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種性
鏡花水月,生即無生…
清淨本然,如何忽生貪、嗔、癡、慢、疑?
就像:
夜晚睡覺,躺在床上,你是怎樣忽然睡著的?
清晨黎明,於睡夢中或無夢時,你是怎樣忽然醒來的?
鏡子是怎樣忽然生出鏡像的?
江水是怎樣忽然印出月影的?
鏡子裡的像,是鏡子從內而生?
是有像從外飛入?
是物所生?
是鏡所生?
是空生?
是鏡與物和合而生?
是有是無也?
水中的映月,是湖從內而生?
是月從外飛入?
是水所生?
是真月生?
是空生?
是水月和合而生?
是真是假也?
貪嗔癡慢疑之於人心,亦復如是。
( 這些…我不知道問了大家幾多年?)
若能知鏡花水月是何物,則能明白妙明菩提心中,諸貪、嗔、癡、慢、疑是何物,如是則能明白一切諸法是何物。
若能明白一切諸法是何物,則知生即不生。
若能明白不生,則能生不為慮,滅不動情,如是則能生滅來去,不損半點妙明菩提心鏡。
本住法界不可思,本位真人不可議,凡所思議者,諸幻化相也。
相生相滅,不關實際。
實際不移,失有何恐,去有何怖?
那該是醬問唄!
清淨本然,如何忽生山河大地?
此正是諸修行人該用心之處也!
若想參究生,應先參究所生。
若能真知所生,則知生即無生。
若知無生,大事了畢,天下太平。
山河大地相來去,鏡花水月妙菩提。
清淨本然直下用,任它貪嗔癡慢疑。
迷惑之處將大悟,疑心之所生菩提。
還有…
慢慢修行自清晰。
向內走,不必計快計慢;問己要,無須算多算少。
大迷大悟,大疑大智。
法諸實相,萬世佛理,且等你擷取。
如靜坐時,心要安在那一點?
平常則安在覺性上,見聞覺知,都是如此。
不過這覺性可能每人感知不同。
明心見性者的覺性即佛性,未達者可能在意識心。
若入意識心,則長期修此效果不大。
最好能按次第逐漸上去,比較無此困擾。
祖師之所以會有整套的修法,因祖師也是凡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夫有那些習氣、弊病都知道,如何降伏無始劫來的習氣?
消除累積的業障?
他們經過歷代祖師的,摸索研究教導而孕育出的方法,變成人人皆可行之的一套系統。
其實很多道理都很簡單,但是在當下,常常看不透?
再來…
請大家想一想,我講了多少個證悟的參考。
第一個,就是打坐時自己的感受,這是最關鍵的。
第二個,是出座以後對外境有沒有一種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虛幻無實的感覺。
第三個,是對出離心、菩提心的增長,煩惱的減少有沒有作用。
如果有的話,就可以算得上是證悟空性了。
不過,這種證悟空性只是最基礎的境界。
— 分享 —
問:有人在學佛的過程中,不聞思學習,只知道一遍遍悶頭做功課,更不顧及家裡不信佛人的感受,由此給家人帶來很大煩惱,這樣 “ 用功 ” 學佛的行為,我們該如何看待?
答:別人認真做功課,我們當然應該隨喜。
修行是很個人的事,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修行的具體路徑也會不同。
雖然多數人都會經歷聞、思、進而實修這樣一個過程,但也有一些人由於往昔的因緣,這一世顯現上沒有經過多少聞思,便直接進入實修,也能有很好的修持效果。
有的人博聞強記,聞思的範圍很寬;有的人一門深入,主要聞思自己專修的那個法。
這兩種情況,只要是能把學到的融入自相續,都很好。
所以我們沒有神通的人,最好不要隨意評判別人。
關注自己的修行就好了,仔細檢點自己的身語意,努力只在自己身上找錯,不談他人的是與非。
至於如何與家裡不信佛的人相處,也是要視具體情況而論的。
有的家人本身煩惱比較重,你信佛,他不高興;你不信佛,他照樣不高興。
一味地遷就、迎合可能並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也不能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怎麼去平衡呢?
根據我的觀察,家庭成員之間缺少較為親密的情感和精神層面的交流,是很多問題和矛盾的根源。
家人若反對你學佛,並不一定是因為他不贊成佛法,很有可能他只是怕本來跟你交流就不多,你若再學佛而他不學佛,以後能一起談的話、一起做的事就更少了。
一些學佛者與家人間的矛盾,其實不是學佛與不學佛的矛盾,也談不上信仰和價值觀的衝突,主要是親人之間缺少正常健康的交流。
如果你明白,你看到的顯現;是由於你所戴的有色眼鏡,別人看到的顯現;是由於別人所戴的有色眼鏡,大家都沒有看到事物的真正面目,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更和諧。
不幸的是,大部份的眾生;都不明白每個人都戴著有色眼鏡,因此他們對自己所看到的都很認真,結果是,大家捲進了各種的衝突中!
大乘佛性的障礙…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
應知菩薩性,略說有四失:習惑與惡友,貧窮屬他故。
佛教不是禁慾主義,只是要求佛教徒,在生活上不要墮二邊:
第一,要學會在物質上安於現狀,盡量過簡單的生活。
第二,如果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執著,但因前世福報,此生不需要付出太多代價,也能擁有優裕的條件,佛是不排斥的。
佛沒有要求,佛教徒一定要過艱苦的日子。
如果日常溫飽沒解決的條件下,就不一定要求完全具備。
佛性也有四種障礙,如果有了這些障礙,我們的佛性就很難成熟、覺醒,佛性也無法起作用。
所以要設法遣除這四個障礙。
第一,習惑,串習煩惱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已經讓煩惱長期串習、生長,到現在也沒法控製,只能讓它們隨心所欲地發展。
雖然在沒有發菩提心,沒有證悟空性之前,不可能徹底斷除這些煩惱,但要設法去控製這些煩惱。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對煩惱的界定,是不一樣的。
第二,結交惡友
不管惡友是誰,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即使是不能不打交道的父母親友,在信仰和修行上,也要有自己的立場。
如果能感染對方學佛,那是最好;實在不行,也要設法回避,也包括一些看似善意的朋友。
第三,貧窮,窮苦潦倒
對大多數人來說,假如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整日只能為生活操持,掙錢就成了頭等大事,根本談不上修行,也沒時間發菩提心了。
第四,屬他,無自由者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雖然很多人自以為了不起,實際上個個都在為了生活而匆匆忙忙,奔波勞碌一輩子,生活的樂趣都被忙碌帶走了。
所以,在物質生活上,要知足少欲,多給自己一點自由,不要因競爭攀比而讓欲望隨心所欲地無限膨脹,從而失去自由。
自由的人無論在哪裏,都感覺輕鬆舒服;如果沒有自由,即使住別墅、開洋車,也體會不到幸福。
佛教徒從來就不相信什麼命中注定的說法,我們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和合,都是可以改變的。
如果一切都是定數,都不可更改,那又何必修行、何必學佛呢?
學佛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改變命運嗎?
因此,為了打破這些觀念,為了超越這些因緣,我們就必須修行。
來源: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