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那一年,我們都沒有錯過


許多人走不出去的原因,因為從來都不正視這個世界正在改變,卻也嫌棄著這個世界正在改變,所謂的夢想是做「過去」的夢想,或是只要好好生活在原本的地方。

只想著「錯過」最好的時間,卻不想著其實每一天都是重新出發的好日子。

不蘭,就算是應酬或虛偽,也得跟你說聲恭喜。

就像…

你的人生可能有一個目標,如:到某處旅遊、買下或建立某種房子、擁某種車子、開某種店舖、或要某種享受、甚至是要到國外深造。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這些目標,是可以透過錢來買到,少過四分一的要透過錢和你的資格,剩下的可能只看你的資格(如:奧林匹克賽)。

但,基本上,人世間大部份的需求和欲求都可以透過錢來交換。

如果你能夠專注的賺錢,你一半以上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了。

就算你想行善幫人,你還是要面對最現實的問題:那就是…你有沒有籌碼去施善?

賺錢是種很主動的行為,你不能想賺錢的同時又不想主動,希望自己能不主動(因為覺得銅臭味太重),而希望人家會主動來賞識你。

告訴大家:賺錢是絕對主動。

坦然的主動賺錢,就是你對錢的基本尊重。

你賺錢的技巧可能要調整,但心態上始終接受賺錢是天公地道的。

你不好意思主動掙錢,就是看不起錢。

你需要錢的同時又鄙視錢的話,你是會被錢詛咒的!

除非你是有福氣繼承產權的富二代。

你也不需要貪錢,貪錢的人因為情緒動了,人就會盲目,你就會是老千 / 騙子們的目標,你也可能會讓跟你交易的人,感覺你當他是傻瓜而比個中指給你!

你不要鄙視錢,也不要愛上錢。

你跟錢的關係,就好像一個好朋友。

鄙視錢,錢不要你;愛上錢,你會因戀錢而盲目,唯有好朋友的關係是又開心、又長遠、又清晰的。

因為…

鄙視錢會有惡報,愛上了錢會失智,與錢為友才是駕馭它的王道!

還有:

我們都曾經為著愛對方,而失去自己?

後來卻又為愛著自己,而失去對方!

煩惱,是自己造成的;

痛苦,是自己導致的;

開心,是自己願意的;

高興,是自己找來的;

如果可以微笑,就不要悲傷;

如果可以大笑,就不要哭泣;

如果可以歡樂,就不要哀怨;

時間是最好的救傷藥,如果你願意,如果你允許,苦都會是甜的,只要你懂的!!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想得太多,也不會有太多變化的。

不如就先放下吧!

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轉個彎換個心境。

或許你會找出一條新路,來解決眼前的困境。

每個轉角,是另一種風情、另一個故事、另一個文化。

每天還是可以因為某個從未走過的路徑上的風景、驚喜、或是新的正在發生的故事而雀躍著。

因為沒有人,跟我一樣。

換句話說,我,跟別人不一樣。

我,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想要跟別人「一樣」。

這裏,是我的所在。

我在裡面,好簡單,好自信。

這就是我的歸屬感。

如果妳 / 你跟我一樣,也是個異類:也有股傻勁對自己看見的遠方,有種莫名的執念,那我們…其實是在無形地並著肩走;所以你,並不孤單。

再來…

人來人往,誰能清楚數算出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足跡?

學會活在當下就對了。

你們呢?

今天遇到甚麼人、甚麼事?

又有否捉緊每一次的擦身而過?

如果能預知命運,我們應重回那一個時間點?

是根本就不選擇開始,還是投入得更深?

分享︰

去解決一個問題事實上並不是要去解決它,而是去了解它,不是外境的風平浪靜,而是內心的平靜;人生不全是美好,但你可以欣賞其中的美好,並學會「隨緣」,有什麼,就享受什麼。

光了解概念性地知識是不夠的,你必須擁有源自親身修悟體驗的確信。

保持一種 “ 知道在做什麼 ” 的覺知而心不散亂,這是一切修持中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對治煩惱整個修持的重要根基。

把注意力集中在 “ 止 ” 的修行,多少可以幫你遠離心的瘋狂境界,讓你能注視它,心就會靜下來,這時, “ 觀 ” 的光明才能進入你心中。

修持的建議︰《龍欽心髓前行》可將蓮師改換為你專修的本尊……

如果我們心中沒有絲毫懷疑地認為蓮師真的安住在我們頂門上,祂的加持便能不斷地賜予我們,我們必須完全相信祂就在我們的頂門上。

◆當你持咒時,觀想一股不間斷的甘露,像瀑布一樣從蓮師流下,融入於你。

◆在夜晚,觀想蓮師坐在你心中的一朵蓮花上。

◆當你進食時,觀想蓮師於你喉間。

◆當你面臨障礙,例如︰與人爭執或感到失落沮喪時,觀想蓮師在你肩上,忿怒地露出獠牙。

◆修行者可以觀想火花或蠍子從蓮師的金剛杵中射出,蠍子奪取併吞食每個障礙,直到徹底清除為止。

◆瀕臨死亡時,觀想你的蓮師以紅色阿彌陀佛身相顯現,一遍遍地把自己遷入阿彌陀佛的心中。

◆想像你一天之中所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與蓮師無二無別。

當你在吃東西的時候,觀想你的飲食是純淨的甘露,先供養三寶。

然後,再觀想諸佛將你獻供的食物賜還,把它當成一種加持物來食用。

結束用餐,觀想自身是觀世音菩薩,將你剛才所吃的食物轉成甘露,從你的雙手(全身)流出,消除餓鬼道所有眾生的飢渴。

如此一來,日常的飲食行為,不就也可以成為一種累積功德的方法。

另外…

一般而言,法有兩種:教法和證法;法對許多人來說,像是一本書或佛的教授,但真正的佛法並不是一種知識、語言或概念性的文章,而是我們生命的實相、現象的實相和事實,生命的真理、來世的真理和現象的真理,為了回答諸如此類的問題,許多偶像論者、哲學家都在努力,佛教亦同。

如同︰每天規定了修行的功課和時間,但一旦沒有完成就會愧疚自責,這是不是陷入了另一種執著?

你寧可繼續保有這份罪惡感。

對無法修習佛法所產生的罪惡感,就這個階段來說它是一種加持……

若你是佛教徒,孤獨是智慧的曙光。

你應該對這種孤獨做投資。

如果你感到孤獨,你是對這個輪迴生活感到不對勁,你能感到它行不通,你會有一種一切都有點過度承諾的感覺,你能有這個感受。

這種不對勁的感覺、不屬於這個輪迴生活的感受,實際上是一個修行者,最應該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

公案︰

一個苦者對禪師說:

“ 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

禪師說:“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放不下的。⋯⋯”

苦者說:“  可我就偏偏放不下。”

禪師讓他拿著一個茶杯,然後就往裡面倒熱水,一直倒到水溢出來。

苦者被燙到馬上鬆開了手。

禪師說:“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會放下。”

下課了,希望我們都沒有不及格……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東西可以停止時空,甚至是回到過去,那我告訴你:就醫學上來講,是人類的大腦,就心理層面來說,是你的回憶。

也許人生並不是要讓你去覺得快樂,或是覺得悲傷,它就只是要讓你去感覺而已!













來源:網路…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並沒有理所當然的存在


近年來常聽說︰「我們就是太過民主了!」

不知道講這句話的是真心愚蠢?

或另有企圖?

還是兩者皆是?

這個世界,只有獨裁者和心甘情願被人獨裁者的,才會說『太過民主』這種笑話。

就像…

最近不少人問起關於乩童的問題,其中一個是:

『我想知道多點關於乩童這方面的知識。

請問乩童講的話可以相信嗎?

他們是真的有神上他們的神嗎?

可信度高嗎?』

回應 / 答覆:

一.乩童的話可以不可以相信,就好像有人問你:朋友的話可否相信?

二.假設世界上有鬼神好了,那麼上身後的『靈體』,會對信眾說自己是鬼還是神呢?(這又牽涉到靈體講的話,可否相信?)

三.就算是真的神明上身,是否乩童本身的意識,就不能扭曲神明的意思或過濾?

我本身不會把乩童的話當真,我會建議信徒們面對乩童上身時,不要把他當成絕對的神明。

就當他是一位顧問。

顧問給的建議,有時候他的心態也是『試試看行不行』。

不管這位神明過去有多少神蹟,不管他的故事有多精彩,你要有一種 So Fucking What?的態度,以防乩童詐騙或變質。

防人之心不可無,防神之心不可停。

很多人就是釐不清『事實』(Fact)、『真相』(Truth)和『意見』(Opinion)三者之間的分別。

明白三者的分別,才能解讀人家提供你的資訊。

事實 = 吃了冰淇淋再去游泳的人,淹死率會提高。

真相 = 夏天的時候,比較多人吃冰淇淋,也比較多人去游泳,因此也比較多淹死的人,是吃過冰淇淋。

吃冰淇淋不會導致你游泳會被淹死。

意見 = 吃過冰淇淋的人身體比較陰涼,水鬼喜歡索身體陰涼的命。

很多人信的,不代表就是真相。

因為很久以前每個人都認為世界是平的,這不代表地球就是平的。

流傳了很多年的,也不代表是真相,只代表它有信仰的市場。

腦中有這三組標籤的話,才不容易被資訊迷惑,你才有機會看到真相。

Free Your Mind!

還有︰

如果一個人不斷重複告訴你,他在某行多少年經驗,很自然的這個人有個背後議程要示高價來企圖說服他人。

不過,我要提醒大家,就算他在某領域一百年,他的年資和他講給你聽的資訊有沒有道理 " 是兩回事 "!

You are making a claim, not an argument.

年資可以嚇到人嗎?

可以嚇到思想幼稚的人,因為幼稚的人不會問你:你除了光環還有甚麼?

你要說服人,一就是用道理(包括話術),不然就是用效果。

同理的,沒有光環,甚至資格上有欠缺的人,如果有道理、有效果的話,你要開始接受他的衝擊。

如果你說服他人的唯一重點,就是你的年資,證明你連說服人的理由都沒有。

只有一種人,是不需要用道理或效果來說服人 —— 當偶像說服粉絲時。

因為信仰是不需要道理和效果的。

再來︰

對於發表自己的言論,很多人也弄不明白『中立』和『圓滑』的區別。

中立者是能夠質疑,更能夠追根究底的問。

中立不是兩邊都認同或兩邊都不表態,那叫做『圓滑』。

圓滑的背後議程就只有一個,深怕得罪了任何一方。

案例…

哈哈,我覺得青年喜歡性生活,是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哩的泱泱大國的中華陰謀!

君不見《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嗎?

喜歡性生活,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就算帶了套子,也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彩排的。

另外…

如果「做自己」是在傷害別人的狀況下,所要做的決定…

那麼你所決定的自己,不是太自私,就是沒禮貌!

真正的做自己,理應受到他人的敬重與尊敬,「做自己」不是不在乎他人,而是能在對的事情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也許將一切都看成理所當然。

原來並不是世間所有事都能如你所願,理所當然。

在普通人角度來說,可能行走說話吃飯甚至呼吸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

又可能認為這些都是與生俱來,沒什麼特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我們已經是 “ 幸福 ” 的一大群,可以行走說話吃飯甚至呼吸,已經是一種無形的小確幸的了。

反倒覺得,我們要為著自己已經擁有的而感恩,不要當作所有事都是理所當然。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理所當然的。

要感恩自己擁有的;而不是不斷埋怨自己沒有的。

我就是醬時常的提醒自己。

想要持久的快樂不是用買來的,真正帶來持久快樂的是「關係」︰

與家人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

分享︰

每個人時間都一樣,但就是你忙得團團轉。

做人,實在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同時也無法為身邊的人,做足每件事。

如果你不想,經常杵在身心俱疲中,又聽不到任何人的一聲謝謝。

那麼,就只選擇,自己做得到的做,並且做好它。

醬身心才能安適,才有力氣準備下一個付出。


正確的修行前,我們必須要先有正確的見解。

但光有正確的見解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實修,把它帶入日常生活中,而非僅止於知性上的理解。

如果我們的修行只限於在打坐或念誦經文是不夠的。

我們必須在生活中的每一刻修持。

見解、禪修、實際行動,這三者是合一並進的。

當嗔恨心起內心如火般在燃燒,就是傷害自己。

內心寂靜要從降伏自心、斷除心上貪嗔痴下手。

如果將嗔恨壓抑在心中,想說 “ 我是修行者,不能生氣 ” 把氣都壓抑在心裡,反而造成很多痛苦,造成心理疾病。

要了解忍辱調伏與壓抑情緒這兩者是不同的。

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調伏自心。

禪修是學習如實面對自心,而不是強迫你的心,套上某種佛法緊身衣。



來源︰網路…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什麼是安全感?


宗教本來就是迷信,只不過是很多人一起迷信,而且正因為是多年遺留下來的,所以是個有系統的迷信。

有系統的迷信最恐怖的地方是:很容易一大群人一起做傷天害理、謀財害命、強姦老幼的行為,然後被命令叫他們做傻事的領袖解釋為 " 聖行 "。

神:能製造神蹟者。也教『人』如何變『神』!

要成為『神』、要自成一個宗教的教主,除了要製造自己的教義,還要有以下的技巧:

一,要懂得推銷自己,要懂得影響,更要知道如何說故事和造神話。

二,做個財色兼收的教主!

(又不想淪落到要奉上帝神佛之名,或借雙修補陽氣之義來讓女人對你青睞,不少的教主,其實只是借自己教主的光環,來威逼利誘女信徒跟他們上床。
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還有可能牽涉刑事或詐騙的訴訟。
基本上,我覺得這種做法是沒有種的男人,才要借光環來威逼利誘人家跟你上床。)

三,就算你有教義,懂推銷,影響力強,但如果你沒有『神蹟』留世,你也難以成『神』。

(以上都是不建議,你成為 " 神 " 的…)

還有…

每個肥胖的男人,背後都有個很愛他的女人……

好吧!其實是用『很愛他』的理由,來叫老公吃;她吃不下的食物,因為她會跟你說:『不管你有多胖,我還是那麼愛你……更何況!你已經很胖了,再胖那一點點,分別不會很大?』

女人,就是善用這種愛的心計,來讓老公身材上合理化的墮落,也防止他的六塊腹肌能見天日(外遇)。

偶爾放蕩(廚餘回收桶),人生才能坦蕩蕩(地球環境保護)。

-- 番外篇 --

這也是偶一直最討厭聽到的宿命論調了!

不少的華人喜歡講『吃多少、穿多少,都是註定的』這句話。

但,往往很多人講這句話的時機,都是選擇挫折和失敗的時候講,所以就帶了點認命的味道。

其實你要認命也不要緊,更好的時機是選擇有成就和風光的時候才講『吃多少、穿多少,是註定的』。

前者是認『沒辦法啊,老天爺就是要我輸』的賤命,後者是認『真的沒辦法,老天爺就是要我贏』的貴命。

同一句話在不同的時機講,就完全是不同的詮釋了。

聰明的人,就懂得我是在講啥了…

再來︰

其實孩子的未來跟長得好不好,不是單純的單親家庭、雙親家庭、快樂家庭、不快樂家庭的因素,人只是喜歡把原因簡化。

單親家庭的也出孔子,雙親家庭的也能出某個貪污首相。

同樣的,不少改變世界的偉人或名人是沒有快樂的家庭,甚至可能也得不到父母的愛。

另一方面,希特勒的母親是非常寵愛他的。

雙親家庭不見得就沒有問題,美滿家庭的孩子也不見得將來一定名成利就。

更大的可能性是:不管是來自破碎還是美滿家庭,大部份人的人生是不上不下,寂寂無成。

家庭對孩子不是沒有影響,但,不是最終極的影響。

一般人認知中的『破碎家庭』只是一個迷思。

在汲汲營營的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選擇、取捨與無可奈何。

一部份人注重結果;另一部份人在意過程。

重點在於你想從中領悟到了什麼?

使你真正的感受到快樂與滿足,無論是物質的,還是心靈上的!

就像︰

男女關係的發展,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重點,就是發生性關係。

可能一些人會很難接受這個說法,特別是女性,她們可能會男女關係的發展,不是為了愛嗎?

不是說沒有愛,而就算用大部份女人的角度,她們普遍上升認為要有了愛,才能有性。

但,這不就證明了最後還是為了性嗎?

先撇開年老而失去了性慾的這個可能性,只要你這個人有正常的性慾,你的男女關係的發展,最終都會以性行為為一重要里程碑。

女人啊!如果你的男伴告訴你,他很愛妳,但他又不是性無能,卻一直都沒有辦法跟妳有性行為!

甚至想跟妳結婚,因為他愛妳,但卻告訴妳,他不要跟妳有任何性行為?

真相可能就只有一個 —— 他是 Gay 的!

有些朋友喜歡用星座來看人生的運勢或是交友關係,如果單靠星座就決定了你的未來,那人生有時會失去更多可能!

不要從統計學的數據或是算命來決定你的未來,人生可以充滿變數…

這一切變數都來自於你的決定!

另外…

保任是一佛家術語,普遍用於禪宗,一些密宗的心性修持也會用上。

一般上保任簡單的說法是:保持著一個狀態。

那麼在佛家要保持的狀態就是悟境。

而且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的保任下去。

感覺上好像是精神要守著那悟境,問題是這就有了彼此的對立 —— 有了內在的該守和外在的不該守。

其實幾年前就開始,已經有做一些初步的實驗,將它具體化、實論化。

保任不是自己懷中有顆脆弱的珠寶要往內照顧著,而是把悟境豁出去,一一的與所見所聞、所觸所受、所思所想結合。

結合後,有機會變成妄念即菩提,紅塵即修行。

分享︰

人際界限,簡單來說,它讓你知道,你是誰,你不是誰,什麼是你的,什麼不是你的,你喜歡什麼又不喜歡什麼!

因為我們一直被教育成要禮讓,父母還會要我們大方分享,當我們想要拒絕時,會被冠上「小氣、自私」的批評,當我們對父母說不時,父母會施展權威的要求你服從。

漸漸地,我們忘了聽自己的聲音,忘了自己不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是誰,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做自己,因為你害怕拒絕他人所帶來的負面評語!

心靈的成長是一場漫長的等待,但它能改變你的心境,進而變化你的未來。

並不是每個故事,都一定會有結局!

有些時候需要的不是答案與結果,只是想要有人聽聽我們的故事…

(感覺好像是在跟童年那個寂寞的我對話…)

真正放下過的人,就不會一直叫你放下了!

問題,往往是自己或他人賦予的,關於你對於某件事的反應,而不是你這個人。

因為人,都會有著各式各樣複雜難解的情緒,等待著去釐清,等待著去宣洩。

我們都在過程裡長大,學得理性、自制,也學會安靜與不要哭泣,卻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在發生之後,好好允許自己悲傷,只懂得要放下…要放下。

然後一直再…為什麼都不能放下的無限迴圈裡!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

無數的未知包圍着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

人生,就是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複!

每一天無論身在何方,都已經是在最好的旅程中,更何況我們最不應辜負的旅程叫「人生」。

因為我們一生擁有真正的時間太少了…


近來發覺禪坐和靈修,有時會變相為商業活動!

請不要把佛法的修持,變成只是精神唯物上的一種修持,就連皈依也變成心靈精神上的唯物修持,都是為了要練身、聚財、賺更多錢等…

醬我們只有繼續;當自己習性的奴隸罷了…

重點還是實修,非常重要,若說的跟做的一樣,才有力量。

真正的修行是不分地點和區域的,修行中對於修心的控制,不是把自己關進一個空山洞就可以到目地,而是每日在一呼一吸之間,觀察自己的心是否能從容應對。

當我們認識到某種煩惱的本質是空覺時,我們就不需要去轉化它。

這不是說煩惱必須被轉化成為空覺,在本質上,煩惱已經是空覺,它僅僅是不自知的心所產生出來的活動。



來源︰網路…


2015年7月8日 星期三

你是朋友嗎?


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心靈狀態就像拉扯到極限的橡皮。

找回心靈的韌性,就是不再受憤怒束縛的最大關鍵。

所謂的散播正能量,是很詭異的一件事!

正能量是不需要勸導、不需要道理、更不需要說教的。

單單講美食、美景、美金、美女等等,就已經是很正能量了。

要用說教和講道理來散播正能量的話,叫做取難捨易;同時也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你給了人家一個背負上 " 正能量的責任包袱 "。

真正好的老師會責罵你,但,不是常常罵人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有時候他只是單純的甚麼都看不順眼。

真正的好朋友會批評你,但,不是常批評朋友的就是個好朋友,有時候他只是甚麼人都喜歡教訓。

真正好的聽眾會鼓掌,但,不要笨到以為人家鼓掌就表示你講得有道理,有時候只是你身旁的環境有太多蚊子…

人生的歷練,就是要學會看表面行為和內心世界的關係變化。

提醒大家反觀內照一下自己這半年來,對身邊與你互動的人類的經驗中,有沒有悟到甚麼新思維。

就像…

夢想和野心要釐得清,野心和使命也要分得明。

三者之中,夢想是最不切實際的,使命是最偉大的,野心是最自私的。

有使命的人看起來純,有野心的人看起來很 " 髒 "。

不過先有野心而為自己聚集了豐厚資源的人,之後他開始碰觸了使命的話,他的使命將會是最純的。

他雖是一坨淤泥開始,但最後長出的蓮花是完全不受污染的。

反之,先有使命而創造了成績的人,如果之後沾上野心,他會用使命感來合理化自己的私心。

他是一朵清蓮開始,不斷的把污泥蓋上去,蓋到最後,蓮花將會處於長期不見天日的窒息狀態中枯萎。

還有︰

人的情緒,不單純是生氣、傷心、快樂、痛苦。

單單一個生氣有多少種?

生氣到想罵人,生氣到想打人,生氣到真的罵人,生氣到真的打人,生氣到要忍住,生氣到要忍得很辛苦,生氣到記仇,生氣不能罵人但想大喊大叫,生氣到很生氣自己的生氣,生氣到很後悔自己的生氣,等等等等…

可以說是多不勝收。

一個人對自己內心戲的劇情、角色有多少的認知,會主宰了他的心理層次有多豐盛。

有了認知才能歸納,有了歸納才能駕馭,才能更上一層樓。

沒有足夠的描述詞彙,自省的能力差矣。

-- 分享 --

日前和一位老朋友網聚,話說他每年都會空出一段時間,去深山裡進行內觀修行。

為期七天的內觀生活,晚上九點睡,凌晨四點起床打坐,每天只能吃兩餐,整天不能和身旁人說話。

大部份時間都在打坐,回想自己過去的一舉一動、與他人的互動、生活中的反省以及值得感恩的事。

他把這種內在修行看成一趟旅行,更是一種生活雜念的過濾。

跟偶一樣ㄟ…(只是偶沒有空企深山啦!呵呵呵呵…)

體驗生命才有感受。

走錯路可以再修正,原地不動只會失去當下年紀該體驗的事物。

好比十五歲戀愛就是不同五十歲的感受;二十歲旅行就是不同於五十歲的感受;二十二歲工作就是不同於五十歲感受。

每個年紀都有專屬感受,時間永遠不會回頭打招呼,少了生活體驗就是空白。

曾經有朋友笑自己的生活,彷彿像電腦鍵盤上的空白鍵,最長也最空白。

見身旁有些朋友活得開心自在,他們的喜悅不一定來自財富,很多來自冒險與跌倒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富有來自回憶,這些體驗讓生活過得更踏實,不會老踩空。

他們總是不怕挑戰與挫折,因為他們知道越受傷的越受用。

在這群樂觀人身上看到,生命有體驗,生活有驚艷。

都已經懂得在工作中生活,而非生活在工作中。

如果你找到了生命中的熱情,我想今天儘管再忙,都不會澆熄你對生命的積極!

選擇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另一種是,選擇是為了滿足其他人,而非自己…

再來…

你過了30歲,還有朋友嗎?

心情苦悶想找人哭訴,才發現好友名單中,找不到一個可以開口的人;過去的同學、朋友、同事,除了臉書按讚之外,沒有別的互動!(內牛滿麵…)

打開手機通訊錄,看著名字卻想不起那個人的模樣;以前每到周末活動好多,現在放假只能在家看電影、上網。

「30歲後沒朋友」的話題在網路發酵,引發許多網友共鳴,紛紛表示:

「現在只有好友間生日才會聚會。」

「女生更慘,結婚後完全以丈夫及孩子為重心,漸漸就不連絡。」

「平日下班只能跟同事約,假日就是親人日,朋友都只在臉書聯繫。」

但也有網友打趣自嘲︰「朋友0個…沒人來借錢,安心!」

為什麼年過30後,朋友好像瞬間消失了一大半,網路上有列出5大重點,重心轉移、生活壓力、需求改變、社群網站興起等都是主因。

1. 年過30後幾乎上有老、下有小,承擔家庭責任後,和朋友相聚時間銳減,沒空見面,久了感情就淡了。

2. 生活壓力大,必須認真工作,沒有多餘的時間、精力、金錢去拓展新的交際圈。舊人遠去又沒新人來,轉眼間就剩獨自一人。

3. 人生觀隨著年紀產生變化,交友門檻變高。年輕時交朋友,一杯酒乾杯後就算好友。出社會後遇到新朋友太熱情,還會多慮對方是否有目的。

4. 體悟到朋友貴在交心,年過30後愈能分辨什麼是朋友,真心的一個就夠,不再熱衷social。

5. 臉書、Line看似更方便聯繫朋友,但這種交友方式反而讓人心愈來愈疏遠,只透過網路傳送關懷,不再面對面感受對方真實的存在。

-- 另外 --

既然假裝不來,那何不勇敢往前看?

「不甘心」三個字又從內心深處長了出來,真的很愛那段過去的自己,也不想放棄那時候的夢想,為什麼我要為了你們這些不相干的眼光,繼續讓我回到過去活的不開心的自己?

「可以做的東西很多,我想第一件事情就找回快樂的自己。」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快樂,就努力的為你的人生做些改變、如果你嘆息沒有為自己而活,就每天愛自己多一點,不要盲目的附和他人。

因為我們獨特、有獨立的思想和無窮盡的創造力,這是我們獨有的,不要浪費自己所擁有的人生,生命不是永恆,你只有這一次。

轉彎不是逃避。

有人做一件事情失敗了,轉做別的,就有人說這人沒毅力?

轉彎是為了找更好的道路,並不是逃避,沒有毅力!

學會轉彎也是人生的大智慧,挫折往往是轉折,危機同時也是轉機…

每天要做的事情一樣多,無論昨天、今天或是明天都總有些事填滿我們的生活。

或許我們很難調整與改變,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用不同的眼光與心情去看待。

同樣一件事,愉快積極總比煩悶無趣來得有意思,或許結果一樣會完成,但是過程卻有著不同的經歷與學習。

----------------------------------------------------------------------

家庭裡的冷暴力…

有聽說過的抱怨:「人生是一堆狗屎,每天都是苦日子。」

在遭到冷暴力者的折磨時,要遵守一個基本原則:停止為自己辯解。

辯解是很大的誘惑,因為施虐者的言語中,充斥著以最大惡意說出的謊言。

任何解釋和辯護只會使受害者陷得更深。

只要有一點說不清楚或者說得不對,即使是出於好意,都可能被用來對受害者不利。

受害者一旦上了施虐者的火線,不論說什麼都會被當做武器藥彈。

此時沉默是金。

在施虐者看來,受害人必定是錯的,至少他的一切言行都值得懷疑,且存心不良,滿口謊言。

施虐者無法想像有人會不說謊。

此時受害者的態度有任何改變,通常都會引起連番而來的虐行和挑釁。

施虐者想要增加他的罪疚感:「你根本沒有同情心。」「你這個人沒辦法溝通。」

言語的攻擊或許在肉體上不會留下疤痕,但在心靈裡卻會留下永遠抹滅不掉的印記!

------------------------------------------------------------------------

你想怎麼做?你想怎麼生活?

我們都值得去過自由的生活,而在自由之前,我們要先練習,不為掌聲而活。

比別人容易,比自己難!

若說不與人攀比,我想是陳義過高了,對凡人來講,這樣的境界只怕是過於矯情,終其一生大概很難做到,還不如先換個角度來想,多看自己獨特的地方。

還好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可愛的形容詞,可以讓所有的人事物,都不只是比較級之別。

雖然你比我優秀,至少我比你誠懇;雖然你比我有錢,至少我比你快樂。

就是這些形容詞,讓人不至於在人世間進退完全失據吧!

因為,比較之後,至少可以當個至少,而不是全盤皆無、萬事皆空。

真正的尊重,來自於你先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的付出、尊重自己的專業、並勇於表達…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藏在心裡的話就試著說出來吧!

想醉就去喝,遺憾能少就盡力少,要過的不遺餘力,誠實的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好好體驗人生的各種境遇、盡情享受世界的美好,才不枉此生。

懂得選擇自己喜歡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

雖然有一點慌,也懂得體會,時間會帶走一切,還有什麼事不能退讓!



阿底峽尊者說:最佳善知識,就是攻擊你隱匿過失的人。

最佳的教法,就是擊中那些過失的教法。

最佳的朋友,是正念與警覺。

最佳的激勵,是敵人、障礙與病苦。

最佳的方式,是沒有任何造作。

最殊勝的鼓勵或者說激勵我們修持佛法的,就是敵人、魔障和病痛。



鈴杵在你手上的意義。

過去:修行者對自己的法友,當他修持的時候升起了魔障,就趕緊拿起杵幫助對方除卻障難,當他快要成就的時候,便趕緊拿起鈴幫對方歡呼鼓勵。

現代:手上拿的法器不是鈴跟杵,而是變成繩子與斧頭,當別人在往上爬的時候,就用繩子把他扯下來,當別人就要冒出頭的時候,就用斧頭把他砍下去!

我們在手上放一粒灰塵,手不會有任何的感覺,但是我們的眼睛裡若進入一粒灰塵,我們就會有感覺。

同理,我們一般凡夫眾生,對輪迴的過患快樂與痛苦的感覺,就像手上放一粒灰塵一般;但對一位修行者而言,輪迴的過患就像眼睛進了灰塵一樣,難以忍受。

通常我們從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天快結束時,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不覺得自己有嘗到任何所做的滋味,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處在當下。

雖然修行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和心態,那麼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可以積聚功德。

在生活中修持方法的要點是:我們必須隨時保持正念。

修法最不共的特點,就是令自己的心不被違緣所轉動,並在遇到各種違緣時能馬上將其轉為道用。

如果你懂得修持的話,反而會覺得這些不順的違緣及障礙,比起順緣更對自己的修法有利益。


雷,盡管爆發巨大聲響,卻是空虛的音聲;彩虹,盡管色彩絢麗奪目,卻逐漸消散;這個世界看似迷人,卻是一場夢;感官的歡悅盡管美妙,卻帶來不幸與禍害。

—— 密勒日巴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