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那些人,就是不懂?


雖然不太清楚遠方的路,長的會是什麼模樣,但這些年當我走在自己喜歡的道路上,就不曾後悔。

而這中間的落差造就,不一樣的思維與成就,也因此有的人陷在迂迴圈裡面,抱怨這世界不公平!

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但你曾有想過如何跳出迴圈嗎?

還是你只想等著有人救你,或是有免費的資源可以享用!

有篇文章裡的一句話說得極好!

「窮人思維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喜歡用時間換錢。」

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

這裡說的窮,不一定是指經濟上的窮...

就像:

人類心中的良知,往往是小時候被父母的監管,所留下的對錯觀念之餘毒,內化而成的無形心聲。

上帝的概念是人類腦中殘餘下來,小孩對自己父母的認知中另一個投射,因為在孩子的眼中,他一切的需求都是靠父母提供滿足的。

在小孩的眼中,父母近乎是萬能的。

有甚麼想知道的,也會問父母,因為他們好像都全知!

當小孩問的問題太刁時,父母也會講『你不用問,我講了你也不明白。』

這跟基督徒在解釋不能了斷的事情時,跟你講『上帝是不可思議的,以我們人類有限的智慧,我們不可能完全了解上帝。』

是同出一轍的。

千百年來,人類的宗教都沒有變過,只不過是以不同的形式來演化,自己內心的父母情意結。

真是他奶媽的娘!

如果…

善意的謊言,與會帶來不幸的真相,你會選擇哪一個?

活在由善意謊言,建構出來的幸福中?

堅持瞭解真相,然後開始不幸的日子?

那……

有多少野心,就不要隱藏你的欲念。

有多少決心,就不要忍住你的衝動。

有多少想法,就不要逼迫自己不想。

有多少出口,是需要你跟我一起努力去尋找。

或許曾經我們醬認為,自己平凡活一生就好,但平凡的界定,不應該是從別人的眼光去衡量,而是面對自我真實的感受。

請誠實的善待自己…

— 分享 —

世人都說開悟,開悟是個啥物?

老漢覓遍內外,不見有此一物。

悟了還同未悟,依舊下場打穀。

悟前挑挑擔擔,悟後天天依然。

悟前天天動念,悟後動念天天。

小悟無數無量,個個都是除障。

大悟一十八場,次次都破夢想。

大悟最是實際,破了從前習氣。

徹悟最長志氣,滅卻一切道理。

最喜悟無所得,息了一切尋覓。

悟悟一個無字,此是秘密之密。

沒有什麼是真的,沒有什麼不是真的,在超越一切判斷分別外,一顆大而不死、小而不滯的心活靈活現的存在著,多麼美好,這就是你,真實的你。

你的夢有多厚?

你離真實的自己有多遠?

不覺時,一念萬里,一念萬年;覺醒時,轉身即是,沒有空間,沒有時間。

生命,多麼神奇的存在,不可思議的覺性的化現——所有畫面平等的世界!

— 波文 —

也曾經以為結婚、生孩子後,人生就該算停止了。

後來我發現搞錯方向了。

原來婚後,有要更努力追求的目標!

要努力追垃圾車、
要努力追帳單、
要努力追髒衣、打掃與碗筷,
因為這些東西都跑得太快,
追不到,就會有人被唸得很快。

還有…

問:念心經有什麼方法嗎?

希望能找到正確的軌道達到整體的實相。

天體萬物都有自己的軌道,那我的軌道是心嗎?

答:心……

八萬四千卷佛經,本本是心經。

心經在悟,不在讀。

平常人讀經,只是口舌之勞,縱然讀得經文千遍萬遍,若不知義,若不解心,悉皆徒然。

心經及金剛經,皆是諸佛成道歸來,說的是 “ 果 ” 上的風景,有印心之用。

不到此位,誦讀此經,全然不知所議。

以念頭強思考,徒自疲憊。

若是下智人,不解經義所云,讀經但覓清淨心。

一心恒專,讀經清淨,清淨讀經,讀經日久,心清淨至極,機慧圓熟,豁然便可見性。

若是中智人,以讀經為法事,讀經起,觀照起;讀經寂,觀照不滅。

如是恒讀恒觀,恒觀恒照,天長日久,可望廊然見無聖。

若是上智人,拿起心經,初時應讀,與心相應,以經印心,以心印經,即時得道。

從此直作無事閒人,無修無證,無為無不為,大道恒寂,從此佛位,永不退轉。

於讀經中,口舌誦動,氣流進出,血脈開合,是觀照因緣。

觀者只觀,非關因緣。

觀住觀上,莫被因緣所轉。

一切修行法門,為三乘人所說。

若是最上乘人,直接是了,有何修證,一修便迷。

佛說諸法,皆為對根。

誦讀、覺知、觀照之法,亦復如是。

隨人根器,隨用隨遣,隨用隨丟,直至明心見性,息一切妄,成本來人。

今日修行大眾,有以經為嚮導,以讀經為法事者,自測自智,自量根器,同一經文,分別而用。

善用經者,經助人明;不善用經者,經阻修行。

一切誦經者且知:

心是大經卷,心是大義王,一切甚深義無量義皆在心中,不在文字中。

文字中索求,莫忘義,還是從自心出。

經者,下行人讀口燥舌勞,中行人讀如飲甘露,上行人讀經,與佛同行。

諸修行人,口舌誦動是讀經,以心解義是念經,依教奉行是行經。

讀經得淺利益,念經得中利益,依教奉行者得上利益。

有契經者直取上利益。

諸等根器分別量取,如同用缽接法雨,大器者大得,小器者小得。

總之,捧缽即有份,讀經即得利益。

世間有樂經者,盡情閱讀;因經得悟者,古來皆有之!

另外…

執著不執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珍惜。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