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遊心
生活,有兩種生活:一是,我的生活;二是,非我的生活。
修行,也有兩種修行:一是,自我的修行;二是,非我的修行。
自我的修行,就是那個自我在修行。
這種修行,不管做哪種修行的舉動,都是自我在做;自我頂著一個修行的帽子,在做種種修行事。
這種修行,無疑越修行,越加強那個自我。
不過它也是有意義的,當自我頂著修行的帽子,穿著修行的衣裳,當它被加強到一定程度時,它就開始反思,它就開始破解自己,所謂物極必反。
有時,如果你想瓦解一樣事物,往它的相反方向走去,走到末路,走到極端,事情就會反過來演變,達到目的。
(就像曾經逆念-蓮師咒,一樣…)
另一種修行,是非我的修行。
非我的修行不再有自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客觀的、更加如實的心智狀態。
在這種狀態裡,沒有主觀存在,全體客觀,這是一種通常人無法體驗,只有少數人才有的體驗。
在某些人,這種體驗開始比較淡薄、稀有或不經常出現,對此還有陌生感、不熟悉感,不能成為像從前的 “ 自我感 ”一樣穩定成熟的感受。
而對這個的熟悉、穩定和成為像從前的 “ 自我感 ”一樣的感受的過程,我稱為非我的修行。
如果讓你思維,我不是我或無我,那簡直是在自我欺騙,你感受到那是頭腦在玩把戲,如果讓你觀察一下自己,你馬上會產生抽離感,如果這樣觀察——有自我感的時候觀照或帶著自我感觀照久了,你會產生冷漠感。
一樣,當你切入非我的修行,當你熟悉穩定了一段時間,回頭再讓你看自我,看我是誰,看我是某某等,那簡直和你有自我時思考或考慮一下非我或無我一樣覺得不可能、簡直是自我欺騙、頭腦在玩把戲等。
當你切入非我的修行,很多體驗和有我時是相同的,但絕大部分認知卻都反了過來。
事實上,我的體驗和非我的體驗,或說,有我的體驗和無我的體驗,都是體驗,其本質都是一種感受加念頭。
但不同的是,後者的體驗更加讓人愉快、美妙和自由。
我和非我,有我或無我,不存在境界的高低問題,只是一種認知和感受更加讓人解放、自由和快樂,另一種認知和感受卻讓人束縛、受限和苦惱。
那生命之中,有什麼存在是這種超越呢?
一種不是超越的超越?
什麼樣的存在和一切的關係是 “ 不頂不丟 ”、“ 勿忘勿跟 ”?
這就是覺性,這是覺光,生命的實質存在。
這種 “ 不頂不丟 ” 裡沒有 “ 頂 ” 和 “ 丟 ” 的動作,這裡 “ 勿忘勿跟 ” 裡沒有 “ 忘 ” 和 “ 跟 ” 的舉動。
然而,一切就這樣如是發生。
覺性與萬物,不離開也不分開,如一體但非一體;它們之間沒有力,沒有動作,沒有任何作為。
覺性的超越,是超光速的,它和頭腦、意志力及作為無關。
我們的頭腦也有 “ 超越 ”,但頭腦的 “ 超越 ” 是一種假像;頭腦上的超越永遠不是真正的超越,也永遠無法真正超越,頭腦的超越,如同你坐在椅子裡,要把自己連同椅子一起舉起一樣,是不可實現的。
意識心裡沒有真正的 “ 超越 ”,但當你安處於覺性時,不用作 “ 超越 ” 之舉,你已處在超越。
但安處覺性的人,深知這種 “ 超越 ” 是怎麼回事。
超越是心的本來特性,它和掛礙不掛礙、執著不執著,以及任何氛圍、情形無關。
它的本性就是 “ 不頂不丟,勿忘勿跟 ”。
生命的覺,超越一切色、一切受、一切想、一切行、一切識,超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超越一切塵累!
覺:生命真正的超越者——是種永遠無法觸及、永不壞爛、無形無象的 “ 在 ”,一種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常樂我淨、沒有名字的 “ 那 ”,一位不可思議地 “ 打佛法的太極拳 ”!
— 另外 —
問: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答:生不從哪裡來,死也不往哪裡去,因沒有能生、受生者,因沒有能死、受死者;你沒有地方可來,也沒有地方可去,在來去之間,沒有來去的人!
一切現象及有,是風吹沙聚;各種造型的沙堆,有不是真正的有;各種形態的沙堆,無不是真正的無。
著相人眼裡有生有滅,實相人眼裡不生不滅!
一切事物是因緣合生,因緣合生,故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故沒有來者;沒有來者,故沒有去者。
一切來,只是好像來,故稱 “ 如來 ”,一切去,只是好像去,故稱 “ 如去 ”。
一切萬法,只是如來如去,在如來如去之間,沒有真正的來者,沒有真正的去者;在如來如去之間,生只是好像生,滅只是好像滅;一切諸法,如來如去,如夢如幻!
生從哪裡來?沒有生者;死往何處去?沒有去處。
一切來,只是如來;一切去,只是如去。
透過生滅的假像,體悟不生不滅的本質!
就像:
即使知道、擁有最高深的見地,也等於無,因為,有什麼不是出自頭腦呢?
當你得意於自己的領悟與見地,你就開始滑入無明了。
小心,不要被疑問攝服,也不要被答案攝服。
疑問,常常套住愚笨的人,而答案常常攫住聰明者。
於修行中,檢查你的心,看看你是否因為你的見地而得意,看看你是否因為你的迷惑而煩惱,這樣都中了頭腦的圈套。
不被愚笨抓住,不被聰明抓住,不被見地抓住,你首次接近自由的本質。
不停留在疑問的陷坑裡,也不被拴在答案之柱旁,一無所住,一無所繫,你變成自由本身!
一個過得快活的人:停止思考,或不相信他的思考。
通往心靈自由之路,也不過如此!
— 波文 —
如何擺脫自我懷疑、不愉快情緒及做事的動力?
要知道,消極和無法控制的負面情緒,並不是你與生俱來的問題。
那些負面情緒,是由一些隱藏的因素所引起的!
這些因素讓人失去自信,並開始懷疑自己;擔心無法滿足別人的期望, 甚至會開始說謊或欺騙。
在這不是教育你怎樣害人,而是跳開道德框架,以技術框架來看問題。
在美加,基督教的傳教者,對於這些心理技術,不會陌生。
反觀亞洲佛教,這一方面的觸覺,有比他們慢和鈍的被動感!
布施時,亦要有智慧…
曾經有人,這樣詮釋旅遊的意義:人們之所以選擇出遊,是因為,沒有什麼道理比這個,更能傾聽到自己的內心。
看書是靜止的旅行,旅行是移動的閱讀。
( 所以,常感覺到,偶好像粉推介旅遊,其實是,在陌生外地出遊的時候,才能 " 聽見自己 " !)
讓觀修,成為你的人生經驗…
觀修時,若對暇滿難得、壽命無常等,生起切身的感受,要盡量停留( 保任、長養 )在這種感受中。
逐漸地,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對你來說不再是書本上的理論,也不再是你願意相信生命只是這樣,而是你對世界的覺知就是這樣,這是你人生的新經驗。
不要在一帆風順的時候,裝成修行人;不要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變回普通人。
— 分享 —
現在很多人睡眠都不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心思特別多。
這個時候心應該放鬆,觀想諸佛菩薩,把注意力放在佛菩薩的觀想上,這樣很快就會入睡,並且夢境也能變成光明,把睡眠也變成是一種修行!
「修行」,就是「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醬逐漸地,就不再需要壓抑情緒,而是自然而然地、甚至是很歡喜地就能控制住情緒,處理你的煩惱了,這時,你已經和「煩惱」成為朋友了。
㑹覺得這才是很重要的,「修行」!
還有…
歲月是永遠年輕,而我們將慢慢老去… 你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很多時候,一味忍讓並不會讓事情過去,覺得委屈的時候,請勇敢的說 [ 不 ]…
這幾年," 學會 " 了流淚。
眼淚,對大家來說也許不陌生,小時候的哭泣,對我們來說理所當然,但我們漸漸的長大後,卻越來越不能哭泣;因為哭泣,代表著脆弱。
( 因為都被 " 勇敢 " 一字,給僵化愚弄的教導! )
曾經忘了怎麼哭泣,只因為已經是個大人,是個男人。
流淚只會覺得自己軟弱,流淚會讓自己覺得不像男人。
雖然,我們大都這麼認為,其實,能夠真正懂流淚哭泣的人,才是真正完整的一個人。
「你自認為很了解自己,那為什麼不敢流淚抒發一下情感?」
這句話藏在心裡,並沒有對任何人說過。
就是,擦不乾,回憶裡的淚光,走過的成長路,又怎麼去補償?
因為即使知道這樣的感覺,但未必其他人能夠了解,了解能哭泣流淚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一個擁有完整感情的人。
很幸運的找到了,被遺忘多年的情感,也因為找到了這樣的情感,而開始懂得放縱不拘。
懂得流淚的人,其實是很幸運的。
曾聽過…哭泣不是軟弱,只是堅強太久!
※ 圓滑心法:
『承認對方的感受,不一定要承認對方的指控。』
感受和指控,是兩回事。
混淆了這兩樣東西,往往就會走進失控的死胡同。
“ 這個世界不怕真壞人,就怕遇見了假好人 ”。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說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嘴裡,認識我。
人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有轉向的能力,就看我們怎麼想,怎麼轉。
我們不會在三分鐘內成功,但也許只要一分鐘,生命從此不同。
懂得放心的人,找到輕鬆,懂得遺忘的人,找到自由,一定都能找到快樂!
只有真正了解你的人,才會認同你的價值,別讓不懂你的人,抹滅掉你的價值。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欣賞你的價值,有些人只㑹以貌取人,所以,你不必為他們的膚淺買單!
其實,只要你不心慌,就是美好生活!
我們之所以很難體會到本心,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所作所為,大都在牽著我們朝與本心相反的方向走。
修行不為再去成就什麼、證明什麼,而只是引導我們放鬆下來,慢慢去貼近本心。
放鬆下來,不再對抗,習慣那種不確定性並安住於此,有人也把這稱為自在。
~~~ 番外篇 ~~~
有天在網路上的某雜誌裡,看到一個「微型人生」的概念,實在深得我心。
從國小三年級就知道:人生其實不是直線的,而是不可預測、無法規畫的。
而且,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根本就無法統一「標準化」。
文章裡作者提醒我們,人生不是直線的階段性。
什麼是直線階段性人生 (就是大眾的集體思想 )?
這個概念,你一定不陌生。
還記得有人這樣告訴過你嗎?
當你是學生時,就好好「念書」,爭取好成績。
等到畢業,進入「工作」,就好好奮鬥,努力升官發財。
接著當你到某個歲數時,就一定要「結婚生子」,成家立業,這才叫完美人生!
如此,才是「成功人生」的典範?
這樣的人生,你熟悉嗎?一定熟悉。
我的前半段就是被逼似得過著,粉辛苦又心虛的傳統「直線人生」…
過這樣的人生,是不容鬆懈的。
你得一生努力奮鬥,直到成功那天為止。
因此,要享受人生,你得等到老了、退休以後,你才值得過好日子,這就是「直線人生」給出的觀念?
我們從小到大就被灌輸這種「直線人生」的觀念,它幾乎是你我共同的宿命,我們被迫在這條直線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沒有岔路、也不能停頓。
如果要享受人生,對不起,那是在直線的「末端」,得等到你退休以後,等到「有閒、有錢」時,你才值得過好日子。
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人把這種「直線人生」視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絲毫沒有一點懷疑。
難道,日子只能這樣過嗎?
不,我不追求過這種直線人生。
直線人生,也沒什麼不好,但這一路往前衝似乎也少了什麼。
文章作者剛好跟我一樣年屆中年,他當然也意識到這樣的直線人生,其實是有問題的。
「這樣值得嗎?」心中呐喊著…
手握著虛無飄渺的功名成就,作者問自己。
他深知,除了虛名之外,自我內心空虛得不得了。
如此反思,叫人唏噓。
我不知道像這樣換來的成功,是不是還叫成功?
但我知道,我不要這種「單一性」的成功。
我寧可要健康、要快樂,我知道虛名假利,絕對不會讓我快樂。
什麼是「微型人生」?
就是豐富又平衡的掌控每天的時間。
不但可以兼顧了工作與家庭,同時又有自己的時間。
不但跟人連結,也不忘跟自己連結。
角色上該盡的義務,責任都盡了,但同時,又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好。
像這樣「把一天當作一生用」,這就是他所謂的「微型人生」。
很棒的概念,是不?
微型人生,其實就是一種「活在當下」、均衡的生活方式。
想想看,如果你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當一天結束,要閉上眼睛睡覺時,你是什麼感覺?你還會感到空虛茫然嗎?
同理,依照這樣的概念,你可以繼續發展你的微型人生:從「把一週當作一生用」到「把一個月或一年當作一生用」。
其實,你現在就可以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不必等到退休以後。
如果我每天都可以這樣過日子,即使哪一天我突然閉上眼睛走了,我都會感到無憾無悔。
因為,在每一天裡,我們都過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了。
有了這種覺悟,你的人生才會快活。
人生無常,請記得。
活在當下,才是明智之舉。
再來…
為什麼人世間總有許多不如意的事,但生活中的一切還須自己面對。
如何轉念?有時說的容易做時難,因為,每個人面對問題皆不同!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八識中最癡的那一個是阿賴耶識,它不分別,不判斷,不造作,不作為,經過前七識傳遞過來的消息,它來者不拒;若有人想從它這兒提取什麼,它也從不說 “ 不 ”。
但轉識成智後它卻被稱為大圓鏡智,光明照耀,成就一切,圓滿如鏡而不缺一物,個人世界的根源就是從這裡發起。
八識中最伶俐的是第六識意識,起意造作,分別判斷,一切有為無為的境界都是它在說它在分別,它轉識成智被稱作妙觀察智。
凡夫睡時,是誰在睡?
意識在睡;誰沒有睡?阿賴耶識沒睡!
第七識,就像傳達室裡大門警衛一樣,它從來都無所謂睡不睡的,只要前六識及阿賴耶識兩邊有一邊起風湧浪,它就立刻醒來相互傳達,通曉彼此。如果兩邊都寂,它也就真睡了。
譬如我們夜晚睡著沒夢的時刻,就是八識都息了。
如果睡著了,前五識安靜,第八識藏大海中的波濤湧起,這時就有夢境。
如果前五識有較大的動靜,意識被喚醒了,這就是醒來。
有時外界的訊息不夠強烈,第六識沒完全醒,第七識醒了,這時就有可能發生知覺錯連,那剩下阿摩羅識在搞怪,例如,半醒半睡時,聽到的外界的打鼓聲,有可能幻化成夢裡的擣衣聲!
覺時覺的是誰?
只有第六識有覺不覺的問題。
其他意識都不涉及覺不覺,因為其他意識都不分辨,只有第六識分辨。
因此,覺悟是第六識覺悟,迷惑也是第六識迷惑。
覺悟不覺悟,迷惑不迷惑,關鍵在第六識。
所以,修道解脫的關鍵也是第六識。
若能出脫第六識,解脫自在不在話下。
出脫第六識會有什麼樣的境界狀態?
有三種情況:
一、於前五識而言,完全落在前五識的現量境界裡,清靜、清晰、安然有序,一切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在事物上附加故事。
二、於第七識而言,完全落在了平等性智裡,因為意識不作意,第七識必然不能識別它自己,故必然落在無我的平等性智中。
三、於第八識而言,必然完全呈現大圓鏡智光明、卓越、豐富、不可思議的自性境界。
實際上,八識各無自體,不能獨立存在,誰離開了誰,都不能獨自存在。
八識並非八識,是名八識,只為人們解釋和解說的需要才設立的。
八識是名相,是夢海,是唯識的故事。
人們常說唯識,什麼又是唯識?
唯識:一切都是投射。
一切都是投射,連投射者也是投射的,這就是唯識的意思。
解脫不須更多的法門,於一切時一切處,恒恒時時體會一切都是投射,僅此便能解脫自在。
" 佛 " 不是任何你所分別、命名的——那些都是我們心識建立的故事,虛妄不實。
當我們向內觀察心靈的本質,會認識到這一點。
佛不是我們意識所建構的東西,而是本然如是、超越所有意識內容的天然感知。
佛不是用來修的,是用來發現和體會的。
只是空,不含有覺,那不是佛;但如果有覺,但沒意識到自身的空性,那也不是佛。
對 “ 佛 ” 這個存在的體會,必是空覺。
佛法不是物質、商品,沒有貴賤、輕重之分。
法的大小差異,取決於修行者自己的心量和承擔力:當你心量大、承擔力大時,你修持的法門就是大乘法門;但當你心量仍小時,任何法門對你都只是小乘法。
自在 " 旅心 ",才能發現風淡雲輕!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