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生存


人身死之後,離體還有沒有神識?

死後(四大分解後),覺心歸於何處?

我的看法:

若知死之後有沒有神識,當知活時神識由何而來。

四大和合,生而有身,一身出俱,六根悉成。

外有五根,內有意根,隨映諸塵。

五塵逆流,回落意心,如影倒湖,隨成意塵。

意知意塵,隨成意識。

意識能知,亦復能覺,知所能知,覺所能覺,無所不能,猶如有神,故曰神識。

神識者,神即是識,識即是神,是一無二,等無差別。

是故,根塵相觸,緣生神識。

若無根塵,神識何來?

生時四大合成六根,死時六根壞敗,六根不存,神識緣何而依?

且故應知,神識本非因緣,亦非自然。

其成眾緣,依於和合;若無眾緣,亦無和合,神識獨存於何處?

識神乃幻,緣心所成,若無緣心,神識不存。

是故當知,離於色體,亦無神識。

活著時識心不停,覺心不動;死後覺心歸於何處?

識心有來去,覺心無變動,是故死時覺無所歸,亦無所去。

猶如一器中藏有虛空,器有顯空,器在空在,若復器壞,空去何方?

無來無去!

本無所有,因器顯有,故器有成壞,空無來去。

死時覺歸何方?

無所所來,亦無所去,是故佛說,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名汝真神識。

是故當知,真神不生,真識不死,亦無變易。

是故當知,生非真有,死非斷滅。

生死來去,皆汝妄心飛旋造幻,一念生迷,念念無知,是故生死而成,成則似真,迷惑諸人。

故有生死之論。

沒有覺知的話,可以說就沒有修行,一個人修行的成功和功德都來自覺知,如果在生活中時時都能保持覺知,可以說他有正知正念,也可以說他有菩提心,即使他沒有聽法和打坐,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也都是善業。

還有…

最簡單的方法在每一個人的面前,最簡單的方法適合所有的人,如果不是這樣,它就不應該叫最簡單的法。

但對於忙碌的頭腦,它卻顯得不易,因為頭腦老是跑開,它有理由——“ 這方法有效嗎?
真理不會那麼簡單吧?
我試試下一個看看?”

由於種種懷疑或藉口,頭腦從真相的面前錯開。

對於最簡單的法,頭腦越簡單越能和它契合;越複雜離它的距離就越遠。

所謂上根人,就是能認出和守住簡單的人;所謂上根人,就是能使用最簡單之法的人。

你究竟是不是上根人或能不能使用這種最簡之法呢?

這完全可以自我衡量。

這裡所講的 “ 觀觀 ” 或 “ 直觀 ”,換用另外一句話講,就是你看的是 “ 覺 ”。

本來的覺知是一面大圓鏡,它明明朗朗照耀一切,不容分割或破壞。

本覺之鏡雖然不能真正被什麼東西割裂或破壞,但是它看起來似乎被 “ 幻象 ” 割裂。

我們生命的這面大圓鏡,就被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劫匪,切割成  “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知覺 ” 這六種不同的 “ 覺 ”,我們掉進了這種本來是一、但看起來有六的 “ 錯覺 ” 中了。

由此我們遠離了大圓鏡智——“ 覺 ”,而開始顛倒夢想,遠離究竟涅槃了。

這裡所教導的 “ 直觀 ” 或 “ 觀觀 ”,就是透過觀看或覺知這六種錯覺,而達到回歸本來之覺,最後達到認出我們生命之中一直存在著的 “ 大圓鏡 ”,並以它作為唯一的心器而生活的方式。

看時看 “ 看 ”,不僅看所看之物;聽時聽 “ 聽 ”,不僅聽所聽之聲;嗅時嗅嗅,不僅嗅所嗅之香臭……,如是乃至嚐、覺、知都是如此,這就叫觀觀或直觀。

你一旦知道了它是怎麼回事,它只是一個練習和解悟的過程。

這裡面沒有深奧和複雜的學問。

你不需要研究它、思考它或解剖分析它。

它只是一個練習和覺悟的過程。

念佛就是念實相,在實相裡一切虛妄之想息去,餘留的唯有 “ 如是 ”、“ 本來 ” 以及由此散發著的 “ 完美 ”、“ 完整 ” 和 “ 圓滿 ” 之光;念經則為領你從你複雜的、亂相頻生的念頭叢中走入純淨的佛者世界,從而引導你脫離虛妄,回到本無亂事中來;做善事則為引出你本性的愛,讓那本性的愛沖去你的憎恨,柔軟你的執信,滋養你的頭腦……,把你帶回 “ 如來 ” 的面前。

種佛事皆和自己的心有關。

眾生顛倒迷惑甚深,以至於事事向外,物物忘心。

見不善境,唯想改造他人;遇不善事,執事而忘於本心。

種種法門,被人錯用;失佛本意,顛倒夢生。

活在世上,大凡不如意者都想改變命運,但怎樣改變自己的命運?

命運是什麼?

大多數想去改變命運的人,口口聲聲說去改變命運,卻十有八、九不知命運是何物?

以為呼吸就是命,機緣就是運。

全然不知本因之所在。

在我的經驗看來,所謂命運,即是運命。

能用你我本有的超凡之心,度過五蘊煩惱河,即是命運。

將生命由生死煩惱的此岸,運往不生不滅、常樂我淨的彼岸,是真正的命運——運命。

命運:活著是一個快樂地運用生命的過程,而非被生命諸幻所運用。

但凡夫之人不知此理,苦苦於夢境之中改變夢境,在夢幻裡再造夢幻,久改造久成夢,越努力越走不出困惑。

這是因為我們從改變命運的第一步起就顛倒了。

小智人教人以術,改變以物,謂之改變命運;唯有大智者,示人以道,明之以心,於萬物本源處做功夫——把人帶入一個 “ 無命運 ” 的境地,從而真正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以肉眼觀,成功和失敗俱是煩惱,
以天眼觀,成功和失敗皆悉無名,
以慧眼觀,成功和失敗同為虛念,
以法眼觀,成功和失敗本相平等,
以佛眼觀,成功和失敗都是空性。

成功失敗,出自人我,
若無人我,即無成敗;
無人無我,誰成誰敗?

若出四相,觀世間成功失敗若何?

若以五眼輪觀,又如何?

我們的 “ 視力 ” 和 “ 視野 ” 小得驚人。

活著是一場夢,一切是個夢見,當你不能親自認證到這時,你不足以叫作 “ 清醒 ”、“ 醒來 ”。

眾生所稱的 “ 醒來或清醒 ”,實際還在 “ 夢 ” 中。

不論我們如何悲慘地活著或痛苦地活著,那都是一場夢中夢,而那個做夢的人,絕對奇怪的安然無恙?

理想與現實的終極統一就是:沒有理想,只有現實——現實就是你最大的理想。

理想和現實只有是 “ 一 ” 時,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現實才是理想中的現實。

讓現實和理想變成 “ 一 ” 是修行者的目標,但這並不是讓你的現實 “ 追 ” 上你的 “ 理想 ”,然後讓你的現實與理想結合成一。

不,不是這樣,你必須發現,不論在何時,不論處何處,你的理想就是你眼前的現實,你眼前的現實就是你的最大理想!

我們要想自在地活著,身體是個眾緣和合,它隨業緣而現,隨風緣而轉。

對我來說,不太關心食蔬不食素的問題,我吃的只是食物——不分素或非素。

我從來不認為,吃飯或吃什麼樣的飯和覺悟有什麼關係。

我不在意胃的需求,我只注意心的——除了心沒有胃。

對於一顆平等的心來講,吃素也好,吃葷也罷,它們一樣。

沒有故事就沒有分別。

那蔬食是否是,修行到一定階段的自然行為?

信念是一粒種子,你向自己的心種下,有一天它也許會開花,也許不會開花,但誰關心那呢?

我只關注當下。

如果你把想像作為樂趣,你可以去想。

除了是執著的一個故事外,什麼也不是。

覺者,把一切視為平等…

做是一個不願多想的人,我的心只願在當下開花。

在我看來,心有六張嘴巴,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它的嘴,食素的真正含義,意味著心是安寧恬淡的。

修行者食蔬,重在心素,而非口素、胃素。

若作食蔬是口素、胃素解,即是偏解。

這是狹隘的理解。

那六嘴它必須依賴食物而存活,它必須有所依賴。

但心卻可以無所依賴,而獨自存在。

心可以獨存,對於心,也唯有它獨存——什麼都不依賴它才能自由,否則,它就不得自由。

當心完全自由,身體就不再是個問題,它生它死——心一樣快樂,它健康它生病——心一樣唱歌。

所以,還是弄明心吧,去掉所有附著在心上的幻念垢物,讓自己回歸絕對的本性的自在!

在幻相中與幻相遊戲,好悠閒,清涼無比。

真心花怒放!

窗外吹來一陣風,吹滅了供養的燭燈,吹涼了人,吹醒了夢。

善知識!

睡去是一場夢,醒來還是一場夢,在這以夢為內容的生命裡,讓我們觀自在,讓我們親照五蘊皆空,讓我們度一切苦。

活著是一場親歷佛陀內在經歷的過程。

踩著三藏十二部,讓我們回到心經。

沒有罣礙,沒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生活!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