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修行的認知
是要修信還是修心?
在任何一個宗教裡面,如果,是修信多於修心,就會開始變成宗教警察。(這不是護教,而是判教分別心!)
如果,只是注重修信,完全不重視修心,會開始變成宗教恐怖份子。(這不是相信,而是迷信!)
因為,你有信仰的自由,也對自己有信仰的發言自由權。(但不要因為"無知"而引起的盲從!)
還有,要了解法脈傳承,但不是做資訊封鎖!(依自己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
不然,會跟歐洲黑暗時期的天主教教廷,封鎖一切跟教會信仰衝突或矛盾的資訊,甚至把不同的聲音封為妖魔,而活生生的焚燒這些人一樣!
當然,歷史上都有發生過宗教,因派系認知不同產生衝突!(都是個人私心,民智未開導致)
宗教也會受環境需求、政治因素、民情風俗的影響,產生被存在性...
修不修行是有必要的認知,如果只是透過個人的主觀來判定,那這個修行的價值就有可議性了!
如常聽到的一句:那你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話聽來不甚悅耳...但是卻一語道出,你對生存的茫然和死亡恐懼的認知了!
所以,現在說的修行,只不過是藉由宗教為方便的手段...
無形中,宗教自古就這樣成為人心靈上的"政治庇護"了...
那宗教真實的存在性議題...只有這些人才知道!只不過,現在人談的修行跟宗教,都不是成一直線進行的...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做水月道場,行空花佛事…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釋疑
一位網友的疑問
1.密宗(或佛教)的方法,是可以求得某些實際的願望
2.得到正確的口訣,修法,就會有實際的成果
3.有些經典上,可以達到的成果,其實是因人而異
感覺上,很像科幻小說寫的,某些人找到一種跟不知名能量溝通的方式,或靠聲音,或手勢,或想像,就可以連接上"高靈",得到他們的力量(或之前的修行者,找到求得某些方式的捷徑,並且留下來讓後人可以更快速的達到那樣的境界)
A.傳統都要求拜師學藝,付出東西(錢財,幫師父打掃...)才學得到口訣,如果只靠口訣跟手印(或加觀想)是否能得到相同成果?(我自己猜應該是打折版的效果.....)
不過,宗教的內容,每次都寫要拜師,不能自己練,否則會有不好的結果(走火入魔?)
B.因為您是有經過修行的過程,所以,對於一些感應或修行方式,可以靠自己能力來辯證,如果也有人要走這樣的路,是否也要經歷類似的修行過程?
你們有發生過同樣的問題嗎?
你們心中認為的答案吶!
回覆1~3的問題
Yes
回覆A的問題
自古至今學習都仰賴傳承,就現在社會觀來看也一樣,都需繳費學習(使用者付費之價值觀)...自行修學恐障礙很多!如文字解意上就有很大的差異...自行強解文義易心生矛盾衝突!
回覆B的問題
修到一個真正的過程,有些是可以,也能自行辨證,但是,修行方式是否同樣則不一定了!因為方法不同會有不同的效果...不過結果相信是會一樣的!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不要用修行來傷你自己的心
不要用修行傷你的心!
一個具共通性的問題:我們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怎麼還有時間修行?
如果降低工作品質,在這個不景氣年代,很可能會被裁員,請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對於這個問題:“所謂修行,就是修心,然後放到行為上用。”
“心需要一個家,這個家不在外面,如果心裏有個家,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都會覺得滿足、安定,內在有個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輕鬆輕鬆。”
在藏文裏,修行有兩個意思,「修」是指心中的慈悲、關愛,
「行」是付諸身語的行動。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字,都是「動詞」,就是要付諸實際行動。
有行持,就會牽動整個社會,引起改變。
“只有發願是不夠的,要展現于行為,修行的力量才會顯現出來。”
【你的心,聽話嗎?】
“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久了它就會不聽話。”
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會死,光明的心也不會死,死亡時也許會失去一切,色身、財物都會消失,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而如果不修行,沒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就會覺得什麼事都沖著你來,連看自己也都只看到負面的,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生命中難免有逆緣,消除逆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
“心的本質,是清涼、透澈、喜樂,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有種內在的寂靜。”
即使在死亡時,有了心的光明,就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心的清涼、喜樂、寧靜是不會和我們分離的。
而所謂修行,就是恢復心的光明、清涼、溫暖。問題是,怎麼做呢?
【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一、不要把修行當成有時間性;
二、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
三、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班、下班時間,“就好像都是整天在『工作』。”
修行有「時間性」、有「下班時間」的人,平常不修,進了佛堂,勉強去修也行,總會覺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墊,發覺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裏想:“菩提心你在哪裡呀,快過來快過來…”
平常生活中不觀修,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就像沒有暖身,就要開始激烈運動,是會傷身的,“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修行要自然、平靜、習慣,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決!”
“修行,是慢慢熟練的過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決。”
譬如觀修慈悲,平時不修,修法念誦法本到“願眾生皆具足一切樂及樂因,願眾生皆淨除一切苦及苦因”時,就會覺得很奇怪,連小慈悲都沒有了,又如何能對一切有情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
所以,我們就要有次第、由近而遠的,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
第二點,不要把修行當功課。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數字,連做大禮拜也去找一塊比較滑的板子,心想這樣滑得比較快,
趕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領受什麼特別本尊法,上師也會覺得我好棒。這樣拚命趕功課的結果,數字是進步了,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
“重點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數字的增加。”
“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是給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
提醒你修行“重點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數位,譬如做十萬遍四加行,累積了很多個「0」,心性上卻沒改變,結果還真是個「0」。
第三點,不要把修行當儀式。
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觀修本尊時,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
譬如四臂觀音,有人會覺得很奇怪,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還會開玩笑的說,是不是觀世音菩薩“作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欽此』,多賜給他兩條手臂?”你看看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重要的是,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什麼,那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象徵,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
【你看到生活裏,有熱呼呼、香噴噴的佛法嗎?】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種錯誤的修行狀況,接下來要怎麼做呢?就是直接去觀修生活裏、人世間熱呼呼、香噴噴、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乾乾的文字。
“所謂佛法,不只聽到,還要看到,要有直接體驗”,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門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靜之樂,那就是悉達多王子直接體驗到的“法”,那種對生命本質的直接體驗,對修行歷程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在生活裏怎麼修呢?
答:“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裏,就看你用不用。”
當你設計或販賣一樣東西時,可以帶著「佈施之心」,讓它的品質更好一點。
“佈施,不一定要真的給一樣東西”,帶著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對社會的佈施,這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佈施。就像佛陀圓滿了佈施波羅蜜,但世間還有那麼多貧困的人,他到底給了什麼?
答:“佛陀給了他的未來,他的證悟是未來眾生無盡的資糧。未來無量,眾生也無量,豈不剛剛好?”
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起來,要憶持皈依戒,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發願“今天的一切身語意,都要利他,不傷害任何眾生”,這就開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
有工作的人,要發願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幫助別人,讓辦法、讓品質提高,這就是工作裏的修行和佈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養成慈悲利他的人,“這樣養孩子本身就是一項修行”。
有伴侶的人,擴大對伴侶的感情,就成為對眾生的愛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會自然影響伴侶,當一個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園裏澆水,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很溫馨呢!
(大寶法王開示)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閒聊
閒聊
我們偶爾會忽然明白,浮雲也如時間飛逝,但是,是否會對它的"善變"心生嫉妒呢?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的……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找到心靈的觸動;其實這些陌生會帶給我們無盡的驚喜,其實這些陌生會變成熟悉,然後我們接著上路,去尋找新的陌生,新的驚喜。
這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是什麼? 你知道的,是時間。
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我一個人就坐在那街外,喝著咖啡品味孤獨……
一眨眼的功夫,時間它老人家又跑過了一年。時間總是不停歇,那我們能否將它裝進行囊一起帶走?
2011到了,2012還會遠嗎?大家想作什麼就趕緊去執行吧!
我呢?依舊會接著走,即使身體已經疲憊,心依舊會在遠方眺望……
也許,你心裡,一直在尋找一個地方,希望到達目的時!就可以從那時空精靈的手裡解放出來。就像一個終生跋涉的行腳香客,不停地尋找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廟。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佛陀向葛拉瑪族人所做的開示
葛拉瑪經 【佛陀向葛拉瑪族人所做的開示】
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合乎自己觀點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
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羯臘磨經
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塗說本無稽;
不以傳統而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
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
迷信教條未見安,經典所載非無疑;
師長訓示固可貴,懾信權威非所宜;
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復益人;
必俟體察分析後,始能虔信並奉行。
用懺悔的方法消業
藏傳佛教說的惡業、消惡業
(僅供參考)
「業」是由貪瞋癡三毒引起的,在還沒有形成行為或語言,稱之為「意業」;如果在有了具體的行為形式以後,則稱之為身業或口業。
一切業,都是以「意業」開始的,因此說:「心是導致世界進入黑暗的毒因。」
惡業包括如下所述:
(1)五逆(五無間業):1.殺父,2.殺母,3.殺阿羅漢或上師,4.破和合僧,5.出佛身血
(2)五輕逆:1.殺沙彌或僧人,2.誘惑僧尼,3.毀壞佛像,4.毀壞佛經,5.出佛身血
(3)四重罪:1.捨正法,2.捨菩提心,3.慳吝勝法,4.惱害眾生
(4)八捨正法:
1.輕視善者,2.尊崇惡者,3.擾亂求真理者,4.放棄上師,5.分化僧眾,6.放棄同修兄弟,7.放棄同修姐妹,8.褻瀆神聖的壇城
總之,你不僅背負著無始以來所造諸惡業的苦果,而且這一世又造新的惡業,在三毒的影響下,你的意念大都是變成具體的身口意三業。
惡業使你在此世或轉生以後的輪迴中受苦受罪,依你惡行的大小,在下三途(3惡道)中長期受苦。當你在下三途受苦時,你惡行的苦果必須由你自己承受而無法轉移給別人。
用懺悔法杜絕惡行
你要觀想苦空無常。而且我們不能隱藏自己的罪惡。
如果你勇於認錯,並讓別人知道你的痛苦,那麼你的錯誤不但不會增長,反而會減弱。
認真地消除罪業,用懺悔的方法,可以杜絕你的惡行。當你運用這些善巧方便時,只要是一件善行的事,便具有解除大量惡行的能力。
找回你的心
在沙灘上找回你的心
有一個富翁,他可以用錢買到任何東西,但他卻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快樂。
他相信自己得了憂鬱症,尋遍名醫,但空虛的心情,卻仍然日以繼夜折磨著他。
某天,他聽說偏遠的海濱住著一個很厲害的醫生,決定前去看診。
醫生聽了他的問題,告訴他:「我有個很好的處方,保證有效!」
接著遞給富商三個紙包。
醫生叮嚀:「這三個紙包中各有一帖藥,你一天服用一帖就好。不過,切記,必須在沙灘上服用,才會見效。」
富翁半信半疑,告別醫生後馬上走到沙灘上,打開第一個紙包。
裡面什麼都沒有,只寫了幾個字:在沙灘上躺三十分鐘。
富翁覺得自己被耍了,但心想死馬當活馬醫吧,便依照指示,躺在沙灘上。
一開始,他心裡一直想著自己有多不快樂,但漸漸的,他開始聽到海浪的聲音、聞到海水的鹹味、發現藍天中的雲朵正隨著涼風變幻……他就這麼一直躺著,直到夕陽西下,他才發覺自己躺了不只三十分鐘。
第二天,富翁又來到沙灘,打開紙包。
裡面還是什麼都沒有,只寫著:「在沙灘找出五條擱淺的小魚,把牠們扔回海裡。」
富翁照做了,不知道為什麼,當他看到奄奄一息的小魚,一回到海裡馬上生龍活虎,他突然覺得心情好像好一些了,於是扔了一條又一條。
第三天,他打開最後一個紙包,寫著:把你的煩惱都寫在沙灘上。
富翁找了一根小樹枝,在沙灘不斷的寫著:和妻子的關係越來越冷淡、孩子不聽話、上個月談生意不順利……他寫得有些累了,直起腰來,看著自己一連串的煩惱。」
突然,一陣大浪打上來,又很快就退去了。
富翁驚訝的發現,剛剛被他寫滿煩惱的沙地,又回覆平整,彷彿什麼事都沒發生。
~心的體驗~
憂鬱彷彿已經成了現代的文明病,就算我們沒有罹患憂鬱症,卻或多或少,常會感到悶悶不樂,心口彷彿被壓了一塊大石頭。
不過,能搬開這塊石頭的,其實只有自己。
故事中的第一帖藥,就是休息。
名醫要富翁躺在沙灘上,不只希望他的身體放鬆,更期待他千頭萬緒的心思得到休憩。
第二帖藥是付出。不管你幫助的對象是人,還是動物,自己都能獲得更多快樂。
只要付出一點點時間,就能換回充實的心靈,不是非常划算嗎?
第三帖藥是時間。
你會說放下何其容易?那就交給時間吧。
其實,時間就好像撫平沙灘的海浪,不管再如何深刻的傷口,也會隨著時間淡忘。
~摘自~「我們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種選擇,讓你幸福加乘、煩惱歸零的80則寓言小故事」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四曼荼羅
四曼荼羅
曼荼羅深義為輪圓具足,將一切法界性加以周邊之排列,圓具無缺也。表諸色塵,或偶像,或圖畫,作諸佛菩薩諸天等大集會形式,乃淺義之一耳。今就四智所證之曼荼羅分論如下:
(一)大曼荼羅:法界本體,恆在無住涅槃之中,無所表示。見性之人能感得多法界者,五大襯起之力也。能感之性,即本覺之靈知,各各建立自性身。初本無相,只各具一段超妙精神而已。以無量無邊之自性身互相聯絡而排比之名,曰大曼荼羅,實即精神界排列法也。稱之曰大。五大襯托所成故。與餘三曼荼羅融合,則諸自性身各有莊嚴妙相。建立此曼荼羅,以大圓鏡智為主,金剛堅固身境界也。
(二)三昧耶曼荼羅:以靈知之心具攝一切法界理性,加強地大能力,得入「寶性三昧」,為物質之源。更增火大能力,得入「寶光三昧」則光明彰焉。復增水大能力,得入「寶幢三昧」,則形器現焉。以無量無邊之器相各為標幟而排比之名曰三昧耶曼荼羅,實即物質界排列法也。稱之曰三昧耶,贊三昧中所顯福德故。建立此曼荼羅,以平等性智為主,福德莊嚴身境界也。
(三)法曼荼羅:法法相關之條理,妙義無窮無盡,無形相可見,惟以名句代表意趣而已。加強水大能力,意趣濃厚;以風大推動之,則從口部發出琅然言音:即法性之顯示。一音本來頓顯無量妙義,為曼荼羅全部種子真言。而分位行之,則一一法性又各呈性特殊之音,成為無量諸尊種子真言。集合一切種子真言,不落空間,隱加條理,名曰法曼荼羅(若以形式表之,一一種子皆代以文字作空間排列)。建立此曼荼羅,以妙觀察智為主,受用智慧身境界也。
(四)羯摩曼荼羅:眾生日住大曼荼羅中,內心隱受諸佛加持,迷不自覺,為救度故,諸佛加強風大能力,由外跡推動,俾眾生從六塵接受教法所謂羯摩事業也。眾生根機差別無量,應推動何種法性以感其心,自然隨機而異。或現佛身,或現諸天身乃至人非人身,皆當機之自感,佛惟于涅槃妙心中作無形運用而已。窘運用種種狀況隱加條理,名曰羯摩曼荼羅(若以形式表之則代之諸佛威儀作空間排列)。建立此曼荼羅,以成所作智為主,千萬億化身境界也。
四種曼荼羅皆依空大而建立,恆與法界體性並顯。專論法界體性,本可建立總相曼荼羅,然離四曼別無特相可見。于帶顯四曼之際證明清淨法身妙趣,則稱法界體性智。
以上諸理,深奧之至,非得見性不能心領神會。徒憑意識討論,殊乏興味,不可不真實修證之。
五方佛佛土
五方佛佛土
第一佛土是色究竟淨土、藏文名稱意思是不在任何之下 –亦即無上 - 超越 - 美得難以想像、難以言說;此一卓越境界名為法界。法界不是具體的境界或單獨的處所,法界是因見色蘊本性而獲得的證悟。當你得見色蘊本性時,即證得與其相應的佛土 - 法界。你可以用完美之身顯現此一證悟,而大日如來本尊便是這種顯現的代表。在此過程當中,無明煩惱轉成法界體性智 - 無明的本性。如是,五蘊及五煩惱都變為清淨或回歸本性了。
此處所談的一切,皆無單獨的個性,而是以形像代表五煩惱、五蘊等之本性。例如,色蘊的本性是大日如來本尊,他坐在有蓮花、月輪為墊,由八隻雪獅抬著的寶座上。每隻雪獅皆象徵證悟色蘊本性,八隻雪獅合在一起,象徵圓滿證得法界體性智。蓮花與月輪所象徵的是方便與根本智。藉著方便與根本智,我們克服迷惑與妄想,從而將諸惡業轉為善業。大日如來本尊面為白色,象徵無垢、無惡。他右手持法輪,象掙法輪常轉,左手持鈴,象徵他以和藹慈悲、可親的能力法度施教。
第二佛土是喜悅淨土,藏文名稱意思意為真樂。它以真樂為名,是因生該土者即不再退轉,亦不變異。這是證悟了列為第五蘊之識及與識相應之瞋煩惱的本性上瞋煩惱的藏文名稱意思是比單純的怒強烈。證悟了瞋的本性,你便能把瞋轉化為真樂,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你的心態是沒有恐懼、毫不遲疑。因了知瞋的本性而成就之智為大圓鏡智。不動如來是象徵證得真樂與無畏佛土的本尊。不動如來坐在由八隻大象抬著的寶座上。大象被認為是體力最大的動物,象徵瞋於諸煩惱中最強。不動如來代表此最強煩惱之被征服、平定和轉化。不動如來面為藍色,象徵法性不變。他特金剛杵與鈴,表示其一切所作皆為利他,而且全無缺點或錯失。金剛杵象徵無誤,鈴象徵凡有所作,皆以和藹可親的態度為之。
第三佛土是具德淨土,藏文名稱意思是,意即賦有光榮。此土之佛賦有光榮,乃因他具有成覺的一切品性和能力。第三佛土之本尊是寶生如來。寶的意思是寶貴,生的意思是寶貴之源。由於所有成覺的光榮都可能在此佛上獲得,故其本尊自己乃成寶貴之源。此佛土在五蘊方面得以淨化轉化的煩惱是我慢的受蘊,其轉化後的清淨狀態是平等智。寶生如來是增益行的本尊,因而面為金黃色。他坐在蓮花上,千有由八匹馬抬著的月輪及寶座。古代最快的運輸工具是馬,所以馬象徵我們何等迅速的能生起本尊我慢。寶生如來右手持如意珠,左手持鈴。如意珠象徵寶坐如來能有求必應,凡求助於他或向他虛心求教的人,都能立即獲得滿願。如意珠也表示這種成就是自然而有,無需費力。寶生如來左手所持之鈴,表示他滿足求者願望的方式,不是冷酷嚴苛或令人難以接受,而是自自然然、和藹可親。
第四佛土是極樂淨土,此佛土名為極樂,乃因其中從未聞苦、從不受苦。在此階段所轉化的煩惱是貪,所淨化之蘊是想蘊。於貪欲的轉化中所證得之智是分別智。此佛土的本尊是無量光。我們稱這位本尊為阿彌陀無量光,其實他還有成千的其他名號。另一常用的名稱是無量壽。阿彌陀坐在蓮花與滿月輪上,其下的寶座由八隻孔雀抬著。孔雀象徵美麗動人,也象徵貪欲,因為我們一見美麗動人的東西,即起貪心,戀戀不捨。阿彌陀面為紅色,右手持蓮,左手持鈴。花瓣光潤之蓮,象徵修彌陀法可令修者之心平和而安適。同時,蓮花還象徵我們之生於輪迴,有如蓮花之長於污泥;一旦開悟,我們即解脫輪迴的痛苦,如蓮花之出於污泥而不染。
第五佛土名勝業淨土,藏文名稱意思是行為,是完全,是圓滿。所以此佛土名叫;諸行圓滿。於中一切想做之事皆可輕易成就。諸行圓滿,即是指此易成就性。此佛土所轉化的煩惱是嫉妒,所淨化之蘊是行蘊。嫉妒轉化後,便成為成所作智。象徵這種成就的本尊或佛性,是不空成就如來. 不空成就如來的藏文名稱意即成就一切的智慧。不空成就如來寶座下的象徵性動物,依不同的儀軌而有異。一種是象徵煩惱不安,另一種是象徵成就。有時,不空成就如來的寶座是由一種名叫??的動物抬著。這種動物像水牛,愛爭先.抬寶座的有八隻,象徵嫉妒,老是想比別人強的那一種煩惱.。有時為了象徵不空成就如來的成就,他的寶座是由神話中一種名叫桑桑的鳥抬著。此鳥具有人身、鳥翼和角。古時很多人都出海尋寶,據說尋寶的人,只要能聞桑桑聲,即使未見其面,亦能當下成就所欲。雖未露面,桑桑的叫聲還是極具影響力。這當然是不空成就如來的特質;他有能力成就一切。不空成就如來面為綠色。由於綠是多種顏色混合而成,故其含意是此一本尊行多種行,能達成多種目的。他右手持雙金剛(羯磨杵)。由於雙金剛指向四方,所以不空成就如來,無論在何處都沒有他不能成就之事。
他左手持鈴,象徵其法教的慈悲和令人喜悅。
五方佛比較表
佛號 佛面顏色 代表意義 淨土名稱 轉化的煩惱 淨化的五蘊 成就的四智
毗盧遮那佛白色 自性清淨 色究竟土 無明煩惱 色蘊 法界體性智
阿出陱佛 藍色 法性不變 喜悅淨土 瞋心 識蘊 大圓鏡智
寶生如來 金黃色 增益行願 具德淨土 我慢 受蘊 平等性智
阿彌陀佛 紅色 平和安適 極樂淨土 貪欲 想蘊 分別智
不空成就佛綠色 一切成就 勝業淨土 嫉妒 行蘊 成所作智
--全文取自「入悲智之門」,由寶蔓印經會惠于提供
上 師 瑜 珈
上 師 相 應 法 ( 上 師 瑜 珈 )
[蓮師]
觀想蓮師金剛身種種莊嚴'有引發拙火`成就幻身之效
持蓮師金剛語可成就夢境及光明瑜珈;契入蓮師金剛心則可成就中陰及遷識瑜珈
古有云:(密法無主' 行者即是主)
若有魔障生起誦蓮師咒;觀魔障都能由蓮師的慈悲而獲無上利益' 如此不論外境順逆否隨時隨地頂戴上師
飲食之刻;觀蓮師端坐喉間欣受供養' 則入胃之飯食皆成為蓮師的賜福加持
入睡前'觀蓮師端坐光明紅色四瓣蓮花座上 降入心間'其光明澈照心間遍及臥室;進而充滿宇宙'如此安睡於自性寂照之中
在即將失去識覺想入眠之刻'立即觀外界光明融入身內'自身又化為光明融入 心間拇指般大的蓮師'然後再融入法界光明安住於明空不二之境中
睡中若覺己心放失'即向蓮師祝禱助我安住明空之境'如此修習必有助於我們臨終一刻
清晨'雙眼初開立觀眼前為蓮師壇城`空行圍繞`佛土莊嚴'一日之中隨時記持
上師臨至於頂'如此'上師相應法方能成為成就一切的殊勝大法。
[簡修]
簡修時可觀本尊住於自心'而本尊心中有種子字`蓮花部觀[啥]字'金剛部觀[吽]字'修至蓮師專修法再自觀成本尊。
願諸法子滅除一切苦圓滿無上悲
嗡 阿 吽 梭哈!!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神通、通靈、幻覺
神通、通靈、幻覺
前些日子在一位某宗的修行者的部落格看到一篇很過癮的網誌,其版主說他看到有一個道士在施法詛咒他,給了他不少的干擾,最後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唸了防護咒而把對方的法力,打了回去,對方就因此而死了。
道士死的時候,某本尊還出現跟版主有對白式的互動,解釋前因後果云云。一時之間,很多人就在他的部落格留言回應,大部份都是稱讚他。
在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為甚麼認為自己有神通的人,會懶得去審察自己的神通是主觀還是客觀的?
當然,這種自己跟自己幻想互動的自我輔導,在旁觀者看起來,就好像多此一舉,但恰恰的是,當事人可能真的需要這種輔導,才能把自己的心理障礙驅除。
宗喀巴的師父烏馬巴(Lama Umapa)小時候就因修文殊法而常見文殊現身,(如活生生的人一般出現他的面前,開眼可見)但他一直懷疑自己所見的是否真的文殊,亦或是幻覺。
但,卻見不少某宗很多人從未懷疑過自己定中所見的是否真。烏馬巴當時一直懷疑文殊的真假,懷疑到文殊跟他講:「好啦!好啦!不如這樣吧,你問我一些問題,我會現身給你師父,把你問題的答案講給他聽。然後你再去找你師父,要他說出我講的答案。」
烏馬巴就用了這個方法跟師父求證,結果求證成功。但,他還是不完全相信,直到他遇到了宗喀巴,知道宗喀巴對經論上所說的空性有領悟,他就問文殊關於空性上的問題,然後再把文殊所給的答案與宗喀巴校對。
哈哈,據說就算應證對了,他也不完全的相信。這就是真正修行人的智慧魄力了:現形的菩薩就算講得很客觀,並不一定就是真的。
古代民智未開的時候,這位祖師就如此小心。可能是現代的人(特別是某宗的)智慧較高,一見菩薩就可以馬上知道是真的。
看到這類型的修行人,就說:開心就好,開心就好。
退休的木匠
退休的木匠
一個年紀大的木匠就要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闆:他想要離開建築業,然後和妻子及家人享受一下輕鬆自在的生活。
雖然他也會惦記這段時間裏,還算不錯的薪水,不過他還是覺得需要退休了。
生活上沒有這筆錢,也是過得去的。老闆實在是有點不捨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具有個人風味的房子來。
木匠然答應了,不過可以發現這一次他並沒有很用心的在蓋屋子。
他草草的用了劣質的技術和材料,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
其實,用這種方式來結束他的事業生涯,實在是有點不妥。
落成時,老闆來了,順便也檢視一下房子,然後把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這間就是你的房子了,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
他實在是太驚訝了!也有點丟臉!因為如果他知道這間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建材,用最精緻的技術來把它蓋好。
不過,現在他卻因為自己的草率,要住在一個一點都不好的房子裏面。
這就好像我們,我們總是不用心的在經營我們的生活!
我們總是等待反應而不做出行動,而讓做出來的事情不太完美!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沒有全力以赴的去做我們該做的工作。
直到我們看著自己的成品,然後發現自己將要住在自己所蓋的房子之後,我們才感到震驚!
如果,我們之前就知道,自己會生活在自己的創造品下,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假設你自己就是這個木匠,想一下你的房子,每當你拿工具下釘子,放置木板,和豎一面牆的時候,用心一點。
就好比是在營造你的生活一樣。即使你只會在裏面住幾天,為了那幾天,都要做得好,住得有尊嚴。
一生成功與否,全在用心於每個當下與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