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言:觀心論...

「觀心」---所謂「觀」者,調伏之意

「心」,是所觀的境,它是一種「了別」的功能;明瞭分別的功能叫作「心」。

「能觀」的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能、所雙舉稱為「觀心」

我們的所觀照是現前一念心性,此「現前一念心性」它具足了三種真理:一、真諦理。二、俗諦理。三、中諦理。

一、真諦——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即空」。
從真諦理的角度,這「現前一念心性」,它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發明了真諦理。

二、俗諦——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即假」。
從俗諦理的角度,它理具事造,兩重的三千,是「即假」。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能變現十法界、十如是的因緣果報,這就是「俗諦理」——「即假」。

三、中諦——體用同時,空有無礙——「即中」。
當我們在觀察「真諦」和「俗諦」的時候,不管它的「空體」,不管它的「作用」,能夠同時顯現而不互相障礙,這時我們的內心就進入了「中觀」,觀「中諦理」——「即中」。

一、釋名顯勝
《法華玄義》云:「心即實相,初觀為因,觀成為果。以觀心故,惡覺不起,心數塵勞,若同若異,皆被化而轉,是為觀心。」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心即實相。「實相」,智者大師主要是根據《法華經》的意思,列入了有三諦理,諸法的真實相就是真諦、俗諦、中諦,滿足了這圓三諦理,就是諸法實相。如此說來,就一切法都是諸法實相。不過這時是「觀心」,「心」是所觀的境界,所以把「心」強調出來,故說「心即實相」。

雖然我們內心有我執、法執,早已失去「心」的本來面目,但是從「心」的本來面目來說,它畢竟是具足「實相」的,也就是具足三諦理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

初觀為因,觀成為果。我們剛開始觀這一念心時,它已經是具足了實相的因,成就以後就是實相的果。(這是講因果的隨順,天台宗的思想,是傳承於中觀的思想,龍樹菩薩發明「三智一心中得」,亦即佛的這一念心具足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就在佛的這一念清淨心中,同時表現出來,既然我們所追求的佛的智慧,祂的果地是三種智慧,那麼我們因地也應該隨順這三種智慧,故說「初觀為因」,在一開始以三種智慧(空、假、中)去觀這一念心時,這時「這一念心」已經有實相的正因了。慢慢的去改變,總有一天它就變成實相果。)(蓮花在含苞待放時,就已經有蓮子,因果同時意思是:因和果是同時出現的。)

以觀心故……是為觀心。因為我們以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觀這一念心的緣故,惡的念頭不再生起,心念的活動、煩惱的活動,不管是一相、或是多相,都能夠受到調伏轉變,轉妄心為真心,這就叫「觀心」。
※※※※※※※※※※※※※※※※※※※※※※※※※※※※

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中,解釋妙法這所觀境時,本來是立出三種法:佛法、眾生法、心法。但是他的意思是說:佛法太高,佛的依正莊嚴的境界,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如此境界太過於玄妙,對凡夫心情來說,不容易觀。眾生法太廣,佛的這一念心是隨順真如,表現的莊嚴太高了。眾生法指的是九法界這些隨順無明的心,所變現的惑、業、苦,這些境界又太廣了。以智者大師之意,在所有妙法當中,心法最妙,因為它通十法界。亦即遇境時,不要管外在的境界如何,就是觀你這一念心,守住你這一念心。以三觀之智來觀這一念心,它就會有變化。因此智者大師之意是,觀心最為善巧。佛陀在《法句經》中也提到:「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一切法(不論善惡)要表現出來,一定是先動念頭的。先動個惡念或善念,才會驅動你的身、口去造業的。
念頭不動,就無法表現業性——諸法意先導。
整個造業過程,仍是「心」在主宰,在決定。善、惡業;身、口只是工具,真正的主宰者、造作者是我們這一念心。因此智者大師主張,你能夠觀照這一念心,「心調伏故,一切法調伏。」所謂「觀」者,調伏之意。

二、正示觀法
「心」是我們所觀的境界,我們面對我們的這一念心,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觀察它呢?這當中有三種角度:

(一)空觀——照真諦。
空觀,用「空」的角度來觀這一念心,照這一念心的真諦理。把「這一念心」的真諦理發明出來。什麼是空?
空——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當體即空。
我們面對我們內心的活動,有時起善、有時起惡,我們在面對我們的善念、惡念時,我們應該要知道,不管是善念、惡念,它都是假藉因緣而生起的。一定有內在的種子,一定有所面對的境界,有它依止的根,假藉各式各樣的因緣,善念、惡念才能夠活動的。既是假藉因緣所生,就是其性本「空」,因為它沒有一個獨立自主的體性。

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再把「緣生性空」的觀念,又開出三個角度:(一)無真實性:我們「這一念心」沒有真實性。(二)無不變性:沒有不變異性。(三)無獨立性:沒有獨立自主性。

以這三種角度去觀察「這一念心」也可以的。
無真實性,意思就是「這一念心」是虛妄的。有生滅性就是虛妄,因為它有欺誑性。(我們這一念心,有時候起貪煩惱,但是這個貪煩惱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它有時不知不覺就消失了,到哪裡去了呢?覓之了不可得。有時候也會生起善念,精進用功,用功過後,善心也是了不可得。)從「這一念心」的變異、生滅,我們可以作出一個結論:「現前一念心性」沒有真實性。

無不變性:就是「心」的無常變異。變異性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粗分而言;敗壞無常的變異(前一生是男人,有男人的思想、習氣;下一生是女人,有女人的思想、習氣,業力經過熏習,「這一念心」也是會有變異。)就細分而言;「這一念心」其實是剎那、剎那變化(前一念與後一念不會是一樣的。)從這一念心的變異性,我們知道「現前一念心性」無不變性。

無獨立性:我們這一念心不能離開所緣境,可以單獨活動。(想恩人時這一念心是歡喜的,想冤家時這一念心是不歡喜的,沒有對象時﹙所緣境﹚,「這一念心」自己生不出什麼來。)所謂「心隨境轉」,我們這一念心沒有辦法獨立活動。

「這一念心」不與諸法為伴侶——聖人的無分別智去見真如時的境界。

我們從我們這一念心的觀察,它是生滅的,虛妄不真實的,它是無常變異的,它是必須假藉因緣才能夠活動的,我們也可以知道「這一念心」當體「即空」。

「空觀」的主要目的,是為破除我們內心當中「我見」的顛倒。是轉凡成聖的關鍵。「空觀」照真諦,你是不是可以把你內心的真諦理顯現出來,唯有將內心的真諦理顯現出來,方能轉凡成聖。三乘的聖人,祂這一念心都是安住在畢竟空的,這也是「根本智」。

智者大師將「空觀」排第一,也正是說明斷煩惱是最重要的,一切的煩惱,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衍生出來的,當你去觀察「我」不可得,內心馬上就寂靜下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