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青心
當人情和道理有衝突時,我們要如何應對呢?
做家人和朋友,可以允許幫情不幫理。
做事則是幫理不幫情,才能長久的得人心。
做生意就得幫利不幫理,你過去的經驗、道理和感情,跟利潤比起來,都只是參考。
就像…
我們都想要樂,不想要苦,但苦仍然源源不斷的來,主要是因為不了解所造成的。
沒有人在知道狀況的情況下,但卻還要故意要去招引苦。
而這當中特別又是無明所導致的。
以色來說,我們會以為色是自性所成,能夠在境上,從自己方面存在,譬如以樹木來說,我們去觀察樹木的顏色形狀、樹枝樹幹、樹葉等等,我們會說這些都屬於樹的一部分,但實際去找樹在哪裡,從自己閉上眼見方面來說,樹是無法存在的。
佛教主要是透過理來觀察這些現象,得到無誤的理解。
不學佛的人,坦然面對如是的生活,而學佛之人,窒梏於自己的 “ 業力 ” 裡,是醬嗎?
首先來讓我們瞭解一下,學佛的人比不學佛的人多了哪些東西——概念!
佛陀教導我們 “ 放下 ”——為生命做 “ 減法 ”,但在我看來,學佛的人比不學佛的人不但沒有 “ 減 ” 少一些東西,相反還增加了許多東西:增加許多概念。
“ 概念 ” 意味著什麼呢?
概念意味著一個又一個的牢籠,每一個念頭都是一隻隻的蟲子,那些概念讓你的心不停地鑽了這個籠子又鑽那個籠子。
如果沒有領悟到佛的精髓,學佛的人比不學佛的人又多 “ 扛 ” 起了一些東西。
學佛的人為自己增加了 “ 佛業 ”、“ 修行業 ”。
生活和修行 “ 不二 ”。
那意思是說,生活不是各別的一樣事物,修行也不是另一樣事物,而是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
當你把修行和生活化作不二時,“ 修行 ” 這個概念消失了。
只要你的頭腦中還有 “ 修行 ” 這個概念,那說明,你的 “ 修行 ” 和生活還是二的,不是不二的。
若修行和生活是一不是二,哪還有修行與生活的概念不同呢?
如果你執著於學佛,那麼學佛也變成了一種 “ 業力 ”。
若你深執學佛或佛學,那產生的業力和你執著於其它任何事情所產生的業力相同。
佛的正法是讓你瞧見萬有事物間的 “ 不二 ” 性,瞧見不二即能脫於執著。
當你看不見不二時,你的心必分別、比較或陷入執著的一邊去。
你在任何兩個事物之間看見 “ 二 ” 而不是 “ 不二 ” 時,你將可能不自由。
所以修行初期的重點是,瞭解心、瞭解心是如何創造它的世界,以及心和它所創造的世界的關係。
修行的最高 “ 境界 ” 是忘記修行這回事兒——對佛的最大行供是忘了佛。
一旦你時刻想著佛,那麼你又著佛相了,著佛相和著世上任何物相無別。
佛是無相,著佛相即著空相。
你能不能什麼也不背負地前行,把所有的概念忘了?
嗨!佛,不是讓你記起佛教,而是讓你把一切都忘掉——從所有的概念和故事中跳出來,什麼也不攜帶——連 “ 空 ” 的概念也不攜帶地前行。
只須記住:諸佛所教,只有一心。
一切苦由心造,一切無苦還得由心解。
言心不見心,心者化成念;觀心即觀念,從念破入心;懂解心和念,自由在眼前。
千說萬說,不離念覺;應用念覺,萬苦破得。
一念覺知是正法,知它用它到佛家(能一念即正念,故一念覺知又名正念覺知)。
你出發的地方正是你要回歸的地方。
修行的人回到你修行前之地,把你穿過 “ 修行 ” 之夢時帶回來的經驗智慧融入你的生活,讓我們活得更加快活。
“ 忘記 ” 修行,自然生活——是修行的最高 “ 境界 ”,帶著穿越修行的體悟,回到修行之前!
- 分享 —
聊一聊大圓滿 • 斷見法部份…
此時於此放鬆無改念,
勿生偏袒執著亦勿染,
此時覺性無實亦光明,
此見即為諸見之頂嚴……
不要以偏袒和執著染污此時自然無造作的心,當下是無實而光明的覺性,這正是最高的見解。
認識本性後,就無需再分別空與明、這時的心屬於第幾識等,不追逐過去或設想未來,安住當下。
妄念再次出現的時候,通過修 “ 覓心法 ” 認識本性,護持、延續這個境界,本性就能漸漸赤裸。
六識都是建立在心的感覺上,感覺雖有,但不應把它看做真實。
應知一切感覺如幻相,不要被感覺拉進輪㢠裡,繼續護持,感覺會自然消失在我們的智慧心中。
此時,煩惱就成了提升境界的墊腳石。
感覺是無始以來的習慣,是內心延續的執著,感覺消失,痛苦就會消失。
緊抓感覺,分別心就會增加,煩惱沉重,欲求樂、不欲苦,苦與樂的因混在一起,果也混在一起,輪㢠就產生了。
妄念不斷就是輪㢠,好的感覺後面還有壞的感覺。
心是沒有實體,沒有外形,但是它的光明本性存在。
眼能見色,耳能聞聲……。
在所有心識的背後有一個能了知萬法的光明智慧,這就是本性。
細微的意識背後,有一個洞知一切的光明心,就是能認識夢境的光明心,它就是本性。
認識本性之後不能再思維當下的狀態,否則又會回到意識分別裡。
當下此心的本性,就是九乘之巔的最高境界,通過認真修竅訣就能悟到。
當死亡來臨,身體與靈魂分離的階段,始終能安住不動,就能證悟空性,不會再迷失於輪㢠。
這就是最究竟、虹光成就的竅訣。
緣依普遍遠離諸心念,
此修即為諸修之頂嚴;
無改無執輕鬆而安住,
此行即為諸行之頂嚴;
無需尋求本來任運成,
此果即為諸果之頂嚴。
遠離一切分別心念的境界,是最高境界的修行;沒有改造執著,自然安住的這個狀態,是最究竟的行為;不需要尋找,本來自然而成的這個境界,是最究竟的果位。
遠離任何所緣的心念,才是最高的修行境界。
如果在安住的過程中還有 “ 自己的境界是阿賴耶識還是法身?"
那細微的念頭還存在的話,說明心還沒有回到本性上。
這裡講的是最究竟的見修行果,是一個境界,而不是四種境界。
還有:
灌過頂並不代表已經相應,在心法未相應前都要再次受灌的!
現在學密的弟子都有一種習慣,就是這個灌頂去年灌過,今年不用再灌了。
這樣就像去年吃過,今年不用吃;昨天睡過覺,今天不用再睡。
你們沒事吧?
只要心跟法未相應前,都要再一次接受灌頂。
一般法門中要跟佛相應,自己一定要努力。
密宗法門的殊勝,在於自己努力不足時,師父可以用灌頂的方式,強迫把法灌進去,也可以說灌頂是一種強迫的傳法方式。
都常聽說:“ 某某大師、某某師父已經灌過這個本尊,我不用再接受這個灌頂了。”
但灌過就代表相應嗎?
沒這回事!
一個法門灌一萬次不嫌多,還嫌少。
重複接受一個灌頂的話,有一天會熟悉這個法、熟悉這個法,那就非常殊勝。
但是學密弟子都習慣性,需求一個沒灌過的頂?
這個錯誤的觀念要改正過來,這也應該是不清楚傳法灌頂的意義。
有出離心的人,會自然去尋找心靈導師,也會主動地修行。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