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佛法也要自我成長


認為幸福是要從伴侶處得到的話,你最後只會得到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快樂。

若認為幸福都是自己給自己,然後不斷的自己兌現自己的幸福,你最後只能享受一個人的快樂。

不會因為你很愛自己,然後很神奇的就會有對的人來愛你。

會愛自己的幸福和兩個人互愛的幸福是不同的,在極端的兩邊都不會找到幸福。

幸福是你已經知道自己有能力給自己幸福,但把這個能力放出去兌現給人,結果你得到的回報比你一個人的快樂更大、更實在、更爽。

而且你得到這類回報,是因為對方也和你一樣有能力給自己幸福,但卻把這能力兌現給你。

夠他馬的麻煩吧?

不然你怎麼會成長!

就像 ...

有一個研究發現一些所謂的 "美人",她臉上的一些對比也很接近黃金比例。

但,我看過一些圖片;據說是符合黃金比例的,我覺得最大的特色是:很順眼 ...(不一定是很漂亮!)

很多人說自然就美,也可以說那個是夢話!

每個年代都會有不同的審美觀,自然的東西不一定符合人類樣貌美學。

美和自然是兩回事,美到很自然就叫做天賦;或者是有很厲害的整形醫生!

再來 ...

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越來越糟糕,越來越不善順,在其中住的有情眾生也是相互不融合並互相危害,對我們修學佛法來說,是存在著各種困難、違緣的。

在這麼多惡緣、違緣聚集的時候,我們就要將這些違緣都轉變為菩提道,成為我們修持的友伴。

我們做任何佛法修持時,不能只在口頭上做文字念誦,我們要思維其義理,發自內心來念誦。

如果不思維意思,只在文字上打轉,就會像日夜不停地播放錄音帶,卻領受不到加持,也無法有改變。

因此無論是做什麼事情,無論做什麼修持,心中思維涵義後再進行文字念誦,這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早、午、晚,日夜我們都要時時留意,做身、口、意的善行,避免惡行。覺性就是常在心裡不忘發心,保持覺醒,處處留心 ...

大部分來說,所有最高、最究竟的法,就是要能夠維持對佛性的覺知,並且得到許多的加持,那也就是識自本心,做到了解自己的佛法。

我們好比自囚鐵牢中,其因在於執著 “我” 的真實存在。我們關上通往外在的大門,將自己囚禁只接觸極少數的人,也忽視他人的重要性。

打破我執的牢獄是你我的責任。

不幸的是我們都太安於現狀,沒看到這個牢獄是如何限制我們的自由。

要從牢獄中解脫出來必須具備修行的智慧。

還有 ...

進入佛法的大門之後,我們必須生起信心,並且了解這為什麼是必要的。

如果我們只依賴未經思考的信心,我們將落於盲信。

家,就是修行的道場 ......

佛法很重視「慚悔心」;人有了慚愧心,才會去反省、檢討,進一步修正自己的行為。

當我們遭受別人指正時,要抱著「感恩心」,感恩別人願意提點我們。

至少對方是關心我們才會這麼做。要不斷察覺、自我檢討、修正錯誤,是使自己不斷成長、成熟的好方法。

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對象。

因此,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世、行住坐臥,或是起心動念之間,時時刻刻都需要反省、檢討,才能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正,否則就是盲修瞎練、浪費光陰。

禪宗的祖師大德也告訴我們,當我們用修行方法來檢查自己的心時,就可以發現在每個起心動念之間,處處都是不好的,真正想對、做對的事情其實很少。

因為錯誤和正確其實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淺之分而已,世上並沒有絕對正確的事。

因此,身為一個佛教徒,不僅要反省自己的言語、身體的行為,即便是起心動念之間,也要清清楚楚地覺察。

但是,如果你真是對的,卻遭到他人的糾正,那也沒有關係!

因為無論對方說對或說錯,當別人指正你時,總是存著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對他說一聲「謝謝」,即使對方不懷好意,也一樣要感謝他。

因為他願意當面告訴你,而不是躲在背後批評你,就算別人在背後批評你,也要想到,至少對方是關心自己才會這麼做。

所以,人生應該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發現錯誤、改進錯誤,然後才會逐漸進步、成長。

反省的功課,一方面要靠自己覺察、自我改正;另一方面則要在他人指正我們之後,再自我檢討,這是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成熟的最好方法。


如果真的苦,哪有時間喊累;如果真的慘,哪有時間覺得丟臉!

所以,學會不在乎 ...

人生總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因為這就是生活 ......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