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都有講過:一段感情裡面,如果由女人帶頭領導,將會兩邊都不快樂,現在有科學實驗的報告了。
千萬不要誤信你的女人告訴你,她需要一個順她的意思、會哄她、不斷呵護她、給她安全感的男人,你聽信後,就是預測你和她感情的死期!
女人也不要笨到以為你老公順從妳的話,妳就會幸福。妳不會,妳還會變得越來越苛求,同時還有一樣東西;是這科學報告的文章中沒提到的:妳會越來越討厭妳老公;弄到變成一種連妳自己都很討厭的人 —— 苛求的女人。
(註:這不代表什麼事情都要聽男人的。絕對不是!而是感情上的生活,男人若要大家快樂,建議男人要負責帶領感情生活。)
案例:
TIME 時代雜誌曾披露一場相當震憾的「實驗」,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拿一對新婚夫妻做研究,要求這位老公」,必須在實驗期間,對他太太所講的每一句話「言聽計從」!
無論什麼事,逆來順受,完全配合,也就是說,只能說 YES,不能說 NO,不能有意見,不能抗拒,順勢為上。
科學家是想觀察,這對夫妻,會不會因此而在關係上會有不同的變化?
此實驗只有男子知情,他太太被蒙在鼓裡,科學家一邊偷偷進行這個實驗,一邊請男子和他太太分別都寫下對於「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 )的分數,結果,第一天的時候,男子填寫「7」,太太填寫「8」,相當滿意。
然後,男子開始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就這樣過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科學家每天都記錄他們兩人的生活品質──
沒想到,竟然觀察到一個現象──
首先,明明已經每天「言聽計從」的男子,竟然沒有因為如此的順從,而換來他的快樂,反而,他填寫的數字,從7開始,慢慢下降到6,到5,到4……到了「3」,愈來愈不快樂。
而男子的太太呢?
照理說,碰到老公如此言聽計從,什麼都是 YES,快樂度應該會提升才對?
但,後來並沒有這樣,太太自述的生活品質,只有從「8」,微微提升到「8.5」。
而且,令科學家非常訝異的是,這實驗還沒結束,男子就「崩潰」了。
什麼?
崩潰了?
據說到了第12天,這位已經心情掉到「3」的男子受不了,終於和太太坦承,這一切都是一場實驗,他不幹了!他真的受不了了!
而,心情也只微升到「8.5」的太太,這時候也跟著「抓狂」,說她再也不要再天天記錄這個鬼心情!這時候,正在監聽監視他們夫妻的科學家也立刻緊急處理,將這場實驗「緊急暫停」!
更可怕的是──
實驗發現,最後讓那位男子最後「崩潰」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他一直都說 YES、一直忍耐,男子說,這些都是小 case,對他來說不是問題。
科學家發現,讓男子真正崩潰的原因,竟然是因為當男子不斷的配合、說 YES,竟然反而造成他太太,也跟著「改變」了。
怎麼可能?
改變成怎樣?
科學家發現,從第一天到第12天的期間,這位太太整個變了一個人,愈來愈「苛」這位男子的任何所做所為,到了非常「不合理」的程度,而且,在她繼續「苛」下去的過程中,並沒有因為男子繼續「配合」而造成太太更「快樂」,看看男子從7掉到3,換來太太的快樂指數卻只微升0.5而已。
這是一個驚人的實驗,它真的證明,受迫者往往為了求一個小小的「快樂」而長期的忍氣吞聲,讓生活可以繼續過下去、讓生活可以沾上一點點的快樂喜氣,但這一場實驗,竟然在第12天就因為「關係失衡」而「崩潰收場」,雖然只是一個特殊案例,但讓人不禁警惕。
原來,人類是不能為了求快樂而強迫自己忍氣吞聲、和平共處的,因為,這樣會「引發」另一方更加的「囂張」,最後到了兩敗俱傷的結果。
而且,這個實驗不只反應在男女關係上,也反應在朋友、同事、長官和部屬之間。
這也在說明,這,已經不是「忍讓」的時代了。這是一個有話直說、有不爽就表明的時代。
當我們「有話直說」,要吵來吵,要兇來兇,反而有機會讓兩方、三方、四方得以「保持平衡」,且保持大家各方的「快樂度」在水平之上,不會造成一方愈來愈誇張,最後「失衡」。
最後崩潰!
因此,千萬不要為了求一點點即時的和平,而讓你們的關係失衡;吃虧並不是佔便宜!讓這個虧吃得值得?那麼,第一件事,就是千萬千萬不要默默的吞下去。
再來 ...
認識我一段時間的網友,都會知道我這個人的節日思想不重!我不會期待新年、華人新年、假期、週末。(並不是因為年紀有了!)
我不是覺得年終回顧和期許是俗氣或機械式而不做,我就只是單純的對它毫無感覺、毫無興趣!
就好像我自己的生日,我根本也不會期待,當然有人幫我慶祝,我是當然不會拒絕啦!但,我不會因為沒有慶祝到自己的生日,而覺得自己可憐或孤獨 ...
若有人看到朋友生日而自己一個人過,他們會覺得朋友可憐、同情或其他類似的!但,我就真的只是覺得 So fucking what!因為我覺得生日跟其他日子沒分別。我會好奇問 ... 為甚麼群眾會覺得沒有人幫慶祝生日的人可憐?
我肯定不會因為是自己生日,就出去吃奢侈、豐盛的。
原因很簡單:若我想要吃奢侈一點的話,就出去吃,不需要以生日的藉口。我也會很不明白,一個平日對自己不是很寬裕又辛苦節省的人,為什麼要在生日當天,花多一點錢來對自己好一點!
所以我也完全不能明白,所謂的成績單論或回顧論,例如:辛苦了一年,有ABC驕傲的成果,所以我要買個XYZ來獎勵自己?
我很好奇,很多人為甚麼年尾的時候,都會寫些類似回顧一年或要進入新的一年之類的東西!
我好奇的原因是:我本身沒有回顧,也沒有期許,所以很想知道要年終回顧或期許的人,他們的腦袋和不回顧不期許的人的腦袋又有什麼不同?
就像買不起的東西,我也不會花時間多想或多期待!
我搞不明白,為啥要用『獎勵自己』這種方式,讓自我安慰感存在的道理 ...
Everyday should be a celebration, isn't it?
還有 ...
有些人認為讀書的人,必然只是紙上談兵或是書生之見。不讀書的人反而是有實戰經驗?
其實喜不喜歡讀書和是否紙上談兵是兩回事。
不讀書的人未必就有實際經驗和下功夫。一些讀過書的人,就算可能是書生之見,在遇到問題時,他可能起碼找到個入手處。他不一定解決到問題,但起碼有書參考可以讓他做決定。
但,一些沒讀書的人,有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就是完全沒有概念要在哪裡入手和怎樣入手。就是亂亂入手,最後的結果也跟所謂的書生之見的方法沒什麼分別!
沒有人是只看書就能做出成績單,但肯做又肯看書的人,會比不看書的人,有更多參考選擇的空間。
無知和笨拙是有分別的 ...
無知是你腦中沒有相關的資訊,笨是你拿了腦中的資訊,毫無邏輯的下結論。
來源:網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