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無生
佛說的無生,並不是立一個 “ 無生 ” 要你堅持的。
只是為糾正人們堅固,而錯誤的自性見的!
不要執無生為理念,不要執無生為真理,它只是一個如實見的諸法的實際情況。
從緣起中觀的角度說:無生即是事物沒有本體,故說無生。
當我們起念正觀察時,世間萬法都沒有自體,僅是一空名空相,故說無生。
世間萬法皆是無生。
從法相唯識的角度說,因為心的虛妄分別而有一名相,因心而生,而心所生僅是一個依體所賦的虛幻的形象和虛假的名字,並非 " 相 " 本身。
世間萬法皆是如此,本質無生,皆名相爾。
世間一切諸法,名字是心起的,形象是心所賦予的,總之是心造的。
心所認知和交流的僅是它自身所創造的虛假名字、形象,而離名又離相的——“ 那 ”——不可思議!
世間萬法,本自不生,因心所生,故說無生,性自涅槃。
佛說緣起、唯識,並不是讓你執著 “ 緣起 ” 和 “ 唯識 ” 這種方法或真理的,而是引領你認識,你所見聞覺知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因知是虛幻,從而破除你以為諸法是實有而起的執著,因去除你的執著,從而解除了你的痛苦。
諸法皆無生,無生故無滅。
因諸法無生,故見皆是幻。
因皆是幻故,故而不可說。
因不可說故,強說成戲論。
世間多戲論,皆因昧無生。
若知無生者,不墜諸戲論。
聖者說無生,戲論皆滅卻。
我今亦說者,彌合諸佛心。
願諸修行人,皆入無生忍。
真性有為空,尋之無蹤影,不尋遍處用。
性動成諸相,諸相因性動。
不動無相顯,相顯則顯性。
性動則相有,性寂則相無。
一顆摩尼珠,妙如一獨睛。
其睛尋不見,不見卻見用。
看遍三千界,何處非它用?
三界只此物,十方唯一心。
見這又見那,其本皆心性。
一真法界唯一真,何來有二迷惑人。
見二必是迷惑者,不見一真故說二。
說千說萬迷更深,沉入幻界沒真身。
古來說法如恒沙,誰知詰本為此心?
心者只有名,雖難逮來看,誰說其無空?
遍觀三千界,我看處處生。
一心作三解,性相體與用。
性相體用合,得其 “ 心 ” 之名。
妙心非尋來,誰不在心中?
來去於心裡,生死盡心用。
遍看三千界,何物非心說?
何事非心用?
大覺等本心,妙性心中心,得此心性者,即是大證人。
就像…
佛家說的『無我』,最好不要當作是一個聖果(修行座標)來達成或證得,反之,把它當成是你一生人要立的志向,立志要不斷的朝無我的方向發展、深化。
如此就可以避免自己騙自己的陷阱。
修行出現境界時,你可能會有真實的體驗,體驗到空、無我或其他的悟境,你可能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貪念或生氣的念頭,你以為你征服了自己的貪、嗔、癡。
你也找師父和經典來幫你印證。
但,這些印證都是參考。
因為你一時的體驗,不代表你永遠就過關了。
就算你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考驗而過關,也只是代表了在這個時空,你能過這一個特定的關卡。
不代表五年、十年後,你遇回類似的關時,你就一定能夠經得起考驗。
例:
你年輕時期的熱戀,是感受到你永遠只會愛他(她)的體驗,這並不能幫忙到你之後的感情維持延伸。
所以,把『無我』列入是個志向,過程也會出現很強烈的體驗(所謂的悟境或證果),但,千萬不要迷信這些體驗。
還有:
四念處:與身體、感受、想法和萬事萬物共同臨在…
用新的詞彙來說:與身體共同臨在,就是身念處;與感受共同臨在,就是受念處;與想法共同臨在,就是心念處;與萬事萬物共同臨在,就是法念處。
念處的意思是,共同臨在。
共同臨在的意思是,生起般若正智;生起般若正智的意思是,有自然的觀照。
意識之光照耀身體,這是身念處;身念處的意識是,與身體共同臨在。
意識之光照耀感受,這是受念處;受念處的意識是,與感受共同臨在。
意識之光照耀念頭,這是心念處;心念處的意識是,與想法共同臨在。
意識之光照耀萬事萬物,這是法念處;法念處的意識是,與萬事萬物共同臨在。
臨在的意識是,沒有評論判斷,你與諸法的實相共同存在。
修行是一個下降的過程,聖者常常下降到身體的層面,完全和身體在一起。
他的心以身體為至尊,以身體為至上。
從某種意義說,心的休息就是修行。
聖者常常潛移默化地做這件事。
這變成他的一貫工作,一貫常態。
你無法想像,單純的臨在是什麼滋味,那就是淨化。
再來:
明心見性,是證悟的另一種說法。
所謂明心,就是解決了我是誰的問題;見性,就是解決了世界是什麼的問題。
換一種說法,明心即是斷能,見性即是亡所,能所俱泯即是明心見性。
明心明什麼心?
明心沒有心;見性見什麼性?
見諸法無自性。
在修行的過程中,經由找尋、驗證,當我們發現心沒有心時還剩下什麼?
一片光明自然智;當我們覓性發現性沒有性時見到了什麼?
法法唯空名,都是幻識成!
明心見性的結果是什麼?
明白了生命和世界是怎麼回事,息了造作,安心生活!
實際上明心見性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修行的最終目的是 “ 安心生活 ”。
不要為追求明心見性而追求明心見性,為安心生活而相遇明心見性。
為了達成安心生活,我們明心見性;為了達成明心見性,我們修止修觀。
修止修觀是為明心見性做準備的,明心見性是為安心生活做準備的。
在達成自在的道路上,並非一定要明心見性,修一份止觀即得一份利益。
明心見性不是求來的,是靠功夫智慧一步步做來的。
明心見性重要,但修行的每一步和它同樣重要!
這是法的平等性,勿失去這平等性,誰失去這平等性誰就離明心見性更遠了一步。
修行成佛猶如夢,明心見性亦是夢。
時刻不忘夢是夢,即是行者當下醒。
煩惱痛苦是一夢,明心見性另一夢。
二夢本來無不同,只是此夢破彼夢。
明心見性,無非實證。
實證於何?諸法性空。
尋心不見心,覓性不見性,皆是一合相,猶如夢中影。
明心無心,無心即明;見性無性,無性即見。
明心見性,了夢是夢;了夢是夢,明心見性!
當你否定自己的感覺時,你還能覺得自己是值得信任、有價值的人嗎?
當你壓抑自己的感受,要求自己正面思考卻又辦不到時,你還會覺得自己是能力很好,對生活有控制感的人嗎?
當你不願正視自己的感受,你還會覺得自己的感受值得尊重嗎?
我們不需要去爭論,我們要活得如何正面才對自己有幫助,而我們需要的,是去正視你內心裡正在發生什麼事,是什麼讓你有這些感受,又是什麼不允許你有這些感受。
佛法的挑戰在于它的單純。
事實上,越深奧的教法越單純。
單純之所以是個大挑戰,是因爲你沒辦法經由學習、討論和研究來破解它。
你越努力嘗試, 它就變得越複雜,就像一杯泥水,你越攪動它就越渾濁,越稠密。
雖然我們抱怨複雜性,其實人類在某種程度上熱衷于複雜性。
道德…只是手段或方法,最終是仰賴智慧 !
— 分享 —
有天,看到一句話,「心甘情願」。
雖然這是平常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倒是點出一些問題。
很多的爭執,不滿和抱怨,的確來自自己的不甘心,不情願。
只有發自內心想做的,才吃得下苦。
所以,藉這句話想想,自己心甘情願想做什麼?
心生歡喜就對了,那是你想做的。
而目前你心累的部份,是否源於自己的不甘願?
藉機想想如何改善,讓自己身心更愉快。
生活的智慧,有時不需要太艱澀的文字敘述,它往往就藏在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活中。
人的一生很短,沒必要和生活斤斤計較。
有些事弄不懂,就不去懂;有些人猜不透,就不去猜;有些理兒想不通,就不去想。
把不愉快的過往,找個無人的角落,打包好放下,告訴自己;你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真實;你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快樂!
世界不會理會你的抱怨和痛苦,天還是天,地還是地。
愛恨也好,悲喜也罷,生活還得繼續。
一生真的很短,轉瞬即逝,不要等老去,死去,才大徹大悟。
一生真的很短,別為難自己。
如果,我們要很刻意幫助別人,其實那個意念,都已經是在干擾到別人了!
好像,當大師的都要放下一切?
其實,那個靈性並不高!
真正的修行,應該是讓每個靠近你的人,都覺得很舒服!
人生,比的是誰撐的久,不是比短時間誰跳的快...
天天在笑的人,也是需要別人的陪伴、關懷!
來源:網路…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識,心
問:我們的世界及所感知的一切是 “ 意識心 ” 變現出來的嗎?
還有,“ 意識心 ” 又是何物,請說明一下。
答:不存在 “ 意識心 ” 這個東西,意識心它是一個錯覺存在體。
我們通常以為,有一個 “ 意識心 ” 存在,其實並無醬一個意識心存在。
我們唯有一“ 妙明真心 ” 存在。
一切所見、所知,只是 “ 前塵 ”——“ 色、聲、香、味、觸、法 ” 等六塵在真心前的起影。
所謂 “ 意識心 ”,只是六塵連續於妙明真心前流轉的 “ 持續錯覺 ”——它被認為有一個 “ 體 ”,有一個 “ 在 ”。
實際上……什麼也沒有。
若塵不在,則它就不存在。
於十八界推尋,覓單獨的意識心無有方所。
故經說 “ 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生命是個 “ 一真法界 ”。
所謂 “ 一真法界 ”,就是唯有 “ 一真 ” 存在,其 “ 一真 ” 名 “ 妙明真心 ”,周流而成世界。
在此生命世界中,除 “ 一真 ” 外,其餘 “ 萬法 ” 皆虛妄不真。
所以說,在實相的一真法界裡,“ 意識心 ” 是不存在的,沒有這個東西。
正如無明,它不是實體的存在。
佛在《首楞嚴經》中說 “ 本覺妙明,性覺明妙 ”,其中 “ 本覺 ” 和 “ 性覺 ” 是一不是二,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
也常說 “ 識心 ” 和 “ 覺心 ” 這兩個詞,但不可理解為,我們有兩個心。
非也,我們無二心,一真心也。
常說 “ 頭腦 ” 和 “ 心 ” 這兩個詞,但不要以為於我們生命之中,真實存在 “ 頭腦和心 ” 這兩個東西。
於真相中,頭腦與心,實是一,不是二。
頭腦是充滿故事的心,心是沒有故事的頭腦。
於真實相中,故事虛妄,猶如夢幻,非實在體,故於實相法中,頭腦不存;於實相法中,唯一妙明真心存也。
最簡單地說,生命與世界唯是 “ 性、相 ”。
生命是 “ 性 ”,世界是 “ 相 ”;生命對其自身的觀見,亦是 “ 相 ”。
生命的本質是心,世界與生命是一非二。
心自身的 “ 相 ” 本身即是光明體( “ 覺 ” ),但同時它也是 “ 性 ”。
也就是說,生命的本質即是心,心即是 “ 性、相 ”;性與相即是一。
對生命來講,性與相,也等同於前面所說的 “ 性覺 ” 與 “ 本覺 ”。
生命的活動是 “ 性→相、性→相、性→相 ” 的時刻不停的轉化與止息活動。
離相不顯性,離性無有相。
縱觀生命與世界,唯有 “ 性、相 ”——但性真相妄。
這就是全部。
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
在一真法界中:不存在世界,不存在輪㢠,不存在生死,不存在意識及其延續體……什麼也不存在;生命與世界唯有 “ 性相 ”——但 “ 性真相妄 ”。
世間人在 “ 意識心 ” 上討論的一切,只是妄上生妄,“ 從妄到妄,由迷入迷 ” 而已。
沒有故事的頭腦就是 “ 摩尼寶珠 ”,就是 “ 妙明真心 ”,就是生命的 “ 寶明神鏡 ”。
我們活著,在 “ 摩尼寶珠 ” 前、在 “ 妙明真心 ” 前、在 “ 寶明神鏡 ” 前,色聲香味觸法,塵起塵落,相有相無,識生識滅……這就是我們所觀見的 “ 生命 ”。
問:我想請教關於 “ 無我 ” 的問題。
“ 陶醉 ” 和 “ 成為它 ” 都是無我的境地嗎?
有區別嗎?怎麼區別?
答:“ 陶醉 ” 的主體是頭腦,“ 成為它 ” 的主體是 “ 本心 ”。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個 “ 陶醉的 ” 和 “ 成為它的 ”,是兩極。
“ 陶醉 ” 屬於頭腦,只有頭腦才會陶醉。
當你有一個 “ 陶醉 ” 的覺受存在時,那意味著頭腦存在。
陶醉就像頭腦在喝酒,當它喝到 “ 興奮期 ” 時,它有一個愉悅的自我存在,這時它不能叫 “ 無我 ”;當它繼續喝,它醉了、完全醉了,它進入了 “ 酒精的抑制期 ”——什麼也不知道了,這時,它也不能叫 “ 無我 ”,而應叫 “ 無明 ”,完全的無明。
總之,在頭腦裡,在頭腦的世界,“ 無我 ” 從沒發生過。
在修行領域,“ 我 ” 和 “ 無我 ” 是兩個重要的概念。
什麼是 “ 我 ”?
什麼是 “ 無我 ”?
“ 我和無我 ” 是怎樣的關係?
有些修行人並不十分清楚這些問題。
在我看來,“ 我 ” 就是一連串的念頭相續和相續所幻化的幻體,它通常就是指意識心、頭腦,我稱之為 “ 識心 ”;而無我是什麼呢?
“ 覺心 ”。
說的更清晰點:“ 我 ”——頭腦;“ 無我 ”——妙明真心。
“ 我 ” 和 “ 無我 ” 是怎樣的關係?
是否一個存在另一個就不能存在?
無我是否是 “ 我 ” 的消失?
“ 無我 ” 並非 “ 我 ” 的消失,“ 我 ” 和 “ 無我 ” 同時存在。
實際上,每時每刻,我們既是有我的,也是無我的,這個事實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我們只注意到 “ 我 ” 的存在,沒注意到 “ 無我 ” 的存在。
但即使你沒注意到,“ 無我 ” 的狀態也從沒失去過。
“ 無我 ” 的狀態是不可能失去的,“ 無我 ” 的狀態那樣扎實穩定,它從沒遺失。
“ 無我 ” 是 “ 我 ” 存在的宇宙,〝 我 〞出沒在〝 無我 〞的裡面,就像星星、雲朵出現於天空一樣。
它不可能出離它,離開它。
宇宙包含一切,它和星星、雲朵同在。
無我和我就是那樣共同存在的。
但在修行中,我們常常強調 “ 無我 ”,因為 “ 強調 ”,我們就覺得 “ 無我 ” 好像比 “ 我 ” 更重要;於是,我們開始追求 “ 無我 ”;因為 “ 追求 ”……
我們覺得 “ 無我 ” 好像不在這兒,它在一個別的什麼地方。
我們還以為,“ 無我 ” 就是 “ 我 ” 消失後的狀態,或者,我們更加錯誤地認為,“ 我 ” 是 “ 無我 ” 的敵人,要達到 “ 無我 ”,必須殺死 “ 我 ”。
這是個嚴重的誤解,無我不是我的缺席,無我和我一直同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 我 ” 和 “ 無我 ” 是相互寄生的,它們是彼此的宿主。
缺少了一個,另一個無法被 “ 顯見 ”、“ 感知 ” 或 “ 被知道 ” 存在。
要認識 “ 無我 ”,並不需要 “ 我 ” 消失;因為 “ 我 ” 消失了,就不存在一個認識 “ 無我 ” 的人。
“ 我 ” 和 “ 無我 ” 並不是一種 “ 你存在我就不能存在 ” 的關係,你不必要把你的 “ 我 ” 掐掉才能見到 “ 無我 ”。
就連我們的 “ 自我 ”、諸 “ 幻象 ” 也不要殺。
修行是一條完全和平的路,你只是注意到 “ 我 ”、“ 無我 ” 就行了……,就這麼簡單。
在 “ 我 ” 和 “ 無我 ” 之間,凡夫完全顛倒了。
我們認一個虛幻的、生滅的、沒有實體的我為 “ 我 ”,把恒常的、不變的、純淨的真我當作 “ 無我 ”。
而真相是:我們認為是 “ 我 ” 的那個我,根本不存在;而我們稱作 “ 無我 ” 的那個我,才是真正的我。
事實上,一旦你同時覺知 “ 我和無我 ”,二者可同時存在,一個並不排除另一個。
當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它們,一個完全不能 “ 自蔽 ” 另一個,我們認識到 “ 我和無我 ”,就好像我們能夠同時看到作為 “ 幻和有 ” 的雲,但同時也能看到作為 “ 真和空 ” 的天空一樣。
“ 無我 ” 並不排除 “ 我 ”,就像天空並不排除任何一朵雲一樣;“ 我 ” 也不能遮蔽 “ 無我 ”,就像任何一朵雲也根本沒有能力遮蔽住整個天空一樣。
幻象和覺知並不是勢不兩立,你完全可以在幻象中發現和發展出你的覺知。
一旦你認出純粹的 “ 覺 ”,無我就顯露在所有的幻象面前。
雲朵在那兒,天空也在那兒——“ 幻象 ” 和 “ 真如 ” 可以同在覺者的眼睛中。
我的教法和其它法門有點不同,我不㑹教導你們 “ 消滅 ” 幻象,我只教導在你幻象中 “ 發現 ” 和 “ 發展 ” 覺知。
一旦你的 “ 覺 ” 出來了,不壞幻象,真相照樣顯現。
這也是偈語:“ 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 的更深一層意思。
“ 我 ” 和 “ 無我 ” 不僅僅是一種概念上的區分,更重要的它也是一種體驗上的辨識。
在修行中,不要輕視 “ 我 ”,也不要太過重視 “ 無我 ”,我與無我,性相不二。
從最究竟實相上講,“ 我 ” 和 “ 無我 ” 同是幻化,為什麼這麼說呢?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作為徹底的修行人,你必須刪除掉一切形象、一切概念,一個也不要留,包括 “ 法身 ” 和 “ 佛 ” 這樣的概念和形象。
凡所有,皆是相;凡所相,皆是妄。
我說的 “ 刪除 ”,並不是真的要 “ 除掉 ” 的意思,而是不要執取,不要滯留在它的上面。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佛在《金剛經》中的一句教導,它非常重要,修行人一定要完全明白並實踐出這句話。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這句話,同時說出了 “ 我 ” 和 “ 無我 ” 的存在,同時也指出了如何處理和對待這兩者及其之間的關係。
在解決 “ 我和無我 ” 的問題上,修行人可持念奉行這句金剛經的話,可解困惑!
問:在沒有開悟之前,什麼才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有聽說,境緣無好壞,好壞由心起,是放下分別與追求,喜悅、全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嗎?
那麼,又如何對待現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追求呢?
有且不執,無又何能執,修行者應當如何做?
答:你的問題,讓我想起達摩大師的一些話,在此與你分享。
首先,修行人該如何過自己的日子?
第一,對待過去:報冤行——如果在生活裡遭遇困惑、困頓、困厄或 “ 不幸 ”,就這樣想:我從過去很長時間以來,丟棄真實,隨同虛假,跟隨著各種幻象起起伏伏,製造過很多冤情,做過很多糊塗事,造成了許多隱藏的、潛在的危害;現在雖然沒有犯錯,但都是我過去無數事上種下的惡因現在果實成熟了,不是老天爺,也不是他人所給予的。
現在我都甘心忍受,不起抱怨。
第二,對待現在:隨緣行——一切事物都沒有個長住不變的我,一切事物都隨著它的因緣轉向、轉變、轉化;我們既享受世間的快樂,也承受世間的痛苦,這一切都是由事物的因緣變化所形成的。
如果我得到了榮譽、福報等事,這樣想:那是我在過去之事上所種下的善因,今天緣熟得果;但是緣盡了,它還會消失,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發癲的。
得和失隨著緣份的不同而不同,但我的心不要加加減減的,我不能讓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把自己弄暈了,凡事安靜隨順地跟著現實走就好。
第三,對待未來:無所求行——世上的人一直處在一個迷局裡,到處貪婪執著,叫作 “ 有追求 ”。
但智者瞭解到生命的真相,他們的一些想法和行為與世俗是相反的。
他們沒有妄念、安心在自然中,就像一棵樹
只隨著風,才舞起自己的形體並發出生命的音聲。
他們活在生命空性的覺知中,除了眼下正在做著的事,沒有多餘的想法,沒有超過現在的願望。
一切事物都在被 “ 生 ” 和 “ 滅 ” 所掌管,在 “ 我要 ”、“ 我氣 ”、“ 我知道 ” 裡待久了,對於凡夫,有個身體就會有苦,誰能長久擁有它而沒有煩惱痛苦呢?
想到這些,就應該捨棄多餘的妄想,安心當下的事上,不作其它的奢望。
第四,根除了自己的貪,利益了他人的心,圓修了六度波羅蜜,完美的結局!
抵達這個境界的人,就這樣生活:也就稱法行了。
達摩大師,針對眾生和菩薩,針對過去、現在、未來,針對怨憎、榮譽、追求等事,給我們開出了四張處方,四味妙藥,願有緣的眾生,接此法水,服此法藥,療自心疾,健自本體。
還有:
在你思想以前它就存在,在你思想寂落之後它還存在;你不可能得到它,也不可能失去它;它沒有形象,沒有形狀,彷彿虛空一般,但不是絕對的無;它神奇、奧妙、清淨無染,如果要給它一個名字,我稱它為本智。
它產生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認識;它曾天天跟著所有的人,片刻不曾缺失,但卻鮮有人認識它、瞭解它、知道它。
但一旦有人發現它,就將它視為妙寶,並天天依靠它,觀察它,全然感知它,和它在一起,享受那神奇的存在。
從本智出發,是靜靜的感知,身體、思想、感受、情緒、知識、智慧等,都變成它面前鏡中的妙花。
只要你停下思想的腳步,就能發現本智的存在。
即使你沒停下,本智也照常存在並發揮作用,你只是沒注意到它而已。
本智,你發現或注意到它了嗎?
發現它,感受它,不用轉識成智,你已是那個智本身。
在所有的 “ 識 ” 產生以前,它已存在,它一直作為源頭等待你認識它,回到它。
本智,坐在那裡,在那一團肉團上,發現它,感知它,體會它。
在它的光芒裡,觀察它的造與化,經驗它的神與奇,享受宇宙中最妙之物——生命、心、本智,那有一千個名字的存在——那不是你的你。
就像…
為甚麼在虛構的小說或電影裡面,大部份的人都喜歡看到身為好人的主角,最後能夠打敗壞人,贏得他要的快樂?
因為現實世界中的交手,贏的大部份是壞人。
從這裡我們可以推斷:
一,大部份的人( 觀眾 )都認為自己是好人。
二,大部份的人都是失敗者。
三,虛構作品是觀眾們,對現實世界戰績不滿的精神 — 勝利替代品。
例:
慈悲、布施的行動,絕不能被當成是一種買賣,因為不能只是為求自利。
鏡子裡的東西,永遠給不了鏡子壓力。
如果我們也能像這樣去面對煩惱,那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我們都被教導,當一個人「不堅持」,他就不太可能走到最後的成功。
畢竟,國父革命11次,愛迪生試了6千多次,不是嗎?
錯!
問題就在,堅持,是堅持要走「對」的路,而不是堅持「每一條路」。
所以,真正堅持的人,反而會一直「放棄」。
再來…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還學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煉。
信心是從哪裡來的?
信心是從明理中來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
以下,就是盲修瞎煉的情況:
第一種就是迷信。
沒有正知、正見,連這些最基本的道理,都沒有弄明白,這不正是迷信嗎?
第二種就是東跑西跳地學修。
很多學佛人都是,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寺院,到處求灌頂。
沒有得到具體的修持方法,沒有傳承和竅訣,也根本不知道,這些法的好在哪裡。
都是在浪費時間、荒度人生!
第三種就是好高騖遠、鸚鵡學舌似的學修。
只是嘴上會說 " 性空妙有 "、" 三輪體空 ",就像鸚鵡學舌一樣,只會說說而已,根本不懂它的含義!
第四種就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學修。
有些人有機緣接觸到了系統次第的修法,這些修法也很完整、殊勝。
但是,他不珍惜,學得不認真、修得不老實。
他對基礎的道理都知道一些,但是沒有認真思維過、觀察過。
自己的相續和佛法分開了,還是沒有學好,還是不算修行。
第五種就是形式上的學修。
功夫不用在心地上。
學了很長時間,煩惱、習氣依舊,性格上沒有任何變化,貪、嗔、痴、慢、疑,絲毫沒有減少。
第六種是背包袱式的學修。
書看了很多,但是沒有真正明白,所知障卻越來越重。
執著心越來越強,分別念越來越多,然後執著法門、分別上師,到處挑理、爭辯,拿佛法來造業,多可怕啊!
有分別,說明你還是沒有學會,甚至是學偏了,給解脫、成佛造成障礙了。
就像背在身上的包袱,越來越沉,越學越有壓力。
第七種是次第顛倒的學修。
出世間法和世間法的界限在哪?
大、小乘佛法的區別是什麼?
顯、密宗的區別是什麼?
佛法裡的了義和不了義怎麼區分?
這些都弄清楚了,才能真正地修行。
很多學佛人根本不懂這些區別,斷章取義、張冠李戴,結果滿腦子的矛盾和衝突,越學越修越迷惑。
你真正弄明白了才不會有任何的矛盾與衝突,一通一切通。
學佛一定要明理,千萬不能把佛法和相續分開。
你要時時觀察自己的相續,佛講的這些知識在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
自己的相續是那樣的嗎?
當自己的相續中也具足了那些功德,這才是學佛。
你用佛法的這面鏡子照自己,好好修正自己的身口意,這才是修行。
— 分享 —
問:《四念住經》中所述的方法,是否全修一遍才能解脫?
答:並不是這樣。
抓住並修持其中的任何一個方法,皆可了悟究竟真相,到達解脫。
猶如一棵樹有許多枝枝葉葉,從任何一片枝葉切入,並沿著那片枝葉的脈絡走下去,皆可到達樹根一樣。
修行四念住中的任何一個部分,或任何一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結構,皆可究竟涅槃。
當然,四念住經的所有方法,你可皆修行嘗試一遍。
初修四念住,最好不要貪多,一個方法一個方法、一個住處一個住處地修。
一切修行方法好比一個圓周上的每一個點,所有的點所指向的地方是圓心。
四念住經是觀行實修的指導書,依此書為指導、為綱領,可以解脫,可得清淨,可趨涅槃,可證妙道,真實而不虛假。
安分、老實、真正想解脫的修眾,每時每刻,行住坐臥,狠修四念住經!
失敗並不意味著,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而是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
走入幽靜的溪谷,彷彿可以感受到一甲子前的軟禁歲月,時間或許能帶走了情緒,帶走了,曾經不得志與憂鬱,卻帶不走歲月的痕跡,與大時代的動盪記憶…
—— 波文 ——
人的智商高低對甚麼有影響?
根據初步研究有兩個:
一,學會新事物的適應力。
它不會讓你發達成名,但,當你進入一個新環境時,你學會新環境的存活規矩會比較快。
第二個是跟第一個息息相關:智商低的人,中毒死或意外死的機率是比較高的。
當然,智商跟一個人受到的教育,有相關聯關係。若從更精細的看法,應該是童年時,把孩子帶大的父母,他們在孩子面前用的詞彙多寡,會間接影響他們長大後的智商。
那麼是不是代表,醬子的智商比較低?
當然,不是。
而是若普遍教育水平偏低,再加上政府包庇教育水平的低,才會有醬 " 弱智 " 工作文化是睡覺的言論出現。
( 鑑於近來,華航事件簿… )
注意一下這個要職的人,若是待在重點的工作場合的話,簡直是公關災難了!
他是在公告全世界航空客戶『我們的員工在工作時候睡覺,是常態』,那麼,請問客戶還敢來嗎?
更重要的問題是:如果父母受的教育水平已經低,他們的語言能力又只局限於一種語文,而書局裡面陳設語文的書,就只有愛情的文學類作品和宗教教化的作品,這就已經局限著他們下一代智商提高的機率了。
我目前對從政治角度去改的信心不大。
我倒認為政治氣候要變得健康,普遍的人民要有足夠的教育水平,而不是政府給予某群族,不管成績怎樣都過關的政策。
這種情況下過關的,已經造就大量沒效率的人,而這些人將來還在政府高層掌職!
例…
所以才會有聽某高官說:『就像綁票人質的贖金去向,不用調查、不用解釋,一解釋就會破壞群眾對警察的信心』的腦殘言論。
直接從政治角度去解毒,會遇到很多很大的障礙。
我比較相信從沒有直接政治角度的地方入手,純粹是搞教育,特別是增加他們閱讀英文的能力,從中再去開拓自己的視野。
民智開了,政治氣候才能自然轉變。
政治環境,永遠是人民心智的投射。
※ 碎嘴一下 ※
這世界,裝聰明的,永遠是多過裝笨的。
( 特別是網絡上 )
迫不待急的告訴人,他知道的有多少、有多厲害。
問題是:裝聰明的人只要一被人看穿,他的分數會掉得比笨人低。
( 這不代表他比笨人更笨,只是會變得更討厭 )
比起裝聰明的人,裝笨的人才是我們要小心應付的。
無意間翻閱到,幾年前寫過一句狂話:
『世界是屬於能品當下的人,能品當下的就不會當下品人 !』
現在回頭一看,驚覺咱中文的博大精深…
因為後半句的意思,可以有兩個:
一,能夠品嚐當下的人,就不是下品人
二,能品嚐當下的人,就不會當下用舌頭去舔,一個人的屁股!
來源:網路…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是幻,也是象?!
問:“ 開悟 ” 或 “ 見性 ” 是什麼?
它在修行中很重要嗎?
答:開悟或見性,就像你於昨晚的夢中,從這個場景切換到那個場景,或者,就像第二天早晨你醒來一樣……
開悟或見性,不會比你今天早晨醒來,顯得更特別或更重要。
不管開不開悟,起床後你還是得刷牙唄?
不管見不見性,你每天不還是得吃飯嗎?
開悟或見性了,你的飯量一點也不會改變,該吃兩碗的你,不會只吃一碗。
關於開悟或見性,也許我們被自己的認識或相信帶入了錯誤的見地。
如果說 “ 開悟 ” 是存在的,“ 開悟 ” 出自誰?
如果說 “ 見性 ” 是真實的,“ 見性 ” 來自誰?
那還不都是 “ 心 ” 嘛!
一切皆是心的造作。
只要是心的造作,它就屬於夢的範疇。
只要是心的造作,它不可逃脫它是夢的本質。
在心活動的範圍內,有不是夢的嗎?
除非你就是 “ 心 ” 本身且無 “ 心 ” 想,否則,你不可避免地一再再地被推入夢幻錯覺,遠離究竟涅槃——佛的教導。
佛說,修行是造作一些幻,然後用這些幻去擊破另一些幻,從而製造有可能認識到 “ 空性 ” 的機會。
如果說修行是一場夢,那麼,在修行途中發生的一切有哪些不是夢呢?
開悟或見性例外嗎?
我不認為它們例外。
本來開悟或見性是用來擊醒迷者之夢的,然而,它卻為另一些人製造了更深的夢!
這不是佛教的本意,因此,對於迷信於開悟或見性的人應該來破一破這個幻象了。
修行人,不要以為開悟或見性就是 “ 醒來 ”,不,很可能你又進入了另一種夢,如同有些人把 “ 涅槃 ” 當作真的一樣。
如果夢幻不存在,那麼涅槃也不會存在。
過去你執著於夢幻,那麼現在你執著於涅槃,那是一回事,你仍處在幻象當中。
只要你還執有一個 “ 涅槃 ” 的相存在,那麼,這說明你的 “ 夢幻 ” 的相還沒有真正消失。
如果夢幻真的消失了,那麼 “ 涅槃 ” 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如此說來,如果你真的開悟了或見性了,那麼就沒有一個 “ 開悟或見性 ” 存在,如果有,那麼你還在幻象裡,如同我說,你又跌入了 “ 涅槃 ” 的幻象一樣。
不管我們 “ 明 ” 的是心,還是 “ 明 ” 的是白雲,不管我們 “ 見 ” 的是性,還是 “ 見 ” 的是花朵,只要還有個 “ 明 ”,只要還有個 “ 見 ”——正確地說,只要還有個 “ 看 ” 存在,那麼你看到的就是幻象。
看起來,你從鏡子裡看到萬事萬物的相和看到自己的臉不同,但本質,它們都還是虛像;從最實質說,它們沒有什麼不同!
諸修行者不要迷惑於 “ 開悟或見性 ” 這個想,如果有且執著這個想者,說明又跌入了顛倒夢想——離佛真正的教導又遠一步。
於修行之中,開悟、見性並不是最重要的,念念當下,清明覺知,安順生活,才更實在。
說到底,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開悟或見性,開悟或見性,就像你眨了一下眼睛一樣,它屬於過去,它屬於夢景,它並非真實的存在。
修行者,一生當中,我們所有追求執著,皆屬於妄心造作,沒有一樣是真正真實的,切莫迷執——包括 “ 開悟 ”、“ 見性 ”,乃至 “ 成佛 ”,無一例外!
就像…
不管你是生活在鄉園間,還是車水馬龍的都市裡。
總有些不如意的時候!
你委屈,不得其說,你難過,沒人可與你感同深受,你憤怒,無從可發洩,你也知道,自己再怎麼委屈、難過、憤怒,始終無法得到任何改變?
你嘗試溝通或釋懷,不順的是,仍然是失敗了!
在這意志一次又一次的消耗中,直到你有天終於發現…
其實有很多種方式,能讓自己去釋懷,去遺忘,也許…有些是需要時間去思考,或許…有些是需要勇氣去面對。
最後才知道,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義無反顧的,在折磨自己….
其實有很多種方式, 能讓自己去釋懷,去遺忘。
— 波文 —
我們都活在別人的期望中,你還記得真正的自己嗎?
在身邊不認識的人,隨口說的一句話,跟世俗的眼光,因為要遷就著身邊人的想法,一切一切,都可以左右著你每天的決定。
明明是你自己的人生,他們都是無關係的旁人,卻可以間接地替你決定,你的每一天要怎樣過。
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建立在別人身上,世界上同時也有一大堆人總是為著別人而改變。
對,的確有時候,我們是要為別人想多一點,可是,你的人生中,卻應該有這麼的一段時間,留給你喜歡的事情。
你喜歡什麼,你想做什麼,你想要什麼,你還記得嗎?
做一個你會喜歡的自己,感覺舒服的自己,
學懂真正快樂的自己。
如果,你自認為不是個自私到會傷害別人的人,那你想做什麼就做吧!
因為,委屈並不能求全…
例…
如果你用50%的委屈,只換得到50%的欣喜,那就是不值得,因為你怎麼會把珍貴的自己,給等價交換,而且那價值根本就是不對等!
不是要你不要做好事,而是做好事時,你不會覺得委屈自己,更多時候的行動裡,你通常不是沒有想到別人,而是沒有考慮到自己,所以你才㑹感覺到不快樂…
又奇怪的是…為什麼你寧願用耳朵去聽別人的,卻不願意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要替別人想太多啦!
偶而也要為自己多想想!
— 問題分析 —
如何減低自己以自己情緒化的框架,套入人家的立場,先入為主來判斷事情?
很簡單,人是不可能把自己的框架完全拋掉的。
正常人也會馬上有判斷了,只要你在判斷後和決定前,先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這判斷是否太快?
甚麼叫做判斷得太快?
我這判斷是否受了我情緒的影響?
我這判斷是否純粹受了我過去經驗影響?
我這判斷是否完完全全處於我熟悉的框架內?
任何的情緒、經驗、框架、價值觀都是讓我們快速下決定的動力。
而快速下決定的意思就是:把機械性反應當成是思考。
肯思考的人,不是沒有情緒或沒有價值觀框架,而是坦然承認自己是個有血有肉會意氣用事的人,才能更乾淨的做出更理性的決定。
最怕你以自己的理性為傲,這種人會在情緒大動後,會把自己的意氣用事看成是理智。
承認了自己的判斷有可能是武斷,你才有機會做到果斷。
做決定的時候,情緒不是你的敵人,也不是你的神。
人,很容易用『達到』來定論自己的地位:
我已經賺到錢了、已經有段美滿的感情、已經人生無求、已經不惑了、已經成佛了!?等等……
別誤會,某些人也認為自己賺到錢、有美滿感情、范冰冰只能得到我的意淫,而得不到我的身體………
但,我不把這些視為定論。
為自己的境界下鐵口定論,是沒有危機意識的人。
會迷信『達到』是一得永得、永不退轉,接下來會以為自己能夠無為而為,事實上只是越來越怠懈,沉淪於自我主張舒適區內,逐步讓腦鈍下來!
別把自己的人生境界視為定論,它們只是一個參考。
更何況,定論只能在 " 你死後才下 " 的,有時候,還是後人歷史的記錄斷定,你幹嘛醬早把它射出來?!
如何對治?
A.
行者問禪師說:“ 我們初學道的人,若遇到事情,他人來欺負我,該怎麼對治才符合道法?”
禪師說:“ 不須對治。
若他人來欺負你,能避的,就避開他;不能避的,就任著他。
能忍,你就忍著;不能忍,就哭。”
行者問:“ 那要是哭,和那普通人有什麼不同?(和普通有 “ 我 ” 的人有何差別?)”
禪師說:“ 就像用木頭叩鐘一樣,那聲音自然而出,何必中間有個我呢?
若是該哭時強咬著牙、強繃著嘴、強忍著淚不哭,那才叫有我呢?有大我!(普通人哭時,感覺是我在哭;修道人哭時,只是哭。
中間有大不同,知道的人知道。
人也不過人形的鐘而已。)”
B.
學生聽完老師的開示,法喜充滿。
但他隨之產生了一個疑問,於是便問到:“ 老師,您不讓學生觀行、靜心,要是外境——尤其不好的外境生起時,心該怎麼對治呢?”
老師說:“ 外境本身沒什麼好壞,好壞都是心安上去的。
要是你的心不強行給外境安好安壞,安是安非,安善安惡,安美安醜,問題麻煩從哪裡升起呢?
要是問題麻煩不常把你的心牽走,你本來清淨明白的心就會像明鏡一樣生起照遍一切,正知而無限歡喜!
你不用對治,但隨變化,只是注意別在念上加念,頭上安頭就行了。”
千萬法門就是對治之法。
沒認識到實相前,人們都是用對治的方法來對待內心的不安的;認識後則大不相同,認識後他們皆用不對治的方法對治一切。
覺悟實相後,說 “ 對治 ” 已不恰當了,因為在那時,他們見到,沒有能對治的實際人,也不見所對治的實際境。
假如在覺悟前,你處在二元對立之中,認為一切事物存在著兩面性,且兩面性都是真實的,那麼你就用有為的對治之法——用前對治後,用左對治右,用善對治惡,用美對治醜……這是平衡之法。
但假如你覺悟了,認識到事物並無兩面性——兩面的兩邊都不真實,非常虛妄,是心所設,那麼,這時你就不用治境了,治心就行!
但假如你又進一步認識到,心也是虛妄的,沒有實心可治,沒有實心所生之物可治,那麼好了,你可以不治而治了。
不理會頭腦所想的是什麼——頭腦也不會多想,只是擁抱實際,只是做,只是看,這是無治生活的呈現。
不治而治的前提是,你真正認識到諸法如幻、息了造作、擁有清淨心。
不然,不可效法(模仿)覺者無為而治,1.是你做不到,2.是那有點像鴕鳥把頭埋進沙裡假裝不見問題,有逃避問題的嫌疑。
再來:
關於念頭的幾句話…
念頭不從哪裡來,也不到哪裡去,如同世間萬法一樣,念頭不來也不去,只是如來。
念頭如鏡中花,如水中月,只是一種心靈影像音響,本無實質,生不是真生,滅不是真滅。
念頭沒有製造者,沒有生產者,在念頭的背後沒有主宰者,沒有操控者,念頭是諸緣假合,忽幻而有。
念念加強,愈信愈真。
念頭沒有 “ 之間 ” 這個概念,念頭和念頭之間並無間隙,故說無間。
有說念頭與念頭之間者,不是糊塗就是方便,非實際有,如是而知。
念頭不是你所造,所以別想著已產生的念頭你能讓它消失;念頭不是你所生,所以別想著沒有的念頭你能讓它生出來。
念頭背後沒有什麼,離開念頭,並非別外有心、有人、有物。
念頭即心,心即假名,一切法之總稱。
五蘊說名為五,實際是一,一心之所化現。
念頭與心,譬如波與水,金像與金、石雕與石、雪人與雪,本無二體,分別成異。
解脫不是離念解脫,而是即念解脫。
十方諸聖,皆因無念而得解脫。
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於念即知性空,不離不棄不壞,無所作為,當體即脫。
念頭即是性空,性空即是念頭,念頭不離於空,空不離於念頭。
關於念頭,如是而知,是為正知;如是而念,是為正念。
這人生是個夢中夢,念頭是那夢中放出的帶哨聲的片片煙花。
如果你如是而知,這就是醒;如果你以為真實,那便是夢。
念上迷惑,念上清醒,不離於念,解脫可成!
還有…
智者坐在那裡觀呼吸,他不說 “ 我在呼吸 ”、“ 我在呼吸 ”……
那樣是在強化一個虛幻的、不存在的 “ 我 ”!
也不符合事實真相。
“ 呼——吸 ”、“ 呼——吸 ”……
他觀察到,其中沒有呼吸的人、也沒有被呼吸的人。
呼吸在進行,就像天地起落的風;就像風來回在一片柳葉之旁。
在呼吸之中,沒有一個獨立的造作者,也不存在一個承受造作的人。
是胸,是肺,是骨,是髓,是血,是肉,
是心、是念……,是諸緣造成了呼吸!
當他長吸氣,他了了分明他在長吸氣,但他不認為是他在吸氣,是他在吸氣的諸緣中,又加入了一個 “ 我作長吸氣 ” 的念,於是長吸氣發生。
當他長呼氣,他了了分明他在長呼氣,但他不認為是他在呼氣,是他在呼氣的諸緣中,又加入了一個 “ 我作長呼氣 ” 的念,於是長呼氣發生。
當他短吸氣,他了了分明他在短吸氣,但他不認為是他在吸氣,是他在吸氣的諸緣中,又加入了一個 “ 我作短吸氣 ” 的念,於是短吸氣發生。
當他短呼氣,他了了分明他在短呼氣,但他不認為是他在呼氣,是他在呼氣的諸緣中,又加入了一個 “ 我作短呼氣 ” 的念,於是短呼氣發生。
深觀呼吸者,歸依風界;深觀呼吸者,了見諸法無我!
深觀呼吸者,看見了因緣法;因看見了因緣法,他看見了如來!
如觀呼吸一樣,智者觀想 “ 受、想、行、識 ”——於諸受中,智人不見造作者,不見承受者;於 “ 想、行、識 ” 中,也是這樣。
觀呼吸,可以入法界;智者深觀一切法,皆能通達諸法實相!
呼吸是個入口,一切色、受、想、行、識,皆是入口。
智者坐在那裡觀呼吸,他觀見…呼——吸、呼——吸,他就像天地。
—— 分享 ——
人求的是圓滿,絕對不是對錯。
你愈對!得罪的人愈多...
你並不㑹死於沒有錢,你卻㑹是死於那些多餘的慾望。
大自然,一定要讓你舒服的存在,才算合理嗎?
它不會在乎,你是否過得痛苦,它有自己的規則,這就是大自然。
這世上沒有誰是輕鬆的,生命只有努力才會精采。
不管是苦還是甜,那都是人生的經歷,是你一生只有一次的經驗體會,珍惜這個課題吧!
別人想什麼,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麼,我們也強求不了。
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老是背著昨天,會累壞了自己。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儘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
來源:網路…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記憶自己的印象
細雨的清晨,似乎不再是令人那麼感傷,而是接近雨停的微笑。
我認為,人一輩子只做兩件事:餓了吃飯,睏了睡覺。
因為,人一輩子能飯吃得很香,睡得甜,確實是不容易的事。
同樣是吃飯,同樣是睡覺,卻有不一樣的結果。
修行者,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別無他念。
時間「感」,仍是一個無法深入探索之領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愈有掌控力,你的人生將是飛快的過去;只有那些難熬的時間,讓你可以細細的感受時間感存在的美好!
但,這也正是,時間定律的矛盾?
所以,好好吃飯、睡覺唄。
問:可不可以 “ 知 ”( 了了靈知的 “ 知 ” )為所緣的對象,修行止與觀?
答:以經驗而建議論,如果你所選擇的修行物件與 “ 十二因緣 ” 無關或不是 “ 十二因緣 ” 之中的某一因素,那麼,它對你除苦的幫助意義有限,因為你的所修不能中斷心的習性反應,或對中斷那些習性反應不那麼強有力。
純淨的內觀建議人們以 “ 呼吸 ” 和 “ 感受 ” 為所緣的對象來修習,這由 “ 呼吸 ” 和 “ 感受 ” 在身心中的位置,及它與十二因緣的關係所決定:呼吸連接著意識和潛意識、感受連接著身體和心,且感受在十二因緣中處在關鍵點,對感受不起反應即能斷開十二因緣流轉。
實際上,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中斷它的迴圈,皆可作為緣修的對象。
以十二因緣中的元素為所緣的物件修行解脫,猶如踏著台階一步步登山,是踏實的、可靠的、修一步有一步效果的。
但如果僅以了了靈知的 “ 知 ” 為所緣的物件修習解脫,那就猶如登山要依賴彩虹一樣。
“ 了了靈知 ” 是彼岸的風景,它是修行覺悟及解脫的果,以此果來作為工具 “ 斷 ” 苦是不可以的,因為它是無為的——覺知本身並不造苦,因此它也不除苦。
但你可以以它為參照,並與其他方法相結合,來有益於修行。
且沒有單獨的靈知存在,靈知必須與念頭相結合。
沒有念頭也不存在靈知——五蘊怎麼可能是分開的呢?
以培養覺知心和平等心為目標。
因為平等心是斷苦的根本,覺知心是預防進入苦的根本。
僅有覺知心是不夠的,僅有平等心也不足。
因此,以培育二心為修行的目標…
從某種意義上說,修行是一種體會。
體會什麼?
體會無我智,體會你的單獨性,體會你是超越思想的。
“ 無我智 ”、“ 單獨性 ”、“ 你是超越思想的 ”,這三者其實是一回事。
一旦能體會其中一個,另外兩個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的其他表達。
日常見聞覺知,不是你在知,是智自己在知。
眼睛自然看見,耳朵自然聽到,感覺自然生起,思想自然浮現,一切自然發生,沒有你的努力。
其中沒有努力者,只有體驗者。
那體驗者便是智,而智不是我,沒有人格,沒有形象,沒有具體的方所。
有人稱它為覺,有人叫它為靈,有人命名它為無師智、清淨智、自然智,也稱它為無我智。
修行大部分內容就是找尋這個無我智,體會這個無我智,然後以茲存在。
當你體會到這個無我智,你自然體會到你的單獨性,你自然瞭解你是超越思想的,你自然而然的超越思想。
超越思想的意思是,超越煩惱、超越痛苦、超越得意、超越失意、超越我慢等,因為這些只不過是思想或思想的產物。
當一個人體會到無我智,他自然體會到單獨。
單獨不是孤獨,它滅絕所有的孤獨感。
孤獨是一種思想問題,一種對某種思想的體驗。
而單獨超越所有的思想,甚至超越所有的感覺,因此單獨不是孤獨,單獨超越孤獨,單獨滅絕所有的孤獨及孤獨感。
當你體會到無我智,你自然體會到單獨,這個單獨包含一切。
它超然在一切外,不被一切事物沾染。
它心含太虛,超然物外,猶如虛空,容納一切,不干擾一切。
體會到這種單獨性,活在這種單獨性裡。
他們感知著自己像虛空一般,思想、感受只不過像飄過天空的星辰和雲朵一樣。
生活中大部分人落在思想裡,只有少數人是超越思想的,他們是真正的修行者。
思想,對於一些人是泥潭,對於另一些人是迷人的樓閣,但不管它是什麼,對一般人而言,都是黏著人、罩著人本性的東西。
它掩蓋了無我智,擋住了人的無師智、清淨智、自然智,遮蔽了人的覺性。
因此,修行的頭號任務是思想——走出思想框架,超越思想,存在於思想之外。
這就是所說的無我智。
一旦你體會到無我智,你就走出思想,超越思想,存在於思想之外。
凡夫在思想裡,若你超越思想,存在於思想之外,超越感覺,超越一切感知及感知內容的存在。
想要修行,要想自在,要想出世間, 首先要走出思想,超越思想,存在於思想之外。
也就是,要體會到無我智,體會到單獨性。
對我而言,時時體會無我智,體會到單獨性,便是修行,才算是真修行。
你是超越思想的, 首先要體會到這個。
體會到超越思想,也就是體會到無我智,體會到你的單獨性。
解脫的開始,從這裡發生。
也通俗地認為,人生一天中只剩下三件事:戀愛、奶瓶、坐輪椅…
( 看看各國的廁所,標示圖就知道,呵呵呵… )
— 分享 —
前世修行過的人其特徵,大概都有這樣的!
初級特徵:
多災多難;磨難重重,身體與精神始終處於亞健康狀態。
一生會有多次,大難不死的經歷。
智慧悟性高,天生對佛道宗教玄學感興趣。
時常會在夢中,去一些山林、古寺、聖地飛行以夜功靈修。
時常夢見神靈佛道,還常出體飛行。
對佛道靈異,身心常有感應,接觸到某些這樣的人士,僧道,去靈異之地,廟宇仙山,靈地鬼宅會有強烈感覺。
高級特徵:
八字與相上會有特殊印記符號 ( 數種傷殘 )。
陰陽分離,身體或身體某個部位,最明顯的是看手。
握起拳頭的時候,手心和手背之間的顏色突然變化,白的和紅的有一明顯界限。
天眼在偶然刺激的情況下自啟或是粉小時候曾經被開啟過。
夢中出神走夜功,去過天界密處或看到過不知名的天書。
很多天地之間的事情,自己會莫名其妙的知道還感覺很熟悉。
夢境中曾經到過某處,見到某些人物,接受過類似使命任務。
與家人情緣較薄,價值觀和一般人不太一樣。
即時年老了,心態卻不一定老,心境像孩子一樣單純,笑聲爽朗熱情,是個天真可愛的人。
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會放空也會充電。
不害怕死亡,也不擔心再轉世為人…
在人群中常是注目的焦點,內心卻不屬於人群。
對自我期許高,不做別人眼中的自己。
常常想背起行囊,隨意去流浪,到遙遠不知名的地方。
對一切充滿好奇與學習心,盡可能把握時間充實自己,學習能力強,擅長組織、分析、歸納。
非常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隨時做好死亡準備。
第六感的直覺判斷力很強。
對藝術的眼光不錯,有美感,懂得欣賞。
一般具備、經歷一半以上,就可能從佛道修煉中宿緣來的。
( 純粹的提供參考,不過,這些我都已然具備跟經歷過了。
只是我認為,我們都不是來尋求成就,以及涅槃的…
哈哈哈哈!)
就像…
我們在童年的時候,被思想灌輸了一系列的信念,少年時期又半摸索半被灌入另一系列的信念,成年後我們的信念基本上開始定型了。
自我成長就是把這三段時期,不同的思想信念去渣存菁,和矛盾整合。
願大家的信念、想法和身體,都必須與時空並進。
所以一些人賺錢的時候,要想辦法媒合很多條件,來讓自己心安理得?
一些人總認為賺錢,才是要有能力幫人,要行善濟世,把自己的慾望偉大化了,才甘願!
曾經跟某一些宗教信徒聊賺錢這回事時,我問起,如果他賺了很多錢後,要怎樣花。
他講的每一計劃都是跟行善相關的,起老人院、孤兒院、圖書館、學校、造橋鋪路等等……
行善不是問題,問題是我一直挖,挖了很久都挖不到一件是他們自私的個人目地。
直到我問他:怎麼每有一件事是很純粹為了自己?
他還補充一句:看到人家快樂,我就會很滿足,覺得很有意義。
我假設說:那你想像一下,你很幫朋友,幫他們找女朋友。
你看到他們跟自己心儀女生上床,你真的自己也會快樂滿足嗎?
他想了一下,遲疑了一下,還是說人家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我說:就當你也覺得幫朋友很有意義,你也很有成就,幫了不少朋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不過,同一時候,你十多年來一直很想要有女朋友,卻一直得不到,你看著你身邊的朋友一個接一個的被你幫到滿臉春色,你能不能接受你一生人都得不到女朋友?
他支吾以對……
我快速的提醒他:喂!不是人家的爽,就是你的爽嘛?而且又那麼的有意義。
這一下他知道我在他的思想漏洞中耍他。
回到賺錢這回事,賺錢很簡單,也沒有甚麼意義,不要把它複雜化。
我甚至還會提醒一些人,賺錢也不需要開心,你把所有的包袱都放下了,你賺錢的速度才有動力。
等你賺了很多錢後,你覺得不開心、沒意義,那時候你才淪落到要把自己賺錢的慾望偉大化和神聖化吧!
再來:
「好」孩子,只能自限於小島,「野」孩子,才能豪遊全世界!
當我們一生都在追逐、羨慕著某一個框架樣板,或許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最後自己沒有成為那個樣板,以至於我們變成現在的我。
有機會「羨慕」別人的條件,表示你被它深深影響,若你少了那份影響、少了那份「羨慕」,現在的你有可能少了更多,現在所擁有的好東西,換句話說,你成就了一部份條件,但卻或許會破壞、失去了其他結果。
不過你㑹問,自己的生命目前有任何「成就」嗎?
大約歸類如下:
十幾歲的時候,所謂的「成就」就是在學校可以順順利利,配合大人的要求,多被稱讚,少被處罰,多點時間HAPPY遊玩。
二十幾歲初入社會初嘗人生,再怎麼的學校畢業,也都必須出來找工作了,這時候你所謂的「成就」變成了擁有很美好的伴侶、很美好的工作,有些可炫耀的表相東西。
三十幾歲,無論你有怎樣的伴侶,你也都變成一個差不多的家庭了,這時候,你所謂的「成就」又變成高薪、良好的經濟能力,好房、好車、少打拚個幾年!
四十幾歲,無論你經濟基礎怎樣,你我的孩子都已經念到了高中、大學,這時候你所謂的「成就」就是你的孩子別讓你操心,你可以早點退休。
五、六十幾歲,無論孩子有沒有成就,都已經自己單飛、不在你身邊了,無論你工作如何,你也都快要退休了,這時候,你所謂的「成就」就只是繼續的健康以繼續做著年輕時在做的事情。
再繼續下去七、八十歲,如果還在世上,你會發現,無論你二十幾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過得怎樣,現在的你所謂「最大的成就」,就是「活著」,活得比別人久,可以繼續的延長,你已經這麼久的人生。
最重要的是,人生也不一定會變好。
無論之前是怎樣的人生,還都算是美好的了。
但是,你真的就醬滿意嗎?
回頭一看,不禁一嘆,之前人生每個階段,都在不斷的拋開之前的「羨慕」,重新又去找另一個新的羨慕標地,人曾經擁有多麼不一樣的條件,但到最後,人生變遷以後,無論什麼條件的人,到了最後,都會變成一模一樣。
也因為醬,至少你還能「活著」!
還有…
你有一個好朋友叫「自己」。
小時候「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歡做什麼就會去做。
你跟「自己」約好,長大後一定要變成「自己」想變成的人。
可是長大後,你遇見一個新朋友叫做「別人」。
「別人」似乎比較受歡迎,說得都對。
「別人」是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
總之,「別人」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社會的價值觀就是如此。
而總有一群「別人」,總會依照這樣的標準攀比。
然後社會影響了人,人又反過來影響社會。
以至世上太多太多的你決定為「別人」而活。
有時候,你不由得問自己,你在做的事情,是否真心為了自己,是不是你內心的渴望,還是為了面子,為了自尊?
甚至為了「別人」的面子,又或者「別人」的自尊?
做自己是最難的一件事,許多人總是為了討好「別人」,打腫臉充胖子,心裡累了一輩子,靈魂不快樂一輩子。
有的人把「自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不再讓「別人」傷害。
有的人把「自己」弄丟了,卻再也找不回來。
有的人替「自己」戴上面具,最後連「自己」都認不得。
慢慢的在那些為「別人」而活的日子中,你學著溫柔、妥協、堅強、冷靜、成熟,變得能夠微笑的包容「別人」。
因為透過那些包容,你想起了那個好久不見的好朋友--「自己」…
那個試圖抵擋,甚至拋開,社會普遍價值壓力的「自己」。
你,有找到自己嗎?
只要還有明天,今天永遠是起跑線!
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來源:網路…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心相續
問:“ 明心 ” 和 “ 見性 ” 是一,還是二?
答:是一。
問:心和性,是同還是不同?
答:離心無性,離性無心,心和性一體而別名。
問:“ 涅槃 ” 和 “ 大涅槃 ” 有何不同?
答:涅槃相待於幻象,大涅槃超越於幻象非幻象,是心本來。
問:因果是實有還是非實有?是堅固法還是非堅固法?
答:非實有、非不實有,非堅固、非不堅固。
問:為什麼這麼說?
答:心體超因果,所以言無;幻界因生果,所以說有。
心體不離幻,亦非諸幻法;無幻不生心,無心不生幻;所以說非實有、非不實有。
是心不可壞,因果非堅固;幻象常流生,因果不壞爛;所以言非堅固、非不堅固。
問:什麼是無念?
答:於一切處不多心。不多心即無念。
問:什麼是正見?
答:不在見中立見,即是正見。
問:正見是正確的見解嗎?
答:不是。
於見中即使立正確的見解,亦是邪見。
問:戒定慧是指什麼?
答:戒定慧,妙心三特性。
清淨無染,本來戒;如如不動,本來定;能生萬法,本來慧。
問:為何稱地水火空為 “ 大種 ”?
答:一切事物皆由它和合而成,故稱 “ 種 ”;所有事物緣成都少不了它,故稱 “ 大 ”。
問:什麼是解脫?
答:一切時處,不被一事、一物、一念、一想,繫著就是解脫。
問:為何說 “ 萬法皆空 ”?
答:因為萬法皆是心建立的,而心非實有體。
問:如如不動是何義?
答:如動如不動,即如如不動,描述的是 “ 心 ” 本然的狀態。
問:金剛經說 “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 是什麼意思?
答:心如明鏡,內無一物,是名 “ 無法可說 ”;但能容現萬像,映識無窮,是名 “ 說法 ”。
問:維摩經說 “ 盡無盡法門 ”,是什麼意思?
答:心雖一體,但有兩用:一曰生,二曰無生。
無生即盡,生即無盡。
但知自心二用,即會盡無盡法門。
問:心經說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何理解?
答:色空皆出自於心,心為一,故色空不二。
心即色,非空故;心即空,非色故。
問:地獄是有還是無?
答:入之幻象,地獄即有;歸於淨覺,地獄即無。
問:佛教語境內,一些法師常說 “ 轉識成智 ”,請講解一下 “ 轉識成智 ” 的問題?
答:“ 識 ”、“ 智 ” 同源,無所謂轉與不轉。識本就是智,智本就是識,識智是一,無二分別。
“ 識、智 ” 之說,為妄心計較。
修行人不必糾纏 “ 識、智 ” 之辨說上,但於自命中尋找覺性,辨認覺心,直覺直用。
時下世人修佛學法,在虛假意識心上分別計較較多,所以修者雖眾,覺者少寡;雖勤用功,識本不能。
皆因纏縛於虛妄意識心上也。
善知識,何謂真識?
真識不辨;何謂真智?
真智直照。
修行人但能於本心中不妄加分別,堅信覺心直用,便能直行佛路,直趨佛所。
識智同源,本同一心。
本覺名智,性覺名識。
但知本覺性覺實名一體,即知識智同源,無轉與不轉。
於實相中,所轉非實,能轉亦虛,於轉非轉之上,朗朗真體如摩尼寶珠本在。
一體二用,識與智成;二用是一,識智不二。
善知識,世情所謂 “ 轉識成智 ”,並無有 “ 轉 ”,只是從妄心移至真心而已。
所說謂 “ 移 ”,亦實不真,何以故?
妄非真存故。
善知識,心造作現用名識用,心作直照用曰智用,你我元心,二能本具,無須轉成。
在在處處,你我妙心,於一塵前,二能同發,不復用 “ 轉 ”。
但善知識於自心中細加品嚐覺知,便知 “ 轉 ” 是虛妄,一切見聞覺知,皆是本心本用。
善知識,於自心中,直認直用真識真智,超識與智之相名,越轉非轉之舉動,於無為自性中,以佛立身;以佛之身,運轉大千,性相如如,不動周圓。
識智互轉,為小智人說;為說法故,假立次第分別。
立次第分別故,故作如是說:從識到智,由凡入聖;從智到識,佛涉彼世間,為佛心用。
語雖如此,但知一切分別皆名妄說。
分別不真,次第不存,故我說妄。
行者修法,用心應如形決影,於世間出世間來去自如,不應有礙。
應超事礙,應超知礙,更應超文字礙。
善知識,智與識說,莫相留礙!
— 波文 —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打坐有益身體健康,國際腦神經專家奧斯汀(JamesH.Austin)所做的研究,這位專家是因曾研究腦的白質疾病(羅倫佐症)而聲名大噪,接觸禪修已36年,他研究發現,長期打坐、禪修能轉變心識、自在寬心、訓練專注且增長智慧。
這項發現是奧斯汀教授用最新的顯影技術(fMRI)進行腦部掃描時發現的,當進入深層打坐狀態時在額葉以及右顳葉的頂葉交會附近新陳代謝非常高,稱熱區,產生高頻振動,熱區的活動量增加。
據謝仁俊醫師解釋,活躍的區域血流會增加,藉此觀察腦部哪個區塊亮起來(活化)。
而愈來愈多新研究也打破過去以為「打坐時身體放鬆,腦波呈現比較慢的α波、身心平靜而已」,而進一發現其實有助活力聰明,甚至永久改變大腦結構。
打坐又稱靜坐( 西方又稱冥想 ),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煩惱,去除主觀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進健康、修養身心的最佳方法。
因為打坐,致心一處,使大腦入於靜定狀態,把散亂的心安定下來,心境達到清凈安祥,氣脈自然暢通。
1. 雙盤人人可練,據說…即使60歲開始練起也是可以的。
2. 雙盤練得不僅是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
3. 如果練成,並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鐘,可保70歲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 雙盤練成后,打坐就不會再腰疼。
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的很直。
5. 開始練幾天之後,就會持續的腿疼,然後會腰疼。
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
6. 具體的練法是上座之前做些開胯運動,然後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後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
7. 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
即使飯後立即開練,20分鐘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 雙盤不僅打開腿部經絡血脈,而且會打開胯關節。
9. 雙盤的姿勢其實腳踝壓住了大腿內側的大動脈,為了打通動脈,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10.在打通腿部血脈前,由於雙腿動脈不過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臟腑機能,並促進大腦供血。
打坐,是修養身心與防治疾病的最佳方法,必須要有信心與恆心,堅持不斷地練習下去,才能收到效果。
常年練靜坐功,不但能袪除身體各種疾病,強健體魄,而且能增長人的智慧,改變人的氣質,天資差的人能變為優秀,生理和心理得到高度的凈化與均衡的發展,經常感到身心自在,輕鬆愉快,生氣勃勃,好似獲得一個嶄新的活潑的生命。
—— 分享 ——
《關於月溪法師的八卦新聞》
偶然得知的訊息?!
說…月溪法師的作品,其實是兩位大學教授所寫,一位是中文系教授,另一位是哲學系教授。
文中所說反觀無始無明,一直觀到破,是教授的推測。
他當年在香港圓寂時,譽為香港最有錢的法師,沒記錯,有八百多萬港幣的遺產,而且還有很多物業。
他的作品、他留下的木乃伊屍身,和他本人在生時的作風,是三回事。
作品不能代表他本人的思想,因為是槍手代筆揣測的。
不朽的屍身,本來是封棺三年後才開的,不過繼承他遺產的其中一人,看到商機,執意要封棺八個月後開棺,想盡辦法修復屍身,給人膜拜。
你若看月溪法師的所謂作品,是看不出他在生時,是走神僧路線。
他之所以有很多闊太侍奉供養,是他如同小說中濟公般的作風,搓身上的積垢(廣東話老泥)成丸,給病人吃。
還成千上萬的人找他看病,而不是找他求法求智。
但,他的作品本來沒甚麼聲名,後來被台灣人發現,再加上死後保留肉身舍利的光環影響下,被不少人奉之若神。
早期的時候,李元松、自在居士(現在的法禪)和蕭平實,都是在農禪寺跟聖嚴法師學禪的,三位都受聖嚴印證他們的悟境。
( 呵呵,但三位都變成了附佛外道,哈哈哈 )
他們離開聖嚴時,就是拿了月溪的文獻( 教授推測的作品 )來反咬聖嚴的。
這些似是而非的故事結論:
就算在佛教圈裡面,就算是講楞嚴如此高尚的圈子,一個出家人的說神道異,還是有無窮的吸引力,信徒們會奉之若神,紅包會源源不絕的泉湧而來。
這些和尚財產一多,就是禍根,這個禍根會在他們死後,衍生更大的破壞力。
還有修行時,一些人會出現瘋癲狀態,跟民初是的金山活佛也跟月溪一樣。
唯一不同的時,他沒有留下任何文獻和遺產,所以對後世沒有任何的不良影響。
學禪宗、密宗、南傳的,若相信了修行會證聖果,把開悟視為邁向聖道聖果的座標,都很容易自欺欺人的。
有了悟的體驗,若自己跟自己印證,會閉門造車,自我感覺良好。
若要一已經開悟老師來印證,也不要太過認真,上面的例子中,聖嚴大師印證出來的,都成了附佛外道。
南傳的一些印證了出家弟子為某果羅漢的,那弟子還是破了色戒的?!
我覺得,把這些修行出現的悟境,當作是腦袋被修行擦出的心理化學火花,才不容易自欺欺人。
李元松剛開始覺得自己開悟了,後期得絕症時,痛到自己起了煩惱,才驚覺自己原來還沒解決掉煩惱的問題。
他還有良心的公開懺悔,解散自己的教團。
你若問我,是不是…無神論或無聖道信仰的人,修行時,才會把自欺欺人的可能性減到最低?!
只能說,那都是名不見經傳的 " 故事 ",跟修行在個人的意境是一樣的!
都沒有啥好講的…
還有…
斤斤計較要佔便宜的人,往往對環境的意識力偏低。
常想要佔便宜的人,看到的只是蒼蠅屎般大小的利益,都想要捷足先登,所以他的注意力不會留意到真正的危機。
就像:
常見網路中,市面上有許多激勵或心靈的書籍、課程,但這一類的「正向思考」真的可以帶領每個人走向成功嗎?
精神醫師林耕新指出,其實正向思考不但不一定有用,還可能反而害人陷入憂鬱症!
因為,有心理學證實,當內在的自己與外在的自己距離越遠時,個體將會越焦慮,所以如果不是真正讓自己進行「想法的轉化」(TRANSFORMATION),而只是呼喊這些表面化的激勵話語,功效是極有限的。
「關於正面思考,我們有太多迷思,」林醫生指出,「身為精神科醫師,我每天都會面對想法負面、或一直想盡辦法要正面思考的患者,我慢慢理解『正面想法』絕非萬靈丹,它就跟『負面想法』一樣具有殺傷力!」
正面思考就像現代精神醫學的一大陷阱,讓許多人以為只要正面思考就可以解決一切困難!
例…
當人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一定常聽過親友說:「你要想開點,沒什麼過不去的。」、「你就是太閒,想些有的沒的,去當志工!」、「放下過去,展望未來。」
甚至連醫師也加入說:「你要走出去,多運動,多曬太陽,加油!」
其實,這些話都不是他們想聽到的。
根據董氏基金會統計,心情不好的人最討厭的三句話,排名第一的就是「想開一點」,第二句話是「別想太多」,第三句就是「放下」。
這三句話的共同特點就是要我們壓抑或忽略負面思考,這些話不但是老生常談,而且很沒有任何助益,畢竟如果想得開的話,就不會有憂鬱了呀?!
過度相信正面思考,就代表不准自己出現一丁點負面思考,不容許自己出現一絲的軟弱,假裝沒看到眼前問題。
有些奉行「正面至上主義」的人,還會在眾人面前永遠表現樂觀進取,甚至成為鼓勵他人、朋友間的心靈老師,逼得只要不積極、不正面就好像犯了罪,變得不可饒恕!
事實上,這些「想法過度正面」的人,反而是最容易罹患憂鬱等心理疾病的族群,為什麼正面想法的人反而容易生病呢?
答案既簡單又清楚:過度正面讓人忽略危險,變得無法適應現實,無法適當宣洩內心的負面情緒。
不只如此,這些強迫自己表現正面的人,可能還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身體症狀,明明已經厭倦演出正面積極,卻無法變得負面,心理失衡狀況只好表現在身體上。
那已經被汙名化的負面思考呢?
其實負面思考等於是幫過度的正面想法扮演踩剎車的角色,以負面評估,正面解決來面對困難挫折。
日本精神科名醫最上悠,在他的暢銷書「負面思考的力量」指出:「加些負面觀點,反而更能正確地看到現實。」
焦慮、不安甚至憂鬱都是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但也是這樣的危機意識,才是解決困難的重要過程,如果可以從負面角度深入了解分析事情的本質,最終才能產生真正的正面思考。
負面思考是人類思緒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如果強行把它壓抑,只會讓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產生不適,甚至活在一種虛假的形象中。
這也是臉書上為什麼這麼流行「負能量」的原因,因為大家希望可以被同理、被理解,而不是不負責任地說「你一定可以」等話語。
唉...這個世界怎變成就是如此,人們總是先看外在,外在有feel了,整個感覺就對了!
再來…
鑑於自己常網路追劇,都鮮少看台劇,只有陸劇中偶爾看到,有熟悉的台灣藝人?!
心裡微不幸中之感言…
近來媒體的關注焦點:就是新政府的「兩岸政策」,大家恐慌的是:對岸的中國大陸如果對我們實施「經濟制裁」,我們要怎麼辦?
如果說台灣的產業都具有「競爭力」,那我們何必擔心對岸撤銷「保護主義」這層糖衣?
事實上,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許多產業已經失去領先和競爭力,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一直認為,「文化傳播」向來是彰顯國力、帶動經濟、宣傳自己最有利的武器。
舉例來說:
不管中國大陸再怎麼厭惡美國、日本,但是他們還是一窩瘋的追逐好萊塢電影、Hello Kitty、哆啦A夢、日本動漫,「美日情仇」早已拋在一邊。
不為什麼?
因為美國、日本的「娛樂文化」遙遙領先。
不管我們再怎麼討厭韓國人,在運動場上痛斥他們的卑鄙小動作,但是一遇到韓劇、韓星、韓流,瘋狂追了再説,什麼「民族情節」早已不重要。
不為什麼?
因為此時此刻韓國的「娛樂文化」的確先進。
在20年之前,兩岸仍處於敵對的狀況,但是中國大陸還是聽我們的流行歌、看著我們的綜藝、偶像劇成長,台灣的「流行市場」就是他們的主流文化。
不為什麼?
因為那時台灣的「娛樂文化」的確輝煌。
由此可見,有時「文化」的侵略,遠遠勝過國力、軍事、經濟的威脅,這個曾經是台灣為之驕傲的產業,到了今天,台灣的「娛樂文化」早已滅亡,甚至落後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為什麼呢?
或許,很多臺灣的媒體人會大言不慚的説:「是因為我們市場小、沒有錢,所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真的是睜眼説瞎話,面積和我們差不多大的荷蘭,它的「娛樂文化」產業每年為他們國家貢獻近千億的生產毛額,而臨近我們的韓國,人口也只不過是台灣的兩倍。
台灣的「文化產業」會到了今天這個慘狀,完全是毀在我們自己手上。
不信?
那就接著來看看唄…
政府的不專業:2012年,台灣正式有了「文化部」,這個部門每年都有大筆的預算給民間發展「娛樂文化」( 所以我們不是沒有錢 ),但最後這些預算卻投入在非常「腦殘」的項目中,台灣「文化部」預算投標的審核過程,這些「文化部」委會提的問題,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完全不了解現在的市場,台灣的文化部長,除了毎年的三金( 金馬、金曲、金鐘 )會坐到第一排傻笑?!
電視台主管的腐敗:這十多年來,台灣的主流電視台,早已不再是為「製作節目」而存在,他們早已成為不同「政治立場」的代言人,為他們需要服務的政黨、財團而服務。
因此,如何討好上面的老闆?
如何用最少的錢去獲得最大的利潤?
如何利用媒體話語權去主導民粹?
如何不得罪「特定人士」去壟斷黃金時段?
這才是電視台主管目前的「生存之道」。
人才完全斷層:台灣在這十多年來,所有從事電視、電影製作的工作人員,他們的技術和思維還停留在十年以前,已經遙遙落後全球太多了。
這十多年來,台灣綜藝就是以最簡單的「談話節目」為大宗、戲劇就以最省錢的「本土長壽劇」為唯一,電影就是以最粗糙的「本土電影」為主流,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和國外競爭?
收視率調查的亂象:經常看臺灣收視率調查表的人一定會知道,三立、民視的本土節目一定是遙遙領先,而我們一直認為優質的Discovery、公共電視台,他們的收視率常常是「掉車尾」。
廣告商是根據「收視率」來決定投放廣告,當劣質的本土節目、名嘴吵架的政論性節目變成「收視主流」的時候,市場決定生存:當有這樣的「收視率」結果,自然這樣類型的節目就變成「歷久不衰」。
台灣的收視率調查一直由「唯一」一家AGB尼爾森所壟斷,儘管所有人都懷疑它採樣、調查的公正性、甚至有沒有不當利益輸送?
但我們的政府主管機關NCC卻永遠不聞不問,讓台灣的電視節目內容繼續「爛」下去。
我們都熱愛台灣,也都痛恨被人綁架的滋味,但如果不去痛定思痛台灣問題,「傳媒娛樂」產業已淪落到此,別的產業一定也有它的問題點!
我們的存在都不是光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來源:網路…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尋
修法就是在不清凈的地方修清凈。
明明白白一顆心,有知不覺成癡人。
尋吾心,不見心,尋者亦是心本身。
騎驢找驢入夢幻,夢裡千尋怎逢真?
人一生,幾十年,若不知心為誰活?
一生難過三萬天,不知真心必輪迴,不歸正覺必錯覺。
心在哪?道在哪?
知者明明眼前是,盲人白白空錯過。
道在哪?非經中,老子之語引人夢。
將把大道作道理,引入頭腦無底坑。
道理如鑰解一鎖,大道如天本無鎖。
道在哪?魚問水,把道當理神變鬼。
心,是何物,在何方,以念當馬逐聲色,如今我覓怎茫茫?
行者如今處何方?將把幻心當實心,夢中捉夢空一場。
心,是何物?在何方?悶煞人!
從古佛,到如今,千古傳唱不停吟,說的都是一顆心。
你我正活真心裡,肉身是那一粒埃,山河大地一撮塵。
說有便落幻化中,說無又落無記空,不是有,不是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
不是佛法繞口舌,說清實在太難耶!
說來道去一顆心,又可給名曰一真。
山河大地和念頭,紛紛落之成前塵。
一真心,與前塵,合離變化成萬森。
一真心,與前塵,合成如來藏本身。
如來藏,萬花筒,因緣如手巧轉動,生成幻象諸無窮。
萬花筒,在眼前,迷者不知迷幻裡,空把幻相當作真;知者知是萬花筒,手握花筒賞趣生。
你我迷人何時知,大千世界一心變,生生無生是真心!
還有…
修行人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時,不管是遇到禪宗公案、某些詩偈或一些生活的難題……——無論什麼,都一樣,我們的心既不是離開它,也不是黏著它,而是如實的觀察它。
如實觀察,是修行人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和方法。
不逃避,也不黏著事物的方法,是如實觀察。
也可以稱為觀照。
不管如何稱呼,修行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 “ 觀 ”,離開了 “ 觀 ”,簡直不可以再稱為修行人,或不可再說為修行。
如果沒有觀照的品質在,專心思考研究,那是世間人的用心方式,那將被法塵黏住;如果就此逃開,那是迴避問題,那是世間人對待問題的另一個極端,也不是修行人所為。
觀的要領是如實。
如果不如實,那就不是觀,而是進行思考了。
觀,讓你保持站在岸上,保持一個客觀的身份看事物;而如實觀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如實觀,或者沒有觀,那你就涉入水、濕了鞋,或完全掉進意識的坑裡掙扎了;如此一來,你所有的思考只不過是掙扎,那掙扎也只不過是為游出那個坑。
如果這樣的話,那是掙扎,不是修行。
修行不是掙扎,修行是觀自在,是遠離死命的掙扎。
如實觀的意思是,事物有什麼你就觀察到什麼,照著事物本來的樣子觀。
事物有的你不能沒觀到,沒有的你不能觀察出來。
這就是如實觀的意思。
也就是,“ 就身體觀察身體 ”、“ 就感受觀察感受 ”、“ 就心觀察心 ”,或者 “ 觀身如身 ”、“ 觀受如受 ”、“ 觀心如心 ” 等說法的相同表達。
“ 就身體觀察身體 ”、“ 就感受觀察感受 ” 等,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觀察方法,由此你也可以延伸出,“ 就樹觀察樹 ”、“ 就花觀察花 ”、“ 就杯子觀察杯子 ”、“ 就手機觀察手機 ”……
這樣的觀察能讓人息心,而不是起亂意。
這是一個真正的止、觀雙修的好方法。
這種觀察法是智,或者說,這種看待事物的方法就是智。
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識了。
關於禪宗公案,有些是專門製造某種懸疑的,它根本不在乎其答案是什麼。
它製造懸疑的目的,是為把我們引到心中來,建立穩固的觀察物件,打造清淨的觀心平臺,也是讓我們止觀雙修的,並非為讓我們得到某個答案,而讓我們思考的。
如果那樣的話,和世間小學生、中學生解決思考題,或科學家解決某個研究難題,沒什麼不同。
不加入心的品質,沒有如實觀察的要義,不是修行,只是普通人普通的心理活動。
不管自己的內心有沒有疙瘩,有什麼樣的疙瘩,因什麼結起來的疙瘩——訓練自己如實觀照,客觀觀察。
遇到這樣的心理事件,既不是逃避它,也不是干擾它,只是如實地看它,就念頭觀察念頭,就感受觀察感受,觀心如心,觀想如想,於自己的一切心行(心理活動),不增不減,這樣就夠了。
再來:
最近閒忙中,順便思考了…關於『放下』的理念。
有宗教信徒認為,人死後會到天國、地府或會輪迴,換句話說,死去的人沒有完全消失,他們只是用不同的生命形式,在其它異度空間存在著,他們可能還會偷偷的看到你,又或者在另一方等著你,甚至是來世可能還會在無盡輪迴中再見的概念。
那,這是否放下了呢?
反之,無神論者卻是真的要面對至親至愛,在死後,就是全然消失了,剩下的只是記憶。
他們真的是要面對放下。
外觀,有靈魂信仰的,好像是未能全然接受放下之前,先讓你相信親人還是個別獨立的存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就好像離婚前的分居般的法條。
分居到對方已經開始面對事實時,才再全然簽字放下。
看起來,好像無神論者比較要直接面對放下。
不過,我認為若靈魂論存在的話,而且還能很科學的確定,你的至親至愛的人投胎成另一個人,而且你也知道你這至親至愛的人就轉世到你家附近。
你能在每天都見到他的情況下,也放下,讓對方繼續他的新生命,完全不把這個人當成是你至親至愛的人所轉世,還會把他當作一個新的生命來看待,你就可能是真的放下了?
受本身好奇心的觀察力影響…
當我觀察到臨死前的呼吸節奏時,推測應該在我認知的三大修行派別中(佛家、道家、瑜伽)中,應該會有祖師爺留意到死亡呼吸法,進而創出 " 逆死 " 的呼吸法。
(不是逆式ㄛ!)
結果…………
先在藏傳修行法中,發現其中一種呼吸法,是死亡前呼吸的相反。
(我相信其他修行派別中可能也會有)
雖然在科學的角度,這是很粗略的推斷,但,不失為建設性創意的開端。
若你會觀察,你會發現傷心時,呼吸往往是淺薄,而且是在肩部的!
開心的呼吸又是另一種?
問題就到這裡了,有興趣,下回有空再闢專欄研究唄!
呵呵呵…
— 波文 —
根據科學的研究,憂鬱的心情會把專注力的範圍縮小,開心會把專注力範圍擴大。
我發現心情低沉一段時間後,看電影時,每個畫面好像變成高清版,每個表情都展現出很明顯的內心戲。
感性和感受,全面昇華。
難怪不少的藝術家是憂鬱症患者。
在禪修的領域,有兩種專注力,一種是專注者和所專注的,融為一體;另一種則是專注者和所專注的,還有分別。
前者的焦點越來越小,直到忘我,後者焦區則是越來越大。
所以,禪修時的兩個主要障礙是:心亂和昏沉。
昏沉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是沒有雜念,其實是已經很像昏昏欲睡,這時候的對治方法,是思維人身難得、禪修的利益等的開心事情,把心情提起來。
心亂時,思維人生無常、自己隨時可能會死去等憂鬱的題材,把紛飛的心情壓下去。
在傳統的禪修,它的目的不是平衡,但,平衡確實禪修的入門。
但,正面和負面兩種心情,負面比較有機會深度和永久性的讓人格突變,應該就是其專注力的尖銳度高。
粗略的想法是只要專注力的尖銳度高,焦點夠小,突破的機會就很大。
但,深層一點的想法:負面情緒帶出的專注力小焦點,和純粹專注力焦點小,是兩回事。
前者能啟動人格突變,後者未必。
所以,佛家臨濟的話頭禪,專修的時候,外人看到他的樣子,覺得不是開心放鬆的,反之,是壓力重重、眉頭深鎖。
那麼,是否沒有負面、憂鬱,就不能突破呢?
科學界也發現:性高潮和愛的專注力範圍也是不同的,性是焦點式的,愛情則是範圍大的。
這有可能是藏傳無上密的部份禪修,會走慾樂路線的科學理由。
目前很多佛教界的大師或修行人會不屑學術界和科學界對禪修的研究,但,我的看法是科學界一直延伸下去的研究,會逐步的改善佛家禪修的效率。
科學功德無量量!
如:
還原諒不了對方,也要先原諒自己…
道理說的很簡單,要做卻很難。
任何事都是這樣,你只能盡力,而不能勉強。
也就像是跟父母家人的相處互動,從來都不是原不原諒的問題。
還忘不掉的時候,不要逞強說已經遺忘;心裡頭還有傷的時候,也不要勉強自己去原諒。
要先對自己好,自己要先好了,才能有餘力顧及其它的好不好。
就像:
當情緒走到一個無處宣洩的地步,所有的啟動,都像是進入一個制式化的模式,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
好像習慣把自己塞進一首歌裡,難過的時候覺得歌曲情境唱的都是自己,單曲循環聽到只需要一個前奏,就能在腦中把那首歌完整演繹。
不停再次按下播放,也許只是企圖讓自己相信,還有人是懂得的,雖然,當自己這麼想的時候,只是表達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把自己關在歌詞和旋律裡面,好像就能透過別人的眼睛,檢視自己的傷痛,好像就可以從那樣的泥淖裏面被釋放出來,儘管其實把自己關起來的就是自己。
記起有一陣子的低落,像是著了魔似的,不停地聽著同一首歌曲,直到連無意間都會哼唱出來,直到不論看到怎樣的風景,都想起那個旋律,直到意識了自己的深陷,直到我開始以為不介意了!
一個軟弱的人,很多時候不是不勇敢,只是為了想要抓住…
決心擁抱,那些未曾經歷過的痛苦,只因為我自己,不想忘記?
單曲循環的意義,也許只是一遍一遍的問著,那些等待被回答的問題。
就是:你還再倔強什麼?!
聰明人不斷學習自控。
笨蛋不斷想控制他人。
分享…
所謂的「正向思考」,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沉重的負荷。
每個人,都無法永遠面對獨自一人!
很少有人㑹想到,可以從每天侷限自己的小方格裡出走。
我們每天都被強迫學習著,學習去遺忘過往。
你是靠邏輯決定,還是靠直覺行動?
還是,從錯誤的地方思考!
來源:網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