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念真


每天、每個人、分分鐘鐘都得做出無數個選擇,對自己、對人、對事、對周遭環境或是一個機會。

就像…

每當你看到一些白手起家的富豪說他的成功哲學是:『熱愛他的事業,享受他的工作。』

請記得,這些是帶娛樂目地的言論。

成功後的人,最常說勇敢去做,但,問題是,這是他成功後才說的廢話,因為任何一個失敗的人也都是勇敢去做的。

說的人,在他的立場,主觀上,他說沒錯,他也沒有意圖性的騙你。

就好像不少人會倒果為因的,看到有錢人會擁有地產和股票,所以會迷信若要有錢的話,就必須要有地產和股票。

一個人到了白手起家的境界後,當被人訪問時,會不用腦的講出一些機械式、有社會責任又浪漫的言論。

說啥…

甚麼莫忘初衷啊,熱愛工作啊,不享受你的工作又怎會做得好啊,或勇敢去冒險啊之類的,都被逼得泉湧而出。

但,沒有一句是真話,因為被推上舞台後,成為萬眾崇拜的明星後,就開始講些明星地位的人才講的官話。

但,很多正在奮鬥中的人,就會覺得很受用。

不是因為這些話是智慧,而是這些話是精神鴉片,讓你熬過目前的困境和挑戰的不適感。

然後在這些奮鬥中人不斷的宣揚下,更多還未進入奮鬥狀態的人看到了,以為這些就是金科玉律。

這世界不是因為你找到你的熱愛,你就會成功;更不是每個享受工作的人都會做得很好。

曾經有科學家統計過,相信心靈雞湯那種是金句的人智商、認知水平和語言能力有偏低的現象。

這不難了解:把所有的成功要歸納為一個因素,是一種瞎子摸象的浪漫。

不過,這現象是進可攻,退可守。

對自己,要嚴厲批判這些廢話雞湯,對需要精神鴉片的人,他們就是你砧板上的魚肉。

只有真的動手做過,你才能把你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學習的方法不只有ㄧ種,你要找到自己適合的做法,修持法門也是一樣的!

問:日常的覺照寧靜總是保持一陣,喪失一陣,狀態總有退轉。

末學該如何是好?

答:欲取無上大道,得真解脫,直入人無我、法無我、觀照攝念諸等…

古德說:道不屬修,但莫污染。

此是真言,奉取直行,即可解脫!

攝心觀念,持覺返照,皆是大乘增上慢行。

修行當解法體,碎七識,直得人法俱空,入無事無人之境!

破人我,解煩惱;破法我,無智障。

修行能成二事,可得真解脫,是真修行。

修行上根,驅車過諸幻,直入法空城。

莫與夢幻纏磨,直下無心,清淨過活。

一念傾,一事畢,萬事畢,一了百了。

是那無位真人!

若取無為法,但識人無我。

若人無我,所作行即是無為法;若人有我,所作行皆是有為法。

真修者,吃飯穿衣,但莫造作。

感受體驗,是飯邊菜;覺知觀照,是下酒肴。

無葛藤( 攀緣 ),真清淨!

不須學那苦行僧,二六時中無造作,自然一個活佛成。

一切時中隨順性,煩惱不起莫造作,煩惱起時亦放鬆。

但能隨波常起伏,歸依東西南北風,好心情!

問:如何升起大慈悲心?

答:當下不必 “ 呼喚 ” 你的慈悲心,只是坐著、站著,或感知著就夠了。

還需要更多嗎?

不必期待更多,等待……

讓存在給予你。

慈悲心不是造就的,不是達成的,不是努力之後的結果,它是天然。

慈悲心不是和合的產物,它存在於和合之前。

你不必籌建你的慈悲心,你只需要去除遮蔽或遮蓋你真性上的東西即可。

甚至 “ 去除 ” 也不必做,你只是 “ 息意 ” 即可;甚至 “ 息心 ” 也不必做,你只需什麼也不做——“ 安靜,等待,覺知 ” 即可。

此時此刻,你不需要為大慈悲心做任何事,但如果你想為它做點什麼,那麼當下裡,你就做 “ 什麼也不做 ”:只是坐著,只是呼吸,只是平安。

這是唯一你能為它做貢獻的。

這種什麼也不做的做,會導向你走向大慈悲心。

不把虛假的念頭當作真實,大慈悲心就會自然顯現。

大慈悲心是根本心,是根本愛,是你自己。

當你發現它,你醒來。

當下裡你為什麼需求慈悲心?

你感受到了什麼?

是什麼驅動你尋求慈悲心?

注意那個促使你產生需求的隱藏的念頭。

莫被虛妄所轉,依於覺性…

每時每刻,你正以大慈悲心而活著。

你只是不知道這點。

你呼喚它,尋找它,卻不知道它正是你。

這是一個騎著毛驢找毛驢的遊戲,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恍然一悟,尋遍所有,低頭望見。

目的是為了讓你超開心。

頭腦為了讓它自己體驗超絕的開心,它創造了無數的魔幻遊戲,這就是修道和醒悟的旅程。

且等待,那一發生。

大慈悲心就是大平等心,大空性心。

瞭解它是什麼,能夠指導著你靠近它。

因為它是空心,所以你不必多 “ 意 ”,更不能讓 “ 意 ” 堅固不化,否則,就阻礙你遇到它。

因為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所以你不能分別,更不能把你的分別當真,否則,也阻礙你遇見它。

息心淨意,是與大慈悲心約會的方式。

大慈悲心是你的本來清淨面目,你就如同一杯在旋轉混濁的茶。

為了望見自己的清淨本來,你必須把自己靜置沉澱得很久很久。

寧靜心杯,濁物自沉……

不久你將看到你的大慈悲心——生命本來的樣子。

就這樣。

這就是當下找尋大慈悲心的方式。

問:是否佛陀所說的正見,也只是一種觀念呢?

而諸法無我,那麼正見也是應該要捨棄的吧?

答:正見並不是一種觀念,正見和觀念無關。

正見是無見之見,正見是空的見地。

當某種存在是一種東西時,你可以捨棄它。

但如果它是一種  “無 ”、一種 “ 空 ”,你怎樣捨棄它?

你怎能離開虛空?

你怎能捨棄無相?

當你了解諸法實相,那實在是沒有什麼可捨的。

任何想捨棄什麼的企圖都在把你帶入虛妄。

正見亦不是一種正確的見解。

因為 “ 正確 ” 是基於某一種標準或角度的,當標準或角度不同,則 “ 正確 ” 就有所不同。

而在虛空法界,角度或標準有無數無量,因此 “ 正確 ” 也有無邊無量。

當你確立了 “ 正確 ”,“ 錯誤 ” 緊接著誕生,因此,正見立刻就變成了在另一種見解看來是 “ 非正見 ” 的見解。

正確的見解催生它的相反面,然而 “ 正見 ” 的本意是摧毀一切有對立面的存在。

正見不容許任何面向獨立存在。

如此來說,所有因 “ 標準 ” 或 “ 角度 ” 而誕生的見地,都不是真正的見解;換句話說,都不能稱作 “ 正見 ”。

回到生命的本體,純覺即是正見:純覺無思,正見建立;或者說,覺知臨照,不待在 “ 思 ” 裡,即是正見。

若不見覺性光明,當你 “ 思 ” 時,思考就在污染道場,正見開始隱退。

思考就像創造烏雲,當你思考,你就在堆積烏雲;如此,當烏雲被製造出來,光明開始失去。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覺知,當頭腦運轉,正見正在失去。

當你靜靜地看著事物不去思考時,正見就在那裡;當你一開始思考並非常相信自己的思考時,正見被覆蔽了,被隱藏了。

何謂正見?

換句話說,不帶故事的看世界,這就是正見。

空掉你的頭腦看世界,就這是正見。

當你對正見有深刻體會時,你將獲得不可計量的自由。

因為正見不是任何一種見解,所以你的自由沒邊兒。

當你的正見是一種正確的見解時,你將掉入戰場;在此情況下,假如你能體會自由,你也只是在你的陣營裡體會自由。

正見不是頭腦的視角,而是心性無邊的光芒。

因此,正見是用來體會的,不是用來持有的。

當你體會你的正見,你沉浸在你自性的光芒裡!

正見是見地的消失。

一個人可以持有見地,卻不可以持有正見,因為正見是無見地。

正見,你只能 “ 是 ” 它,不能持它。

融入正見是幸福的,持有見地是危險的。

堅信自己想法的人將自己的見地變成虛假的金剛,它變得不可摧毀,它常令人受傷。

所以我說持有見地的人是危險的。

人們不知道,真正的金剛是正見——是無見之見,它才是真正的金剛呢。

諸佛菩薩所擁有的正是它,而非 “ 正確的見地 ”——正見的幻象!

問:睡覺時有時能覺知到自己的妄念在嘩啦嘩啦地流,可是卻根本無力截斷眾流,要過了一會稍微清醒後才能止住妄念。

是不是應該多打坐呢?

答:小河在流淌,雨季時水多,旱季時水少,你能說小河在流妄念或妄波嗎?

人其實就如一條小河,思想是它的波濤,覺知是它的河底,肉身是它的河岸壁。

有時,不論什麼時候,你感到自己生命之河裡的波濤洶湧,知道它,允許它,乃至傾聽它,傾聽那河水或緩緩抒情或激情澎湃的音樂。

不要阻止抵抗,阻抗不但效果不好,更重要的,阻抗消耗你額外的能量。

不要截斷眾流,把整個河都放在你的眼前、捧在你的手掌觀賞。

截斷眾生是你和整條河奮戰,是你一個人和所有的波濤奮戰,也許你會贏,但會很費勁。

不要那樣,智者不截斷眾生,智者與萬波同流但不合污。

“ 是不是應該多打坐呢? ” 當然,這樣做不但是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美好的。

打坐,須瞭解什麼是真正的打坐。

真正的打坐是內在的打坐。

內在的打坐的意思是,找到無我智,以無我智來感覺、體會念頭、感受流過身心。

無我智是內在的坐墊,要想作內在的打坐,必須找到它,認識它,使用它。

沒有這個坐墊,這個工具,心無法坐下來開始打坐。

以無我智為背景、為底座、為主體,來體會出現在生命中的一切現象,是為內在的打坐。

要打坐,進行這樣的打坐。

什麼是無我智?

無我智就是,沒有 “ 我 ” 的概念的思維意識感知。

在 “ 我 ” 的思維意識概念出現之前它已存在,在 “ 我 ” 的思維意識概念出現之時它不受任何影響,“ 我 ” 的思維意識概念消失之後唯它存在。

它是心的本然功能,它創造一切思維意識內容並超然其上,不受任何污染和打擾。

修行者內觀自己的念頭,不必分別妄念非妄念,知道它就行;也不須去做些什麼阻止那些念頭,不必那麼做。

外在的河水在流淌,如果你不會游泳,站在岸邊;內在的河水在流淌,你同樣也站在岸邊。

不要干預河流的波浪,它流它的,你觀你的。

允許內在的河做它自己,這樣你才能做你自己。

《圓覺經》說:“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說的多麼好,它是對的。

踐行和實踐它,與萬波同流但不合污,如此行,如此住,如此坐,如此臥,即是正修行。

另外,我無意傳播任何思想,或建立任何理論體系或框架。

諸法空相,不關理論、思想或思維模式等。

隨機應答一些修行者的問題,只是應緣分享我對世界或事物的一些體會與理解。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