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修學上的幾個問題
觀照,是真念佛…
有人問 “ 念佛圓通章 ”,言說觀照。
念佛就是觀照,觀照就是念佛。
但行觀照,即是念佛。
觀照即攝六根,觀照即得心開,觀照即是淨念相繼,觀照即達三摩地,觀照即能獲圓通。
觀照即是念佛三昧。
能行觀照,就是念佛憶佛,若能觀照,即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但行觀照,如人得相思病相似,時刻想念,時刻尋覓,時刻趣向,時刻憶持,讓觀照與你,與形影相似,從生到死,不相離異。
諸菩薩:觀照,是真念佛。
但行觀照,與佛相應。
觀照,是佛性的自然發光;觀照,是諸佛的存在方式。
若你念佛,但行觀照;若你學佛,先行觀照。
還有:
禪宗為印度教與後期佛教,互相影響形成的一個新興宗派…
但在某方向,我喜歡禪宗師父的教學手段,因為他們的教法是最簡單直接的。
他們教學的基本思路是,不 “ 解 ” 問題——解釋或解答。
你拋給我一個問題,我順著你的思路進行下去,不管我說的對或錯,這叫解,解釋或解答。
解釋或解答,都在思維裡進行,禪師一般不這樣。
禪宗的師父不以 “ 口 ” 說法為主,以 “ 法 ” 說法。
嚴格地說,禪師不說法,只 “ 指 ” 或 “ 示 ”。
指實相,示真心;或,指示真心,示意實相。
禪宗的師父只做兩件事:
一、啟發你明心。
二、開導你見性。
明心者,一是明白虛妄假心,那是造成人生迷惑痛苦的因;一是明白妙明真心,那是見性、見道或見實相的工具。
見性者,見道也,見實相也。
無論禪師還是法師,無非教人解脫。
譬如登山,路徑不同。
力氣大的、有技術的,直上直下,這便是禪宗;力氣小的、尚在學習技術的,繞個彎兒再到達山頂,這便是其他的宗派。
視方便手段不同,各有名稱。
一些時我喜歡禪宗,一些時我喜歡其他的宗。
因為我喜歡路上所有的風景,遊歷人間是美好的,因為它就是修行法。
就像…
通常,一般凡夫的發願,是從上面來的頭腦的發願,它的特徵是外來的、表淺的、出於某種暫時目的的,因此它不能持久,往往口號化,通常不能產生真正的動力。
而真正的發願,他的發願並不喊出聲,那願望是深沉的,也是最基本的,它潛藏於生命內部,具有永恆的力量。
事實上,發願根本不能成為一種問題,當它成為一種問題時,通常它是虛假的。
真正的發願無聲無息,它不需要彰顯,不需要提出,那努力和精進的修行本身就已在說明那發願了。
換句話說,菩提心具有四個特徵:一、覺知性,二、平等性,三、無染性(出離所有的故事性),四、自在性(解脫性)。
凡發心解脫的修行和舉動都是菩薩行。
換句話說,凡在心地上下功夫的人都是菩薩,凡在心地上下功夫的行為都是菩薩行。
大乘行者的作為是菩薩行,小乘行者的行為同樣也是菩薩行——本來就不實際存有大乘小乘,一切修行人平等平等,不管修哪種法,走哪條路。
菩薩行的界定並不能以幫不幫助他人為標準,菩薩行的界定應以對沒對心下功夫來說。
如果一個行者的作為是指向幫助他人,但未在自己心上下功夫或指歸於自己的心,那麼,他只是有目地式的道德作為或普通的善,不全算是菩薩行!
在修行的領域,本無大乘小乘,凡夫自生知見。
諸佛菩薩說大乘小乘是假安立,諸佛菩薩為導引人故而說大乘小乘。
但眼下不知真者,卻以為實有大乘小乘,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大乘小乘本非實有,皆是人心自生分別。
大乘小乘只存在於人的概念,並沒有實際的大乘小乘。
有人分不清發願和妄想是怎麼分辨的。
這很好區分,凡發自內心深處的願望是正念,凡外來的、貼上去的、附加的願望或想法是妄想。
關於發願,真實的願望不用強調,強調的願望並不真實。
對於解脫自在,單憑願望是不夠的,有深沉的願望,並且那些願望全部化為修行行為才能變得真正有效。
關於菩薩行:並非幫助他人的行為就應該鼓勵,修行者在沒有進行徹底的清除自身的習性之前,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是顛倒的。
也就是,在沒有進行足夠的對自身下功夫之前,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不但會增加自己的煩惱,也可能會對他人越幫越忙。
因此,並非發大乘願幫助他人就是修行,在不該幫助時幫助他人,很可能會延伸成是你的業障!
眾生因欲望而來到這個世界,因欲望而生、因欲望而活、也因欲望而死。
所以,這個世界叫做 “ 欲界 ”。
首先,必須認識欲望的來源。
欲望來自於無明我執,無明包括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
眾生沒有認識世界的真相而形成對立心為俱生無明,它不是今生才形成的,而是眾生與生俱來的,它是一切眾生輪迴的根源。
“ 我執 ” 就是說其做事很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從來不為他人著想,即使幫助他人也是一種有選擇、有條件的付出。
“ 我執 ” 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
每個眾生都認為有一個 “ 我 ” 存在,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叫 “人我執 ”;這是我的車、我的房子、我的家等…這類似自我為基礎的認知叫 “ 法我執 ”。
這些都屬於俱生無明的範疇。
欲望的另一個來源是 “ 遍計無明 ”。
從出生之後,接受父母、老師及各種文化宗教的教育,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更深一層無明叫 “ 遍計無明 ”。
它是眾生在投生之後逐漸形成的,隨著遍計無明的日益增加,俱生無明也隨著加深。
在這兩股力量不斷的互相作用下,欲望逐漸形成。
從佛教的觀點:欲望包括善、惡與無記三種。
欲望是一個無限的能量,能量可分為正能量與負能量。
正能量動機涵蓋了兩種欲望:一種欲望的岀發點是無論做什麼都會考慮自他的利益。
另一種動機是全然為了世界人類以及所有的眾生遠離痛苦,獲得解脫而貢獻與付出,這種的欲望是善的欲望、是正能量。
還有一種叫無記的欲望,是指既非善也非惡的欲望,譬如渴了想喝水,睏了想睡覺之類的想法。
欲望依靠外境為緣而產生,它不是心的本來面目,是時而落上的灰塵。
但是,欲望並非都是壞事,關鍵是要懂得正確地挖渠引水。
欲望是無形的力量,它像一杯水,你添加什麼料,它就會變成那樣的味道。
再來…
當你以 “ 心 ” 的本體來看夢,夢只是心的內容物的搖動和展現,就像一隻瓶子裡的水、泥沙、草葉或其他懸浮物,因搖動而呈現不同的情形一樣。
當你從 “ 心 ” 本體上看夢,不管做什麼樣的夢,你既不需要解釋它,也不需要在意它,那只是心因自己的業緣振動而產生的自然現象,就像裝滿水和雜質、懸浮物的瓶子因震盪而產生的物質的動態圖像一樣。
站在 “ 心 ” 本體上看事物,你將消失 “人” 這個概念,你將消失 “ 我 ” 這個概念。
當消失了 “人” 這個概念、“ 我 ” 這個概念,更沒有人在乎夢的內容了。
但當我們不這樣看問題時,當我們執著於 “人” 這個概念,尤其執著於 “ 我 “ 這個概念時,我們就會相當在意夢。
我們越在意 “ 我 ”,我們就越在意夢及其內容。
夢是心湖的浪花,心湖的漣漪,為什麼要解它?
欣賞它就夠了。
明智者不解夢,他只是覺知它,知道它,欣賞它,這就夠了。
只有夢,從來沒有做夢者。
當有夢出現在心裡,不要以為是你在做夢,你不可能在做夢,夢不可能 “ 是你 ” 做的。
夢只是出現,它沒有作者…
能辨別夢是夢,就是覺醒。
再也沒有其它的覺醒。
覺醒和夢始終連在一起,沒有夢也就沒有覺醒這回事兒。
夢和覺醒同生同滅,夢和覺醒也同根同源,因為它們都出自心。
沒有心,既沒有夢也沒有覺醒。
覺醒不同於夢,但覺醒離不開夢。
覺醒和夢的不同在於,夢是有內容的,覺醒沒有內容,覺醒的內容只是夢。
覺醒覺醒於夢,夢夢見於覺醒。
覺和夢是心的兩種化身,只要心一動,就會化為覺和夢。
當你認識到,人生根本沒有關係時,這就是解脫。
當你認識到沒有什麼來綁著你時,這就是解脫,真正的解脫。
當你認識到,人生於世,根本就沒有真實的關係時,這便是解脫,徹底的解脫,沒有比這更徹底的解脫了。
夢及夢的投射就是世間,醒於夢就是出世間。
出世間靠覺和覺醒,所以應用覺這個工具,抵達覺醒吧。
覺醒了再看夢,那將是非常好玩的事情。
夢不再夢,而是浮沈著在你幻海上看幻境。
多麼美妙啊,海市蜃樓稀有的出現在天地間。
妙,怎一個能妙字了得…
來源:網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