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本尊三昧、念佛三昧和十遍處定的關係運用
我之前修淨土時,聽到的資訊是:念彌陀直到臨終那一刻彌陀就會來接引。
念觀音求生亦複如是...除了本尊親臨,就算是釋迦牟尼現身也不能跟隨的。
類似這樣的理論算不算是本尊思想的一種?
這種往生的理念確實是淨土思想的一種,密宗的本尊思想和淨土的往生思想是相通的。
不過,這種到了臨死前才知道本尊有沒有來接引,我覺得有點危險。若臨死前彌陀沒來呢?
安全一點的做法應該是在生的時候,念佛已經能唸到入定,進入止觀的境界。平常沒定力,臨死前我就認為危險了。
你在生的時候以為自己有信心,但問題是你還沒有死過,你不知道死的時候,你念頭、情緒、狀態是怎樣的。
歷史上的大手印或大圓滿行者,平日修心性定已經純熟,所謂的前念斷、後念不生的境界已經實習多時,所以臨死時,應該還可以維持定境而亡。
依黃教的記錄,歷世的達賴喇嘛臨死的時候,大都是修金剛誦的呼吸法入「淨光 」定而亡。
那麼修本尊生起次第或修念佛三昧的,應該有共通之處。念佛三昧是修到要見佛的,但,這見佛和一般通靈人說的見佛又有甚麼分別呢?
通靈人見的往往是不在定境,沒有三昧或定力可言。
要明白見佛如何才叫做見到是有修到定力,可以參考十遍處定的修法。是南傳的經典,但,修本尊生起次第,或修念佛三昧的人應該要參考的作品。
十遍處定是先以一顏色或地水火風來修。
例如:先取一藍色盤放前方,眼觀之一段時間,然後閉目而保留藍色盤的視覺記憶,不斷的開目視、閉目觀的做到閉目時眼前如同看到藍色盤。
這就是初步的禪相,往後就修精神集中在這腦海中的藍色盤,一直集中到該藍色盤變得越來越晶瑩剔透,甚至光明燦爛,這就表示行者就來要進入「未到地定」,這時若初禪的五支具足(尋、伺、喜、樂、定),那麼行者就進入初禪。
這個禪修技巧在《清淨道論》中有詳盡的描述,它們就是「十遍處 」和「念佛(不是淨土法門)」。
十遍處的修法就是製造一個某色或某物質(地水火風空)的圓盤,然後注視圓盤而修「止 」,直至開目閉目皆見其圓盤,栩栩如生,這就是「禪相 」。
然後在繼續的集中在這栩栩如生的禪相,直至此禪相會變得比栩栩如生的圓盤更清晰百千倍,這個時候你看到的圓盤會發光和透亮的,然後再借此超真實的禪相入定。
而「念佛」其實就是想念佛的功德,是傾向較抽象的冥想,不斷的冥思到入定為止。
根據南傳的說法,「十遍處 」是能修到四禪八定的,但「念佛 」是只能修到初禪。
修本尊也好,念佛三昧也好,確實是要修到見相,但見相後卻是要借相入定。能入定的人才有把握臨死前心神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