的感覺是存在的,是真實的,在那個當下,如果你不給逃避;再加上一個念頭,如不去玩遊戲或看電影、電視," 逃避 " 跟再造的念頭,還能讓你幹什麼呢?
讓自己陷在一個悲傷的故事裡!
讓自己繼續受苦?
與其這樣,還不如逃避一下——看部電影、玩個遊戲等,讓自己感受好一下呢!
我們稱為逃避的行為,是頭腦在它長期的生存過程中,發展出一套保護自己的策略。
這對它是仁慈的,只是這種策略可能隨著時間的延展推遲,有效性就越來越低,以至它將不斷地更換逃避的依賴物,或等它那方式完全無效。
最終,極度痛苦中的頭腦,不得不再另尋出路——修行或自毀。
最有效或最慈悲的情況是,認知到我們自己關於逃避的真相,在那個當下認知到,在那個當場認知到,然後受益於那個認知。
於內在的世界,在一心的世界,那獨尊的世界,體會一覺一念,體會念念平等,然後過一種所有人類會悲傷、痛苦、煩惱的故事,不再對你有影響的生活。
深入內在的世界 ,體會一念或獨覺( 唯有覺 )的感覺,從所有的幻象中出來。
去認識真相,體會真相,這就是修行的內涵。
每一次受苦,每一次痛苦,每一次你的心在犯嘀咕或打結時,都是你進入它、瞭解真相的入口。
論述佛法和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為唯物主義,佛法傾向於唯心主義。
一個覺者到底是唯心,還是唯物主義?
對我來說,我是絕對的唯心主義,也是絕對的唯物主義,我沒有別的選擇,我就只能那樣。
我以心而存在著,生命是心和它一生的共舞。
我是百分之百的唯心主義,但同時我也是百分之百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和佛陀有什麼不同?
一個在頭腦裡追隨和闡明真理,一個在心性上追隨和闡明真理。
我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我首先是絕對的唯心主義,緊接著,我是百分之百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和佛陀是怎樣的關係?
馬克思是頭腦上的佛陀,佛陀是心性上的馬克思。
一個人做足了馬克思,下一步將是佛陀。
一個人即是馬克思,也是佛陀,既生活在馬克思主義裡,也生活在佛法裡,既是超然的唯心主義,也是絕對的唯物主義,只是有可能你自己並不知道。
馬克思是年幼的佛陀,當馬克思成熟到極點,就會轉化為佛陀;而當佛陀成熟穩定後,他也可能去做馬克思的工作。
佛法包含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顯示了佛法,如果將整個真理比喻成大海,馬克思研究了浪花的真理,而佛陀闡述了整個大海。
馬克思主義哲學闡述了佛法中的妄計性、依他性,對於 “ 圓成性 ”,馬克思主義似乎還沒有觸及到。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馬克思主義只談論了有限的部分。
馬克思主義屬於哲學,一種頭腦上的學問。
而佛法,作為理性上的認識,也可以是一種哲學式的學問;但更主要的,它是一種體驗中的經驗。
佛法是經驗式的,哲學是思考式的。
至於…
馬克思和佛陀有何不同?
馬克思主義和佛法有什麼差別?
一個覺者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能困住一個人的,永遠不可能是從表面來看上去的事物,而是對那事物所派生出的念頭,及對那念頭的執著。
若不於某事上生念,亦不執著彼所生念頭,則無亂事。
我們的身體就像大地,內有地、水、火、風、空。
因為它也是一個緣起和合,所以會有種種變異。
若能完全安靜地聆聽噪亂的內心雜音,並於那些噪亂之音中,聆聽微弱的身體聲音和真心聲音。
在那裡,出現了一些情況莫怕,那只是流變中的一個環節;一切無常,一些症狀或情況會自然變去,你想留也留不住。
無常,將會時刻更新著一切。
滿足你的身體,順應你的真心,讓自己過得更加快樂。
一切安靜的人,是一切能夠聽見自己身體,及真心聲音的人,安靜的人有福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根據我的發現,這是真實的。
只要你能夠體認到 “ 五蘊皆空 ”,便成為 “ 觀自在 ” 菩薩了……
這是我們從 “ 法 ” 的方面來探討的。
佛法的主體內容 “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就像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一樣,它既不是壞的,也不是好的,它只是和合;它因緣而現,因緣而成、住、壞、空。
能造成你痛苦的是你的思想。
整個世界只有思想存在,你真的想解脫痛苦嗎?
請對你的思想下功夫。
當你對自己的思想下功夫,來或去,有或無,好或壞,都不是個問題。
一切事物的出現,只是為了讓你認識到自己,你獲得了一個觀察自己的機會,當你能夠將自己置於觀察者的位置,那和樹上的葉子,落入水面所產生的漣漪一樣,就沒有什麼不同分別了。
以上是我的經驗,供有緣人參考。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