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你,坐哪兒?!
入靜室,上蒲團,修行人坐在那兒打坐為了啥?
做什麼?
有人說觀念,有人說澄心,有人攝息,總是在造作。
如此作為,能得解脫?
觀念者為何觀念?
澄心者澄心何為?
攝息人又為何攝心?
修行人若不知做這些是為什麼,則如行人艱苦跋涉卻不知去哪裡一樣,豈不盲目哉!
未悟人無我前,無論觀念、澄心,還是攝息等,無非是為了這一大事。
若不能領悟到人本來無我,觀念、澄心、攝息,千年不能真解脫。
所以修行人坐在那裡打坐,不論觀念、澄心還是攝息,不要忘了你的目的:覓尋我是誰?參破人有無!這才是大事。
這一大事過了,接下來的修行,才是真上路,才有真利益,才別有一番洞天。
於此之前,一切作為,只為強化我,只為去除我。
這反映在打坐修行上就是:悟了人無我後,你再坐在那裡觀念、澄心、攝息,無論哪一樣,觀念沒有觀者,澄心沒有澄者,攝息沒有攝者!
凡事沒有做者,只有一種做及知在那裡。
有人說:打坐,就是什麼也不做。
在沒體會到無我之前,即使 “ 什麼也不做 ” 也是一種做,你在做一種叫 “ 什麼也不做 ” 的事兒。
只有真正體會到無我後,那才叫什麼也不做;做如同沒做,做一切如同一切沒做,因為不見做者。
在那時,一切概念都沒了,即使有也如同沒有。
這其中的滋味,只有知者能知,不知者猜而不能真知也。
在打坐修行中,只要你還有煩惱,還有個煩惱的人;還有妄念,還有個觀妄念的人;還有妄想,還覺得是我在妄想;還有思維,還覺得是我在思維……那麼,那就說明你還是人有我!
只要你還以為我有我,那就得去參人無我,就得真正去親看一眼無我是怎麼回事,就得去真體會一把!
也許有人會問:知道無我不還是有我嗎?
那知道無我的 “ 知 ” 不是我嗎?
智乃自知,非關人我!
到這裡頭腦難以理會,體會了一眼便知。
即使能知,亦非有我!
知是知自己,不是我。
還有…
世間不存在對或錯、是或非,對錯是非只是發生在人心中的一個故事。
當你相信你的想法,相信你的認為,就將產生對錯是非。
你相信的越真,你認為那是非對錯越真實。
而事實上,即使最真實的是、最真實的非,也不是真。
讓你產生煩惱處,也是你解脫之所在。
所以,那些懷疑、煩惱或痛苦產生的點,同時也是你解脫的關鍵之處。
你可以迴避這些痛苦,這些地方,但你沒解決它。
如果你解決不了而迴避它,那也沒什麼,那也是仁慈的,你可以那樣做。
如…
小鳥在一棵樹上搭窩或離開一棵樹,這沒有好壞對錯的問題,只有適合不適合;甚至也沒有適合不適合,來到就是來到,離開就是離開。
碰到你心的人,觸到你心的事,刺了一下你心的問題,或絆了你心一腳的事物,不要輕視它。
拉著你心不放的事物,尤其要好好對待。
沒有人和人、人和物之間的關係,只有心和念頭的關係。
就像:
若真想修行,又有所挑揀,建議,挑小廟,挑人少的廟,挑不出名的師父,挑隱修者,做你的師父。
修行訓練的就是不二的智慧,若挑挑揀揀,那不是修行,是挑挑揀揀——是繼續做俗人的事,普通人的事兒。
那是在繼續強化那顆分別心,虛妄心。
重要的是感知者和感知。
例…
正當我們安逸享樂的時候,也許會時常忘記佛陀的智慧與恩德;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會緊緊抱住佛足,可他始終都微笑著。
再來:
解脫道從深信因果開始,精進修行的動力也是深信因果。
那麼從什麼地方開始深信因果呢?
就從內心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開始……
作為一個修行人,如果時時刻刻能深信因果的道理,那修行也一定會成功。
修行人最難得、最珍貴的是什麼呢?
就是心相續有正念。
很多人認為,只修無常,不修般若空性,不修大圓滿,那能成就嗎?
若是你沒有明白般若空性的道理是不會成就的,修大圓滿法是不會圓滿的。
也許有人會想:無常法不是般若空性,也不是大圓滿啊?
這不是矛盾嗎?
若是把無常法修好了,對壽命無常的道理真正生起了定解,可能立刻就證悟般若空性了,就證悟大圓滿了。
所以,修無常法是一切成就的根本,非常重要!
在唸誦時,內心也要思考文字當中所表達的含義,如果單只是靠嘴唸誦,並沒有思維含義,內心又想著雜七雜八的事情,那也沒有什麼意義。
-- 分享 --
生命是單獨的,但不是孤獨的。
如果你體會到單獨,這是正常的;如果你感到孤獨,這是病態的。
單獨是生命的本然,孤獨屬於自我。
每當你說 “ 我很孤獨 ” 時,這是自我在說話。
而當你體會單獨時,那只不過你感知到了生命的實相。
孤獨是虛構的,孤獨是你相信了一個我是我時的必然體驗。
對修行人而言,孤獨是一位導師,是一位引領。
它引領你認識自我,它引領你回歸真相。
當你與孤獨相逢,不要錯過它。
探索它,理解它,弄明白它拋給你的一切問題。
孤獨是創造一座孤峰,然後你站在其上,體會遠離大地、遠離萬物的孤獨。
孤獨讓自我感到強烈的存在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我是喜歡孤獨的。
孤獨同時又給自我帶來不適,因此孤獨的時刻也是自我開始反省、開始探索它自己的契機。
孤獨是一種覺悟的機會,當你感到孤獨,乘坐孤獨之舟,航向虛幻大海的深處,在那海洋的中心,在你迷失的時刻,突然你就會有所覺悟。
你會懷疑孤獨是什麼,孤獨者是誰?
一旦你開始思考孤獨者是誰時,孤獨就再也不會黏上你。
因為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黏上虛空,而你真正的存在就猶如虛空。
當你體會到你真正的本來面目時,當孤獨再來,你看到,那只不過是虛空中飄來一塊烏雲,那朵虛妄烏雲的名字,就叫孤獨。
孤獨的確是一團感受的烏雲,除了這個它什麼也不是。
孤獨是封閉的,單獨是開放的,單獨是完全的開放,孤獨是完全的封閉。
當你感到孤獨,是你將自己封在了一個泡泡裡,而你以為那個泡泡有天地那麼大,但是那泡泡裡只有你自己;當你單獨,那個泡泡,你自己創造的泡泡,消失了!
你將處在一個完全敞開的胸懷裡。
不,你變成了以虛空本身來體驗這一切。
單獨是孤獨的相反,孤獨在一邊,單獨在另一邊。
當你迷失,你在孤獨的一極;當你覺悟,你在單獨的一極。
成佛是孤獨感徹底消失,而你進入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單獨之中。
單獨是平靜的,孤獨是憂鬱的。
單獨是美的,孤獨是憂傷的。
孤獨是一種生病,單獨是一種全然的健康。
單獨是體會到天地間只有一顆心,孤獨是頭腦隱約感到自己的虛妄和無能為力;單獨是體會到合一,孤獨是與他人的連接感中斷……
來,修行者,由孤獨切入單獨。
案例:
不知道為甚麼,有醬的趨勢?
「 都市的希求鄉村生活,鄉村的嚮往都市叢林!」
在共構式的社會待久了,日常生活過份地舒適又安逸方便,還是㑹想要做短暫性的離開叫做旅遊,遠離努力近半個人生才得到的家,向外尋求解憂?
曾經說過,旅遊…就是花錢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
很多人看不清,不是因為離太遠,反而是因為走得太近了。
那又為甚麼要 ( 一個人 ) 旅行?
只是生活中的轉換!
因為在旅行的陌生路上,有很長的時間跟自己一個人獨處,這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很難得有的機會!
學習不斷地和自己說話,去檢視自己的靈魂,發覺內心深處的自我!
就只為了消除心中,那份空虛所形成的罪惡感!
以下:
觀念中的那些事…
“ 念頭與念頭之間 ” 只是個假名
念頭實在沒有 “ 之間 ” 這個狀態。
正觀念頭,不是前念,就是後念,實在沒有既非前念又非後念的中間空檔狀態!
正觀心源,總是一念,無前無後,非空非有。
如:海波浪,作千萬變,總是一波,前波不滅,後波不生;前波若滅,後波生時,只是一波。
從不能見兩波同在,故說沒有 “ 之間 ” 這個狀態。
說 “ 念頭之間 ” 這個文字相稱謂,只是假名的。
方便和糊塗的不同?
若有引導者說 “ 念頭與念頭之間 ” 這個稱謂,他知道沒有這回事,他這樣說只是引導你去發現念頭的實相,發現念頭並無 “ 之間 ”,亦無真實的念頭,一切諸念如此了斷,不被念轉,是為正當。
如果引導者是這樣思,這樣想,這樣接引行人,是為方便;假設引導者自己認為,有實在的念頭,有實在的念頭 “ 之間 ”,有實在的空檔等,這就是糊塗。
總而言之:念頭並無之間這個事實,故稱為無間。
明知沒有之間這個概念,卻讓你去觀 “ 之間 ” 作為下手手段,這是方便。
本來面目不是一物!
因為念頭沒有 “ 之間 ”,故沒有空檔,有假相的空檔出現,也不是你的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不是一物,若是一物,那不是見本來面目,而是見 " 鬼 "。
有引導者讓你去發現 “ 本來面目 ”,實在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要讓你去發現,就如同發現屋內有一物或只是一間空屋一樣。
去發現本來面目,是去發現諸法的真實情況。
諸法的真實情況—— “ 諸法實相 ”,並不是一個東西,若當一個東西去觀尋,此是謬思。
是大眾的自性見繼續作崇。
歷歷孤明不是無念…
修行者在觀念中,前念不起,後念不生,中間自覺有一段歷歷孤明,以為它就是本來面目。
這不是本來面目,是自性緣起的又一幻化面孔。
見到它沒有什麼特別,心淨之人皆能見到。
見到它和見到你面前的桌子、椅子,感受到你的某種感受,觀看到你的念頭等,並無本質差別。
另,歷歷孤明並不是無念。
什麼是無念?
無念還是有兩種概念:一是凡夫認為的無念,二是佛菩薩認識的無念。
凡夫所認為的無念,是死人那樣的無念,絕對的無;佛菩薩所認識的無念,是念頭的本體是空,既不是把念頭消除掉化沒有,也不是有念頭假裝看不見。
觀察行者所說的 “ 歷歷孤明 ”,既不是凡夫所說的那種無念,若是那種無念,死人都應有歷歷孤明;也不是佛菩薩所說的那種無念,若是那種無念,不待歷歷孤明而自能證知無念。
離念狀態和離念之體…
歷歷孤明不是離念狀態,一念不生更不是離念狀態,於念知道念體是空,念相不實,念念如幻,即是離念。
離不是離開,離念不是離開這個念頭去找另一種狀態,而是當體體真。
離念之體,亦不是離開這個念頭另有一單獨之體,而是於念知了實相即是離念之體。
若實離念,懵懵無知;若真離念,決無心體。
如是而知!
所以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帆風順的時候,內心很慈悲、很清凈,偶爾遇到一點小問題,就會驚訝、恐慌、痛苦不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我們精神的脆弱。
再高的境界與智慧,如果在現實面前不能一顯身手,也只是「 我執 」的犧牲品。
來源:網路…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知曰行
試問:道理都明白,但不想去做。也不想修行。
就像 “ 明明白白一條道,千千萬萬不肯修 ” 這樣,怎麼解行?
要學沒人懂的,只是一個理想。
嚴格的沒人懂,只有一個可能性:你自己創造,而且你還要博覽所有同領域的專家,知道你自己創造的絕對是獨樹一格的創新。
沒人懂的第二個可能性:你找到那位老師自己創造,而且他還要博覽所有同領域的專家,知道他自己創造的絕對是獨樹一格的創新。
同時,你也要博覽所有同領域的專家,知道你老師自己創造的絕對是獨樹一格的創新……………
但,如此創新,如果是厲害的話,又怎麼可能會沒人懂?
只有不厲害的東西是沒人要學。
就假設是很厲害好了,獨創的老師也很會保護自己所創,所以才沒人懂。
那麼,你何德何能,要一個不外傳的老師傳給你?
如果不想做你認為應該做的,那就不要做——反正你也強迫不了你自己,強迫自己會給自己帶來新的痛苦;去注意到你正在做的——這比較容易,如果你不去注意也沒關係,反正生命有它自己的旅程,你只是經歷。
於今……
趨利避害大概是所有衆生最根深蒂固的一個習慣。
趨利避害本身並沒有問題,我們想脫離痛苦、尋求解脫,這就是趨利避害的一種表現。
但問題是很多人對趨利避害上瘾,只要一感覺不舒服馬上就另外尋找慰藉,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去認知和體驗。
天熱要開冷氣,天冷換開暖氣,風吹日曬很辛苦,出門要坐車。
就在這忙不停找安適的過程中,我們不但錯過體驗四季的樂趣,而且還變得越來越脆弱,越來越容易受傷害。
人們孤獨、煩悶或者感覺有壓力的時候,會喝酒、暴飲暴食、購物、打電話、上網,或者窩在沙發裏不停地換電視頻道。
反正就是不想留一點空間給自己去面對那份孤獨、煩悶或壓力。
用來幫助我們逃避不安的種種活動本身又會帶來新的煩惱和問題。
我們的初衷是讓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適,而實際做的卻是用一種痛苦代替另一種痛苦,如此循環往復,更強化了我們的恐懼。
也常聽人把煩惱增多、內心空虛歸咎於物質的繁榮,其實不盡然。
物質會對人心産生一定影響,但關鍵還是人心在作怪。
煩惱多,是因爲物質條件改善後內心執著的東西更多了。
不是你在活,是心它自己在活,你只是在觀看和體會。
你是心分化的一部分意識,認為它是你,認為你是你。
認出這點,讓出你的位置完全給心,讓心它自己活;你看,你體驗,你經受——那實質也是心在體驗它自己,根本不存在一個我們認為的我。
修行,最重要的是,發現、利用和使用自然智、清淨智或無分別智。
自然智、清淨智和無分別智,三個詞是對同一本體的不同的描述,它們所指的都是同一顆心——我們原始的心、本來的心、本體的心——那顆被稱為真心。
自然智,是說在你的思維意識發動或進來之前,某種知已經存在,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知道,不是個人的努力;可以說,一切知道不是你在知,在心它自己知。
心本來就具有這個功能,從這個方面說心,稱為自然智。
這是從心的自然本性來說的。
自然智,也可稱無師智,它是一種不用誰教就知道的能力,是心先天而有的能力,思維未發動之前的感知。
清淨智,是說這顆心的本性是無染的,不管它放在哪裡,不管它自身產生什麼,它始終和它的所生產是分開的。
這顆心自性光潔,不被污染,它也是心的本來特點之一,從這個方面說,稱為清淨智。
這是從心的自然特點來說的。
無分別智,並不是不分辨,分辨,你知道你在分辨,並且你知道你所分辨的只是一種虛妄建立,為方便而設,並不真實。
心的每一個分別,都如虛空中生花,又如在虛空中安杵,這樣的心對它自己活動的知道,稱為無分別智。
如果硬是不分辨,那是無明,不是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的前提是分別,只是你知道分別的本質是什麼,你知道分別是怎麼回事兒。
心從不被它的分別所迷惑,對這個的知道,就是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也可稱為不二的智慧。
它是從心的本性作用來說的。
去發現和體會心的自然智、清淨智或無分別智,讓它成為我們心的主導功能狀態,而不是被心的思維——過度的思想奪去主體地位,這樣才是修行的開始。
修行的本質是利用心本來的自然而有的能力和特點,去生活,去對待,去存在,而不是硬跑到山林,草木衣食,或關進靜室,硬是苦坐,或萬里行腳,風餐露宿,等等……
那樣的努力和刻意,恰中了心的過度計謀,跟了心的虛妄思維,是一種迷失,而不是清醒或修行。
修行,是在心的自然本性上用功,而不是光在腳上、腿上或思維意識上用功。
自然本性是指心的自然智、清淨智、無分別智等。
有許多人看起來像修行的行為,其實並不是修行,不但不是修行,恰是迷失。
修行不是跟隨你的思維心,去實現你的某個想法,而是發現你本來的心——你本來心的功能,而生活,而存在,這才是修行。
你不用跑到哪裡去,或做點什麼,如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不管你正在做什麼,去如此用心,去如此發現心,去如此體會心。
體會心自然知道的功能,發現心不被污染的特性,利用心本來無分別的作用,然後就OK了。
不管你正在做什麼,反正心時刻在做,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做。
就在當下,就在你正做的事上,發現心,利用心,明白心。
我們心的三個特點或面向——自然智、清淨智、無分別智,時刻存在,一分鐘也不會缺失。
去發現它們,利用它們,使用它們,在當下的每一個點上。
過這樣的日子,作這樣的修行。
就像…
與其說光只是批判附佛外道,那就更該的批評,為甚麼漢傳佛教會這麼容易的受到附佛外道打擊。
建議,正統佛教要打這一場仗!
國外有很多正式的團體,都是反邪教組織的覺醒運動,甚至是基督教團體對這方面也很敏感,他們也有自己的反邪教組織。
那…『漢傳佛教是否應該要有自己的反邪教組織?』
這問題問得很好,因為目前的漢傳佛教是非常被動。
建議,特別是要搶時間,在這些附佛外道教主的第三代之前,把反擊的防衛系統建立成熟,並有效的散播免疫。
第三代是個重要分水嶺,若沒有危機意識,這些附佛外道的第三代,出現了一個厲害的人物,就有可能把它變成主流化。
這場仗,也不是去到人家的道場去打的,而是大肆的散播疫苗,讓佛教徒一接觸到附佛外道時,即刻有抗體。
對目前佛教徒的看法,只能說很驚訝!
因為,普遍佛教徒的思考能力,有較偏低的情況?
還有:
一種修行,叫時時看見無常,時時看著無常,在每一件事上,在每一樣物上。
在每一張臉上,在每一個人身上。
當我們能在事事物物上看見無常,我們就不會陷入心靈的幻象,我們會保持理智清醒,享受生命真正的安詳。
當我們看見無常,萬物只不過是來趕場。
當我們能於處處看見無常、看著無常,我們就不會陷入悲傷或者輕狂,我們會保持理智平靜,把內在的生活過得穩穩當當。
有一種修行,叫看見無常,看著無常你是否修行它,作為日常?
當我們看見無常,一切來來去去,只是夢幻一場。
花開了會落,月圓了會缺,人生了會死,舊的會被新的頂替。
當我們看見無常,看著無常,內心會生起安定的力量;沒有什麼能打破看到無常的心,一切無常此心恒常。
有一種修行,叫超越無常,不壞無常,長風隨意吹,虛空不會傷。
有一種修行,叫不壞無常,擁抱無常,草長任草長,春天滿山崗。
有一種修行,叫擁抱無常,不見無常,萬物自流動,不見生與長。
有一種修行,不見無常,亦不見常,生滅自生滅,涅槃現實相……
再來:
很多修行人把修行建立在情緒的基礎上,經常把自己的出離心和菩提心當做一種情緒,所以情緒的變化就決定著他的修行,這是對修行在認知上的盲點。
如……
每個人用餐時保持沉默,慢慢咀嚼食物,直至完成。
起初以為這是十分容易,後來發現原來沒有手機和電視,內心㑹感到有點焦慮。
當我們細嚼碗內的食物時,才覺察到食材的質感、溫度和味道,這種味道是平日感受不到的。
現在開始好好感受它,體會襌的真諦。
存在就只是存在,它是不涉及任何 “ 是 ” 或 “ 不是 ” 的問題的。
你不是誰,不是什麼,你只是存在,你是不可說的。
事物的個體感,是凡夫表面的感知;若進一步探究,它們是一;若再進一步探究,它們一也不是——它們是空無自性的,不可說的。
分別心和粗淺的感知,造就了 “ 我 ”,造就了 “ 你 ”,造就了 “ 他、她或它 ”,造就了萬事萬物;而執著,造就了我們的追逐和痛苦。
若是沒有分別心、粗淺的感知和執著,你的世界將變得完全不同,你對這個世界的反應也完全不一樣,那將是佛陀般的。
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我是誰?
你什麼也不是,你誰也不是,你連你認為的自己也不是。
你只是存在。
你回歸存在。
你寂靜無語,內在外在。
你剝離一切語言,你只是存在。
不二並不是一,若是一,諸佛就說一,而不說不二了。
諸佛不認同一,若一是存在的,那麼,二必定存在。
不二的基本意思是空性。
空性的意思是無我。
諸法無我。
無我,不僅僅指人沒有 “ 我 ” 這個概念,也指一切諸法沒有本體。
空性、無我或不二,不是一種理論,乃是諸有智慧者所見證的一種事實。
不二,就是看出這一點。
看出一切萬物,它們的關係,既不是二,也不是一。
它們究竟是不可說的。
若說,必落入虛假、遊戲、戲論之中。
而純一真的世界裡。
也就是,他們活在無我的世界裡,空性的世界裡——不二的智慧,不二的認知。
要擊敗弱點,通常要先使自我安靜下來。
唯有使自我安靜下來,使自我發出的喧嘩聲沉寂下來,你才能看清這個世界。
來源:網路…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念是今天的心
最近有被網友問到說,關於近期台灣的隨機殺人事件,還有不少的小中學生,因生活或功課壓力的自殺問題,應該要怎樣應付!
始終是覺得預防重於治療…
一直以來我的認知信仰,是心理學應該在小學階段,就開始變成必修課,就如同小學的歷史、地理和科學一樣。
簡單的從小就開始有情緒教育,初步的明白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對往後這個人的心理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
中學時候,這科目又會稍微在深入一點。
如此整個童年和少年都有心理教育的意識,這些人長大後,若遇到自己情緒不穩定或扭曲時,能夠自我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機會才高,而且那時候,會尋求專業輔導的接受度也高。
而且在那個社會裡面,大部份的人不會因為看到人家有憂鬱症,而給一些如『不要想太多』、『過段時間就沒事的』或『堂堂大男人,有甚麼好苦的?』之類的傻話。
也不會看到朋友夫妻間有摩擦,就自以為是的教他們,一人讓一步或結婚這麼多年,看開點就沒事這類的廢話。
而讓一些人真的聽了前輩們講這種話,信以為真,可能還會讓夫妻關係和自己情緒包袱變得越來越嚴重。
曾經聽過一個神父的演講,他說許多情侶都說因為性格不合而分開,其實這只是一個藉口?
世上根本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是百分之百一樣或完全吻合!
這,會是一個成熟的社會?
但,在那一天還沒到來之前,人們必須先有這方面的覺醒,而且我們也不能等到那一天來臨,才去學會如何處理這些心理和情緒問題唄!
很多人喜歡說自己的快樂,完完全全是自己負責。
但,這是不負責任的一句話。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完完全全因為他一個人的努力或聰明,而是無量無數個元素,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加上他自己的付出,才能成事。
你不能否定隨機的因緣,不能否定運氣,不能否定巧合,不能否定很多前因和背景。
成功的理由不是單一的理由,快樂的理由更加也不是單一、全然是你自己的付出所致。
不蘭,那㑹是一種很幼稚的夢想。
你的快樂,不掌控在人家的手裡,也不掌控在自己手裡。
如,箱子概念的一生…
你住在箱子般的房子裡,在箱子般的辦公室上班,開或坐在箱子般的載具,送孩子去箱子般的學校上課,所有食衣住行都是在箱子般的建物中,連死亡後更是用箱子般的容器裝置你的身體,這些地方不止是你生活的背景,更塑造了你對生活的態度,也界定了你的見聞及看待人事物的方式——框架的制約。
我是個會拿自己的身心來做實驗的人,認為實驗出好的反應和壞的反應,我都賺到,因為在表示那方法是有效的。
最擔心的是花時間實驗出來,反而是沒有任何好壞的變化。
這也是我多年來針對念力和宗教儀式的法、術所做的實驗中,不斷的揣摩,另闢新路,有一些實驗,剛開始㑹讓我有些懊惱的副作用。
但,也終於明白到就算是一個再不好的副作用,只要你明白如何控制它的份量,在特定的情況下,它還會是個有用的副作用。
舉例,曾經有聽過一個精神分裂的人說,他看電視時,發現鬼怪會從電視顯示框中爬出來。
但,就㑹認為如果學會了這種精神分裂,然後看 AV,就是一種很有用的副作用。
(醬就不用花大錢買3C的穿戴裝置來使用了?呵呵呵…)
就像…男人看 A 片跟女人看韓劇一樣,因為女人永遠不覺得蒼井空哪裡好看!
另外,影視,可以說是現代人的 " 宗教 "。
不管你覺得自己太內向、太害羞、太衝動、太XX,不妨思考一下你這個『太甚麼』在甚麼情況下、甚麼份量下會變成一個優勢?
對自己要保持真誠,因為一輩子會對你真心的其實不多。
在海上揚起風帆時,只要會調帆的話,你不一定只能一路駛向一個方向。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 分享 --
問:
為什麼我們修法這麼久,分別心和煩惱還是沒有減少、讓我們一再地墮入輪迴裡受苦,而真正實用的智慧卻沒有力量呢?
答:
因為我們在修法的時候,為了自己而念咒、打坐、放生、供養等,這樣修行方式的力量很小。
因此,應該斷除對自我的執著,修清凈的智慧。
還有:
何時才是我們修行的終結?
當我們的頭腦死在當下,修行就結束了。
但在那處,一朵優曇波羅花慢慢地盛開。
修行,我們究竟要到哪裡去?
當我們的頭腦於當下停下來休息,這就是去處了。
修行決不是為了到哪裡去,決不是製造無窮無盡的問題,修行是往當下裡來,是往無問題處去。
修行的目標決不在遠方,它永遠在你出發的地方;向著你出發的地方前進,這就是在走向淨土天堂。
天堂淨土有一個不變的名字——此時、此地,當下;走向淨土天堂的路永遠是一個圓圈,能回來便叫作圓滿。
向前只是回歸,遠方就是此處,修行之路永遠是這樣,請別搞錯了方向。
修行的目標是終止修行,越修行越應沒有行可修;請不要越修越有可修的,若是那樣你一定做錯了什麼!
修行在刪除修行者,修行在去除它自身。
請不要越修越忙,請不要越修你的自我越強。
慢下來,是修行應有的速度;停下來,是修行該走的方向。
你歇了嗎?
讓你的心歇了吧。
你還有所求嗎?
不求你已站在天堂淨土的門前了。
記住…
不要忙著向前趕路,修行不應像長征那樣辛苦;不要急著追逐獵物,修行不是去做獵戶而是退出獵戶。
這就是覺悟。
再來:
對心來講,沒有醒和夢的不同,醒和夢是它同等的生活。
你醒著,心在生活;你睡著了,如果在做夢的話,心還在生活,對心來說這沒什麼不同。
心不區分醒和夢,醒和夢對它都是夢。
只是,一個叫做清醒的夢,一個叫做夢的夢。
平等的看待醒和夢,不要進入那個分別的幻覺裡。
同樣的,對心來說,也沒有迷和悟的不同,迷和悟對它是同等的心裡內容。
心不管在過什麼樣的生活,它一直是快樂的,它一直是高興的,去發現這點。
對頭腦來說,有醒和夢、迷和悟的不同;也因此有快樂和煩惱,高興和悲傷的差別。
頭腦和心有什麼不同?
這差別可大了。
心是你本來的自己,頭腦是你虛構的世界。
不要被夢所迷,也不要被醒所迷;不要被煩惱左右你的心,也不要被快樂左右你的心,不要被悲傷左右你的心,也不要被高興左右你的心。
在頭腦的下面發現那心,過一種不被任何事物、任何情況打擾的生活。
從頭腦中醒來,到那心中安息,過一種只有心、只有道的生活。
就像…
翻開禪宗燈錄,玩味那歷史長河中每一位禪師的回答。
那是治療,是悟道,是指月之指,是開啟解脫之門的秘鑰。
禪宗老師的許多問題和故事,是不需要解答的,若解若答,便落入意識心,失去了這些問題和故事的存在意義。
給一個問題或故事,讓你百思不解其義,很好。
作為禪——悟入本性門徑的手段之一,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給一種條件,讓你的頭腦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樣頭腦才能突顯出來,這樣你才有機會觀察它,如此它才能走上絕路,如此它才能靜息下來……如此這般,最終你才能悟道。
要道理,要答案,要明白,是頭腦的特點之一。
現在,警覺你的頭腦,跟你要食物了!
傳承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以心傳心。
當你放下成見、偽裝和打算,不再牽掛、焦慮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開。
根本公案之問答:
問:生從哪裡來?
答:不來…
問:死往何處去?
答:不去…
問:我是誰?
答:無我。
問:精卵和合時,神識從哪裡進入?
答:不入。
問:四大分解時,識神遷往於何處?
答:不出。
問:不來不去,不出不入,面前的這一團是什麼?
答:四大五蘊。
問:如來在何方?
答:四大五蘊即是如來…
問:眼前萬物是什麼?
答:滿眼皆是如如。
問:如來不生不滅,四大五蘊有生有滅,何得喚作如來?
答:四大不生,五蘊不滅。
問:何名如來?
答:生不是真生,來不是真來,故名如來。
問:何緣萬法喚作如如?
答:那物不是那物,那名不是那名,是故喚作如如。
問:釋迦何故稱諸法為妙法?
答:往前望不到頭——沒有作者,往後看不見尾——沒有受者,然而能所宛然,人物歷歷,故稱為妙。
問:怎樣斷輪迴?
答:證得無我。
問:何得大涅槃?
答:明瞭來無來者,去無去者,斯即大涅槃。
修行強調實修,即邊思考邊從自身中實觀,如果你僅僅在頭腦裡思考無我,而沒有這種親自實觀的過程:一、你遇不到智光;二、因你是思考到的無我,心會落得無依無靠、空蕩、悲傷、暗藏恐懼,這是頭腦對空蕩蕩黑漆桶的反應;假如你是透過實際觀察體會到的無我,則心會快樂、踏實、安穩而又沒有我的概念。
你㑹感到驚恐?!
那是,因為我們對無常實相無知,所以產生恐懼。
但是,越是忽略現實,用外在的物質麻痺自己,清醒後的痛苦就會越加深。
修行強調從無我的思悟向智光的一面跳躍,也強調從智光的一面向無我的領悟跳躍。
總之,智光即無我,無我即智光,二者相互指向對方,並相互含攝對方,你必須體認到這點。
有覺沒有達成悟的要去悟,有悟沒有誕生覺的要去發現覺。
悟,悟什麼?悟本來無我,悟惟此智性。
一.悟本來無我,二.悟本有淨覺。
怎樣達成這兩種悟?
一是從思修中悟,二是從覺的放大光明上悟( 從覺的本相上悟 )。
思修,邊思考邊從自身中觀察驗證。
覺,覺什麼?覺性光獨照,覺我念虛妄。
在 “ 覺 ” 這件事上思考觀察驗證什麼?
“ 覺 ” 從哪裡來?
它是什麼?
為誰所生?
是否生滅?
若不生滅,那麼昏迷、死時,覺去了哪裡?
若是生滅,為什麼我們一生卻感覺它一直不變?
它屬有屬無?
屬真屬假?
屬幻屬實?
以自己的身心為實驗,以覺為觀察對象,去實觀它,看清它。
這是其一。
第二,透過你僅局限在肢體末端、身體表面的覺,去放大覺知虛空及周圍一切事物,去放光明到一切意識對象上,從而讓自己產生一種領悟:領悟到生命本來空、無我,而本有清淨智光!
修行的方法有千萬種,從 “ 覺 ” 入路是其中一種。
所謂修覺,就是儘量時刻保持覺知,保持對一切的了了分明、了了靈知。
如果你修覺很長時間了,但沒有什麼進展,既沒發生什麼領悟,也沒減少多少煩惱。
也就是說,你有覺沒有悟,有照沒有照破。
悟到本有淨覺,當然無我;悟到無我,當然只有本有淨覺。
兩者殊途同歸,只是首先見到的方向不同。
前者通過思修讓人先悟到 “ 無我 ”,繼之見到無我的智性之光(智光、覺光);後者先讓人見到無我的智性之光,後悟到無我。
兩者是統一的。
智性之光和無我是一體兩面,看到一面並看到另一面才叫圓滿。
否則,要嘛落在黑漆漆的無我死空裡,要嘛認光明自性相為我,重執一物為我!
因此,無論前者還是後者,必須有那麼一 “ 悟 ”。
悟,從一面跳到另一面。
沒有這一悟,前者見不到智光,後者悟不到無我。
前者見不到智光,必然落到空漫漫的黑漆桶裡,一種形式的空;後者悟不到無我,必然會把智光相當成我,破身相為我,立智光相為我,同樣落入另一種形式的黑漆桶——光明相的黑漆桶,另一種空!
一悟不須再悟,覺了不必再覺,此後不須掛覺,不必再待悟,有覺自照,悟同不悟。
從覺到不覺,稱名為覺了,覺了才圓滿,不了還須覺。
你可曾見著?
當你看見自己不被污染的心,當你看見自己生生滅滅的心,當你看見了無常、無我、涅槃寂靜…
就㑹看見:
三千六百年前,藍毗尼園無憂樹下出生的並非佛,那只是悉達多。
三千六百年前,娑羅雙樹下死去的也是悉達多,而佛陀還活著。
若不實見真相,就只是悉達多!
來源:網路…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有修,就能行嗎?
修行有兩種:一是自我的修行,二是非 ( 無 ) 我的修行。
自我的修行,就是那個自我在修行。
這種修行,不管做哪種修行的舉動,都是自我在做;自我頂著一個修行的帽子,在做種種修行事。
這種修行,無疑越修行越加強那個自我。
不過它也是有意義的,當自我頂著修行的帽子,穿著修行的衣裳,當它被加強到一定程度時,它就開始反思,它就開始破解自己,所謂物極必反。
有時,如果你想瓦解一樣事物,向它的相反方向走去,走到末路,走到極端,事情就會反過來演變,達到目的。
另一種修行,是非我的修行。
非我的修行不再有自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客觀的、更加如實的心智狀態。
在這種狀態裡,沒有主觀存在,全體客觀,這是一種通常人無法體驗,只有少數人才有的體驗。
在某些人,這種體驗開始比較淡薄、稀有或不經常出現,對此還有陌生感、不熟悉感,不能成為像從前的 “ 自我感 ” 一樣穩定成熟的感受。
而對這個的熟悉、穩定和成為像從前的 “ 自我感 ” 一樣的感受的過程,我稱為非我的修行。
一旦你切入非我的修行,當你熟悉穩定了一段時間,回頭再讓你看自我,看我是誰,看我是某某等,那簡直和你有自我時思考或考慮一下非我或無我一樣覺得不可能、簡直是自我欺騙、頭腦在玩把戲等。
當你切入非我的修行,很多體驗和有我時是相同的,但絕大部分認知卻都反了過來。
事實上,我的體驗和非我的體驗,或說,有我的體驗和無我的體驗,都是體驗,其本質都是一種感受加念頭。
但不同的是,後者的體驗更加讓人愉快、美妙和自由。
這是為什麼佛陀教導非我或無我的認知與體驗的修行的原因。
我和非我,有我或無我,不存在境界的高低問題,只是一種認知和感受更加讓人解放、自由和快樂,另一種認知和感受卻讓人束縛、受限和苦惱。
再來…
大眾對空的基本認識,大約有兩種:一是指沒了,如這兒有個蘋果,一會你吃掉了,沒了,空了;或這兒有支杯子,突然掉地上摔了,這裡沒杯子了,空了;這是對空的一種認識。
另一種,把空模模糊糊當成一物了,說是空生有,有生空。
諸佛對空的說法不是這兩種!
諸佛對空的說法是指,諸法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
無自性是指諸法沒有自體,諸法沒有自身。
這種空不能離開有,也不是有,也不是離有而獨立的一物。
它只是諸法的一種實際。
諸佛語中,空( 諸法空相 )的意思有很多替代性表達,例如:無自性、無常、無我、真常等,都是指的諸法的這一實際。
諸法空相,從物的角度說是,事物沒有自相,沒有自相故是空;從心的角度說是,心常用而無形,無形無體即是空,如夢如幻即是空。
為引導大眾認識空性,諸佛菩薩創立了解析法、唯識認知論等手段及模型。
即試圖從客觀和主觀、客體和主體的角度,引領大眾認識 “ 諸法空相 ” 這一事實。
因而有了 “ 中觀緣起 ” 和 “ 法相唯識 ” 等見地學說。
通俗地說,空——事物的空性,就是指事物沒有固定的形體、名稱、作用、大小、體積、重量、色彩等。
一切都不是固定的,事物沒有自身固有的屬性即是空。
一切皆和合而有,故說諸法性空、事物是空,包括心。
空不是誰造的,是諸佛菩薩對萬事萬物如實觀察的結果;若你也能如實的觀察,你也能證知空,活在空的真理、實際中。
認識空的好處是,讓你更加自由,更加開闊,對事物或自我不再產生任何執著,更能無礙地生活。
如果你如實地觀察人,便能證見人空;如果你如實地觀察諸法,便能證見法空。
如果用空的見地描述人,便稱無我;描述事物,便稱無性;描述行為變化,便稱無常。
實際上,諸佛菩薩說空並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你認識到一切諸法不生也不滅;進一步地說,認識到事物不生也不滅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你無苦的生活;讓你無苦的生活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讓你一切時處快樂地生活( 離對待的快樂 )。
空的實相遍一切處,遍一切事物,並不是它在遠處,不在眼前;在佛菩薩的世界,不在眾生的世界;在尊貴的事物裡,不在卑賤的事物裡;在鮮花裡,不在牛糞裡;在廟堂裡,不在土旮旯裡……並非如此!
( 解釋一下,旮旯是指不受注意的偏僻角落。讀音:旮:ㄍㄚ,旯:ㄌㄚˊ )
道在一切處,真理普遍存在,空性不離任何一物。
活在空性中的聖人,做事不見能,行事不見所,無能無所,而妙用無礙。
不見有我,卻臥在一片妙性光中,能知能用,未礙一事;不見有法,卻見法界森羅萬象無一物缺,所用而用,應有盡有。
空不是斷滅空茫,空性亦不是道理理論,而是諸佛菩薩的眼界現實。
還有:
佛教是一種需要學習的宗教,如果只有迷信,那佛教遲早會衰敗。
如果說法者,能夠清楚的說明二諦,說明顯現與實際存在的方式不同。
或者結合空性說明滅諦,清楚的解釋煩惱與所知障可斷,那肯定會有所不同。
我不知誰發明了 “ 臨在 ” 這個詞。
但我喜歡。
也懂其中的含義。
道是宇宙中唯一變化而又不變的存在,它的生命力無限,它的魅力無窮。
我的眼睛開始移向遙遠的星空,我開始與億萬年前、億萬光年外的星辰一同臨在,我發現,我的力量是宇宙性的,我進入一種和宇宙保持一致的弦的張力中,像與宇宙變成了同一根琴弦。
我寂靜,那寂靜完全是宇宙的寂靜。
在那寂靜裡,宇宙完全把這個代表自我的身體吸納化為它自己的一部分。
在那裡在那時,不再存在自我,也不再存在自我的身體,一切是宇宙的,宇宙在那裡生生不息、生騰變化,你不再具有任何人格或形象,你只是化為一雙單純的眼睛來看這一切。
當你與遙遠的星辰一同臨在,你感到你迅速地化為地球——化為宇宙之網的一粒鈕扣——你以地球而存在。
與遙遠的星辰一同臨在,你化為地球,地球化為你。
佛陀開悟的那個黎明,他曾與遙遠的星辰一同臨在。
佛陀深深體驗過這一點。
每一位佛都曾體驗過。
練習臨在吧!
從遙遠的星辰到手中的花,一一練習、一一體驗。
就像…
當你看清了一個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諒的意義;討厭一個人而不翻臉,你就懂得了至極的尊重。
活著,總有你看不慣的人,也有看不慣你的人。
你的成熟,不是因為你活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經歷過多少失敗,而是因為你懂得了放下,學會了寬容,知道了不爭。
每人心中所承受過來的那些苦與痛,不是因為時間就沒有了感覺,而是懂得了說與不說都一樣;有些藏在內心深處的傷痛,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冷靜面對和自我修復…
品味人生,到了現在的年齡,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
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已經過了那個你不喜歡我,我也非要喜歡你的年齡,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
難過了……不必告訴別人,別人永遠不會明白你立場上的感受!
難過了……抬頭看看天空、海、高山,它們那麼大,能包容你很多委屈!
難過了……不必告訴別人,有些疼痛,只能自己承受!
難過了……可以假裝快樂,帶給別人歡樂時就能遺忘了自己的憂傷!
誰不曾難過……誰還會記得 ……
過去的不再回來,又何必去苦想!
哪怕是假裝,也要假裝成快樂的那一個!
偽裝一下自己。
其實路是自己走的,再痛都忍著。
-- 分享 --
有網友問道:
如果不小心得罪了某人,在事後也面對面道歉過了(很誠懇地),雖然道歉後心裏舒服多了,但關係似乎沒有改變……?!
話說:
首先,我們要有心理準備,得罪人後,有可能不能回到之前的那種關係。
問問自己,如果你被同樣的方式對待了,對方就算誠懇的道歉了,你是否就有義務,要回歸到沒開罪前的關係?
道歉那一方的人如果認為:『我都道歉了,你還想怎樣?!』的話,那你的處世態度,就還不夠成熟,因為原不原諒,是受害者講了算,你施害者沒有權利講的。
第二,我不知道也不明白,所說的 " 誠懇 " 意思是甚麼!
不過,道歉的句子裡面,若沒有準確的描述出對方被開罪後的感受,你也還沒有向對方證明你了解了他。
你只是一個拼命的說對不起,或講很多道歉的話,講到哭的人,哭到跪下來又如何?
但,你一點都不明白他的痛,你只是純粹的講出你自己的虧欠感、罪惡感、Sorry 感、你有多麼的錯等等,全部都是在講著你你你你你。
這就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道歉。
你只是在處理著你自己的感覺,你別以為你有在意到人家的感覺。
第三,你犯錯或得罪人後,道歉雖說是最基本的,但,同時道歉也是最 Cheap、最廉價的表示而已啊!
來源:網路…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身心圓通
聲波自己是形不成聲音的,必須有耳識參與進來時才能形成聲音;只是聲音,還形不成語言,要形成語言,還必再加入意識。
所以,一個語言的產生,本質只是意識在某段聲波上的反映;甚至語言的產生,可以不依賴聲波。
依賴聲波的語言,我們稱為聲音;不依賴聲波的語言,我們稱為幻聽。
但不管真實的聲音,還是幻聽,其本質都是心識。
因此,作為一個修行人,要認清這點。
不管耳邊聽到所謂真實的聲音,還是虛幻的聲音,都要同樣的觀察到心識。
要認識到是自己的起心動念創造了一切聲音、一切語言,而不是外來進入的。
關於聲音或語言,是心自己在響起,是心自己在聽到,中間無人無我,無造作者。
從聽聲音和對聲音的探知,我們完全可以悟道,這就是所謂的耳根圓通法門。
作為修行人,如果你有耳鳴很好,如果你有幻聽很好,如果你沒有這些,但你對聲音敏感,對音樂敏感,也很好……
這一切都在啟發你進入耳根圓通法門,這一切都在啟示你從耳根入道。
所以,如果你有耳鳴、幻聽、對聲音敏感等這些特點,以你所聽到的聲音為道緣,悟道得解脫吧。
聲音都是心音。
心是大樂師,它一直在自彈自聽,自娛自樂,你注意到了嗎?
發現天天和你在一起的大樂師,進入它的世界,享受它魔幻般的聲樂天賦。
心是一個大劇院,你完全可以在它那裡免門票地聽上一生一世的歌唱。
何樂而不為?
還曾發現有些人,可能把密續的儀軌當作是用來念的,只是用來當功課哇啦哇啦念誦用的!
其實這些儀軌都是用來觀修的,我們必須了解這點。
還有…
體會那顆心,體會那個道!
不是你在活,是心自己在經歷。
你不是心,心不是你,你只是心建立的一個故事,並在它迷失時堅守的一種信仰。
當你思考,不是你在思考,是心自己在思考,那是它的自然活動之一。
念頭不是你想出來的,是心自發產生的,基於它的業力、因緣和自然功能。
當你感受,不是你在感受,是心自己產生感受,然後它感受自己的感受。
在心智的活動中根本無我,只有心。
見,不是你在見,是心自己在見;聞,不是你在聞,是心自己在聞;覺,不是你在覺,是心自己在覺;知,不是你在知,是心自己在知。
見聞覺知裡無我,見聞覺知只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裡純粹無我。
不要攬心為我,不要展我為心。
應當認識到,“ 我 ” 只是心創建並堅持相信的故事。
只有心存在,在心它自己的領域,唯心單一存在。
心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男人相和女人相也只是創建的故事;心沒有年齡,也沒有大小,它過著既沒有黑也沒有白的日子。
心的生活是不分夢和非夢的,一切都是它的經歷,那夢和非夢都是它生活的一致,對它同樣真實或不真實。
心沒有成長,也不會變化,不會衰老,也沒有死亡。
體會心的這點。
我們感受到的成長、變化、衰老、死亡等,只是心創造並相信的故事。
那是幻識,是心於意識中產生的幻並相信的幻,一旦明白立即知道它們是怎麼回事兒。
體會那顆心,沒有成長,沒有變化,沒有衰老,不可能死亡。
體會那顆心,它不是我,我不是它,我是它其中現起的夢幻,我是被它生起的故事之一。
體會那顆心,那顆心就只是那顆心,不計其數時以來它不生不滅,未變未化,它一直保持它自己,即使它看起來千變萬化。
體會只有那顆心,只是那顆心;體會其中無我,體會我只是它生起的一個故事並堅信的一個故事;體會它沒有成長,沒有衰老,沒有變化,沒有死亡的事實;體會它即時創造的故事;體會它隨時隨處生起的感受;體會不是我在思考,是心自己在產生念頭;體會感知超先於你一直存在……,體會……
體會那顆心。
這顆心是一切的源泉;一切有從它這兒有,一切無到它這兒無,當明白了它自身情況之後。
這顆心是妙寶,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它無法被描述,它無法被命名,它無法被確定,你沒辦法把握它,它就那樣既保持著它自己又時刻變化著自己,你真的只有對它膜拜和欣賞,你對它能做些什麼呢?
你做什麼都是它的行為,不管你如何作為,都落在它的故事和有趣之中。
這顆心根本不是心,不要一聽我說是心,就真的相信它是心。
它沒有名字,它無法捉住,它無法被看見,你逮住和看見的任何一種——都只是它的化身而不是它,雖是它的化身但它的真身就在其中。
如果你尋找這顆心,在幻象裡尋找心,不要離開幻象而尋找心。
如果你想看見它,唯有通過幻象看見它。
它雖不是幻象,但不離幻象。
這顆心時刻在變化之中,它在變化之中保持不變。
它和道保持一致,這顆心和道具有相同的品質。
這顆心是 “ 德 ” 的同名語。
當老子說德,那是指的這顆心。
但不要將心等同於道,道與心是形與影的關係。
雖然它們情形乃至變化一致,但它們兩種存在,兩種奇妙,兩種令人歎為觀止的存在。
如果你描述道,它那品質像心;如果你描述心,它那品質像道。
它們同樣奇妙,像形與影同樣不可思議。
道是體,心是光,要見道必須透過這顆心。
雖透過這顆心,但道是不可被看見的,不可被描述的;雖不可被看見,但也不是看不見;雖不可被描述,但也不是不能被述說。
見道必須透過乾淨的心,像真正看見一樣事物必須透過純度百分之百的眼鏡。
我有兩寶:一是道,一是心。
我本質是道,不具任何形態;但心給了我一個形象,一個形態。
道一直不分形象不分個體的存在,但心依藉它而創造了萬物,像魔術師依藉他的道具展現出各種神奇的事物。
體會這顆心,也體會道,二者體會其一,你都能消融自我,而進入上妙難說之境。
道中唯道無我,心中唯心無我,道與心,像形體與光影,二者合作展現一個如來的世界。
道有體無形,心即光即影,它們和合,就那麼神奇地造出一個如來的世界。
見心見道,乃是明心見性。
就像:
當你感覺到你所學習的領域越來越性感誘人,韻味十足,騷味繞腦三日不退,你就上路了。
當你感覺到你所學習的領域值得你至死不渝,一生一世,海可枯石可爛,但這領域你絕不放棄時,你就上路了。
當你感覺到你所學習的領域越來越神秘莫測,十足讀著精彩絕倫的懸疑小說般,了解得越多的時候,會有越多讓你著迷的問題,你就上路了。
咦?
難道學習的目地就是要一了百了,知道最終究的答案嗎?
終究答案是調查的目地,不是學習的目地。
另一個領域會有終究答案的,就是宗教。
但,宗教的目地是信仰,不是學習。
如果你的學習是可以找到終究答案的話,你可能只是在調查。
如果你的學習得到的終究答案被挑戰或說出漏洞時,你會生氣、憤怒、很情緒化、開始人身攻擊,很遺憾的告訴你,你已經有了宗教信仰。
學習是沒有蓋棺定論這一回事的。
自從了解到佛法,並不是要馬上對人說的,必須要有所希求的人,才能說。
而如果有所希求,也不能馬上講,也需先觀察這個人的狀況,來決定所說的法。
聽法的人,內心要正直,不能說想說偏袒我某方面,要正直的觀察其中的思考有沒有道理。
另外,聽法的人,也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也很難理解。
當然,如果沒有希求心,就算有智慧,也不會有利益。
還有:
心生則種種法生!
識心造作,覺心不明,起念動念,皆歸不知,是故隨所發生。
何奇何怪?
一念造奇,一念稱怪,同一本心,幻變為二,共演故事,同唱雙簧,何奇何怪!
一念生心,二念造相,三念不知,四念見惑,迷煞了無明人也。
修行人若能夠打坐參禪,深觀自心,外照粗相,內照細相,便可了知此事,皆是自心造作,別無他識來我四大之體!
業風吹蕩,細識暗流,深察者便知,一切虛妄,皆是和合,都無自體,情同幻花!
若能了知諸法實相,稱如來稱凡夫,稱佛祖稱鬼卒,同等無二,不見差別。
世人眼見差別,是心同生差別;眼見某象,是心共和某相。
若心不動,眼則無見;不思量時,一切平等,萬法無咎。
一念思量,三界而生,六道輪迴煞然而有。
歷歷如真,只因無明!
三界六道,一心所生。
有什麼業,生什麼界;起什麼相,在什麼道。
起貪業,生欲界;起嗔業,生色界;起癡業,生無色界。
見天人,生天界;見阿修羅,生阿修羅界;見人,生人世界;見畜生地獄餓鬼,生畜生地獄餓鬼界。
因果密扣,絲毫不爽。
或鬼或神,同一心做。
心在無明,暗鬼出生,心在清明,神仙得成。
得見心自無心,諸佛大菩薩成。
世人若想出離幻界,第一莫信見聞覺知。
所有形象,皆是虛妄;所有見聞,都是幻花;一切覺知,不別夢見。
世人修道若想決了諸法實相,第一舉起長明燈,第二深照法自性。
長明燈不滅,法實相照了,諸佛所知,一切能知。
再無世法惑人,再無現象迷人,安坐無惑地,能稱大如來。
能見大如來,方稱見眾生。
真見眾生者,實不見眾生。
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也!
以覺照無明,深照了緣起,了緣知無物,皆是一合相。
一合相即無我,無我故無常,無我無常故諸法如幻。
諸法如幻,故生即不生。
不生故如來。
如來即實相。
實相即寂靜。
寂靜故安樂。
總而言之,一切法是心生。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再來:
心所生下的,即是法;心所不能生下,但又存在的,是法身。
法即是相,相即是法;法亦是名,名亦是法。
離於名及相者即是法身。
心所生下的一切萬物,總體分為兩類:
一曰:色法。
二曰:心法。
實際地裡,皆是心法。
通常,“ 法 ” 這個概念大於 “ 物 ” 這個概念。
不能將 “ 萬法 ” 等同於 “ 萬物 ”。
心是大法主,如果說為物,那麼心亦是物;如果說為心,那麼物也是心。
法相的全體稱 “ 法界 ”,法界又稱為 “ 心世界 ”。
“ 心世界 ” 即不真,幻識所成。
有多少雙幻眼,就有多少幻法界。
幻界全體,即一真法界。
存在有兩個名字:一曰 “ 世界 ”,二曰 “ 法界 ”。
“ 世界 ” 對凡夫說,“ 法界 ”對佛菩薩說。
“ 世界 ” 這個詞引入了時間、空間概念,就時間來說稱 “ 世 ”,就空間來說曰 “ 界 ”。
而 “ 法界 ” 視時間和空間非真實存在,如幻如化。
“ 法 ” 是一個字,“ 法相 ” 是心相,而承載這個名字和形相的本體即是 “ 法身 ”,不可思議!
法身是不生不滅的,法相是生生滅滅的,法相的生生滅滅和法身的不生不滅不相干。
法相與法身的關係,猶如電影畫面與銀幕的關係,但比它們更契合、更立體。
法相有許多,法身只有一。
法身不可稱量,法身不造作,不緣起萬法。
萬法以妄識為緣,以妄識所生幻為緣緣、增上緣、無間緣,而緣起萬法。
緣起則法相生,緣滅則法相滅。
以心待緣,緣生法相;以緣待心,緣生幻心。
心與法,二俱是幻,了無真實,如此了達是為通達,名曰達道。
醬講唄…如果將心比作一位非凡的畫師,那麼,色法是心在大地上作的畫,心法是心在虛空中作的畫。
-- 分享 -—
修行:出世和入世——回到當下和從當下出發…
你若問我修行人每天都在做些什麼?
我會說,修行人每時每刻在做兩件事:一是回到當下,二是從當下出發。
修行總是和 “ 當下 ” 有關;和當下無關的,不是修行。
“ 回到當下 ” 意思是,心從過去、未來裡抽足;“ 從當下出發 ” 意思是,心要重新踏上這個世俗的世界——時間的世界、物理的世界,所有普通人的世界 。
從這個意義上說,回到當下,那是出世;從當下出發,那是入世。
當一個佛說 “ 出世 ”,那意思是 “ 回到當下 ”;當一個佛說 “ 入世 ”,那意思是說 “ 從當下出發 ”。
回到當下——出世,你沒有任何故事,你沒有故事地活著,你出離我是誰、你出離了什麼是什麼,你活在意識心之外,你活在真心的照耀下;從當下出發——入世,你又開始進入這個虛構的世界,你又進入夢境,你又進入普通人的世界……和他們一樣地生活,毫無二至。
關於 “ 咒語 ”…
在佛的助人和教學過程中,會使用了一些咒語。
咒語是一種工具,一種心法,如果尋覓它的本體,它是虛妄的。
用眼睛看它,它是一些符號;用耳朵聽它,它是一些聲音;尋覓它的根本,那是一些念頭。
咒語是什麼?
是佛用來幫助人除去痛苦、焦慮或恐懼的一味藥。
咒語是佛給那些不需要識字,或識字太多,不喜歡道理,追求簡單,覓求快捷,需要清除煩惱的人開的藥。
如果世界上有兩類字詞音,一類是有含義的,一類是沒含義的,咒語是屬於沒含義的。
咒語是沒有任何含義的符號或聲音,它的設計就是盡可能使它不含有任何資訊及意義,它的目的就是為我們去除內心的污染,把我們帶到什麼都沒有的清淨之地。
在我看來,咒語是世間最乾淨、最純粹的東西,它乾淨純粹到沒有一點思想的痕跡——思想沾染不上。
咒語,就像蓮花苞裡的蓮子,它淨潔、美好,一塵不染。
咒語不隱含什麼特別的意義,如它隱含有某種意義,佛就直接告訴我們了,他不和我們打啞謎。
沒有什麼秘密是佛不可以直接告訴人的。
假如咒語是具有某種含義的字、詞或聲音——則佛不必再創造它,因為世間已有的字詞音義已夠表達那個意思了,不必再創新。
世間什麼含義的字詞音都有,就是缺乏 “ 沒有什麼含義的字、詞、音 ”,因此佛創造了它並使用它。
這就是咒語。
通常,我們痛苦是因為給事物詮釋了某種意義,我們並非痛苦於事物本身,我們痛苦於我們詮釋的意義。
任何思想都是意義,即使 “ 無意義 ” 也是一種意義。
誦念毫無意義的咒語,就是來消解我們所賦予事物的任何意義,包括 “ 沒有意義 ” 這個意義。
因此,咒語就像淨水珠,它能淨化我們心中混濁的覺受;咒語就像化念丹,它能化掉我們心中頑固的思想。
正念地誦頌咒語有一股無和淨化的力量。
對我而言,咒語就像一根釘子,它在盡可能地把我釘在 “ 我不知道 ” 的狀態裡。
當我處在我不知道的狀態裡,對未來的恐懼沒了;當我處在一無所知裡,有關過去的歷史沒了;如果我僅僅與那純粹的咒語同在,當下的概念也沒有。
誦頌咒語讓人沒有過去心,沒有現在心,沒有未來心。
沒有過去,就無法投射未來;沒有過去及未來,“ 現在 ” 必然是一種我不知道的狀態——那是最開放的狀態。
咒語的價值就在於,它能把你帶入和安住在這裡。
如果你能因為誦頌咒語而讓自己安住在我不知道的狀態裡,那麼,咒語將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倘若不是這樣,你為咒語創造一些概念或意義掛在它身上,那麼也能起作用,只不過不是它最大、本意的作用——實際上那是你創造的概念或意義的作用。
像一根釘子一樣的咒語,你可以用它把你自己 “ 釘 ” 在我不知道的狀態裡,也可以用它 “ 掛 ” 上你借它創造的那些故事。
怎麼用它,憑你而定。
安靜下來誦讀咒語,一下就能深入到無念的中心。
在與咒語連接的過程中,咒語消失了,你體會到沒有咒語,也沒有誦讀咒語的人,只有某種震動發生在那裡。
這就是能 ( 流 ) 所雙亡。
咒語把你帶入了沒有意義、不需要意義、也不必有意義的地方,在那裡,你體會盡生命本然的無我、空和自性清淨。
誦頌咒語,把我們變成一根空竹,比變成某佛菩薩的通靈,管道更好。
咒語的基本功效是讓人達到清淨,其次咒語也可以導致開悟。
但前提是你必須有 “ 悟 ”,在那種本性清淨狀態下的悟。
悟什麼?
就是悟到本來無我、從來無我,本來清淨、從來清淨!
咒語導致無心,無心才能口說真咒語,譬如嬰兒,發聲無心,滿嘴咿呀,彷彿咒語。
成人修行,若能藉借咿呀之語,返回清淨,回到無心,即悟無我,直是天真。
咒語就像藥,進入不同的身體有不同的反應。
如果你誦頌咒語,帶來無念、清淨、安樂或禪悅,這是它的正常反應,這說明你在以直心行道;如果你因誦讀,看到某佛、菩薩的形象,而感受到了力量、慈悲、愛等,這是你深藏願望的心念所致,這說明你在以曲心行道。
以曲心行道,不能真解脫;以直心行道,是解脫正因。
世間咒語,真實若化念丹,若淨水珠,若醍醐,若蓮子,若上妙藥,它把人心中地、水、火、風,洗滌得乾乾淨淨,調伏得安安順順,還原得和和美美。
善用藥者,一味足矣;善用珠者,諸海清淨;善用醍醐者,消解乏痛;善用丹者,身體不病;善用咒語者,當下清淨,一時明瞭,悟得無生!
再論述 “ 明心見性 ”…
明心見性,是證悟的另一種說法。
所謂明心,就是解決了我是誰的問題;見性,就是解決了世界是什麼的問題。
換一種說法,明心即是斷能,見性即是亡所,能所俱泯即是明心見性。
明心明什麼心?
明心沒有心。
見性見什麼性?
見諸法無自性。
在修行的過程中,經由找尋、驗證,當我們發現心沒有心時還剩下什麼?
一片光明自然智;當我們覓性發現性沒有性時見到了什麼?
法法唯空名,都是幻識成!
明心見性的結果是什麼?
明白了生命和世界是怎麼回事,息了造作,安心生活!
實際上明心見性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修行的最終目的是 “ 安心生活 ”。
不要為追求明心見性而追求明心見性,為安心生活而相遇明心見性。
為了達成安心生活,我們明心見性;為了達成明心見性,我們修止修觀。
修止修觀是為明心見性做準備的,明心見性是為安心生活做準備的。
明心見性,無非實證。
實證於何?諸法性空。
尋心不見心,覓性不見性,皆是一合相,猶如夢中影。
明心無心,無心即明;見性無性,無性即見。
明心見性,了夢是夢;了夢是夢,明心見性!
來源:網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