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你,坐哪兒?!
入靜室,上蒲團,修行人坐在那兒打坐為了啥?
做什麼?
有人說觀念,有人說澄心,有人攝息,總是在造作。
如此作為,能得解脫?
觀念者為何觀念?
澄心者澄心何為?
攝息人又為何攝心?
修行人若不知做這些是為什麼,則如行人艱苦跋涉卻不知去哪裡一樣,豈不盲目哉!
未悟人無我前,無論觀念、澄心,還是攝息等,無非是為了這一大事。
若不能領悟到人本來無我,觀念、澄心、攝息,千年不能真解脫。
所以修行人坐在那裡打坐,不論觀念、澄心還是攝息,不要忘了你的目的:覓尋我是誰?參破人有無!這才是大事。
這一大事過了,接下來的修行,才是真上路,才有真利益,才別有一番洞天。
於此之前,一切作為,只為強化我,只為去除我。
這反映在打坐修行上就是:悟了人無我後,你再坐在那裡觀念、澄心、攝息,無論哪一樣,觀念沒有觀者,澄心沒有澄者,攝息沒有攝者!
凡事沒有做者,只有一種做及知在那裡。
有人說:打坐,就是什麼也不做。
在沒體會到無我之前,即使 “ 什麼也不做 ” 也是一種做,你在做一種叫 “ 什麼也不做 ” 的事兒。
只有真正體會到無我後,那才叫什麼也不做;做如同沒做,做一切如同一切沒做,因為不見做者。
在那時,一切概念都沒了,即使有也如同沒有。
這其中的滋味,只有知者能知,不知者猜而不能真知也。
在打坐修行中,只要你還有煩惱,還有個煩惱的人;還有妄念,還有個觀妄念的人;還有妄想,還覺得是我在妄想;還有思維,還覺得是我在思維……那麼,那就說明你還是人有我!
只要你還以為我有我,那就得去參人無我,就得真正去親看一眼無我是怎麼回事,就得去真體會一把!
也許有人會問:知道無我不還是有我嗎?
那知道無我的 “ 知 ” 不是我嗎?
智乃自知,非關人我!
到這裡頭腦難以理會,體會了一眼便知。
即使能知,亦非有我!
知是知自己,不是我。
還有…
世間不存在對或錯、是或非,對錯是非只是發生在人心中的一個故事。
當你相信你的想法,相信你的認為,就將產生對錯是非。
你相信的越真,你認為那是非對錯越真實。
而事實上,即使最真實的是、最真實的非,也不是真。
讓你產生煩惱處,也是你解脫之所在。
所以,那些懷疑、煩惱或痛苦產生的點,同時也是你解脫的關鍵之處。
你可以迴避這些痛苦,這些地方,但你沒解決它。
如果你解決不了而迴避它,那也沒什麼,那也是仁慈的,你可以那樣做。
如…
小鳥在一棵樹上搭窩或離開一棵樹,這沒有好壞對錯的問題,只有適合不適合;甚至也沒有適合不適合,來到就是來到,離開就是離開。
碰到你心的人,觸到你心的事,刺了一下你心的問題,或絆了你心一腳的事物,不要輕視它。
拉著你心不放的事物,尤其要好好對待。
沒有人和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只有心和念頭的關係。
就像:
若真想修行,又有所挑揀,建議,挑小廟,挑人少的廟,挑不出名的師父,挑隱修者,做你的師父。
修行訓練的就是不二的智慧,若挑挑揀揀,那不是修行,是挑挑揀揀——是繼續做俗人的事,普通人的事兒。
那是在繼續強化那顆分別心,虛妄心。
重要的是感知者和感知。
例…
正當我們安逸享樂的時候,也許會時常忘記佛陀的智慧與恩德;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會緊緊抱住佛足,可他始終都微笑著。
再來:
解脫道從深信因果開始,精進修行的動力也是深信因果。
那麼從什麼地方開始深信因果呢?
就從內心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開始……
作為一個修行人,如果時時刻刻能深信因果的道理,那修行也一定會成功。
修行人最難得、最珍貴的是什麼呢?
就是心相續有正念。
很多人認為,只修無常,不修般若空性,不修大圓滿,那能成就嗎?
若是你沒有明白般若空性的道理是不會成就的,修大圓滿法是不會圓滿的。
也許有人會想:無常法不是般若空性,也不是大圓滿啊?
這不是矛盾嗎?
若是把無常法修好了,對壽命無常的道理真正生起了定解,可能立刻就證悟般若空性了,就證悟大圓滿了。
所以,修無常法是一切成就的根本,非常重要!
在唸誦時,內心也要思考文字當中所表達的含義,如果單只是靠嘴唸誦,並沒有思維含義,內心又想著雜七雜八的事情,那也沒有什麼意義。
-- 分享 --
生命是單獨的,但不是孤獨的。
如果你體會到單獨,這是正常的;如果你感到孤獨,這是病態的。
單獨是生命的本然,孤獨屬於自我。
每當你說 “ 我很孤獨 ” 時,這是自我在說話。
而當你體會單獨時,那只不過你感知到了生命的實相。
孤獨是虛構的,孤獨是你相信了一個我是我時的必然體驗。
對修行人而言,孤獨是一位導師,是一位引領。
它引領你認識自我,它引領你回歸真相。
當你與孤獨相逢,不要錯過它。
探索它,理解它,弄明白它拋給你的一切問題。
孤獨是創造一座孤峰,然後你站在其上,體會遠離大地、遠離萬物的孤獨。
孤獨讓自我感到強烈的存在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我是喜歡孤獨的。
孤獨同時又給自我帶來不適,因此孤獨的時刻也是自我開始反省、開始探索它自己的契機。
孤獨是一種覺悟的機會,當你感到孤獨,乘坐孤獨之舟,航向虛幻大海的深處,在那海洋的中心,在你迷失的時刻,突然你就會有所覺悟。
你會懷疑孤獨是什麼,孤獨者是誰?
一旦你開始思考孤獨者是誰時,孤獨就再也不會黏上你。
因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黏上虛空,而你真正的存在就猶如虛空。
當你體會到你真正的本來面目時,當孤獨再來,你看到,那只不過是虛空中飄來一塊烏雲,那朵虛妄烏雲的名字,就叫孤獨。
孤獨的確是一團感受的烏雲,除了這個它什麼也不是。
孤獨是封閉的,單獨是開放的,單獨是完全的開放,孤獨是完全的封閉。
當你感到孤獨,是你將自己封在了一個泡泡裡,而你以為那個泡泡有天地那麼大,但是那泡泡裡只有你自己;當你單獨,那個泡泡,你自己創造的泡泡,消失了!
你將處在一個完全敞開的胸懷裡。
不,你變成了以虛空本身來體驗這一切。
單獨是孤獨的相反,孤獨在一邊,單獨在另一邊。
當你迷失,你在孤獨的一極;當你覺悟,你在單獨的一極。
成佛是孤獨感徹底消失,而你進入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單獨之中。
單獨是平靜的,孤獨是憂鬱的。
單獨是美的,孤獨是憂傷的。
孤獨是一種生病,單獨是一種全然的健康。
單獨是體會到天地間只有一顆心,孤獨是頭腦隱約感到自己的虛妄和無能為力;單獨是體會到合一,孤獨是與他人的連接感中斷……
來,修行者,由孤獨切入單獨。
案例:
不知道為甚麼,有醬的趨勢?
「 都市的希求鄉村生活,鄉村的嚮往都市叢林!」
在共構式的社會待久了,日常生活過份地舒適又安逸方便,還是㑹想要做短暫性的離開叫做旅遊,遠離努力近半個人生才得到的家,向外尋求解憂?
曾經說過,旅遊…就是花錢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
很多人看不清,不是因為離太遠,反而是因為走得太近了。
那又為甚麼要 ( 一個人 ) 旅行?
只是生活中的轉換!
因為在旅行的陌生路上,有很長的時間跟自己一個人獨處,這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難得有的機會!
學習不斷地和自己說話,去檢視自己的靈魂,發覺內心深處的自我!
就只為了消除心中,那份空虛所形成的罪惡感!
以下:
觀念中的那些事…
“ 念頭與念頭之間 ” 只是個假名
念頭實在沒有 “ 之間 ” 這個狀態。
正觀念頭,不是前念,就是後念,實在沒有既非前念又非後念的中間空檔狀態!
正觀心源,總是一念,無前無後,非空非有。
如:海波浪,作千萬變,總是一波,前波不滅,後波不生;前波若滅,後波生時,只是一波。
從不能見兩波同在,故說沒有 “ 之間 ” 這個狀態。
說 “ 念頭之間 ” 這個文字相稱謂,只是假名的。
方便和糊塗的不同?
若有引導者說 “ 念頭與念頭之間 ” 這個稱謂,他知道沒有這回事,他這樣說只是引導你去發現念頭的實相,發現念頭並無 “ 之間 ”,亦無真實的念頭,一切諸念如此了斷,不被念轉,是為正當。
如果引導者是這樣思,這樣想,這樣接引行人,是為方便;假設引導者自己認為,有實在的念頭,有實在的念頭 “ 之間 ”,有實在的空檔等,這就是糊塗。
總而言之:念頭並無之間這個事實,故稱為無間。
明知沒有之間這個概念,卻讓你去觀 “ 之間 ” 作為下手手段,這是方便。
本來面目不是一物!
因為念頭沒有 “ 之間 ”,故沒有空檔,有假相的空檔出現,也不是你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不是一物,若是一物,那不是見本來面目,而是見 " 鬼 "。
有引導者讓你去發現 “ 本來面目 ”,實在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要讓你去發現,就如同發現屋內有一物或只是一間空屋一樣。
去發現本來面目,是去發現諸法的真實情況。
諸法的真實情況—— “ 諸法實相 ”,並不是一個東西,若當一個東西去觀尋,此是謬思。
是大眾的自性見繼續作崇。
歷歷孤明不是無念…
修行者在觀念中,前念不起,後念不生,中間自覺有一段歷歷孤明,以為它就是本來面目。
這不是本來面目,是自性緣起的又一幻化面孔。
見到它沒有什麼特別,心淨之人皆能見到。
見到它和見到你面前的桌子、椅子,感受到你的某種感受,觀看到你的念頭等,並無本質差別。
另,歷歷孤明並不是無念。
什麼是無念?
無念還是有兩種概念:一是凡夫認為的無念,二是佛菩薩認識的無念。
凡夫所認為的無念,是死人那樣的無念,絕對的無;佛菩薩所認識的無念,是念頭的本體是空,既不是把念頭消除掉化沒有,也不是有念頭假裝看不見。
觀察行者所說的 “ 歷歷孤明 ”,既不是凡夫所說的那種無念,若是那種無念,死人都應有歷歷孤明;也不是佛菩薩所說的那種無念,若是那種無念,不待歷歷孤明而自能證知無念。
離念狀態和離念之體…
歷歷孤明不是離念狀態,一念不生更不是離念狀態,於念知道念體是空,念相不實,念念如幻,即是離念。
離不是離開,離念不是離開這個念頭去找另一種狀態,而是當體體真。
離念之體,亦不是離開這個念頭另有一單獨之體,而是於念知了實相即是離念之體。
若實離念,懵懵無知;若真離念,決無心體。
如是而知!
所以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帆風順的時候,內心很慈悲、很清凈,偶爾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會驚訝、恐慌、痛苦不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我們精神的脆弱。
再高的境界與智慧,如果在現實面前不能一顯身手,也只是「 我執 」的犧牲品。
來源:網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