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學佛?亦然作魔!
好像…感覺忽然之間,身邊的人都在修佛。
用心觀察,會發現許多有趣的事。
有人學了佛後,像黑社會老大,動不動就威脅你,你這樣做會下地獄,你那樣做會有報應。
你吃塊肉,他橫眉冷對。
你無意中說了一句 " 佛 " 不好的話,他怒目圓瞪,教訓你半天,如果你不聽他的,他會鄭重地宣布,你將會不得好死。
真正的 " 佛 " 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
不該是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這種不是佛,是魔!
有人學了佛後,像得了焦慮症,在家打掃,不小心死了一隻蟑螂,她難受好幾天,因為殺生了,可能會下地獄,又因為那隻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輩子的父母,否則,它不會無緣無故來到他家裏?
有人學了佛後,變成了 " 超級好人 ",看到別人有困難,立即興奮起來,衝上去要幫忙,也不考慮別人需不需要他的幫忙,也不考慮自己這樣幫忙會不會擾亂別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幫,一定要關心。
因為他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夠幫到別人。
其實別人不需要他的幫助,只是他需要別人有困難,才能有機會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看到別人難過,他才有機會感歎自己學佛生活的美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他認為可以為自己積點德。
大多數人生活如果出了問題,當務之急是要讓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問題輕意就解決了。
如果你真想幫助別人,更應該靜下來。
你的平靜安寧,可以讓對方覺得安全,覺得生活依然如故。
可是有些學佛人,他看到你有問題,他就像隻猴子一樣在你旁邊上竄下跳,一會提醒你要這樣,一會又提醒你要那樣,一會又說你這問題有多嚴重多嚴重,甚至還會說有什麼鬼神,擾得你不得安寧?
這種關心,如同詛咒!
有的人學了佛後,喜歡講放下,這個也放下了,那個也放下了,都不入世,就天天嘴說放下,可是他自己卻做不到?
這種放下,分明像是逃避…
要記住真正佛是為眾生承擔更多,為眾生造福更多,這樣的你才能更好的累積自己的成佛資糧。
有的人學了佛後,一遇到有事,立即給佛上昂貴的供品,上昂貴的香,以為越貴,佛祖就越會保佑他。
這分明像是在賄賂佛,把佛當成了小人,以為佛拿人東西,手就短了。
( 平時不注重積功累德,臨時抱佛腳的作用很小哦…)
許多學佛的人,其實是在用他自己地標準給錯誤的示範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在造業了,因為佛教是微妙法門,一點點的相差,就可能做500年狐狸。
學佛是好事,只是別太過了,別太執著了。
太執著學佛,記住在別人不了解佛教時,不要隨便與人討論佛教,這樣佷容易影響對方造口業,這本身就是我們要做好的問題。
要記住佛法都是用善巧方便而說的。
我們有時該想一想,自己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為了顯示自己比別人高一等?
為了顯示自己了不起?
還是為了脫離輪廻呢?還是修為人處世。
佛教最基本,從根本性的東西,就是一點一滴做起。
當然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修得非常好的人,跟他待在一起,非常舒服,非常安寧,非常自然,非常讓人歡喜同時讓人心生敬畏,感覺有一股能量!
佛只能教給我們解脫痛苦的方法,佛是助緣超渡我們,只有我們自己主緣才能超渡自己。
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內心,用智慧,化解內心種種負面情緒。
記住佛是告訴我們很多宇宙規律,並不是說佛在規定很多這個那個,佛大慈大悲不會限制我們的生活,但我們要做的是,尊敬宇宙法則,尊重一切眾生平等的規律,自然我們也就尊敬了佛,尊重了宇宙規律。
還有些人永遠覺得自己所修行的法門最好,就會去說別人的法門不好,不究竟,不方便。
要知道佛教有八萬四千修行法門的原因,是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根性,以及眾生八萬四千種因緣,每個人因緣不同、智慧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吃同一種法味啊!
這不是慈悲,而且還可能造業。
希望同修學佛後,不要動不動就用下地獄嚇唬人,很多人學了佛以後就變得與人格格不入,看到別人做什麼都很厭惡,覺得別人都會墮三惡道,這是個很不好的現象,別人現在做的正是一面鏡子,正是你沒學佛前以前犯過的錯,他人犧牲自己的因果在你面前示現,讓你看到的不是別人的過失,而是自己以前有多麼無明愚癡,
這時候你心裏哪怕生起一絲一毫,對過去造作惡業的慚愧心及懺悔心,並且真誠替自他及眼前的這個人懺悔過去三世,因為無明所造作的一切惡業,並發願縱遇生命危險也絕不再造,那麼眼前的這個人也會因為你這樣的一念發心,即使造業也變成有無量功德了,因為佛法永遠是教你向內求,向內看,當你有這個覺知的時候,你才有真實的智慧,時時觀照自己的內心,這樣你才能達到究竟涅槃的境界呀!
望學佛同修時時自省,不要藉著自己學了幾天佛就肆意去指責他人,人家看著你這樣,根本就不想再親近佛門了,我們任何人學佛,都是想獲得快樂和福報的,別人也是這樣,我們要以智慧和懷柔的心,讓眾生心生歡喜心自己想接近佛門,所以請不要拘泥經典上的文字教條,你的語言,你的示現,就是在表法,非常關鍵:因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再來…
進一步說,萬法不是 " 心 " 所生,萬法是 " 緣 " 所生,心只是生起萬法的條件之一。
說萬法是心所生,是從遍計所執性的角度,或隨從世俗而說的。
心也是萬法之一法,心並不游離於萬法之外
說起萬法,我們常常以為 “ 萬法 ” 是心所生的,心是能生,萬法是所生——因為心生了萬法,感覺好像心游離於萬法之外,不再是萬法其中之一員似的。
並非如此,心也是萬法之一法,同屬於法的範疇,符合法的一切特性。
心非心,心無心!
仔細地考察,“ 心 ” 這個東西並不是心,離卻名相故;心也沒有心,緣所生故。
緣生的事物沒有我,沒有自性,故說心無心;緣生的事物皆是妄計而成,實際本身離名又離相,故說心非心。
與此相同,一切萬法皆是如此,彼非彼,彼無彼,名、相、體皆空故!
還有:
當我們心情愉悅時,不管煩惱多麼粗大都容易面對;如果心情糟糕,同樣的煩惱就很難應對了。
如同讓一個病人去幹活,他會感覺到很痛苦,對於一個健康的人就會很輕鬆。
這是因為缺乏禪定的功夫,所以要增加禪修的次數,心的力量才會越強,境界越高。
如同給電池充滿了電,指示燈就會停止閃爍。
我們以為,智者是神聖的和智慧的。
然而,智者正要去除這兩點。
當我們確立 “ 神聖 ”,就有 “ 非神聖 ” 存在;當我們確立 “ 智慧 ”,就有 “ 非智慧 ” 存在。
有時看起來智慧和神聖的人並不是智者,因為智者看起來並非一定智慧和神聖。
你無法從外部認出一位智者,除非你從內部認出了真正的自己。
當智者脫去神聖的外衣,拿掉智慧的皇冠,他將自身置於萬物之平等、樸素當中。
沒有什麼東西是神聖的,沒有什麼人是不智慧的。
即使最不智慧的人也智慧無比,即使最神聖的東西也無比平常。
神聖和智慧只是個概念,沒有神智清醒者才會上了它的當。
這正是人們進入困惑和不安詳之夢的開始。
不存在一部分神聖,另一部分不神聖,所有的存在都神聖。
因為體會到萬物的神聖,智者在他自己內在也神聖起來。
神聖是一種內在體驗,它是醒來的心所反射的智光。
神聖是美好的別名,智者只是體會到那美好,人們冠以它神聖。
智者並非以擁有智慧著稱,他以擁有內在的虛無著稱。
智者不允許愚癡存在,也不收藏智慧,他攜帶著廣大的虛無行走。
智者有一顆空心,他因那空心而神聖或智慧。
空心是我們再次呈現的初心。
它不完全同於嬰兒的心,但也不別於它,那是經過冶煉重生的佛心。
智者去除智慧和神聖,他以萬物之普通一員的身份存在於萬物中。
智者內在沒有任何身份,因為沒有任何身份,所以它可以自在的是任何身份。
要認出一位智者並不容易,神聖和智慧並不是鑒別他的標準。
就像:
明白怎麼修行後,就要如歷代古德一樣,隱沒身形,獨自修行。
所謂隱沒身形,是指不再追求個人認同,不再處處張顯那個自我;是指不再被事物的表相所迷惑,時刻提醒自己要跨過事物的表面看本質,包括看自己。
不必過度追求獨處,離群索居…
當然,如果你喜歡這種生活,享受這種生活是可以的。
如果你受不了那種生活,不必讓自己找額外的苦頭吃。
山洞只是一個象徵,於頭腦裡修行頭腦,就是指山洞修行。
黑洞洞,充滿各種思想、情緒的頭腦,是真正巨大可怖的山洞。
在那裡,那些無形的思想、情緒等,就像看不見的飛行的鬼神,一不小心,就會將你攝去。
所以,頭腦是修行人真正的山洞,在這裡修行才是真正的山洞修行。
山洞修行,面壁打坐,是指於你的頭腦裡,時刻看住你的本心,任你的頭腦再活動,都離不開對本心的覺知。
一旦實現對頭腦有所瞭解,對本心有所覺知,我們就實現了破壁,我們就走出了山洞。
走出山洞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讓你可以有一個瘋狂的頭腦,但當你安住於本心的位置上時,它漸漸就會止息。
你不必起意去制止頭腦,任何一種方式的對頭腦的制止,都是增加頭腦的動量和速度。
唯有安住於本心,讓頭腦獨自存在,它才會像塵埃一樣自己落定。
讓一粒塵埃落定,不要給它任何形式的風,無風便是塵埃所需要的功夫。
對我們那內在煙塵彌漫的世界,無風,無任何業風,便是一種良好的修行。
風不在便是息,我們要的是息。
息才能明,明才能遇上菩提涅槃,諸法實相,自然解脫。
如…
你可以在與人談話時體會寧靜,你也可以在與人相處時體會單獨,修行是一個人的事,正確的修行和他人、和外物沒有必然的關係。
一旦你切入內在的世界,外在世界裡的一切都不再真實,那兒的世界是這兒世界的投射,那裡世界的事物,只是這裡世界思想符號的象徵。
你亦可以獨處,選擇在自己的家裡;你可以單獨,在人群中;你可以和他人說話,以練靜心;你可以跳上 " 舞臺 ",看那個虛假小丑的表演。
一切都是可以的,關鍵要瞭解這顆心,而不迷失。
心不逐塵或心逐塵時知道心在逐塵,是不迷失;否則,都是迷失。
莫迷失了,身為一個修行人。
人間就是深山,這兒可以藏身……
—— 分享 ——
問:作為修行人,想學習佛法,是依止一個上師好,還是多個上師好?
答:從傳承角度來講,依止一個成就者,可以修得更好,因為這樣比較簡單嘛。
當你修行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你再接觸幾百、幾千個上師都不矛盾。
如果你覺得這個上師功德不圓滿,你自己想那可不可以換另一個上師呢?
可以的,但這個也是要看因緣的。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還是要在一個清淨的傳承下和一個成就者身邊修行更容易些。
因為剛開始我們可能沒有那麼高的境界,不能觀想很多的上師、修很多的法門,所以,剛開始要簡單一點,要保持一個清淨的傳承,在一個善知識身邊修行。
如果你想要換另一個上師,這也可以,但你不能誹謗原來的那位上師,你不能說他不好,甚至誹謗,不能這樣做,這樣做對自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他也是你的上師之一。
問:想 " 快速 " 證悟,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 笑 )答:快速證悟,最好的方法就是修出離心。
如果你的出離心修得圓滿的話,證悟根本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還沒有出離心的話,修其他的法,都不一定能讓你證悟的。
問:要怎麼判斷修法之後業障有沒有清淨啊?
答:修法以後,生活更充實,更慈悲,比以前開心,煩惱也比以前少,學佛以後自己更願意幫助別人,有這種心態的話,說明你的修法有進步、業障也清淨了。
重點是要以清靜心修行…
問:現在很多人內心很浮躁,沒有安全感怎麼辦?
答:浮躁的原因是心靈缺乏淨化,不懂得禪修。
這種人應該好好禪修。
心裏沒有安全感,是因為缺乏慈悲心。
問:請問,你會有孤獨的時候嗎?
答:有過。
但是這種孤獨,只有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才會有!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希望別人理解我們、認可我們,如果別人不理解、不認可,我們自己就會很焦慮、很憂鬱、很孤獨。
但是如果你自己修行的時候,就既不覺得孤獨,也不覺得憂鬱了,( 這又是 )為什麼呢?
因為你面對的是你自己的心,把自己心裏的無明愚癡解開的時候,生活會更充實、更幸福、更快樂!
另外…
無常來臨的時候,你的修法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心裡都要有準備:早晚有一天自己會離開!
自己心裡要有準備的把握,一輩子閉關也好,城市裡待著也好,自己心裡已經有依靠的地方了,就是自己心裡已經有把握了。
你們心裡也要有準備。
在實修的時候,我最喜歡傳承祖師的竅訣和教言的「原汁原味」,不喜歡添加其他調味料,因為清凈傳承的法義本身具有完美的加持和力量,不需要任何修飾或創意。
人們都言皈依佛,那佛皈依什麼?
佛皈依法;那麼,法皈依什麼?
法皈依無常;那麼,無常皈依什麼?
無常皈依無我;那麼,無我皈依什麼?
無我無所皈依,無所皈依即是涅槃寂靜!
無常使桃花盛開,果實成熟;無常使道人開悟,成佛作主。
無常使天移地動,使萬物易容,無常使人移去心中的迷惑,成就三世十方一切解脫者……
能真正認識無常的人,則會覺得一切正常;深觀無常的人將獲得巨大的人生安穩感、安全感——他的人生沒意外。
乘坐無常的法舟,諸佛就是這樣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
無常有著神奇的力量,沒有什麼能拘住無常,無常使萬物生生不住。
沒有無常則世界死寂一片,沒有無常則無人可以成佛,無常,是魔的法,更是佛的法!
我喜見無常。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