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你覺得…


感受當下,修行就是這麼簡單…

“ 一念呼吸不來,你在哪裡?”

來或不來,你都在那裡,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遍及存在,無增無減。

臨死之時,四大分解,六根毀壞,緣心無有,覺心不動。

命死之後,覺無所覺,無有問者。

若你問我:“ 死了之後,我在哪裡?”,我則問你:“ 你是誰?”

若你不知你是誰,妄問你在哪?

如果你是你的身體,死後你的身體付之火炬,身體變成虛無,則沒有了你;如果你認同不停變化的識心是你,識心這一刻是這樣,下一刻又是那樣,到底哪一個識心是你?

如果識得真我其誰,則你答案就非常明確:“ 出生,我在那裡——不增不減;活著,我在那裡——不垢不淨;死去——我在那裡,不生不滅。”

諸覺悟生命真相的人認識到:我不是我的身體,也不是我那能識能別的心,我也不僅在這身體裡。

我是那不生不滅的法身——我以它來過我的日子,因此,我不會說 “ 我走 ” 或 “ 我來 ”。

身體可以來來去去,但我何曾來去?

世間言說,死後種種,種種死後,乃至生前諸等,皆是同一幻化。

一念歸真,幻化可曾真有?

處於覺地,皆是虛相自來自去。

迷惑於一個 “ 因果 ” 問題。

是的,因果是個最容易讓人迷惑的故事了,因果貌似的真實性讓很多人很難出離它,故有 “ 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 ” 的說法。

心生一事,名之曰因;又生一事,名之曰果。

因者誰名為因?

果者誰名為果?

在因果之間,誰搭了橋讓 “ 因 ”、“ 果 ” 相聯?

於事與事間,是誰讓因果成為因果?

因果是二法,非真佛法。

若你走不出因果,走不入真佛法。

於真佛法處,因果亦是虛空中建立,無根無憑,同是虛妄。

前因後果唯心造,心不思動無因果。

三界成空待息心,無一心事而成佛。

你所說的事,基本原因是:你前念作了一個想,後念作了一個想,中間作了一個想——然後三者相聯,於是呈現了你的 “ 故事 ”。

因為迷信於前念是真、後念是真、當念是真,所以你的困惑誕生了。

如不作此想,你會如何?

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念頭是真的,那會怎樣?

在空無的心地上,前念、後念、當念,念念虛妄。

五蘊皆空,三界假想,頓出夢幻,回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捨因果心,在涅槃城,無思無想,究竟佛位,永不顛倒夢想!

找本來面目的方法或工具就一個字:覺。

“ 覺 ” 這個字——既是方法,也是工具,還是我們要找尋的目標。

整個蒼茫二千六百年、浩瀚佛經六百卷,其主旨就是說了這一個字。

這個字也被命名為 “ 佛 ”。

即:佛者,覺也。

在修行之中,我們能用之覺是 “ 明覺 ”,所找之覺是 “ 本覺 ”。

明覺也叫妄覺,這個覺雖稱為妄,卻是找到本覺的因;本覺,即名法身,又曰如來,正是我們千方百計要找的。

妄覺亦是本覺的所顯。

本覺不增不減,不生不滅,遍處一切。

它顯小的時候就在我們的每一個細胞上,它顯大的時候遍佈整個宇宙虛空。

“ 覺 ” 這個東西太簡單了,也太容易教會人。

因為它太簡單了,所以要讓人相信它,不容易;因為它太容易了,所以要讓人受持奉行它,又太難了。

要讓一顆頭腦相信那最簡單的,這可需要大智慧;通常頭腦相信複雜的很容易,但要相信簡單的,這需要超出它智慧的智慧。

頭腦對繁縟的、困難的事情,常常能夠持之以恒,但若對最輕微的、最容易的,又卻成為頭腦最困難的事。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古來求道的人多,得道的人少;求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生命之中的這個 “ 覺 ”,就像虛空裡的空氣一樣,充斥一切,到處存在,卻又那麼讓人不覺察和不知珍貴。

“ 覺 ” 這個東西,對於絕大多數的人,我們日用而知。

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天天見聞覺知,不知其主為誰。

覺就是 “ 知 ”,這個很容易說明白。

這個你做夢它照看你夢境的 “ 知 ”,就是我所說的 “ 覺 ”。

這個 “ 覺 ” 在你一生中從未改變,它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死。

我們修行所要找的和所要用的,就是它。

別無二物。

這個東西在我們的一生中時刻在 “ 照 ”,一刻也未停息,它就像個鏡子一樣,所以,佛經裡又叫它 “ 大圓鏡 ”。

它 “ 平面 ” 的時候像個鏡子所以叫它 “ 大圓鏡 ”,而它 “ 立體 ” 的時候又像個大穹窿一樣的球面鏡,所以又叫 “ 圓覺相 ”。

它有很多的名字,不同的經典和不同的佛習慣性地用它的不同名字。

我習慣性地叫它 “ 覺心 ”、“ 法身 ”。

當我說 “ 覺心 ” 或 “ 法身 ” 時,我指的就是它。

它也就是我說的 “ 本來面目 ”——心的體,“ 如如不動 ”,真如。

這個真如是 “ 圓覺 ”,通常我們凡夫修行找它的時候用的是 “ 覺知 ”。

這個 “ 覺知 ” 和 “ 圓覺 ” 是同一體相,不異不二。

只是我們通常用的這個 “ 覺知 ” 之中又加了個 “ 識 ”——即分析、判別、判斷等。

而我所說的這個 “ 覺知 ” 呢,它是純覺或純知,其中沒有分別判斷。

僅是個知。

當這個 “ 覺知 ” 其中沒有分別判斷時,它就和 “ 圓覺 ” 的 “ 覺 ” 一模一樣了;只是可能因為你識眼的侷限,你只看到了它的 “ 局部 ”,不能見它全體;若你能見它全體,你就是見法身了,見本來面目了。

當你覺知時,假如你的覺知重點是 “ 覺知的對象 ” 而不是那個 “ 覺知本身 ”,那不是我所說的 “ 覺知 ”。

當你覺知的重點在覺知的對象或內容上時,你的覺知變成了一個 “ 知道 ”,而不再是一種 “ 覺知 ”。

“ 覺知 ” 和 “ 知道 ” 的差別在於:“ 知道 ”——你分別、判斷了,你滯留於判斷觀察物上了,你停留在 “ 識 ” 裡了;而我所說的 “ 覺知 ” 是,你從觀察判斷物身上抽回來而停留於 “ 覺知——不辨別但知 ” 的本身上。

如此覺知,就是我說的 “ 覺知 ”;如此覺知,勤覺不怠,就較為容易地找到那個 “ 本覺 ”,即 “ 圓覺 ”、“ 覺心 ” 或 “ 法身 ” 了。

通常這種覺法也不難,但難的是你不能僅讓它停留在你肉體上或肉身處,你得讓它 “ 放大光明 ”,即放射。

如果不放射的話,那 “ 圓覺 ”、“ 法身 ” 還是找不到——換句話說,“ 本來面目 ” 還是找不到。

所以,此等覺的重點在於讓它 “ 放射 ”、“ 放大光明 ”。

這是一個要點,要記住。

覺知或觀心到內心清淨狀態時,一定要讓這清淨定光 “ 放大 ”,一定不要著在任何景(相)上。

一定不要覺覺所,而要覺覺本,永遠覺覺本。

覺覺本,就能靠近本覺。

不然,侷在識心或軀體內,或將覺盯著某一好相上,就永遠也開悟不了。

從我們修行覺知,到我們能夠自然觀照,這是一個質的轉變。

因為我們能夠觀照了,法身或本來面目也就可見了。

能夠自主地觀照,可以說是 “ 開悟 ” 顯象之一。

不能觀照朗朗法界,你沒有開悟;沒有開悟,你不能行用朗朗觀照。

觀照的最後階段是寂照,寂照的意思是 “ 觀 ” 沒了,唯有 “ 照 ” 存在;這個 “ 照 ” 呢,也不是有意照而照,如果是有意照而照,那又叫觀了。

這個 “ 照 ” 是不照而照,就像白晝的光明一樣,沒有去照,但光明存在。

修行到這個地方,覺知、觀照等一切有為法均可結束了,不是主動擯除了,是它們自然銷滅了。

觀照也叫迴光返照,我們常說人臨死之前都會迴光返照,但這個迴光返照不是那個迴光返照;那個迴光返照的出現意味著你要死了,而這個迴光返照的出現意味著你要新生了。

當我們能夠一念迴光返照時,那意味著我們的 “ 法身 ” 要誕生了。

法身誕生了,見到了 “ 法身 ”,可以說叫 “ 明心 ” 了;但修行完了嗎?

沒有。

了悟了法身,修行只悟了一半。

即你只見了心的 “ 體 ”,你還沒有見心的 “ 相 ”、心的 “ 性 ” 哪。

如果修行就停留在這個階段,一般修行人就會出現 “ 頑空 ”,但不是斷滅空。

因為認證了法身,讓你知道了它永恆不滅,所以不會是斷滅;但又因為沒有認證到心的性與相的變現交互,所以就會出現“頑空”——認為一切無一真,什麼也不真的存在。

悟到了法身,三身佛你只見了一身,另外兩身你還要切切實實地見到。

三身佛都親自證見了才叫圓覺,只證其中之一,不叫圓覺的修行。

證法身,即證得了心的體,生命的體——大身體;證心的性,即證如來藏性,佛性的能報之身,佛心之心;證心的相,是瞭解心的化現能力,即化身佛。

人們常說 “ 大道至簡 ”,這句話反過來說是什麼呢?

至簡、大道。

至簡者,大道也。

也就是說,凡是至簡的,一般都比較明顯地展示著大道。

“ 覺 ” 這個東西就是 “ 至簡 ” 的。

它至簡到:它沒有結構,它不是合成,它沒有自然體,它不佔用宇宙的任何空間,但它又不是無。

它不是光,光還有形與相,而它沒有。

外在的光,也是內在它的化現與化顯。

尋它,它不見;用它,用不盡。

它就是覺,覺就是道,道就是性,性就是一切。

老子說他有三寶,我也有三寶,它是:覺、藏識(性)、相。

統名為 “ 心 ”。

“ 覺知 ” 這個東西用語言文字描述起來一大篇,明白的指出幾句話就完了;“ 覺 ” 這個東西似乎我們找它千難萬難,一旦尋見它發現那個簡單能笑死個人。

這就是修行的妙趣,悟前累死你,悟後笑死你。

覺就是路,直行它就能入門;覺就是藥,如果你深信,這簡單的一味藥就能治世俗人的大病。

願天下因緣俱足的人重新認識這個 “ 覺 ”、用這個 “ 覺 ”。

用它、知它、發掘它——讓它涵蓋你、成為你!

再釋…

四念處沒有 “ 四 ”,只有 “ 一 ”。

它綜旨是一個 “ 觀 ” 字。

當我們觀時,我所要提醒的是,把你的覺知力重點放在觀者的 “ 觀 ” 上(即覺上),而不是所觀的對象上。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 “ 觀 ” 上而不是物件時,我們所要觀的事物就沒有 “ 四 ” 只有 “ 一 ”。

所有的 “ 四 ” 就變成了平等的 “ 一 ”,甚至毫無分別。

通常老師們教導我們說:“ 觀的目的是為了止 ”,是的,透過“觀”能夠達到 “ 止 ” 的作用。

但如果我們把注意力停留在 “ 觀 ” 上時,“ 觀 ” 本身就變成了 “ 止 ”。

所以如果能這樣,我們就不必透過 “ 觀 ” 來使觀的物件 “ 止 ”,在 “ 觀 ” 的開始我們就直接進入“ 止 ” 了。

而這個 “ 止 ” 就是我們所需要的。

“ 觀 ”、“ 止 ” 成一的要領是把注意放在 “ 觀 ” 本身上,而不是透過 “ 觀 ” 來使觀的對象止息而達到靜止,要十分注意這一點。

四念處的修習,實質是對五蘊的觀照,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觀照自身的 “ 色、受、想、行、識 ” 時,我們已經在修行四念處了。

覺照的修習是最基本的覺悟之路,認真修習的人提早了悟本來實相。

四念處的修習清楚地告訴了我們修習的物件,它的觀與所觀不離自身,是個不錯的修行方法,不知道如何修行的人可以從四念處入手。

基礎的四念處是落在簡單的 “ 觀 ” 上,高一些的四念處由觀進入悟裡。

觀身不淨,觀受皆苦,觀心不住,觀法生滅。

觀身四大假合,觀受根塵相觸,觀心若有若無,觀法生滅而滅。

觀身非身,見及法身;觀受無苦,恒樂極樂;觀心常淨,染不可染;觀法生滅,生滅常寂。

透過初期的四念之觀,最後我們觀到佛所能觀。

當我們透過四念處修觀,觀到佛所觀時,我們就由小法來到大道。

當我們修到 “ 觀身是法身,觀受恒常樂,觀心本然淨,觀法有常性 ” 時,我們的修行可以放下了,因為我們抵達了無修而修的地步。

保持覺知,注意六根的移動,心會把它自己帶到它的實相面前。

祝福那些悟性不是很高但踏實修行的人。

— 分享 —

什麼樣的人才會有孤獨或強烈的孤獨感?

太自我的人。

太相信自我念頭的人會孤獨。

孤獨是一種信仰,每當你堅持自己的信仰時,你便孤獨。

孤獨是自我的象徵,每當你感到孤獨時,你必然有自我,而每當你有自我,你也必然會感受到孤獨。

覺悟的人都不再是孤獨的人,因為他們不再有堅持的自我或不可鬆解的信念。

孤獨是相信自我的一個信念所為,孤獨感的強度和你堅持自己信念的強度有關,你越堅信自己你越孤獨。

相信一個念頭造成分離,而它正是產生孤獨的原因。

當你不再堅信自己的念頭,孤獨無法獨自存在。

一旦你堅信自己的念頭,孤獨則不可能消失。



佛教八卦新聞:

目前漢傳佛教禪宗的法系,有半壁江山的傳承印證來自於民初高僧虛雲老和尚的傳承。

虛雲老和尚的法系來自於一個在雍正皇帝當年主持的禪七下開悟的和尚。

是的,雍正皇帝是修臨濟禪開悟的,他門下開悟的人有王有官,有王子,有道士,也有和尚。

超盛禪師就是當年在雍正下開悟的和尚之一。

雖說雍正時修臨濟話頭禪,但,他開悟時的印證,卻是清代國師,章嘉活佛說印證。

章嘉雖是黃教傳承,但,他卻是有修白教大手印。

(黃教的第一世班禪活佛還寫過一篇關於黃教白教的大手印論典)

但,黃教本身是反對白教大手印,因為他們認為大手印是漢傳禪宗的無念 " 邪 " 禪所演變出來的。

所謂的無念邪禪,是指惠能大師和神秀大師,分出南北二宗中的北宗神秀禪法。

南北二宗的禪法,南宗不重視打坐,北宗則非常重視。

北宗後來因為朝廷而湮滅,但,其禪法也混進了各個漢傳宗派裡面。

包括後來不重視靜坐的南宗惠能禪法所分出的五宗禪法中,其中曹洞宗是保留了最多神秀禪法。

而曹洞宗的默照禪也被當年弘揚臨濟宗的大慧宗杲禪師評為默照 " 邪 " 禪。

呵呵,很亂吧?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