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
Pages - Menu
▼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信矛盾者得永生
隨著接觸信徒久了,會發現他們的邏輯是很神奇的一體兩面的矛和盾,同樣的東西轉一下就變成另一樣東西,矛盾合一。
有利他們的論點就是矛,一不利他們,同樣的邏輯馬上變成盾。
這,已經超越了自相矛盾,這是合理化矛盾的最高境界:矛盾不二。
比如說,平日時常炫耀科學證明了自己的宗教,說自己宗教的天文觀多麼正確,引用科學家的言論來證明自己宗教是科學的,或者放大一些經文來說幾千年前自己的宗教早已知道現代科學才知道的事情。
但是,一旦你舉出他宗教與科學不吻合的地方,他就會說科學還未能證明的不代表是錯的。
你說他們信仰的教義是沒有科學證據,他又說不能證明不代表不存在。
宗教有許多對現象界荒謬的解釋,他們又說那隻是比喻,或者古代人的思想的確如此(不是說『比現代科學進步』嗎?)。
還有另一點,就是歷史角度看待宗教。
這些信徒應該從來沒想過歷史的定義是什麼,他們不知道自己讀者的經典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各種宗教文獻也是史料,甚至自己讀著的教主的故事也是從史料中整理出來。
不信?
你知不知道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死亡的故事有多少個版本?
當他們讀這些自己教主威風的歷史時就認同。
但讀到與他們信仰相衝的歷史,就會開始狡辯『歷史不可信,因為歷史會隨著新證據出爐而變異』,這就是典型對歷史考察無知的說法。
一個歷史觀的形成,是由已面世的史料來構成。
當出土的史料越來越多,一個歷史觀的確會隨著不同證據的面世而改變。
但是,相對未出土的證據被發掘的可能性會變得越來越低。
假設考古工作是一直以同樣的進度開展,目前已出土的史料的學術考察大部分已經完成了,那麼基本上要改變一個已經有十分龐大數量的史料支持的宏觀歷史觀的機率將是非常低。
就算有新證據出土,也很難去撼動主流宏觀歷史觀。
有些信徒甚至說『歷史學者沒有證量,所以不能了解真正歷史發展』。
你讀著你教主的故事,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你讀著的經典,也是一種史料,為什麼不見得你需要『證量』才能理解你教主和教派的歷史?
拜託,歷史學家並沒有嘗試去告訴你涅槃,解脫,梵我合一,天堂,地獄,輪廻,因果,上帝,神明等是不是真的,他們只是用著邏輯,社會學,心理學等較科學的方法來告訴你宗教的史料究竟在顯示些什麼。
假設說歷史學者否定你的宗教信仰中的神蹟,那不是他們的問題,因為去證明你相信的神通神蹟是不是真的,根本不是他們的工作!
你相信有這些神奇的東西,就麻煩你自己拿出證據來說服別人。
(很明顯,目前是不夠證據說服科學界的,呵呵!)
(題外話:大乘佛教相信的龍宮藏大乘經的說法,不被史學家接納,因為現實中找不到龍宮,除了龍宮可以是表達著印度的一個真正存在過的部落以外,還有一個很簡單的解釋:他奶媽的娘這與有實際證據支持的大乘發展宏觀歷史不吻合,明白嗎?)
也有的說,別的宗教的教主也是對的,也有證量,也是菩薩,聖人等等。
但是,他奶媽的娘不見得他,把別的宗教的典籍當成自己宗教的經典一樣,每天早晚念誦一輪?
不見得他會依據別人宗教的教義去信受奉行?
說別人是對的同時又認為別人也是外道,真的是最高境界的矛盾不二。
宗教有共同點不出奇,尤其是對外行銷的真善美部分,但是說到核心教義,就千差萬別。
會說出這種全世界宗教合一的,有幾個解釋:
第一,官腔,為了討好別的宗教信徒。
第二,虛偽,以為包山包海容納別的教義會顯得自己很崇高。
第三,行銷,有種『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策略,企圖包山包海來吸納不同源流的信徒。
還有一種信徒 ,時常向人炫耀自己的宗教是智信,需要實證,所以很理性。
但是你一舉出反駁他信仰的證據,他突然從很有實證精神的護教者,變成十分虔誠的百分百信徒,告訴你需要相信佛菩薩,神明,上天老母,上帝,阿拉,這些讓你懷疑的證據,多數是業障或者上帝給你的考驗。
如果是真的那麼理性,那麼講究實證求真的精神,就算沒有信仰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現實的證據已經足以讓你去接納這件事情是可行的。
信徒會反駁『那麼對你未知的東西,你哪裡可以有那麼肯定?你未成為聖人之前不就要靠相信的話嗎?』首先,沒人說你不可以參考古人的話語。
只是,參考的當下,你好像忘了很重要的東西:多參考各種說法,又不是白痴!
去聽一聽與這類說法相悖的講法,看下它是不是真的合理。
另一種矛盾不二的,就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他首先會舉出奉行xx善行的人有xx善報,奉行yy惡行的人會有yy惡報。
(之所以用xx和yy來代替,是因為個宗教的善惡標準都不一樣,更加和社會常理不一樣,所以讓讀者自定義)
然而,你舉出奉行xx善行的人有yy惡報,奉行yy惡行的卻有xx善報時,他就會說『時辰未到』,『惡果未熟』,『上帝自有分數』。
那來問個問題:你如何知道?
你如何知道真的是因為『時辰未到』,『惡果未熟』,『上帝自有分數』,所以惡人有善報?
你只是猜的,對吧?
Just fucking admit that you were merely guessing it,
你不是全知的人,所以你只是憑著自己的信仰去揣測事情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你有證據嗎?
最後一點,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宗教是愛與和平的宗教,所以就刻意放大自己宗教的教義中有關愛與和平的教義 ......
當你舉出他宗教的暴力經文一面時,他就辯稱『那是時代背景的關係』,『那是比喻而已』。
他奶媽的娘,好像比喻兩個字大過天,比喻就可以扭曲血腥的原文變成和藹可親的意思。
說一個難聽的事實:一個自稱 religion of peace(和平的宗教) ,是有明文記載要用殘酷的手段去對付非信徒,這是那整個宗教的問題。
別跟我說錯的都是人,不是宗教。
有這種經句,加上這種信徒 ,世界會和平?
但是,不論一個人有什麼辦法去證明一個宗教多麼荒謬,反智,不理性,幼稚,信徒都肯定有辦法,用他的矛和盾來為宣揚,他的真理而做出許許多多的理由。
哇,此乃信徒真矛盾也。
-- 節錄 --
在我寫了《吃素吃到腦生草》後,有些佛教徒開始反彈,爆粗罵我不應該吃飽飯沒事做,批評持素的人,而且吃肉持素都一樣可以,不應該互相批評。
另外有一位佛教徒就 “ 善意提醒 ”,要我公平各傳三乘經典,接納別的部派的說法,免得 “ 誤解佛意 ”(擺明講我誤解佛意)!
那篇文章內完全沒有提到反對素食,我自己就有持素的習慣。
然而,我不會因為自己持素,而認為吃肉是十惡不赦,斷慈悲種(許多大乘佛教徒最相信的呵呵!),因為我能理解多數人一出生就跟著大環境走,所以有吃肉飲食習慣是十分正常(從演化論看,人類更是必然吃肉的)。
吃肉斷慈悲種?
這句話簡直是在侮辱許許多多從事慈善業又吃肉的人。
要知道,有樣東西叫言論自由,只懂一昧亂罵,只懂跟感覺跑,這種行為讓我想到一種病。
這種就是典型的真相恐懼症,看我寫的東西動搖到他的信仰,他才會因為無法逃離那種不適感而討厭我!
佛陀從來沒說過『各修各的,不要互相批評』這種話,他一向來都是公開抨擊婆羅門教和其他派系的沙門(佛教稱之六師外道)。
在僧團中,各比丘也是有話直說,不會因為同門所以『不要互相批評』。
不說佛陀,說說整個佛教歷史上,都充滿著各派系間的互相批判,禪宗和淨土有,密教之間也有(空有之爭)。
在佛教徒的角度看來,批判別的思想叫做『破邪顯正』。
在文化競爭角度看,那個是市場定位的一部分,若不把自己定位好來,認為什麼教法都是好的所以不可批評,這種行為好聽叫開明,難聽叫沒立場。
原始佛教從來沒教這種大一統思想,只有專搞大愛世界,需要討好社會的宗教家才會這麼做 ...
我不是宗教家或教主,不需要討好任何信徒,我只需把我知道的說出來,不需要假中立說『吃肉吃素都是佛陀教導,只是各種角度看待不同而已』,要我說出這種話,就是要我違背學術良知。
話說回來,信徒這樣罵我,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要我停止寫這類他不喜歡的文章,進行資訊封鎖。
看樣子有朝一日這些恐懼真相的佛教徒當權後,也可能學歐洲黑暗時期的教會動武封殺自己不喜的資訊。
(別以為佛教在競爭中不曾使用手段打壓對手,錫蘭的大寺派對壘無畏山派,藏傳佛教的各派系,還有漢傳南北宗,都有用上手段,其中南宗神秀的手段讓胡適聘他為六祖的宣傳大使 ...)
那篇《吃素》文,惹得信徒那麼大反應,因為它揭露了3個信徒恐懼的真相:
1.歷史上的佛陀有吃肉
2.原始佛戒沒有禁止吃肉(知道真相後無法再藉佛陀之名來鼓勵素食)
3.人不可能盡善,佛陀也不是萬能的(尤其是這一點)
我再提醒,吃肉的確是殺生來獲取食物,但吃素的也不要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沒殺生很清靜。
持素的知道培植菇類所用到的木屑,是需要伐木來獲取嗎?種植蔬菜的過程沒殺生?
問題不在持素,而是持素後以為自己很清淨,然後藐視吃肉的(這種情緒,就是提到『信徒四種情緒』之一),在我看來這更像是消費別人來榮耀自己的行為。
漢傳佛教徒以『吃肉持素一樣可以修行』來反駁我的,請先搞清楚,這個本來就是原始佛教的立場,現在是漢傳佛教鼓勵僧團信眾『只可以吃素』,而不是原始佛教搞出來的問題。
要我公平看待各傳經典的,事實上是暗示鼓勵持素的大乘經典也是出自佛陀。
說到公平,有多少大乘佛教徒遵守1950 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的共識,或者印度佛教史實,停止使用『小乘』的字眼,還南傳佛教一個正名?
(這點近乎不可能,因為大乘佛教的成立,本來就是要有個比它低層次的系統做對比,才能名正言順自稱『大』乘)
《吃素》文最令信徒咬牙切齒的,就是把一般佛教徒相信的佛陀和真理的必然關係切斷了。
他們本來認為因為佛陀教導持素,所以是對的。
同時又繼續推廣持素的好處。
但是,說持素不是佛陀的教導後,他們的反應好像是非要佛陀教導持素不可,為什麼?
懷疑這班傢伙根本就不是為了持素的好處而持素,而是基於它被認為是佛陀教的才持素。
若他們真心為了環保,健康,和動物的生命而持素,根本就不會因為我說『佛陀沒教導持素』而動搖,這算不算『對人不對事,依人不依法』?
這樣看來,說持素有N個好處原來只是包裝,最重要是它必須是佛陀說的才可以?
真諷刺,自稱宣揚真理的佛教,竟然會害怕歷史真相。
當年還有位淨土宗的名人焚燒印順的書。
若這句『我雖然不認同你說的,但誓死捍衛你的發言權』叫良心,那麼不認同就只顧燒書加辱罵的又是哪一顆心?
但是 ...
過午不食就是佛制定的,主要是為了減少貪慾,不只如此,這對健康也有極大的幫助,如果能做到,非常有利益。
如果做不到,晚上至少也少吃一點,至少不會頂著個下垂的肚子。呵呵!
就像 ...
我們總誇張個人生命的重要性。
有許多人對自己的生命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都知道時間的重要,生命的短暫 ......
但卻蠻不在乎地,活著,自己不開心的生活!
案例:
小和尚問師父:“ 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 ”
師父答道:
“ 他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想用金錢恢復健康。
他們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現在的幸福。因此,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未來。
他們活著彷彿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又彷佛從未活過…… ”
人,唯有在被所有人遺忘後,才真的離開人間,人,只有在名字不被呼喚後才真正死去。
一個學法的人要像蜜蜂採蜜一樣,蜜蜂不會隨便什麼都去採取收集,它的目標是花朵的精華、花朵的營養,也就是花蜜,因此學法人也要如蜜蜂一樣,用智慧與信心,去汲取值得學習的、值得效法的部分。
有人問一位大師說:如何才能「一生成佛」?
大師答:無非是「甚深空性」和「菩提心」。
如果你連「無我」的空性都不了解,也没有菩提心,卻想修持可以一生成佛的甚深密續,這是没有意義的。
禪修並不是一動不動的坐著,專注在某件事物上,而是打開你的心,去了悟一切現象的本質,這才是禪修的目的。
念頭會在禪修時升起,但這並不重要。
我們不應該相信念頭是不好的。
然而,這也不表示追隨念頭不是阻礙。
事實上,我們應該既不追隨也不排斥念頭。
我們應該完全不理會它們,不為它們費任何心思。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