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是觀也是想


佛教徒,是指一個人,根據佛陀開示的各種法教去修行,這才是佛教徒。

從未正式傳授過密法,原因是:第一,一般人學密法學不好。第二,學的人沒資格學。

修持成就便有徵候,自己身心都要轉化,不似顯教;不似禪宗著眼在心性。

換言之,密法是依阿賴耶識起修。外面傳密法的很多,在我眼裏大半非真正密法。

學密法很嚴重,搞不好就成外道,也可說是魔道。

禪宗佛法是“ 即生成就 ”,密法則標榜“ 即身成就 ”。

比“ 即生 ”還嚴重,連帶這個肉身也成就,它是依第八阿賴耶識起修,顯教其他法門可說是依第六意識從意識方面起修。

六祖有云:“ 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 ”

密法直接修五八果上圓,直接走這個路線,因為直接把阿賴耶識種子當現行中把它轉了,所以前五識也跟著轉,故號稱“ 即身成就 ”有其理由。

它不走空的路,走有的路,這個 “ 有 ” 也 “ 即有即空 ”。

淨土宗的修法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大密宗,當然真的禪宗也可以說是大密宗,空有雙圓,是真正的密宗。

所以平常不太傳,因為一般人教理都不大通的!

其次,修密法是釋迎牟尼佛過後,真正學佛的榜樣。

修行是很嚴肅的。

戒、定、慧、大乘、小乘、內、外,一切行為,隨時隨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規矩中,在有形相的規矩中也要達到在自己沒有形相的心行中,轉變了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種子,轉變一切種性為成佛種性,所以它比較難。

這一點搞不清楚,在種種境界發生時,就容易走入外道、魔道了。所以後世西藏黃教密法是對的,硬是先要學教理!教理學通了,再給你傳法。

像白蓮教、鴨蛋教,一貫道等也是受到密宗修持的影響,但走不好,就走成這樣的路子。

所以明朝時看到當時的密教就不要,硬把它趕跑了,流傳到東洋,即今東密在日本高野山為主的密宗。

另一路,從唐朝開始在西藏流傳的密宗則叫藏密,這兩路線是不一樣的,東、藏密修證理論、次第的不同,最起碼也要連上三個月的課,才能說得很清楚。

所以修密法隨時均離不開有形的佛壇、佛像,隨時感受到與佛同在。所以有佛壇設置,隨時要修供養,因為各種因緣俱足不易所以難辦。

這是指修法的人,而真正能教授法的人也難尋!

藏密對事師的要求非常嚴格,而老師也非常獨裁,師道尊嚴達到極點,按照這種嚴格的教授方式,現在我們是做不到的。

假使一個人真能做到這樣,修持馬上就成就了。

其次,講皈依在顯教是三皈依,在密教則是四皈依,佛、法、僧外加上皈依師。

因為無師,你不知道真正的佛、法、僧三寶。

所以把老師看成現在佛。

這種師道尊嚴的傳統,現在人是做不到的。

現在人學佛就像做生意買賣一樣,徒弟來了,供養一下,還要計算價錢。

是不是划得來?

還有自己個人的意見如何等等。

假如一個人開始時做得到三輪體空,這人當下已經成佛了。

我當年學佛就走這個路子,處處守規矩,你們看我說話、行事好像不守規矩似的,其實我處處留心守規矩,這是你們所不能知道的,以上種種原因,所以多年來我不傳有口訣的密法。

還有密宗是富貴法,樣樣都要修供養的。

我不依這些傳統規矩,反而我來求你們學法,在我的立場是把法佈施,供養你們了。

自己曉得來求法的人,智慧已很高了。

實際上,真正重法的人不多,這個時代教人學佛法,變成只有老師求徒弟來學了!

供養呢?並不只限於錢財,要身、口、意供養,盡其所能都要拿出來。

你們還問:“ 幾百塊錢夠不夠?那幾千塊錢呢?花樣變多了!就不要學法了! ” 佈施也好,供養也好,須無計較心,也不考慮把錢拿去做什麼用,這才是真佈施。更何況供養呢!

至於沒有錢學密呢?你們看米拉日巴傳記,師父那樣整他,你們那一點做得到?

現在人受不了的,甩他一耳光,不到法院告你才怪呢!

講你們一點不對,“ 你們都氣了個半死,不轉過來恨你師父才怪呢! ”

現在的老師必須拍徒弟的馬屁,時代不同了,所以佛法沒有了。(你們要注意,這裡是在講佈施方面。)

再說富貴法,天天要供養香、花、燈、水、果、寶珠、茶、食……等等,天天要換新鮮的。

一般人見此繁雜,又要花錢;都不想做也不想學!所以才笑稱學密的都是富貴法吶!

不過,到我這裏任何規矩都改了,不但密宗,顯教也是。

任心遂意隨隨便便,不要認為隨便是改得好。

換句話說,更嚴肅的說是我身心內外都在行佈施,這是法佈施,你們學了,接受了我的,都是欠我的。

在自己心地因果上你怎麼還?

你不成佛,欠我的你怎麼還?

真講佛法,難得很,這個因果一定會還的。

佛度人不會要人還,但皈依了佛、學了佛而不修行、不成就終是要還清的,因為這是落因果。

也在六道輪廻的因果中,明顯得很,你們看不到而已。

講一句話,起一個心念,處處都是因果啊!

淨土宗往生極樂世界是帶業往生,有九品之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 等,如果是下品下生往生的,連阿彌陀佛都看不到,因為他過去無始以來的業力還沒有消除,要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至不退轉地時,業力才慢慢跟著消。

密法也是如此,你們好好研究通了也就成佛有餘。當然再配合禪宗參透了,再轉回來修這個有為法。

所謂:“ 明知其空,轉而修有。 ”此人非成就不可。

但當今之世恐沒有此人。

所以特別勉勵你們,在未來時代,在新世紀中能有所成就,也就是此次傳法最大的開心和安慰。

給你們的法本是經過獨家整理,只此一家而已,其中,摻合攏來了藏密和東密等的修法。

東密的修法,以藏密的立場看,只修生起次第,沒修圓滿次第。

生起次第由真空生妙有,圓滿次第由妙有返回真空,過去東密的修法沒有這個,現在我把它加上了,所以生起、圓滿二次第都具足。

另外,各種密法修持要有很完備的壇場,法門是經過整理的儀軌,生起次第有兩層意義:第一在你們剛學佛到現在,就是在生起次第中慢慢培養善根;第二,從修持至大澈大悟也還是生起次第。

成佛了就叫圓滿次第。

這也是方便之處。

生起次第在此法本中的修法,你隨時隨地在修;等於有禪宗參話頭的大澈大悟的精神在內,一起修馬上跟著圓滿次第就上了。

寫出這法本是劃時代事,誰都不敢做。

“ 我來做...” 雖然是說笑,但也是真的。

這個傳承融會了這些東密、藏密兩方面,就是這樣開始的。

所以人類文化整個研究起來,最上古時代就是一個文化,後來一個劫數來臨,滅了,再起,遂形成了差別。

世上什麼東西可以把物質世界弄乾淨?

水、火、風。

風吹得乾乾淨淨,火燒得乾乾淨淨,水洗得乾乾淨淨。

所以三災八難,水、火、風災毀滅世界,世界就是地形成的,我們身體死時也是這樣分離使我們死亡。

以後等你們修持有了基礎再來講。

由喉結處上看胃上的脈通了沒,就是道家講打通任脈的初步,此時不會起分別心,沒有妄念了。

男人喉結很明顯,女人的看不見,就是女人這脈打通更難了。

喉結這一關打通了,這一生的生死了了,要走就走,要來就來,多活、少活可自由控制。

某些人打坐就打嗝,就是嗝上來衝這個地方,慢慢的這個地方通了以後,這裏的骨頭間喉節脈輪卡答一下,開了,刀似的打開了。

每人心裏有數,境界也不同,經歷也不同,這裏打通才能破得了生死。

人要死前,哦哦由喉發出,結使在這裏硬是一個結,結一脫,死掉了。

另外,照應死者是一大功德,但是對自己色身很吃虧,死者硬是有一股屍氣,道家的規矩,不看病人,不看死人,不抱小孩。

拿佛家精神來說,道家的規矩其修法雖有道理,但佛運事心在於犧牲自己,利益他人。

所以經常照應病人、死者,自己反而吃虧非常大,生理上受不了,回來總是大病一場。

總之,你這裏若打通就恭喜你。

為什麼講到這裏?

淨法界的真言並非用水一樣把東西洗得清淨,而是心清淨,法界就清淨。

法界包括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法界,事事法界等四法界。

三世間:器、有情、聖賢世間。

常見到念經、念咒越念得好聽的人,身體越弱,氣唱光了,生命也完了。

有什麼用呢?

金剛念誦,必須唇齒不動,舌尖在裏面動,氣不漏出來,越念氣就越長了。

一口氣當中,念念念…所有的妄念都跑光了,就是專一,就是定。

定到以後,沒有氣了,氣停掉了以後,色身的呼吸、氣息自然回來,中間一個雜念也沒有,就是圓滿清淨的現狀,這就是密法的道理。

所以學得快,身體越來越壯碩。

頭部有毛病須念“ 嗡 ”字音。

胃上、肺、胸不適,念“ 阿 ”字音。

下部不適,念“ 吽 ”字音,女性須注意把腹部內吸,小腹越念越癟,慢慢會恢復童體,不是把氣壓下去,尤其女性特別注意,包括下部都在收縮,像花苞一樣會自動合攏來。

這些以前就都有講過了......

大家看這是宗教說法,若拿文化看,一點都不宗教。

修了這個法以後,要發心學,這才是真正學佛法,每天規定自己作早晚課,起碼要作的都要作,要嚴格規定自己。

若加上學禪、修淨土或普通打坐等功課,也一定要把法修完了再修習;或修法前行之,前後皆可通用,可是要每天照規修習。

照理講,真正修持下去,四十九天一定有反應,天天專心修持下去,這時四十九天或有各種神通、各種反應來到,不要執著,可是不能不信,執而不執,這就是修持密法的要領,一執著了就成魔道。

“ 不作聖解,即為聖境,若作聖解,即成魔道。” 原則如此。

沒有壇場怎麼修呢?隨時隨地可以不規定自己硬性修法也可以,不著形式的修持,只要念咒子也行的。就是要在心上用功吶!

什麼是涅槃成佛的果位?

“ 真如妙有,寂滅性空。”

注意,不是 “ 真空妙有 ”。

真空妙有是道家的話,也是辨證法理的話。

寂滅性空是空的一面,真如妙有是有的一面,所以涅槃並非完全斷、空。

因為不生叫涅槃,因為不滅,叫妙有。

一切佛法,禪宗也好,淨土也好,止觀也好,各種佛法都是應機設教,因眾生的根基不同!

學密法同其他法門不同,要全心全意的心情去修,沒有一點 懷疑 “ 妙覺果海 ” 那是文殊普賢菩薩的妙覺的果海只有信才能證得了,所以要多信、精勤行于正道,則此成就才有希望,這是前言。第一步修生起次第。

先調呼吸,一心不亂,如果學過禪的,一念空更好,或者學過大手印的,先觀莊嚴、現量境界,當下即是,定久最好。定久了以後,等阿賴耶有一點點動以後,才來修這密法,由真空轉入妙有 ......

還有,宗教信仰不同者,在社會上有一最大誤解,一提到密宗就把雙修聯在一起,完全搞錯。

密宗所謂密是最明顯的道理,然而最顯易之理自己不懂,這才是真正的秘密。

顯教修法大半走去惡為善的原則,捨妄念、煩惱而求空性,然後用空性菩提去轉習氣,密宗之秘在煩惱就是菩提。

學佛與成佛沒有捨棄哪一點,每一點都沒丟掉,關心到每一位眾生,每個人,當下我就是佛,沒有捨棄了哪一點,不增也不減,本來就不增不減,不需要你捨棄了哪一點,空掉哪一點,所以顯教講空,在密法看起來,也只是個方便而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一切眾生的自性本來具足一切,因此學佛修法乃至成佛,決不是捨棄了任何一點,更不需要捨棄妄念而證菩提,因為妄念本身就是菩提,妄念、煩惱的自性本身就是非空非有,因其不能存在,所以它非有,因其能生生不已,所以非空。

顯教某些法門是抓住一面,捨惡而取善,捨有而取空,或捨空而取有,都是教偏!

密法同華嚴宗一樣,是合一的,圓滿的,不取不捨,不增不減,眾生本來是佛,只要你自己信得過。

顯由理去貪、嗔、癡、慢、疑。

密教之理,非增非捨,自他不二,貪、嗔、癡、慢、疑就是五方佛,轉都不要轉。

轉識成智,是由凡夫轉成聖人。

密宗轉都不要轉。凡夫即是聖人。

知道五毒本身就是佛性,所以嗔心立刻成就,為東方不動如來,知道貪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變成西方阿彌陀佛無量光如來;疑(妒)心轉成北方不空如來;南方寶生如來是慢心轉成;癡心本身就是佛性,可轉成中央毗盧遮那佛。

所以佛法中有這門密宗,密就在這種地方,轉不過來,理證不到,修持不到,信不過,那就很糟糕。

懂了幾點密法,這些空洞理論,沒有去修證到,以為貪、嗔、癡、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亂用貪、嗔、癡、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獄不能自救了,很嚴重。

因此密法真的說便是 “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一切凡夫人心的根本就是佛性,證得到、見得透、信得切,當下就轉。

所以密宗人說禪宗是大密宗,其理由也在此。

這個法門秘密的重點就在這個地方,並不是說方法上有秘密,方法上有秘密,那是花樣,只能算是方便而已,身上氣脈發光動地等都是方便,不是真正的秘密。

幾十年來,素來不肯傳這個,因為世上真正的純密宗大法,沒有幾人有資格學,一般一提到密宗,神秘觀念就來了,這已經沒資格學密宗;還有學密宗人最喜歡談境界,談各種功夫,談夢,搞得一臉神經、神秘兮兮的樣子。

真正學密宗的人,倒最需要學理通達,沒有一點神秘的觀念,也沒一點神經、心理變態的狀態,智慧是絕對明朗的,這是個大智慧的學問。

要知道,過去經驗中學東密,先要學顯教律經論教理,在西藏密宗先須學十二年教理,才能夠修法。

密宗同禪宗一樣,非常注重傳承與師道尊嚴。

換句話說,東西方幾個大教主,釋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穌及穆罕默德,一生只建立了 “ 師道 ” 而已。

不是統治性的迷信,而是教理性!

密宗注重上師,學法以前要行四皈依儀式,但我不這樣來,這是我個人修養不肯如此做去!

至於我個人有個自律,個性上也不喜歡,來上個課臨時嚴肅一下就可以,下了課就算了。

不過走密宗是非常注重儀軌形式,非常注重表法的。現在說法時把這點告訴你們。

在密宗法脈上,早是阿闍黎,具足傳法資格,但向來不教密法,只覺得現下傳密宗的流弊非常大,有時害多于利,要學密宗的人特多毛病,好像各個都是神經病似的。

喜歡談境界、夢、神通、感應等等,十之八九在心理變態、精神狀態中,再把身體上的功夫、氣脈拿來自我崇高,貪嗔癡慢疑樣樣俱全,因此多年來不肯傳密法,而只傳東漢以後傳人中國的密宗法門,是因為這個密宗的法同禪宗的理非常相通,尤其是華嚴宗道理,絕對相合。

一即一切,任何一個法包括了一切法;一切即一,一切法皆可歸到一個。

東密與藏密其他方法麻煩又複雜,而且要專修,而大多數法門修法下來起碼要兩、三個鐘頭,一天早晚修兩課就沒時間了,在這工商業時代,忙工作都來不及之時,常會因時間上的不許可,而產生衝突!

同時其他修法各有各的儀軌,各有各的遵守法則,並且不大方便,有些密法葷素兩便,有些非吃素不可,有些還非出家修不成功,有些密法出家不一定修得成,在家人才修得成。

密法修持依顯教小乘的不淨觀、白骨觀與安那般那風息相依觀而成就者,才能真正得到密法的成就。

在這個時代要真修實證;建議走禪密要法中白骨觀的路子,才是修持禪定的起步。
禪密要法稱為密,跟密宗的稱為密是相通的。
禪法中藏有大秘密在,只有個人修持到了之後才能懂。

修白骨觀到某一個程度,才能真瞭解到由小乘轉入到大乘修行上的基礎,及由小乘轉入大乘的道理何在?

這邊沒有什麼密宗的大秘密給你的,密都是在你自己的生命本能裏面,你去發掘,發掘自己的智慧,發掘自己生命的根本,發掘自己生命的奧秘,這才是大密宗。

決不是說另外從別人那裏挖到、偷到一個秘密,那不是真的,那是方便,不是究竟。這個道理千萬要注意!

修密法要悟它本身的理!而它的教是密教,教是代表教育的方法。理是大乘華嚴宗的境界。

它的理是華嚴、般若、唯識綜合的,綜合了全部佛法修行的宗要;行則配合華嚴經法界、淨行品種種的行;果則直取無上菩提之果。

另外密宗修持方法從觀想來,觀不是用眼觀,是拿心念來觀,以唯識道理來講是妙觀察智呈現的道理來觀。

為什麼說呈現?若妙觀察智完全達到了就是佛境界了。

換句話說,觀是觀察的觀,想是思想的想。(按梵文正譯,觀想也者,殊勝的見地也。)

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觸與受不同,普通經教上稱覺受。

密宗.法本上用覺受是感覺的覺,也包括了一部分的小知覺。

受,完全是感受,包括了生理的部分。

大家講氣脈,氣脈完全在覺受這一部分,並非究竟,氣脈是用功的象徵,屬於覺受的範圍。

想與思有差別:想是第六意識開發作用的現象。

思是第六意識根本作用的現象。

換句活,想是第六意識分別作用的現象,思是第六意識根本作用的現象,意根的現象。

所以一切的顯教,修止觀的法門包括了不淨觀、白骨觀和數息觀等等,拿 “ 觀 ” 來作代名詞,實際上包括了 “ 觀 ” 與 “ 想 ” 兩部分的作用,開始入手都是用想人手,所以觀想實際上的次序是想、觀。

什麼叫做想?

大家都知道,圓山大飯店吧?

現在我一提,你們就有印象來了,這就是想。

用不著去想它,它就來了,很容易。

你們觀想觀不起來,想不起來,那都是用功錯了路,想是很容易的。

比如大家想要鈔票,我提鈔票,你們的印象中就有鈔票的影子,把這個印象釘住,心念永遠釘在那裏不變去,這就是想的成功,有什麼難呢?

你們會問:“ 這不是妄想嗎? ” 妄想也非空非有!妄想也不錯,因妄想而引起煩惱就不對。

想發財,發不了財而煩惱就不對了!

想作官,作不了官而煩惱就不對.想男女之念,而引起生理、心理的苦惱就不對。

所以想阿彌陀佛的相,想起來就對。醬有聽懂了嗎?

先利用止的功能。

把這個影像定住,因為你知道這是個影像,你沒有著迷,也沒有發神經。

換句話,你訓練自己的心理思想的作用,使自己心理思想的作用不亂跳動,就對了。

但是如果我這樣想起來很用力、頭痛,那就不對,你不是在觀想,你搞錯了,不需要用力的。

一提圓山飯店你就有影像,這個時候不是用力的,要在這個同樣的情況之下,把這個佛像的影像止住,想成功了,這是密法的修持重點。

這個想成功了,其他的妄想還有,沒有關係。

等於很多的灰塵殘渣中,你止在其中一顆灰塵上,以這個為座標,慢慢的,其他的妄想如灰塵一樣澄清下去。

澄清下去了以後,這個想的佛相慢慢地定久了,不知經過多少時間,氣脈自然起變化了,感受作用自然來了。

生理上有各種境界、各種變化起來,你一概不理,專定這一點,這是想的成功。

那什麼是 “ 觀 ” 呢?由想的程度變深了,你這個佛像變得很明歷,忘了他是真的,還是假想的,永遠在這裏,乃至你與人講話、做事、走路,這個所觀的佛像在意境上不動了,永遠不動,講話、做事都一樣,乃至打坐時也一樣,這個意境永遠不動,這才叫做 “ 觀 ”。

所以想是粗的,觀是細的。

觀和想的境界,屬五通行中的 “ 思 ”,禪宗講 “ 思唯修 ” 是這個 “ 思 ”。

這個是 “ 正思唯 ”。

你們以為道理上在研究叫思唯修,錯了!

念念不動才叫 “ 正思唯 ”,同樣的能夠處理事,外界六根、六塵的應用更明亮、更安詳、更健康。

觀想都沒有成就,修密法也沒有用。

比如修淨土,同密法一樣也是念佛。

念的本尊不同而已。

這一念成就即顯教的 “ 置心一處  ”,心念住,真止觀。

真止觀了,真思唯修,通一切法,一切都貫通的。

想成功了,定力越來越深,但有一點,拿五蘊來講,五蘊,色、受、想、行、識,一切密法的修持以中間這個想蘊起修,就是拿 “ 意 ” 起修,從意起修快,因為所有物質世界是眾生的共業想蘊所形成,我們人的報身也是想蘊所聚集維持的,想蘊構成一切精神、物質的萬有作用,想蘊的本身就聯繫了精神、物質兩個功能,但想蘊成就有個毛病,馬上給色身、給身體氣脈的感覺牽引走了,脫離不了受蘊的作用。

感覺一來,你們就以為有效果了!

實際上你們受騙了,感覺是四大肉體存在所發生的,感覺一牽動,產生想蘊的功能,精神的力量給肉體一牽動了以後,產生肉體的功能生生不已,因此會引發你生理上的欲念增盛。

密宗的修法如何來解決呢?

於是觀想氣脈、觀想雙身等解決之,不俐落、不究竟,而且毛病更大,建議:釋迦牟尼佛親傳的白骨觀好用。

萬一碰到覺受太厲害時,一轉入白骨觀,白骨一流光,身體化空了,很快進入人空境界。

剛才講過,華嚴離不開唯識,唯識離不開般若,同華嚴的境界相通,走華嚴法界觀,由華嚴法界觀來得快,而且華嚴法界觀的修法幾乎要失傳了!

現在告訴大家,原理上要弄清楚。

對白骨觀有相當基礎的,更需要轉到密法的修持,因為白骨觀修到白骨流光,人我空了,身體也化空了,進入小乘的空境界可以,當然目前大家還沒得果。但永遠空住還不行,還要轉識成智。

把意觀空的功能到了,而由真如空性變照明萬有,報身、化身的成就作不到,還差一步,因此必須,由修密法的觀想來達成。

—由白骨的人空確實證得了以後,然後修到密法意生身的觀想成就,意生身成就了,報身與化身的成就便會快。法身的圓滿就更容易到達了。

意識境界上,不在身體上,不在腦裏頭,也不在心窩上,不在上下左右,似睡著非睡著,似夢又非夢,有這個意境在,這才是真正的密法觀想。所以我常說,密法是真正的心理科學修法。

意境上觀想,頭腦忘掉,甚至覺得迷迷糊糊的,在這個中間的想,有時佛像變樣成妄念來都不管。

就是把它定住,有心去定住,定不住的。有這個印象,不用心去定,不用心去想,就有了,知覺、感覺都照舊,只是把握這個影像的境界,影像起來後,不但把腦袋忘掉,身體也把它忘掉。

什麼叫忘掉?不理就是忘掉,這樣觀想的道理把握住了,曉得了,才可以修一切密法的觀想,密法的觀想要在理上透徹,才能修到這個境界,這個也包括了止觀、思惟修,前面已講過。假定有人在這境界上一直定下去,自然頭頂有光,有清涼灌進來,有這感覺時不要放棄,也不要執著,這時定住是得到佛來灌頂的現象,乃至回去修法時,灌頂現象自然會來的,你要好好把握這一點經驗。

至於其中修持的境界,進步的情形,離不開四禪八定,功夫上是如此。

行願離不開菩薩十地的修持,這個要知道。

這就是已經進入密宗的壇場中,密法心地法門真正的壇城。
所以顯教與密教,密教與淨土、與禪,沒有差別的,“ 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 應該在這個境界上多定,多練習,這個觀想就是大止觀。

前面提到密宗的修法不需要斷惑證真,煩惱即是菩提,貪、嗔、癡、慢、疑即是五方佛。

就有人會問起五方佛與五蘊的關係?

《心經》裡有 “ 照見五蘊皆空 ”,總認為空掉了五蘊才能成佛,密宗不然,密宗從果地修認為五蘊就是佛,五蘊就是五方佛,同貪、嗔、癡、慢、疑一樣,色蘊就是中央毗盧遮那佛,受蘊就是東方不動佛,想蘊就是南方寶生佛,行蘊就是西方阿彌陀佛,識就是蘊北方不空成就佛。

由此,《心經》的 “ 照見五蘊皆空 ”,有個秘密在此,你們般若(智慧)不夠,所以不能見道,不能成佛,是你 “ 照 ” 見五蘊皆空,又是哪個 “ 照 ” 在照咧?

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不空了,五蘊就即身成就,都隨你那個 “ 照 ” 而轉的。

把這個道理弄懂,五蘊即成五方佛,就好修法。

換句話,身心的本身就是佛。

先調呼吸是調勻呼吸,從靜人手,這不是在作氣功,而是等心寧定了以後才好起修。

“ 既不散亂,又不昏沉。” 這才是一心不亂,念念清淨。

完全寧靜下來,你要到達一心不亂,才能開始修法。

不點香或者沒有佛像都沒關係,不拘形式,只要心香一瓣,心誠則靈。

沒有佛像,印象一帶就觀想出來了,不過,觀出來,定不住是沒有用的。

觀想不是要用力,非常自然,心境非常寧靜,頭腦非常輕鬆的,意境上有這麼一個印象。

觀不起來,念上帶過也可,初學時慢慢練習,久了就有,想不起來不要拼命在那裏想,人會變神經的。

人類最古老的文化本來是相同的,後來分派系而有分歧。

清代鄭板橋說:“ 和尚釋迦之罪;秀才孔子之罪;道士老子之罪也。”

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但至少可看出宗教在社會上之形態,給人不良的印象已至此。

學密宗、學佛法,看到原始許多宗教都是相通的,四大古老文化:中國、印度、埃及、希臘最高的許多東西,一研究結果都是相通的,很奇怪!

這個修法是有法,不是空法,由空而轉有,由有而入空,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方便法門都在其中矣。

這個方法是生起次第,還沒進入團滿次第。

接著圓滿次第,由緣起生起妙有,而回到諸法無常 ......

明點由頂輪上直衝出去,這裏很重要,學淨土的要注意,這時發願要往生哪裡就哪裡。

“ 明點?那衝出,散之於虛空。”

又歸到前面的 “ 虛空即我,我即虛空,也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

就是這個樣子定住,越定久越好。

忘掉身、忘掉我,這時候上面的一切生起,皆如夢如幻,皆不可得,就在這圓明清淨的境界上越定久越好。

一般的修持,走氣脈之路還不究竟,因為氣脈之有,在於肌肉、細胞之存在。

由氣脈成就而證身空非常困難,當然慢慢走也到達,如果走白骨觀修至身空之路,氣脈的成就自然包括在內,這個道理就是禪秘要法中之秘要。

白骨觀是斷欲、證到人空、我空最快速的路,在小乘證果是最好一條路,大乘修法必須要四大觀法,火觀、水觀等配合上,再加上灌頂修法、念佛修法。

禪秘法要三十六法不是呆板的按照次序來的,再來那就是接上大乘證得菩提最快的道路。

不要以為學了密法、又參禪、又學止觀,又是白骨觀,反而搞不清楚了。

學的人要悟到,要去參究,這許多方法都聯在一起的,就是一個方法。

如果真拿菩提來講,這些都是對治法門。換句話,都屬於調心的方法。

佛說:“ 我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真到了一切無心之地,已經成就,什麼咒語、觀想、白骨、不淨、止觀,都不需要了!

至於,什麼時候用這個方法,什麼時間用那個方法,要自己曉得調整。

在禪秘要法時也講過,佛再三吩咐到某一種時候要易觀,自己要知時知量,學佛修持的重點佛已告訴你:“ 知時知量。 ”,所以學佛始終是智慧之學!要自己知道。

禪、淨、密、止觀等統統包括在內,也都在其中,要自己去參悟,要自己去開發。

密宗我始終不肯傳,因為一般人越學越困,越容易走入迷信的路線。

實際上真正佛法的奧秘,反而自己不用智慧去找。

真正學密宗的人,該是具有大般若智慧的人學,一切要自己去參悟,這才是密宗真正密的道理。

你以為密宗不要窮教理?開玩笑!

所以密宗始終經一相當時間後就沒落下去了,你看唐代至今的密宗墮落成這個樣子!

好奇!迷信!再說夢話!談功夫!越來越神經了!密宗是個大法,但越來越沒落到此程度,因為大家不窮理。

一般學佛、學道的都是妄作聰明,沒有老實的。

學佛其實很簡單,學一個愚夫、愚婦的信就成功了,不要妄作聰明。

一般人修道不成功就是因為不老實,自作聰明就是貢高我慢,不接受人家的善言,有抗拒性的,懷疑性的,那就是我慢了。

還有:

施食的好處:臨命終時,心無恐懼。

學佛的人,最基本的佈施是先培養自己的心地,叫你天天佈施錢糧是做不到的,每天施幾粒米,花不到一毛錢,惠而不費的事,這功德應做得來吧!

凡夫的念,心念強就是神通,有什麼稀奇!恐怖就不行了。

“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你有所求,有所畏懼,那就不行了。

我無掛礙,我死了也可以變成魔鬼,跟祂打架,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我怕你幹什麼?!你心念一正,一正剋百邪,就是了。

一切音聲皆是咒語,那個音準確不準確?唯心!絕對準確的音在目前世上已找不到了。

同時,“ 聲是無常 ”,開始音聲皆是無常,皆是生滅法。

知是無常,無常即常,知生滅而不住,不住即住。

不會念大悲咒也可念《心經》,到這裏就可以修了,建議:三個咒可以連在一起念 ......

大心咒:“ 阿木曲亞 所哈 ”(a mu che ya suo ha)。

(胸襟不大,大慈大悲的心發不出來,念大心咒會擴充自己愛人、愛天下、愛眾生的大悲心。)

小心咒:“ 阿木多亞 所哈 ”(a mu do ya suo ha)。

(粗心大意的人要念小心咒,容易忘這、忘那的人要念。)

心中心咒:“ 哇啦巴啦 哪亞 所哈 ”(wa ra bo ra na ya suo ha)。

(想求智慧的人念這個咒),但最好三個咒連在一起念 ......

三合一咒:嗡 阿木曲亞 阿木多亞 哇啦巴啦 拿亞 所哈

太虛法師有個弟子很有名的,後來歸隱了,有神通,也智慧了,他就是念這個心中心咒悟道的。

為了要大家能夠發起智慧,明心見性,重點在心中心咒,心中心的咒語多去修。

這個咒念在心頭,慢慢的,漸漸的你的心就不同了,心就定了,感應就不同了。

心中之心,有些人心很散亂的,很沒記性的,對佛法對修持起不了恭敬的心,趕快多念心中心咒馬上得感應。

學習到禪修要訣或口訣,這是很重要的。

粗的煩惱可以靠「止」而消除,深細的煩惱習氣要靠「觀」來消除,如此則能駕御自己的心,當你對掌握自心得到自在時,在一切境中就會如須彌山王,不動而穩固,心想向善時也能穩固而不受煩惱情緒所影嚮,能依意願自在掌握自己的心。



電影功夫 -- 熊貓,讓我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牠的師父終於找到訓練熊貓的方法,那一幕的驚喜是當師父,忽然發現原來熊貓為了吃,可以不顧一切的 ...讓師父明白了訓練熊貓的下手處。

只是牠的師父,也是隻同宗目不同種的小型熊貓。(這不是重點啦!)

之後的訓練那幕,是讓我又喜又感動的看到有淚!

其中一些過去的佛家密宗 84 大成就者,雖然他們的故事不能歸納為歷史,但裡面有好幾個大師,就是利用如功夫熊貓牠師父的手法來教徒弟如何修行。

其中一個徒弟是個皇帝,他非常喜愛自己的一個寶石,結果師父就教他如何把精神集中在寶石上,從中修禪定。

另一徒弟很迷戀已經死去的老婆,師父就教他如何以觀想他老婆的形象來修禪定。

另一徒弟身上長腫瘤,師父就教他把精神集中在腫瘤的修行法。

有一人很怕晚間猛獸的哮聲,師父叫他觀照恐懼而修禪定。

有一個人是有說謊強迫症的,控制不到自己對人說謊,師父教他觀照整個宇宙其實就是一個謊言。。。

這些師父們都藉徒弟最容易專注的地方入手,這也表示了做師父的要夠靈活才是王道。

你找到了你內心 —— 那位最靈活的師父了嗎?

學會了以「人」來看世界的角度 ......

生活體驗的重要性,有時候不見得在當時就能夠明白,而是在很久之後才會突然體現。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