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王里


有關修行的究竟真理和處所是:Now and Here——你處在此時,除了你正在做的事情,沒有別的事情可做;你處在此地,除了你正在站立的地方,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你正在涅槃之中,沒有任何念頭有力量把你帶走。

起心動念,只是像大海上虛妄的泡泡,它們沒有一個有力量能把大海帶走。

體會你正在此時此地——沒有事可做,沒有行可修,沒有道可證——所有的 “ 證道 ”、“ 修行 ” 或  “ 要實現什麼 ”、“ 要達成什麼 ” 等,都是當下頭腦生起的一個虛妄的泡泡。

讓泡泡出沒,讓泡泡出生和滅去,體會你就在這裡,它們沒有任何一個能打擾到你;體會你是寂靜的根本…

禪師都指向此時此地——Now and Here。

他們把你指回那個真實的,超越在所有虛假念頭之上的你。

你注意念頭的虛妄不真了嗎?

它們沒有一個是真的,而那個存在者是真的,虛妄沒有力量打擾真實,因此你就在那裡,當你清清楚楚地看見夢是夢的時候。

當你能處在此時此地,所有的修行結束了,所有的努力結束了,所有的修行的終極目標就在這裡——你還想重新開始或出發嗎?

那只不過又進入了下一個輪迴。

請察覺,別讓你的心再一次跟隨念頭偏離究竟處所;察覺,別讓你的心跟隨念頭,再一次進入生滅輪迴。

不管你是修禪宗的、修淨土的,還是修藏密的,送你究竟真理——Now and Here。

待在此時此地,安處在此時此地,體會這就是一切旅程的終結,體會這也就是一切輪迴的開始,體會你根本就沒有出發和結束——那一切只不過是一個想法——思想製造的旅行的幻覺,體會你是永遠的涅槃,在涅槃而又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而又在涅槃。

送你大法——Now and here——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沒有修行,沒有證道,沒有所有的一切……你能接受嗎?

若能,並體會著這些 “ 無 ”,真實不虛!

如果你不想把修行搞的那麼複雜的話,把握一個字即可。

這個字便是 “ 明 ”。

明,就是當下清清楚楚地了知,時刻清清楚楚地了知,無論到哪裡,無論做什麼。

明這個字,等同於觀照、覺知。

這是解脫修行的中心要素,一定不可省略它。

在修行中,盡可能地讓自己 “ 明 ” 吧,這樣,白天你在與太陽並行,夜晚你送自己一輪明月——自性的太陽,自性的明月。

明是一個字,就是對自己當下身心的了知,一定要足夠明白。

若能做到這點,諸佛十號之一成就,然後其他九種品性自然擁有。

明的反面是無明,無明——不明,正是我們受苦的根源之一。

為了糾正無明,我們要練習明,當下的明、時刻的明、盡可能的明。

修行明時,可把 “ 明 ” 這個字當成一種咒語。

在想起來的時刻就念,時刻念,處處念——盡可能地念,這個字元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個字元或含義,如果你越念越執著,越念越陷入無明,這是魔咒,不是佛咒;一個字元或含義,如果你越念越放鬆,越念越光明,這是佛咒,不是魔咒。

有關修行,把握一個字——“ 明 ”。

“ 明 ” 這個字非常了得,具有你所不知道的佛力。

把握 “ 明 ” 這個字,活出 “ 明 ” 這個字。

修持就是探索我們的慣性和思想。

探索自己的身心反應和逃避的對策,也是覺醒的過程中最根本的修持方法。

所以要學會觀察自心的執著觀念和慣性反應,你才能夠真正的找到了「情緒障礙」的根本病因,並且主動又積極的加以對治。

修行的主要目地是,發現我們那受限制的慣性思維——我們所執持的,對於所謂實相的偏激而固執的見地。

—— 分享 ——

大部份的宗教都有所謂的戒條,從不殺到不偷,甚至不淫的都有。

這些宗教戒條,也不需要甚麼大智慧或是上帝才能想到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生活的動物,不殺不偷不淫人妻等等,都可以簡單的用來維持社會秩序。

但除了維護社會安定外,它還有其他用處嗎?

這裡也不是說上帝、聖者喜歡守戒的人,或持戒有功德,下一世可以投生得更好。

是指:守戒對我們的個人成長有甚麼幫助?

若從自我成長的角度來思考,宗教信徒的守戒,往往只是一個為了他人而守,因為佛家五戒的殺盜淫妄 (謊) 酒中,殺盜淫妄 (謊) 是傷及他人利益,酒可能自他皆傷。

但,守這些戒基本上不是為了自己。

南傳佛教(和一些藏傳)入教時,比較自由,你可以思考選擇,你要守五戒中的哪些戒;漢傳佛教則是捆綁銷售,一入教就五戒必守。

看起來南傳或藏傳有讓你有自由選擇,但,這是方便法,不是讓你思考的戒法。

漢傳雖然要你守完五戒,但是強迫式的。

基督教的十誡也是一樣。

守戒若要守得有利益,不是要守這些慣例式的戒條。

舉例,如果一個人天生性慾消沉,你教他守淫戒,不會對他的成長有任何幫助。

一個平日都是性格軟弱,你教他守殺戒或偷盜戒,也沒用,因為他本來就不敢殺人或偷盜。

戒要守得有自我成長的功用,必須與個別價值觀或性格相關。

守戒是用來強化個人反觀內照的能力,沒性慾的人守淫戒,對他的觀照力一點的幫助都沒有。

聽說在印度教,一些師父是會要你,把你最喜歡的一個享受供養他。

但,他說不需要真實的受你的供養。

更準確的做法是你一入門,如果你最喜歡吃芒果的話,就發誓終生不吃芒果,這個做法比起一般囫圇吞棗的守五戒,會更能強化自省能力和意志力。

對一般人來講,守殺戒不會對他的自省能力有任何訓練,除非你是暴徒!

目前在我們的社會上,如果你很容易常常動氣罵人,你要守的就是罵人戒(惡口),這才能針對性的提升你自我反觀的能力!

這種不斷在臨要罵人之前,用戒為鏡來反觀自己內心,久之自己就不會只是一味機械式的一有氣就要罵。

而且最好也不是所有戒都要守,而是找一個自己情緒最容易犯的來守。

記得我跟師父閉關唸咒時,我們的戒就是要禁語,而且是夢到自己講話,也是犯戒。

一犯,就得找師父,他會給予懲罰調整。

所謂的懲罰就是要在佛壇前做全身禮拜多少次(次數一多的話,會辛苦)。

因為有了這個戒和犯戒的懲罰,我對於自己會否夢到自己講話,會變得超敏感,一夢到自己講了一句話,就會夢中心想:Shit,醬又是犯戒了!

對於壓抑人性的慾望沒啥興趣,但若借戒來提升個人的內觀力,則是一種值得投資的訓練,就如同人要做運動才能鍛煉到身體,有戒才能鍛煉到觀察自己起心動念的能力。

那,你可能會問:要訓練反觀自心的能力來幹嘛?

身體長時間不鍛煉,一旦健康殘敗起來,就苦不堪言。

自省的能力長時間不鍛煉,你會越來越習慣不斷的犯同樣愚錯。

大部分修行人都遭遇過 " 假 " 悟道:
即發現了肉身不是我,反認個能思維心為我,或者,認識到虛妄心非我,另立個真心是我,捨此取彼,捨假我,取真我,皆是迷惑!

悟道不是找到,找到豈是悟道?

悟道不是發現了什麼寶貝,只是發現了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 ” 不是一件寶物,只是存在的真實狀況。

在修行的路途中,如果你的心疑惑這疑惑那,思想這思想那,忙個不停!

這說明…

你早已離開了平等心,你隨塵所轉了。

這時你所要做的,並不是弄清這個那個,這個是什麼,那個怎麼回事,而是應退回到平等心上,冷靜的觀察諸法,觀察心行,而後速歸正定。

修行路上有兩樣重要的法寶:

一是平等心,一是覺知心。

所謂平等心者,即真心和妄心平等,開悟和不開悟平等,一切所知、我見、所聞、所覺,悉皆平等。

所謂覺知心,永遠立在 “ 知 ” 上,不涉入知的內容,不認同知的內容,更不黏著其上。

真覺知者,無疑,無問,只是對一切疑和問保持覺知。

若能如此,是真覺知者。

時間,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另外…

通常在佛教的修行中,若夢到大象,有一些說法是業障消除(因為大象一跑起來,路過的地方有甚麼障礙都會被牠撞開)。

另一說法夢到騎大象,是登地的授記,或照一般解夢書的說法,是得大地位,因為古代也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大象可以當坐騎。




來源:網路…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作功夫…


清洗八識心田裡的種子!

古來修行人,行腳參禪,大事畢了,該幹什麼呢?

找個深山古林、僻靜之處,清洗第八識種子。

修行人洗清第八識種子,是必做的一步。

如何洗清第八識種子?

將流過心頭的每一個念頭撫摸打量檢視一遍,將潛藏在心田的每一個信念挖出撫摸打量檢視一遍。

惡念要處理,善念也要處理,一切種子都要處理。

唯有如此,才能獲得貨真價實的解脫自在。

將心田的業種,翻它個遍,清洗個乾乾淨淨,處理個徹徹底底。

清洗第八識種子,是做真功夫,是真做功夫。

就像…

如何能識得本心呢?

是持咒,還是念經,還是打坐?

本心者,人皆有之,非自己修,非自己造,晶瑩皎潔,天真自然。

我們之所以不識,只因心時時向外緣求也。

若能息了向外緣求心,假以時日,不識此心也怪焉。

所以說,一切佛法,唯學無求無著。

無求,心不生異心,心不生異心,則無妄念法塵將你帶走,不帶走,不偏離自己,則就有機會親近本來面目;無著,心不住物,心不住心,心不住物心不住心,則有自由周流觀照,更有機會回頭看見自己本來面目也。

若心有所求,若心有所著,則它就沒有機會回頭反看自己,則它返回自家了。

所以學禪者,整個認識本心的要點是:無求無著。

平日裡,大德善知識們教人持咒、念經、打坐,種種方便,只為息心。

若能息心,息至最極,則持咒、念經、打坐者也無,到那時不認識本心又何為?

不悟本心,成不可能。

只要你心還有一物要追,一物要求,只要你心還有一物要住,一物要著,那麼你就與本心當面錯過。

所以念經者、持咒者、打坐者等,藉由此種種作為來息心也。

但去練習無求無著。

無求無著者,當下無心;若能當下無心者,便能默契心源,識得本心。

若不如此,向外逐求,千生萬世,枉做功夫。

所以學人修行,但去息心,心息則心自明。

心若不息,永在幻裡,雖坐本心上,永不能相識。

十方修行者,無求無著,近道一層;有求有著,背道而行。

無求無著者,亦不著無求無著想,若著,又成有求有著者也。

無求無著,其義微妙,不可思議,只能體會,無言道盡。

學人修行,若能真無著無求,即是佛也,更無別佛。

只此無求無著心是真佛,是自性本源佛。

無求無著,明心要訣,眾人修行,藉念經,藉打坐,藉持咒,藉種種方便法,但去體會實踐這個。

若能切中的意,功夫純正,覺知嫺熟,本心本來的狀態,是無求無著,但能無求無著,正合本心。

明心者明本心,見性者見道體。

欲將明心見性,無求無著是道路,是方法,是要領。

波浪只要不跳出大海東張西望,一念息心即回大海。

修道人只要不心中生心、起心追心,當下無心便能默契本源。

無求者,不生心;無著者,不追心。

不生心不追心便是無心,無心者默契本心。

你就是本心,覓之即失,回之即是。

切莫造作,息心見心。

東張西望失卻心,無求無著本就是。

世人若識本來心,行住坐臥回頭尋。

本心雖似一神物,覓遍天涯不見君。

古有云:擬心即差,動念便乖,誠如是也。

打坐也好,念經也好,持咒也好,彼等形式,只如車乘。

所以,不管假借什麼,在心上用功,而非在物上用功。

持咒念經打坐皆軀殼也,別忘了那軀殼裡的靈魂,你的心。

人之本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用而未用,性恒清淨。

諸修行人,但覓本心,恒久用之,叫它無求,任它無著。

無求無著,一派天然,非人工也。

本心的無求無著,是自然的,不是人工刻意的。

但能如此不刻意無求無著,即合他聖人心。

欲識本心,先覓他行他無求無著去也。

-- 分享 --

四禪八定不是正定,正定和四禪八定沒有關係。

四禪八定是意識造作,屬於意識層面的不同造作狀態。

正定出離所有的四禪八定,並對它們保持平等心。

正定由正確的見地而來,由正確的思維而來,正定也是幻法,因緣和合而顯現。

正定只是一個概念,它是相對於非正定而言的。

正定是乾淨的識,非正定是有染的識,如果你認識到它們同等虛妄不實,則兩個都沒有什麼好執著的,從而得到真正安定的狀態。

人世間,沒有任何事物你可以帶著走,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遠擁有,你的心,又何必執著?又何必懸念不休?

「人間沒有壞人,只有偶而有人動了壞念頭,做了壞事。」







來源:網路…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修學上的幾個問題


觀照,是真念佛…

有人問 “ 念佛圓通章 ”,言說觀照。

念佛就是觀照,觀照就是念佛。

但行觀照,即是念佛。

觀照即攝六根,觀照即得心開,觀照即是淨念相繼,觀照即達三摩地,觀照即能獲圓通。

觀照即是念佛三昧。

能行觀照,就是念佛憶佛,若能觀照,即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但行觀照,如人得相思病相似,時刻想念,時刻尋覓,時刻趣向,時刻憶持,讓觀照與你,與形影相似,從生到死,不相離異。

諸菩薩:觀照,是真念佛。

但行觀照,與佛相應。

觀照,是佛性的自然發光;觀照,是諸佛的存在方式。

若你念佛,但行觀照;若你學佛,先行觀照。

還有:

禪宗為印度教與後期佛教,互相影響形成的一個新興宗派…

但在某方向,我喜歡禪宗師父的教學手段,因為他們的教法是最簡單直接的。

他們教學的基本思路是,不 “ 解 ” 問題——解釋或解答。

你拋給我一個問題,我順著你的思路進行下去,不管我說的對或錯,這叫解,解釋或解答。

解釋或解答,都在思維裡進行,禪師一般不這樣。

禪宗的師父不以 “ 口 ” 說法為主,以 “ 法 ” 說法。

嚴格地說,禪師不說法,只 “ 指 ” 或 “ 示 ”。

指實相,示真心;或,指示真心,示意實相。

禪宗的師父只做兩件事:

一、啟發你明心。

二、開導你見性。

明心者,一是明白虛妄假心,那是造成人生迷惑痛苦的因;一是明白妙明真心,那是見性、見道或見實相的工具。

見性者,見道也,見實相也。

無論禪師還是法師,無非教人解脫。

譬如登山,路徑不同。

力氣大的、有技術的,直上直下,這便是禪宗;力氣小的、尚在學習技術的,繞個彎兒再到達山頂,這便是其他的宗派。

視方便手段不同,各有名稱。

一些時我喜歡禪宗,一些時我喜歡其他的宗。

因為我喜歡路上所有的風景,遊歷人間是美好的,因為它就是修行法。

就像…

通常,一般凡夫的發願,是從上面來的頭腦的發願,它的特徵是外來的、表淺的、出於某種暫時目的的,因此它不能持久,往往口號化,通常不能產生真正的動力。

而真正的發願,他的發願並不喊出聲,那願望是深沉的,也是最基本的,它潛藏於生命內部,具有永恆的力量。

事實上,發願根本不能成為一種問題,當它成為一種問題時,通常它是虛假的。

真正的發願無聲無息,它不需要彰顯,不需要提出,那努力和精進的修行本身就已在說明那發願了。

換句話說,菩提心具有四個特徵:一、覺知性,二、平等性,三、無染性(出離所有的故事性),四、自在性(解脫性)。

凡發心解脫的修行和舉動都是菩薩行。

換句話說,凡在心地上下功夫的人都是菩薩,凡在心地上下功夫的行為都是菩薩行。

大乘行者的作為是菩薩行,小乘行者的行為同樣也是菩薩行——本來就不實際存有大乘小乘,一切修行人平等平等,不管修哪種法,走哪條路。

菩薩行的界定並不能以幫不幫助他人為標準,菩薩行的界定應以對沒對心下功夫來說。

如果一個行者的作為是指向幫助他人,但未在自己心上下功夫或指歸於自己的心,那麼,他只是有目地式的道德作為或普通的善,不全算是菩薩行!

在修行的領域,本無大乘小乘,凡夫自生知見。

諸佛菩薩說大乘小乘是假安立,諸佛菩薩為導引人故而說大乘小乘。

但眼下不知真者,卻以為實有大乘小乘,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大乘小乘本非實有,皆是人心自生分別。

大乘小乘只存在於人的概念,並沒有實際的大乘小乘。

有人分不清發願和妄想是怎麼分辨的。

這很好區分,凡發自內心深處的願望是正念,凡外來的、貼上去的、附加的願望或想法是妄想。

關於發願,真實的願望不用強調,強調的願望並不真實。

對於解脫自在,單憑願望是不夠的,有深沉的願望,並且那些願望全部化為修行行為才能變得真正有效。

關於菩薩行:並非幫助他人的行為就應該鼓勵,修行者在沒有進行徹底的清除自身的習性之前,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是顛倒的。

也就是,在沒有進行足夠的對自身下功夫之前,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不但會增加自己的煩惱,也可能會對他人越幫越忙。

因此,並非發大乘願幫助他人就是修行,在不該幫助時幫助他人,很可能會延伸成是你的業障!

眾生因欲望而來到這個世界,因欲望而生、因欲望而活、也因欲望而死。

所以,這個世界叫做 “ 欲界 ”。

首先,必須認識欲望的來源。

欲望來自於無明我執,無明包括俱生無明和遍計無明。

眾生沒有認識世界的真相而形成對立心為俱生無明,它不是今生才形成的,而是眾生與生俱來的,它是一切眾生輪迴的根源。

“ 我執 ” 就是說其做事很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從來不為他人著想,即使幫助他人也是一種有選擇、有條件的付出。

“ 我執 ” 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

每個眾生都認為有一個 “ 我 ” 存在,一切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叫 “人我執 ”;這是我的車、我的房子、我的家等…這類似自我為基礎的認知叫 “ 法我執 ”。

這些都屬於俱生無明的範疇。

欲望的另一個來源是 “ 遍計無明 ”。

從出生之後,接受父母、老師及各種文化宗教的教育,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更深一層無明叫 “ 遍計無明 ”。

它是眾生在投生之後逐漸形成的,隨著遍計無明的日益增加,俱生無明也隨著加深。

在這兩股力量不斷的互相作用下,欲望逐漸形成。

從佛教的觀點:欲望包括善、惡與無記三種。

欲望是一個無限的能量,能量可分為正能量與負能量。

正能量動機涵蓋了兩種欲望:一種欲望的岀發點是無論做什麼都會考慮自他的利益。

另一種動機是全然為了世界人類以及所有的眾生遠離痛苦,獲得解脫而貢獻與付出,這種的欲望是善的欲望、是正能量。

還有一種叫無記的欲望,是指既非善也非惡的欲望,譬如渴了想喝水,睏了想睡覺之類的想法。

欲望依靠外境為緣而產生,它不是心的本來面目,是時而落上的灰塵。

但是,欲望並非都是壞事,關鍵是要懂得正確地挖渠引水。

欲望是無形的力量,它像一杯水,你添加什麼料,它就會變成那樣的味道。

再來…

當你以 “ 心 ” 的本體來看夢,夢只是心的內容物的搖動和展現,就像一隻瓶子裡的水、泥沙、草葉或其他懸浮物,因搖動而呈現不同的情形一樣。

當你從 “ 心 ” 本體上看夢,不管做什麼樣的夢,你既不需要解釋它,也不需要在意它,那只是心因自己的業緣振動而產生的自然現象,就像裝滿水和雜質、懸浮物的瓶子因震盪而產生的物質的動態圖像一樣。

站在 “ 心 ” 本體上看事物,你將消失 “人” 這個概念,你將消失 “ 我 ” 這個概念。

當消失了 “人” 這個概念、“ 我 ” 這個概念,更沒有人在乎夢的內容了。

但當我們不這樣看問題時,當我們執著於 “人” 這個概念,尤其執著於 “ 我 “ 這個概念時,我們就會相當在意夢。

我們越在意 “ 我 ”,我們就越在意夢及其內容。

夢是心湖的浪花,心湖的漣漪,為什麼要解它?

欣賞它就夠了。

明智者不解夢,他只是覺知它,知道它,欣賞它,這就夠了。

只有夢,從來沒有做夢者。

當有夢出現在心裡,不要以為是你在做夢,你不可能在做夢,夢不可能 “ 是你 ” 做的。

夢只是出現,它沒有作者…

能辨別夢是夢,就是覺醒。

再也沒有其它的覺醒。

覺醒和夢始終連在一起,沒有夢也就沒有覺醒這回事兒。

夢和覺醒同生同滅,夢和覺醒也同根同源,因為它們都出自心。

沒有心,既沒有夢也沒有覺醒。

覺醒不同於夢,但覺醒離不開夢。

覺醒和夢的不同在於,夢是有內容的,覺醒沒有內容,覺醒的內容只是夢。

覺醒覺醒於夢,夢夢見於覺醒。

覺和夢是心的兩種化身,只要心一動,就會化為覺和夢。

當你認識到,人生根本沒有關係時,這就是解脫。

當你認識到沒有什麼來綁著你時,這就是解脫,真正的解脫。

當你認識到,人生於世,根本就沒有真實的關係時,這便是解脫,徹底的解脫,沒有比這更徹底的解脫了。

夢及夢的投射就是世間,醒於夢就是出世間。

出世間靠覺和覺醒,所以應用覺這個工具,抵達覺醒吧。

覺醒了再看夢,那將是非常好玩的事情。

夢不再夢,而是浮沈著在你幻海上看幻境。

多麼美妙啊,海市蜃樓稀有的出現在天地間。

妙,怎一個能妙字了得…





來源:網路…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護恩艾


一般的人想到「 我 」的時候,都會在心中顯現出是五蘊的我,不過,經過思擇,在五蘊當中尋找「 我 」,會發現「 我 」既不是五蘊當中的地、水、火、風,也不是五蘊當中的識,會發現在這五蘊當中是找不到「 我 」的。

那「 我 」完全就不存在了嗎?

也不是這樣,雖說不能在五蘊中找到「 我 」,但「 我 」卻是可以依於五蘊施設而存在,是以這樣的方式而存在的。

就像…

有聽人問說:「密續的學習實在是很複雜,修本尊、修壇城,要生起百種的分別,這對了解無我一點都沒有幫助」。

「沒錯,修本尊瑜伽,是要能夠在了解空性這個認知上修本尊,如果沒有結合了解空性的見解,光想著清淨的情器世間,這一點用處的沒有,本尊瑜伽不是這樣修的。」

「要修本尊瑜伽,一定要先了解空性,並且要在修空性的勢力強盛的時候,將了解空性的認知本身顯現為本尊而修,再進一步修這本尊這之上的空性。」

印度的智者之所以在經典中,刻意要引起疑惑,故意提到:「在修生起次第時,並無法損害我執?」
而在回答時,說到「修生起次第的確能損害我執,在生起次第中,分有分辨世俗與分辨勝義這兩種類別,要了解這當中的差別」。

因此,不同的經典,所講的修行方式都有各自的訣竅,如果在聞思時沒先弄清楚,就像沒先理解不同經典中所說「不分別」所要表達的含義,就光放鬆完全不作意的坐著,認為這就是修行,這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佛法是很務實的,建立正確的見地,調整態度和方式,不是為了單純的滿足求知欲,以及獲得認同和讚許,我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止息煩惱,獲得安樂。

佛法中有系統完整的教法,指導我們一步步突破自身的局限,擴大視野,學佛給我們更寬廣的視角去看世間萬象。

寬廣的視角在佛教中稱為 “ 智慧 ”。

就算沒有辦法完全斷除苦,將苦減少是辦得到的。

所有的宗教都把減少苦作為目標。

而苦的根源,也在於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再來:

人的判斷,大部份都是以自我為座標。

我們要怎樣認出對方的自我座標認知?

大部份的時候,若我們聽到他們講話時,用了多少『絕對性』的詞彙來闡述他的認知。

而且還有觀察這種『絕對性』認知,會重複出現多少次?強調的密度高不高?

當然,口講的,不一定百分百代表了他的信仰。

換句話說,人主觀不是問題。

但,當你因主觀而撞牆的時候,你的自省靈活度有多少?

如果因自己的主觀而碰釘子後,還是怪別人,怪別人沒跟你講清楚,怪別人不正常,他們是一種最自己和他人,都有很大破壞潛力的人。

如果你在下嚴厲的判斷時,如果都完全沒有一分的自省,內審是否自己可能會有誤判的可能性,請務必對自己的判斷,要有所保留。

問題是:對自己的認知有所保留的人,還會下絕對性的嚴厲判斷嗎?

你可以在動氣罵人的時候,用完所有的『絕對性』詞彙,但,若你的腦袋也相信的話,小心…你跟那些回教極端主義的腦殘無分別,你也將會成為人際關係中的恐怖分子,一個會傷人害己的傻逼。

還有…

主觀亦或是客觀,對於一位修行者來說,是方法,不是觀點。

你越安靜,越不參與這不斷演化而生的客觀,你的日子就越好過。

以客觀之眼,觀察你的心想( 念頭 )也是客觀。

尊重這客觀,不要涉入或修改這客觀。

說到主觀、客觀,也許有人會說:沒有客觀,只有主觀,你看什麼不是用人的心來看的呢?

只要是用人心來看,就無一例外的都落入主觀,怎會有純粹的客觀呢?

即使最客觀,也是人主觀下的客觀;所以,本質上不存在客觀,只有主觀。

嗯,站在意識心( 頭腦 )上看,確實如此;但還有從此處向上的,你知道嗎?

這就是般若智。

以般若智,觀察天、地、人,便是絕對的客觀,純粹的客觀。

但如果你走不出意識心,抵達不了般若智,則無法理解這點,更無法親切的、直觀的看到這一點。

-- 分享 --

最近陸製的宮鬥劇看太多了,突然之間的心有所感…

白手起家的老闆,就像皇帝,通常都希望他孩子是未來的接班人,所以在公司中必定會給他一個要職。

所以在這種公司裡面,除了有皇帝和太子,還會有老臣子。

如果公司再大一點,還會有太監。

(就是那些雞婆型,自認為是在幫老闆的,這就是皇帝不急死太監的由來…)

白手起家的皇帝,因為話當年成就的睪酮素記憶,會覺得自己的智慧眼光非比尋常,自己的孩子有生之年也超越不了他。

但,這種皇帝的盲點,往往是愛面子,希望能夠維持仁君的面孔,所以老臣子若犯錯的話,往往念在一場君臣關係,會矯情地隻眼開隻眼閉。

而這也確實是做皇帝的權益,老子喜歡怎樣就怎樣。

你惹我生氣的話,我要斬你的頭,就立馬即斬,不需秋後算賬。

問題是,這種公司,在權力交棒的過程,太子接力時,會很辛苦。

老臣子自持在公司時間久過太子,太子接位時,會變成新皇帝的阻力。

雙方互對峙時,老皇帝要出來調定時,老爸又會諸多嘀咕。

其實,如果皇帝真的要安全交棒的話,在老臣子犯錯時,要和太子配搭演一場大龍鳳。

皇帝要大怒砍掉老臣子的頭,太子阻止護臣,最後被太子調定了,往後交棒時,老臣子成為新皇帝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少。

你可能會問:他奶媽的娘,為甚麼這麼麻煩要耍一場大龍鳳?

皇帝直接跟老臣子坦誠溝通,拜託他以後要護持太子。

老臣子真誠道歉,太子謙虛求教,不就跟節省時間嗎?

不會!

理由就跟你不能跟你心儀的女生說:『喂!我可以追求妳,又送花又送禮,得到你的愛,然後見妳父母,結婚,洞房。
反正最後的時候都是上床敦倫,不如我們不要那麼麻煩來耍場大龍鳳,直接開放不就更省時間嗎?』一樣的道理。

明白人性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來源:網路…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無我 " 觀 " 無我


故事公案:

「 因指望月,見月亡指 」

熟悉 “ 老子 ” 和 “ 釋迦牟尼 ” 這兩個歷史人物故事的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一種願望:想弄明白 “ 老子 ” 和 “釋迦牟尼 ” 到底誰厲害?

人們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大約基於兩點:首先是人們虛妄分別和比較的習氣,在這兩個符號身上的顯現!

其次人們不明白 “ 唯識無境 ” 的道理,才生起這個疑問的。

對我而言,“ 釋迦牟尼佛 ” 是不生的,如果他生,是基於我的 “ 心 ” 才生的。

不管釋迦牟尼是什麼樣,他只是我的故事,他只能以我的故事的形式存在。

不是因為他死去了,不存在了,才變成我的故事的;即使他正活生生的立於我面前,他也只是我的故事。

你能明白這點嗎?

同樣的,“ 老子 ”、“ 莊子 ” 等皆是這樣…

世上從未有兩個人真正相遇,所有相遇的,只不過是心和它自己創造的影像相遇。

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你,還是當時的須菩提,都從未看見過真正的釋迦牟尼。

我們所見聞覺知的,無不是心自身的化身,說到底,那是 “ 自心見自心 ”。

心外無境,你從未見過外人。

你在釋迦牟尼身上看到的一切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等,無不是你自身優秀品質的投射。

當你能明白 “ 釋迦牟尼 ” 只是你自心的影像,同樣地,你也會明白,“ 老子 ” 也只是你自心的影像。

就在此刻,“ 老子 ” 和 “ 釋迦牟尼 ” 作為你的想像境,他們只是你此刻心的化身。

但,就算此刻正有兩個活著的老頭 “ 老子 ” 和 “ 釋迦牟尼 ” 作為現實境,存在於你的面前,他們也只是你心的化身,只是這時它變得更加難以辨認——你認出那只是你的心。

你明白嗎?

如果老子和釋迦牟尼曾經存在過,是你讓他們存在的;如果他們相遇,你是他們唯一相遇的地方。

如果他們分出差別高低,是你的心編造的。

研究你自己吧,那是所有答案的所在。

老子從一邊走來,唱道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釋迦牟尼從另一邊走來,說道 “ 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而你從中間走來,問道:“ 他倆誰的見地更究竟、更徹底?”

我在虛空中大聲說:“ 無有究竟,無有徹底。所有言說,都無實義!”

為什麼呢?

因為老子說、釋迦牟尼說、你說、我說、他說……無一不是戲論。

為什麼?

那真實的不可說!

不可說而說之,不落入戲論或笑話嗎?

道德經,金剛經,諸經諸典,聖人所要說的到底是什麼?……

朝他們的手指所指處望去,莫落在他們的言詮裡!

當你因指望見了月,你還會去評價誰的手指更優更美更高更低嗎?

就我來看,釋迦牟尼是你的另一個名字,老子是你的又一個名字,不管你認為他們是誰,他們是你!

你是一心,一心要和一心比較嗎?

那除了是一場自娛自樂的遊戲外,你什麼也得不到,那什麼也不是。

再論…

「心創造出萬物,萬物就是心!」

所有的道都為了引導眾生瞭解正見,例如不侵犯別人、不作惡事,這種正確的行為,就是趨近正見的間接方法 。

不知道正見就是無明,不正確的行為滋養無明。

不侵犯別人是減少無明愚癡、減弱無明干擾力量的一種方法,其他還有無數的方法。

雖然 “ 道 ” 在究竟上來說也是一種困惑,一旦達到目標,道也必須捨棄。

但在那之前,道是必要的,因為透過邏輯、爭論或分析,你絕對無法瞭解實相,只有透過修行才成。

這是由於情緒永遠壓過理智,阻礙我們見到實相;只有透過修行,才能降伏情緒煩惱。

根據佛教哲學,心創造出萬物;或者更正確地說,萬物就是心。

這表示,除非有個意識知道某事物為某事物,否則它就不成某事物了。

主體、客體彼此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因此沒有客體可以完全和心靈過程分開。

如果外在客體真實存在,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智力的分析、數學理論或科學實驗室來發現現象的真實狀況。

但是,因為情形並不是這樣,所以只有從自心下手,你才能體驗到現象與自己的實相。

雖然老師能幫助你更瞭解究竟實相的模型,但也只不過相當於給你一張更清楚的相片,用以幫助你認出實相。

別人無法把實相的體驗送給你,你必須透過修行,自己去證得實相。

不論你的老師悟境有多偉大,他只能把月亮的照片給你看,並告訴你應該朝哪個方向才能看到真正的月亮。

他永遠無法向你顯示真正的月亮,也不能幫你看;因為你沒有辦法透過其他人的眼睛來看,或體驗他人的經驗。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懷疑到底老師和教法是不是必要的,或者你是否可以完全靠自己成就?

其實這兩者都是必要的,教法的需要在於可以增加你對於正見的瞭解;因為在獲得正見的途中有許多障礙,這些障礙都非常精巧,能讓你誤把短暫的五蘊和合當成真正的自己,而完全看不到真正的本性。

為了成功地擊垮這些障礙,你必須要具備比它更精密的武器,因此老師和教法都是必要的。

那…

如何修無我?

是無私和禪定嗎?

無我是不用修的,並不是原來有個我,經由你的修行,把它弄沒了,這叫修無我。

不是這樣的。

無我只不過是一種事實,它經一定的觀察方法,讓你去發現。

所謂修無我,是去發現無我;所謂修無我,是去除那些遮蔽實相或信以為真的概念。

無我和自私不自私沒有關係,當你體會到無我,它離開自私和不自私這兩邊概念。

自私是有我的;但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私,也還是有我的,只是它隱藏到更大的背景裡。

對普通人而言,無私是自私的隱藏,是自私的暫時缺席。

無我也和禪定沒有關係。

任何禪定都是自我的禪定,當你無我,沒有禪定不禪定之說。

若說無我是一種禪定,它是最上乘禪定,是九次第禪定之上的禪定。

無我是事物本來的樣子…

所謂修行無我,只是一種尋證和觀察。

你說有 “ 我 ”,那麼,“ 我 ” 在哪兒呢?

所謂尋證,不是空洞的,不是在思維裡尋思、思索,它是實際的觀察。

你說有個我,看看身體是我不?

如果身體不是我,它在身體的哪一部分嗎?

同樣的,如果身體不是我,心是我嗎?

這種尋證即觀察,這種觀察即體驗。

如是這樣地尋證身心實相,如是這樣地體驗身心實相,就是修無我觀。

由經這種無我觀修所得到的認知,是真實的、有力量的和不退轉的。

觀無我,是一種真真實實的實踐,你不能簡單地在腦子裡想想:“ 哦,肺不是我,肝不是我,脾不是我,腎不是我,身體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根本無我……” 或 “ 哦,受不是我,想不是我,行不是我,識不是我,它們合起來也不是我,所以無我……” 就完事了。

必須在禪定時,安靜下來仔細地檢視身心,從頭到腳,從腳到頭,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

須以內在之眼,對整個身心做全面真實的檢視。

先內觀身體,再內觀心。

別輕視身心這種直觀的檢視工作,其巨大的效果只有做了才知道。

那認知和洞見有多深,和投入它有多深有關;其效果有多堅固,和對它做了多久工夫有關。

投入它深,它給你帶來洞見就深;對它做的工作細,它給你帶來的智慧就多。

這是個簡單但效力巨大的方法,實踐它,將帶來生命意想不到的改變。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修行路上總會遇到很多考驗,甚至有人修了二、三十年,境界還是一樣,也沒有什麼覺受證悟,甚至煩惱比以前更多、更強烈。

無論如何,重點是,不管遇到任何考驗挫折,堅持修行是非常的重要。

因為內心的力量,或者稱為內在的修證力量是很大的,它能夠細微地、慢慢地改變我們的心。

雖然不會馬上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改變或感覺,但是如果你堅持下去,總有一天你將能夠調伏自心。

還有:

學習的興趣是不能培養的,只能發掘。

被發現發掘出來的,只要你會溫養,這個學習興趣就能夠很長遠的延續下去。

才華是先被發現,之後的學習才能把才華壯大,它是不能無中生有的。

發掘了才華,再去修學,叫做『悟後起修』—— 明白了自己的才華後,所有的學習都間接直接的擠去自己的才華中…

那麼還沒發現自己才華之前就不需要學習嗎?

不是。

你還是要學習,而且還要多方探討,這叫做『試修求悟』—— 多方摸索找出自己隱藏的才華。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